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语文作业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传统复习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主讲为主的高三语文复习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1、学生被束缚住,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都是被动、压抑的状态。积极性大打折扣,主题作用得不到发挥,高三阶段是高考前的冲刺阶段,时间宝贵,复习的效率就很受影响。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教师重在传授知识,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捷,往往忽视了学生解题能力、习惯的培养。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大大影响复习的质量。
4、导致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本身高三复习的任务就较为繁重,这样必然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加重学生身心压力,不利于复习冲刺的进展。
总之,原有的语文复习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复习任务完成到位,而我们知道,高三语文复习的任务是对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能力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
二、 自学学习的重要性
1、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 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力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要是人类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那么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够忽视学生自身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
我们以往所走过的教学道路可谓是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真是用心良苦,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而在课堂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则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复习效率。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标的带着问题去看书复习,查找自己所要问题的答案,再在“当堂训练”中去证明和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就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做法的好处就是必须让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去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因而可以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和提高。
3、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发展全体学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是,学习自觉的学生,实际上就是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上去了,而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学习不主动的学生,也就成了后进生。我们现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要让原来的后进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学习的信心。
三、自主学习在高三语文复习的应用策略
在高三语文复习期间,我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复习效率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初步梳理出几点自主复习的策略:
1、在基础知识过关中的应用。在复习过程中,首要解决的是基础知识过关,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先把知识重新讲一遍,然后布置几道相关习题让学生完成,最后教师归纳拓展。或者是边讲边练,不过比上新课时多了几道练习而已。这种复习方式只把旧知识再炒一遍,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知识比原来更熟练一点而已,根本谈不上提升,这就失去了复习课的意义。而在自主学习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通常采取如下做法:
一是设置问题,指导学生找出知识间横向和纵向联系。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萌发新的学习欲望。
其次,精心设计复习提纲,指导学生复习,让学生学会复习,知道该怎样复习,避免复习时无从下手。
三是精讲典型习题,指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四是精讲知识重点,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归纳,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自主学习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的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找出知识的联系――出示复习提纲――指导学生复习――出示典型习题――指导学生巩固知识――引导解题――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展示重点――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2、在搜集难点过程中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高三语文教师在几轮的复习教学中所依据的是考点的要求,在各轮次的复习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求全”的思想,宁可多讲一遍,也不忽略一个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较为有效,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模式耗时费力,对于紧张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降低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完全不需要再花费过多的教学时间,只要一带而过即可,应当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生尚未掌握或者掌握效果不佳的难点上面,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有效提升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成效。关于这一方面,笔者在组织复习教学工作中,除了依据考点要求进行相关内容的组织之外,还通过学生阶段检测、模拟考试等反馈信息进行重难点的确定,并且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并和小组其他学生交流梳理,排查出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哪些方面的薄弱环节,哪些地方应当在复习教学中予以强化。借助于这样的信息反馈,笔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抓住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复习教学也更具针对性,教学实效性更加明显。
3、在调动学生主动性过程中的运用。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工作中,虽然要经历几个轮次的复习,
