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规划汇报

城市规划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规划汇报

城市规划汇报范文第1篇

城市规划监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多、情况复杂多变、难度大。在城市规划监察工作过程中,它往往涉及到群众及开发商的切身利益,一些群众难理解,对抗情绪严重,对抗阻挠执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就算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错误,但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阻挠执法,城市规划监察困境重重。但同时反映了我们的城市规划监察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调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大胆拓开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现就如何开拓新的城市规划监察工作思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立足实际,妥善处理好五种关系

城市规划监察执法,是在处动部分群众利益的情况下开展的工作,在工作中,必须对以下五种关系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这几种关系。

1、公众与个人利益关系。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同一性,是一致的。公共利益得到有力的维护和保障,是个人利益获得实现的基础。个人利益若得不到保障和满足,亦会危及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城市规划监察管理中,强调公共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利益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因为当个人基本利益和角色利益得不到保障和满足时,公共利益不仅难以实现,甚至会因个人寻求失常利益而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妥善处理好公众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眼前与长远利益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自然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关系的一对范畴。在城市规划监察工作中,拆除违章建筑,其实就是一种眼前利益与长利益的关系。工作中既要着眼于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有矛盾时,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作为工作人员,严格监察执法工作,考虑的是整个城市的发展,而部分被触动利益的群众,看到的只是眼前,这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同时需要增强监察工作的坚定性。

3、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部分都是整体的部分,局部的功能、作用及发挥都必须依赖与整体的联系。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是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体。城市规划监察工作中,必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同时还要考虑到局部,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重要作用,只有将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兼顾,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声城市更好的发展。

4、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无论什么工作,都是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结合,才能确保工作效果。原则性与灵活性是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灵活处理。规划监察工作中,面对的情况复杂,不是既定的方法能处理的好的,需要每个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只要不直违背原则,灵活处理,有效推动规划监察工作。

5、行政性与技术性关系。行政性与技术性,看是一个无关紧要,或者说不相干的两个层面的关系,实则不然。行政是对该项工作的统领,技术是对该工作的具体操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规划监察工作既需要行政的统领,与需要具体的灵活操作,但必须确保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行统领的度,与操作的可行,以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工作理念,抓住关键促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监察工作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以新的思路创新发展,抓住工作关键点,促进城市规划监察工作全面发展,以此推动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1、坚持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监察理念。城市规划监察管理工作,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人民。城市规划监察管理,围绕的是人,必须尽可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给规划执法工作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新要求。城市中违法建设,属于故意建造违法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毕竟还是极少数。这要求我们该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有效防止违法建设的产生。比如在在规划编制的制定中,要力求更科学合理;在在规划审批时,要更多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使建筑的使用功能更合理和更人性化。

2、坚持规划监察管理体系创新,努力营造规划监察齐抓共管局面。要真正从根源上避免违法建设的出现,必须在创新规划监察管理体系方面下功夫,关键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单靠规划监察执法队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动员各级政府、社区组织及各单位和市民积极主动配合参与规划监察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利用新闻媒体及其他形式宣传手段加大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及时向外公布和宣传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情况,让市民加深对城市的规划情况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积极主动参与规划监察管理。二是要主动贴近人民群众,认真做好服务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贴心的服务员。

城市规划汇报范文第2篇

首先,我向各位介绍在座嘉宾: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家港市人大、张家港市政协、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苏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绿化管理处处长、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林源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学军博士以及我市绿化、规划、建设、国土、交通、水利、环保、旅游等相关部门的领导。

今天会议议程安排如下:

1、专家汇报张家港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大纲

2、各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3、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领导讲话

4、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市长总结讲话

5、专家讲话

下面,请林源祥教授向大家汇报《张家港市绿地系统规划大纲》,大家欢迎。

……

听了林教授的汇报,我市未来的绿化蓝图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大纲基本符合我市已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规划,也达到了我市目标要求,规划设计理念新,具有超前性和可行性。下面请各部门对规划大纲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热烈发言。

……

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讲话。

……

下面请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市长讲话。

……

请专家林源祥教授讲话。

城市规划汇报范文第3篇

日前,它的主编者,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造价咨询部的资深造价工程师朱芹应邀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这本书。

