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范文第1篇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保基础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包括企业职工养老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覆盖的是有工作单位的城镇职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包括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居保)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覆盖的是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和农村居民。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虽然都是属于社会保险,但是不论是参保人员范围和缴费办法,以及待遇都是不一样的,相差甚远,主要是以下几个区别

第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缴费,必须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属于自愿参保。

第二,城镇职工是按月缴费,以本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是按照比例缴费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费,是按照固定的数额缴费的,由国家补贴和个人缴费结合。

第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计算退休金;居民养老保险是根据缴费总额加政府补贴,国家补贴计算。

第四,领取年龄不同,城镇职工男60、女工50、女干部55周岁领取,居民养老保险不论男女都是60周岁领取。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范文第2篇

该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考虑彼此间各方面的差异,并把这些差异作为审计的基础。某些工程具有非常相似的施工图设计,然而在基础、现场实际条件,还有其他相关领域却存在差异。站在审计工作的角度,应将该种审计方法运用到这些有差异的部分。某些建筑工程在设计方面大体相同,然而在建筑面积方面却相差较大,此时,应该按照建筑面积的比例,对建筑工程的各分项工程进行工程量的对比。由于它们具有几乎相同的比例点,所以,可根据这一点,利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建筑面积的造价以及分项工程量的审计。

2重点抽查审计法

重点审计法常用于那些工程量大、造价高且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使用重点抽查审计法时,要特别关注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发生工程变更的部分;要特别关注基础性的工程以及隐蔽性的工程;要特别关注应用新工艺、新材料的部分;要特别关注施工双方进行独立协调之后有补增的工程项目。该种审计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4]

3筛选审计法

建筑工程在面积与高度方面有区别,分项工程的各个方面却较为相似,包括工程量、造价以及用工量等。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可对之前审计过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将之分为工程量、造价以及工程量等几个独立的基本值表。同时,还应该在此表中对建筑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科学的确定。该种审计方法较为简单,可快速掌握,适用于快速审计,大多用于住宅工程的审计,还有那些不能进行全面审计的建筑工程。

4全面审计法

在建筑工程领域,按照施工次序或者根据预算定额编制过程对全部项目进行分别审计,就是所谓的全面审计法。全面审计法的展开过程,与审查次序,还有制定施工图预算的相关步骤几乎相同。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全部工程项目的详细审计,在审计结果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审计水平。缺点是,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常用于工程量较小、工艺相对简单、造价编制水平不高以及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造价单位。

5分组计算审计法

分组计算审计法,将工程项目按照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划分为若干组别,然后根据需要对同一个组中的各个分项工程量展开审计工作,还能够把计算基础相同又或者类似的工程量有机联系起来,然后再对本组中剩下的分项工程量进行研究。该种审计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5]

6标准图审计法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工程审计; 优势; 区别; 建议

【 abstract 】 below the author expounds mainl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audit tracking audit problems, detailed track audit and tells the traditional auditing difference of method, advantages and carry out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track audit.

【 keywords 】 engineering audit; Advantages; Difference; sugges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传统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区别

1.1审计介入时点与审计状态

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提前或同步介入建设项目,深入现场,对从项目决策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及时审计,是对同一项目不同时点多次介入,多次审计,体现了跟踪审计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审计的内容、资料明显多于竣工决算。传统竣工决算审计一般是事后开展的审计,审计范围一般只涵盖了施工和竣工结算两个阶段,且是一次性静态审计。

1.2审计效果

跟踪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建设项目成本核算、建设项目的管理,还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情况,是全方位的审计。通过对上述审计事项的跟踪审计,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项目建设风险。竣工决算审计作为事后审计,往往对已造成的投资损失无法有效整改,只能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审计效果明显弱于跟踪审计。

1.3 审计方式

跟踪审计的审计方式主要是定点审计、定期审计、驻场审计以及上述方式互相结合的方式等,以现场审计为主。传统建设项目审计大多采用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以现场审计为辅。跟踪审计除了依据国家、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法规、制度等必须执行的强制性依据外,还可以依据行业的先进指标、社会公允价格等非强制性依据,审计结论大多以建议的方式供建设单位采纳。而传统竣工决算审计的审计依据以强制性为主,审计结论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执行。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

