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患者的心理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针对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对实施手术的患者采取术前健康指导,术中积极配合、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对手术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现就手术室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
根据手术患者年龄、病情、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对手术不同的影响,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待手术的患者住院后处于新环境,对手术环境的陌生,对手术缺乏正确及完整的认识而存在不同的疑虑,、怕疼痛、怕麻醉、怕出血,怕术中和术后出现意外,担心主刀医师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担心手术成功与否,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减少,甚至彻夜不眠,不能配合手术。
2 手术前心理干预
2.1 做好术前访视 术前访视应放在手术前一天,根据手术通知单由巡回护士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社会关系、文化水平等,然后去患者床前做自我介绍,与患者谈话时,护士要注意仪表端正、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对于患者的就医心理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目的及相关知识,麻醉方式与手术的关系,手术过程、参与手术人员的组成,介绍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手术经验、手术例数等;术前禁食的时间及更衣、备皮的重要性,术前充足睡眠和排空膀胱的意义;说明术前禁食、更衣、备皮的重要性,留置各种必要管道的目的,某些术前药物注射后的感觉等,同时要善于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和姿势等,以发现线索,了解患者的感受,同时探知患者的真实想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反馈,对于护士不清楚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不要对手术解释得过于详细,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重点强调操作方法、时间控制及保护性医疗护理措施等,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并易于明白。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和手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消除其顾虑,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得到家属的帮助与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态。
2.2 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理干预 由于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和气氛较为陌生,在其进入手术室时需有护士迎接,并能叫出患者姓名及所要进行的手术名称,使患者感到手术室护士对其情况都很熟悉而增添安全感及信任感。
2.3 麻醉前心理干预 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多与手术患者交谈,向其介绍手术麻醉师的一般情况和细致的解释麻醉方式及麻醉过程,使其能更加信任麻醉师,更好的配合打麻药,这样不仅减轻了患者手术带来的恐惧、不安的情绪,也可使血压、心率保持正常,因此,做好其心理干预,增强其信心,能更好的配合麻醉和手术。
3 手术中心理干预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并始终陪伴手术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从而减轻其恐惧心理,缓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紧张感与陌生感[1];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禁止参加手术人员在手术室内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最大限度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从而在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使手术顺利完成。
4 术后随访
术毕,对于清醒的患者,要告之手术已结束,并护送其回病房,协助病房护士安置好患者,交待术中情况及保持各种导管通畅,防止意外发生。术后随访有助于手术室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通过多接触患者[2],更加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
5 讨论
根据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恐惧和紧张心理,并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护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及依赖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5-02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护士如何对将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结合[1],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产生对手术有利的积极效用,以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并配合手术的治疗,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探索的重点。那么手术室护士该如何去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呢?笔者通过对近八年手术室工作的经历总结和对患者的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1 以患者为中心创造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
要想患者在手术中有一个平稳、积极、自信的心理,手术室护士自身心理的良好表现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面对患者,在患者身体、心理都处在低落的时候,如何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来改变这种状态,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就对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条件要求。
1.1 手术室护士自身业务素质的要求。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证明,护理学己不再是医疗的附属,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护士必须经过正规的学历教育,并通过医院的严格考试,实务考核方可进入手术室工作。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患者心理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以胜任工作之需。
1.2 患者对手术工作环境的要求。由于患者在手术前往往处在一种紧张、憔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手术室后又对手术室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无助,要消除患者这些对手术不利的心理因素,手术室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为了手术的安全,手术室尽量采用全封闭式的无菌式设计,各类手术仪器摆放有序,手术及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给患者留下一种手术环境优良,主持手术的工作团队经验精炼,完全能任胜任且有把握将手术顺利完成的好印象。从而使患者放松手术中紧张、憔虑、恐惧的心情,更好接受手术的治疗。
