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活动当作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的教学方法,就叫做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按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每个任务步骤又细分为若干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自己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独立解决问题或者以团队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就是致力于每个学生参加的具有开创性的实践活动,在进行项目实际操作时,能够把课程设置所要掌握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团体的合作来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后,使知识点和技能等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掌握。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的主动性,它作为一种教学战略,是把疏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后,在孩子进行实践时,通过老师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入,这就从被动式教学转为互动式的教学。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兴趣,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1.2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传统《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是以教学、课本、课堂为中心,在中职的《经济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来参与到这种被动式的塞入式的教学过程中来。在进行《经济基础》学习时,还处在一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阶段,而对这门课程能够全全理解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运用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的方法。
2.中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项目教学法展开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并有一定的成效。在查阅资料时,只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干部学院中对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提出项目的选择和检验中进行了探讨,不过并没有对详细的教学方法有所涉猎。从而得之,对中职《经济学基础》展开研究,不但是新课改的需要,更有利于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研究,与此同时为其他教学课程的项目教学法展开研究提供了基础。
2.1理论意义
在我国项目教学法应用在职业技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极为稀少,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当前所面临的就是在这些不多的研究成果中,许多项目教学法的方式和原则在《经济基础并》上的应用,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阶层,缺乏可操作性,进而不能构成一个较全面的系统。以项目教学法对中职《经济学基础》展开研究,不但在理论上给予中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支持,还能够在老师进行教学实践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实践意义
以项目教育法在中职《经济学基础》应用研究,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可操作性。从《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得知,它致力于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从而得之,这门课程是否能符合当今的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素养是否能够顺应现代的发展,其关键环节就在于教学和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最根本的。当前,传统的教学法已经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所以已经不符合现今时展的需求。在长期的摸索中得知,只有项目教学法才能够解决传统教学的难题,对项目教学法展开研究,就是把项目教学法运用在各个教学模块当中,以理论结合实际为基础,以知识目标为依据,来确定该阶段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使知识和能力两个目标齐头并进,最后的检验成果时是以能力目标为主要检测对象。通过能力目标的检测来看是不是把知识点全部掌握,在全程实践流程中,学生就早已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来进行能力目标的实现,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中职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3.项目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应用
3.1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经济学基础》中的活动设计要求
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对于“项目”的设计,即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项目”的设计和一系列活动的编排是备课教师首先要设计好的问题。一方面,“项目”的提出和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经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等方面来加以安排,不管引入什么样的实例,课程中所设计的基本理论是不变的,“项目”的引入是为了增加课程的实效性,所有选取的案例必须反映当时的经济形势,比如,宏观经济理论中所涉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不断变化,引入相关实例时要紧密结合新情况来展开“项目”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项目”的引入与开展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项目”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范围、认知能力、内在需求、年龄特征等方面,要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做到“按需”施教。比如在讲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学分析”这个命题时,以北京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推出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为例展开分析,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了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专题学习四个研究“项目”作为理论支撑。把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市场供需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财政、货币政策作为重点来安排,二者的课时比例为5:4,而对于通货膨胀、生产分配等理论作为次要内容一带而过。
3.2项目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应用实例
应用与经济有关的身边实例设计成要完成的“项目”,可以是大项目套小任务来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我们的课程目标。通常来说项目包含要求、内容以及项目名称。必做项目:
3.2.1案例分析:
通过导入水资源短缺案例以及《南柯-梦西》案例,论述资源、人性以及经济的重要性,经过讨论,引入经济学的定义。
3.2.2问题讨论:
空气、食物、砖石、水你最喜欢那一样?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会用来做什么?透过这两个问题引出经济基础学当中的分配问题。
3.2.3模型构建:
通过学生的日常认知,构建基础的供需模型、弹性理论模型、均衡价格模型。为经济学基础应用做铺垫,
3.2.4实际问题分析:
“谷贱伤农”现象、石油现象。通过案例,使得学生能够熟悉基本模型应用。在完成《经济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后,设定与之对应的实施方案也是极其重要的。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3.2.1实施形式:
采用“课外为主、课内为辅”的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后,增加一些课外实践任务,例如调查实际数据、阅读课外书籍等,同时在课上花费少量的时间进行总结。
3.2.2组织形式:
将学生以3、4人为一小组,共同完成老师设定的任务,并自行推选出项目组长,使得合作以及分工统一,保障任务完成效率。
