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写作是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的一个手段,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口语与写作、图片与写作、文化与写作这几个方面进行训练教学。

我们知道英语的能力训练主要包括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这两个方面。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部分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毕竟,写作要求较高,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是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言语活动。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理解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复习和巩固,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得当,就能够有效的为学生指明学习的道路,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口语与写作结合

写作能力是外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不可能只局限于“写作”本身,而是要在“写作”之外融入更多的内容。而口语与写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握这一点,把学生的口语学习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促进。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经常进行口语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事实上,写作能力的训练包括了书法、听写、默写等训练项目。写作,是语言的文字表达,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促进作用。当前许多初中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常常会出现“不知道写什么”的状况。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以“口语”的方式进行写作,则写作的思路将会顺畅起来。例如关于中秋节的英语作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学生在写作中,其实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如学生可以采用中外对话的方式进行,S2是外国学生,S1是中国学生。

S1: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very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 It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August.

S2:How do you celebrate it?

S1:On the evening there will be a big family dinner. Our family will enjoy mooncakes and watch the beautiful full moon together.

S2:People who work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s will try to come back for the union?

通过这样的情景对话的介入,学生的写作思路会得到开拓,同时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组织写作训练,也能够减少学生写作的压力,让写作成为一种日常对话,增加学生写作的信心。

二、运用图片,开展教学活动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开始多元化,已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文字形式。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总是结合图片、影视等方式来实现的。而这样的改变也对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初中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在训练方法上进行改进,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片教学,在写作中也可以大量的运用图片,通过视觉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如在关于“Wild Animals”写作训练中,笔者就采用了阅读、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Badge(标志) of maturity(成熟), 12-tined(叉) antlers(鹿角) crown a lordly bull elk in Yellowstone; they serve also as formidable(强大的) weapons. Breaking through snow to find food, this bull elk has added a white mask to his face and frosting to his antlers.”通过这样的写作能力拓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的句法和句型,在图片的刺激下,进行更好的思维运动。

三、重视表达差异,正确使用句子

写作是一种交际方式,但是我们知道英语的交际方式与汉语的交际方式是存在差异的。那初中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这种差异。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英语与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的教学。当然,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初中英语只是基础教学,要想让学生对所有的表达差异都有所了解,那是很不现实的,但是从意识上进行强调,让学生形成一种差异认识,则是教学应该突出的内容。

四、结语

总之,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含了多个部分的英语知识,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刺激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让学生在写作中掌握一定的表达方式,那么从语感到语法,到表述习惯定会有一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英军 在“结果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边远地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J];昌吉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桥梁;软土基地;特性;方法;措施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桥梁的交通设施建设越来越多。因为软土在我国分布很广,需要越来越多对特殊地基进行工程施工。软弱地基因其低承载、高压缩、大孔隙、不稳定、难处理的通性,已经成为公路、桥梁等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工程技术难题。

1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软土地基通常具有以下工程特性。

1.1大孔隙比:由于其形成条件和土体颗粒组成的内在特性,软土土体颗粒之间空隙很大,天然空隙比通常大于1,土体含水量通常处于饱和状态,天然含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

1.2高压缩性:软土由于孔隙比大,土体颗粒间结构不连续,而具有高压缩性的特点,压缩系数α1-2, 一般在0.5~2.0MPa-1 之间,有的可达2.3MPa-1;。软土地基固结周期长,承载后变形大,长期不能稳定,容易造成地面大面积下沉、基础底板不均匀沉降,梁柱等结构件开裂等问题,从而影响正常使用性能,进而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等。

1.3低承载力: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很低,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大于60KPa,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Pa,未经处理加固,通常无法满足承载要求,处理加固不善,往往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造成建筑倒坍、结构破坏等质量事故。

1.4渗透性差,处理难:软土具有亲水性,渗透性很差(渗透系数约在10-7~10-9cm/s 之间,水平方向约在10-4~10-5cm/s 左右;),土体中得水分大部分与固体颗粒形成结合水,内部水分很难排除,因此夯实、挤密、排水、胶结等通常的加固原理很难对其产生本质性的工程性能改良。