但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自己讲授为主,将涉及到考点的内容进行再一次的讲授,学生在复习教学中处于被动听讲的角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有可能听得昏昏欲睡。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单向灌输以及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主体地位,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这样的精神状态在高中教学节奏快、时间紧的背景下,必定会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消极影响。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改变了以往全部依靠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模式,将学生有机吸纳到教学活动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复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学生反串角色的内容,将一些内容的复习教学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在事先指导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进行相关内容复习的教学工作,其他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复习活动。这样的新颖形式一下子就为沉闷的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强烈的新鲜感,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理解实际,有助于增强实际教学成效。
4、在核心知识整合中的应用。复习过程中的核心知识整合是指在基础知识过关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教师采取一例一讲一练的模式对要点各个击破,做到精讲、多练、多指导、少讲解,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参与性。第一,深入调研,选好典型例题。对例题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先尝试解题,再出示答案让学生对照。第二,各请一位做对的和做错的同学讲讲解题的过程,教师点评。第三,教师进行重点点拨,解疑释惑。教师在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区分易混的概念,找准知识的关键,找出知识的联系,分析易错的知识点,探究知识应用的规律,掌握解题的方法,对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应特别提醒。第四,变式训练,巩固强化。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训练,知道学生学会分析题目,训练解题思路,巩固强化核心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教学方面:认真研究各课改省份高考题,认真研究高考精神,认真组织备课组进行复习研讨,认真制定第一轮复习计划。
在正式展开复习之前,我针对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究年考纲和考试说明,,重点关注省份的新课程改革。同时深入领会参加的市里的调研活动,争取把新高考要求落实到每个专题中。认真参加语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个专题都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再深入领会,细心吸收,精心选题,根据生情校情学情,制定工作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完成。
二、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按备课组工作计划,高三复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稳扎稳打,对高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要面面俱到,即使没有涉及到的,只要跟高考有关的,仍有复习的必要。备课要细,上可要实,作业要精,补漏要勤,检测要有针对性。为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作准备。第二阶段,知识的网络系统阶段。以专题训练为依托,以第一轮复习为基础,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以专题促归纳,让归纳生升华。让学生对所有考点的知识心中有数并自我成体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归纳,这样的东西才是他们自己的。第三个阶段。摸拟提高阶段。在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必须精讲,而且决心不再留任何尾巴。对个性问题一定要做个别辅导,决不把这次遗留的问题带到下次考试。
在复习过程中,我注意的问题:〈1〉重要的地方要在手里过,尤其是在诗文中的关键字和疑难字。〈2〉早读一般采取朗读的办法,而且是高声。〈3〉课前一定提问,课后一定有作业。〈4〉每复习完一个章节一定要总结,方式可多样,不见得只采取检测。〈5〉平时多练笔,写一句漂亮的话,即就是在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中用一个准确且漂亮的词句也可。〈6〉不忽视美文对学生情趣的陶冶,尤其是《读者》中的文章,要随时挑出一些和学生一起交流,欣赏。〈7〉复习是力戒枯燥,要想方设法要复习课充满趣味,这既是语文课的特点,也是提高复习质量的有效途径。〈8〉不把语文课变成是哑巴式的知识传授课,想办法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9〉多打听一些外校,尤其是兄弟学校的复习方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复习内容和复习进度。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我以为,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
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为此,笔者认为高中备考不能让课程的“心灵天秤”人为发生倾斜,更不能将备考的“梯子架错了墙”。解决的有效对策是用“内生性再平衡”策略阻击工具性的人为异化,将语文课程人文性中的个体性、主体性、生活性、习惯性有机圆融在工具性之中,不断壮实学生生命成长的根基,还语文课程和备考复习的本真意义。
一、语文备考策略失衡的外显性特征
1重“主导”轻“主体”
刘铁芳在《走在教育的边缘》中说过:“生命化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尊重、满足、善待和成全,挽回的将是每一个学生美丽人生的开启。”高中教师应当明白,自己是帮助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那个人。衡量高中语文备考复习成效,不仅要看教师这个“主导”是否具备了教书育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要看学生这个“主体”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教师传授的“十八般武艺”。
从这次高中语文教师的展示课上,笔者发现许多高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即教师在课堂复习中呈现出重在发挥教师“主导”角色,轻视学生这一“主体”作用。一头热一头冷。或许,是教师误解了海穆・基诺特在《美式课堂》中所说的“我得到一个恐怖的结论,发觉我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的真实含义。教师这种重“主导”,没有眷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这一“主体”情况,只能说是一种“单相思不恋爱”。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那种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了《考试大纲》或课程要求就算完成了任务的教学理念,或这种“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的看似崇高实则消极的教学风格是十分要不得的。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着教师备考复习不可能实行单向一刀切,必须建立一个“U”型通道。那种不顾学生需求,只顾教师“主导”的备考对策,难以创造语文备考的师生感动。
只顾教师这个“主导”,不顾学生“主体”,往往会导致学生这个“主体”看见山头走得苦的窘境,事实上也使“主体”超越了最近发展区,进而造成学习低效的不利局面。只有“主导”与“主体”的位置归位了,语文备考复习从荒唐到崇高就只有一步,从崇高到荒唐就变成了没有路可走。
2重“温故”轻“知新”
在观摩课中,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教师备考复习的授课方式还是“老牛拖破车”:一种是“先讲评昨天的作业、然后知识整理、接着举例说明、再布置配套作业”;另一种是“根据考点知识,选辑大量习题在课堂内外对应强化练习”。这种“讲、练、评、练”的授课方式,重心聚焦在“温故”上,目的是让知识“不再雾里看花”,让知识实现“亡羊补牢”。在这里,教师将复习的目标仅仅停留在“温故”知识这个层面,且旨在通过机械重复的练习让学生实现“以万应一”,而这恰恰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因为,要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要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里?