4.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标;工程经济学;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数量也不断增长,社会对工程项目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工程经济学是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依据,需要紧跟现代工程项目发展的趋势,引导着工程项目经济学的有序开展。但是随着现代工程项目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复杂,仅凭借一门科学是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项目发展的需求,只有将相关学科相结合,组成一门新的学科,才能够有效解决工程项目中的问题。
一、工程经济学的定义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与经济学结合而来的产物,主要是以工程学为基础,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以有效利用工程项目中的各项资源为根本,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对于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经济学需要建立在对工程项目的全面分析,在有效调配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工程方案。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分析、系统与平衡的结合分析、静态与动态的综合评价、统计预测和不确定因素分析。工程经济学主要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基础,研究方向为经济效益最高的工程项目。工程经济学的特点为:(1)基于施工技术上的工程项目分析;(2)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环境的客观因素;(3)针对多种可行的工程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4)工程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与未来的经济效益有密切的相关性。
二、工程报价的静态分析
工程报价的静态分析主要是根据企业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数据,从而对初步报价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避免报价不符合工程要求。1.宏观分析。在分析初步报价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各部分的预算费用是否合理,例如总成本与总管理费用的比重,员工薪酬和工程材料费用的比重,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的比重。通过这些费用的比重计算,对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分析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确保分析的科学性。若所提出的初步报价存在问题,需要找出问题所在之处,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工程报价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在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后,就能够保障初步报价在合理范畴内,若仍旧存在问题,需要分析报价结构的科学性,然后重新制定报价。2.分析工期与报价之间的关系。在确定初步报价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工期以及过往施工经验进行预算,从而得到人均薪酬、人均工作时间,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上,对各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保障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开展。3.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微观分析。初步报价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瑕疵,对于这些瑕疵部分要进行修改,此时就需要进行微观分析。在进行微观分析的时候,需要将缩短工期、节省成本支出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从而提出可靠的施工方案。具体来讲,就是将支出费用较高的地方进行控制,从而节省工程成本,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4.分析材料价格以及消耗量是否科学合理。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规模大、材料消耗量多的特点,因此在工程项目报价时,需要对使用的材料价格以及消耗量进行科学预测,在分析过程中,要排除价格超出市场价格、材料消耗量过多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同类型企业的报价资料,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报价的动态分析
报价的动态分析主要是指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报价出现的浮动范畴。动态分析对于工程造价最终成本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1.工程延期。由于工程施工多在户外进行,因此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工期延长的时间有很多,例如暴风、暴雨、地震、水灾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迟是无法控制的,只能尽可能的避免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此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工期,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且没有进行及时处理,这就有可能导致工期的延迟,工期延迟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长。因此,需要通过施工单位的合理控制,管理部门做好监督工作,能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迟。在工程报价中,要考虑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施工工期变化。2.物价上涨与薪酬支出的增高。材料价格受到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供大于求时,是买方市场,求大于供时,是卖方市场,由此可见,材料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而变化,但价格变化往往不会太夸张,在制定报价过程中,需要对材料价格的变动进行分析,制定大概的材料费用预算。施工人员的薪酬也是会变动的,但是变动的幅度一般低于材料价格的变动,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够大概算出哪些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3.其他变量的分析。由于项目工程一般涉及到许多部门,因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例如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银行利润的变化等,需要综合这些变量进行考虑,才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使得报价更加的科学、准确。
四、工程报价盈亏分析
在考虑到众多因素之后,得到初步报价,但是各种变量因素对于最终报价的影响都时无法准确评估的。因此,需要对不同部分的报价进行修改,从而得到最终报价,尽可能的提出最高报价与最低报价,满足投标需要。笔者主要针对工程报价盈亏分析进行简单介绍。1.工程报价盈余分析。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预算,并对预算进行科学分析,从而获得比较合理的数值,计算出盈余金额。定额、效率、价格、费用以及其他方面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内容。定额与效率是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机械设备的损耗、人工薪酬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价格主要是对材料价格、机械设备的价格以及相关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分析。费用主要是对工程中的各种管理费用、建设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他方面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银行贷款利息、机械维修费用、施工人员的保险费用等方面。这对上述指出,可以找出有潜力的部分进行深入优化。2.工程报价亏损分析。亏损主要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工程造价费用超出预期金额。首先材料若出现质量问题,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直接影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故障,需要维修,而这部分的支出也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工程质量对于工程来说是最重要的,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于企业造成的亏损是较为严重的。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各个行业也开始利用经济学理论指导社会活动的开展,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工程项目招标是项目承包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标中的应用,对工程项目报价的合理性具有积极影响,只有重视了工程经济学理论,才能够提高报价的合理性,减少承包商的损失,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秋芬.浅谈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标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09):316.
