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的研究者,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可以通过音乐自由的想象,快乐的成长。一方面,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我们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方法上做研究。增加孩子听音乐会的次数,让孩子多听;把“听”、“看”、“做”全面结合,耳、眼、脑并用,使幼儿深刻理解音乐的含义,并能够全面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还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再由浅及深,由儿歌上升到名著,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在诸多方法的实施下,相信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幼儿;音乐;鉴赏能力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想象力较丰富,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又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那么作为幼儿音乐的研究者及教育者,我们又如何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对音乐的认知
一般3至6岁的儿童,我们称之为幼儿。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不断增多,已经能够较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常常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较为敏感。同时,幼儿的记忆是很随意的,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记的很清楚,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常常天马行空,甚至夸张、毫无逻辑,不受任何思维定势的限制。幼儿的情感也是反复无常的,易激动,易变化,不稳定。作为父母,或者教师,为了孩子们能够在幼儿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学会想象。音乐恰恰能够给他们制造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就会随着音乐又蹦又跳,有的小朋友听到音乐则会变得比平时安静许多。这样也间接的影射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无非是想利用音乐来影响孩子,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同时也不乏有些小小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而作为一名幼儿音乐研究者,笔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幼儿身心更全面的发展。
二、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一)有情趣的引导
1、从听觉感知音乐。接触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音乐也是如此。转贴于 尤其是幼儿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而音乐所表达的都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只给幼儿听一遍就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复倾听,同时在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才能慢慢的体会所听到的音乐。我们可以在每次音乐课开始时,都让幼儿一起听或者唱一首儿童歌曲,如《我有一头小毛驴》,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歌曲的含义,让大家随着歌词内容想象一下,听完后由小朋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觉;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讲解。在放第二遍的时候大家就会随着老师的讲解听歌曲,这样很快就能进入歌曲中,有的小朋友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出来,甚至有的还会手舞足蹈的一起蹦蹦跳跳,想象着自己正骑着一头小毛驴,快乐的模仿歌曲中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幼儿充分的了解、感知了他们听到的音乐,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2、从视觉感受音乐。回归音乐艺术,笔者认为应多让幼儿听音乐会,看歌舞剧等艺术节目,增强幼儿对音乐的了解。从听到的、感觉到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看法,觉得这场音乐会是好还是坏,哪些歌曲好听,哪些能听懂。这就使他们初步形成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孩子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增强音乐带给幼儿的感染力。
