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近些年,多元智能理论被引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与我国新课程标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作为当代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挖掘其价值,使其能够更好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服务。

一、语言智能活动

初中英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采取语言智能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又姓莆沼⒂锏难习技巧和学习策略。主要活动有:成语接龙、微型演讲、讲故事等。以下针对两种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介绍。

1.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游戏可以检验学生的单词掌握状况,测试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发音状况。成语接龙游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学生利用前一个单词的尾字母作为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并拼写单词或造句。比如:Apple-Eat-Tell-Listen等。第二种形式是通过一个单词而想出与这个单词释义类似的单词,也可以由教师命名一个主题,学生按这个主题联想单词内容。比如:教师提出以交通工具为主题,让学生拼写出单词,如“bus、coach、line、taxi、train”等。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并对个人词汇量的掌握有所了解,让拼写和发音得到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

2.微型演讲。教师给定一个演讲主题,并要求学生在5到10分钟内完成主题的演讲任务。学生需要准确把握各词汇的使用,并在演讲的同时,确保英语词语规范使用。比如:教师以学生的饮食习惯为主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喜欢的食物进行描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数理逻辑智能活动

数理逻辑智能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字的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对事物的推测能力。这种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对事物的推测、对句型的排序,或对英语知识的内容进行分类,或是猜谜、分类,总而言之,无论哪种推理方式,都以提高学生个人英语学习能力为目的。

1.推测。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推测能够在最短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资料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学生需要按照播放的视频资料内容推测阅读材料的内容,尽量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文章的好奇心,让英语教学课程顺利开展。

2.句子排序。将句子排序作为一种数理逻辑智能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语法的使用技巧和策略,并利用多种描述方式完成同等含义的表达任务。教师将排列有序的句子打乱,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还原句子,首先,学生需要对个单词的内容了解;然后,按照已学过的语法知识,对单词重新排列。这个过程考查了学生的词汇掌握,且能够对学生冷静思考的能力进行训练。

三、空间智能活动

具有较强空间智能思考能力的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判断,并以转换的视角完成对事物内容的分析。教师应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思考能力,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运用图标、信息转换、设计海报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空间世界。

1.信息转换。学生在接触信息的过程中,会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将信息以特殊的方式进行记忆。为方便学生接受全新的英语课程知识,教师将主要信息以图表和地图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记忆结构。由于学生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的感知能力较强,因此,针对这种学习状况,教师给出了以下教学图案:

在这个地图中,包含了个游玩地点的详细信息。学生只需按照地图指示就可以顺利进行游玩。通过仔细观察地图得知,教师利用英文进行方位的标注,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空间感进行训练,让英语教学课程变得更有价值,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智能掌握能力。

2.设计海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设计能力的不同,教师给出一个特定主题,让学生按照自身喜好设计海报,海报内容以突出阅读效果和观赏效果为主,并要求海报尽可能突出学习内容。比如:教师给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要求学生突出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学生按教师要求首先了解大熊猫的生活喜好,然后搜索英语中关于大熊猫的介绍,并在海报的特殊位置用英文进行标注,保证学生在观赏海报的同时学习英语知识,并对空间智能进行训练,让教师的英语教学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空间智能活动

1.信息转换。将信息用图表或地图的方式转化呈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地理解阅读材料。同时,也将使学生对于色彩、线条、形状、空问的感知以及互相问的联系更为敏锐。以卜是7B Unit 4 Find your way课本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一游玩地图中,文中大部分信息都被清楚地概括和显示了出来,学生将对动物园中各动物的方位有清楚的认知。在完成这一地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课文,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如何用英文表达方位。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空问智能和语言智能都将得到提高。

2.设计海报。设计海报将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为了设计一张出色的海报,学生需要自主阅读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后才能化作笔头可视化的海报。例如,在8A Unit 5 The story ofXiWang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画一张关于如何保护大熊猫的海报。海报需要包括大熊猫的生存问题,人类采取的行动以及保护建议。这一活动将英语阅读与乐趣很好地结合,有利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空问智能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该理论在我国虽然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其所倡导的理念与我国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作为新一代中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教学理论与经验,并能够将其合理的运用到中国教育中,为建立更加完善、先进的中国体系做贡献。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思想;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7-0089-02