本刊记者:请问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朱芹: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从20世纪50年代,造价咨询业务同时开展,是全国所有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从事造价咨询业务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也就是安徽省唯一从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建设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为依托,在建设银行的平台上运作,有建设银行金融产品的整体支撑,为各工程建设决策与执行部门提供客观、公正的工程造价审查与咨询服务,反映真实、可靠的工程造价,维护各方的合法经济权益。

在1996年之前,国家履行财政职能,所有由财政拨款项目的预算和结算审核均需要通过建设银行的造价咨询部。1996年开始,不再具有财政职能,业务经营逐步走向市场,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由以前单一的工程预算和结算审核扩大到目前的15个业务内容。例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建设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建设及项目概算、预算、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建设项目概预结算审核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工程造价经济纠纷鉴定和仲裁咨询,工程建设投资顾问,建设项目财务监理,基建财务监理等。建设银行的造价咨询机构遍布全国,各支行缺乏统一的业务操作规范,从业务的承接、准备、实施到终结的整个过程缺乏规范的管理。

各种表单制作和审批流程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业务快速发展和扩张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却极大地影了建设银行造价咨询机构在市场中的形象,甚至带来操作风险和信贷风险。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业务手册进行全面的规范管理。

笔者于199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随即进入安徽省建设银行,1992年进入安徽省建设银行造价咨询部工作,1999年取得全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资格,2001年取得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25年来承接的大中型项目接近100个,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口皆碑。因此,由笔者担任该手册的主编。

本刊记者:请问这本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您在编纂过程中,融入了哪些实践经验呢?

朱芹:《工程造价咨询类产品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建设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等15项内容。书中从协议的签订到业务实施过程,直至最终业务终结和资料的归档,均按规范操作,做到咨询成果客观、科学、公正、合理,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能力。

这本书的写作始于2014年5月,耗时1年。在1年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调阅了近70个大中型项目的档案材料并参考了大量相关材料,反复论证各种流程和表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于2014年12月出初稿,2015年元月开始试用,经过10个不同类型项目的试用,发现了存在的问题,2015年7月开始优化,最终于2015年底定稿。可以说,它是笔者多年心血的积淀和总结。

本刊记者:这本书与行业内其他的工具书相比,有什么特点、优势和突出之处?

朱芹:这是一本作业指导书,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安徽省建设银行及各分行的造价咨询业务日趋增多,工程造价人员源源不断地涌入,对于行业新人,缺乏实战经验,他们非常需要一本规范的指导性手册来学习和遵循。有了这本指导书,全省造价咨询的各种业务操作有了统一的标准,操作规范了,流程科学了,表单简化了,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统一对外的格式也有助于提升建设银行的形象,也间接提升了建设银行造价咨询业务的社会竞争力。

这本书拿在手里很大、很厚、很有分量,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它不仅章节清晰、条分缕析,在每一个业务流程中,都有不少于5个的“风险点”和“控制措施”,有的甚至总结了将近10个。这些“风险点”和“控制措施”,是该书最大的亮点和精华所在,也是笔者结合大量科学材料,综合多年实践经验,归纳和总结出的要点。

本刊记者:这本书印发之后,在银行内部反响如何?

朱芹:起初笔者也不清楚它能发挥多大的功用,它是否得到认可也不能由我说了算。但是在2015年11月指导书印发并在安徽省建设银行的造价咨询部使用之后,同事们对它有一个形容,令笔者印象很深,也很感动。他们说,这本指导书相当于“全自动照相机”,一个预算项目来了,除去软件算量和人工核对以外,一切按照指导书的流程操作即可,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表单和重复走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后来,安徽省建设银行在对造价咨询业务部进行总结时,将这本书称为安徽省建设银行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这是一个官方的定义,是对这本书的肯定和认可,笔者为这本书能有这样的价值而感到欣慰,它也是很多同仁共同的智慧结晶。

本刊记者:谢谢您的介绍!

朱芹个人简介:

城市规划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本科教育工作坊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51-03

【Abstract】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urban construction scale is enlarging quickly. The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demands the planners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Urban planning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mode and social dem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fault between. Contradiction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lanning platform for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in teaching. And try to find an appropriate mod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s well.

