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课堂 以学定教
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在讲解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自主参与、接受、反思学习。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摆脱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们实际的能力基础和认知水准,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进行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指导学法、课外链接、重塑教材三方面入手,谈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有效性。
一、授之以渔,指导学法
由于传统观念和现实学习的影响,使得大家长期以来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将其看做副科,因此导致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单薄、学习意识不足。为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历史老师要先采用一定的指导方法让学生们端正对历史学习的态度,然后用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学习,有效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效率。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内容时,先让学生们整体阅读大致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初步预习后我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本章内容,学生们回答说:“1487-1521年新航路开辟,其间1502年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由此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是殖民早期殖民活动并进一步开阔了世界市场使欧洲经济发展加快,因此到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时代到来,到19世纪7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由此到来。”学生们自己发表意见后,我就各部分内容细致的为学生们进行了讲解,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影响以及各事件中的代表人物或代表国家。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们自己预习并口述大体内容的方法,使学生们在学习到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学习历史。同时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接收记忆能力得以改善,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历史水平。
二、课外链接,拓展思维
高考对于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素养要求很高,同时对于高中生而言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课本内容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链接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还能有效的开发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兴趣。
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一课时时,为了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我首先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查找资料或者通过网络收集从蒸汽机时代到互联网时代期间科技发展的代表物。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阐述自己收集的信息表述自己对于这些变化的感受。学生们纷纷积极的发言: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开始,世界就在物质需求的推动下不停的进步,首先是电力取代蒸汽,其次是灯泡的发明,再到互联网和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等等都是为基于人类对于物质的追求。根据学生的这一认识,我引导学生从对人类社会必要性和对国家的影响思考现当今的经济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还能够掌握更多课本上潜在的知识,学会学习。
三、二次搭建,重塑教材
随着历史学习的开展,学生们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和学习,然而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也容易导致学生们混淆或遗忘部分内容。因此,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二次搭建,从各角度看待事件、找寻事件间联系,构建知识框架,整体把握内容,实现重塑教材。
比如,我带领学生们回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章内容时,要求学生们回顾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期儒家代表思想及主张,学生们思考完后我让其中一个同学来概括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儒家的思想及主张者。学生回答说:“春秋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张仁义,秦末汉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北宋发展成为程朱理学,南宋提倡陆王心学,之后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的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使儒家思想变得活跃。”学生回答完自己的问题后,我就学生回答的列成了时间事件结构表,让学生们清晰了解儒家思想演变过程,了解中国古代儒学的主要思想。
通过搭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知识更清晰明了,既可以使了解这段历史的学生记忆更清晰,也可以使不了解的学生对知识点清晰明了。同时二次搭建也使学生们更加了解课本内容,有效重塑了教材、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荣宏亮. 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J]. 新课程导学,2015(6).
[2] 陈绍唐.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关键词:新旧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选材;比较
内容选材是教科书编写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历史材料浩如烟海,所以要从中选取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又具有典型性,还要体现历史教科书教育功能的历史材料实属不易,人民教育出版社藏嵘先生曾说:“几乎所有编写过教科书的人都认为,历史教科书编写中最大的难题就是选材。”①内容选材的不同体现着教科书编写的不同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教科书的质量。
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2003年4月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用以代替以往实行多年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每套共九本,目前,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高中历史新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编写的,简称为: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
在本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新版教材在内容选材上有一定的变化,因为历史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的。高中教科书在对繁多的能反映知识点的历史材料和历史人物进行选择时,即使是对同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描述,不同的编写者在不同编写思想的指导和个人主观想法的左右下,也会有描述角度、侧重点和详略程度的不同。这就体现在教科书的具体内容选材和呈现方式的差异上。因此,本文以人教版03版旧历史教科书和07版新历史教科书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为例,试分析比较二者在内容选材上的差异。
2003版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描述,教科书采用了大量的文字从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交代了革命前英国国内的形势。如关于英国资产阶级兴起的经济根源,教科书用文字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促发的海外贸易和掠夺及国内的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这样详细的文字讲述,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经济根源交代得很清楚。在描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时,教科书选取了一首关于工人劳动的16世纪的英国民歌在文字后面做补充,以进一步体现当时的圈地运动导致农民与土地分离,农村阶级关系改变,英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在描述当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宗教专制时,教科书紧接着用楷体文补充介绍了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描述,其中选材和呈现方式如下表:
其次是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03版教科书在介绍议会斗争时,补充了一段楷体文简要介绍了英国议会的形成;在介绍英国内战时,教科书运用了两幅历史图片,分别是英国内战形势图和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的图片。通过内战形势图,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时英国内战的形势;接着,教材还用文字详细的介绍了护国主政治时期的克伦威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等人的具体做法,并附上了一张克伦威尔驱散议会的图片,在光荣革命方面,教科书介绍了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詹姆士二世,迎接威廉玛丽的过程,并附上了一张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图。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的描述,其中选材和呈现方式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版教科书对于历史事件经过的描述比背景的介绍要重视。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的文字描述很详尽,并且选取了多幅历史图片加强对正文的介绍。形成一种重过程,轻原因、结果的高中历史教书的模式。