2.1 规范建筑市场,预防滋生腐败

近年来,建筑市场中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权利寻租、恶性竞争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跟踪审计使审计监督介入到项目建设流程之中,增加建设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使建筑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和改善。同时,审计监督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控制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中蕴含的风险,督促参建各方履行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和谐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关系,从而达到规范管理流程,形成有效地制衡机制,将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而在源头上减小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2 使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相关法律要求

目前,我国与建设项目相关法律在执行过程中,与《审计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例如,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了工程价款,如果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结果与合同相冲突,那这样的审计结果往往难以落实,因为这涉及到《合同法》与《审计法》的冲突问题,使审计工作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通过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可以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对关键控制环节进行跟踪审计,在恰当的时点发表审计意见,从而规避审计工作于其他法规制度的冲突。

2.3 营造了和谐的审计环境

跟踪审计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风险提出预防性的意见及建议,参建各方因问题尚未发生,无需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而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甚至有可能会主动要求审计,发自内心的欢迎审计,从而较好的缓和了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为审计工作营造了和谐的审计环境。

2.4 使审计工作更富有成效

跟踪审计是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包括工程造价控制、项目内控制度、建设资金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跟踪审计能够把握最佳审计时机,及时发表审计意见,便于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特别是对项目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审计的价值,发挥最大审计效力。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需求

跟踪审计的内容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涉及到投资管理、工程技术、财务、金融、法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多个方面。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能从建设项目的微观管理上发现问题,还要能够从宏观政策、体制、机制上,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目前,投资审计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自身素质上都难以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的需要。人员数量和审计任务量之间的矛盾,使审计人员疲于应付,造成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再者,审计人员一般擅长工程造价审核,施工经验不足,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有见地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2 传统的审计效果评价观念制约跟踪审计工作开展

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中,通常把审计工程造价、查出损失浪费和违规违纪问题作为衡量审计人员业绩的标准。在建跟踪审计“事前控制、防范风险”等特点的影响下,其审计成果更多地表现为完善制度、程序、堵塞管理漏洞等方面,这种既成事实的可量化审计成果较少。如果一定要用传统绩效标准来衡量的话,会出现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无论问题性质还是金额可能都不如传统审计明显,会影响审计人员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在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3.3 操作上的缺位和越位并存

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由于审计资源及建设体制等诸多限制,审计人员绝大多数选择在施工阶段介入建设项目,对项目决策等前期工作关注较少,造成审计监督上的缺位。同时还存在审计人员未能准确把握住审计关键环节,错过了跟踪审计的介入的最佳时点,从而造成跟踪审计缺位。另外,跟踪审计不仅应重视工程造价审核,更应重视跟踪审计的监督和咨询,但对发现的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未通过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去解决,而是越俎代庖直接下达指令进行管理,造成跟踪审计人员的定位出现偏离,侵入到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中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导致建设项目管理的内控失效,引发各方利益的冲突。

3.4 较大审计需求与较高审计成本的矛盾

跟踪审计与竣工决算相比,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拓展。这势必引起审计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审计成本也会随之上升。但是,审计成本是有一定额度的,在较高的审计成本下,审计程序的开展就必须有取有舍,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关键环节漏审,导致审计风险增大。

四、开展好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与跟踪审计相关的法规制度,转变审计绩效评价观念

为了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应结合《合同法》《招投标法》等建筑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规范跟踪审计程序和具体实施办法,使跟踪审计全面与招投标、合同签订、财务核算等管理行为相协调,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规范的行为准则,确保跟踪审计工作到位不越位。同时,要更新绩效评价观念,树立科学的跟踪审计绩效评价观,对跟踪审计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跟踪审计健康发展。

4.2 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项目管理的深度,把握审计相对独立性原则

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合理确定介入深度,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不偏离方向,不逾越定位,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切实做到审计关口前移,从决策阶段开始,从源头抓起,强化事前监督,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严把立项关、设计关、招投标关和合同签订关。跟踪审计应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以书面形式下达跟踪审计意见书的方式,为项目建设各方提供可供采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到审计工作不干涉建设项目的具体业务。

