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在整个医院的工作中承担着半壁江山,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在整个医院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包括专业强,操作复杂,工作流程多,与临床医师配合难度高,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出现安全问题后后果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能产生严重的医疗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不利于医院的发展。通过分析2006年――2012年间我院手术室由于护理因素而发生的医疗安全问题,总结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性措施,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06年――2012年我院手术室发生的由于护理问题而产生的医疗问题67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手术时间人员安排重叠,临床手术科室医师和护理人员冲突矛盾,手术不能及时完成;手术材料,如器械,药品,辅料等排放混乱,手术中不能及时送到医师手中;手术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患者发生皮肤压伤,灼伤等问题;发生院感的危险因素不能及时排除等。导致期间发生一般安全医疗差错64件,医疗安全事故3件。

1.2 方法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对事故发生的起因,处理过程进行归类,总结为这么几类:①管理制度因素;②护理责任心因素;③管理执行因素;④医护专业及法律因素等。对这几类因素进行分类分析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详细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对统计数据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现将手术室护理性安全问题的总结归类,详见表1。

2.2 从表中分析,在统计学中,P

3 讨 论

经过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调查分析,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计算,护理责任心在医疗护理安全中作用显著,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另外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和提高专业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具体讨论如下:

3.1 加强责任心主要措施是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包括笔试考核和技能考核,内容为手术室的护理制度。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可以不定期对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行为进行监督,指导,评价。将护理人员的晋升,工资收入,评优等项目和考核结果进行挂钩,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3.2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理制度。在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调查中,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力也成为安全的隐患之一。尽管责任心是主要因素,但是缺乏制度保障并不能确保护理安全。要不断完善手术室的各项制度,务必建立起清楚、详尽、无异议、可操作性强、系统的管理制度。完善制度保障后的关键是加大制度的落实执行力,使护理人员对各种制度铭记于心[1]。

3.3 完善制度的关键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执行的关键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工作。在术前严格核对,对手术器械和患者的详细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手术方式部位详细确认,防止接错病人或者开错手术部位接入手术室后要严格遵从消毒制度,减少手术中的感染风险[2]。手术过程中注意及时检查手术器械的运行情况,监测患者情况,避免患者烫伤,压伤,手术记录单必须及时记录,保证与麻醉师的记录一致,降低安全隐患。术后注意清点手术物品,器械、纱布,防止遗留在患者体内,造成医疗纠纷[3]。

3.4 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对新型医疗技术进行回顾性总结,交流,拓展知识面,提高护理素质,加强与临床医师的配合度。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务必要明悉卫生制度和相关法律,定期对护理人员做医院卫生方面的法律培训讲座,将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护患法律问题认真讲解,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保证所有操作均合乎法律规定。

4 小 结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渐开展,我国的医疗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其中患者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4]。这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和应对目前的形式,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名当代护士,尤其是手术室特殊环境下的护士,必须加强护理责任心,熟悉手术室各项制度和相关法律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避免安全隐患,建立一支高质量护理风格的手术室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琼,江云英.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l中国实用医药,2010,1(4):69.

[2] 姜平桂,王维,钱倩健.手术室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58-61.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 不安全因素 防范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9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6-01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科学也在不断地改善,复杂的护理行为过程实现了越来越完善的护理分工。现如今每一个护理过程都与专业和个人息息相关,但医学的进步历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侵袭性的治疗手段和诊疗方法,再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护理的不安全概率增加。手术室的护理问题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部分。手术室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运行单元,以其繁琐的工作程序和庞大的工作量也是安全问题的高发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找出现有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主要能够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由于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不符合规范产生的患者感染问题、由于医疗器械的准备不充分或未按要求定期保养造成的器械性能不佳甚至影响正常手术问题、由于对物品的清点不及时或不仔细造成的手术护理记录单无法详实记录导致物品清点出错甚至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由于接台手术较多使得患者的手术部位和处理方法出错的问题、由于药物或医疗器械的错误使用造成的患者非正常受损伤问题、手术后病理标本未及时处理导致标本遗失或腐烂问题、患者术后放置不当产生术后神经或皮肤组织受损问题、关键药物未妥善保管带来的爆炸等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看护疏忽造成的患者意外事故问题、手术护理记录单不规范不详实造成护患纠纷问题、手术室空气污染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院感问题等。