语文备考习惯性的机械重复并不能推动学生学业的进步,只有明白问题之所在,并针对性提供问题的解决之策,才是学生学业进步的不二选择。高尔基曾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备考不清楚学生是知识缺失还是技能缺陷,或是受内外部背景因素影响下的不愿学不会学,只是一味机械枯燥地重复“温故”,那么不仅会浪费时间,更为严重的是会降低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备考复习只有在不炒冷饭的“温故”基础上重视“知新”需求的转型升级,才能激活学生的内生性学习需求动机,才能较好实现建构与生成语文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重“缄默”轻“活化”
高中语文教师备考策略有一种异化倾向叫只教“有字的书”不教“无字的书”,梦想以纯技巧、方法来解决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内生性问题。在这次培训展示课上,有四位高三一线名师大谈作文技巧的实训,有五位大讲知识读写听的巩固性记忆,就是不讲知识的真正含义、课程的本真意义、高考分数背后的故事。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否定技巧与巩固性记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觉得作为一线的名师,应该在展示课上体现并贯穿――“让美丽的‘花朵’在生命的季节里绽放出怒放的生命,让勤劳的‘骆驼’在茫茫沙海里扬起最优美的驼铃声,让可爱的‘宝贝’在思维成长的园地里插上灵性的翅膀”――这样一种“不仅要培养要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还要培养他们抬头看天的情怀”的生涯学习理念。教师应当明白“知识有明确的知识,知识也有缄默的知识;有静止的知识,也有不断编码活化的知识。那些知识并不是在教师既定的传授过程中就能够学会的,它需要做事,它需要回到生活,它需要丰富的感受,才能去把握那些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备考策略,如果关起门来谈技巧讲方法,那么“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生命与生活过程的情感体验与鲜活写照是难以照进学生的作文之中的。只能说,技巧的学习和娴熟运用,只是一种掌握“缄默”的外在知识罢了,难以形成学生内在的不断编码活化的知识、更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人文素养。
4重“碎片”轻“系统”
高中语文教师备考策略异化还体现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不自觉撕裂与无法形成系统纲举目张的统摄。从前,课堂教学处处存在着学而不乐,严肃过头,机械学习的情况;当下,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又处处存在着乐而不学,自由过火,不建构学习习惯的养成载体,不以系统解决问题,习惯于碎片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
在这次培训的23堂展示课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名师”还是“新手上路”,备考的对策倘停留在“听与看(接受、识得)的知识层面”和“练与用(模仿、习得)的技能层面”,没有在“思与觉(内化、悟得)的价值层面”上下足功夫,更没有一根思想道德教育的纲绳将学生生命成长所需的知、信、行三者或三维目标有机圆融起来。作为高三语文教师,备考中要有朱小曼教授所说的“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的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一种基本理念和基本视域。
因此,高三备考不仅要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还要强调德性成长系统的统摄,与此同时,还应该十分关注影响学生成长成功的家庭教育系统、动力系统和认知系统这三大黄金定律的作用。
二、语文备考内生性再平衡策略
1主体性再平衡,提高学生内生性学习合作效能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高三语文教师备考的“主体性”再平衡,应构筑起合作学习的立体“等腰三角形”模型,自觉将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与学生“主体”自我调控管理能力以及第三方“高考考纲、课程文本”要求的三个基点连接起来。这样的“立体铁三角”,可以有顶端有特长;可以有多个光芒的切面。不仅如此,学生的“主体性”一旦撬动成功,那么,学生的角色也会自觉朝考生角色转变,这必将有助于学生自我备考管理的突破,成为高效备考的省力杠杆。
学生实现“从奴隶到将军”主体性回归,其内生性的作用有:一是会对语文的六个考试能力层级的认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二是会把语文复习中的“计划制订、问题清单、学时效率”排上议事日程;三是会对备考的通识性策略做好“一准、二精、三薄”的文章;四是会对备考的心路历程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适。语文备考实践经验表明,学生“主体性”的再平衡,有利于解决“作文训练效率低,突破高分困难;基础知识题做得多,自己仍感到没有把握;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观题,很难讲清答案是怎么拟出来的等问题,心若知道了灵犀的方向,那么学生学习的质效一定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成倍增长。
2个体性再平衡,提升学生内生性学习需求等级
语文教师在备考策略上,倘若还是基于传统的“温故”而不“知新”,没有提出新的学习需求,那么,不同层次的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就会慢慢在“炒冷饭”中降低,势必会造成学生个体性分化加速。吃得“刚刚好”的学生会觉得没有新的学习需求产生“倦怠”,“吃不饱”的学生会在“陪读”中意志消沉、激情淡化,“吃不了”的学生会感到“复习是炒冷饭”,复习的低效在情理之中并非意料之外。视界决定世界,格局决定结局。学生的命运应当由学生自己主宰。