1.5高灵敏度、不稳定:软土结构非常灵敏,易于破坏,其灵敏度在3~16 之间,受到扰动(振动、搅拌等)后,强度显著降低,且很难恢复。同时软土具有流变性,变形持续发生,沉降稳定历时长,一些深厚的软土沉降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2 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由于软土物理性能及其工程特性的特殊性,常规的地基处理方法及通常的加固原理很难对其工程性能产生本质性的改良。以下就一些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介绍。

2.1换填土处理法。当工程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条件达不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同时需要改善加固的地基分布又不是特别广泛时,使用换填土处理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换填土法的操作有三步:出去原有土层、回填新的土层或者材料、施工技术处理。机械碾压、重锤夯实、平板振动等技术手段都可以实现压实垫层的效果,不仅可以处理分层回填土,还可以加固地基表层土。

2.2管桩加固法。(1)碎石桩加固法。碎石桩加固法主要是通过震动、冲击等手段,对软地基中进行打孔操作,把碎砂、砂石等稳定性和固结性强的建筑材料挤压、填充到原有的软弱地基中,达到加固的效果。碎石桩加固法形成了直径比较大而且密实性较好的碎石桩,也就是常说的砂石桩,它与原有的软土地基共同作用,协同构成密实的地基,这个密实的地基将被作为持力层,进而提高原有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受挤压影响的变形。(2)夯实水泥土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与碎石桩加固法的操作技术一样,只不过它作为填充物填充到软弱地基中的建筑材料是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通过这些原材料形成水泥桩,通过水泥桩对原有地基进行加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相比碎石桩加固法,水泥土桩法的施工更加简便易行,而且施工周期短,需要的经济成本较低,所以在许多地区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3)钢筋混凝土管桩法。它是通过专用机械浇筑混凝土管桩,置入到原有地基中,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增大管桩与原有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加固的效果。实践证明,相比前两者,钢筋混凝土管桩法操作简单,能够明显的加快施工进度,能到达到较好实用效果,而且水泥土桩经久耐用,抗腐蚀性强,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软弱地基处理中。

2.3密实加固法。(1)排水挤密加固法。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环境,排水挤密加固法十分行之有效。它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对地基进行排水吸水,经过预压负荷操作,把水分吸收到砂垫层中,通过这种作用来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相比于前面介绍的处理方法,排水挤密加固法从另一个方面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是一种新兴技术,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加固处理效果比较显著,而且施工操作简便,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比较广泛。(2)动力固结法。这种方法又称强夯法,该技术应用8t~30t的重锤,在8m~20m的高空对地基进行垂直强夯,经过打压进行加密,通过挤压实现地基加固、提高地基强度的效果。不仅能减少压缩性能,还能一定程度的改善砂土抗液化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效果。(3)高压喷射注浆法。这种方法与上面所讲到的强夯动力固结方法具有一定相似性。它利用高压喷射施工机械,将水泥、粉煤灰等强度和固结性较好的材料通过高压喷射传输到软弱地基深层,经过注浆操作来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相对而言,高压喷射注浆桩处理深度较大,目前的技术能达到的最大处理深度已达30m。

3 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工程应对措施

软土地基强度低、压缩性较高,加载变形大,沉降稳定周期长;即便采取了地基处理措施,使得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也极易因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同时也可能因不均匀沉降造成柱倾覆或折断坍塌等危害。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活动时,除了采取合理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外,还须在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3.1设计措施。(1)设计应力求体形简单、荷载均匀,过长或复杂的结构,应设变形缝。(2)注意减小荷载和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

3.2结构措施。(1)选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提高基础的刚度和整体性,减小基底附加压力,减小不均匀沉降。(2)充分利用表层硬土,合理设置基础深度,采用浅埋基础方案,避免上部硬土层被刺穿破坏,尽量降低下部软土的附加应力。

3.3施工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一般应先施工高度大、重量重的部分,后施工高度低和重量轻的部分,并尽可能加大两者间的时间问隔,以减少部分差异沉降。(2)控制施工速度和加载速率不要太快,使地基逐渐固结,强度逐渐提高,这样可使地基土不发生流塑挤出,避免建筑物产生局部破坏或倾斜。(3)基槽开挖时预留约20 cm 厚的保护层,避免扰动土体而破坏土的结构。若已被扰动,应挖去扰动部分,用砂、碎石回填处理。

结束语:

