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季义务植树今年,我局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紧紧围绕创建森林*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按照*市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工作今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今年市级领导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增强广大职工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程,认真抓好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迎接全省城乡绿化现场会在我市的召开,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题召开局党组会安排植树活动事宜,并组织职工学习了开展今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相关文件,落实植树的人员、设备、经费等。
二、领导带头,积极参与
为保证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的义务植树活动顺利开展,春节前夕,我局明确了带队领导、承办科室、植树人员。2月21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局以局党组成员、编办副主任高慧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军转办主任周军、机关党委书记张余四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带领人事局、编办20多名干部,深入黄舣镇植树基地,开展了“美化城乡环境、创建森林*”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3月12日,我局以局党组成员、编办副主任高慧岗、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玉海带队,带领10多名干部,到*医学院城北校区东大门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
三、注重实效,提高质量
今年,我局把义务植树活动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为确保植树成活率,达到改善环境、建设生态的目的,严格按照植树要求、每棵树种尺寸和树间距进行树坑的打挖,在植树时注重泥土的填覆,及时补水,联系人员落实后期的管护,做到植树规范,管护到位,保证了植树的质量和成活率。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相关文件,引导职工通过认养、认种绿地、树木等履行植树义务;二是充分利用“*人事在线”、“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日”开展宣传,通过网站植树信息、制作黑板报、散发科普知识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大肆宣传。进一步提高职工和群众的对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全民性认识,了解创建森林城市的目的和意义,形成“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自觉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
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使我市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扎实、有效、深入地开展此项工作,提高义务植树成效,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园林*”、“森林*”、“绿色*”。
全民义务植树*市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生态*为目标,以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生态建设、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支撑,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抢抓冬春造林时机,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去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全市参加义务植树情况。全市应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万人,实际参加植树人数*万人,义务植树尽责率*%以上,植树株数*万株,人均植树5株。全市共建义务植树基地180处,义务植树建卡登记率*%以上,乡、镇以上各级党、政领导办造林绿化点*处。
(二)通道绿化建设情况。去年完成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万亩,为年度目标任务*万亩的106%;完成环城防护林带及城郊森林*万亩,为年度任务*万亩的179%。
(三)古树名木的建档和管护。古树是活化石,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为此我市在古树名木的调查、建挡、管护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全市现有古树名木132株,4个古树群,均按属地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挂牌管护,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编写的《*古树名木》一书即将出版。
(四)各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办造林绿化点。去年,县级以上领导办造林绿化点46处,并严格按照市绿委制订的《党、政领导办绿化点实施意见》的要求有规模、有标准、有规划、树标牌、讲实效,确保造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真正把各级领导造林绿化点办成示范、样板精品工程点,为群众树立榜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生态示范村建设。林业生态示范村绿化是我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全市林业生态村建设任务是715个,折合造林面积46200亩。根据县、市两级复查,实际绿化村庄823个,共绿化街道1150条,栽植绿化苗木50.9万株。全市命名了15个林业生态示范村,每个村奖励现金1.5万元。
二、特点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各项目标责任落实到位。
去年各级党委、政府把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大员上阵,亲自部署,一线指挥。特别是去冬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林业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熊广田副市长亲自安排部署冬春造林绿化工作,并把义务植树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强调,要求继续坚持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奖惩兑现制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求真务实,落实有力,不断开创义务植树工作的新局面。各县(市、区)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真抓实干,深入基层在办好自己造林绿化示范点基础上,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向。