幼儿音乐常常表现的是一个个的小故事,孩子们虽然识字不多,但能读懂图片。所以,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在幼儿音乐课上为孩子们配备简单的与所听歌曲有关的图片也是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边听《粉刷匠》边看有关《粉刷匠》的图片,如果有条件,视频结合就更好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将会逐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从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游戏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把音乐溶于游戏或表演中,收到的效果常常尽如人意。例如:幼儿们在玩“丢手绢”游戏时,大家一起唱《丢手绢》,当手绢放在某个小朋友身后时,大家会不由自主的唱得更大声,更兴奋,完全把歌曲和游戏结合,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又如:在听《一分钱》时,可以让小朋友们跟着表演,在表演中体会歌词的内容,欣赏音乐。
(二)情趣的升华
在引导过后,孩子对音乐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名著,如:《梁祝》、《二泉映月》、钢琴曲之类的,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升华。一点一点的倾听,慢慢的体会,由儿歌到名著,孩子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会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摘 要】目的 探讨胃结石、十二指肠结石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上消化道造影、CT、胃镜对65例胃结石、十二指肠结石病人的检查结果分析。
结果 单发胃结石57例,多发9例,巨大胃柿结石1例,十二指肠结石1例,结石大者易形成胃小弯溃疡,多发胃结石易形成胃溃疡及胃黏膜糜烂。结论 X线钡餐检查,CT扫描检查对胃结石及十二指肠结石,有极高诊断符合率,并易做出鉴别诊断,且钡餐检查易发现伴发病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结石 上消化道钡餐双重造影CT扫描 胃镜检查
胃十二指肠结石,也称胃、肠内结块或粪石。因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婴孩头。按其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植物性、毛发性和混合性3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植物性的胃柿石。在消化道疾病中,胃结石较常见,十二指肠结石较少见。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收集经临床确诊65例胃十二指肠结石综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计65例,男54例,女11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期中胃结石64例,十二指肠结石1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有食用柿子、黑枣、山楂等物,病程最短8小时,最长12个月。46例经胃镜及十二指肠镜证实,30例行CT检查。9例经中药及治疗排出结石。胃结石;毛发结石3例,枣结石5例,十二指肠结石1例(为枣石)。病人有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感38;有些病人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胀,钝痛,反酸,烧心27例;部分病人可合并溃疡7例;1例合并肠梗阻(为十二指肠结石病人),15胃柿石病人,可在上腹部触及活动的质硬包块。有空腹吃涩柿子,空腹吃生山楂后喝茶、饮酒及多进食增高胃液酸度的食物,枣、鲜杏、毛发等病史的,有上述症状、体征,可行X线胃十二指肠钡餐双重造影或胃镜检查。
X线表现
除1例以急性肠梗阻就诊只做了腹部平片外,CT示软组织肿块影,经肠镜检查在回肠末端40厘米处柿石两枚。其余的全部病例均做了X线钡餐双重造影及部分胃镜检查及CT检查。
在钡餐检查时所作的常规透视时所见:8例触诊可扪及胃腔内有移动性肿块,3例胃内潴溜液,1例不见胃泡显示。手术证实为巨大胃结石。
钡餐双重造影所见(计64例)在64例胃结石中,可见胃腔内有大小不等类圆形及不规则形肿块影,有的肿块影显示充盈缺损,边缘稍呈分叶状,胃轮廓尚光滑。经胃镜检查确诊证实为两个及三个胃结石。在21例病人发现凹凸不平的肿块上,涂布薄层钡影,不甚均匀,在肿块表面呈现网格状,蜂窝状或不规则状,构型特殊,形如绣球。在32例肿块“充缺”影在胃腔内均随和扪挤而上下移动,仅有5例肿块无明显移动现象,这可能是因肿块过大或与胃壁粘连之故。24例患者吞钡后,见钡剂短暂受阻,随之沿胃腔内肿块边缘分流,1例病例由于肿块过大或与胃壁紧贴,出现钡柱从一侧绕流而下,胃黏膜未显影,经手术证实为巨大结石。此外,还发现20例粘膜皱襞粗糙,25例胃蠕动减弱。十二指肠结石1例,经十二指肠镜取出证实,发现由胃内结石排出而致,嵌顿在球部,导致不同程度肠梗阻,胃内有大量潴溜液。
CT所见;本组30例病人行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胃腔内软组织团块或较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但胃壁光滑,无增厚,黏膜规整,俯卧位扫描,团块位置有变动。
胃镜检查;有13例病人进行检查,可见圆形、类圆形结石,有9例胃腔内见多枚结石。都可见不同程度胃黏膜损伤,尤以病史较长者为重。并发胃溃疡及并发多灶性糜烂。溃疡并出血3例。
讨论
一 发病率与结石形成 胃结石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不甚一致,欧美以毛发性胃结石居多,约占50%,植物性结石约占40%;日本以胃柿结石最多,占胃结石70%。我国许多地区盛产柿、枣,故植物性结石较多,而胃结石尤著。在胃肠结石中,分毛发石、动植物石、矿物石、混合石等,以胃结石最多。肠石多有胃结石排出或胆结石进入所致。毛粪石的形成多系食入毛发及植物纤维后,与胃内缠绕并与胃内粘液凝结形成团块而致;植物性胃结石,如胃柿、枣石,则多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由于柿和黑枣都含有鞣酸,未成熟柿和黑枣鞣酸含量更高可达25%,鞣酸可与胃酸、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而沉淀下来;枣类含有树胶和果酸,一旦遇胃酸也可凝集,并将沉淀物粘合成块,更可与食物纤维残渣聚合,愈积愈大,并形成大小不等的结石。
