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范文第1篇

摘要:现行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各具特色:岳麓版教科书体例构建最具创新,人民版和人教版教科书增加课标以外的内容较多,人民版教科书历史表述的真实性方面较有功力,人教版历史表述最为简洁。但是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历史表述生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内容选择;历史表述;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2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学科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研究”[批准号:GS(2010)G0988]的阶段研究成果。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初审通过了4个版本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现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总体看来,四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依据课标,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编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对课标的理解不同以及出版社的传统各有差异,所以教科书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试图就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在体例构建、内容选择和历史表述方面的特点做一些比较,并结合对教科书使用的调查和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科书体例的构建

根据课标的要求,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整体都采用“古今中外”合编的“模块—专题”体例。在这个大的体例框架内,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又各具特色。

人民版教科书是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严格遵循课标的结构体系,先中国后西方,注重历史的时序性。就必修部分来看,人民版教科书与课标规定的三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的内容和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专题名称上稍有改动。从其体例安排来看,编写者显然主张在模块内中外分开编写。

大象版教科书与课标模块及专题的安排也基本相同,只是在必修1中,将课标列出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两个专题整合成为“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一个单元。这一整合非常必要也很有益,有利于实现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整体性和时序性,避免了两个专题独立开以后时序的颠倒和内容的割裂。

人教版对课标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即模块内把古代和近现代的中西历史按时期有限混编在一起,强调有限混编,是因为教科书虽然把某一时期中西历史编到了一起,但是在逻辑结构和内容上却未将中西历史交融在一起。相对于人民版和大象版模块内将中西历史截然分开,有限混编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历史进行比较学习。

岳麓版教科书创新体例建构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教科书结构体系。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对课标内容标准所提出的的专题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和重组。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共时性和中外交往,对共同的历史专题进行中外比较,从而体现出历史内在的发展、互动关系和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科书从体例到内容的中外合编。

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根据课标的要求,四个版本教科书都要选择课标“内容标准”列出的内容,但是由于“内容标准”只是列出各模块的“学习要点”,而且有许多“学习要点”的表述比较模糊,这就为各版本教科书具体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教科书在组织“内容标准”时大多分为四个层次,即单元、课、子目和具体知识,单元层次主要列出“内容标准”中的专题,选择余地不大。课、子目和具体知识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大。比较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来看,人教版增加的课和子目很少。

从增加的内容来看,三个版本的教科书对内容的选择都各有特色:

人民版必修1增加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和边疆政策,完善了课标提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此外,还比较重视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必修2重点写出了世界各种文明从分散走向融合的过程。

岳麓版必修1也增加了监察与谏议制度。对古希腊文明的追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明多样性的理解,而对五四精神的多角度考察,则体现出了历史的时代精神。必修2关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及重心南移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但却被其他三个版本教科书所忽略,从而成为了岳麓版教科书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内容的补充,则比其他三个版本更全面地反映了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大象版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进一步巩固的内容。课标没有列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各界的批评,大象版的这一探索是对课标内容的有益补充。

三、教科书的历史表述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指出:“真实、凝练、生动这三个基本条件,在历史表述上是应该具备的。”白老先生提出的要求虽然是针对历史著作,但历史教科书更应该满足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1.教科书的历史表述首先要真实,这样才能贯彻“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才能体现教科书的科学性原则。为了更真实地表述历史,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主要从两方面做了努力和尝试:一是引入大量史料,特别是原始史料,包括历史文献、考古图片资料、照片资料等。在引用史料方面,人民版是最具特色的。人民版专门设计了“资料卡片”栏目,大量引入史料来佐证正文部分历史表述的真实性。据笔者统计,仅仅是必修部分,“资料卡片”就多达152处,其中绝大多数是原始史料。另外,课文中还引入考古资料图片和历史照片260多处,这显然有助于表现历史的真实性。二是尽量客观叙述历史,少做议论和评价,寓论断于叙事中。

2.凝练主要是尚简,“简”不是简单,而是简要、简洁。历史教科书要做到“简”,首先就必须重点突出,要选择课标“内容标准”中的重要“学习要点”,即要抓住重要制度、事件、人物和现象来写。其次,要史料充分,客观论述,让史实说话,做到论从史出。从这两方面来考察,人民版稍显繁复,人教版最为简洁,岳麓版和大象版间于其中。在四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人民版的内容是最多的。就必修部分来算,三册书535页,共74.4万字,而人教版三册书只有381页,共54.5万字。人教版的历史表述最为简洁:首先,人教版没有增加课标内容标准以外的内容。另外,人教版从课到子目的设置比较考究,抓住课标“学习要点”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逻辑性、概括性较强。

