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历史解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了解 掌握 效益优化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此种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出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学科能力。它具有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笔者分别从类型和解题技巧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 基本类型:
1、 按材料类别分:
(1) 文字材料型试题
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
(2) 图片图表型材料解析题
历史图片图表型试题是以图片、图表和历史地图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该类型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从命题形式来看,在高考中这类题目主要是利用图片和数据统计表两种载体进行命制。图片主要包括历史照片、漫画、邮票、宣传画、美术作品、宣传标语、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地图等;数据统计表计要包括表格、坐标轴图、柱状图、曲线图、圆形比例图等,它们能够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数据比例统计等。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历史信息,挖掘图片、图表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蕴涵的历史观点、历史本质及其历史结论等能力。
(3) 开放探究型材料解析题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这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说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后由学生提供研究该课题的方法等。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方法采用分层次、采意式。
2、 按设置的问题分:
(1)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指出……
(2)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 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导同点(或各自特点)……
(5) 简述……的启示
3、 据答案来源分
(1) 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2) 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3) 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归纳答案;
4、 据答案内容分:
(1) 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 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二、 解题技巧
第一种类型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技巧,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解题技巧,归纳起来始终不过下面这两个方面:
1、 解题过程应把握好5个环节:读、找、接、答
(1) 阅读理解材料——读
首先是确定解析对象和时空条件,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出处、按语、注释或内容确认。其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的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述作者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二者在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2)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找
“获取有效信息”是针对材料的设问而言,考生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认识材料。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和设问有关,就是有效信息;反之,就是无效信息。在试题中,材料的有效信息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于已学知识来说,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它能纳入已学知识的网络之中,形成新情境、新构架;二是对于设问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对论证核心思想来说,具有特定的实用性。有效信息埋藏在许多无效信息之中,从上述三个特点的交叉位置上就能获取,也就是说,要从可能反映历史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角度去寻找信息。
(3) 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接:
“材料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嫁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 思维转换——转: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
(5) 组织答案——答: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组织答案要做到以下的几点要求。
2、 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
(1) 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① 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② 系统化:组织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
(2) 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
① 简单化: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读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然面,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 专业化:组织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作用。
(3) 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① 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② 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织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一、读题头,明确命题意图
如上所述,主题型材料解析题的明显特征是题头有引文,因此,必须首先认真阅读其引文,明确其叙述的观点或现象,以此为中心和主题阅读材料和解答设问。请看下题(2012·江苏高考第21题)
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冶……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和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很明显,该题为主题型材料解析题。题头部分著名学者的观点正是本题所围绕的主题,即恰当的人才选拔制度对社会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该题是对当今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热点问题的回应和历史反思。《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发展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制度化建设,纷纷出台各种实施办法、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思考如何保证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显然,命题者试图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关注国家和社会正在进行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热点问题,并从所学历史知识中获得借鉴。解答该题前,明确这一命题意图,可防止解题时走题偏题答非所问。
二、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设问是阅读材料和组织答案的指南,如果没有认真审读设问,阅读材料就将漫无目标浪费时间,答案也无从组织。在读设问时应注意“三审”:
1.审提示语。“据材料回答”或“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所有材料解析题都采用的提示语,它提示考生答案有几个出处。如本题的第一问“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第二问“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组织这两问答案时,除充分运用材料外,还需运用书本对应的内容,而第三问“据材料三”,在解答时则必须运用材料组织答案,脱离材料泛泛而谈必然造成失分。