2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及责任心不强。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当将国家和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来严格执行,不应当采用散漫的工作态度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对复杂并且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一旦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不严格操作规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近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新的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都运用到医学手术中,使得医学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扎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训练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正确清点器械,按照规程操作,并且能够按部就班地与术中医师合作,确保手术中能够配合顺利,适应手术的需要,按时完成手术,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

2.3 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失效。由于社会对护理人员认识偏差,许多人认为护理人员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就行,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导致许多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够高,甚至有很多护理人员都不能达到护理人员所需要的最低要求。这些综合素质偏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仅不能在技术上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还不能和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不能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导致患者不能够充分地信任护理人员,大大降低了护理效率,同时还会造成医疗纠纷。

2.4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负荷过重。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医院为了节省医院开支,在护理人员的配置上一直不能按照要求配置足够多的护理人员,尤其是那些业务熟练,工作认真的护理人员。因此,护士的工作负担重,经常需要加班,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面面俱到,这些都导致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对于正常工作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痊愈。

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观念,并且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中,应当时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和法制教育,让护理人员树立牢固的依法执业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将病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严格真实地做好护理记录,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在医疗纠纷发生时,能够做到有证可举。

3.2 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在护理工作的开展当中,只有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足够高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因此,医院必须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并且锻炼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科室应当积极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学历和技术能力。

3.3 合理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各个科室必须正确配置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医护人员,并且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使医护人员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护理安全。

3.4 畅通手术室的护患沟通。在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中,除了对护理人员的出勤情况以及业务能力的考核外,还应当将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定期检查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注重总结护理纠纷中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接送患者时,若遇到烦躁、昏迷、神志不清的,应增加人员进行护送或加保护带固定。

3.5 完善手术室护理质控机制。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室、班组、个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网络,加强手术室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强调各级人员应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督导、定期分析、定期反馈,坚持预防为主,强调事前控制,重视痕迹管理,抓实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淑梅,苏丽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09(03)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手术室护理过程安全的原因,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9-01

手术室是进行患者手术,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日常工作节律变化快,要求比较高、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具有劳动强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手术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各种高危和微创手术的开展及精密仪器的应用,因此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通过对手术室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改进相关护理管理流程,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关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防止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本文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后,自2011年2月以来,截止2011年8月,我院共实施手术80例,我们根据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然后对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2手术室护理过程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①人员因素: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保洁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使得医院管理者的经济意识得以增强,在医院内部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医务人员的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加上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的增多,导致了护士加班过多,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身心疲劳。因此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②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先进的手术设备不断应用于手术室,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加了复杂程度,随着护理技术要求的增高和护理内容的日益增多,如果护士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或是护理经验不足,都会导致医护沟通不够顺畅,不利于医护配合[2]。因而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有可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仪器设备,造成术前准备不足而延误手术。活着是护士不熟练手术的具体步骤和医生习惯,配合容易出现差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护理操作失误进而引发护理缺陷,甚至是医疗事故。③药物因素:由于手术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比较快,使用药品种类比较多,而且要求时间比较紧急[3],尤其是在进行体外循环或器官移植手术时,患者的输液路径非常多,如果护士缺乏对药品认识,加上不熟悉患者病情,就极易发生用药错误,从而导致了不安全因素。④管理因素: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大量高尖医疗技术的临床使用,随着手术患者的高龄化和病情复杂化,手术室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内容也大幅度增加,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导致原来的规章制度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难以对现代手术室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质量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3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建立合理的劳务费分配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加班时间,实行每日按工作计分发放工资。而且要加强与保洁公司的合作,调肯干,能吃苦,基本素质高的人员到手术室工作。②重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技术向更细微和复杂方向发展,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保洁公司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科室员工的整体素质。③重新修订和完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或潜在因素,重新制定护理工作程序[4]。④加强医护沟通,营造人性化的手术室安全护理文化。由于手术室人员众多,科室来源复杂,因此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重中之重。⑤成立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每月的护理过程和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研究改进的环节,根据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然后将处理问题的过程形成制度,进而形成持续性的护理质量改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X^2 检验,数据记录方式为±s,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2结果

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实施前后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安全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前提。手术室是风险比较高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手术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只有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质量监控,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分析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临床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从表1中的数据看,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相比具有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总而言之,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4―265.