在桥梁工程地基施工中,软弱地基因其低承载、高压缩、大孔隙、不稳定、难处理的通性,当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产生严重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时,使得桥梁发生整体倾斜,甚至基础断裂。因此加强对软弱地基的处理,对我国桥梁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嘉富.连盐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 不良地质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施工中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在一条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质问题,给公路的安全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例如对路基工程的影响,由于其涉及面广,是一种线型结构物,具有距离长,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没有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桥梁是公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跨越河流、沟谷或道路,需要架设桥梁,桥梁也是线路通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的主要工程。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如果不重视好地质条件,就会造成桥墩的塌陷,从而影响整个桥梁的安全。同样公路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内涵也很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因此良好的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反映地质环境的综合指标,也是我们修建隧道对围岩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公路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不良地质现象是指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沉陷、泥石流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路基基础、边坡工程、隧道、桥梁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一)崩塌崩塌是指岩土突然脱离母体岩壁使岩体出现崩落、滚动的现象。

坡面条件是引起崩坍的根本因素。黄土地区,坡度大于50°是就可能发生崩坍;由松散的的岩土组成的坡地当坡度大于45°,高差大于25米的时候可能出现小规模崩坍,高差大于45米就可能出现大规模崩坍;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斜坡,当坡度大于50°,高差大于50米时就可能发生崩坍。

2、地质构造与岩性也是崩坍发生的重要条件。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坍,当松软岩层与坚硬岩层成互层出现时,由于差异性风化使坚硬岩层突出,临空面增大也容易引起崩坍。

3、施工不当造成崩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过分开挖山体边坡,或在坡脚大量采石取土,使坡脚支持力减弱容易引起崩坍。

(二)滑坡滑坡是公路施工中极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在客观环境内通过重力的作用导致部分岩体沿着软弱带向下滑动的现象。导致滑坡的具体原因如下:

1、地貌原因高陡的山坡或陡崖,使斜坡上部的软弱面形成临空状态,上部岩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溶剂发生滑坡。河水强烈的凹岸陡坎也容易发生滑坡。

2、地质原因松散的沉积层,尤其是粘土及黄土浸水后,粘聚力骤降,大大增加了其可滑性。基岩区的滑坡一般和页岩、粘土岩、泥灰岩、板岩等软弱岩层有关,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一,特别是下面是坚硬岩石,上部是松散堆积层时容易发生滑坡现象。

(三)地面沉陷

地面沉陷是指比较软弱的路基基础,在公路施工或者建成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的现象。造成沉降的认为原因主要是路线选址不当或者路基施工不合理。自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强降雨或地壳变动等。

(四)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由于强降水导致的一种突然爆发的由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组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改变地表面貌。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大量水体;丰富的土石碎屑;陡峻的便于集水的地貌条件(山区盆地等)。

三、公路施工中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方法

(一)加强公路线路地质条件的勘查公路建设要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及时发现一些严重的地质问题并及时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可靠的处理,才能保证工程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公路的可靠质量。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如果不重视好地质条件就会造成桥墩的塌陷,从而影响整个桥梁的安全。桥梁应该选择在边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应尽可能避开大断裂带,尤其不可在未胶接的断层破碎带和具有活动可能的断裂带上造桥。在隧道施工前,做好对隧道岩体的勘察,能够更好的确定出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

(二)完善工程设计提高公路抗地质灾害的能力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根据大部分地质剖面对致害地质作用的性质、原因、变形机制、边界、规模、稳定状况、危险程度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如水文、气候等情况,对预测的危害进行正确评价。当路线经过不良地质区域时,要综合考虑地质的治理有效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不同方案的的比选。重点地质防治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必要时可进行工艺试验,因施工过程中必然对原有地质造成影响,如对岩基的喷锚、抗滑桩。挖排水沟等,不能因施工的扰动二对变形地质体造成新的破坏,当不可避免时要正确评估施工的扰动对变形地质体的影响程度,对原有设计进行补充修改。

(三)施工中通过技术手段防治地质灾害

1、对公路出现的崩坍和滑坡现象,应采用以下两种措施进行防治:

1.1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可以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或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1.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以及采用预应力锚杆或锚索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通过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等。

2、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主要有抛石挤淤法:挖至基础的处理厚度,一般为30cm,快速抛石、整平,抛石整平稳定后进行砂砾垫层施工,其办法很快解决了公路桥涵的软基处理,提高了整体施工进度。还有可以用砂、砾石等材料置换或拌入法使软弱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3、在泥石流易发区域,要加强排水工程的建设,以降低其对公路的损坏。