4.3 准确把控跟踪审计介入时点

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规模、周期及审计资源等相关要素后,科学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点。但不论是从项目立项时介入,还是施工阶段介入,或是其他时点介入,跟踪审计都应保持连续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轨迹有效贯穿预定的审计事项。此外,还要保证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重大活动及时跟进,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回应。

4.4 争取参建各方的理解、配合以及建设单位的重视与支持

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可能对跟踪审计、审计模式还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在开展跟踪审计之前,有必要就跟踪审计的作用、目的、审计程序及审计依据等内容,向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讲解和宣传,使参建人员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建设项目加强投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与建设各方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范文第4篇

(一)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模式的含义 信息导向模式是指在高校审计信息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的供需质量、结构等可能对审计造成影响的多种因素以及信息在生成、使用等方面的规律性。基于此,尽力将多种有效信息纳入审计的内生变量,并加以高效利用,就能解决传统审计因素之间存在的孤立性和矛盾性,避免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及时引导专业管理人员在信息方面的规范行为,提高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组合,协调好各个专业管理部门在信息方面的一致性,实现着力提升高校整体价值的目标。信息导向模式要求高校审计的内容必须要全面,这就需要包含更多的审计对象,同时范围也要拓展,审计时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并且在关键控制点的选择上要准确与完整。而对在审计程序上,信息导向模式在程序路线和信息反馈控制路线上与传统的模式都截然不同。

(二)信息导向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特点 在信息导向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内部控制审计的一些特点。(1)拓展了审计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从内部控制需要关注的各要素来看,如果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在这个内部控制中有5个主要素,它们是括控制环境与控制活动、审计风险的管理、信息的沟通与监督。从传统审计来看,内部控制侧重的比较单一,在对象的选择上就事论事。而信息导向模式至少可以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内容拓展到以下方面: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决策层的管理思维;管理部门的责权分工;风险管理的制度确定;一切经营管理应实行分层管理的责权机制,避免出现职务矛盾;有效监督校内信息的真实性、保证独立业务分开进行审核;快速、全面地记录各项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2)实时地信息反馈贯穿于审计的始终,提高了处理关键点的准确性和效率。在信息导向模式下,审计十分注重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在审计时出现的限制、障碍、意外状况、计划的变更等情况都要与各个领导阶层及时地进行沟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识别、解读,以保证整个审计过程中职能的有效发挥,保证管理层的各项活动能够根据目标按时完成,以提高审计效果,减少风险。

(三)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模式的程序 在新的模式下,信息导向成为高校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采用信息技术,对高校内部控制进行全程审计,把传统的审计中的事后审计,延伸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把原来的静态审变成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在金额审计方式实现优化方案、优化执行与效益相结合。以信息导向为基础的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二、传统审计模式与信息导向审计模式比较

(一)传统模式与信息导向模式在工作效率上的比较 信息导向模式的审计不仅能够渗透到高校审计的各个部分,还能对审计的不同类型起到提高效率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图2所示,比较了在传统模式和信息导向模式两种不同的模式下审计效率的不同,说明导向模式内部控制的先进性。

(二)传统模式与信息导向模式的应用实例比较 下面以位于A市的B高校为例来对两种不同的审计模式进行比较。

(1)学校的财务概况。学校总面积480多亩,单建筑所占面积就有17万平米。学校设置有纸质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各一个,纸质藏书将近31万,电子藏书超过32万。共建设多媒体教室30多个,这之中有7间教室还兼具实验室的功能。学校花费5000多万购置教研实验设备。学校变革以来,其资金来源除了每年财政拨发的800万元之外,大部分都需要学校自己筹集,每年可筹集资金4000万。学校为了保证学校日常运营的需要的办公费用、校舍设备维修费用、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福利费用等开支每年大约为3600万,现在学校的年收入低于年支出的增长水平。而且,学校进行基本建设的开支全部需要自己筹集,基本上只能依靠借贷。到2011年底,B校向银行的借贷已经超过了9000万,此外还有外债近5000万等待偿还。

(2)基本建设规划与投入。2008年起,为了校园建设达标,B校向政府申请购买了220亩的建筑用地,专门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对学校校区的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包括四栋学生住宿楼,建筑占地四万平方米;室外操场和塑胶跑道一个,建筑占地六千六百平方米;室内双层休闲场所,一楼餐厅,二楼体育场。此外,用新的主体大楼替换老校区的六栋学生住宿楼,总占地面积两万四千平方米。最后,新老校区区隔路相对,为了方便师生来往和行人安全,规划在新老校区之间修造一个人行天桥。建筑总花费在2.3亿元人民币左右。