[2] 王燕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吉林医学,2009,30(8):738―739.

[3] 李晓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201―202.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1.1对象

2010年2月—2011年12月对31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案例分析法安全教育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年龄:24~41岁,平均29.3岁;工龄1年内新护士5名,1~5年9名,6年及以上17名;学历:中专3名,大专24名,本科4名;职称:护士14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4名。

1.2方法

1.2.1收集案例

由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参与收集自2008年以来发生在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和差错事故,案例可以来自网络、报刊、兄弟医院或科内等。

1.2.2分类整理

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组组长对收集到的25个案例进行分类、整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20个,涉及用药、物品清点、医院感染、标本管理、精密器械仪器管理、收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制作成PPT形式,配以图片,命名为《手术室护理案例汇编》,并不断更新。

1.2.3培训

将《手术室护理案例汇编》作为每年科内护士培训的内部资料和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具体培训: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组组长负责,组织所有护士一起讨论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讨论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及防范措施,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差错事故再次发生。采取定时培训和随时培训相结合:所谓定时,就是科内每月组织1次全科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会议,会议除总结分析当月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的不良事件外,选择1~2个与当月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关的案例进行培训和学习,学习后再进行讨论;随时培训则是在工作中碰到的与之有关的隐患进行现时说法。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将案例与科内制度、工作实际相结合,如:在培训“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和流程”时,穿插与标本管理有关的案例来举例说明,即医院和科室为什么规定这么做,不这么做就会发生类似于某案例中的安全问题等,以更好地帮助科内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理解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3评价指标

(1)护士考核情况。考核分为2方面,一是安全知识考核,二是案例分析能力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计分,各占50%,最终成绩为两者之和。考核时间为培训前(2010年1月)及培训后(2012年1月),无法参加科室统一考核的病产假护士,在其上班后单独组织考核,成绩计入科室平均分。(1)安全知识考核:护士长对有关安全知识和制度流程进行命题,组织统一时间进行闭卷考试。(2)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护士长选出一些典型案例编号装入密封袋内,每名护士随机抽取1个案例,写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列出改进措施,由护士长对上述指标进行评分。(2)科内差错事故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的安全知识及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情况比较

培训前、后护士参加考核人数均为31名,培训前成绩为(78.66±7.66)分,培训后成绩为(92.05±4.43)分,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6,P<0.01)。

2.2手术室护士接受案例分析培训前后2年护理差错比较

我科2008—2009年共有护士29名,其中新护士4名,2年的手术总量14831例次,较前2年增长15.039%,2年中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5起,其中与新护士有关的4起;2010—2011年共有护士31名,其中新护士5名,2年的手术总量为18138例次,较前2年增长22.298%,2年中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3起,其中与新护士有关的1起,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情况较2008—2009年虽无明显减少(P>0.05),但在工作量增幅较大的情况下,其发生率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3讨论

3.1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

案例分析法加强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巩固了护士的安全理论知识手术室涉及专科多,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3]。培训仅仅以授课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的需求,也无法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再现教育,给护士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料和安全课堂,营造了安全护理文化,引导大家将“安全第一”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价值取向,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识,全科护士的安全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培训后安全知识考核成绩较前显著提高。

3.2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案例分析法提高了护士识别风险的能力

讨论分析的过程,可以让护士刻骨铭心地记住一些深刻的教训,少走许多弯路,如同给护士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另一方面,案例分析更加形象地帮助护士找到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辨别、规避风险的能力。如:一名护士在讨论时说,每次洗手清点物品时就会想到发生在某院的物品遗留引起的医疗事故,所以会特别仔细认真,可见案例再现教育对护士起到了很好的安全警示作用。

3.3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案例分析法降低了护理差错、纠纷发生率

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在反复单一的重复劳动中容易麻痹大意,并且护士本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存在的风险缺乏评估和预见能力,如何让护士“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2次”,“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错误有时是最宝贵的财富,通过案例再现教育,用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教训来敲响自己的警钟,让其主动参与,在互动中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大家明白互助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了科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保障了护理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内自进行案例分析培训后,虽然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比较无差异,但在工作量增长的情况下,差错和纠纷发生率未上升反而降低了。由于新护士对工作环境、业务不熟悉,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能力差[4],故发生差错的概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新护士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反倒比老护士胆子大,易莽撞[5]。我科2008—2009年发生的差错纠纷大多与新护士有关;2010—2011年发生的与新护士有关的差错纠纷明显减少。

