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结构

企业信息化结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结构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第1篇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架构,并通过企业信息化缺乏架构表现出来的问题,引出了企业信息化架构的意义,进而讲述了企业信息化架构的内容和本质。

培训老师讲解了主流的四种信息化架构方法: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设计(DoDAF)、美国联邦体系结构设计(FEA)、企业架构框架(TOGAF)、面向服务的建模和架构(SOMA)。其中DoDAF和FEA是相对离散的结构,约束力不强,TOGAF是目前企业信息化架构建设的主流,而SOMA是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是未来信息化架构的发展趋势。

重点以IBM公司作为咨询公司,为某国有大型集团进行信息化架构建设为例,讲解了信息化架构建设的五大实施步骤,及各步骤的实施方法、工具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为:

(一)业务架构设计

这里需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愿景,建设、优化和调整企业的业务流程、机构以及职能,并据此通过图表、调查问卷、研讨会等形式,分析并找出企业IT建设的问题和详细需求,确定IT建设的建设点和关键点。

(二)数据架构设计

此步骤需从数据编码标准化开始,逐步建立数据仓库、建立归档的数据库,建设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系列数据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从而形成全局的可共享的数据中心。

(三)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此步骤将形成一个描述企业现有或未来概念应用架构的单一视图,规划定义IT系统和他们之间的接口以及集成方式,展示企业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架构不是对某个系统的设计或者需求分析,而是定义企业向业务部门提供的整体的IT应用系统和功能。

(四)IT基础设施架构设计

这步又称为技术架构,它主要定义了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数据和应用架构,包括IT基础设施的组成、网络部署方案、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灾备体系的建立、安全机制的建立等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业务架构、数据和应用架构、现有的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五)总体实施策略与IT治理

这里主要包含5块内容:1、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讨论预计项目任务量,并确认项目的优先级;2、进行通过比较分析进行产品选型,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3、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和需求变更管控机制;4、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的IT服务管理;5、IT运维工作服务化、流程化的方法,及问题管理的方法等。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网络结构 作用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产业集群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开始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相较于传统的线性技术创新范式,技术创新的网络范式则更强调创新是一种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集群内的企业与基础研究机构之间,企业与生产商和用户之间以及企业和更广的制度环境之间(Asheim,2002)。技术创新的网络范式应用到产业集群的研究,为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Camagni,199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网络性质

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区位所形成的产业空间聚集现象,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管理的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网络结构。网络的概念最早由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提出。威廉姆森认为网络是由行为主体或节点通过基于市场交易的正式关系或基于信任的非正式关系连接而成,是介于市场和等级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有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信息的传播和资源的共享。

从网络视角来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模式,是由基于产品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组织网络与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相互叠加、嵌套而形成的一个立体、复合式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决定着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和绩效。现实经济中,由于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外部不确定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结点(Dosi,1988)。可以说,合作网络本质上是一种超越传统的关于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企业经济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共享技术与市场,共同承担成本而组成的企业共同体。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的内涵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个行为主体,基于资源的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内部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其方式是通过创新系统的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其目标是通过知识有效地积累、传承、扩散与增长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导致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包含了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创新网络是指企业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所结成的正式合作网络,主要是指区域内每一个企业在其设计、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等创造价值的活动中,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或行为主体所结成的长期的稳定关系(主要指区域内的产业链条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还有企业与研究机构或大学在共同参与技术合作、知识技术扩散等活动过程中而结成的研究开发网络,以及企业与公共机构或中介服务机构结成的教育、培训、公共政策扶持等服务网络。广义的创新网络还包括各个行为主体在长期交易中所发生的非正式关系。这种非正式关系的网络包括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这种网络关系是区域内自身所固有的),包括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企业主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之间等非市场交易活动中建立的公共关系网络或个人间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往往是在非正式交流与接触中、频繁交易或合作过程中基于彼此信任基础上建立的,所以这种网络形式能够更有效地传播和扩散隐含经验类知识(Saxenian,1994),从而更有效地推动人力资本和知识产生的社会化过程,加速知识创新的速率。

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结构及作用机制

(一)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型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过程,生产企业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也是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行为中形成了包括关联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及金融机构等的网络结点(见图1)。不同的结点在网络中连成的价值链以及各链条中流动的知识、信息、生产要素等构成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