2007版历史教科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历史知识点的处理,与2003版区别甚大。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新的内容:“责任内阁的形成”。具体在内容选材和呈现方式上,2007版教科书分为三目:光荣革命、议会权力的确立、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光荣革命这一目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在分析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时,只以两句话的文字概括,却只字未提圈地运动。在介绍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时,也仅仅以文字简单概括,未介绍统治者实行宗教专制的宗教背景。在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时也未详细介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具体行径。
2007版教科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的选材和呈现方式如下表:
第二子目议会权力的确立,这一子目是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在介绍《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时,教材进行了原始文献史料的补充,在学思之窗栏目选取了一段《权利法案》的原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权利法案》的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权力的变化。
2007版教科书与旧版相比还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在这个子目中,教科书详细介绍了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发展,选取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沃尔波尔的图片,并且用楷体文补充介绍了英国党派的形成和演变,最后,在历史纵横栏目,补充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内容选材上的侧重点不一样。
首先,2003版教科书侧重于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07版教材则侧重于让学生探究历史问题。例如在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03版教材还涉及介绍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圈地运动。而07版教材对圈地运动只字未提。在介绍革命过程时,03版教材详尽介绍了议会斗争期、内战期、共和国期、护国主政治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和光荣革命。而07版教材只简单介绍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对克伦威尔的护国主政治时期只字未提。07版教材更注重的是让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如关于《权利法案》,07版教材给出了一段原始史料,并且针对史料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而0 3版教材只是单纯总结性的介绍了一下法案的内容。
其次,2007版教材更侧重于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取材。例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与03版教材相比07版教材更侧重介绍英国的议会权力和责任制内阁,着力于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近现代化。
总的来说,2003版教科书和2007版教科书在内容选材上各有优劣,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相互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探究
研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发展的规律,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吸取经验,增长智慧,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素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本文在此就如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进行讨论。
一、注重新课导入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说到历史,大家肯定首先想到一些历史小故事与历史典故,它们是历史理论知识的有效补充,是学生最喜欢的内容。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故事或典故,抓住学生好奇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势导入到新课教学中,此方法可以说是屡试屡赢。例如,教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时,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田径比赛中哪一个项目的距离最长”,学生通过考虑回答出了是“马拉松”。马拉松的起源与历史上的马拉松战役都和古希腊有关,于是我给学生讲述了“马拉松赛”与“马拉松战役”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学生对希腊有了初步的了解,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对“古希腊为何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希腊强大的原因”以及“现在的国家状况又如何”等疑问迫切需要了解,在学生的要求下顺利导入新课,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又如,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我列举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守株待兔”两个典故,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典故所反映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派,由此导入新课。再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设问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香港岛,随后,在列强逐步蚕食下,香港彻底脱离祖国的怀抱,直到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才再次回归祖国的怀抱,那么香港岛等同于香港吗?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客观事实与思维习惯发生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自发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积极思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师要多发挥引导指导作用,将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发生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中心、内容、旗帜这些知识点给学生设计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了解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力。比如利用杜威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为引:纵观世界牛津、哥伦比亚、哈佛、柏林、巴黎、剑桥等这些名牌大学的校长,绝对不缺乏在各个领域上有过卓越贡献的人,但是,以校长的身份通过领导大学而最终对一个时代、对一个民族起到转折的作用,除了之外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让学生分析杜威的评述,分析对的贡献。再比如,让学生对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主张进行简要的分析,可以引用平生的趣闻秩事:曾经有一次在北大讲课时对白话文大加赞颂,但这时有一位同学起身抗议:“胡先生,您的意思是白话文没有一点缺点吗?”果断从容的回答道:“没有。”“同样一句话白话文字数多,在打电报的时候花钱多。”这位同学道,“呵呵,这可不一定,前段时间我收到几位朋友的邀请要我从政当官,我就是用白话文回复的电报表明我决定不去的,如果这位同学还有所怀疑,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究竟是用文言文回复省字还是白话文省字?”说道。几分钟后,与这位同学都出示了自己的回复语,这位学生语言简练,仅仅用了3句话,12个字就表明了意思,其回电这样写道:“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但当这位同学看到所写的之后,立刻心服口服,只见只用了2句话,5个字就表明了意思。这样写道:“干不了,谢谢。”“干不了”囊括了才疏学浅与恐难胜任的涵义,而一句“谢谢”既有拒绝之意又对朋友的举荐和厚爱表示感谢,这样一来,既精炼又通俗易懂。以历史故事为背景,让学生置身历史情境之中,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概念和史实线索具有积极地效果,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三、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但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对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知识点。