(三)传统模式下实施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审计 (1)工程概况。本文将以主体大楼的建设作为例子展开建设投资审计。这栋大楼的总建设过程包括主楼建造和后期装修。其建设过程从2009年拆除旧住宿楼开始,在2009年后半年对准备承接B校这一建筑大楼的施工队伍展开调查,其调查人员主要来源于学校基建、工会、纪检等单位。同时,开始本建筑工程的图纸设计工作。2010年4月,本市设计院设计的图纸中标,其图纸设计中,整个主体大楼包括12层,总建筑面积为两万四千平米。随即校方根据这一图纸的设计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土建预算,经过校方研究之后,对整个工程建设对外进行公开招标,省建筑某集团C以1870万的总造价中标,双方签订建筑合同,合同内约定的建设工期为10个月,合同的附属内容里面包括建筑公司赠送B校一辆北京现代汽车,整个建筑的消防、电子幕墙、再次装修、塑钢门窗、电梯和空调设施等并不包含在建筑内容里面。

这一建筑在2010年底开工,在建筑的过程中对原设计图纸上的建筑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原定的12层调整为17层,其详细的楼层划分为:3楼以下为图书馆,图书馆上面到14楼是教室和实验室。剩下的楼层为行政办公场所。这一大楼在11年底竣工。之后的部分装修工程进行对外公开招标,最终由E单位中标,根据校方的设计图纸进行装修;其他的装修工程仍由原建筑公司承揽。校方计划在在2012年5月开始进行整体搬迁,在2012年8月完成全部搬迁,公开招标装修工程的施工时间为2012年3月,2013年7月,建筑单位和装修公司E分别向B校递交结算材料,送审材料的总金额为5400万元,不包括用于购买和安装消防、电梯和空调设施的费用。B校聘请甲造价咨询公司对工程开支进行结算审核。鉴于工程建设中很多的变更事项都没有进行现场验证,很多的设计、等建设项目也都没有签订合同,因此,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也只能结合图纸、标书、规划答疑、现场施工等内容和政府部门公布的工程造价指导进行审核。

(2)实施审计。介入审计的项目:审核预算编制; 参加施工单位审查和建筑工程招标; 重大材料的市场审核;建筑过程中隐蔽工程的查验; 邀请具备审计资格的单位展开工程结算审查。审计结果:一是经过审计找出了在工程施工、装修期间均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已经难以解决。二是工程结算审计后比报价少了345万,工程造价确定为5155万,这一造价也不包含消防、电梯和空调设备,加上这些设备的支出后,工程造价在7000万左右。三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工程造价高于500万就要对高一级别的主管审计部门进行申报,因此,把审计结果呈报给上级。

(四)对同一项目实施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审计――采用信息导向模式 鉴于工程造价开支过大,而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减少的开支又太少,B校对这一建筑工程的结算材料进行了内部审计,他们借助于信息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控制思路,对这一工程从效益的角度进行了再次审计。其基本审计步骤为:

(1)确定审计目的:再次肯定、审查可以减少的工程造价;审核实际投资开支;找出建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期建设积累经验;

(2)组建主体大楼建筑工程结算机构。以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为中心,从基建、国资、财务、纪检等单位选择管理和交流经验较多的相关人员组建主体大楼建筑工程结算机构,和审计部门与甲工程造价公司对主体大楼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审计。

(3)解析一审结果,审前评测。比较工程原来的预算造价清单和结算审计造价清单之间的区别,根据一定的原则,找出工程之间的重大差别,其详细的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单位:万元)

经过解析评测发现,审查中心任务是主要是有过变更的工程和施工材料的调整,土建加层、整体装修和再次装修等没有合同、没有预算的项目,是审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在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项目进行调控测试,找出项目中可以控制的内容。对工程进度的审计应该结合图纸和现场验证两方面的结果,施工材料的调整需要对使用材料的种类和当年材料使用记录进行审核,其中还需要对材料进入施工工地的入场手续和双方签订的关于价格等多方面内容的协议进行审核。在进行审计的时候,还需要对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进行协调,对存在争议的内容做出积极的调解和商谈。