(四)加强不良地质区域的的灾害监测工作对于在不良地质区内的公路工程,要根据地质调查结果,确定监测和预报的重点区域,在每年汛期前对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加强汛期期间的监测工作,讯后要仔细复查,及时掌握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不良地质造成的损失。

总结:由于公路必须穿越一些地质复杂的区域以方便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受不良地质的影响,公路工程已经成为地质危害最为严重的建筑类工程之一。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以及经验积累,来克服各种不良的地质条件对公路施工和其正常运行的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地质灾害导致的各种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斌《公路工程地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12)

[2]林宝辉《山区公路环境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07(12)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控仪表;设备工程;生产流程;检验工作;一次仪表;安装调试;校正

借助自动化生产系统内部的能量参数转换形式以及标准模拟信号格局的表达进行内部变松单元内容的合理设计,借助实际仪表线路的信号输送标准结构形式进行必要的采集手法规范,使得合理的单元格局控制形势得以完善,促进必要生产安装工序参数设计指标的赶进,满足合理预算以及计量工作的标准。在整个信息时代不断更新的影响下,具体到数字化、智能网络分析集成化的自控仪表发展形式格局日渐明朗,根据内部生产安装过程中的施工细节问题需要进行细致观察,保证后期工艺技术改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1.自控仪表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工艺要求以及质量问题研究

结合前期的施工设计图纸内容进行技术人员能力的检验,结合内部工艺的高效流程标准进行逐层划分,使得相对系统的安装工艺流程系统得以稳固建立‘针对专项安装设备的特征形式以及技术要求进行一定格局的配备,确保满足国家必要技术规范和现场操控要求的行为的合理效应,同时结合自控仪表的作业指导内容进行必要的技术补充,保证辅助设备的规范格局处理以及必要的设备使用功能提醒机制建立范围等,这是施工初期必须首要落实的任务。项目的具体工程量内容以及工期的完成时效等,需要根据具体的自控仪表安装施工的技术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同时为了满足必备手段落实效果,必须保证系统机具的使用连续计划标准,促进施工需要的不断创新;在一定的图纸资料以及材质使用标准相对完全的前提下,进行相对严格的材质质量检验,确保安装处理前的部件质量能够达到具体的施工水准,满足产品要求质量的完美实现,确保整个检验流程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具体数据的记录进行后期改进经验的总结,保证批量安装流程的合理实施。

由于整个生产操作管道化以及流程封闭形式的特点作用,使得必要的现代自动化处理工艺要求逐渐上升,为了保证检测仪表与工艺操作的密切联系效应。对于仪表安装问题总共分为两种形式:施工异常与仪表设备自身因素,主要是某一环节的工艺指数与实际要求出现矛盾,伴随内部结构发热作用的不断蔓延,使得整体系统部件以及使用寿命严重受创,同时不容易进行排查。这就需要结合工艺介质熟悉能力以及必要的施工技巧进行系统的改进方案制定,确保故障处理程序的全面进行,保证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2.自控仪表安装工程的具体施工工艺

2.1.仪表部件的检验

仪表部件到货时需要结合外观的质量完善标准进行适当规模的检验,确保具体清单要求的型号以及数量规格得以满足,促进备件对照处理工作的快速落实;针对内部的细致开箱处理环节进行设计,对于单个部件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订货流程以及部门进行协调,保证整体材质要求的完全覆盖。针对单体部件的具体校验,主要是结合必要的工作环境适应状况实验进行技术项目设计文件以及关键调试材料进行逐个对比,因此,具体处理工作的校验人员必须完全掌握整个项目实验的方法以及理论知识,懂得线路连接关键位置的主要电源以及用气原则,保证标准仪器配备要求环境中的具体量程检验效果;整个部件的检验情况需要根据仪表结构系统实际水准进行分类报告编辑,对于合格的仪表部件需要结合整个安装本体的不同功能部位进行标注,进而统一保管,保证专业处理位置的部件能够做到及时提供,促进工期完成效率的有效补充。