1初中历史学科思想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建立在深入分析中学生心理特征、知识结构以及中考要求等各方面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学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及历史知识的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从初中历史的学科思想出发,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理清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发展、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能力意志为指导,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主要载体,通过章节训练和课堂教学使学生们能够全面把握重大历史的发展过程、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历史发展规律,并清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历史的学科思想还表现在教师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现实,用历史学和现代意识的相关理念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挖掘和研究历史发展的重点知识。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前言、思考问题、图片、文字介绍等资料,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把握历史主干知识的基本内涵和重要史实,以为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奠定扎实的基础。总之,从历史学科思想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历史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历史主干知识外,还要学会用相关的历史学理论去研究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历史事件的本质,并最终促进自身历史思维提高正确认识的能力。

2基于学科思想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1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初中历史教学一定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查询、整理和阅读相关史料的方式找出相应的答案。此外,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可以自主进行历史叙述和论据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和教学促进学生应试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知识结构,通过全面把握历史教学主干知识、研究考纲,科学分析学生情况等多种途径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历史素养,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分析历史事件,解决的问题。

2.2注重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的培养:历史时间观是历史学科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树立起了历史时间观,才能在着手处理历史问题时,准确地解释历史因果关系、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脉络。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思考和动手实践,逐步培养起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站在历史的层面上,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具体实际,来全面、深刻地把握具体历史事件的现象及本质,从而促进历史问题的剖析和解决。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培养学生将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应用于现代问题的评价和处理。

2.3注重学生历史事件阅读能力培养:所谓历史事件阅读能力,就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领悟和认知能力,及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足够的历史事件阅读能力,则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大量历史资料面前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结合有效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历史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物、思想、制度和事件,并在形象认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学会用历史的观点来探究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引导他们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学会分析事件中的现象和本质,历史人物的意图和动机。在学习和阅读历史资料时,一定要避免学生用现代的标准和观点去评判历史,要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具体背景和前后关系。

2.4注重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与历史学科思想的特征是一致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当对某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看法出现不同观点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历史探究的方法去解决,鼓励学生通过搜查各种史料的途径,研究证明某种观点的可靠证据,进而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的现象、本质及背景。在对历史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和记述历史,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更加客观地认识力守、评价历史,阐释历史。在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到历史背景中,并向其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从历史发生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出发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实现一方面加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促进自身认识历史、评判历史能力的提高。总而言之,历史学习并不单纯的为了了解过去的历史,而是要学生通过总结过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现代问题的解决提出具体思路和方案,逐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从历史学科思想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历史时间观的培养、历史阅读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立柱,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16-01

现在中学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功能。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2-18岁即中学阶段是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造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换言之,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

1.认清当前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特点

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1.1 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电视机等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用的严肃性, 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1.2 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侯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的。

2.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途径

2.1 以激发课堂学趣为抓手,灵活采用丰富教学方法,努力攫取寓教于乐的实际效果,情感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也是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能够充分发挥"兴奋剂"、"膨化剂"、"剂"、"黏合剂"的正强化功效。而课堂则是基础教育和课程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有效性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开展情感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动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2.2 取循循善诱的实际效果。"赠人以鱼可供一餐之美,授人以渔可保衣食无忧"。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化教学的核心目标和根本指向。作为未来社会核心生产力的缔造者,学校及教师要本着教育战略眼光和长远目标规划,积极有效地开展"鱼渔教学"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等手段,善于主导并引领课堂活动和学习思维,不断培养学生在质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全面联系、温故知新、综合辨析、合作探究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如在评价隋炀帝的功过是非时,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课堂学习、辩论梳理等活动,让他们既看到隋炀帝残暴昏庸、国破人亡的一面,又看到在"修建东京迁都洛阳"、"开创科举重视教育"、"开发畅通丝绸之路"、"开疆拓土四方来朝"等方面的历史作为,尤其是"修建开通京杭运河",在当时的确是为满足一己之需而穷奢极侈、劳民伤财,但是客观上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统一,为唐朝的快速恢复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又如学生在弄清"我国历史上纸的发明过程"等问题中,既加强历史知识的汇聚和积淀,前后贯通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

2.3 以深化情感意志为追求,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努力攫取开智益能的实际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情感和意志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弱渐强的积淀发展过程,而且只有进入情感意志的深厚层面,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指导行动"的作用。这种现象在"唯情趣论"、缺少责任意识与自控能力的初中生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历史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类实践活动"重新演绎"历史,让学生历史学习的情趣意志得以逐步发展和渐趋深化。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历史空间观;培养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策略后,初中历史学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逐渐转变灌输学生一些纯粹历史学科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让学生可以利用历史空间观来更好的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的历史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历史空间观念,才能够让学生将初中历史学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考。