为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弘扬生态文明,响应xx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伟大号召。今年的义务植树活动形式多样。一是*市委、市政府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市直106个单位4356人于3月1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等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县四大班子及市、县两级机关干部冒着寒风在*县曹魏生态园参加义务植树。植树现场到处挂满标语、横幅,人声鼎沸,彩旗飘扬,人们不畏寒风,挥镐扬锨,手提水桶,把一棵棵桂花、紫薇、大叶女贞精心栽下,为我市的生态建设增添了一笔浓浓的绿色。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绿化意识。
为使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去冬今春以来,全市上下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舆论工具,广泛宣传植树造林, 绿化祖国 的重大意义,增强全民绿化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绿化的积极性、自觉投身义务植树工作中来。*市、*县、长葛市、*县为进一步把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向,在植树节前,市、县两级绿化委员会主任均发表了电视讲话,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进行再发动再动员。并利用宣传车、板报专栏、标语等大力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省义务植树条例》、《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义务植树管理、规划到位。
一是抓了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全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方案,并按照《*省义务植树条例》的要求,市、县、乡都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二是提高了义务植树尽责率,坚持义务植树属地管理,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把每一个适龄公民每年植树3 5株的法定义务落实到了各级政府、责任单位和每一个适龄公民肩上,增强了全市广大干群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充分体现了广大干群义务植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各县(市、区)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人人尽责,注重实效,建卡登记,绿化家园。特别是*市、*县、*县、*县人民政府先后都出台了《关于印发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去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通知》。通过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真正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具有全民性、义务性、法定性、公益性,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植树活动,是造福子孙后代。
(四)加大义务尽责的监管力,充分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
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对去年全市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大了检查监督力度,特别对适龄公民的尽责率,县(市、区)绿化费征收使用情况,领导办绿化点的规模,义务植树基地造林质量合格率,义务植树挡案管理等情况,每年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工作完成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工作完成差的单位通报批评。
三、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清醒的看到当前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个别地方领导对全民义务植树的认识不够高,没有真正把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摆上日程。
2、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在义务植树运动开展方面不平衡。
3、个别地方义务植树档案管理不规范,不重视资料积累和档案管理工作。
四、今年工作打算
1、加大义务植树的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全民对义务植树的认识。实现 要我种树 向 我要种树 的根本转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义务植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和各级党、政领导办造林绿化点要提高挡次、形成规模,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在绿化费的征收、古树名木的管护等方面,要常抓不懈,形成制度。
4、去年4月底按(*省义务植树检查验收办法),市绿化办将对各县(市、区)义务植树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结果通报全市。
脚踏实地 同心协力3月10日上午,迎着微凉的春风,济南市长清区平安镇的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积极贯彻所团委开展的“一团一品”创建活动,激发机关一分会团支部活力,打造“脚踏实地、同心协力”的特色品牌,同时响应“争做生态山东的宣传者、植绿爱绿的推动者和环境保护的践行者”的号召,在机关一分会团支部书记徐磊、保卫班班长张凤刚的共同组织下,带领本支部青年王青勇、李江、陈博敬、周传航自发参加了由团省委、省林业局主办,济南团市委、山东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承办的全省“百万青年绿林汇”青少年植树活动正式启动仪式。
植树活动过后,又共同向园区森林消防部门学习了森林防火知识,拓展了消防安全业知识,更好的提高了自身综合业务能力。通过参加整个植树活动,不但锻炼了团支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支部青年的集体荣誉感与社会使命感,将本支部的特色品牌充分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而且还能借此次活动为契机,同各单位团支部互相交流心得、学习体会,取长补短,从而为日后更好的开展团支部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会展; 经济效应; 创业活动; 新进入缺陷
收稿日期: 2010-12-13; 修订日期: 2011-07-1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70732004)
作者简介:
王晓文(1981-),女,博士,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展经济与管理、创业管理。张玉利(1965-),男,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中小企业与企业成长。王菁娜(1979-),女,博士,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展营销。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加剧,会展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成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由于会展产业在促进消费、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乘数效应,被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而受到很多城市和国家的重视(Brown,2000),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然而,目前对于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研究往往过于空泛和表面化。一方面,大多数学者们尝试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找到一般性模型(杨勇,2009),即衡量会展产业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而忽略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中间处理环节;另一方面,即使研究涉及具体的表现层面,也通常是在会展消费、推动城市发展和就业等范围内讨论经济效应问题,而对于“会展经济效应是否存在其它实现途径”,“会展究竟通过怎样的作用机制产生经济效应”的问题没有给予很好的解答。尽管已经有学者尝试改变这一研究现状,但其努力的方向是如何更加精确地计算会展产业的经济效应,而不是解答“如何具体实现”的问题。事实上,只有深入剖析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过程,揭示其中的传导手段和具体路径,才能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衡量经济效应,并明确促进会展产业发挥经济效应的努力方向。
本文在归纳分析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托会展研究、资源基础论和创业研究等理论研究成果,通过阐释会展产业如何支持创业活动――这种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经常面临新进入缺陷的具体经济活动――揭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2 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研究现状
2.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
会展经济效应是会展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论题之一。研究者从会展产业具有的重大经济效应和其他影响的角度为各地举办会展提供了论据支持(Archer,1984;Mules,McDonald,1994;Crompton,McKay,1994)。但由于产业自身的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对于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问题大多停留在经验性总结和个案统计阶段,少有系统化研究,而国内大多数的研究也停留在介绍国外会展业、归纳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总结会展经济的作用以及提出本区域发展会展经济的对策上。
在衡量会展经济效应的众多方法中,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 是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是运用一般均衡理论对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到1980年代后期,会展研究领域也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并呈现扩大趋势。学者们从应用和方法论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Briassoulis,1991;Crompton,et al.,2001; McHone,Rungeling,2000),并在实证方面进行了应用(Humphreys,Plummer,1995)。例如Margaret等(2004)采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方法( IMPLAN) 对与会展相关的旅游者花费对举办地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确认和分析 。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更为直观的反应会展产业经济效应在数量上的大小,对于客观评价会展的经济作用以及对特定展会活动进行系统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以揭示投入-产出的中间环节,即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过程。尽管有学者尝试在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研究问题上做实质性推进,但其努力方向仍是在投入-产出的大框架下对会展经济效应进行更为细致的量化分析,形成一个前后一致的、综合性的研究框架(Crompton,1999;杨勇,2009)。
2.2 基于会展乘数效应的研究
会展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乘数效应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作为经常被用于衡量会展次生经济效应的工具,乘数分析可以依托投入-产出表或者社会核算矩阵。会展乘数的关键在于识别和关注当地经济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会展活动在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上产生的带动效益、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与会展有关的消费支出,直接刺激了相关经济活动的进行,而乘数则衡量了会展的间接影响(Burgan,Mules,1992;Crompton,1999)。
据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周爱国,2007),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社会收入则为9。据上海市测算,上海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为1∶6,间接可达1∶9,对GDP的拉动效益非常明显(曾武佳,2006)。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的估计,由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只有20%是展览会行业内的,其余80%为商贸、酒店、饮食、交通、旅游、电信、广告等相关行业所拥有(俞华,朱立文,2005)。由于会展产业表现出鲜明的乘数效应,相关研究也通常围绕如何精确确定乘数而展开。
2.3 经济效应表现方式的相关研究
会展产业经济效应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会展消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会展商人的消费额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2~3倍;同时,由于会展自身的特性,往往是商品展览、研讨会议、参观考察、新闻通讯等综合进行,这就必然带动电信业、广告业等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从而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消费产生催化作用(曾武佳,2006)。