2.2.电缆结构位置的管理敷设原则

对于配合安装的电气保护设备本身必须保证完好无损和必要的清洁光滑效果,并且根据桥架控制范围内部的管道延伸方向角度进行敷设路径的合理编排,保证整体连通的电缆型号以及安装位置对自控仪表所需空间的提供,保证连接支架的协调效果;整个过程需要严密注意保护管的具体弯曲角度要满足直角范围内部,具体弯曲半径长度需要高于实际管外径的5倍以上,细节要求对弯曲位置的裂缝情况等也有着进一步的补充。在进行电缆桥架安装处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桥架路径延伸方向进行安装高度的具体设计,使得沿途必要的测量数值以及吊架、托臂的固定效果能够满足预期设计的要求,进而保证整体格局的美观水平;整个桥架施工需要注意不同结构部件的尺寸以及分段组对吊装定位标准进行整齐的部件排列,确保分支部位的错口现象得到完全避免,注意跨度范围内的接地保护效能发挥实况,保证接地效果的可靠运行。

例如:进行消防报警系统自控设计处理过程中根据火灾发生后的智能化报警反应系统的必要安全范围锁定功能进行不同楼层单元以及安全系数的划分、制定;其次,根据具体探测仪器以及报警信号响应装置以及系统消防控制设备内部单机的通电检查,保证我国高质量配置的专业自动火灾预警系统对于消防自动化控制时效的辅助意义。

根据消防系统的具体智能网络格局的分布规律以及区域内报警编址程序的配备效率进行检查安装部件的逐步内容记录,整理有关资料的交付用户主体以及公司细节工作落实的存档等。整个工程借助消防弱电系统的具体调试适应内容以及选区广播器材的联系效应进行接口的智能化标准连接。注意内部系统部件调控以及中心控制工具的密码修改以及空置时机的关闭,结合科学的安装、指导以及调试功能进行设备器具的长期养护,保证其长期的使用寿命和精准的警报信号处理能力,注意符合实际要求的系统运行记录以及调试步骤机理内容的补充;根据总线环路的设计工序带来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标准进行联动输出电压的保护,借助消火栓、送风结构等流程调试设计示意图进行日常工作监理,使得满足信息中心控制与消防安全系数的具体自控仪表的施工工艺能够更加精确,保证内部细节问题的合理杜绝,具体报正其长期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回应。

2.3.控制箱盘的高级配备

控制箱盘作为整个系统结构的终端控制中心,其综合功效的发挥将直接反映自控仪表安装工序的水准效果以及常见问题的控制效果,针对建设单位人员的具体知识能力进行附件运行效率的检查,并保证资料数据的完整记录;结合包装箱的设备油漆保护效应进行底座尺寸的基础保护,并根据槽钢与端子部位的接地系统进行连接,使得安装工序凭借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逐步落实,保证基础钢槽位置的螺栓拧紧,保证系统结构的稳定质量;对于实际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需要将导线控制在两根以内,满足插接式原则进行平垫片在中间位置的追加;导线与实际电器部件主要结合螺栓进行焊接,根据接线位置的排列规律进行导线的绑扎,分支线引出过程中要依据金属线与绝缘保护的配合功效进行整齐的引入盘延伸,保证端子受力的分散水准,避免任何形式的导线交叉,避免短路造成自控仪表部件的烧毁现象。

3.总结

结合自控仪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排查,确保后期改进方案的适应效果,进而全面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的完善,促进我国必要施工工艺的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化自动处理技术以及总体质量标准的主体要求形式,必须结合长期的施工处理经验以及先进理论进行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福.电气仪表工程安装与调试应注意的问题[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11(09).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范文第5篇

中药理论体系中,药物的药性与功能是一个整体,前者从整体上表述了药物的作用性质、趋向和途径,后者则表明了中药对人体调节作用的结果,两者既具有明显的差别,又具有紧密的联系。利用信息技术研究中药药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药性与功能数据进行挖掘,可发现药性与功效之间的明确关系[2]。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和升降浮沉,是中医用药的核心指导原则,是对药物临床作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与中药学理论连接的桥梁,是区分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基本依据。然而很多中药,特别是大部分近现代中药的药性是缺失不全的。在《中华本草》[3]8 980味中药中,缺失性味描述的约7%,缺失归经描述的约75%。这严重影响了药性理论在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实践中指导作用的发挥,影响中药的疗效。本研究以药性与功能记录完备的药物为基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这些药物,建立模型,得到“功能-药性”关联关系,预测药物的缺失药性,为药性的进一步确立、药物研究与使用提供有力的支持。笔者以建立归肝经预测模型为例,探讨中药缺失药性的完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根据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4],筛选药性与功能记录齐备的507味药物建立数据库,每味药物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和功能属性,属性记录包括“有”、“无”两种。507味药物中,归肝经药物为249味。随机分出95味药为检验数据,其余412味药为建模数据。待预测药物为有功能与性味记录、无归经记录的20味中药,预测其是否归肝经。

