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客房实训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训课程是旅游酒店类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旅游酒店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学生实训技能质量的高低是高校学生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然而与旅游酒店类相关的教材要么缺乏实践教学安排,要么将实训和理论结合在一起,给教学带来很多的不便。《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与行业发展和行业动态的关系非常密切,如何进行课程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培养出酒店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1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训项目开发与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大批的人才。越来越多的旅游酒店院校开始关注对行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越来越多的校企对接的实践培训项目在开展。学校针对行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更是势在必行,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了入职后酒店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对于毕业生而言可以在实习期就实现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实现职业生涯更快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实训课程是一门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实训项目的开发与优化必需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重点突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训知识。通过课程实训项目的开发与优化,对教师而言,为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思路,使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能积极适应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学生而言,在实训项目的指导下能有效地获得酒店相关技能所具备的的理论和实训知识,并在实训项目的辅导下切实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
2 项目体现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项目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是一种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的教学方法,整个实训的项目将由老师的全程指导下完成,项目贯穿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考核,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经历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完整的工作流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
项目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一、收益主体的多元性。在教学中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学生的主动探求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满足酒店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教学过程的高可控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做到制定项目、实施项目、评估项目的双向监督。三、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性。学生在了解完制定的项目所需的知识后,直接进行操练,然后根据操练的结果再巩固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四、高效性。项目体验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活跃了课堂气氛。
3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训项目开发与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3.1 实训项目的选择与设计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应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具体岗位项目任务为核心[2],采用任务项目化的方式,每个项目为一个专题,然后根据岗位的职责、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岗位的工作项目、岗位工作的操作规范等要求,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的目的。结合笔者的工作和教学的实际,本课程应设置以下项目,如表1。
表1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实训项目
3.2 做好项目的教学准备
做好教学准备,主要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进行中可能发生的所有的环节,如实训项目的时间要求,实训的安排的人员及任务,讲授完实训项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并在发生的环节上提供必要的知识帮助和物资帮助。比如在前厅预订模块,教师需讲授完前厅预定的概念、意义、岗位职责、工作操作流程和标准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明确实训时间10分钟左右,对实训要求提出说明,准备好实训物品如电脑预订操作系统、电话、传真预订单(仿)、预订单、纸、笔等,在实训中间学生出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以提前让同学准备或者设置一个场景,这样更有针对性。
3.3 实施实训项目的计划
确定好《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的具体实训项目以后,应根据具体的实训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实训目标、知识要点、具体实训操作如何完成、遇到突发事情如何处理等等。比如具体实训操作如何完成,尤其是针对前厅部分的实训,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班级的每一个小组大概6-8个人,性别搭配要恰当,分别承担客人、前台接待员、门童、行李员等不同的角色,这样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提高学生对岗位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的认知。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工作轮换”的方式[3],让每位同学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度体验不同的岗位职业的需求。这样,同学学习起来会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3.4 实训项目的总结
在每一个实训项目完成以后,每组同学应根据本组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总结可以是本组的经验报告,也可以使本组实训方案的完成情况等等,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每位组长可以采用PPT的形式汇报,汇报要求有目的、有主题、有过程、有结果。在学生汇报完以后,教师要结合职业技能的标准进行点评,点评出表现好的地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在项目的完成中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和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就更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突出和加强实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都要大胆的创新,制定出适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实训项目,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训项目,通过学生具体实训项目的参与,从实训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达到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4]。
【参考文献】
[1]沈梅.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前厅课体验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15-16.
[2]李筱颖.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10-12.
