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思维

高中历史思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思维

高中历史思维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创新思维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1]。

1、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优势

1.1历史诠释学的启示

历史学科的主要特征是其过去性,这一特征就注定了过去的历史是不可改变和重现的。但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解读却是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的,是永远也不可能停止的。“既然每一代都有它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因而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观点,那么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每一代都有权来做出自己的解释”[2]。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是一种与智者的对话、沟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过程中生成的是一种自我的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创造,能有效地培养思维。

1.2历史内容的丰富性

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政治、地理、军事、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纵横交错,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把历史与政治、语文、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3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它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思维要求的宏观战略思维方式和具有历史纵横感的比较思辨能力上,如果能在历史学习中真正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那么,由历史思维所引发的智力活动不仅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思维特征,而且可以达到较高的层次。历史的智慧是人类智力活动达到高级程度的产物,也是其他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2、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2.1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之间交往频率的增加,心理距离的缩短,情感沟通的共鸣,也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发挥主动精神的催化剂,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成效的取得会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知识的交流是在感情的交流中进行,感情的交流在知识的交流中加深,相融的师生心理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只有在相融的师生情感中,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其上进。

(2)引进必要的历史资料。一般教材往往限于篇幅和教材独有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料的内容越丰富,越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就越能给学生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的环境。历史资料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其次,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独立性地创造性地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新颖性,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潜质。

2.2提倡探究式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实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历史探究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为中心,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课。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利用收集和分析的资料、信息获得直接经验,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敬业意识。同时,由于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需要鲜明的个性作保障。大凡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勇敢和冒险的精神、独立性、自信心、顽强的创新意志、乐观的态度、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等几方面。

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创新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都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他们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对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司马迁忍受侮辱著《史记》;曹雪芹十年艰辛著《红楼梦》;哥白尼坚持日新说,不迷信权威的历史实例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好素材。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人类幸福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他们享有的崇高声望,也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巨大的创新动力。学生在阅读这些伟人的传记材料时,会具体了解到伟人们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的,这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3、结论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应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这一创新思维的源泉,加强教师的素养以及在教材中增加创新思维的内容。创新思维培养的最终效果,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思维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5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最根本的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善于运用这一能力,提升学习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后,将这种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目标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的思维能力属于初步形成阶段,所以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在做出相关的判断和决定时所采取的“想”,这个“想”就被称之为思维能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遇到复杂多样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思维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老师应根据这一学科特有的内容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用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第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具有丰富的图文信息、生动的视频资料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将历史事件通过图片、视频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历史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某一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在阅读内容的重点把握方面,需要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同时重点把握“重点词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第二,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能不做任何思考就请教老师和同学,而是要先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挖掘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向老师、同学请教,这样才能加深印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如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1、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历史资料,比如岳飞刺字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本知识来发散思维,学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可以做到活学活用。第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历史故事展开想象,因为对于大多数历史故事来讲,由于缺乏影像资料,大多是借助文字的考证。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方面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运用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与初中生相比,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轴向思维能力,但还不强。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些历史理论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运用归类总结的方法,然后再联合一定的训练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化地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高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方面,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就比较抽象,教师就可以总结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联系相关的训练题:从历史角度来看,武则天受到大家的肯定,主要是原因是:A、唯一的一位女皇帝;B、提倡佛教;C、武则天执政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最终的答案为C,因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考虑生产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关于这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质疑教材上的知识,也可以质疑教师所教的知识。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理解时,教师对学生这种质疑以学生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要耐心听学生的见解,最后循循善诱地向学生讲解,与学生形成一种讨论式的学习,这样既能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比如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讲,一方面,它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害,造成巨大的牺牲,这是改批判的;另一方面,这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民都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反对战争,提倡和平,并且这次世界大战大力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同时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立足教材内容,不能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舍弃教学。

参考文献:

[1]彭永俊.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2013(18):84.

[2]张颖.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16):47.