二 胃石与溃疡的关系 本组病例中并发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对于发生溃疡,同时发现胃黏膜不同程度糜烂,原因可能系:(1)胃蠕动引起胃石移动致胃黏膜机械损伤;(2)胃石反复刺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了胃黏膜的损害,甚至形成溃疡;(3)也有认为患胃溃疡者,胃酸增多,易诱发胃结石形成。
三 鉴别诊断 胃石应同胃占位性病变相鉴别:(1)胃石移动范围大,胃占位性病变无移动性;(2)胃石者胃壁多方位观察连续性好,胃占位性病变者可见胃壁中断及偏侧充盈缺损;(3)胃石者蠕动对称,胃占位性病变者蠕动在充盈缺损区附近消失;(4)胃石者胃黏膜正常,胃占位性病变者可形成胃黏膜皱襞破坏中断。(5)胃石并发溃疡的龛影与充盈缺损不相关联,而癌性溃疡时二者不能分开,且溃疡不规则呈“火山口状”等特殊征象。
四 影像学检查对胃石的诊断价值 胃石的诊断需有食用柿、枣、山楂等水果的病史及相应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主要确诊及确定胃石的大小、数目、致密度,以及有无并发症。X线钡餐检查可以达到以上目的,且经济实惠,为首先检查方法。CT检查特别是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多层面重建图像,更易显示胃石形态、大小、致密度、与胃壁关系及有无并发症的存在,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秀红,岳冬梅。植物性胃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厂矿医学,2007年,20卷,1期:67-68
[2] 闫再宏,郭文有等,胃结石引起肠梗阻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6卷,13期:2650-2651
[3] 刘武,郑永。十二指肠结石梗阻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2卷,12期:1881-1881
[4] 张兴亚,张晓鹏。胃山楂结石症23例分析。中国医科大学报。1993年,22卷,6期
[5] 郭启勇主编,实用放射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为深入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及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以后此类患儿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有效临床数据。本文将具体的对新生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探讨了它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出生时的诊断标准。所有婴儿患者均无其他明显疾病。两组患者的其他疾病的类型及其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是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出生后进行生理盐水灌肠护理,保持婴儿室的温度,温度保持在28-30度之间,在喂奶后一小时,将孩子放到暖箱,护理人员可以对孩子的皮肤涂抹润肤油,婴儿的皮肤特需要保护。动作要轻柔、心情也要保持平稳的状态。在早期的营养的支持护理,要以母乳喂养为主,有些婴儿的吮吸能力较差,可以使用奶嘴让它们能够保证一定的营养,开始不要过量,等孩子适应时,可适当增量[1]。
1.3判断方法和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的高胆红素的平均值、胎儿的排便情形、黄疸消失时间、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判断指标为血清胆红素大于256.5 ? mo l/L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7.O软件实现。
2.结果
两组相关的因素比较,对于黄疸指数的测定情况分析比较,除日龄1天时,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龄是2到7天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小婴儿出生之后,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新生儿高胆红素素血症,这是由于有的新生儿出生的时候肝脏发育不完全,导致了生成的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缺少,所以就造成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种疾病的风险因素较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红素脑病的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小婴儿出生之后,血液中胆红素过多的分泌,导致它超过了正常健康儿童的应该有的数量[2]。足月的婴儿大于205.2?mo l/L,早产儿则是大于256.2?mo l/L,导致婴儿的皮肤出现黄疸,而且发病都在出生之后一周内,如果同时存在着并发症,将会是严重损害婴儿的脑部神经。
【关键词】水平井;蒸汽吞吐;回采水率
1、区块概况
江37稠油试验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1.5°左右。其地质储量为19.85×104t,含油面积0.27km2,主要目的层为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平均砂岩厚度6.4m,有效厚度4.5m,有效孔隙度33.1%,空气渗透率783×10—3um2,属于高孔、中高渗透稠油油层。
2、水平井开发现状
江37—平1井于2009年8月投产,砂岩厚度1.8m,有效厚度0.7m,第一轮蒸汽吞吐累积注汽1847t,平均注汽干度95.0%,整个周期累积产油847t,产水373t,回采水率20.2%。整个周期该井含水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30%),吞吐后期含水有所上升。
2010年7月该井进行第二轮蒸汽吞吐,累积注汽2252t,平均注汽干度93.0%,截至目前周期产油1091t,产水2603t,回采水率115.6%。目前该井处于第二周期蒸汽吞吐末期,平均日产液6.4t/d,日产油1.3t/d,含水79.1%。
3、原因分析
从现场生产数据分析,该井第二轮蒸汽吞吐含水高、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为其第一轮蒸汽吞吐回采水率低。
