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教与学

高中语文教与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教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教与学

高中语文教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教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个性成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新课标改革下的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教育,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展现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魅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相互促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们的高中教学追求的都是齐头并进、整齐划一,全部学生都按照同一种教学及学习方式。这样的教育只能使我们的高中阶段在“步伐慢”、“效果差”、“精力耗”的老路子上前行。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不能发挥自身潜在特长,应有的个性被磨灭。高中语文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脱离了当今教学理念的发展轨道。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的意义

(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个性化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更加强调突出学生个体独立的发展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学习的节奏。力求打破传统教育中的封闭性,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在我国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应该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为其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保障。新课标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发展,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

(三)个性发展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个性发展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个性化教育的实行,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进行独立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完成目标。在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语文活动都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关,因此必须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变化来进行个性教育。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我国高中的教学模式还是大班教学,这对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同学们的人数多,上课的时候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情况,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比较难把握,也给教师的备课以及课堂内容的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逐步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要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学生们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性化的施教手段

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和领导者,是指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自身也要培养自身的个性化品质,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也各有不同。在高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中我们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敢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来,同时也要注意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两者相互结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内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每天机械的抄作业,做同步练习,每天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们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并且喜欢学习语文知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时,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品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苏教版高中语文诗词写作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放开写作范围,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喜好,结合平仄变化的旋律来“吟诗作对”。学生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会整合过去所学词汇,体会平仄之变,实现高效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日渐成熟,我们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语文学习的平台,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更加直观的向同学们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应用电子邮件等工具,教师可以随时收发作业,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更好的交流,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例如,在讲到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雷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做出较为详细的铺垫。教师将课文分析透彻后,也可以播放由著名演员濮存昕演的话剧,或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实际表演。通过自身实践,学生更能体会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文章主题。

高中语文教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困境;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是一个不可缺的整体,它的地位也极其重要。学生通过学习散文,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对文学鉴赏得到独特的见解,在不断的学习中能积累到很多知识。在情感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审美观,还能实现美学教育。所以说高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散文阅读。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1.散文教学模式的盲目性

目前,各所高中都在进行散文教学改革,但很多都是盲目的,将文本割裂开来,设置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去分析,这对于学生学习散文不利。例如,教材中那些通俗易懂的内容,能够实现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也能够被散文的美感所吸引,就不需要为了改革而改革,过度分析,破坏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性。

2.对文本解读的忽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本身的教材不予解读,让学生对文本知识置之不理,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认为这样就是在灵活地运用教材,是在让学生接受新的学习理念。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必须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出发,不能漠视文本自身的存在价值。”那些文学作品都有自身的意境和意义,它既科学又人文。不是任由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说怎么理解都认为是对的。创新要抓,但不能误导,不能曲解文本自身的意思,不能把那些虚浮、轻率的缺点带到学习中来。

教师应该以文本知识为重点,以课外书为辅导,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精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严密的思维能力,带动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方式

1.注重对高中生散文阅读主动性的培养

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多个角度采用新颖的形式,来表现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它独特的优美之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散文在文体风格、题材内涵上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实现对散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高中生散文阅读中体会到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对散文阅读的原动力。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方式,适时地营造出与阅读的散文相关联的教学场景,借此也可以很好地提高高中生散文阅读的积极性。

2.引导高中生抓住散文要领,把握中心内容,高效进行阅读

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形式,自然也具有其独到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散文阅读实践中,引导高中生在进行散文阅读时,明确散文阅读的要点是什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和它的表现形式。这些都属于散文的阅读基础点,而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是以此为基调来展开的。只有在进行散文阅读的同时,注意和注重了这些重要的散文阅读方向,才能有效地对各类散文展开阅读和学习,也才能提升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注重培养和形成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在阅读上的个性化培养,并以此来激励学生有效、持续地进行阅读学习。为了实现这一学习目标,我们首先要利用散文本身固有的优美意境,来培养学生自身的丰富情感的展示。只有在阅读中融入自我的情感,才能对散文内容本身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去对阅读的散文进行梳理,把握其主要内容,秉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积极加以理解和运用,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与阅读内容相适应的思考类型的题目。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不但可以加深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还有助于形成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化见解。这既是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散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散文学习与理解的积极性的方式。

高中生的语文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抓住散文阅读的要领,鼓励学生自主地多读一些课外书,在教学中形成一套个性化的阅读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语文散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艳红.刍议高中语文学科走出阅读教学困境的方法[J].才智,2013(17):67.