高中历史思维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 讨论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5-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发展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那么,高中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放飞才情和灵思呢?我以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第四目“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在上到第四目“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后,提出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资本主义萌芽在何时产生?产生的标志是什么?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有什么特点?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发展非常缓慢?”在前四个问题基本解决后,我又要求学生就最后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顺势引导学生,先思考“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然后再想“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结果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同学们积极地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并进行了热烈的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之后每个小组又派代表踊跃发言、补充完善,而我则对学生敢于发散思维和大胆发言予以肯定,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依靠集体的智慧,在探究、合作中实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

学生们主要从自由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政策、思想观念、制度等方面加以了思考总结,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可喜效果。

从自由劳动力方面看,我国尽管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但由于长期以来都是以发展小农经济为主,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不愿意流徙,因而无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从市场方面看,因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农户日常所需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基本可以不和外界发生联系,尤其是很少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其次在封建社会,农民是封建国家赋税负担的主要承担者,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受剥削沉重,极端贫困,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力,从而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狭窄;又由于明清两朝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中国商人赴海外经商,从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造成了海外市场的缺失。

从技术方面看,由于我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候起,推行“工官”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往往导致失传;其次,在明清时期,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机器大生产,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发明,但由于我国“闭关锁国”,无法引进先进的技术;再者,思想文化上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极大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也不利于创新、不利于技术发明,有碍于社会进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视科技发明为奇技巧,丧志。由于以上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明清时期科技落后,无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从资金方面看,有些工商业属于官营,利润为国家所有,政府不会也不愿意将资金用来发展工商业;而且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为了抑商,往往对商人加倍征收赋税,甚至设置重重关卡,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了商人的资本积累;再加上在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可以自由转让和买卖、重农抑商,商人经商赚来的钱并没有转化为商业资本,而是用来买田置地盖房,从而影响了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以上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

从政策、思想观念方面看,长期以来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并对工商业严格管理,再加上在自然经济下,思想观念封闭、保守、落后,这些都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高中历史思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23-01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面临普遍的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较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学生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历史思维问题,在历史课堂教育教学中,笔者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措施。

1.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要达到一定深度,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2.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讲练结合,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1高中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启发诱导其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并进行讲练结合。当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先自己列出本章节的提纲,然后找出阅读的重点句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在自读课本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它一般是中心句,能够起到概括全段,提示中心内容的作用。还要注重阅读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进行分析。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某一段的段意或是某一章节的中心,通过提问、讨论、探究和修正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2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要能想、会想、多想,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面问题,如果得不到结果时,老师要及时诱导,促使其自己得出答案。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形成竞争机制,把表现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但是要把他们的思路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3.高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3.1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讲练结合"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设计的练习题,不仅要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练习题的设计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如选择题要能够考查学生的对比、筛选、判断等方面的能力,问答题的设计要能够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2教师要组织好课堂讨论。讨论是比较好的交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途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3.3以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教师就要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讲述的内容综合化、开放化,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我在讲"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课时,讲到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时,提出如下问题:琉球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学生答出是台湾后又问:针对近几年的台湾政局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思路从历史引入了现实,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历史能起到"鉴古观今,经世致用"的作用。又如我在讲"美苏争霸"时,讲完美苏争霸的原因、三个阶段及影响后,让学生举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战争,并分析其原因。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局部战争之所以有升级的趋势,是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这样,通过引入开放性的内容,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能够达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思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高中;教学改革

一、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1.顺应时代要求。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典型特征便是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决定教育必须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核心也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高中教学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就没有综合能力可言,这就要求高中课程作必要的调整,应当充分重视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且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高中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高中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高中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高中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

3.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敢于质疑,学生在学校想与同学、老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这点有利于形成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交流学习气氛。敢于质疑、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所提倡的。因此,高中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二、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内在动机来自于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的浓厚兴趣。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界影响,如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内在动机是语言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一个人的动机,总是同他满足自己的需要密切相关。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2.引发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知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教学中,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所提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只有在学生通过思考后,教师再启迪诱导学生得出答案,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所表现。

3.引导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引导学生大胆去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进行讨论和争辩,在教学中安排适量的讨论学时,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历中教学中误区较多,有的同学容易走进误区,老师要抓住契机,指导同学们及时纠正。同学们求知欲望都比较强烈,让大家课下积极探求、查阅资料,进行论证和批驳。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充分利用史料激励学生思考。新编高中历史教材比以往更重视史料的编辑,创设高中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通过补充史料,加强高中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某一高中历史事件、高中历史人物,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究史料,对史料的质疑问难,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研究高中历史的能力,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性。

三、结语

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根本的特征是不受陈规陋习束缚,对旧有结论的否定并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判断一切问题。而在高中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让他们具备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润华.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8(1).

[2]赵登明.高中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