(一)系统化理念
针对旅游业产业结构复杂、系统性强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立足实务,力求使学生熟悉旅游活动的全部流程,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素质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要着眼人才能力的系统性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在学校实训室,更应在星级酒店、景区、旅行社等与旅游有关的行业。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课程教学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在旅游策划学课程的实践授课中,引导学生对地方的旅游商品进行调研策划,形成调研报告,以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方景点进行导游词的编撰整理,关注本地会展中心的车展、房地产展、服装展等,鼓励学生参与会展服务与管理等社会活动。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地方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局、景区组织的导游大赛,通过职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实践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见习和实习相结合。如餐饮管理实训室的摆台、托盘、餐巾折花、斟酒、席间服务等;客房实训室的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大厅服务、客人离店结帐服务等对客服务技能;星级酒店实习时系统掌握前厅接待服务、客房服务管理等技能,使学生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的资格水平。
(二)特色化理念
在实践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成为具备景区开发、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的“超人”。由于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的地域性特点,地方本科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旅游的地域性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乡村旅游、酒店服务、会展等旅游项目,发展特色化实践教学。院校要坚持专业发展与旅游行业发展紧密相连,突出“校、政、企、研”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和地方旅游特色。如2012年国民休闲纲要提出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地方本科高校可针对本地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策划,让学生到乡村实地考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职场思考问题,作到不唯书,尽量把授课内容问题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三)多元化理念
采用多元化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授课方式,让课堂进企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把课堂搬进景区,研究地形地貌,对地方资源进行开发策划;将课堂开进酒店,学习客房整理等服务技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还要关注本行业最新的案例、旅游焦点热点问题及地方文化,学生自身的分析过程和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是案例教学最有价值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用专业眼光评析旅游行业新闻,用专业理论思考行业现象及存在的问题。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探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与学习环境的相互影响,使教学共振,取得最佳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突出模块教学,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6]。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模式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职业技能模块)等西方各种先进的实践办学理念值得借鉴。根据旅游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以及导游等职业岗位,进行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分析,将课程体系整合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教学计划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删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增大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加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将知识体系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
(二)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的“双师型”教师倾斜。一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分批到旅游企业进修学习,鼓励教师下企业,安排教师到旅行社、景区或饭店研修、实习、顶岗锻炼;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师。借鉴国外旅游高等教育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经验,在聘任上要求教师具有实业或经济部门的任职经历,并且教师不能持续几年一直留在学校,必须每隔几年,再回到企业,以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三)工学结合,课证融合
确立“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实习、实训教学活动为载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顶岗实习,强化理论和实践双向教学。教师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相协调,实现“课证融合”,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鼓励考取导游资格证、大学英语四六级证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学校要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联合进行教学实训,将课程考核与生产考核相结合,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构建“课证融合、校企融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
(四)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
文章编号:1007-1423(2013)04-0042-03
0 引言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当前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人才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不但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业的接待水平,同时也能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在旅游专业的学科培养结构中均开设了实验课,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所需的、具备旅游业从业基本素质与操作能力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就目前而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1.1旅游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不但能够进一步巩固深化理论教学内容,还可以检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旅游教学实习层次包括教育实习以及专业实习。教育实习主要包括校内试讲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在教育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旅游院校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带队教师跟随实习的学生长驻实习基地,以便对学生的教育实习活动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旅游专业实习是指通过专业见习、校内实训、企业实习和综合实践等模式获取旅游专业技能和培养从业素质的实践教学方式。目前专业实习项目一般包括基础性的旅游认知实习和综合性生产实习(例如饭店综合实习、导游综合实习、旅行社综合实习、旅游景区实习等)两大类。此外还有各具特色的各类专业课程实习,例如旅游地理实习、旅游文化实习、旅游历史实习、旅游市场营销实习、旅游规划实习、旅游策划实习,等等,不一而足。
1.2旅游教学实训