“温故”基础上的备考“个体性”再平衡,需要“知新”需求升级,具体的做法:一是让学生自我编织语文知识体系。教师备考的设计理念和实践,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学会从语文整体内容角度看待知识联系,自我整理和列表知识单元间的相互关系,用最少的语言总结全书或单元的内容。二是让学生读懂高考命题背后的故事。在命题的原则、思路与方法上,教师不再是专利的拥有者;在演题“知识网络化、题型化,题型情景化、生活化”的生成上,让学生明析考点知识与高考题型之间“森林”与“树木”的关系以及解决的路径,学生可以成为命题的“小专家”。这种需求的转型升级,能够让学生在宏观与微观上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所在,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备考复习中,从混沌走向清晰,从零散走向集聚,从单元走向综合,较好达成学生自我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的目标。
3生活性再平衡,增进学生内生性学习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考旅途上的基本视域里,必须帮助学生打开两扇门――“心灵之门”、“智慧之门”;必须忠告学生在成长路上不能放弃两条路――“成长的路”、“选择的路”。让学生知道“我是谁”与“世界是什么”。一个学生遇到这样一位能够帮助他寻找与这个周遭世界的“门与路”,以及做好“门与路”的对接与转换的好老师是他人生的幸运。
语文备考生活性的再平衡与回归,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是“两耳要闻要做窗外事”。因为,众所周知,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努力让学生去体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课堂高于课堂”的实践,实现知识的情感拓展、迁移、联接与转换,还备考于学生的生命与生活过程之中,让学生决定自己未来生涯发展的方向,这才是教育的本真意义。为师之道,不是将自己的知识、智慧输入贡献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贵在心手相传,贵在与学生一路同行。
语文备考复习生活性的再平衡,必须让学生既读有字的书,也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要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以及选修校本活动课程等,努力让学生在回归生活中提升自我觉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识别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备考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既要有知识的成长更要有精神的发育。学生内生性情绪的稳定、内心的强大以及自信心的增强,惟有在生活性的情感体验中才能动态生成。
4习惯性再平衡,培育学生内生性高效思维模式
学会反思意味着学生备考复习又将步入一个重要的起点。高中语文备考的习惯性在元系统的再平衡,是保持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恒常性的重要支架。建立“目标、自习、听讲、作业、复习、考试”等环节组成的学生学习质量自我管理元系统工程,可以用格式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载体校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学习低效,可以让学生清醒地觉察到每天每周每月所获取的知识量和相应技能与自己付出努力的关联性。这种以其高度巩固的成自动化的系列程序或模式的良好学习习惯,必将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效能低下的恶性循环。因为在元系统工程中,学生带着“课程目标、课堂目标、考纲目标、生涯发展目标”等上路,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自我调整学习时间主动解决;学生在课堂听讲环节,可以通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在作业环节,可以像一次旅行,既在乎目的地,更在乎沿途的风景以及做作业时的心情。将纸质作业与社会活动作业有机融合,进行错因分析,及时订正,不犯重复的低级错误,可以打开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学生在复习环节,可以学会及时和循环复习两种方法,让学生及时有条理地整理学过的知识,进一步督促自己循环归类一周一月学过的知识结构要点,便于存储大脑刻骨铭心,便于考试时对存储于大脑中的知识进行有效高速搜索,提高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益;学生在考试环节上,学会情绪调控,可以预防考试发挥失常。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应考的实践提炼并推行了具有我校特色和模式的“三研三时(实)”:课前三研,即研读定方向、研判理学情、研讨找方法;课后三时,即随时反馈、按时反思、及时返还;课上三实,即唯实情、悟实质、求实效。
课前三研:研读定方向(研读考纲,把握走向;研读试题,整合教材)、研判理学情(研究学情,理清思路;判断情境,预设问题)、研讨找方法(专题专人,主备主讲;集体修定,创新方法)