[2]张万茂,唐嘉麟.浅谈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标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118.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融合,其以工程项目为基础,以经济为核心,以有效利用资源为根本,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研究工程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统计预测与不确定分析。工程经济学为具体工程项目提供理论基础,其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工程经济学主要有4个特点:首先,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第二,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与客观环境密不可分。第三,针对多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由此选择最佳方案。第四,工程经济学讨论的问题与“未来”关系密切。
2报价的静态分析
报价的静态分析是指企业根据长期积累的数据对初步报价进行分析,对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做出判断。(1)首先,要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在对初步报价进行结构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各项费用的结构是否合理。比如,总的直接费用和总的直接管理费用比例关系,员工的劳务费和工程项目的材料费比例关系,流动资金和其他费用比例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比例研究,为判断报价构成是否合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保证了初步报价的合理性。如果初步报价不合理,要找出具体不合理的部分,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分析,报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扣除影响因素之后,如果初步报价合理就可以实施,如果仍然不合理,就要认真分析结构不合理的原因,重新制定初步报价。(2)探讨工期与初步报价的关系。初步报价的制定要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工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得出人均月产值、人均年产值,站在承包商的角度,判断指标的高低情况,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3)对于不合理的报价进行微观分析。初步报价中难免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对于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正,在对初步报价进行微观分析时,要把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费用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可实施方案。总的来说,就是要提出不合理的地方,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节约成本分析。(4)分析产品价格和用料量是否合理。项目工程规模大,用料多,所以在工程项目实施前,需要对涉及到的产品价格和用料量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在分析时,要排除掉价格过高、用料较多的材料再进行分析,也可以搜集其他企业类似工程的报价资料,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最大利益。
3报价的动态分析
报价的动态分析是指对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测算报价的浮动范围。分析报价的浮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利益具有重大影响。(1)项目工程工期延误。由于工程项目属于户外作业,所以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造成工期延误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震、暴雨、雪、大风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自然原因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工期延误,人为造成工期延误的原因主要有承包商或业主的实施不当,在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有效解决,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工期延误,工期延误必然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只要承包商或者业主的实施合理,管理人员做好监督工作,这些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工期延误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做报价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给施工进度带来的影响。(2)物价和工资上涨。物价受社会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变化,供多求少,物价降低,供少求多,物价上涨,由此可见,物价不是固定不变的,但物价的变化往往会控制在一个相对范围内,不会过高降低和上涨,在报价时,对物价的升降幅度进行分析,制定出大概的物价范围。而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变量,但是变动的频率往往低于物价的变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测算出企业利润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指数。(3)其他变量因素的分析。由于项目工程的规模较大,因而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受到变量因素的影响也就比较大,有些因素是投标人无法控制的,如我国政策法规的变化,还有银行的利率变化,对这些变量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工程项目利润的受影响程度,报价更加全面明了。
4报价盈亏分析
综合各种因素后,初步计算出报价,但是报价中的变量因素对基础报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部分报价做出修改,形成最终的基础报价,尽可能提供最低报价和最高报价。以备投标时使用,盈亏分析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报价盈余分析。针对项目工程中涉及到的每个环节进行预算,将预算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得出相应的数值,从而计算出盈余的总额。定额和效率、价格、费用、其他方面的分析是盈余的主要内容。定额和效率就是对用料量、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人工、机械效率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价格分析主要是对施工人员的工资、用料的价格、机器设备价格以及施工机械台班价格进行分析。费用分析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等费用进行分析,对各项费用施行核实,分析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潜力。其他方面分析指的是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银行贷款利息、机器设备维修、施工人员保险费的分析。针对上述几项费用,可以进行复核,找出有价格潜力的部分进行挖掘。(2)报价亏损分析。报价亏损指的是在制定初步报价时,由于不利因素考虑的不全面,导致施工过程中费用的增加,以及对将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利润亏损的问题进行预测。首先,工资是变化的,对于工资的不合理估计,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工资是报价亏损分析的一部分。第二,材料和机器设备,材料中存在质量问题,材料的质量存在着高低之分,质量低的材料对于企业的利润有一定的影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器故障,需要对机器设备进行维修,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用在企业利润中占有一定比重。第三,质量问题,工程项目施工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督,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其亏损程度是非常大的。第四,罚款,工程项目的选择不受地域条件约束,所以承包商的施工地域非常宽泛,这也就导致了承包商对于各地政策的不了解,导致工程罚款。除此之外,工作效率低、工程师、管理费等其他因素对报价也会造成亏损。
5报价风险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断变化直接作用于市场环境,所以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影响施工的事件发生,风险的大小对于承包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轻者可能导致承包商利润减少,重者可能对承包商造成亏损。只有充分的对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概率预测,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减少或者规避风险。
6结语
关键词: 《连锁经营原理》 项目化实践性教学 构建
