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范文第1篇

一、秋种工作进展情况

三合镇:油菜播种计划面积为4050亩,其中育苗移栽3200亩。现已完成播种3100亩,占计划76.5%,其中移栽2700亩,占计划84%;小麦计划面积2800亩,已完成900亩,占计划32%;冬春商品蔬菜计划面积10000亩(其中大蒜3155亩),已完成3900亩,占计划39%,大蒜完成2967亩,占计划94%;马铃薯计划面积2600亩,已完成1600亩(秋马铃薯);绿肥面积600亩,完成200亩,占计划33.3%。

水龙乡:油菜播种计划面积为4000亩,其中育苗移栽3200亩。现已完成播种2600亩,占计划65%,其中移栽2000亩,占计划62.5%;小麦计划面积2400亩,完成200亩,占计划8.3%;冬春商品蔬菜计划面积1500亩(其中大蒜300亩),已完成300亩,占计划20%,大蒜完成300亩,占计划100%;马铃薯计划面积1060亩,完成160亩,占计划15.1%;绿肥面积400亩,完成100亩,占计划内25%。

中和镇:油菜播种计划面积为3550亩,其中育苗移栽2800亩。现已完成播种2200亩,占计划62%,其中移栽1200亩,占计划42.9%;小麦计划面积2600亩,已完成350亩,占计划13.5%;冬春商品蔬菜计划面积1500亩,已完成400亩,占计划26.7%;绿肥面积400亩,完成280亩,占计划70%。

二、兴办示范点情况

三合镇兴办秋种示范点2个,即晨光村200亩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点、姑挂村200亩苔蒜高产栽培示范点,目前苔蒜已栽植完毕,因缺水,出苗不整齐,马铃薯项目现已开始调种;水龙乡兴办了独寨村200亩苔蒜高产栽培示范点,其中有120亩为乡农技站干部承租农户稻田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种植较为规化、连片,现已出苗;中和镇在中和村、庞寨村、姑引村三个村分别兴办各50亩油菜育苗移栽示范、各4亩苔蒜生产示范。其它原计划兴办的示范点,因农户种植不连片或不愿种植,没有办成。

三、秋种工作存在的问题:

1、旱情严重。由于久旱无雨,目前我县各地旱情较为严重,导致群众无法播种或播种后不出苗,影响了秋种生产进度。

2、由于种植效益低下,许多群众已不愿意种植常规作物,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常规作物种植计划无法完成,比如小麦,今年的播种面积已经大面积减少。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范文第2篇

一、今年秋粮生产情况

为了解今年我县秋作物种植面积情况,县农业局于6月23—25日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县10个乡镇区秋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调查统计,现将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今年县秋作物总面积为100万亩,其中秋粮60万亩,比去年减少3.5万亩,减幅4.7%;在种植的秋粮中,玉米40万亩,比上年减少4.5万亩,减幅5.3%;大豆和红薯与上年基本持平。在种植的经济物中,棉花8.0万亩,比上年减少8.3%;花生10万亩,比上年增加4.3%;蔬菜和瓜类20万亩,比上年增加10.4%。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我县秋作物种植面积是:粮食作物面积略减,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具体分析:在秋粮内部,玉米面积略减,大豆、红薯略增;经济作物面积增加,棉花因费工费时投入大,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多,加上今年价格回落面积减少。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一是红薯、大豆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二是种植粮食作物省工省时,农民能外出打工多。三是畜牧业的发展,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稳定。因近两年花生增产,价格上涨,而且国家实施了粮油陪增计划,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面积增加。蔬菜和瓜类市场需求量增大,价格连年持续走高,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

二、秋粮主导品种推广情况

根据种子管理站部门掌握的品种销售情况,种植面积较多的品种名称及面积分别是:郑单958种植面积20万亩,蠡玉16种植面积4万亩,先玉335种植面积4万亩。其它品种占12万亩。