怎样做到研读定方向呢,首先要研读考纲,把握走向。在研读2016年的考试大纲后,感到没有太大的变化。高考试卷以稳为主、稳中求变。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依然作为重要内容,教学的方向不变: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014年、2015年以及变化的考点应该不会再变,比如: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近义成语辨析题,排序题改为选填句子以及文言实词改显性考查为隐性考查等等。历年高考题依然作为训练的载体,能力考查的方式不变:即各类文本的阅读,单位时间内的限定性、指向性的阅读理解与表达。以前的备考经验可以借鉴,学情数据可以参考,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可以借用,总之不必摸着石头过河。其次是研读试题,整合教材。高考试题是研究的标本,通过研究找规律、找变化,看答题的角度看知识的运用,从而对教材进行整合加工。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主要分两部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阅读与表达合并在一起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是吸纳,表达是释放;丰富的吸纳是以理解为前提的,顺畅的表达需要丰富的吸纳做基础。二轮复习中避免重资料轻教材的误区,重温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熟悉基础题型。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怎样做到研判理学情呢?研究学情,理清方向;判断情境,预设问题。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效地突破学生的知识盲区和误区;最重要的备课环节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盲区和误区;二轮复习中不能忽视“学情”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讲清”的基本层面,要达到“弄懂”的最终目标,所以课前根据“学情”预设学生的问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尤为重要。
怎样做到研讨找方法呢?专题专人,主备主讲;集体修定,创新方法。一轮复习中集体备课要有专题性,每个专题有主备人,主讲人,集体修定后拿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法。针对高三后期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阅读功利性强,粗略浏览便匆匆答题,错误率升高,通过研讨找方法回归真正的阅读,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七嘴八舌”的机会,给学生反思修正的时间,提出再次阅读的要求,把阅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走一次返程路,学生学会命题,题干与答案俱全。从拟题角度要强化陷阱意识,从答题角度要强化规范意识。
课后三时:随时反馈,审视问题,看清误区;按时反思,查找漏洞,弥补不足;及时返还,制定方案,反复训练。
一是随时反馈。在学生感到自己陷于题海、视野狭隘、积累空虚,一筹莫展之际,老师要审视问题,看清误区,随时反馈,设计考试问题反馈表,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错误和个性问题,制定方案,反复训练。最佳的教案是最有效地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最有效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方法是对作业和试卷的详批细改和具有针对性的讲评。
二是按时反思。做到查找漏洞,弥补不足。教学中要“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
三是及时返还。做到制定方案,反复训练。要避免三个误区:重内容轻学生,重资料轻教材,重技巧轻阅读、表达。给老师的建议:教师体验答题过程,体验答案的“来龙去脉”,讲评注重讲答题思维及心理过程,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方能跳出题海,经过做题方能精选试题。
课上三实:唯实情、悟实质、求实效。
第一,唯实情。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答案,只尊重实际情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二,悟实质。语文即生活,生活思维即答题思维,语文试卷的追求之一是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理念。语文试卷的答题思维就是生活思维的浓缩与升格,所以深入思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对生活产生理性的认识,把生活思维迁移到答题思维上,就会由繁入简,由难变易。首先应该体悟语文试题考察的实质,王大绩说语文试卷中“小阅读”选择题目实际是“脑筋急转弯”,历年高考作文题考察的实质主题都挂靠在“过去――现在――未来”这条轴线上体现“传统与时尚”的思想碰撞。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考查实质就是对学生检索和加工能力的考察。检索即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加工即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达到题目要求的过程。领悟了实质训练就有了重心。其次如果学生答题思维进入误区,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领其走出困境,能起到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效果,如语言运用题: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妈妈做的红烧肉。每次还未做完,我们便都眼巴巴地望着那锅,闻着那肉香的味道, 。