《连锁经营原理》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具有交叉学科的专业特点,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关联性较强,既包括贸易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又包括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还涉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与方法,所涵盖的知识体系非常丰富。《连锁经营原理》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和连锁企业的一般运作方法;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对连锁企业的运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提高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连锁经营原理》的特点、目标决定了必须打破学科体系和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必然要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必然要以实践活动来展开,以项目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围绕项目的实施开展学习,活动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项目为中心进行设定和组织,内容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而这些情境必须是构成项目的必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1.《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构建
1.1基本思路
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课程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实践中只有基于具体的工作项目的完成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完全处于真实的工作情境或环境中,以企业员工的角色审视自我,在实践中将企业情境与所学课程知识结合起来,从认知、感知的感性认识到项目化的实践认知,再到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升华。通过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活动,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完成对学生基于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
1.2构建原则
根据《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目标、特点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必要的工作情境作为项目化实践性课程构建的基础和条件为构建原则。工作情境是项目和问题发生的基础,是项目实施和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在设置工作情境的条件下设计项目和问题。针对《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不同教学单元可以设置不同的工作情境,具体的工作情境的载体就是实际的超市、百货商店、特许商店、便利店或专卖店等企业。企业的选择应优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尽可能选择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也可选择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企业,通过学生项目化实践性活动的展开,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强化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共赢,使得知识与实践零距离对接。
1.3构建方法
《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构建方法是以工作情境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的。在具体构建时可以通过工作岗位分析来构建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各种能力要求来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通过安排教学情境下的具体课程活动实现工作岗位上要求的能力。具体的方法是将《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各章节知识点进行重组,以真实的工作情境和《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若干具体的项目,各项目以任务导入为引领,若干知识点和若干小任务为支撑,最终构建完整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达到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项目的选择可以是设计性、解析性或综合性的,项目的大小、难易程度与教学要求既要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自身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实际。在项目组织上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也就是要回答:“学生动起来,教师做什么?”的问题。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在其过程中做好组织、协调、协助、服务和监督工作。项目确定后,教师要梳理相关理论知识,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准备必要的项目实施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组建相应的项目小组,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2.《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多人分工合作和自主制定实施计划,注意运用项目管理策略和项目质量监控办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获取知识和相关技能,课程实施有着明确的时间、实践的具体内容、实践性教学情境设计场所或环境、实施方法、评价标准、课时总量等;课程的具体实施以在实践中学习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项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设置项目讨论与学习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和成员的任务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依据项目目标,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中增强团队意识和思考技能,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拓宽解决问题的思维。在企业现场创设必要的项目情境,根据职业岗位执行过程及能力的要求,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主题,并分解主题,让学生预先按所分解的主题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应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我院08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在《连锁经营原理》课程中实施“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例说明项目化实践性教学课程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2.1成立项目小组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首先要成立项目小组,小组成员由若干名学生和一名指导教师组成,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小组由学生推选1―2名小组长负责项目的开展工作,小组成员数量的多少视项目的大小和难易而定。
2.2确定项目内容与主题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及《连锁经营原理》课程的单元教学目标,选定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为项目情境企业,确定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项目为“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SWOT分析就是对企业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是项目实施的必要前提保证。为做好“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这个项目,首先,由学生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及时效,并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小任务落实到小组的每一名成员;其后,学生依据具体的小任务准备项目实施所需要的资料、工具等。
2.4项目实施
在项目准备完成后,学生依据项目分解的具体任务实施项目内容,项目内容涉及中山店的业态、规模、店址、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商品价格、商品陈列、店内POP、店内布局、商圈、竞争对手、供应商、营业额、毛利率水平等;项目内容涵盖商品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辅助与监督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2.5分析讨论
为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对项目分解后执行的结果,按照每天例会的形式通报、分析讨论,达成共识,并分配下一步的项目计划。
2.6总结
项目实施结束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出具“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SWOT分析”报告,并依据分析结果给中山店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个人和教师对此次项目化实践性教学都要写出书面总结。
