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篇

切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xx要发展,必须从xx县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路,推进创新,突破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三战略”,努力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转变思路为前提,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实践证明,思路决定出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除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外,关键是要有与时俱进、科学明晰的发展思路。综合分析壶关的优势与劣势、潜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县情与民情,xx把发展定位在“跻身全市经济强县、建设全省旅游大县、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争创全国生态名县、争当贫困地区小康建设先进县”上,把发展思路定格在坚持“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上。因此,我们在工作当中贯彻落实这一思路,必须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一)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样才能推动壶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新xx。

(二)强化特色经济的意识。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自身优势,立足现有特色,不断延伸强化特色;挖掘潜在特色,不断开发壮大特色;培育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再造特色,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根据壶关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要重点培育“六大特色产业”,构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规模经济优势,发展钢铁产业;依托西南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依托壶化集团进入全国民爆行业前三强的优势,发展化工产业;依托壶关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优势,发展建材产业;依托壶关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县城北部工业园区、西南部煤炭工业区、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东南部旅游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

(三)强化对外开放的意识。县域经济不是封闭性经济,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性经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xx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实现加快脱贫、全面建小康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抓住新的机遇谋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推进创新为保证,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推动xx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一)观念创新。xx近几年年年有发展,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差距还很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首要的、带根本性的是思路观念上的差距。目前干部群众对壶关经济发展有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消极悲观认识,认为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历来基础差,底子薄,又地处偏僻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条件较差,要想发展实在太难;另一种是盲目乐观认识,认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又大力实施“两区”开发,国家、省市对壶关倾注了太多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无须自己操心,存在“等、靠、要”思想。因此,观念创新就必须坚持与时俱时,突破思想认识障碍,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实事求是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新的比较优势观,破除“县域基础条件差、招商引资无吸引力”的思想束缚,增强敢闯敢冒的市场竞争意识,破除“县域资源条件差,只能小打小闹”的思想束缚,增强办大事、兴大业的意识,破除“县级政府调控能力弱、只能依靠上级”的思想束缚,增强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意识;牢固树立新的服务观,工作职能由“管理就是管人管钱”向“为企业服务、为客商服务”转变,工作方式由“政府主演”向“政府服务”转变,工作重心由行政管理向改善环境转变。

(二)机制创新。机制障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活生产要素潜能,消除不利于发展的机制,着力创新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机制,创造出“进得来、留得住、发得了”的“洼地”,发挥“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首先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发展论功过、以业绩定取舍的用人机制,建立放眼四海、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不拘一格的选人机制,建立以考核定位次、以功过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的育人机制。其次是创新资金运筹机制。立足常平钢铁、环海不锈钢、壶化民爆、华阳矿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培植新兴财源,优化财源结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做到财尽其力。最后是创新物力使用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坚持将闲置公共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推向市场,进行转让、拍卖和租赁,盘活闲置资产。

(三)环境创新。环境是形象,也是生产力。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环境的竞争。近年来,壶关坚持实施“亮城树形”战略,坚持“软硬兼施”创优发展环境,力促硬环境上档次,软环境上水平。在硬环境上,要继续加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切实推动园区建设,着力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巩固“全省文明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成果,努力争创“全省园林化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在软环境上,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以政务大厅为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综合治理治安环境、执法环境、建设环境,努力创造一个规范、有序、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突破重点为关键,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从壶关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一)以国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工业新型化。工业园区不仅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地,更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载体。要紧紧抓住xx经济开发区被列入省级开发区的优势,着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在做大上下功夫,在做强上做文章,在做优上动脑筋,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园区,构筑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加速xx工业新型化进程。一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接长治,承接三晋,面向全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项目过程中,注重突出重大、配套、新型、生态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二是实施产业互动战略。坚持“准确定位、合理规划”的原则,把园区科学划分为不同主导产业区,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等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独特优势的企业,建立特色园区,做大做强钢铁、煤焦、建材、民爆等特色产业板块,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互动,形成产业“一条龙”关联群体,培植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实施体系促动战略。建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园区一座22万伏和两座11万伏输变电站的建设,加快园区长壶一级路与通往平顺的集李路连接线,以及引漳入壶大型引水工程的审批立项进度,加强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服务环境支撑体系,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推行一线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