【Key words】Urban PlanningUndergraduate EducationWorkshopInnovationPractice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深化,社会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城市规划人才需求巨大。现代城市规划学科诞生至今,已经从单纯的建筑学范畴延伸至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集“政府公共管理、专业工程技术和社会改造运动”三方面相互渗透、共同作用[注1]的综合交叉学科。学科内涵的这种更新与演变,对城市规划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城市规划本科教育必须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城市规划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相关政府部门、工程设计单位和科研单位的用人需求。根据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意见反馈,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仍然较为欠缺。尽管高校教育一直以来都在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但总是效果不佳。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均略显不足。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主要集中于工学类和理学类两个方向。其中,工学类由建筑学科或园林学科发展而来,其教学更注重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理学类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地理学科,其关注点主要在于经济、管理、社会、人口和地理的分析与研究。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各项建设对工程设计人才的需求较大。这从客观上推动了高校城市规划教育向工学类方向倾斜,着重于培养具备工程设计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因而我国的城市规划本科教育,总体而言对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视的。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往往无法较好地与用人单位接轨,在设计和管理工作中,常有手足无措之感。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则是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造成这种尴尬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规划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衔接不足,人才培养中缺乏对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训练。

二、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

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知识面宽、研究对象庞杂,不是单独一个学科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平台,提供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同样地,它的创新实践平台也必须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机会和激发创新思维的场合。这需要专业课教学、课外教学和就业导向三个方面工作的配合。

1.关注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因此也是建立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最应关注和重视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创造实践机会,引导创新思维。

(1)加强最新研究成果的引介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激发的,而城市规划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就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激发因素。学生可以从模仿这些成果开始,逐步培养出自我创造的意识。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学科动态,在教学内容中补充新的研究成果,建立一个不断更新的内容体系。尤其应当注重设计案例引介的时效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着重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引导性地实践训练。以浙江大学为例,在新校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招标的同时,将这一事件引入课程教育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对校园规划有了充分的理解,还能够接触学科前沿的高水平创作,可谓一举多得。

(2)鼓励学生研究身边的课题

城市规划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国外的许多院校都非常注重规划的社会学视角。作为规划从业人,应当具备从身边的事件发现问题的自觉性。记者出身却对规划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简•雅各布斯就是从细微的生活角度、社会学角度观察规划和建筑活动,才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

身边的事件是启发科学研究的钥匙,学会从身边的事件中总结和思考,是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现并研究生活中的课题,因为这些其实就是一种社会需要。“城市规划工作反映社会的需要,而规划教育也应反映规划工作的需要”,[注2]三者不应脱节。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研究与设计题材,让学生习惯于从实践和实施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相应的工作能力。

(3)增加课题选择的自主性

目前城市规划本科教育的课题选择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学生基本没有自主选题的机会。虽然这加强了课题的有效性,也可以着力培养学生对真实项目的认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城市规划是一个交叉学科,其外沿广阔、内涵丰富又贴近生活,可以研究的方向极多。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某个较大的方向下进行自由选题,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自主收集资料,写出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学校的相关设施开展调查、分析和实验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2.重视课外教学――建立工作坊定期交流机制

各种形式的课外教学是专业课教学的必要补充,同样也是构筑创新实践平台的重要环节。目前,国际论坛和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已经非常频繁。这些活动对营造强烈的学术氛围相当有效,但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角度来看,作用却非常有限。笔者结合浙江大学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举行的国际交流工作坊的经验,认为可以在城市规划本科教育中大力推广以中外合作交流为基础的工作坊教学方式,打造一个体系化的创新实践定期交流机制。

工作坊原指以某个经验丰富的主讲人为核心,30~40名成员组成的小团体在该主讲人的指导下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由于参与人数不多,因而更便于互动。工作坊本身具有开放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等特征,而国际交流工作坊更提供了一个与国外同行共事的平台。这个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师生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设计小组为基本单位,以现场交流、公开点评、专题论坛为内容,以多国教师团队为指导,以学生设计与学习心得交流为辅助,形成一种综合的国际化创新实践平台。其内涵与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探访与调研”、“设计与合作”、“展示与汇报”。

(1)探访与调研

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设置,是由教师提供的“真题”进行的“假作”。也即利用真实地形和环境,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后,进行创作。这种方式虽然创造了实地考察探访的机会,但也仅限于侧面观察,所了解的情况依然相当局限。在参观的过程中,也不容易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现场。在这种僵化的模式中,学生往往更容易关注一些抽象的模式和构成形态,忽略了最基本的空间、材料以及人文等特殊条件塑造出来的真实环境。