2 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分析,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术中对患者用心护理,术后及时探访和总结,使手术室护士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真正做到的医学心理与实际护理相结合,让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护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1 手术前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前期心理护理工作。手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着担忧、焦虑、恐惧、睡眠不佳、食欲低下、对手术方案及风险存在疑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士要进行术前探视,首先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病人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异常。护士与患者交流要依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交流技巧,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术前的注意事项,如个人卫生及皮肤预备的重要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患者,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解除其紧张情绪,让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2.2 手术中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处于即将手术的紧张、憔虑状态,术中心理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可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应激状态。手术室护士要热情地迎接病人进入手术室,在术前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消除病人由于陌生带来的拘束、恐惧感。同时说明手术麻醉与术中必要时需配合的注意事项。手术中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在讨论病情时,对有可能引起不良结果和不便让患者知道的病情,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场合,以免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方法,如良好的面部表情、关怀的目光、恰当的抚摸,以示对患者的关爱和心理安抚。必要时可根据病人的喜好和病情许可,播放轻音乐,以减轻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给予病人亲人般的关怀和体贴。当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时,护士应给予周到的关怀,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稳、准、轻、快。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要安全护送患者回病房,向病房护士交待手术中的情况和注意事项并做好交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不得随便议论,要维护患者的自尊以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2.3 手术后的探访和总结。手术后对患者的探访其实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护理,一般在手术后2-3天里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探访和问候,了解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就患者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消除患者对手术实施的疑虑,其目的是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手术室护理人员真诚的爱心与呵护,让患者对手术放心,对治疗满意。另外通过探访,征求及询问病人对手术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心理护理做出客观评估[2]。总结手术室心理护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促进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般来说,对患者熟悉的人莫过于患者的家属和朋友,最值得患者信赖也是患者的家属和朋友。手术室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家属和朋友的沟通,让患者家属和朋友参与进来了解手术的情况,患者家属和朋友再配合手术室护士来对患者打气,让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从而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感,且不失为对患者的一个较好的心理护理方法。
总之,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要达到一个最理想效果,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护理的关键。通过手术室护士自身过硬的护理技能,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有效地降低和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非常重要,这也是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手术患者、 心理分析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64-01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通过手术室围手术期病人决定手术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后直至病人出院的全过程。以提供接受手术的病人及其家属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完整性,高品质的护理。
1 手术患者的心理探索
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由于每位病人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不同,其心理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护士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任何手术对患者术前都有心理的应急变化
(1)紧张恐惧的心理:任何手术对患者来讲都是较强的一种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激素和去甲肾上激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病人临床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狭窄,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这种刺激会导致全身不适。产生不安全感,内心充满焦虑,手术恐惧,害怕疼痛,担心手术失败等,表现为白天坐卧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济于事。易出现激动或者抑制的心理。由于过度恐惧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在推进手术室时有的痛哭流泣,有的闭眼不睁,不说话,四肢活动僵硬,反应迟钝、精神高度紧张。
(2)忧郁,渴求的心理:我科接受的患者大多来自农牧区,经济状况不佳,他们担心自己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感到有负罪感。又怕手术是否成功,渴望技术高明的医生亲自给自己做手术,以及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手术中的一切情况。
1.2手术患者最脆弱阶段手术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刺激患者心情紧张。与家人分开后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与他人的沟通障碍,感情得不到满足。摆放及麻醉时,躯体被暴露,渴望被尊重。手术中对医护人员的眼神、语言过于敏感,对手术器械物品的声响,和医务人员的交谈,产生紧张,恐惧,想逃避的心理 。
1.3术后手术患者渴望知道手术是否成功
当病人麻醉清醒从手术室离开回到病房后最想知道手术结果如何,是否成功,思想顾虑大,产生各种离奇的想法。
2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病人及其亲属焦虑的最好办法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在正视自己疾病的基础上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息。应该尊重病人,理解病人,表现出对病人患病的同情和关心。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有礼貌的言谈和举止等感情表达,让病人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2消除焦虑和担忧,几乎所有的病人和亲属在手术前都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手术室护士术前必须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这些异常的心理变化,消除手术引起的焦虑不安和担忧恐惧。对焦虑比较明显的病人,术前几天给予适当的镇静药,以保证术前有足够的睡眠。对病情很重,感情脆弱,既往有抑郁心理的病人,交代病情需要慎重,尽量避免直率,同时应加强关心和劝慰工作。
3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2.2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往往会感到孤独,恐惧和无助感。巡回护士应热情接待问候患者,询问患者睡眠及术前用药情况等让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护理操作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要做到小范围的暴露患者身体。器械护士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音,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动作敏捷,与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密切配合,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这样也能给患者带来安全可靠的感觉。