壮大农业经济,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xx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谋划发展现化农业,着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规模化,进一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的契机,牢牢把握市场趋向,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以牛奶、陈醋、羊汤、土豆、黄花茶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九牛寨乳业、紫团饮业、裕沣酿造、辛寨陈醋、郭氏羊汤、西柏林豆制品等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农户、扩规模,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或其它中介组织租赁农户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逐步建立起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土地流转制度。二是加强绿色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绿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重点发展优质小杂粮、优质蔬菜、脱毒马铃薯、优质玉米、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基地和奶牛、肉驴、猪、鸡、兔等规模养殖基地,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家政帮扶组织,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开心走出家门,安心在外致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强对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竞争力。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短期;长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2.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产出是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下的要素约束问题。二是为什么有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证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国民收入,改善人类福利的问题。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实现生产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四是如何实现通货的稳定,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各类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在市场机制下,各类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市场上要素价格能否迅速波动调整从而实现要素供求均衡(市场出清)。而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界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通过价格的波动调整实现市场出清。短期内由于价格刚性(粘性)会导致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不均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内价格总可以得到调整使得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利润提高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长期名义工资水平可以自由波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不受价格变化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还有第二种情况,货币主义对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运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垂直。货币主义中短期和长期的差异表现为居民的适应性预期差异。货币主义认为居民依据以往经验而对经济变化形成适应性预期,短期适应性预期往往不能准确预期经济变化,但长期经过修正可以取得准确的预期。当物价上涨时,短期内居民低估物价上涨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资,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失业率下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居民准确预期物价变化,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受物价变化影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垂直。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多任务目标冲突;学科性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个体理性选择发展出的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厂商生产理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坚实根基。然而,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推演、证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数学工具令众多学习经济学的学子望而生畏,并给任课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无小事,面对学生就定理证明过程所提出的疑问,笔者翻阅微观经济学理论相关经典著作和数学书籍,首先,对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上述典型问题进行了补充;其次,对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授课、研究生学习所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06.

[3]史树中.数学与经济[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66.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微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259-02

台湾经济史学家赵冈,与陈钟毅合著的《中国经济制度史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986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影响甚广。在这本中国经济制度史文集中,作者阐述了他的独特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并研究了这些市场的运作,涉及了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等内容。笔者着重拜读了本书的第一至六章,讨论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土地部分,参读了赵冈的另一著作《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兹就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并赘以研读期间引发出来的管见,以供作者和时贤参考。

一、概述

本书绪论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演进过程,它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主要是土地所有权)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耕种契约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史料挖掘。同时,本书的两个突出特点是:不为经济史观的束缚,反对用史料来迁就理论框架;从通史的角度来阐释,避免断代研究中的片面。这为近人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建设性和启示价值的思路。

本书在论述中,把市场经济和人口变化作为两根主线,认为中国自战国以来已形成自由的、包括土地在内的私有产权制度,并在这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这与传统的观点不同,同时代的许倬云也有类似的观点。马克思经济史观认为:市场经济是现代的经济制度。作者却认为中国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经济。理由是:“只要有私有制度发生,经济财货的所有权分散在众多的单元中,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可以有古代的市场经济,也可以有现代的市场经济。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技术水平的高低不同,……但是这些经济单元在决策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却是相同的――在既有的制约下寻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本书,第2页)。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市场与土地分配,赵冈通过对地主户每户平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农村中没有大地主,是特别值得注意之现象。如果村庄中大部分农户只有10亩20亩土地,即令分配不均,上下出入也不过是几亩之差,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赵冈,2006,第160页),这也使得中国的生产制度与典型的封建社会特征有所不同:“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以这种众多的个体自耕农为主体的生产制度”(本书,第75页)。诺思(1999,第25页)阐明,只有当人口增长使得土地资源短缺时,才会形成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由于西欧(不要理解成南欧的希腊罗马地区)人口稀少而土地丰裕,所以直到15、16甚至17世纪才形成完全的土地私有权。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已经存在严重的人口压力,于是就形成了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诺斯认为土地稀缺才会导致明确产权,而赵冈认为土地制度两千年前就基本形成了,二者实际上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要研究中国传统农村的长期变迁,我们不能忽视人口增加对生产结构及地权分配的影响”(赵冈,2006,第168页)。笔者也认为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史中,以“人地关系”最为重要。