三、秋粮生产与管理情况

由于今年小麦收获期推迟,造成秋作物播种较常年略偏晚,加上近期病虫危害和高温干旱等诸多因素,对秋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关于“三夏”生产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关键措施落实,保证了“三夏”生产的顺利开展,大部分秋作物做到了适期播种,为夺取秋季丰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由于降雨持续偏少,致使部分秋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县干旱面积已达15万亩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秋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发育。

为夺取秋粮丰产丰收,杞县引导群众及时进行了中耕、追肥、化学除草、浇水以及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切实抓好以抗旱为重点的秋粮田间管理工作,由于今年小麦收获期推迟,收获进度慢,杞县农民抓住时机,收获一块,播种一块,浇水一块,人停机不停。截止目前,已累计中耕85.3万亩(次)、追肥55.1万亩(次),化学除草40.4万亩(次),浇水130.0万亩(次),防治病虫害30.5万亩(次)。现在秋粮大田整体长势较好。

(一)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县农业局充分利用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把农业技术人员分成5个技术服务小组,分乡包村,解决农民在秋粮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1、抓好抗旱播种,及时查苗补种。秋作物播种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秋作物缺苗断垄现象,我们及时宣传、组织群众抓住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抓好秋苗补种工作。

2、适时定苗,确保合理密度。今年秋作物出苗后,我局分片包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苗情调查,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指导农民及时进行了催芽补种。对缺苗20%以下的地块,玉米在4—5叶定苗时,去弱留壮,剔稠补稀,就近留双株补缺;大豆在第一对真叶出现时,结合定苗,对缺苗断垄地块进行带土移栽补缺;红薯用原始预备苗浇水移栽等应变措施,确保种植密度。

3、全面中耕,铲除田间杂草。我县秋作物大部分为铁茬播种,苗齐后普遍中耕了一遍,能有效疏松土壤、破除板结、保持土壤墒情、铲除田间杂草、培育壮苗。

4、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在防治玉米各种病虫害的措施中,重点做好玉米粗缩病防治工作。由于上两年大蒜茬玉米大面积发生粗缩病,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为做到未雨绸缪,县农业局及时召集植保、农技、种子等农艺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20多人,召开了玉米粗缩病防治工作会议,与会专家对今年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宣传共识,形成了县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意见,印发3万余份进行宣传。又在县电视台作了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讲座,要求农民选好种子和错期播种并密切注意灰飞虱迁灰规律和及时防治。

5、科学追肥,促进增产。我局今年在全县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喷施微肥等技术措施。指导农民玉米施肥要分次科学施肥,严禁施肥“一炮轰”。在施好种肥和苗肥的基础上,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适时、适量、合理追施肥料。大豆在定苗后,结合中耕,亩追施10—15公斤磷铵,花期喷施硼、铜等微肥。红薯苗期结合中耕,亩施磷铵20—25公斤,钾肥5—10公斤,团棵期亩追尿素8—10公斤。花生在始花前,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提倡肥料深施,严禁在对作物施肥时进行丢施或撒施。

四、积极推广四大技术措施

1、配方施肥技术

不同作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肥特性,并且在各个生育阶段的需肥量及养分配比都有不同。因此掌握土壤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土壤营养供应量,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过少或过多造成的养分失衡均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今年我们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全县的土壤进行了土壤化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万亩示范方进行重点取土化验,共化验土样余份,根据化验结果配方施肥,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全县配方施肥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80%以上。

2、化除化控技术

化学除草具有省时、省工、高效的作用。化控能防止作物旺长,促使秋作物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减少养分过分消耗。目前,全县大部分秋作物都进行了化除化控,化除化控面积占秋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

3、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一增: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500-1000株/亩。改变了过去农民稀植大穗的种植习惯,密度增加了,据调查今年玉米种植密度比去年增加550棵以上。“四改”:一是改种耐密品种。二是改套种为平播,铁茬直播,并适当延迟收获。三是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四是改人工种植为 机械化作业。发挥农机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减少人工播种、收割面积,逐步扩大机耕、机种、机收等玉米全程机械作业比例。