在设计工作坊的教学过程中,探访与调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构建这一平台,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场,关注真实环境,强化调研的重要性。不是限定明确的设计对象,而是选择较为宽泛的场地或地区,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现场踏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内容开展更深入的探访,了解与挖掘真实环境与条件,为设计或研究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整个探访过程的设置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走访各个场地,通过拍摄照片、居民访谈、文字记录等各种方式对当地的交通状况、物质环境和居民状态做出客观的调查。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形成“第一印象报告”,以便系统地整理所见所得,并进行公开的报告交流会,让学生就每个场地充分交换“印象”资料,建立对场地更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场地设计或是社会调查研究。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在设计和科研工作中的主动性,在培养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明显。

(2)交流与合作

设计与合作平台的打造,旨在加强不同知识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而重点则在于培养团队精神。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属于创造性工作,在校生习惯于独立思考,构思出具有自身风格的方案与设计。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训练无法提供的,却是用人单位非常注重的一种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工作坊设置了混编的设计小组和开放式的交流平台。

1)混编设计小组

工作坊设置了一种不同专业、不同国籍学生混编的设计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合作创作方案。在这样的小组中,由于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的不同,各人的关注点有较大的差异,在交流设计、形成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全新的角度,获得新的体验和知识。比传统的规划设计教学和理论传授有着更明显的效果。

设计小组作为一个团队,强调共同的责任、效益和业绩,这也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团队中能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和互相支持,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帮助团队获得认可。在设计过程中学会合作,充分体会合作的效率和乐趣,乐于参与团队合作。

2)开放式交流平台

开放式交流平台打破传统的师生授课讲解的知识交流传授方式,包括有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设计小组与居民的交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小组被封闭在教室中完成作品,期间,学生可以自由地与老师进行过程交流,从而在第一时间修正完善自己的设计。工作坊还设置了开放式的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这些答辩对公众开放,接受公众提问,以达到设计者和使用者充分沟通的效果,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3)展示与汇报

将设计展示出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工作坊为小组设计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展示汇报平台。采用公开答辩会的报告形式,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表达成果内容。开放式地公开演示,是一个自我展示的良好机会,这一做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培养表达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

(3)考虑就业导向

城市规划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专业发展方向的多元性。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方面逐渐趋于同一,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均衡,在各个交叉学科的方向上均有涉猎却难以深入。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教育对专业方向的分化则成熟许多。美国的规划教育主要的一级专业方向就达到了23个,法国的规划教育也会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爱好以及社会需求强化某一特定方向的知识结构。从目前的全球城市规划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专业细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要适应这种趋势,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方向的分异培养,改变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不同专业方向对实践和创新的需求类型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打造创新实践平台时,就必须考虑不同的方向和培养方式。建立一个适应不同社会需求,着重于不同实践方向的可选择的平台。例如侧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方式,其创新与实践内容就应多结合工程项目;而侧重发展战略或区域经济方向的人才,则应注重社会调查以及分析总结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实践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

为了保障实践平台的有效性,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为准绳的传统评价方式并不能够适应城市规划本科教育这样一个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学科。从考虑全面评价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以考核实践平台的实际作用,使创新与实践教育更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成效。

评价体系可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考核和综合素质考察中的表现进行分模块阶段性打分,最终形成综合评价。其结果应当有利于区分学生在各个方向上的能力表现,以便教师进行专业方向上的导向性培养。

无论是城市规划科研人才还是设计人才,都必须具备相当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市规划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标。无论是从适应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适应社会需求角度来看,建立创新和实践平台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注 释

1 仇保兴.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前言

2 崔功豪、梁鹤年、叶嘉安、汪德华、王 东、马武定、金笠铭、孙安军、刘东洋、王 凯.改革――中国城市规划教育迫在眉睫的选择[J].城市规划,1995(6):8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秉钊、王士兰、肖大威.美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考察与感想[J].城市规划汇刊,2003(6):23~28

3 陈秉钊.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J].城市规划汇刊,2004(5):25~28

4 任绍斌.基于就业市场需求的城市规划本科教育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城市规划,2009(9):78~81