4小结

手术室护理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要组织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等,要深刻领会文件内容,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护的准则,全面提高自身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定期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集体学习,要认真记录讲座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内护理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掌握情况,有方向的进行培养,提高护士们的安全意识。

2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整个医院服务质量的体现,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及时的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进行预防控制,才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们针对不同阶层护士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①新入科护士实施入科培训计划,按照手术室工作内容制定1周的重点培训和为期6个月的综合培训,重点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无菌操作、感染预防、手术安全等方面,综合培训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等专业内容,使新护士能够迅速的融入到手术室工作中来。②其他护理人员则重视在职继续教育,按照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等级别不同,进行不同内容的在职继续教育,除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外,也要加强专业护理内容的培训,着重培养前瞻性护理的意识,从而防范于未然。

3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

3.1完善护理制度

许多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未认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完善护理制度,加强监管措施,确保制度能够落在实处,对护士能够起到一个监督、指导、管理的作用。要结合实际,对交接班、查对制度、药品管理、手术间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废品管理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3.2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在以往工作流程基础上进行优化,包括手术器械准备、手术配合程序、医疗器械清洗、贵重器械管理等,全面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3.3规范器械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设备和新器械也不断应用于临床,为了让这些物品能够更好、更安全的为患者服务,手术室必须加强对手术器械的监管。对于外来器械、材料要加强管理,严格消毒灭菌,完成检测,用于患者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要验证合格,必要时根据性能进行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灭菌,严格杜绝不合格、不安全的产品用于患者。

3.4建立麻醉医嘱制度

麻醉医嘱指的是在围手术期为了实现麻醉措施而共同执行的而具有指令性的医疗文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麻醉处理、术中用药、液体出入量、术后镇痛等情况,并记录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及过程。建立麻醉医嘱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临床麻醉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监测机制,进一步的规范手术室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

4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一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手术室的感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安排专人负责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监测。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遵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对于合并有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的患者,在器械使用后要双重消毒,敷料按要求焚烧,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监管。此外,要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避免形成交叉感染。

5规范手术护理记录

5.1完善手术护理记录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相关规定,制定手术室的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单中要求记录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前访视、手术过程、术后情况、器械敷料使用及灭菌包监测等内容,由当天负责的医生、护士分别前面归档,一旦发生问题有据可依。以此来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警惕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5.2清点物品记录

在术前术后要将手术物品进行清点,详细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若出现术前、术后器械物品不符的情况,则应当如实在物品记录单上写明原因,并由护士长或管理人员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各项记录要及时、客观、真实、准确,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必要法律依据。

6确保手术室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6.1成立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资深护师担任成员,成立手术室质控小组,负责对各岗位护士职责和护理安全的检查和监督。质控小组要完善各级人员的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值班护士等工作职责的确立,要求每个护士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工作。同时要做好专科操作的指导,对于普外、脑外、心外、泌外等不同科室不同术式的目录、物品准备、手术步骤等进行统一规范,实施流程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护理安全。

6.2加强围术期质控

(1)术前质控:要求手术间空气消毒达标,温湿度适宜,在术前30min内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检查手术物品是否符合手术要求,定期清洁手术推车,检查车身、车轮以及各轮轴处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巡回护士在术前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再次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备,确保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在患者送入手术间后要和手术医师进行再次核对患者信息。(2)术中质控: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手术台上做到“四查”,分别由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进行器械清点,由巡回护士将器械和敷料记录在物品记录单上,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将添加器械及时记录,器械护士要管理好所有手术物品,防止术后遗漏,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准备抢救,手术结束后认真完成与病区护士的交接,重点交代术中监测和观察的内容。

7成效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在科室内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围,增强了护士的预防控制意识。而通过全面的培训措施,提高了护士对风险隐患的识别能力,护士们熟练掌握了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并能够创新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落实。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在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后,2014年全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12%,与实施前的2013年的2.6%相比,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全面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8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