旅游教学实训是另一种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实验室层级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中心层级的模拟操作训练和岗位层级的基地实训等,按照主要实训课程门类可分为餐饮、客房、前厅、烹饪、导游、专业外语实训课程等。实训方式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室、实验基地进行(例如摆台实训、模拟导游实训等),也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生通过亲身接触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主题公园及各大宾馆酒店可获得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训中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旅游知识,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拓展了知识面。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育观念、理论研究及投入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的实践教学已经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所使用的教材多年不变,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旅游实践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不能进入实践课堂。规划型、探索型课程设计比例较低,综合型、应用型训练偏少,知识应用的功效比较差。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实践设备陈旧、落后,功能单一,这种情况远不能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
2.2实践层次较低,学生能力培养受限
实践内容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创新动力不足。学生按教师给出的题目和布置的任务去完成没有任何创意的实践课程,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细化目标
学生在短期实习过程中,有许多东西要学,在主导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应把具体内容细化,使学生实习更有针对性。例如在饭店实习,由于实习饭店不希望学生常换岗,学生在一个岗位上往往一干就是4~5个月,缺少对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了解,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
3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3.1充实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校内旅游实训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主要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和仿真实训教学。可以设立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导游等实训室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能够完成中餐实训项目、西餐实训项目、调酒实训项目、客房实训项目、模拟导游实训项目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训项目等。
3.2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业精神
校企合作教育是旅游专业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极具活力的手段,而且可以实现校企双赢。进行校企合作教育,一是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旅游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从而不断地用实践来充实教学;二是让学生参与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和风景区等)运营管理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开辟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三是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聘请企事业专家和行业成功高级管理人才走向讲台,参与校内教学。通过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向学生介绍旅游企业员工的职业要求和在旅游企业中的成长过程等,塑造坚实的专业思想。
3.3加强实践教学评价,确保实践质量
作为一种新型的鉴别学生实践优劣的方法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技术、严密的测评过程和客观的评分标准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判。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同行评价、实习单位顾客评价、实习单位上级评价等方法构建全方位评价机制,通过实习报告的评价、事后实践能力的考核、全角式的跟踪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时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关系分析
通过高职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陈述,可以尝试分析该体系当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合酒店实践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出,处于该实践体系的中心地位的只能是目标体系,其直接决定了余下子体系的构建,是该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三大体系都是围绕着目标体系来具体实施的。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原则分析
1)工学交替。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尽量以实习为主线,上课来深。通过课程教学,安排与高职酒店管理相关的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通过实习,借助理论指引,必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相关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
2)岗位轮换。学校要在实习之前与酒店进行相应的沟通,确保高职学生在实习期能够进行一次或几次岗位轮换,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酒店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运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轮换,可以使学生增强实习效果,增加实践的接触面。
3)专人监控。要设立一个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及时的与酒店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同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后的生活、思想、工作等进行帮助和指导。
4)动态多元评价。在学生的整个实习结束后,其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指导教师、酒店方、学生三者要有机结合,形成多远的评价主体,评出优秀实习生,得出实习鉴定。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具体方法分析
1)改革现有实践教学方式。我国高职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情况下无法与实际相联系,学校及专业负责人必须要顺应酒店行业的发展及时更新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目标设定必须以能力为本质,即实行能力本位教育。本着尽早安排,多用途使用的原则,使得实践教学能够真正的在全真环境中实行。此外,在顶岗实习之初,学校要做好联络相关酒店的工作,尽量寻找不同类型的酒店,如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青年旅社等都可以参考。同时,最好允许学生自己联系酒店,给与其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改善高职校内实践设施设备。要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消费者的流行趋势,增加更新目前校内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如前厅模拟大堂吧的构建、酒窖的构建以及餐厅等相关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派上日程,并做到与时俱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起期间,酒店专业教师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要尽量多安排一些与酒店行业直接接触的实践性任务。如让学生对周边的各类型酒店进行调查、考察,并撰写调研报告,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由教师带队去相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交流考察,让学生切身感受酒店的真实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酒店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尝试构建新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建立起三级体系:第一级为基础体系层,第二级为提高体系层,第三级为发展体系层。
1)基础体系层。基础体系层主要是包含了高职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校内实训等。其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酒店相关知识如旅游行业知识、外语、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等。使学生对整个旅游大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从而为第二层体系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是通过组织学生考察学校周边的酒店等,使学生初步了解酒店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包括酒店的运营、制度管理、人事体系等。
