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问题与困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问题情境;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18-01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探究型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只有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的一个维度:“境”,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认知背景,另一个维度是“情”,它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动力。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激发其情感,提高其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创设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呢?下面就自己多年的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生为本,把握问题的维度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就要求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要新,而且能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探索、升华。它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新型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独特新颖的问题情境。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定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及历史意识的形成情况;掌握学生在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可见,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所以教师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应重在过程。问题要有双向性,这种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有本质的差别,前者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后者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教学时,一方面是反映学生的认知、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另一方是体现的社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融合点,是一种双向交流,体现了教学活动领域的民主性。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要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教师也可发表见解,并非强求学生绝对接受,师生之间允许存在观点、思维方法的分歧,相互驳斥甚至争辩均属正常。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得到了锻炼,他们在互相交锋的过程中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不就达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吗?创设的情境问题必须符合学生与教材的适应性。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学生则是动态型的。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将会适得其反。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将历史解释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要培养他们“证由史出”“史论结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当学生认为:所谓历史,就是“我”自己根据史实材料对过去事情的探究和解释时,学生“我能学”的学习主体意识将大大加强,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本为要,把握问题的目标
过去,教材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我们的教材。教材是一个具有生命灵性的敞开的文本,可容纳各种不同的见解,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挖掘,与教材和谐对话交流。引导孩子们进入文本所创设的广阔情境之中,用他们的情感和感受去同文本沟通,体验和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深邃意蕴,是新课程畅导的自主学习的重要理念。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情境中的问题一定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问题必须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史为脉,把握问题的启迪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奠定基础。
一、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后,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求历史教师要更加注重整体目标的构建。
首先,在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行为的主体、行为情境、行为本身、行为结果以及行为标准五个基本要素,而历史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初步阅读、归纳、理解一些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后,能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日,包括黄海大战的过程、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的主要内容与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的衰弱是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目标不但涵盖了相关知识点,还包含着通过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变化的目的,如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提升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确定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最常见的就是整合单元教学目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的,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不妨回过头来进行一下单元整合,找到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习与复习都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对历史也能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过程中,第一单元侧重讲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第二单元则侧重讲述在外国列强侵略下的国内局势,如此可以对应起来。比如,第一单元第三课中讲的是中日,在中日之后,列强掀起了的狂潮,此时,中国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也就有了第二单元第七课所讲的维新变法运动。这样把单元目标整合起来,学生能在把握历史框架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起点就是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见到过,哪些是他们熟悉的,哪些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备课才能找准方向。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并以此分析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平等地学习新知识,又能相互取长补短,做到知识与思想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等),强化教学的直接性与感染力;把讲述法跟启发式、讨论探究式教学法结合使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多角度探讨问题,有效进行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既能充分学习新知识,又能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让学习能力不足或者原有知识储备欠缺的学生也能理解本课所学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除了能帮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的方法与过程之外,还能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重难点。每课都有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与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知识中也会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并且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设计教学侧重点的过程中以及在对难点问题的把握上,就能够更加精准。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重难点既使得初中历史课堂不会起点太低,让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又不至于过分拔高,让学生对初中历史产生“畏惧”心理。
三、灵活有效的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之外,还必须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因为好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
教学设计即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课堂导入的设计。导入环节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引起他们对课堂的关注,从而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在讲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单元时,可以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歌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思考歌曲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在思考中,学生的疑问自然产生,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在导入之后的课堂内容中,要特别注意把握课堂的重难点,根据重难点来贯穿整个课堂,保证课堂教学始终有一条主线。历史教学的主线很明显就是主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而围绕着主要的历史线索,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以灵活的形式贯穿其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比较容易地突破重难点,掌握主要知识点。