经营地主的大范围的长期存在,也使得这种生产制度不同于封建社会地主将土地租佃给农民以进行耕种。所谓经营地主是指那些“设法取得家庭人员以外的劳动力,从事经营农业生产”的地主,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短期雇佣他人劳动力”或“用购买奴婢的方式长期占有他人的劳动力”(本书,第76页)。赵冈认为第一种获取劳动力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力买卖关系”,它表现为私有经济下的产权合约。因此,地权的分散分配方式,也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更倾向于自我经营,并利用劳动契约关系来进行生产的组织。同时,租佃制度也是一种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在人口不断增殖,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的状况下,地主自己经营农场的相对利得渐渐不如出租土地所得为多,后者便逐渐取代前者”(本书,第105页)。但是,土地出租的规模却很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全国耕地71.3%是自耕,只有28.7%是出租”(卜凯,1937,第194页),雇农的比例也极低:“南方各省雇农占总农户之比重,大多不足1%;华北各省略高,最高者也不过7.39%,全国平均的雇农比重只有1.57%(本书,第108页)。租佃制普及的情况下,佃农在订立租佃合约时具有相对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

二、商榷

现在,对“市场经济”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理解的,最通常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许多人头脑中的市场是狭义概念,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配置)大都不通过市场进行,所以不能称为市场经济。但对市场一词还可以作广义的理解:只要存在由供求关系制约的价格,生产要素可以按照价格信号的指引进行流动,就可以认为是存在着市场关系,存在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这种经济就可以称为“市场经济”。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战国以后的经济,应当是可以称为市场

经济的。

我国自战国以后逐渐形成了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商业和市场也比较活跃,赵冈的“市场经济论”强调了这一方面的事实,有利于突破人们头脑中僵化的自然经济模式;但是李根蟠(1997,第69页)认为战国以后“自给性生产仍占主要地位,市场机制远远没有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把这种经济称为“市场经济”,其片面性是明显的。笔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体现在边际分析上的,即使自给部分比重高,只要边际价格是市场价格,那就可以用市场经济模型来分析。

本书在首章提出了一个“均衡模型”,该模型对本书有一定的基础性。这个模型最重要的是说明了,即使是市场经济下,人口的过剩也会导致家庭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传统学者用工场手工业不如家庭生产来证明中国不是市场经济,是封建经济。但是本书后来的取材甚少再论证到这个模型之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对模型进行规范的检验,而经济实践与这个经济模型的关系为何,在此书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这是一个遗憾。且在书中的第9页,有关资本与土地的边际报偿率的不等式上出现了一个错误,明显地把不等号的方向弄反了。

本书在细节之处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第六章探讨雇佣劳动的问题时,只计算现金工资,而忽略了实物津贴的部分;第二,在首章提出的经济模型中,忽略了职业的季节与地域的转变,也未能考虑生产规模等问题。

笔者认为本书对中国经济史材料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应当说是意义深刻的,在如何选择与排列史料方面,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运用史料来证明传统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同时,辅之以理论分析说明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路径,较好地论证了传统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尤其是私有制和市场方式在其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新星出版社,2006.

[2]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赵冈.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M].新星出版社,2006.

[4]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M].成城出版社,1937.

[5]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经济学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关键不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与旧制度主义者一样,新制度主义者也是从批判流行经济理论“过于抽象”人手,但降低抽象程度意味着要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放弃建立在确定性和无限理性基础之上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放弃这一基本假设的方法论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说都是意义巨大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进而讨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最后对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比较。