由图1可以看出,首先,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与用户)、竞争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核心网络。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垂直关系网络(如与供应商、用户的关系网络),另一个是水平关系网络(如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合作)。它们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与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方式实现互动,构成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价值部分。其次,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构成了产业集群的辅助网络。第三,产业集群内部行为主体尤其是核心企业在一定市场条件下与外部主体的交流和互动所形成的市场环境,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外部网络。

(二)作用机制

首先,集群网络中的企业是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经常处于集群内创新网络的中心位置。不仅担负着整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任务,而且制约着整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能力,其技术研发决定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程度。

其次,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其知识、技术成果等只有转化成企业的产品并在市场中商业化,才能够完成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而集群内的政府部门、中介服务组织和金融机构等行为主体,则是通过为创新的直接主体提供信息、智力、资金和政策支持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条件,间接参与创新活动或过程。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根植于本地的产业集群不仅需要网络内部提供的信息与知识,更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知识、信息的交流。同集群网络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相比,集群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知识、信息、资源的传递对保持集群网络的健康发展同样重要。

结论与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中的合作创新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还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组织以及金融机构等行为主体的合作互动,它们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以组建集群合作网络的方式进行创新。与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相比,集群合作网络不仅能够克服单个企业从事复杂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小企业过度竞争和大企业组织刚性的缺陷。通过产业集群实现技术创新应成为现阶段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选择,这也是促进我国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集群创新网络的三个层面: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部网络,以及构建非正式交流网络方面,提出了提升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网络结构优化对策:

(一)核心网络层的结构优化

1.提升集群中企业个体学习的能力。培育成员企业间的合作竞争意识。在观念上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的竞争导向。加强彼此的沟通协作;完善企业创新系统。企业要强化创新意识,尤其是中心企业和骨干企业等高位势企业,应尽快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而其他企业要充分利用集群内部技术服务机构和外部研究开发机构的力量,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联合技术开发中心。

2.深化集群内企业成员间的专业化分工。确定成员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合理定位。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应围绕自身资源打造核心技术,控制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把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的配套、辅助和服务功能。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产业链内的中小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主动为大企业、大公司配套,打造优势产业链;加速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形成一个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与大企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体系。

(二)辅助网络层的结构优化

1.构建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网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构建的合作研发网络涉及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极大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缩短项目的开发周期,同时还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构建政府政策支持网络。政府应遵循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为集群网络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环境。改善交通、通讯、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来营造集群网络发展的硬环境;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人才环境、文化氛围等软环境,健全信用机制,降低网络行为主体的交易成本,增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

3.构建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网络。从创新知识源的寻找,进行技术评估、技术选择、技术交易、投资评估、投资担保到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介服务体系起到了桥梁作用。当前必须大力加快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鼓励创办各种咨询公司、信息公司、技术交易公司,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基础设备和公共服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构建完善的规模化融资服务网络。发展孵化器、创业中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和相应的服务;发展风险投资。通过发展创业投资母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创业投资,通过降低风险企业的税收减免、风险代偿机制,刺激风险投资企业扩大创业投资规模;引入民营机制,发展社区银行或中小银行;发展互助担保。允许在现有金融体制下,以互助担保协会(公司)为中心进行外源性债券融资;发展金融创新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个人信用担保等贷款业务。

(三)外部网络层的结构优化

大力培育区域创新文化。建设专业化、开放型的生产方式、促进人才流动、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积极推进与外部机构的有效合作。为了避免“发展路径锁定”和资源的有限性,产业集群网络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从外界获取信息、知识和资金等资源。

(四)构建开放型的非正式交流网络

非正式交流为产业集群内部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人际空间和较高的交流频度,从而提高了人员获取知识的广度,加速了知识流动,提高了知识整合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2002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

3.[美]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曹蓬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4.王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的理论分析―一个基于SCP范式的分析视角[D].浙江工商大学,2007

5.李大为,刘英基,杜传忠.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及实现路径―兼论理解“两个熊彼特”悖论的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72-02

1 经济效应分析

1.1 正向经济效应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促进企业生产增长的要素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进入现代经济社会后信息的作用加大,信息已成为第五个生产要素。实践证明,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对这个五个生产要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转变企业利润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对西部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1)促进了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乘数效应。