历史中总是有着众多的历史事件,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多,极有可能混淆。教师在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穿插相应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了解历史事实;也可以在学习了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后,把这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至关重要,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把课堂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利用课堂讨论、自主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就某一个容易产生争论的历史问题,可以让学生采取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进行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情节,则可以鼓励学生改编成历史剧,在课堂上演出,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用这些方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开阔他们思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不能不让学生犯错。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个问题的时候,难免会进入思维误区,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步。教师要敢于让学生犯错,只有走入了思维误区,产生了困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知识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在让学生犯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对错误的历史信息印象过于深刻。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直接进行批评与否定,因为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教师要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
在利用灵活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历史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补充大量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因为在这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引进大量相关的课外历史信息,能让学生在掌握丰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才能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所有的教学理论都是从他人的实践中得来的,而自身的教学实践则是教师直接获得教学经验的法宝。在课后,教师及时回顾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反应,并结合自身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查找出原因,找到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改进那些对课堂没有作用的行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渐渐养成了一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惯。在他们看来,教科书上面写的内容和教师课堂上讲的话就是完全正确和绝对权威的,学习中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就是就是掌握教师传授的或者书本上的知识,结果,在课堂上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于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被消磨殆尽。
如果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虽然他们也能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事实上他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的前行着,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如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教学中,就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对香港和的时间进行记忆,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思考“香港和澳门是何时被殖民者占领的”等问题,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二、营造创新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其智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大家和谐相处、真诚相待,努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才能进入富有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状态。比如说在《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没必要对具体知识进行过多的介绍,而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理解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协作意识。
同时,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行民主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学习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历史教材中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较客观的陈述性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进行一些特定的引导,不能让学生通过自我表现来激发其创新意识,那么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就会变得毫无激情,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拓宽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渠道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 《难忘九一八》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难忘九一八》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枣核》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小数乘整数》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The world around us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图片的处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一次函数的应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枣核》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The world around us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图片的处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小数乘整数》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炎黄子孙》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2) 《炎黄子孙》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1) 《水和常用的溶液》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难忘“二五” 难忘那首歌(二) 5A Unit7 After SchoolA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5A Unit7 After SchoolA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三、困惑与建议
我们的想法:建立一个“自主高效的历史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优秀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要教会学生什么,而是要反映出学生如何学,学会了什么。因此我们团队的理念是追求建立一个“自主高效的历史课堂”,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致力于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养成。在课堂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让学生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所营造的历史课堂情境中思考历史,感悟历史,在此基础上,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追求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针对上述设计理念,我们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学情的分析,明确了教学三维目标,设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完成了教学的设计,录制了微课,也制作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单也呈现了很多的亮点。
达成目标,清晰明确。
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栏的内容明确知道自己通过微课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学习方法,灵活多变。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学习任务,丰富多样。
学习任务包括完成课程结构图、谈理由、讲事迹、说观点、中考链接和资源推荐。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材料,论从史出。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利用网络,反馈共享。
一方面学生将完成的任务单及时上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得到反馈,了解学生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平台、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中相互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论文摘要: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总结出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四个教学环节中贯彻实施主体性原则的具体方法。
素质教育是以2l世纪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的教育。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而不是“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有必要探讨学生的主体作用,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主体性原则的问题。
历史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需求,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要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四个环节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
1.认真预习,勤于思考,着重基础