2.审限定语。注意设问中的限制性要求,如“不得摘抄原材料”、“比较材料”、“从积极角度”、“进步意义”、“政治角度”等。本题中的第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和书本知识指出科举制的“进步性”,第二问则要求说明科举制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若针对观点提问,则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自己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限定性词句。
3.审分值。分值大,答案多,分值小,答案少,两者对应,通常可以根据分值的提示给材料划分层次,归纳出相应的几个得分点,所以阅读设问时,不能忽视每一问的分值。如本题第一问,要求指出汉晋两个朝代的选官制度,再回答科举制的进步性,分值7分,两个朝代两个选官制度应有两分,后者得分点应该是五个。
总之,审清设问要求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联系所学专题知识,圈定本题答题的方向和范围,如本题则对应了必修一第一模块中的“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多个知识点。
三、读材料,明确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针对具体问题而言的,没有具体的问题就谈不上信息的“有效”,所以在解读材料前必须先读设问,而接下来在读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读的过程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抓关键词。材料文字无论多少,无效信息干扰无论多强,对解答问题“有效”的信息往往都包含在关键词中。因此,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如本题材料一中的“能破朋党之私”“之限制”,材料二中的“观念”“制度”“行政管理”。材料三中的“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
2.划分层次。很多问题的答案结构就是材料的层次,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可根据分值大小,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划分依据,省略号两侧的内容更应重视。如本题第一问科举制的进步性,阅读设问时根据分值已大致判断为五个得分点,书本所述有“将选官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三方面;而材料中应有两个得分点,可以材料中的第二个句号为界将它分为科举前后两个层次,从而准确归纳出另外两点。第二问则须将材料和书本知识从“政治”、“思想”和“整体”的角度分为三个方面去思考,除书本所说的加强中央集权外,以省略号为界材料显然从思想和整体两方面作了叙述:“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即: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三问三分,材料的第一句号对科举制作了充分的肯定,接着材料则以省略号为界从三方面陈述了理由:“持续流动的可能”(人才流动机制);“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公平理念);“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人才激励机制)。
3.回归书本。教材的内容往往都是一些史学家们研究出来的结论和观点,“论从史出”,结论和观点都是来源于史书、文物、考古发掘等,再新的材料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如本题第一问和第二问就要准确根据必修一第一模块中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回忆出科举制的相关作用。
四、写答案,规范表述三“要”
1.要按问作答。根据材料设问的具体指向,注意答案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如本题第一问含两小问,要求“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回答时,按次先回答“汉晋选官制度”,再回答“科举制的进步性”。规范表述格式,做到一问一答,答案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关键词】 高考 历史常识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4-01
一、高考文综卷中历史文化常识题举例
从2007 年开始,高考文综卷中开始出现对历史文化常识的考查试题。
例如(2007年全国卷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清康熙帝
(2008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阴” 的方位是( ).
A. 山之南、水之北 B. 山之南、水之南
C. 山之北、水之北 D. 山之北、水之南
(2009年全国卷12题)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己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于( ).
A. 旗号 B. 邑号 C. 爵号 D. 官名
(2010年全国卷12题)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 ).
A. 金德 B. 木德 C. 水德 D. 火德
(2011年全国卷12题)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2012年全国卷12题)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
A. 工作器具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D. 工作性质
这些有关历史文化常识的试题,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显眼,往往分散于某些细微的文字叙述中,有时还渗透在其它学科知识中,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和应试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它是源于历史教科书的,还是有据可查的。
二、应对历史文化常识题策略
(一)细读教科书,挖掘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知识
教科书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本本”,是各类试题最直接的内容依据。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就是细读教科书,研读史料,从中获取信息,并论证和运用。所以,要坚持“论从史出”, 引导学生善于从“教材或课本”中学习历史,善于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途径收集的材料。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编写的,有时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简化了过程,有时则是只言片语而微言大义,有时却又写得含而不露、似曾相识。因此,要细心研读教材,把握其中的相关历史文化常识知识,比如年龄称谓(垂髫、总角、豆蔻、束发、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此外,还有十二生肖、古代纪时、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等。
(二)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
历史文化常识是一个浩瀚的知识体系,包罗万象,涵盖文学、哲学思想、历史考古、中外节日、风俗礼仪、美术工艺、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称谓、天文历法、名胜古迹等各个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读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科学,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世界之最大全等,注重中华文化的学习与积累。其次,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媒体,开阔视野。当前我们比较喜欢的电视剧、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常识,
尤其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电视剧精品,如对四大名著的改编,这有助于增长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此外,还可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各种教育基地等场所来拓宽吸取历史文化素养的渠道。
(三)结合教学实际,适当编制类似题目,加强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对高考历史文化常识题的适应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我们应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适当编制类似题目,并加强训练和进行评析。
比如:
1.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对下面从小到大年龄称谓顺序进行排列: .
①束发②而立③垂髫④总角⑤期颐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2. 在中国古代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其中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 .
①天子②孤③圣上④殿下⑤陛下⑥圣驾
3. 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对他人母亲雅称的: .
A. 椿萱 B. 萱堂 C. 泰山、泰水 D. 巾帼
4. 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属于称“号”的是: .