美国国会关于贸易与发展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表明,信息对生产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尤其在落后地区,信息要素对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促进了信息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竞争力增强,新市场得到开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所有这些都促使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信息与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贸易和管理上所需的分析能力,而且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法。

企业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函数内部结构中的各种要素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等要素,都离不开信息要素的作用,信息的这种作用是一种“乘数效应”。它可表示为如下等式:生产力=信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营销+培训+……)。信息的这种“乘数效应”揭示了在生产力的内部结构中,除原有的独立的和非独立的物资形态要素外,信息要素更为重要,生产力各要素与信息结合对生产力的提高将产生放大若干倍的乘数效应。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路径。

(2)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有效的突破了传统经济环境带来的成本问题。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市场交易双方搜寻信息的成本。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减少交易中因决策产生的风险成本。西部中小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大大减小了企业的资本支出,对于资本较东部匮乏的西部中小企业来说,其效用更大。

(3)改善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

随着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企业信息化设备完善,为吸引人才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证,有利于推动形成人才引入机制。一方面,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西部人才需求层次的提升,以及国家鼓励人才到西部就业相关政策的实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部专业人才到西部来。另一方面,企业在由传统经营模式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加强员工的培训,对员工隐性知识的不断开发与显性化,促使企业技能型员工向知识型员工的转变,提高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与形象,有效的减少了人才外流,促使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和层次得到改善与优化。

(4)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技术服务与咨询、网络建设、通信设备与服务等,这就要求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据统计,在2008年,我国西部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西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就是各产业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主导产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对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5)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工业产值及实现利税也在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整个西部的60%和40%,在近几年的西部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约占60%。这些数据表明西部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今后我国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1.2 负向经济效应分析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及建设误区,这些又会对企业及西部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忽略隐性成本,加重企业负担。

企业的隐性成本是企业本身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性成本相对于企业在市场上能够买到或租用到的生产要素的显性成本是易于被企业忽视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领导、员工思想较为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熟悉新环境,企业间通过网络沟通越来越频繁,这些都为东部企业信息化开展奠定了基础。与之相比,西部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预算时,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隐性成本,预算资金在实际执行时由于诸如人员培训、人员转换、数据移接、集成测试此类隐性成本增加,致使投入显得捉襟见肘,不但遏制了项目的实施,而且导致实际收益远远小于信息化总成本,利润甚至为负,信息化反而成为企业累赘。

(2)过程轻率,实用性不强。

西部企业在追赶东部先进时,往往产生急于求成心态,而不能统筹全局,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内部缺乏各个部门之间协作,整体意识不强,只注重在某些部门购置相关设备,忽略协作在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在企业外部,缺少地区企业间的合作,包括上下游企业及同类企业间的合作,不利于行业规模经济形成。由于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与取得收益时间较长,而多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保持持续的参与热情,在持续的时间规模上考虑不够宏观和长远。这种建设过程中的轻率行为直接导致企业信息化不能得到实际有效运用,达不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重“内”轻“外”,外部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与西部企业信息化相比,东部企业在注意企业内部信息化投入的同时,其外部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开始支持企业信息化。如苏州移动分公司成立了“移动信息化培训基地”为苏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立公共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可见,在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相关职能、通信公司服务等因素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正在制约着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绝不是企业自身一家能解决的,而是企业内外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良好的外部信息化环境,就没有完善的企业信息化。

2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正向与负向经济效应分析,从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两个角度提出如下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成本――收益观念

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以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西部中小企业立足自身特点树立正确的成本-收益观。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在制定企业信息化预算时,即要考虑硬件设备改善更要注意软件实力的提高,眼前与长远相结合,优化投资结构,正确估算总成本,最终实现企业以信息化有效运转。

2.2 优化人才结构,发挥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引进和培训信息化人才,是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对西部中小企业而言,人才的发现比引进更为重要。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们在选择到西部就业还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因而,西部企业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应重视内部员工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化培训学习,将已有生产、销售、客户联系等经验与信息要素相结合,这个过程实际也是将普通员工向企业所需人才转化的过程。把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最终提高员工的整体信息化素质。

2.3 注重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

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重视对内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加强内部研发、生产、财务、运输、销售等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只有最优的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才能实现在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利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2.4 培育建立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内部生产要素的整合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在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对企业发展所需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对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汲水效应数理分析发现,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可以通过税收和信贷政策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而且采用税收政策比采用信贷的效果要更好,同时这也符合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的论断。在西部地区,还应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西部通讯公司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合作,由通讯公司协助搭建企业的信息化台,既满足了信息化的需求,又加强了双方联系拓展了通讯公司的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白云川.多种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8).