一、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诺思指出:“我们应注意不断地把传统正规新古典价格理论与我们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试图去替代新古典理论,我们的目的是使制度经济学成为对人类更有用的理论。这就意味着新古典理论中对我们有用的部分——特别是作为一套强有力分析工具的价格理论应与我们正在构建的制度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这种批判并非全盘的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和扬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更多地关注经济的效率而忽略经济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被新古典经济学忽略的三个问题:(1)各种可供选用的社会法规和经济组织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均衡结果。(2)在同样的法律制度下,经济组织的形式为什么会使经济行为发生变化。(3)控制生产与交换的基本社会与政治规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变化的。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威廉姆森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说和微观经济学是一致的。新制度经济学在一些方面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继承,但新制度经济学的“新”也表明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1)新制度经济学给出了充分假设,即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也在于其独特的管理方式和结构。后者带来了不同组织类型中信息传递和激励的区别。(3)新制度经济学使用的比较方法是两种可行形式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将可行形式与抽象无摩擦形式进行比较。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关系可表述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的条件下,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是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制度变量假设部分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制度分析的路径和传统。新制度经济学更注重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详细考察,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表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重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以经济制度的产生、变迁及其作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会对制度结构及人们具体的经济选择行为产生影响。显然制度的产生和使用需要投入真实的资源,这里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交易费用,然而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却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认识到。不仅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即使是他们的批评者也都想当然地把这些制度和交易费用看成黑箱或无摩擦状态。这与他们在经济研究过程中舍弃制度变量紧密相关。第二,试图从文化、心理、历史、法律的角度寻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制度的一种产生方式是通过人类的长期经验形成的。当一种经验或习俗被足够多的人采用时,这种规则就会逐渐变成一种传统并被长期地保持下去,锁定为一种行为方式或传统习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发展起来的。并且,多种制度的特有内容都将渐进地沿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演变。学者称这样的规则为“内在制度”。凡勃仑把制度形成的基础归于思想和习惯,“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联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思想习惯又是从人类本能产生的。加尔布雷思则认为,现实的“经济制度”(私有制、货币、商业、利润等)只不过是心理现象(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的反映和体现,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律关系、人们的心理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注重对包括习惯、思想在内的内在制度的研究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点。第三,新制度经济学一个重要特点是经验和案例的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案例研究非常普遍。案例研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同时,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的研究,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即小概率事件可能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生改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非常关注“微观”问题,同时将个案研究提升到“一般化”的层次。阿尔斯通指出:“借助关于制度的理论知识和现有成果,案例研究方法常常是推动我们积累关于制度变革理论知识的唯一方法。”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准和理论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基准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思想是交易成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罗伯特·D·库特对“科斯定理”做出如下解释:“从强调交易成本解释的角度说,科斯定理可描述如下:只要交易成本等于零,法定权利(即产权)的初始配置并不影响效率。”科斯定理是认识产权功能的理论基准。科斯定理说明,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就所有制来说,无论它是国有或非国有,谁拥有财产对效益并不相关。而在现实生活中,产权的所有是同效益密切相关的。科斯定理的力量在于,它指出寻找答案的路径:究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什么因素与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恰恰相反,导致产权与效益无关。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等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节约交易费用。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和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和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和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的摩擦,因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了,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等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尽管交易费用理论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需改进之处,但交易费用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经济学的传统面目,给呆板的经济学增添了新活力。它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虚假假设之上的完美经济学体系的一统天下,为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新的研究领域。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经济学更加完善,而且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正如科斯本人所说:“认为《企业的性质》的发表对经济学的最重要后果就是引起人们重视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那就错了。在我看来,人们极有可能产生这种想法。我认为这篇文章在后来会被视为重要贡献的是将交易成本明确地引入了经济分析。”也许,该理论目前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还有距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对经济理论的巨大创新意义。四、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微观、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宏观、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前者以科斯定理和交易费用为理论基准,后者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参照系。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主。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新制度经济学派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定予以继承,而不同意其理性人的假定,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人所处的经济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信息是稀缺的资源,因此总有意识地想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人可能会导致:想达到理性意识,但又是有限的。所以经济人行为的有限理性就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假定。在其基本假定之后,他们仍继承了古典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与这一方法论相一致的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如,效用、效率、边际、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等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和人所面对环境的理想化假定做出了更加切合现实的修正,并借助交易费用概念论证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里,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经济人活动其中的市场制度有改进的必要而不能被理想化和永恒化的结论。其对市场现实分析得出的产权理论,成为支撑其整个制度变迁理论大厦的基石。但其整个学说仍是建立在斯密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经济人命题之上的,其研究方法本质上仍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既阐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揭示了制度的动态性、历史性及其演变规律,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分析了微观层面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在理论分析中,坚持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演绎分析方法。在理论和史实的分析中,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背景是他的社会历史哲学观。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结构观、发展观、动力观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观,为其制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哲学工具,使其制度经济学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宏观的理论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相似处在于:第一,都注重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都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曾说过:“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明显地受到经济学基本方法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提出制度的动态性和历史性,这是借鉴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演变规律的分析。第二,都强调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定义的“制度”即经济关系与竖立其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变更不是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制度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反之则阻碍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1971年发表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文中,诺思明确提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观点。他说“制度安排的发展才是主要的改善生产效率和要素市场的历史原因。”在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进一步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更强调制度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各种因素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它们不过是由制度创新所引起的某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表现而已,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制度因素。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