五、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要求各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实施好秋粮生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细,确保抓出成效。为此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夺取秋粮丰收任务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分解到乡镇、村,落实到田间地块。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为秋粮丰产丰收作贡献。财政、金融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农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大力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真正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气象部门加强天气预测预报,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服务工作,加强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抗灾夺丰收搞好服务。供销、石油、电力等部门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供应工作,保证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充足供应和用电需要。农业、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联手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事件,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确保秋粮生产再上新台阶。

六、问题与建议

1、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多,导致秋粮作物管理粗放,如玉米、大豆不进行人工间苗;玉米施肥不科学,撒施肥料比重过大,降低了肥料利用率;个别农户病虫防治不及时等。

2、乡级农技人员匮乏,县级科技服务手段落后,秋粮高产栽培技术普及率较低。个别农民对玉米品种稀植密种,密植稀种,造成减产或产量不高。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乡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站于11月3日挂牌成立,服务站设置于综合服务中心,共配备人员3名;16个行政村均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内设置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站,每村配备1名联络员。

二、主要做法

1.研究部署,高位推动。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工作动员会、研究部署会、对接培训会、推进会共4次会议。对服务站职责、联络员职责进行了业务培训;明确了服务流程、界定了服务内容、构建了服务体系。

2.拓展信息渠道,建立沟通平台。

结合实际,确定了服务方向和服务重点。全乡建立1个服务大群,各村分别建立服务小群,共建立联络群17个,完善了乡村两级信息共享平台;截至目前收集整理货物运输、劳务用工、婚丧嫁娶、农产品销售、金融服务及其他项目信息245条,信息195条,其中成功对接服务信息53条。

建立信息收集台帐并进行分类汇总,就地就近搞好供需对接。

3.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全面为民服务。

利用网约车,开展农村季节通服务,满足农民农业生产需求;收集公共服务信息157条,成功对接服务信息23条,时时对农产品销售信息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出售,以最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范文第4篇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随着 的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认真总结了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三、突出重点,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农业生产情况汇报范文第5篇

全镇幅员面积:80960亩,耕地面积:11272亩,林地面积:33600亩,农业总产值:6800万元,粮食总面积:18506亩,粮食总产量7412吨,水稻总面积:7900亩,玉米总面积:1556亩,珍珠花、甜叶菊600亩。农业人口:10817人,户数:4570户,劳动力:7922人,人均纯收入6752元。现有林地资源面积:2280亩,梨树面积:4410亩,已改良面积:亩,(品种:雪新、金黄、丰水等。)核桃面积:450亩,柏果:1500亩,种植大户:40户,养殖大户:26户。

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为推动我镇灾后农业生产快速恢复和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市委市府年初对农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府、农办的关心、指导、支持下,我镇制定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工作规划,健全了领导班子,落实项目实施负责人具体抓工作的落实。根据我镇实际现将现代特色农业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发酵床养殖场

位于清泉村二组占地面积12.6亩,于12月动工,3月竣工,发展规模年出栏10200头生猪,计划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带动农户600余户。目前发展情况:出栏生猪5000余头,现已投入资金120万元,带动农户130户。

二、硕丰生态园猕猴桃种植基地

位于白玉村16组,种植面积300余亩,于11月动工,12月竣工。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带动农户100户,目前发展规模:已种植猕猴桃162亩,投入资金140万元,带动农户40户。

三、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措施、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措施

一是党委政府对农业增产增收工作高度重视;二是加强领导、落实分管领导、落实了抓项目的农经、农技、畜牧、科协等政府职能部门;三是对项目的实施开展制定具体[:请记住我站域名/]的计划;四是对项目的具体实施部门制定奖励政策。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工作落实。

2、成绩

一是使我镇农业生产在大灾后迅速恢复;二是农业产值、增加值比去年增长;三是农民的收入得到快速增加;四是推动我镇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五是使我镇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增加农业土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