1.2 数据挖掘方法

采用C4.5决策树算法[5]。本研究考察参数为The minimum number of instances per leaf,其含义为所建立的决策树每个叶结点必须覆盖的最小实例数量,简称MNIPL,其余参数采用默认值。采用十折交叉验证优选模型参数,确定最佳模型;再以95个检验数据进一步考察所建模型的可靠性。

在考察总体误差估计的同时,根据误差矩阵分析该预测模型对归经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总体误差估计计算为模型将检验集正确分类的百分比,代表模型总体分类效果;敏感度计算为模型将检验集中归肝经的实例正确分类的百分比,代表预测模型的捕捉范围;而特异性计算为检验集中被预测为归肝经的实例正确分类的百分比,代表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2 结果

选择不同MNIPL所建立模型结果,评价参数为预测模型节点数、灵敏度、特异性和交叉验证总体误差估计。结果见表1。表1 不同参数模型考察表(略)

模型规模方面,模型2决策树节点数为41,模型3节点数为55,模型2比模型3更具简洁性,更符合最短描述长度原理[5]。

综上认为模型2更具有优势。数据库中药味总数为507,其中归肝经药249味,采用随机分类的特异性为49.11%,而模型2为74.76%。

利用95味药的药性数据检验模型2,模型敏感性为66.00%,特异性为84.62%,总体误差为75.79%。其总体误差估计与表1相当;敏感性降低,其源于95个检验数据集偏小,归肝经实例为50个,敏感性66%与70%之间相差仅2例分类错误,应属于正常波动。

选择模型2为肝经决策树预测模型,其各层节点结构见表2。 表2 预测模型2各层节点结构表(略)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肝对血液的运行、气机运动、脾胃运化、情志活动等都有重要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与“风证”有密切关系。由表2可见,各节点属性大多与肝经有关系,与中医理论相一致。其中补肝、平肝、疏肝、清肝与肝有直接关系,和血、活血、凉血、散结、散瘀与血液运行相关,解痉与“风”相关,而定惊、通经络等都与肝经有一定关系。挖掘结果也强调了这种关系。

根据模型2预测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4]17味归经记录缺失药结果见表3,如“天山雪莲”归肝经的概率为81.8%;沙棘归肝经的概率为100%;而藏菖蒲不归肝经的概率为80.8%。亦有文献报道,天山雪莲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6];沙棘对于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7]。表明此挖掘结果与临床使用有较好的一致性。表3 缺失归经记录药预测结果表(略)

转贴于

3 结论

本研究从药物功能与药性的关系出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肝经归经的预测模型,为药物缺失药性的补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交叉验证法结合旁置验证法考察模型。507个数据并不是十分充足,为解决训练集与检验集之间数量的矛盾,采用得到普遍认可的十折交叉验证法[5];同时,随机分离部分数据,采用旁置法验证模型,进一步确保了模型的可靠性。

中医药是复杂体系,须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认识中药,从多环节、多因素开展研究[8]。本研究得出的模型正是中医药一些局部规律性的体现,其预测结果并非已经确立药物的归经,而是为药物在临床中归经的最终确立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也为药物归经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乔延江,李澎涛,苏刚强,等.中药(复方)KDD研究开发的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15-17.

[2] 姚美村,袁月梅,艾 路,等.数据挖掘及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5):20-23.

[3] 宋立人,吴贻谷,胡 烈,等.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

[5] Ian H Witten, Eibe Frank.数据挖掘-机器实用学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7-133,122-123,98-104.

[6] 张跃新,博希贤,张乃临,等.3种中草药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抑制效果的体外实验研究[J].新疆医学院学报,1996,19(4):272-275.

[7] 胡世昭,冯日官.沙棘冲剂治疗小儿急性黄疽型肝炎12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