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范文第1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213

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医疗服务质量随之提升, 使得绝大多数患者在追求疾病成功治愈的前提下, 对临床护理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手术室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 为抢救各种疾病的重要场所, 使得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1]。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包括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规范, 手术切口发生感染, 不仅对手术治疗过程中造成威胁, 同时影响预后, 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2]。为此, 本院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 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 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 每组40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龄23~48岁, 平均年龄(33.6±3.8)岁, 手术类型为肝胆手术23例, 胃肠手术17例。护理干预组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25~49岁, 平均年龄(35.9±3.2)岁, 手术类型为肝胆手术23例, 胃肠手术17例。本院手术室共22名护理人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未给予不安全因素管理与指导, 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 包括手术前1 d至病房对患者行术前访视,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过程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于手术当天对患者的个体信息进行准确核对, 协助医生摆放正确, 避免长时间手术治疗对患者神经及皮肤造成压伤[3]。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格观察, 配合主治医师及麻醉医师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包括核对器械及用品、正确书写护理记录单等[4]。

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不安全因素管理及指导, 可通过成立手术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小组, 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宣传与指导, 定期进行手术室护理技能的培训, 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要求其独立认真完成护理工作书写记录单[5]。给予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 要求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 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提升信任度。建立手术室护理工作监督小组, 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与总结[6]。

1. 3 观察指标 采用由本院自制的手术室护理问卷调查量表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中对管理的认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识、工作责任心及自身行为意向进行评价, 每个项目的满分为25分, 问卷满分为100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满分为100分, 其中得分在60分以下评为不满意, 得分在61~80分评为满意, 得分在81~100分评为非常满意, 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人员手术护理相关研究指标对比 护理干预组护理人员的管理认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识、自身行为意向及工作责任心较常规护理组相比均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为72.50%, 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范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县级二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共有手术间4间,2011年和2012年每年平均手术量一千八百余台次,其中无痛人流术年平均约一千台次,其余手术八百余台次;护理人员5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人,护士2人;大专3人,中专2人。

1.2程序化管理方法

1.2.1编程

根据手术护理配合工作的时间顺序、手术的轻重缓急、手术室护理各班职责进行汇总,制定程序化护理管理程序,具体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步骤。①术前准备:术前护理配合程序化管理内容包括术前1d对患者的访视等患者准备;手术前晚护理人员复习手术方法步骤;物品准备、药品准备、器械准备;与病房护士进行患者交接以及麻醉配合、切皮前,暂停片刻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的再次核对等,防止接错患者;各项物品、药品、器械准备就序;静脉穿刺固定妥当、麻醉配合到位,所有护理准备工作就绪,不让医生等候,防止开错刀、做错手术等。②手术中:包括器械护士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手术所需器械、物品,术中意外状况能快速反应、准确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处置,手术结束前清点器械、物品;巡回护士观察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提供手术所需的仪器、物品,填写护理记录单等。此步骤的程序管理要求护理配合上能满足手术所需、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③术后:包括对手术器械物品进行处理、清洗、保养、消毒等,协助医生完成连接管道、敷料固定等最后手术程序,送患者安返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班,术后2~3d行术后访视。此步骤的程序管理要求手术器械的妥善处理、保证下次手术的需求,做好患者的安全运送及患者意见的征求工作,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2.2实施

程序化管理编程制定后,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程序化管理的概念、目的、方法,使护理人员了解程序化管理在当前护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手术护理配合程序化管理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各专科手术护理配合知识的业务学习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强化程序化管理知识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督促护士自觉学习,将其实施到各项工作中。

1.2.3检查、评价和反馈

程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由护士对自己的每一台手术、每一个工作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进行自查自纠、自我评价以及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评价,科室质量检查小组按照质量检查细则对器械和巡回护士各项程序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护士长采取跟班的形式进行检查、评价、指导。每月由护士长对手术科医生、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查阅不满意的原因,并在每月的护士例会上进行反馈、总结,分析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室成员共同探讨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确保每位护士能遵从程序,按步骤落实工作。

1.3效果评价

比较2011年和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自制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于术后第2~3天在回访时发放,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有10个内容共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本组问卷共发放3602份,均全部回收,回收率100%;自制手术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每台手术结束后发放给该台手术医生进行填写,问卷有10个内容共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1年和2012年比较,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2011年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配合程序化管理的意义