①等着妈妈从锅里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肉盛出来端到桌上。
②那香气四溢的红烧肉便在热切的等待中被妈妈盛出来端到桌上。
③等着妈妈从锅里盛出来端到桌上香气四溢的红烧肉。
④等着那从锅里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肉盛出来端到桌上的妈妈。
根据句式一致性,“望着锅,闻着味道”是动宾结构,排除选项①②;根据句子表述的中心意思“红烧肉”应该排除选项④,最恰当的选项显然是③。但有的学生会认为④等着妈妈也很好,等着妈妈就是等她端上红烧肉,和③没什么区别,陷入思维困境。此时引导其用生活思维来思考:“小孩子的眼睛是盯着妈妈还是盯着红烧肉?”便会豁然开朗。最后,在写作中,生活是源泉,学生要善于书写生活。对生活深入细致的感受,深刻的思考,对生活产生自己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冲刺阶段回归写作教学的本质,表达学生对生活的发现,返璞归真,事半功倍。
第三,求实效。主要是做到一课一得。高考冲刺阶段老师很容易用讲评代替指导,用考试代替阅读,代替方法指导,每节课都着急讲出答案,不给学生反思回视的机会。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课一得”理念此时就尤为重要。比如作文指导可以变“先写后讲”为“先讲后写”,当堂反馈,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可模仿的对象。如时评类作文交给学生写作六法:1.析材料;2.论危害;3.挖根源;4.提办法;5.联现实;6.作结论(作呼告)。有目标,可模仿的训练,使疲惫不堪的学生从大量的题海中走出,每课有所得,每日有所进。
一、认真搞好妇代会的组织建设,加强女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四自”、“四有”教育,培养“四自”、“四有”新女性。通过组织女教职工学习党的xx大文件和各级领导部门下发的妇女工作文件,学习维护妇女权益的各项法规,提高女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并通过组织女教职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有奖测试,《女职工劳动保~规》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了女教职工的法律意识,使她们能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心系福田,为我校高考成绩连续两年翻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校是深圳特区内中最大的一所独立高中,每年的高考任务都非常重,教师压力也较大,记得XX年高三,担任年级组长的是王宜茹教师,她每天除了要教好两个班的语文课外,还需管理高三年级的其他工作,作为一名女性,她组织全体教师精心设计高三的每一个环节,细心、耐心地去处理每一件事情,充分地调动起全体高三师生的积极性,正在大家都满怀信心准备最后的拼博时,她却累得病倒了,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当我们去看望她时,她的第一句话总是在问学生怎么样,老师怎么样,她的病床上永远是打开的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当我们要她休息一下时,她总是摇摇头,“心里的事太多,睡不着呀!”她把病房变成了临时办公室。XX年高考,我校成绩不俗,在生源不如上一届的前提下,上线率几乎翻一翻,各学科的平均分排位均向前跨了一大步,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
去年高三,担任语文教学的是清一色的女性,市二模后,学校进行总结,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闫秀丽老师泣不成声“这次模拟考试我们考得不好,对不起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更对不起相信我们并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的家长,可是我们真的是尽了力呀!我们还要加倍努力,争取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泪水是压力,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饱含着对学生的期望,蓄含着对学校的高度负责,体现着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实。几个月后,我校高考成绩优异,被评为深圳市高考教育教学先进学校,
尤其是语文成绩比较突出,闫秀丽老师还被评为深圳市高考教育教学能手,她们笑了,笑得是那么甜。
三、勇于探索,在教学及育人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校女教师爱岗敬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不甘示弱,勇于拼搏,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承担教研课题和项目,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比赛,并屡次获得优异成绩,公开数十篇,起到了骨干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展“导师制”活动,使一批双一批的青年女教师成长起来。在本次区教育系统举行的福田区优质课的评比中其中有3名女老师获第一名,2名女教师获第二名。