[2]汪安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J].中国科技论坛,2004,(1).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战略规划 方法

1、前言

2010年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局明确提出:201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为目标,在集成整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全面建设、整体推进行业信息化。烟草企业作为烟草行业的关键一环,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是烟草企业本世纪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然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么建立了大而无当的系统,造成投资浪费;要么在建设过程中,将原有系统简单替代,而不是有序升级,造成建设成本增加。要么建立的系统和原有想想不同,使得所建系统成为摆设,未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每一家烟草企业。因此,烟草企业信息化需要有全面且正确的总体规划,才能将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才能在信息化建设中做到事半功倍,以最小的支出构建高效益和高效率的信息化支撑和应用平台,从而助推企业主营业务的高效发展。为此,如何建立信息化战略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涵

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又称企业IT规划,是在烟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烟草企业管理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行业信息化实践经验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策略

3.1分析烟草企业的战略规划

烟草企业信息战略的制定要与企业业务紧密相连。因此,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必须明确企业信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对烟草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企业战略规划。根据美国管理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提出的竞争力模型: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基本竞争势力有5种:来自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客户的竞价能力;来自于供应商的竞价能力;来自于潜在的竞争者;来自于替代商品。竞争往往就是信息的战争。掌握信息的先机,必然占领竞争的领先地位,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

3.2分析烟草企业内外部信息化环境

烟草企业内部信息化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基础资料,以及企业现有的软件、硬件、现行系统状况,企业内部业务,以及与上级总公司、国家局的业务往来关系,现行业务对信息系统提出的要求,各业务模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基于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分析,确定烟草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领域或部门,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需求,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方案;

烟草企业外部信息化状况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烟草企业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国际知名企业、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案例,基于上述信息,挖掘企业信息建设的一般规律,为本企业信息化实践奠定基础。

4、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

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科学的开发计划, 使系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可以缩短开发周期 , 节省开发费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和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等。

4.1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关键之处,这些关键之处的性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关键成功因素有四种主要类型:行业因素、竞争战略在行业中的地位、环境因素和时间因素。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制定过程中,如何评价哪些因素是关键成功因素,对烟草企业来说,企业的中高层最了解。因此,该方法主要是用于高层在信息化战略制定中发挥作用。企业高层既可以以个人的魄力和认知独立确定企业的关键因素,也可以采用德尔斐法或其他方法把不同人设想的关键因素综合起来。关键成功因素法在高层应用,一般效果好。因为每一个高层领导日常总在思考什么是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优点是能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 集中于获取高层领导的信息需求,并且进行信息需求调查所需的时间较少。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汇总过程和数据分析都是一种随意的方式, 缺乏严格的方法将诸多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汇总。另外,难以解决个人和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不一致问题。

4.2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把整个烟草企业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 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的水平、是否乐于改变以及重要的环境约束)等组成。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集,也就是制定和分解企业的战略计划,如描绘出组织有关的各类人员结构, 如组织的拥有者、供应商、顾客、工作人员和竞争者等; 再如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 第三、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其次将烟草企业组织战略集转化成 信息化战略。该方法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 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 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的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比较少。

4.3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 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 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一种规范的、结构化方法。其目标是: 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 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 保证信息的一致性。BSP 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5、结语

烟草企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企业信息化发展必将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首要利器。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企业武装自己的主要手段,本文就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定义、战略规划的策略和战略规划的方法做了详细阐述,为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伟,王学义,冀亚林.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07):34.

[2]王改性.浅谈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与步骤[J].时代金融,2008(08):78.

企业信息化结构范文第5篇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从整体上优化企业各项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1.2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众多,过程复杂且易变性强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2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计算机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为:CAD/CAM应用水平、ERP系统应用水平、电子商务应用水平、Internet应用水平、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系统衔接能力七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