护理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在医院统称护理管理者,他们站在不同的层面对护理工作人员、技术、设备、信息、财务等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系统的管理。随着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工作不断发展,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日益受到临床手术科室医生和患者的关注,为每一位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所在。程序化管理是对于按照工作内在逻辑关系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系活动的管理方式,管理者把反复出现的业务编制成具有相对确定性的程序,执行人员按照编程好的程序去执行,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2实施程序化管理前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的不足

我院是结合中西医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承接院内骨伤科、外科、妇科、产科的手术需求,科室配备护理人员少、手术量多,护理人员既要完成繁重的手术配合工作,又要保证手术护理质量,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工作繁忙,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大都由护士长独立管辖,科内护士则每天忙于护理配合的各台手术中,人手不足时护士长亦需上台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盲点较多,如手术中物品短缺或上一台术后的器械未及时消毒、医生需等待物品或器械才能继续施行手术,影响手术时间和过程,从而增加了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不熟悉手术步骤,器械传递不当,引起医生不满等等现象导致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护理质量差强人意。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危和手术室工作的正常运转,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外科工作的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护理可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专业化发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从而适应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

3.3手术室护理配合实施程序化管理的效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范文第3篇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46 病区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1

【摘 要】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胸腔镜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是否有良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7 月到2015 年6 月于我院就诊的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0 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患者在手术室时受到的护理干预举措,并对患者进行回访,统计他们经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对本院护理工作的安全、信任和满意程度的变化。结果:经调查统计,在我院接受过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的患者,术后对我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增加,安全感和信任度也有了显著提升,此结果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胸腔镜治疗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获得较好的成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室护理

当胸膜腔的完整性和密闭性遭到破坏,气体进入胸膜腔并在其中聚集时就产生了气胸。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破裂,引起的气体在胸膜腔内的蓄积。临床上患者发作时会呼吸困难,胸口会突然出现尖锐性的刺痛或者刀割痛,偶尔也会伴随着刺激性咳嗽。临床实验证明,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的效果最好,而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保障手术的成功。为分析我院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有效性,选取2014 年7 月到2015 年6 月于我院就诊的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0 例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7 月到2015 年6 月于我院采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4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18-74 岁,平均年龄(42.6±3.1)岁。患者中有32 例无诱因,8 例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本院的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治疗。

1.2 手术室护理

1.2.1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除了要准备完善的手术器材和用品,如胸腔镜、穿刺针、套管外,还需要对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的流程以及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向患者普及使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势;同时,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前的准备,通过与患者的相处,了解患者的术前心理状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1.2.2 手术中的护理

在手术进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除了必须完成其专业相关的工作,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外,还要以患者为中心,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1.2.3 手术后的回访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回访,提醒患者手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将医嘱告知患者,以便患者术后更快康复。并记录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看法和意见。

1.3 观察指标

在初期的术前准备工作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访视时,让患者对我院的满意度、信任度、安全度等进行评分,以100 为满分,让患者自行打分。然后在手术后进行回访时再次打分。

1.4 评价指标

患者在经历过手术室有效护理后,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信任度、安全度等评分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 对我院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标准差( )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调查统计后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在采用胸腔镜治疗在我院经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后,对我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明显提高,安全感也有所增加。统计数据与手术室进行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我院为了让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安全感,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护理和手术后的回访。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前与患者的访视中提升信任度,详细了解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能更好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协助。另外,手术室护理人员还能在在手术过程中安抚患者情绪,满足患者的多种需求,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能较少手术室突发状况的发生率。不仅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完整度,还能增进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本院在经过手术室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对我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明显提高,安全感也有所增加。统计数据与手术室进行护理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时采取完善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增加患者的信任,还能缓解医患关系,降低手术室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范文第4篇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避免医疗纠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医疗纠纷,总结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结果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是由于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中出现疏忽,相关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失等原因造成。结论手术室护士应认真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差错事故,避免医疗纠纷。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防范医疗纠纷

手术室是医院急救的重地,手术室护理工作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护理任务繁重,较易出现差错事故,加之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1],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增多。如何加以防范,并有效的杜绝医疗纠纷,是摆在手术室每个护理人员面前的严峻问题。文中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医疗纠纷事件的病案资料。回顾分析,总结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2结果分析

2.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

2.1.1术前访视不规范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告知过程中没有讲明白应告知的内容,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也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