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材料,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依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载体。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引言、章、节、目和大事年表,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及每件大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影响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做到“读”、“思”、“划”三个字。读,就是了解本节教材的大意、具体内容、重点和难点。“思”,就是边读边想,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划”就是边读书,边在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和词句上做记号。再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和插图,增强形象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不同学术观点,提高兴趣,拓宽知识面,加强对正文的理解。总之,预习阶段要“俯而读、仰而思”,“读”要到角到边,“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为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应要求学生写学案。
教师上课,须先备教案。同理,学生要学好课本,提高学习效果,有必要备好学案。为此,平时教学时,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的阅读过程中,尝试着备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1)学习本章节的目的;(2)本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3)各知识点之问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线索;(4)小结;(5)学习回顾。通过阅读和备学案,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2.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提高能力
从知识角度讲,上课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的活动。中学生每天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全部活动,不当旁观者。具体说,就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言行,要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有选择地记笔记。为此,要注意做好如下两点: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即要会听开头,会听新知识,会听小结。其次,要求学生在原预习环节写成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授课内容,以及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重点对照、审视、补充自己的学案。特别对老师授课、同学回答问题过程中与自己学案不同的地方,要深入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多问个为什么,矫正思路,以准确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历史发展线索等。
3.及时复习,强化记忆,巩固知识
以往的课后复习,由于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和作业量的偏多,所以复习环节往往成了学生可有可无的学习任务。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情况下,有必要抓好复习环节。课后复习要做的事很多,重点要求学生做三件事:尝试回忆,看课本和参考书,整理学案。
3.1尝试回忆
就是要求学生独立地把课本内容和老师上课的内容回想一遍。尝试回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是新旧知识相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避免“温故”而“弃新”;(2)是梳理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通过尝试回忆,对所学知识作一次梳理,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3)是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相结合,做到对重点章节、重点历史事件勤思考、深理解,对一般章节、知识不忽视;(4)是回忆教师讲课时思路、线索和同学回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矫正自己的思维偏差。
3.2看课本和参考书
课本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依据,在对课本知识全面阅看的基础上,对于上课时已明白和理解的部份要少花时间,而应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尝试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理解模糊的部份。关于参考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好参考书;要在阅读课本并对所学知识有个基本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要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参考书上和课本、老师讲得一样的,一扫而过,如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或深化内容的,或扩展知识的,要仔细阅读,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加以理解。
3.3是整理学案
在听过课和复习后,再次审阅整理自己的学案。如何整理呢?重点把上课所涉及的知识而在学案中没有的部分补上,把原学案上不准确的部分更正过来,以保证学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弥补不足。如果平时下功夫写好学案和整理好学案,到了期末复习,只要一看学案,心中就有数了。这样复习时,既省时,又准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独立作业,加深理解。培养素质
首先,布置学生完成每个章节后面的作业题,这些作业题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具有评价、反馈、检测和鞭策的功能。它可以鉴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检查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及能力上的优缺点,可以预测学生能力发展的倾向,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鞭策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所以课后作业要做,且要题题过关,忽视课本后的作业,不做作业的现象有必要改变。
其次,要求学生做章节中的思考题。思考题是高一层次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完成,教师要重视分析、讲评,做到释难解惑。
再次,要求学生编制章节知识结构网络。这是厚书读薄的好办法,需要学生有“钩玄提要”的本领,它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复杂知识概要化,“隐性”联系“显性”化,抽象理论具体化。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本内容分析概括为若干要点,然后将各个部分综合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使“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值得注意的是编制历史知识结构网络有必要发挥生的主体作用,要从原来教师的教授变成学生的自我实践。
5.学生为主。多管齐下。灵活施教
打破传统的教学策略模式,要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以下几种模式值得借鉴和探讨:
5.1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辩论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灵活的形式,围绕共同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其典型形式是分组讨论、自由组合辩论、对抗争论。维果茨基的研究给我们昭示一个基本的道理:学生之间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或在老师的参与启发下)采用同龄人易接受的方式充分交流,彼此启发产生认知冲突,导致认知不平衡,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论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科学知识。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引导并参与问题的争辩,以唤醒并留住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灵活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时,课堂从学生们的阅读提问开始,争论在“失礼的原因”处集中。有的学生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利是长期穷兵黩武的必然结果”;有的说:“俄罗斯恶劣的气候是拿破仑最大的敌人”;有的说:“拿破仑的失败是战略决策的失败,无限度地扩大战争导致了军备上的短缺。”……答案就在这样的辩论中不断完善。
在辩论式学习中,学习在学生自主的背景下开展,课堂变成了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过程,教学变成学生质疑、交流,解惑的探索。学生们在疑问处争论,在思维中求知,在探究中提高;争论时没有了权威,求知识变成了主动,探究中培养了个性。
5.2开展研究性学习,从小课题向准专业化
渐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由教师提供课题,让学生在自己查资料、动脑筋思考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研究分析形成科学的认识。而且,学生未来面对的是复杂性、竞争生、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历史是过去杜会的记录,它联接着未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认识历史问题,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这种研究性学习,一方面要求针对学生存在的或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另一方面,每个课题应该既是“发现的突破口,同时又对学生有吸引力,把学生从一个发现引导到另一个发现上”。这样的课题不是随意选择的,课题应该是有系统的,是科学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课题最后学得系统的知识结构。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有时间进行研究、有机会可以交流,许多的历史问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解决。如在学习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根据学生自愿,把他们分成几个“研究所”:“英国所”、“法国所”等,并使每个人都在其中有明确角色,有的研究领导决策艺术,有的研究经济问题,有的研究思想流派。在学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法国所”学生的研究成果报告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过去人们对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把土地分成小块,并按分期付款卖给农民的做法是进步的结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雅各宾派的这一政策照顾了小农的眼前利益,争取了群众的支持,却在法国培植了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他们还比较研究了英国“圈地运动”,得出了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值得肯定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加有了学习目标,研究使大家变得善于思考,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为把这一学习形式推广,教师们可以在课余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借阅资料,向社会推介学生研究成果,帮助学生组织研究成果交流会,带领学生进行历史遗址考察等。研究性学习打破了单纯课堂教学的束缚,体现了自主性,老师变成导师或者顾问,学生成了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5.3问题教学,学习始于质疑问难
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体现学生的独到创见。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自然也无所谓独到的见解。因此,围绕“问题”进行教与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高度重视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