城市规划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土规划;权限划分;现状及对策

一、规划管理权过度集中带来的问题

(一)降低城市规划决策质量和城市管理效率。如城市规划管理权过分集中于市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那么各区、街道发生的问题需经过层层请求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往往由于多环节的传递需要延误一定的时间,从而可能导致决策迟缓,无法适 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如大量的违章建设屡禁不止就是典型的说明。市局因管理人员有限而管不过来,县区局和街道又因缺乏管理权限和责任而难以管理。此外,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极为复杂,很难想象,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权限过度集中的结果,无疑会使市级规划管理部门限于日常事务而失去宏观管理的能力,又因疲于应付,顾此失彼。

(二)降低县区级、街道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推进城市规划管理民主化。城市规划管理权的过度集中,将降低区级、街道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执行上级部门的命令,长此以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逐渐磨灭,造成城市管理效率下降,这对城市建设的推进极为不利。另外,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原则是公平、公开和公正。它要求管理公开化、民主化,而过度集权必然导致封闭型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由于透明度低,极易受到行政干预“长官意志”的影响并滋生腐败等现象,不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二、规划管理权过度分散带来的问题

(一)重局部,轻整体,城市整体调控能力下降。受局部利益的驱动,一些县区不能有效地树立全市规划“一张图”的全局观念,缺乏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往往不能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总体规划的各项指标,难以落实到地区规划的控制要素上,地区规划的控制要素,在具体操作中,又屡有突破。这种情况下如果市级规划管理部门不能对其建设采取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城市建设的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使城市建设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

(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一些城市的县、区政府拥有财政自,同时也具有了投资的主动权。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繁荣本县(区)的经济,往往不顾自身在城市中的定位,争项目、争中心,引起建设规模的不合理攀比,造成摊子过大、布局过散、项目趋同,浪费土地资源,难以发挥集约效应。

(三)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和环境效益,造成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由于土地开发是各区集聚财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地区开发中,往往容易出现追求高容量开发的倾向。不仅使总体发展战略中降低中心容量及人口密度、疏解市中心功能的目标难以落实,还造成部分地区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下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四)区与区之间缺乏相互协调的机制。由于目前缺乏区与区之间相互协调的机制,使各区的经济活动和城市建设难以发挥合力,产生最大效益。在区与区分界线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在边界部分的项目安排、土地开发强度、交通组织、市政基础设施安排等都发生一定程度的不协调。

三、深化城市规划管理权限改革的建议

(一)确定规划管理权限划分的依据。城市规模大小是决定是否下放城市规划管理权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城市规划管理所特有的统一性,在城市规模不大、市规划局有足够的人力进行规划管理时,将规划管理权集中在市级规划管理部门是适宜的;但对于人口、用地规模较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区的人口用地规模已达到大城市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应将部分规划管理权下放给区(街道)城市规划管理机构。

(二)规划管理对象的属性。城市规划所审核的每一项规划或者每一个建设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城市的布局、结构等产生影响。应根据这种影响程度来划分市、区的规划管理权限,但由于单项规划或建设工程对城市造成的影响较难界定,目前一些城市根据地段的重要程度来划分规划管理权限。因此,可根据不同种类规划管理权限的特点,可采取不同措施,如土地供应管理权、规划编制的审批权等在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的今天绝对不能下放,而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限额面积之内的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权可适当下放等。

(三)强化跨区域的规划管理权限。一是在各行政区划政府的上一级建立更大的规划委员会或政府机构来统一管理城市和区域内的各种规划与开发事宜;二是区域内的各个地方政府进行横向合作,建立跨地区的专门委员会以协调和处理区域内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控制等规划和建设问题;三是建立跨行业或跨系统的规划委员会来综合处理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诸多的复杂问题;四是在规划立法中,应有相应的条款规定国土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在哪些层次、方面必须发生交叉、衔接与协调,以保证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能在规划编制与管理中得到有效的体现。

(四)进一步理顺市、区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应按照“职权和事权相统一,责任和权力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市、区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市级规划管理部门宏观管理的主要职责。此外,要坚持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以社区为支撑点来组织城市管理运作。街道作为一级准政府,必须赋予一定的监督管理权,使之可以行使属地管理的权力。同时,区级规划管理部门要下放管理人员、管理经费和管理设备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