3.生动,“是指熟悉表述对象,言之有物,有感人的生活气息。”历史教科书要在真实和凝练的基础上做到生动,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要通俗易懂,二是要有文采。从历史表述的生动性方面来考虑,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做得都不太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显示,“教科书内容容量和难度偏大,认为内容难度‘偏大’和‘过大’的学生、教师和教研员比例分别为23.8%、67.8%、58.8%”、“仅有51.7%的学生、52.5%的教师和59.2%的教研员对‘新教科书的学习情境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表示‘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显然,各个版本教科书在历史表述的生动有趣方面确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曹大伟,赵世瑜,李伏媛.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A].车华玲.改革与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与使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优化课程结构一直是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不断探索的问题,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构建对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影响深远,课程体系特色的积累可形成学生在求职和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重要优势。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地理系的设立比较早,课程设置和地理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此,本文选择美国近十所重点大学的地理系,对其专业/方向划分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其特点,并与国内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吸收、借鉴美国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为我国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1 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前者更具独立性,各院校系所开设的课程各有千秋,而后者统一性却比较突出。但是,通过调查美国地理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有较高知名度的近十所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爱荷华大学、克拉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课程设置情况,了解他们的专业(方向)划分、应修专业课程数、学校开设专业课程总门数、主要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等基本概况,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共同特点。见微知著,了解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我国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将有所启迪。

1.1 学位授予和专业(方向)类型

美国大学地理系学生可以申请理学和文学两种不同学位,这一点不同于中国。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地理的学生,根据所修课程的不同,毕业时可以拿到理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BS)和文学士(Bachelor of Art,BA)两种学位证书。学院为申请两种学位证书的学生分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地理专业学习方案,相同之处在于均可以学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运用地理技术(如绘图和空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在于文学士偏重学习社会和行为方面的地理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学分要求相对较少;理学士强调地理学的环境视角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性更强和学分要求较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的地理系也都有BA和BS的区分,其余很多学校则没有该区分。

由于美国大学可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设置专业或方向,名称也可不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但是,从总体来说,美国大学地理系与我国基本类似,即多数院校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majiors)/方向(options)/领域(areas)/组群(clusters)(见表1)的课程。比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分设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专业(majors),地理学专业又分出自然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和人文地理学三个方向(options)。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地理专业设立于地球与矿物科学学院,其地理学理学士分设综合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四个方向(options)。明尼苏达大学、爱荷华大学的地理专业均设立四个主要领域(primary ar eas)。多数高校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样,不分专业,只划分不同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不同方向的学分要求。

1.2 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为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本文主要介绍专业教育模块的课程设置。各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的门数和种类很多,不仅涵盖了地理学主干理论,还涉及到各个细小分支学科以及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专业课和我国类似,也分为必修课(core or required)和选修课(selectives)。所有专业课分为不同的课程组,学生只需在每个课程组中选择满足学分要求的课程即可达到毕业要求。比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将开设的专业课分为五个课程组(five groups),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区域与全球系统研究、制图与地理信息科学。每个组均包括基础、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课程。一些交叉性的课程分别开设在不同的课程组里,学生只需选择其中之一即可。一般来说,课程编号的首位数字越大代表所开设课程越难,一些较简单的课程(一般为学科基础课)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较难的课程(多为研究和应用型课程)仅向高年级的学生(本科三四年级以及研究生)开放。对主修、辅修或双学位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求其选择不同数量的不同课程组课程。

2 美国大学地理系课程设置总体特点

2.1 方向划分相对自由.突出学校优势并注重学科交叉

由于美国大学在专业或方向划分上相对自由,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适合自己的专业或方向,并且,在设置专业或方向时充分彰显研究优势。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四位,在环境与全球化研究方面有专长,该校就设立了“环境与社会”、“大气与气候研究”、“城市区域与全球研究”、“GIS与空间分析”四个方向。克拉克大学地理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一,根据自己学校的特长设立了“全球环境研究”和“地球系统科学”两个方向;明尼苏达大学设立了“人地系统整合研究”方向。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地理系已经形成了“空间分析”、“区域研究”、“人地关系”、“地球科学”4个传统优势,因此设立了“城市与区域分析”、“地球系统科学”、“国际企业与全球贸易”等方向。

此外,在设置方向时,注重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比如,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地理学”、爱荷华大学的“地理与社会变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环境与社会”、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健康和发展”等方向体现了地理学与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医学、地质等学科的交叉。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多样化和毕业后就业。