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必修一所涉及的国体、政体、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必修二中所涉及的公司制、股份制、产权制、市场经济等知识,以及必修三中所涉及的思想文化等知识,都与政治理论、文学理论、自然学科、哲学等专业方面的知识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靠一本教材很难驾驭所有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展开合作交流,通过协商、集体备课等方式来实施跨学科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政治理论、地理知识、文学知识,不但有助于学生顺利理解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增强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方式实施教学,一堂课下来,教师所教学的知识非常有限;而现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接收更多的信息量,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然,在历史课堂上应不应该采用多媒体技术,应由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来决定,有些课程适合使用多媒体,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伟大的》,在传统教学中,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最少也要使用三到四节课才能完成,而现在只给一节课的时间,面对容量颇大的课程知识,教师的教学压力就随之加大。这时,多媒体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了,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将相关图片和视频加入课件中,不但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课堂氛围变的生动热烈。又如,在教学必修二中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图片和资料,从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予学生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在以往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教育实践,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坚持新课改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进程,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发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3] 刘综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课程; 教材资源; 整合
说到新课程改革人们已经不再陌生,新课程实行“一标多本”,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我们采用的是岳麓版)。面对全新的教材我们很兴奋激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磨练,对新教材我们老师真的是“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一、疑惑和困难
1.对于教材的困惑
四个版本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虽然整体知识结构差不多,但是我们从细节看,有许多知识点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要把四个版本的知识点归纳全部给学生讲呢?这样一来,课时严重不足,教师的工作量也是超负荷的。
2.要求提高,资源不足
对教师来说,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就更加高了。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同时教师要借助教材的工具性,对其进行合理整合,发挥教材的应有的功效。
对学生来说,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对历史教学并不重视,比如因为缺乏经济方面的背景知识,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政治现象的成因这也是造成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3.现实和理想的落差
现实和理想的落差让教师困惑,毕竟高考成绩、升学率高低,成了学校、社会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愚以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内强实力。至于教学进度缓慢,课时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整合教材的尝试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整合教材呢?
1.宏观把握,细节入手
首先应对教材结构,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应对照课标,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其次,教师对教材整合后要留时间给学生消化,引导学生跨专题,跨单元,形成对历史的整体宏观把握。
2.依托教材,灵活整合
以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为例,必修3思想文化史,在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另外选修部分,我们选择的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几乎在每本书上都有涉及到古希腊的知识点。如果是高三复习,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讲解,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形成体系。
3.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在进行教材处理时,可分二步:(1)确定专题的主线,(2)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方法初探,抛砖引玉
我们要求高效,有目的性的教学,对教材进行整合能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把个人方法进行总结,以抛砖引玉。
1.以课标为中心提炼知识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围绕他们的哲学观点让学生理解,尤其是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归纳总结并进行比较,加深他们的认识。
2.合理调整教材结构
在不违背课标改革精神的前提下,重新整合建构历史教学体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整合到一起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学生对内容理解也能比较透彻。
3.“纵”向的整合
新课程历史教材模块教学,那对历史的“纵”向的整合必不可少。重新按照时间让学生自己整理历史,教师起辅助作用,这样既能帮学生复习,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横”向的整合
新课程历史教材必修部分3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一个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必须把他们联系起来,让学生综合分析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特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有效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5-01
就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来说,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之一。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从历史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往往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为主要的教学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历史之外的旁观者,对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之外,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史明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历史进行还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第三单元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课时,通常会直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让学生进行记录即可,但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就应通过这些活动课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同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为自己一方的辩论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辩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但要控制好秩序和时间,让学生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掌握并巩固相关历史知识点,学会站在现在的位置,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除了上文中讲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之外,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就历史课程本身而言,如果单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历史事件与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学习热点,于是历史课程也就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的代名词。针对这一现状,历史可侧很难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丰富立体的历史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不同的呈现。比如就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开展正式的教学之前,可以播放一遍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播放之前,教师应准备2~3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毫无重点。
与此同时,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一些较难的历史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对象。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之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初中教育体系的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月红;;"说书"--历史课堂的表达技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