2.1.2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接送病人查对制度,接错病人某些患者如小儿,术前昏迷者,精神紧张,及术前应用镇静剂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交流,准确的回答问题,加之护理人员查对不认真,疏忽大意造成接错病人或放错手术间。

2.1.3手术安置不当

手术时,手术放置有方向错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不定时调整松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员循环呼吸。

2.1.4手术器械清点有误

术前、术中和术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各部件完好性忽略。

2.1.5手术器械的管理及准备不好造成意外

如不熟悉各种仪器的功能是否完好,及使用方法,造成电伤或灼伤病人。2.1.6术中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操作错误护士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对手术病人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对输液输血故障未及时处理,使术中液体量不足,影响用药。术中未认真收集标本,造成手术标本混淆或丢失。术中用药有误,或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药物过敏,输错血等。护理文件书写、护理记录不规范,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不完整。

2.2造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

2.2.1制度不健全,工作责任心不强

手术室护理工作服务不到位,有的护理人员不能严格履行职责制度,工作疏忽大意,漫不经心,把患者接到手术台上擅自离开,造成患者坠床摔伤或自伤。有的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不注意场合,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精力分散,致使术中物品准备不全、记录不及时、清点物品不清楚等[2]。

2.2.2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手术室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又经常实施连台手术,使护理人员精力和体力透支,也是导致差错事故的原因之一。

2.2.3不注重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更新

手术配合不当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导致手术延长时间,给病人带来痛苦。

2.2.4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如:不能够把各种护理记录单、手术记录、抢救记录单等的重要性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常常出现记录内容不完整、涂改、字迹不清晰等情况。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医疗纠纷,往往是由于手术室护士缺乏法律常识,法律意识淡薄,工作疏忽大意,自我保护意识不够。相关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失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3]。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3.1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记录

从术前访视至术后回访,无论哪一环节,都要依照程序把护士需要做的护理内容和目的告知病人,并印制成单页,逐项解释,直至病人明白签字为证,随医疗病例一同归档。告知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使病人感到可靠和信任,自愿接受和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3.2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各项规章制度是维持正常医疗护理活动的安全保证,是预防和判定差错事故的法律依据。分析以往护理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修订护理制度规定,完善管理机制。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责任心

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充实自己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以适应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术前准备器械时,应逐个检查所用器械的功能,确保状态完好,避免使用时不能得心应手,延误手术。定期维修、检查固定设施如:无影灯、电刀、吸引器等。完善术前准备,做到超前反馈防患于未然,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将质量控制从被动处理到主动预防。

3.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和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求医护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制的观念规范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把手术护理中的道德规范提高到法律规范的高度,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走向法制轨道。只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5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减少医疗纠纷[4]

医患之间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尊严和人格。尊重患者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原则,在围术期护理中,患者享有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平等医疗权、隐私权、人格权、身体权、选择权等等[5]。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患者的权益,把患者的权利防在第一位,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地避免有意或无意的侵权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3.6加强护理文件管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文件是医疗活动的客观真实记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印或复制手术及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医院不得拒绝”[6]。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手术室护士要重视记录单上每一个字的书写,不得有漏填、误写或涂改。术中所有器械、敷料等,均应在单上显示数目,且“关前”“关后”两栏必须一致。“手术名称”一栏不能按手术拟定名称填写,应于手术结束时由手术医生确定。其他如输液量、尿量、生命体征等均应准确填写,并与麻醉记录单上的数据保持吻合。记录要全面真实,准确无误,规范合理,由专人保管,便于核查。

3.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

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情况,观察肢体有无受压,吸引器是否通畅,各种仪器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经常执行口头医嘱,特别是一些大手术,抢救休克或术中突况,执行口头医嘱前、后均需复述一遍,执行后,立即嘱麻醉医生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以免遗漏。术中所需用物必须实行二人四遍法,并记录签名,数量无误才能关闭切口。增添物品及时登记,掉下手术台的物品及器械要妥善保存在固定处。

3.8完善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取下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写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及时用固定液固定,按时送至病理科,防止遗漏或差错。术中需要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标本取材后立即送检,切忌用固定液固定标本。

总之,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手术室护士除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外,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条文,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患者以及医院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蒲建芬,高新元.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8):120.

[2]黄秀华,陈韫琴,黄碧灵,等.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淮海医药,2007,25(1):66-67.