第二,促进就业。美国会展协会(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1993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的会展产业创造了150 万个正规职业(岗位),间接创造了140万个非正式职业(岗位) (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1993)。2000年在德国汉若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超过10万人/年的就业效益。社会的就业人数增多,就会促进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刺激供给,进一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黄大勇,2003)。
第三,推动产业发展。研究发现,会展活动对区域优势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实践来看,国外很多会展中心城市大都从本国、本区域的产业比较优势乃至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着眼,通过会展的形式向全球受众展出自己的经营理念、创新路径等。意大利米兰的时装展、德国慕尼黑的建筑机械与建筑材料展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曾武佳,2006)。
第四,会展产业同样有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举办会展活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马勇,2002),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有利于区域整体环境的改善和提升(Burgan,Mules,1992)。同时,会展产业被誉为“城市名片”,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活动的举办过程中突发事件多,因此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具有推动作用。会展产业通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应。
从上述分析可见,研究者通常基于“投入-产出”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会展广泛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实际上,会展的经济效应影响并不表现为简单的直入式影响,其经济效应更多地呈现出复杂化的作用机制。为了揭示其作用机制的具体路径和传导手段,有必要对会展活动的一些相关特性和因素加之阐述。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从会展自身在资源集聚和流动上的特性方面展开分析。
3 会展活动的资源集聚特性
会展活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各种资源的集聚。Dekimpe等(1997)发现,会展活动的资源状况对会展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徐洁等(2008)指出,会展活动将大量的人员、产品、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在一定时间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域空间,形成一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物质文化交流方式。会展主办者把分布于各地的各界精英集中到一起举行会议;或者邀请众多的参展商将大量的展品集中在一个经过特定设计的展厅内进行展示,同时又把大量的观众吸引到此参观。无论是综合性博览会还是各种专业会展活动,都力求集聚产业、行业、领域最新的业态、成果、技术和品牌,表达最新的投资理念和意向,带动最活跃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使之向更合理有效的方向流动。
会展各个主体之间可以在大量资源集聚的环境下展开互动,包括供需双方之间的互动,参展同行之间的互动,参展方与举办方之间的互动以及客户之间的互动。例如,从供需双方之间的互动上看,参展供需双方的见面、洽谈和交易互动,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比如说买卖合同的签署、技术成果的转让、投资项目的签订,等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双方的进一步了解,信息的互动为下一次完成更多的交易埋下了伏笔。
会展活动将大量的人员、产品、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在一定时间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域空间,这种生产要素的集中性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并由此产生成本的节约、收入或效用的增加,形成聚集经济效应。以商业展览为例,由于展览的主办者组织了大量参展商及商品,邀请了大量的客商,因而参展商可以在短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客商,客商也可以在短时间里接触到大量的参展商和商品。这就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参展商和客商的时间,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相互了解和接触。如果没有展览会,一个客商需要长时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一个参展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才能接触到自己的客商(张红,2006)。
总之,会展产业可以看作是资源集聚的平台,大量产品、技术、资金、人才流同时汇聚,为供需双方提供了面对面地洽谈交流的机会,使一些潜在的或处于闲置状态的供给能力得到实现,促进了产业交流和资源合理整合。
4 创业活动的资源位需求
4.1 创业活动的经济贡献与高失败率
创业活动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激发创新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鼓励创业和培育新企业成长就成为了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2002年全世界大约有4.6亿人参与了创业活动。在APEC成员体的21个国家和地区中,创业型企业户数占各成员体企业总数的97%~99.7%,GDP比重占50%以上(Bygrave,2004)。管理学家德鲁克(1989)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据统计,新创中小企业占美国所有企业的90%~98%之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60%。美国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的强劲增长和旺盛活力,关键就在于其整个社会旺盛不衰的创业精神和千百万家小型企业生生不息的创业活动。2006年,我国的创业活动活跃程度高于创业GDP曲线(高建,2007),表明我国的创业活动对GDP贡献的潜力在增加,对未来经济稳定发展起积极作用。
然而,创业活动表现出极高的失败率。即使在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美国,只有不到50%的创业者能成功创办新企业,其中5年后还存在的新企业不到20%,大部分以失败告终。在中国,据《全球创业观察2006中国报告》显示,中国创业企业失败率在42个成员中排第一位(高建,2007)。创业活动为经济发展带来如此大的贡献,却一直面临高失败率的威胁,这也是创业领域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4.2 新进入缺陷
研究发现,造成新企业高失败率的主要原因是新进入缺陷。“新进入缺陷”这个概念来源于组织生态学。组织生态学把组织演化视为一种自然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组织(包括企业)往往要面临很大的自然选择压力,因此,新组织的失败率要大大高于成熟组织。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并迅速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Freeman,1983;Carroll,1982,1983)。新创企业的“新进入缺陷”,主要表现在资源的缺陷上。无论是财务资源、组织资源抑或精神资源,新企业都相对比较缺乏。除此之外,新企业还缺乏获得初始资源的渠道以及积累资源的经验和时间。新企业通常要依靠创业者及其个人关系来获得初始资源,因此,新企业的成长和生存取决于它能否在初始资源和能力用完之前获得或开发出新的资源,特别是关键性资源(韩炜,薛红志,2008)。