2.7评价与反馈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小组制作PPT汇报总结,项目评价小组(教师与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予以评价,回访宁夏华联商厦中山店,将项目最终结果(分析报告)反馈给企业,并与中山店店长交流,以便以后进行项目化教学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连锁经营原理》课程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成倍地增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也为高职院校在本身教学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改变了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向,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项目化实践性教学的熏陶培养了终生发展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模式会有更大的展示舞台,会逐渐显示其高职教育特色的强大生命力,也需要企业、院校与学生的共同协作才能得以实施。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目前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参考文献:
实验教学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师生合作、互教互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和实验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锻炼创新思维。
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实验教学的特点是在教学目标方面实现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改变以往教学侧重于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思维、写作、动手等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二,在教学的主体关系方面,实现了由师生单向关系(教师—学生)向双向互动关系(教师—学生)的转变,改变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讨论式转变,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其三,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淡化课内课外的界限,将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延长教学链,通过互动式的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
1指导思想
根据实验教学的内涵与特点,结合经济管理学发展的规律,提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实验中心建设时的指导思想。
1.1中心建设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经济和管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经济管理学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教育改革和创新,满足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这是经济管理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实验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验中心建设中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1.2中心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拉开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指明了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文件精神主要是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加强教学名师培养与教学团队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验中心建设中要紧紧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双语教学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人才基地建设项目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1.3中心建设应成为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支撑平台
我院现设有24个教育和研究中心(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因此实验中心建设必须为科学研究构建有力的支撑平台,同时实验中心建设要与西部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决策、企业咨询服务。
2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2.1中心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图书资料室、计算机实验室组成,从人员和硬件上保证了资源共享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仅有实验室而无专职教师的模式,从而使得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实验室建制的创新。
实验中心的管理实行实验教学指导小组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将实验教学纳入到学科建设、学院发展规划中,这就为实验室建设经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提供了保证,做到监督、考核、奖励齐头并进,形成了良好的、规范的实验中心组织保证,这种体制创新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创造了坚实的基础2.中心建设模式的确立我院现有本科生1398人,硕士研究生1684人,博士研究生133人,实验室建设要以教学服务与科学研究为导向,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需求通盘考虑,把实验中心建设资金及其他资源统筹配置来建设各个专业实验室,并实施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根据本科专业教学需要和研究需要,目前中心建设了10个实验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实验室、企业经营实战模拟一工业沙盘实验室、企业经营实战模拟一商业沙盘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MBA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和开放研究实验室。
2.2实验中心信息平台建设
当今实验中心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网络化的实时、动态教学17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己建设的远程教育实验室,与南京大学教学资源共享。学院开发了自己的网站,公布了我院的国家级等教学资源,开放实验室配备了国泰安数据库、CCRE数据库,供学生查询资料,金融实验室配备了世华财讯系统,通过数字卫星通信方式接收世华系统提供的国内外金融市场实时股票、期货、外汇等资询,我院建立西部经济特色数据库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
2.3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以合作、创新的管理学团队建设理论为指导,以教师的教学课程与研究方向为团队建设准则,组建了12个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师既从事理论教学,又从事实验教学,实验教师按照专业特点组成了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学团队有:白永秀教授、惠宁教授、严汉平教授组成的区域经济研究实验教学团队;安立仁教授、茹少峰教授、张龙博士组成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团队;顾颖教授、齐捧虎副教授、马晓强副教授组成的企业调查分析实验教学团队;史耀疆教授等组成的社会调查分析实验教学团队;陈希敏教授等组成的农村信贷实验教学团队;徐璋勇教授、孙万贵教授、王满仓教授组成的投资风险分析实验团队;韦省敏副教授等组成的股票分析实验团队;陈关聚高级工程师、张小民高经济师、吕鹏副教授、青年教师宋思远组成的工业、商业沙盘模拟管理实验团队等,这些实验教学团队的组建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益,促进实验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2.4实验教学课程建设
我院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修改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増设了一些实验教学课程,并且对于大部分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添加了上机实习,编写了实验课程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报告写作,制订了实验课程考核标准。目前开设验证性实验课程26门,实验项目156个,综合性实验课程9门,研究性实验论坛5个,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3中心建设的成果
我院实验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现已成为陕西省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并于2008年积极申报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多次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2007年承担了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该项目研究结果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