3.1第一轮回采水率低的原因分析
水平井正常吞吐采油阶段排水期比直井短,稳定含水值比直井偏高,这与水平井注汽强度小,加热半径较小,注入蒸汽和凝析水推进不远有关。由于上述原因,水平井周期回采水率比直井高。
从试验区可对比的直井生产数据(表1)分析,第一轮蒸汽吞吐回采水率比高的油井其第二周期的含水上升幅度低,而第一轮蒸汽吞吐回采水率低的油井其第二周期的含水大幅上升,最高上升35%以上。而江37—平1井第一周期的含水反常地低,阶段含水仅为30%,其回采水率仅为20%,过低的回采水率影响了该井第二轮的蒸汽吞吐效果。
3.2回采水率低的不利影响
(1)井筒附近含油饱和度降低
由于水平井注入的蒸汽和凝析水推进不远,未回采出的水大量积存在井筒附近,使井筒附近的含油饱和度降低,导致第二周期含水大幅度上升。
(2)热量的大量损失
测试资料显示:江37—平1井在第二轮注汽期间油层附近干度在60%左右,压力13MPa,温度329℃。在该条件下注入井底的蒸汽总热量为52.4×108kJ,而未被采出300t注入水消耗热量4.1×108kJ,占井底总热量的8%,实际用于加热油层的热量仅占总热量的62%。地下积存的大量注入水,浪费了下一周期的大量热量。导致水平井第二周期吞吐效果变差。
4、治理措施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江37—平1井吞吐效果差主要是由于地下存水高,该井第一周期地下存水1474t,第二周期注汽2252t,目前地下存水多达3000t。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尽可能地排出地下存水,提高周期回采水率。由于蒸汽吞吐方式采油其产量递减快,吞吐初期是产液、产油高峰期,为提高周期产油量和回采水率,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油井生产能力,以采出更多的注入水。
4.1加深泵挂
水平井由于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供液能力强,加之生产压差小,其提液潜力很大。目前江37—平1井的泵深为430m,与水平段位置相差300m,泵挂浅、生产压差小直接影响了水平井产液潜力的发挥,后期可以考虑加深泵挂、提高生产压差以提高吞吐效果。
4.2更换潜油电泵
目前试验区使用的塔架式抽油机能够调整的冲次有限,不能大排量地采液,此外由于造斜段、抽油杆的限制,有杆泵能够下入地下的深度有限,不能更好地发挥油井的产油潜力。后期可以考虑更换为潜油电泵。与有杆泵相比,潜油电泵主要有以下优点:
a.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可下入井下的深度较深,能够较好地运用于斜井、水平井中;
b.潜油电泵的变频装置能够方便、及时地改变泵排量,尤其适应蒸汽吞吐油井周期产量变化大的实际情况。
4.3降粘助排
降粘助排剂具有优良的耐温和乳化性能,形成泡沫稳定,与破乳剂配伍性良好,满足稠油热采的开发需要。目前,该技术已在河南稠油油田运用,效果良好。降粘助排剂主要有以下作用:
a.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水包油乳状液,改善原油流动性。
b.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提高回采水率。
c.形成丰富稳定的泡沫,堵塞高渗透率地层。
d.岩石胶结矿物产生一定的收缩作用,增大储层岩石的渗流孔道,降低渗流阻力。
4.4延长周期生产时间
由于受各种生产条件的制约,在其它提高回采水率措施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延长周期吞吐时间的方式来增加排水量,提高油井回采水率。
目前。江37—平1井第二周期生产实践已历时19个月,比第一周期长8个月,周期已采水2603t,占总注入水的64%,是第一周期采水量的7倍,目前地下尚有1123t注入水未被采出。
5、结论
(1)水平井第一周期回采水率低是第二周期高含水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等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效能;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5-02
高校二级学院承担着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教辅工作、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学院制管理模式被高校普遍采纳。学院办公室作为学院工作顺畅有序运行的关键环节,其职能与承载的任务大大增加,在高校整个结构体制中也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因此,把握影响办公室工作效力的因素,抓住提升办公室工作效力的关键点,对提升管理运行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发挥二级学院办公室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影响办公室工作效力的因素
1.日常工作繁琐,职能惯性错位。办公室是学院正常运转的基础,具有参谋、助手、协调、督办以及服务等多种职能,是学院正常运转的基础。但办公室人员紧缺,一人多岗,既要参与领导班子对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又要组织管理日常事务,还要搞好协调与服务,工作内容点多、面广,日常往往因停留在繁杂的事务中,而忽略了其它职能,出现日常事务性工作职能与发挥参谋助手、协调督办等职能惯性错位。
2.管理职能弱化,无法参与核心工作。办公室工作“细、繁、杂、忙”,随着教学、科研工作地位的不断强化,行政管理作为辅工作逐渐被弱化降低。办公室往往沦为办事机构,处于从属地位,工作人员以被动服务为主,无法参与到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中。
3.规章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办公室管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或者制度体系没有及时修订,不能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在工作任务不明确,管理产生混乱、无序的情况下,往往有章难循。加之多方因素影响,制度的执行往往难以落到实处,甚至是根本无法执行,制度不过一张白纸、几行文字,其效力全靠人为赋予。