2)提高层次。提高层次是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教育目标,一般而言,随着就酒店业在中国的发展,现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得学生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能够胜任中高级管理岗位。据此,应该开设的基础课程的实训项目有:礼仪训练、前厅技能实训、客房技能实训、前厅相关软件的使用、客房服务能力实训、餐饮技能实训等,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3)发展层次。发展层次主要是指为了最终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酒店职业经理人而制定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它对于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施起到了具体的导向作用。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顶岗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部分。专业顶岗实践、毕业实习环节是在学校、学生和酒店沟通后由酒店统一安排实习岗位,主要集中的酒店的三大部门即:前厅、客房和餐饮。学生进入酒店后各方面都与在职员工相同,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践,从而充分锻炼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适应力,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小结
1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方向主要有导游方向、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和酒店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行社管理、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旅游法、旅游开发与规划、酒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前台与客房管理、旅游商务英语、会展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礼仪等。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加强开发建设校企合作下的实训基地,强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订单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零适应期”下的“岗位技能递进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目标以及旅游经济发展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宽口径+重应用”理念下,为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旅游人才;掌握经济学、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现代服务理念的旅游人才;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力度,培养能够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企业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旅游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有极高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基于旅游经济发展需求,促进专业转型,加大对旅游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
3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3.1实践教学具体模块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订单式”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零适应期”下的“岗位技能递进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不同层次岗位技能递进教学内容,将“基础岗位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岗位技能+企业顶岗实习”递进式融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加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推进旅游岗位技能递进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岗位技能,实现旅游专业人才零距离就业。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设计包括四层级“基础岗位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岗位技能+企业顶岗实习”(图1),其中,基础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入学初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认知和初步感受,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旅游景区参观和旅行社考察等活动;专业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对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校内形象训练室学习仪容仪态,并辅以导游、酒店服务体验等活动实践;综合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中间阶段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校内旅游综合训练室学习综合岗位技能,并配合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实训基地参与常规管理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应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配合毕业实习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3.2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四大“岗位技能递进式”模块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是结合不同阶段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的不同实践教学内容,是对“基础岗位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岗位技能+企业顶岗实习”不同模块的组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笔者建议设计基础学习(入学专业教育、军训、计算机操作)、操作学习(仪容仪态、语言技能)的基础岗位技能项目,前厅服务管理、客房服务管理、餐饮服务管理、旅行社服务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服务管理等分岗轮换的专业岗位技能项目,综合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实训、旅游市场营销实训、社会实践、旅游企业管理软件操作等综合实训的综合岗位技能项目,毕业实习的企业顶岗实习项目,具体的实践教学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采取校内外结合实践教学方式,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3.3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笔者认为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实训内容,充实实践教学项目。同时,应利用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以旅游社团为基点,倡导鼓励学生开展相关专业活动,以校园实战形式锻炼学生岗位技能。此外,在毕业之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毕业实习,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企业基地。总之,在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下,要结合“课堂实训+校园实战+社会实习”实践平台,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实训中,教师应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凝练提出课堂实训项目,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岗位技能。基于旅游专业课堂实训,还可以设计旅游岗位技能大赛,充实扩展实践项目内容,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以课堂实训形式,要求学生以课件形式汇报实践报告,连接岗位技能,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在旅游管理专业校园实战中,可以教师为牵头,倡导鼓励学生成立旅游管理社团,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相关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线,凝练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技能训练项目,以校园实战形式演练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如,旅游社团撰写的“城市游”旅游路线规划书,通过路线的规划、成本的控制、住宿的安排、特色活动设计等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通过校园实战平台,实践所学知识。社会实习是对课堂实训和校园实战的延伸,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际,学生将走出校园,在未来职业规划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顶岗实习企业进行社会实习。高校应积极拓展社会实习实践平台,在校企合作机制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习活动,不仅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需求,也满足社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向社会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