A. 李太白 B. 杜子美 C. 苏轼 D. 青莲居士
关键词:三基;过程教育;数学能力
笔者从事高三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不由得有这样的感叹:“高三一年又白忙了”“训练方法效果不是很好”“针对性不强”“大量做题讲授不如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去自由练习复习”……反思历年的高考试题及自己所重用的复习策略与方法,笔者认为“把握数学的本质,落实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作为高三复习备考的核心目标,选题、讲题、考试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对高三数学复习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应在打好“三基”的条件下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之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知识化为能力的桥梁,也是数学问题的本质。学数学做大量的习题也是为了把握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理解解决某些问题方法的本质。如果说只做题不能把握正确数学问题的本质、方法、思想,只能是浪费复习时间,增加学习负担,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与发展。数学教学中要抓住“三基”,引导学生领悟。比如立体几何中的化归思想,解析几何中的数形结合思想,代数中的方程函数思想,以及等价变换、分类、映射等方法,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身去探究、经历,无疑会增强学生分析和解题的能力。
二、将数学的“结果教育”变为“过程教育”,教与学都是一个过程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数学概念、命题、方法的提出过程,知识形成及发展过程,知识结构体系的梳理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著名数学家哈莫斯有一句名言:“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这里的做数学绝非传统意义下演算,而是指综合地应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用多种不同的策略方法解同一问题,将问题收缩为特例或引申到更一般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数学、认识数学、学会数学,最终达到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是当代自然科学中的理性思维的核心成分,高三复习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高考试题的能力。
例 (2012江苏卷第13题)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
分析:此题难度在于参量太多,有a,b,c,m,如何入手读题画图,由数到形,发挥图形的直观作用呢?如图(图略),函数值域为[0,+∞],可化为函数f(x)的图像与x轴相切,进一步分析可知=b2-4ac=0,由f(x)
三、“三年课程两年教,一年时间备考”是欠妥的
正常教学时数的压缩,其实削弱的正是“过程”,影响的正是学生能力的形成。一年的复习训练,建立在吃“夹生饭”的基础上,势必积重难返。备考时间太长,师生疲劳、乏味、厌烦,无疑会影响备考复习的质量。高考检查的不仅是复习的质量,更应是高中阶段甚至中学阶段教与学的效果。很难想象,这些数学素养能通过一年的题海战术获得?因此,教师在安排高一、高二数学教学课程时,要打好根基,狠抓“三基”,应使学生尽早在较高较好的起点上去进行后继学习活动。“轻低年级重毕业班”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高考“毕业班”也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形式。
四、要精心选择和控制训练的题和量
吃一个梨细细品味;吃两三个梨,感觉到味儿会淡些;吃更多的梨,结果将会食之无味!题要精选,以质胜量,追求解法寻求过程,从“这样做”上升到“怎样想到这样做”和“为什么可以这样做”。高三备考复习的解题的教与学不能停留在演示和模仿,更不能对解题的模式牢记和套用。因此,教师应主动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感悟、体会、理解、应用。
习题是复习的载体,好题能以一当十,事半功倍,效果奇佳。选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这个“精”字就是要体现数学问题的本质,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运用,体现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一、《考试大纲》实验部分要求
高考对物理能力的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近年来高考对学生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评价与设计是今后物理实验的热点,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仪器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运用,此种类型题目大多创造性、综合性较强。
《考试大纲》中要求的19个主要分组实验自2009年开始有所变化。2009开始年考纲要求的实验个数则为16个。
二、高考试题分析
现将2008年-2015年高考全国卷实验试题统计如表1。高考实验试题主要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考查,基本仪器的操作、使用、读数几乎是必考内容。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实验题比重基本保持恒定,只是在每一小题的侧重上有所调整,这说明实验在物理高考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1、题型分析。高考实验题型一般分为填空、作图、计算等。填空题考查的范围较广,出题灵活一般涉及到实验原理、仪器选择、实验步骤、仪器读数、正误判断以及数据分析等。在高考实验中填空题是最主要的考查类型,并且在高考试卷中只有实验题会出现填空型试题,它不仅仅考察记忆,有时涉及到计算推导,只要求将最后结果填写,这就使得了学生出错的概率增加。
作图题是物理考试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题目,通过直观的图像说明物理概念和规律,作图在高考实验中占有较大比例,主要考察电路原理、实物图连接、光路作图及图想法数据处理等等。
计算类型的题目考察由计算确定实验方案,推导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2、实验能力考查分析。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实验能力。《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正确掌握操作的基本仪器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温度计。高考中对基本仪器考查一般是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学生正确读数。
(1)关于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是初中要求重点掌握,近几年高考中基本没有出现。高中要求重点掌握的测量工具是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考查这两者的读数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相当高,例如 2012年出现螺旋测微器读数,还有2013年考查了游标卡尺读数。
(2)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在初中阶段学生阶段对它的运用及读数已经都相当熟练了,因此没有必要在高考中重点考查。
(3)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和打点计时器,关于秒表同样在初中已重点考查过,高考不再出现。打点计时器则是高中重点考查的仪器,其考查的主要方式侧重于纸带的处理,并且都是将打点计时器放在力学实验背景下进行命题。但是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实验题,发现并未出现打点计时器,基于它在高考实验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实验复习中同学应特别注意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以及纸带的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