一、充分利用历史课本空间教学信息

在利用教材空间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我们以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为例。一,可以用五代十国的前后期局势的分布图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程知识,利用地图深入的分析五代十国的前后期变化。二,把辽、西夏、北宋三国的并立形势图给学生展现出来,安排学生预习这三个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空间范围。三,以教材地图形式讲解重要的战役,比如采用1004年澶渊之盟的例子,分析、归纳这些战役在辽、西夏、北宋势力变化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四,让学生阐述辽、西夏、北宋三国的势力形成过程,并准确的讲解重要历史转折事件,这些讲解过程在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培养过程中非常关键。

二、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灵感的诱发

新课改中要求学生应深刻地分析、理解历史地图、势力范围、战役战况等历史,这些与历史空间观往往密不可分,而灵感的出现通常会促进教学的突破与创新,灵感是在不断积累经验知识、实践中产生的且具备创造性的思路。初中老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及时扑捉、诱发学生的灵感,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想法和构思。同时,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空间观的直觉、灵感,使学生可以迅速找到处理问题的切入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处理历史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让学生根据教材自编自导课本剧,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表现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得到满足,还能够诱发学生自身的灵感,使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全部落到实处。教材课本剧的选择范围比较广,三足鼎立、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卧薪尝胆等都能够当作课本剧进行改编,而且汇集中国人的耻辱和苦痛,是中国人永不能忘的国耻,老师可安排学生根据该题材将其编排成课本剧,把中国人的勇敢、无畏形象和日本人丑恶、残暴搬上历史课堂,以此告诫学生应勿忘国耻、热爱中华,以便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三、教学中应该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老师在培养初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应对目前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讲课时应做到讲得好,讲得精,讲得少,应注意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但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不仅要求老师需根据教材知识、学生的具体水平出发,还要求老师深刻的理解教学目的与教材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且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更进一步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够将主次区分清楚,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教材中要求对曹操的问题进行评价,部分学生认为因曹操做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所以他是奸雄;有的学生则认为曹操比较善于招纳贤士,是英雄。对于这样缺少历史定论的历史人物学生通常都比较热衷于讨论,老师可通过开展讨论课让学生尽情畅谈自身见解、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不需要刻意支持学生的某一种想法,只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这才便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必须加强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力度,要求通过历史空间观念让学生可以在时空条件影响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培养历史空间观,以便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空间等要素。同时,应试教育教学也要求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历史空间观,根据当下的情形看,中考考题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初中历史的理解程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这样学生才可以掌握更多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臧艳.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46(35):357-359

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高中教学 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异同

1.1从课程设置看

(1)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2)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高中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高中历史包括9大模块(必修3个,选修6个)和66个学习专题(必修25个,选修41个)。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进行学习。从中可见,高中历史则更重视理解和应用。

1.2从教材内容看

(1)初中历史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小,且大都介绍的是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内容容量增多,设置的练习题目难度增大,注重历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运用。(2)从课程的编写体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也存在较大差异。①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教材还是传统的编年史形式,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时序,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的时序性和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这一线索。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高,初中基础不牢靠、就会在高中学习时出现历史知识链的脱节。②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初中的三学年历史教学中,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所占比重大致相当。

2 学生学习状况

(1)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凭借识记,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对原始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对史料的分析辨别、归纳等能力。而高中历史学习强调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学生要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脉络。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方法,缺乏对史料的分析和思考,导致历史成绩不好。

(2)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基础知识相对欠缺的,也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历史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了解比较模糊。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和模块专题体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储备,这会导致高中学生普遍感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偏多,偏深、偏难。

(3)初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少,教学进度较慢,历史习题难度较低,学生只需记住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即可很好地应付考试。而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较多,教学进度较快,历史习题难度较高,考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检查,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需要学生花时间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及社会活动的体验和感受,这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造成了学习和理解上的困难。

3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3.1历史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了解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关注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详略得当,有的放矢,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教师还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的涉猎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全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1)适当放慢高一年级的教学进度,给学生讲清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历史学习方法上的不同和应注意的事项,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2)通过编写必要的历史学习提纲,加强课前预习,适当联系相关学科的课程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交叉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对初中学过的知识点应注意复习,理清相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细节上的差异。

3.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