2.3术后随访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应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社会背景以及情感状态等基本资料[1]。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这对于实施手术治疗以及早日康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为18-75岁,平均年龄为46.5岁。本组患者中有31例患者为工人,占38.8%;23例患者为农民,占28.7%;17例患者为知识分子21.3,占%;9例患者为干部,占11.2%。所有患者均属于大型择期手术和中型择期手术,30例患者为普外科,占37.5%;21例患者为妇产科,占26.3%;18例患者为泌尿科,占22.5%;11例患者为骨科,占13.7%。40例性格为外向开朗者,占50%;34例性格为内向懦弱者,占42.5%;6例性格为不典型倾向者,占7.5%。
1.2分级与评分方法①没有显著忧虑、高睡眠质量、食欲强,进入手术室后状态佳,脉搏和血压没有明显波动,积极配合麻醉与手术实施者为0级,积0分。②出现忧虑情况,但睡眠和食欲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进入手术室后稍感不安,但迅速恢复平静;检测血压上升≤3kPa,而脉搏加快≤20次/min;主动配合麻醉与手术实施者为Ⅰ级,积1分。③出现严重忧虑状况,并对睡眠和食欲造成了一定影响;进入手术室后明显不安,检测血压上升4kPa左右,脉搏则加快20-30次/min;30分钟后可以完全平静下来主动配合麻醉与手术实施者为Ⅱ级,积5分。④出现烦躁、郁闷、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和食欲;进入手术室后无法配合手术治疗,检测血压上升5kPa,脉搏加快超出30次/min;术前30分钟后仍无法平静者为Ⅲ级,积10分。
2结果
由于本组患者均属于择期手术患者,所以在手术实施前的1个星期都已经预先知道了手术决定。因此,心理护理实施前的分级与评分工作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在近距离接触患者前,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对每个分级进行综合评分后,依照最高项目决定级别次序,而评分则继续累计。实施心理护理工作后,对每个分级采取的有效评分是指护理人员预先进入到病房,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按照患者在手术室内的表现对分级进行评分,相互结合后取最高项目决定分级次序,而评分继续累计。本组患者的实际心理分级如表1所示,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3结论
3.1手术实施前的心理护理实施手术前,医护人员应按照有关要求对手术患者做一系列详细的心理评估,并在评估过程中收集好手术患者的所有心理信息,还要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的实际病况,表明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患者早日康复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若患者的手术为大型手术,护理人员应尽早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患病情况以及实施手术治疗的具体事项,以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3.2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因为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所以会出现恐惧、焦躁、不安等各种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从旁照顾患者需要。如果患者提出的要求无法满足,护理人员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原因,不得以粗暴的态度予以拒绝。手术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更不能讨论与患者病情有关的话题。
3.3手术完成后的心理护理手术顺利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安全的移送到病房,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医护人员可向患者说明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就是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已脱离了危险状态。此外,还要提醒患者手术结束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只要适当休息后,就可快速痊愈,恢复身体健康[3]。
总而言之,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按照患者的病况制定出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除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外,还可以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为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艳玲.浅谈手术室术中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07):617-618.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综合性护理干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焦虑;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2-0131-04
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独立性很强的科室,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特点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其在手术室护理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去完成其工作[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士的角色也由传统的外科医生助手向专科护士和手术医生合作者的方向转变[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外科手术从传统外科开腹手术逐渐转向腹腔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普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例如,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的处理是开腹切除胆囊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而目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e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作为微创手术方法已在我院广泛开展,并具有较好的疗效[3]。临床证实LCBDE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瘢痕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患者在行LCBDE微创手术时仍对手术存在焦虑和恐惧等负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担心手术疼痛以及惧怕术后并发症等,因此,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LCBDE微创手术的效果,手术室护士在LCBDE微创手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从而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入选病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排除资料不全的病例,共入选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6~80岁,平均38.5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出现发热、寒战、黄疸等,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全部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围术期护理,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手术室护士着重实施包括心理干预、T形管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 许多患者对LCBDE术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因担心手术效果、并发症等常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安全性、腹腔镜的基本知识以及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请已经行LCBDE手术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 术前嘱患者配合作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皮试备皮范围同常规手术,但要注意对脐部的彻底清洁。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应将血压控制在13.3~18.6 kPa[4]。对于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前应适当应用扩冠及强心药物,无严重心律失常、半年内未发生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意外者方可进行手术。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