(4)搜集审计材料,制定计划。审计小组通过多种审计方式和技术,搜集有关的材料和证据,在进行解析和调整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挑选,做好整理工作。

(5)控制测试,证据评测。依据做出的控制测试,对那些有证据证明造价高、经过审查可以减少开销的项目寻找客观原因。首先,设计不完善。初次设计的时候思想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引起施工过程中的多次修改,重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其次,合同不完善。在签订建筑合同的时候,工程内的防火、装修、空调设备都不包含在合同之内,楼层调整之后建筑部分没有重新签订合同;最后,缺少现场管理签证。大部分的现场、调整签证等都属于工程量签证,没有对材料的购买价格做出现场认可签证。

(6)实行审查,找出双方区别,如表3所示:

(7)协调争议,做出报告。对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协调,达成下面协议:一是对新增加楼层部分的面积进行重新造价,把整个新增部分的承包价格17319563.8元除以新增面积24399平米,求出单位平方米的造价,即17319563.8÷24399时=709.80,所以每平米的成本单价为709.8元。在减去原来面积和屋面总体工程量的基础上,除以24399米的均价,求出新增面积。二是水路、电路的安装、再次装修依据《××省安装工程基价表》和578号文件对实际结算的价格下调15%。三是塑钢门窗、电子幕墙等没有签订合同的内容,对实际结算价进行15%的下调。

在这样设计之后,最后得出的结算金额为4527.46万,由甲工程造价公司给出结算审核报告。全部审计环节和信息交流过程如 图3所示。

最终审计报告:在对主体大楼的工程造价进行审核的同时,B校从效益的角度对本栋大楼的投资收益做出了审计报告提交结算单位领导小组,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主体大楼最后确定的造价为4456.35万元,此外,还需要为申请的银行贷款支付247.74万元的利息,这些在确定大楼固定资产价值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进去。

(2)投资收益:一是由于设计存在重大浪费,这栋大楼在基础工程结束之后临时做出楼层调整决定,但是在原地基上添加了五层建筑之后,还不超出原地基的承载能力,这就说明原来的基础设计存在严重的浪费,这部分的基础浪费经过换算超过了68万元,这应该归属于重大投资风险;二是这是一栋综合性大楼,内有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区和科研室等部门,在管理和保养的时候需要的开支都很大。假如还按照原来的建筑面积和楼层,综合购买的土地支付的费用和当地基本装修的费用,这栋大楼最终建设仍然可以节约700万元。此外,这栋大楼电梯和空调等基本设施的保养费用也在200万元/年。三是本栋大楼从设计到装修的全过程中,由于存在设计浪费和人为调整等原因导致出现资金损失将近240万。

(3)改进意见:一是增加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管理。完善设计方案招标、审核等环节,进行缺陷索赔,减少由于设计环节的缺陷给学校带来的损失,降低投资风险;二是增加校园基本建设资金的来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资金筹集,减少资金风险和银行借贷利息的支出;三是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审计控制体制,增加对工程现场施工、签证、合同等方面的审核和监督,做好工程结算审核的基础工作。

[本文系2013-2014年中国教育审计学会科研课题“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编号:JY201305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审计和工程审计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招投标 工程合同 现场签证 施工资料

[abstract] analysis the final accounts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specific oper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root cause of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evention,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actical solutions and preventing measures.

[key words] bidding project contract the visa construction material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施工是一种商业经营活动。有经营就应有利润目标。对于发包方而言,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整个项目投入资金多少的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竣工决算是整个经营活动终级目标与核心,是完成经营目标最重要环节。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结台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漏洞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

一、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招投标过程埋下隐患。一个基建项目是由多个 单项工程组成,单项工程又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单位工程又是由多个专业组成,工程招投标时,有些建设单位只取其中部分内容招投标。其他部分仍采用议标,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形成造价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承包商采用巧妙的不平街报价投标策略,于投标报 价时,在不影响总造价的情况下将工程量预计会增加的项目的单价提高.以求在工程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工程款,这就给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留下了突破口。