[3]张碧红,张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4(10):55-56.

[4]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护理专业中法律问题护理发展中的法律防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

[5]罗艳燕,邓敏.浅析手术室护士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J].医学信息:医药版,2010,4(5):67-68.

手术室护理工作月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防控;风险因素; 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15-02

安全是护理工作的主题,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前提。据调查显示,在医疗安全问题上,护理安全问题占40%[1]。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之一。所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做好手术室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采取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的程序化工作,才能消除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保证护理质量[2]。

1 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

1.1 查对制度落实不全面

1.1.1 接错患者、错放手术间。多见于幼儿、老年人、使用镇静剂、昏迷及精神因素等不能明确回答问题的患者。术前访视不到位,病人临时调换床位,都有可能出现接错患者的现象。查对及沟通不到位,会发生把病人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1.1.2 开错手术部位。术前未能认真查对手术部位,没有仔细对照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向安置错误,都容易发生此类现象。

1.1.3 术中物品清点有误。术前清点及术中添加物品时记录不及时,术中缝针丢失、一些器械使用前忽略检查螺丝有无松动或缺失没有及时记录,手术所用纱布纱球与其他用途纱布混淆,导致纱布、缝针等不能及时记录,致使发生异物遗留体内的现象。

1.1.4 术中用药及输血的核查。在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不能按照查对制度认真查对执行,用错药或者用错剂量。输血前没有认真执行三查八对,没有经过两人再次核对,致使出现输错血等现象。

1.2 技术水平不全面

1.2.1 物品准备不齐全。术前对手术程序不了解,没有及时的进行术前访谈,对患者病情不能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导致物品或药品准备不充分,供应不及时,延误手术开始时间,或推迟患者的用药时间,给患者的身心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1.2.2 手术摆放不当。 安置手术不合适,手术时间延长,致使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造成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或肢体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损,固定肢体或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及呼吸。

1.2.3 对抢救用药及抢救设施不熟悉。对手术中的用药或急救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理、作用等不熟悉,如术中病人突然出现大出血或其他意外时,应急、应变能力低下,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抢救,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2.4 不能很好的使用设备性手术器械。对一些高科技的手术设备,缺乏对其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的了解,对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不能正确掌握,在非正常状态下延误或延长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伤害。

1.2.5 手术配合处于被动状态。对新开展的业务和技术不熟悉,在手术中没有一个整体思路,手术台上只是盲目听从医生所下的医嘱,机械执行,没有前瞻性,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1.3 责任心不强

1.3.1 手术患者护送不当 术后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手术室,护送患者返回病房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堵塞或是引流管脱落。

1.3.2 术中使用电刀,负极板粘贴不当,患者皮肤处接触手术床或器械台金属,导致皮肤灼伤。

1.3.3 语言行为欠规范。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或者手术负面话题,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刺激。

1.3.4 术中取下标本保留不当、遗失,或者标注错误。

护理安全贯穿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全过程。因此,需充分认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隐患,从管理的角度对各种隐患进行预测和防范,并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3]。

2 安全防控的对策

2.1 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关键[4],中国医院协会(CHA)修订与完善形成了《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国家卫生部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也颁布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细则,将手术安全核查作为一项核心制度纳入手术科室[5]。根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物品清点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语言行为规范等多项配套制度。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间时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根据安全核查表逐项核对填写,认真执行核查流程使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严格保障。

2.2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教学管理,制定各级护士培训计划,每月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及三基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考试,请手术医生或专科护士讲授新开展的业务或新开展的技术的手术步骤和配合要点,支持外出学习进修及学术交流会。邀请厂家及医院器械科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性手术器械的使用、保养、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等专项培训,对于进口设备请器械科提供中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将操作步骤及要点分解,或图示张贴于设备醒目处以便使用[6]。建立完善的考核上岗制度,以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业务素质。

2.3 强化自身建设,增强职业责任感 护理人员要严格要自己,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有高度的慎独精神, 严守职业操守,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

2.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容易发生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检查。重温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牢记于心,学习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通过风险防范管理,我科护士大大增强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工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前瞻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此项举措的实施,减少我科护理差错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保障了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适应了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连芬.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J].广西医学,2005,27(4):595-597

[2] 吴明慧.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4):65-66

[3] 冷晓红,王红红.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8):34-35

[4] 赵云书,杨圣俊,李玉琢,郑荣坤,苏月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和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