2.2 紧密结合全球变化.突出人文关怀

美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结合全球变化,对与全球人类生存、生活相关的方向特别关注,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及人口的变化、人类与环境的交互发展等均非常重视。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全球化”、明尼苏达大学开设“我们正在全球化的世界”、俄亥俄州立大学开设“不平等的发展与全球化”等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能源政策发展”、“发展中国家地理”、“全球变暖的人类影响机制”、“财产与全球环境”、“全球经济中的劳动力”、“国际事务中的地理环境”、“权利与公平”等课程。华盛顿大学开设“数字地球”、“俄罗斯景观变迁”、“女性与城市”、“城市社会公平”、“健康地理”、“全球经济迁移”、“潮湿热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全球变化和当代政治与经济的关注与思考,使其养成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分析能力。

2.3 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特色突出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美国大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家对地理系的课程设置有一个官方的基本标准,但是各个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特别是选修课,可以充分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开设的选修课涉及到细小分支学科、世界区域地理、美国乡土地理等,比如“妇女地理”、“法律地理”、“更新世冰川地质”、“全球气候变暖争论”、“森林地理”、“东亚政治经济发展”、“非洲地理”、“美国西部”、“西欧历史地理”、“北美历史文化经济”、“美国种族阶层和贫穷地理”等。

2.4 强调地理技术类课程.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培养

地理技术类课程在美国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占比例较大,极受重视,各校地理系普遍开设有诸如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原理、GIS和空间分析、GIS应用、野外调查、制图设计、遥感等课程。该类课程可作专业方向课程,而且一般为专业必修课程(见表1)。并且,该类课程一般会占到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的1/3~1/2和应修课程数的1/4左右。

美国大学实践和研究性课程种类较多,有“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研讨(Seminar)”、“专题(Topics)”、“论文(Thesis)”、“实习(Internship)”等各种类型,并且所占学分较多。在明尼苏达大学,“绘图实习(Cartography Internship)”占2-7个学分,“专题(Topics)”占3学分,“新生研讨”(Freshman Seminar)占3学分,“高年级项目研讨”(Senior Project Seminar)占4学分。学生在各种实践和研究性课程学习中,需要做到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共同讨论以及撰写作业或论文,真正锻炼了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从事科研和各项工作。

2.5 选修课门类众多.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美国大学地理选修课程“广而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宽。不过,要完成毕业目标对学生的学分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如表1所示,六所大学学生应修的专业课程数从十几门至二十几门不等,但是学校开设的课程总门数则多达几十甚至上百门,这样学生自主选择性强,可以选修那些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帮助的课程。

其次,各门选修课程开设的频率不同。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些主干课程(如全球自然环境、环境自然系统、人文地理学导论、城市导论、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每学期都开设,部分课程(如气候学、自然环境分析、全球变暖争论、美国西部、欧洲地理、土壤地理学等课程)是一学年或隔年开设一次,而有的课程(如地貌学、高级景观地理、历史环境变迁、人类活动空间组织、人口迁移与分散、西方社会健康与财富等课程)仅偶尔开设。

第三,美国教师在授课方面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上课大多没有固定教材,学校给出的课程大纲也只是导向性的,因此,同一门课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授课教师而强调不同的方面。每个学生所选修的课程都不尽相同,常常是选修同一门课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

3 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

3.1 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地理专业已在我国近百所大学开设,这些大学绝大多数是高师院校,少量是综合性大学。部属高师院校,往往既有地理科学专业,也有地理教学专业(师范类);综合型大学,只有地理科学专业;省属高校,往往仅有地理科学(师范类)(见表2)。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区别。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院就明确指出,“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和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地理科学(师范生)旨在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学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简言之,非师范类以培养从事地理科研的人才为主,师范类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学骨干为主。

3.2 课程设置整体状况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最突出地表现在师范类学生要修满教师教育课程。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高师院校,不论是部属还是省属高师,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基本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技术4个主题组建专业课程群,减少相互重复和过度交叉,使课程之间关系清晰。这一点类似于美国将课程分为不同的课程组,既着意培养学生坚实而广阔的学术基础,又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想要深入研究的某个领域,从而更好地与未来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在传统课程和优势科研领域的基础上,各高校确认和新设了一些主干和特色课程,如南京大学开设“海洋科学导论”、“中国水问题”等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河口与海岸”、“流域过程”、“城市环境过程”等课程。