2.履行合同不严格,合同条款不规范。工程标底 经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标,按法定程序。通过公开、公平方式招标、评标、定标,对于一般项目,施工单位的中标价即可作为竣工结算价。如有其它变更、签证应按招标文件精神或合同中相关条款结算。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工程经招投标后,在承发包合同签订时,在合同中再约定按实结算,招投标只起到确定施工单位的作用。如某工程在工程完工二个月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商定了《关于某工程决算审计有关事项》的会议记录。审计发现,有关内容与招投标文件、合同存在严重背离的情况,如决算方式由中标价增减工程量改为全部按实计算;主要材料价格不按招投标及合同约定改按信息价;工程造价下浮率不按招投标文件规定下浮,擅自少下浮等等。经审计若按此会议记录计算。仅造价下浮—块就涉及到多付工程款近30万元。合同条款不严肃、不规范,给工程决算留下许多漏洞,也是引起工程计价多估冒算的重要原因。有些合同只有通用条款而没有专用条款,使合同粗放、含糊、有头无尾、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条款应明确写进专用条款的却没写。比如:(1)对带有合格证的建筑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求复验时的费用承担决定;(2)哪些事件属不可抗力;(3)对于“业主供应材料”现场需发生费用的计量;(4)对于双方书面往来的时效确定等;有些合同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对包干范围及调整条件和调整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结果包干项目包不死。合同等于没定。如某基础施工程,其合同规定:明确标底让利后包干,由乙方以4 80万元总承包,具体按实结算。很明显,此合同前后矛盾,既然是“让利后包干”,就不能“具体按实结算”。因为按实结算远大于总承包造价,决算时甲乙双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3.工程实施中乱签证,管理不规范。工程建设实施中,建设单位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以隐蔽工程处理、误工、抢工、复杂工艺、特殊材料等方式随意乱签证.导致追加工程造价。如某基础项目的填方工程,在跟踪审计时,发现施工单位报出的决算所依据

的地面标高与设计原地面标高出入严重,引起的工程款相差50多万元,而现场监理人员居然也签字认可。 在实际竣工决算审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施工单位管理不规范。如施工资料存在不齐全的问题,没有报进 施工合同,编审者弄不明白工程价款的合同类型,对双

方约束性条款更是不得而知,这种现象显现一些施工单位对合同的作用没有足够重视;变更资料及隐蔽资料文字叙述不清,没有落款时间,隐蔽资料图示不清,甚至前后矛盾,施工单位在竣工决算时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如此等等,导致分歧增多,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的一拖就是几年,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4.主要材料控制价存在很大弊端,材料价格跨期高套。定额站规定的主要材料种类很多,但只提供了少部分主要材料控制价,大部分主要材料价格有很大的余地,造成只能凭乙方票据决算。另外由于市场价格每月或每季变化相当大,而地市每期的建筑安装主要材 料预算价格基本无区别或区别不大,且又滞后,使预算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格,少数材料价格信息价甚至高出实际价格50%左右。由于有的项目工期较长,有的施工单位根据自己需要,跨期高套也屡见不鲜。如某一工程.根据审计部门掌握的资料,甲、乙双方所签定的主

材价格明显高于当期市场价格。

二、重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重点抓好施工过程中几个主要环节,是做好竣工决算的关键。

(一)引进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跟踪审计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投资监控的组织设计,指由专业审计中介机构围绕业主的项目主体,以加强投资控制的管理、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对其项目从施工到竣工结算实施全过程投资控制,从审计人员、审计程序、审计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1.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办理工进度审核和结算审查;

2办理所有招标项目的预算编制、设计变更及工程量签证的审核工作;

3.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计算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及材料用量。

4.从工程造价与财务管理两方面入手进行全过程审核监督.更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5对工程建设投资大、周期较长的建设项目。由于建设期间的法规、文件、定额都有可能变动,为此.审计过程中将注意定额及法规的时效性、各种资料的追溯性及延续性,尽量分析与挖掘可获得资料中包含的各 种信息。派驻专业审计人员常驻施工现场收集审计所需

要的数据、资料,及时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归档,整理,以求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动态控制.把握住工程运行的脉搏。

6.对工程分类复杂。涉及专业较多的建设项目,在人员安排进行专业化分工。并调配技术全面及综合素质强的高层主管负责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人员安排.以便更好地完成跟踪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