高中语文教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71

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历来受到学校与语文教师的重视。考虑到学生们从小接触和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信息,创新教学方法,对课文中的古现诗词进行精炼讲解。而为了促进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语文教师除了不断丰富自身的古现诗词文学素养,完善课堂教学方法,还需要注重密切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对古现诗词的掌握情况,进而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出详细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在对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谈谈。

一、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高中生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对基本的古现诗词已经有了大致的学习体验。通常情况下,学生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诗文内容进行背诵,而忽视了寻找或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最短的时间理解和掌握古现诗词内容。而对这些古现诗词内容的学习,高中生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课本教材的学习,最好是要结合作者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经验,进而进行联系学习。

首先,语文教师要在本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与多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古现诗词教学阶段往往趋向于私塾教学,侧重学生们对诗文内容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们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的持久程度。所以,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立足自身,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从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完善课堂古现诗词教学。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孔雀东南飞》时,可以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最佳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结合学生的课堂教学反应,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其次,语文教师除了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在与其他语文教师的相互交流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与交流,实现古现诗词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与多样化。所以,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要具备开阔的教学视野与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意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内容可教,学生们在充实丰富的古现诗词的教学内容中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二、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促进高中语文学科的诗词教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在充实知识材料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并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学习和更新课堂教学方法,继而调动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

首先,针对古代或者现代诗词的文本特点,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通常情况下,高中生在课前复习的基础上,要依据老师的课堂教学安排,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加深对诗词意义的理解。语文老师在对类似古代诗词的教学时,可以采取师生互助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要在课前积极准备诗词中所涉及的诗人创作经历、创作背景,并预习将要学习的诗词内容,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问答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所准备的相关知识点,实现课堂教与学的互动,继而加深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教授现代诗词时,语文教师通常可以借助多媒体的音频和视频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试听觉的冲击下感受现代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

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除了创新教学方法,调动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需要时刻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活动气氛,尽量争取兼顾到每位同学的利益。所以,在教学古现诗词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进而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要求。而对于诗词水平比较高的高中生,老师可以让他们起到带领学习氛围的作用,并在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探寻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而对于诗词水平比较薄弱的高中生,老师可以注重加强对他们课本内容的详细解析,并检查他们对课文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诗词应用能力。

三、师生之间强化训练,增强对诗词的记忆

高中生对语文诗词的学习,除了要依靠老师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法之外,也需要依靠对这些古现诗词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和复习巩固。由于现代白话文应用的普遍,诗词主要出现在文本当中,而较少应用在人们的口语中。所以,高中生往往需要借助课堂时间以及课外时间,加强对它们的训练,继而增强对诗词的记忆。

首先,在课堂时间内,当语文教师讲解完整篇诗词的意义,以及文本涉及的重难点,即大致要结束该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及时地对所学的诗词进行记忆背诵,考虑到人的大脑对瞬间记忆的时效性,刚刚被讲解完的并能够清楚被理解的诗词,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记忆与背诵的难度相对是比较小的。所以,在课堂诗词教学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随堂背诵,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背诵抽查。

高中语文教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

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2.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地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2.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

3.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1.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2.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要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语文教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令人忧心的现象:语文教学脱离应有的人文情怀,教学模式简单化与绝对化,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首先,功利性大于人文性及工具性。老师为了让学生弄个好分数,搞“题海战术”。把一段文字变成十几个问题,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审美情趣的学习,也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尊重个人的独特体验,爱护和关怀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语文观念,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渗透人文精神,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培养和塑造个性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呢?笔者以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一位有儒雅风范的老师

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远。作为课文文本和学生之间的纽带,语文教师的思想深度、知识经验、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使语文教学有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发挥人文渗透中的情感对教与学的催化剂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重视自身修养对学生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生搬硬套理论知识,无疑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感染,才能真正融入到教学情景中,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

二、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文学即人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极具人文性和艺术性。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浸染,受其形象的影响,日积月累,自然能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月色下的荷塘、雨中的泰山、故都的秋,这些让“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自然景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些余音绕梁,激起心潮的动人旋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田园生活。这些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素材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教学中,我不放过所有能进行人文教育的机会。如在教高中语文第三册“诸子散文”单元时,我要求学生不把孔子、孟子、韩非子等人当成“思想的化身”,而把他们看成有喜怒哀乐的常人。在总结单元教学时,我又让学生从“诸子”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兴趣大增,展开议论,精彩纷呈。一位学生这样评说孔子:“我喜欢孔子,不是因为他是名垂千古的大教育家,也不是因为他那流传久远的儒家思想,只为他那追求成功锲而不舍、教育学生孜孜不倦的心。”一位学生则这样评价韩非:“我喜欢韩非,因为在孔、孟、韩三人中,孔子只适合做我的长者,他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不指出我的错误;孟子则十分适合做我的生活导师,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听者会自然而然地被他的‘仁义礼智’潜移默化;而韩非则适合做我的朋友……”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不会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反而充满了人文性。

三、巧用多媒体,直观展现人文故事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很难产生审美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捕捉美、认识美和接受美的视野,使他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上,对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得到的美,不再是零散的,而是完整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都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么,语文学习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洪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立康.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