我们还通过开展以演讲、朗诵、拼音、书写为内容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充分调动女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女教职工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近年来,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人,市优秀班主任2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优秀教师2人,区优秀园丁3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20人。不少教学骨干,一批妇女人才脱颖而出,有1人担任校党总支委员,有2人担任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有2人担任年级组长、3人担任教研组长。
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彭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抓好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她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文明班,所任教的数学在连续两年取得优异成绩。
在学校开展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活动中,女教师积极地参加培训,认真地制作课件,特别是廖春风老师,她主持的课题“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市重点课题,并经过三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已成功结题,其研究成果得到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的推广。
徐惠婕,我校一名年青的学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教师,她所制作的课件《我的情绪》及录像课在全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会议评比中获一等奖,受到上级领导及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她撰写的有关学校心理教育论文《我们如何进行中小学心理教育》在《中国电化教育》刊物上发表。她本人也历年被评为区教育先进工作者。
四、献身教育,默默耕耘,为教育和培养下一代倾尽全力,无悔自己人生的选择。
我校区优秀园盯原办公室主任、妇女主任郑秀兰老师,虽到退休年龄,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为了学校评估工作,她超期服役,不辞劳苦,身体越来越差,家人都劝她云医院看看,她说:“我真不敢去医院检查,我怕这时候再查出什么病来,把评估给耽误了。”她至始至终没有影响到工作,坚持如一,为使我校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而做了大量的工作,给青年教师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在今年的教师节联欢会上,一位女老师即将退休,她深情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是福田中学的一位老教师了,对学生、对老师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十分留念这个充满着象‘家’一样温暖的大集体,但是,我马上要退休了,每当我下班走出校门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我舍不得我的学生,也舍不得你们大家。”说到这里,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她用微微颤抖的手拿着似乎相当沉重的话筒,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若有来生,我还选择作一名教师,我还选择福田中学。”
XX年12月12日,一位学生家长满含热泪来到了福田中学,双手捧着一封传真的信件和1000元钱,声泪俱下:“我的孩子现正在北京林业
大学读书,他昨晚特打电话给我,要我今天一定将这1000元钱和这封信转交给张老师的家人……”她的话令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流下了眼泪。张老师,多么好的一位老师,她是那么地热爱她的学生,她是那么地热爱她的事业,但无情的病魔却夺去了她年仅38岁的生命。
青年老师张春华,在我校99年高三政治极度缺人的情况下,勇挑重担,一人身兼数职,每周上20多节课,当时她已感到身体不适,痛流脓水,由于备考紧迫而无暇顾及,只是晚上用“创可贴”贴上,白天仍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课后耐心、细心地为学生辅导。高考结束后才去医院检查,结果为乳腺癌晚期,已扩散到淋巴,当医生知道她的这一情况时,责备中含着深深的惋惜。时间就是生命,必须立即手术并接受化疗,就是在北京住院期间,在病床上的张老师仍让家人购买了大量的教学参考书,每日孜孜不倦地备课,梦想着有朝一日再次登上讲台。两年后,她回到学校,由于身体原因,未能登上讲台,她默默地倾尽全力辅导着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几个月后,她不得不又住进了医院,在病痛的折磨中,张老师留下了遗言:“将我在北京购买的的所有政治参考书捐给学校”。XX年12月9日,张老师不幸英年早逝,而她所辅导的这名年轻老师已成长起来,在XX年福田区优质课的评比中获一等奖。
在学生的信中,这样写道:“老师,还记得三年前吗?一阵风将我们送到了您的面前。那时的您不苟言笑,同学们还有些怕您。可是,渐渐地我们了解了您、体会到了您的那片苦心。忘不了天还没亮您就赶到教室,敦促我们‘一日之计在于晨’;忘不了天凉时细心的您提醒我们加衣,忘不了夜深人静时您仍忙着为我们批改作业的身影;忘不了您拖着病体为我们上课的情景;忘不了在您躺在病榻上询问我们的高考情况,依然牵挂着我们……,老师,您不是答应病好后要和我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吗?为什么在我们已即将大学毕业时,风儿却无情地将您带走?我们还有多少心里话尚未来得及和您说呀!老师,真的好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