4.理论研究不够,个人发展缓慢。办公室综合要求高,事务性工作多,长期处于应对状态而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研究,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少,职称评聘难,无论文、无课题,工资待遇上不去,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办公室工作人员逐渐对待工作形成消极情绪,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想法,其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二、抓住提升办公室工作效力的关键点
1.积极争取,确立权威地位。积极争取学院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从“软”、“硬”两方面确立办公室工作的权威地位,为提升办公室管理效能提供组织保证。“硬”是指通过“文件”、“会议”、“通知”及“督办”的有形的介质去实施权威性和影响,“软”是指通过能力、办事效率、氛围等无形介质去实施权威性和影响。
2.科学管理,转变工作职能。由事务工作向政务工作转变,抓全局、谋大事,对关键性问题增强敏感性和预见力,紧跟领导的思维节奏及决策进程,未雨绸缪、提前思考,积极谋划,既要是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能手,又要是善于出点子的高参,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由被动服务向主动参与转变。化被动为主动,在被动工作中加强主动服务。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强办公室工作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对日常周期性工作,事先做好计划安排,把工作做在前面;对突发性任务,要研究、思考在前,尽量做到有预见和准备,减少盲目性,避免措手不及;第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能动性,对各项工作,主动督办、主动反馈、主动落实,妥善处理各种工作关系和公共关系,上传下达,确保党政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3.分工明确,制度规范管理。明确工作内容,确定岗位职责,制定工作计划,以严谨、流程化的工作行为为保证,规范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程序,明确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加强分工与合作,做到忙而有序、有条不紊。准确定位,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激励机制和执行力有效结合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办公室管理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良性循环。
4.简洁高效,强化信息化管理。当前是讲究时效的时代,时间精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也越来越好,因此,应转变传统观念,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与手段进行分析应对。利用校园网络,大力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化管理,既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与工作效率,减少事务性工作环节,又节约经济、时间与人工等成本,真正体现办公室工作的方便、快捷、高效。
5.创新服务,推进工作求新求变。照章办事、奉命撰文、埋头闷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创新思维、开阔视野,创新方法、注重细节,创新服务、高效运转;建立信息灵敏、反映快捷、优质高效的办公机制;顾全局、谋大事、当高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思考新问题,拓展思路,改变单纯奉命行事的方法,做到务实、踏实、落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实现工作上的突破。
6.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学习意识,从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促进学习、学习提高工作,努力超越事务性工作,从反复中探寻规律,从繁琐中总结经验,以全面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以及高效运转能力,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
7.营造和谐团队氛围,塑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进步,只有和谐才能实现终极突破;营造“快乐工作”氛围,建立融洽、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建设充满活力朝气、健康向上、高素质的、团结的队伍!不断增强绩效考核激励性,增强教职员工发展内动力、事业成就感和归宿感,是加强二级学院办公室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高校二级学院谋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品牌、凝练特色的必由之路。办公室作为中枢部门,对学院的管理、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办公室管理工作效能,是促进学院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危煜祥.新时期提升高校办公室工作水平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王慧珍.浅谈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J].当代教育论坛,2011,5.
[3]吴水爱.浅析高校办公室的管理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