1.2.2 术后护理 ①常规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嗜睡、表情淡漠等精神改变。同时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及早使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②T形管的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质,如胆汁分泌多,引流量过大,应及时补充液体,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如胆汁引流量过小,应挤压引流管,检查是否通畅,并检查衔接处有无松脱,密切观察腹部症状,有无腹痛、腹胀、腹膜炎等,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胆管梗阻发生[6];T形管冲洗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冲洗压力、阻力和流出物的性状。引流管应注意保持通畅,患者翻身、坐起、走动时应加强护理。引流袋原则上每24 h更换1次,更换时连接紧密,动作轻柔,以防动作过大引起T形管移位。③心理护理 术后由于患者经历了手术的创伤和漫长的T形管带管过程,身心疲惫,应向患者耐心询问病情,解答患者的问题,满足其生活需要,加强生活上的照顾。④并发症的护理 主要是术后出血、胆石残留、胆汁漏、切口感染、胆道狭窄等[7]。护理人员术后应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血染,并注意出血量。对于术后出现胆石残留患者,护理人员应与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多沟通,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胆道镜取石。如果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往往提示有胆漏的发生,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的深浅,患者有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8]。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况评价 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其中SAS评分×1.25为标准分[4]。
1.3.2 手术效果评价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1.3.3 并发症情况 包括术后出血、胆石残留、胆汁漏、切口感染、胆道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价
见表2。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手术效果评价
见表3。本组8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后疼痛轻微。术后T形管胆汁引流量每日约300~1 000 mL。T管放置时间为1~2个月,均经T管造影证实无残余结石后拔出T管。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手术效果评价(x±s)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4。两组均未发生胆道狭窄,干预组患者术后发生胆石残留1例,术后出血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达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作为一项微创手术,现已逐渐替代以往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成为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且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但由于腹腔镜手术独有的特点,加上手术创伤及麻醉剂的应用、各种管道的留置,导致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全面细致地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干预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0例患者围术期着重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要使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使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配合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完成围手术期的全期护理[10]。其中,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积极准备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患者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手术失败,担心手术疼痛及惧怕对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等,常常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因此,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与开腹手术的区别与优点,介绍成功患者相互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的信心。同时术后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基础上加强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1]。另外,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尤其重要。LCBDE微创手术I期缝合的患者常规放置腹腔硅胶引流管,护理人员应注意引流管固定要妥善,防止牵拉、扭曲、折迭、受压以及逆流。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量的多少并记录[12]。对于行T形管冲洗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冲洗压力、阻力和流出物的性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综上,我们认为,手术室护士对LCBDE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通过对LCBDE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但要求护理人员应了解腹腔镜知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及术后护理是确保LCBDE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艳春,李冬梅.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342-343.
[2] 苗静. 手术室护士在微创手术中的整体护理配合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62-163.
[3] 李瑜,邹彦芬,操静,等.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 24(8):48-50.
[4] 吕芳.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57-58.
[5] 王晓玲,朱淑兴.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6):943-944.
[6] 邵淑娟,张武坤,陈瑶.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4):237-238.
[7] 孙淑雅.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观察[J].河北医刊,2013,19(10):1591-1592.
[8] 李凤华. 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内支架引流术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 (20):3333-3334.
[9] 夏莉,李平. 49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16-117.
[10] 张桂梅,任玉荣.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护理[J]. 包头医学,2010,34(3):172-173.
[11] 冯晶,魏俊,李宁宁.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 护理杂志,2008,25(13):57-58.
[12] 邹良旺,徐李娟.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及手术操作细节[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1):54-55.
[13] 孟静,李娜.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20例的护理配合[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440- 3441.
[14] 杨会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