由于地理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不必学习地理教育课程,所以,为他们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门数远远多于非师范类。由表2可以看出,为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基本一致,课程总数大致在40-55门;但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非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总数分别为73门和84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3 课程设置的不足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美国基本相同,均主要集中于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人文地理、GIS、地理科学导论等。不足之处在于专业选修课程总数偏少,特别是国内高师院校为地理科学(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明显不足;涉及世界区域地理、全球视野的课程偏少,国内高校很少开设非洲地理、俄罗斯地理、美国地理、加拿大地理、全球化等相关课程;国内课程整体上偏重于理论和宏观,应用类、综合类、交叉性的课程偏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的课程偏少;虽然国内也有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前沿讲座”类似于美国的“专题(Topics)”,但是缺少类似于美国“研讨课”(seminar)和“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的课程,并且国内受实习经费紧张所致,实践课程越来越形式化。

4 对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

4.1 发挥学科传统优势.重视实践应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特点,所设立的方向(或课程组)不必求全,而在于将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立一些应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方向,这样不仅更有利于应用型地理人才的培养,也更有利于激励教师不断发展其研究方向和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比如,山东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可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增设“山东区域地理”、“山东海洋地理”等课程。

4.2 及时调整选修课.课程设置尽量灵活和多样化

国内高校应该更加广泛地开设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专业学习空间。选修课可以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随时调整,不要一味拘泥于不变的“刚性“计划。不论是对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学生,都应注意增加实践应用课程、分支及相邻学科课程,增加“全球转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具有学术研究的全球视野。

4.3 强化实践类课程和课程实践性教学.着力动手能力

首先,增加地理技术训练和野外实习的学时数,加大野外实习经费投入和建立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保证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范围等满足实践教学的正常需要。

其次,改变教师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增加课程实践性。比如部分课程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学生自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将自学及实践成果互相交流,形成类似于美国“seminar”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第三,完善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鼓励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参与教师科学研究。虽然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比较困难,但是,可以尝试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又能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历史课程体系变化很大,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世界史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才能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范文第4篇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恰揭示了学生学习与思维的关系。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作为中学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在教学中需着重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在信息与智能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改革凸显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学科呈现给学生的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史实、史料,学生学习历史就是要对其间大量的历史事实、人物和事件进行思维活动,以便明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在自己的脑海里能够变得井然有序、系统而有规律,从而更深入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些都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其他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下列几种思维能力:

一、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具有更强的思辩能力的人才的迫切需求。所谓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够在掌握和熟悉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学识和判断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新的认知和判断。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夯实学生历史学科的知识基础

人类历史悠久,纵观古今中外,涉及的时间、地域都是很广阔的,有着丰富多样化的内容。历史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为其间很小的一部分,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讲,要使有限的知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把握,教师就需要在课下翻阅多种学习资料,大量搜集和整理教学所需的史实和史料,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求知的欲望和饥渴,以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丰厚的知识沉淀,也能在满足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吸取之外,以更多的“杂粮”来补充学生的影响,让学生能有更广阔的学习视野,更丰富的课堂营养,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和深入理解教材知识,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认知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一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掌握的历史事件、概念和人物建立起自己的认知,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这一知识到认知的升华过程,学生可以体验思维的多样性,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各种逻辑思维都寓于其中,这样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知也就有了个性化的色彩,学习能力也就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二来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附有的图表和网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能够有更形象的认知,如各种历史事件的衔接,各种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形象化的呈现或者教师对于学习线索的板书,都可以提高学生的领会认知能力,将分散的不同时间、地域的历史事件,成为可以串联的有机整体。

(三)把握历史思维形成、发展的规律,加强训练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深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将会事倍功半或者一事无成。为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一定要把握思维发展的规律。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多种教学手段的实施,学生识记了大量的历史学基础知识,同时有了自己的历史认知和反思。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教师要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将知识梳理的更加条理化、框架化的能力,从而以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转换,促进思维发展的深化。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是一个由时间贯穿起来的学科,因此从历史学科的时间纵向性的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古往今来时间的流动中,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前因后果和变化延续,枯燥的时间数字也就变得生动形象了。为此,培养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独特特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时间思维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内容:

(一)遵循历史学科教材的编排顺序

时间是历史学科教材编排的线索之一,要让学生能够有贯通古今的历史概念,在脑海中能更好地把握一部通史的发展,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对高中阶段的学生传递一种历史发展的时间概念。在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师的授课,都有一个时间发展的概念,从而更好地遵循历史学科教材的编排顺序,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二)把握历史学科中的时间轴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众多的历史事件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只有把握好历史发展的时间轴,才能更好地认识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从而更好地把握某一历史阶段。一个历史阶段有一个历史阶段独有的时代、社会背景特征,在此我们不仅要明晰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基本史料和人物,明确这一历史阶段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众多的历史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事件、人物发展和变化的时代必然性和偶然性,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横切面;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一个历史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历史阶段所须具备的条件以及其演变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纵切面。把握了历史学科的时间轴,也就形象地把握了历史的时间发展脉络,同时也能更好地在脑海中建立对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直观、形象的认识,从纵、横两个切面更清晰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需要着重培养的其他思维能力

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强化历史学科独特的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时间思维,同时还要看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似的共性,从而兼顾到学生分析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就是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发生的画面,引导学生探索有效信息,从而以自己的学习储备来分析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经过和必然导致的结果。历史是由偶然和必然的事件、现象和人物构成的,偶然和必然相互包含,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指导学生能够通过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分析,思考历史事件或者现象所反映的历史规律。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则是要引导学生以批判性的眼光,以现代的视野来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独立于教辅、教师及教材给出的判断之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在情形相似、时间相近的历史实践中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多个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打破思维定势,从而总结出历史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开阔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具 优势

课堂教学是高中历史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形式和途径,虽然课堂教学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便于统筹与操作等一系列优点,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枯燥性是这种教学形式很难克服的弊端。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含丰富时空变化的学科,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是其最为重要的学科特征,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在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化的前提下,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很难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现状,如今很多教师越来越多地尝试把多媒体教具引入历史课堂。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于一体,可以打破过去传统静态的知识传输方式,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各式各类的历史现象、历史文化和历史规律等,使历史课堂不再是过去那种枯燥的黑白色,而变得多姿多彩。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拓展教材内容

历史教材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教材的教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教材内容毕竟是经过概括删减得来的,很多时候,课堂上,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处理和拓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然而,由于历史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再加上传统教学工具的限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处理往往都是点到为止,难以深入,导致教材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一旦教师引入多媒体教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便捷、高效的优势,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和处理。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开辟新航路》这课内容时,其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是本节课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是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点,但教材上关于这些内容的论述仅有几行文字和一幅简单的地图,教学素材显然不够充足。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笔者在上课之前先做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用来演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笔者不但用四种不同颜色清楚地标注出四条航线,同时,在一些途经的重要地点,还用不同颜色的文字标出醒目的地名。为了强化效果,笔者还给课件配上了一些声音注释。就这样,课堂上,笔者从头到尾地演示了一遍课件,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记得也异常牢固,原本让人头疼的重难点就这样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轻松攻克了,教材内容也显得更丰满有趣。

二、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对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反应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是决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状态呢?答案就是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相较于静态的文字化内容,人们对于动态的、色彩丰富的内容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容易产生兴趣,鉴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创设更具有感染力的动态直观的教学情境。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时,一说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如果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则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怎样才能让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呢?事实上,虽然“四大发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属于常识性问题,但大多数学生对于“四大发明”仅仅局限于对名称的熟知,至于四大发明中蕴含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等,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当然难以产生多么深刻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笔者在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给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四大发明”的教学课件,其中包含四大发明的图片、特写镜头、局部放大图形和工作原理演示图,并在旁边附上相关文字注释,同时,相应的时候再穿插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状。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展示、特写镜头和中外对比,学生对自认为十分熟悉的“四大发明”有了新的深刻认识,从而对“四大发明”燃起了浓厚兴趣。通过这组课件,很多学生真正认识了“四大发明”,了解了它们的价值,并由衷地为祖先的智慧赞叹,产生难以名状的自豪之情。

三、利用多媒体工具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侧重点往往是对一些基本史实的识记和一些基础历史观念和规律的认识,而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有了更大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识记不再是历史学习的重点目标,如何培养学生基于史实和史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并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才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然而,高中历史学科内容往往信息量大,时间跨度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呈现尽量多的信息量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工具具有容量大、节奏快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的优势向学生提供大量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在讲到“”的时候,笔者在分析了战争的原因、性质、过程和影响等基本内容后,很快又利用多媒体工具投影了《》、《》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投影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以丰富的素材为依据,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步骤,可以自觉得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这样一个最终结论。这样利用多媒体将不同素材综合在一起既便捷又高效,可以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支撑。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很好地在历史课堂上发挥优势。教师既要敢于运用,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工具,努力结合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打造多彩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尚静.浅析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