近年来,有些学者试图运用资源基础论来理解或解释创业过程和新企业的战略行为。资源基础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资源集或资源束,并且认为资源束的“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特征,是决定企业能否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观点,Dollinger(1999)认为,创业过程是创业者获得并开发资源的过程。在获得和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新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所掌握的初始资源的质量(即是否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因此,新企业在诞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资源可获得性、获取路径和资源供给不确定等方面的新进入障碍。
4.3 资源位需求
创业资源的分类有很多种。例如,根据创业资源性质划分为6种资源,即: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创业资源还可以根据其他不同维度进行划分,如: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离散资源和系统资源、生产资源和工具资源等等。有学者在上述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将资源划分为简单资源和复杂资源。简单资源是指有形的、离散的、产权为基础的资源;复杂资源是指无形的、系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生产资源是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源;工具性资源是用于获得其他资源的资源。如财务资源可以归为简单、工具性资源(王晓文,等,2009)。
人力资源的需求表现在创业过程中和新企业成立初期,在员工的招聘,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招聘以及管理团队的有效构成方面的需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创业者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只能靠家人和朋友帮忙维持经营,但会由于非正规培训或情感冲突引发很多问题。社会资源是新企业在其所处的社会网络中拥有的资源,包括与政府部门、银行、税务部门、同行、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资源。新企业在创办初期往往十分缺乏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社会资源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在创业活动中,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也都是新创企业迫切需要的。
5 会展产业对创业活动的资源位支持
根据前文分析,会展产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各种资源集聚在一起,形成资源的平台,并以此为依托,通过会展主体的互动促进资源的流动。而创业活动最大的新进入缺陷恰恰表现在对资源的缺陷上。相关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的资源禀赋将影响企业绩效,资源充足的新创企业将表现出更高的存活率和绩效水平。这意味着,会展产业可以通过满足创业活动在资源位上的需求,促进创业活动产生高水平经济效应。
已有的研究也发现,会展活动对企业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anner,2002;Williams,et al.,1993)。企业可以从会展活动中发现潜在的顾客,获得竞争对手的商业信息,塑造并巩固企业形象,在企业缺少资源时,它是企业快速获得资源的有效工具(Browning,Adams,1988)。Wouter(2010)发现参加会展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正向联系,参加本行业相关的会展活动会提升创业者在行业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这进而能促进企业的绩效。Rice(1992)指出,通过帮助买方与卖方等相关利益者建立起联系,会展活动才实现其真正的意义。Li(2007)将会展活动的资源分为内部知识资源和外部关系资源两大类,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会展活动中获得最近技术、管理经验、行业信息等内部知识资源,也可以获得与供应商、潜在顾客和投资方建立联系的外部资源。
下文图1展示了基于创业活动的会展产业经济效应作用过程模型。
首先,会展活动集聚了大量相关人才,创业者可以在会展活动中寻找并结识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招聘到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交流和展示,发现对创业项目感兴趣的人组建创业团队,并有意识的完善创业团队构成,从而满足新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需求。
其次,创业者可以从会展活动中获得大量社会资源。有学者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指出,会展活动就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使得供应商、中间商、顾客、各种协会、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团体都联系在一起(Rosson,Seringhaus,1995)。通过社会资源,借助会展平台,创业者可以在短时间里融入一个社会网络。特别是专业展会,使得创业者更加高效的建立起社会联系,因此,参加会展活动的创业者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丰富的社会资源。
再次,社会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杠杆资源,创业者可以通过社会资源的杠杆作用,获得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Shane,Cable,2002)。例如,创业者通过在会展活动中与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信贷机构、政府机构等人员建立社会联系,有可能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满足财务资源的需求;与创业孵化机构、创业服务中心的社会联系帮助创业者获得生产设备、厂房等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与科研机构、技术人才、咨询公司、管理人才以及其他多种渠道的联系获得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本研究正是据此提出了基于创业活动的会展产业经济效应作用过程模型,即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过程可以通过对创业活动的资源位支持来实现。
6 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会展产业对创业活动――这种能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经常面临新进入缺陷的具体经济活动的影响――揭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会展产业的资源集聚和流动特性满足了创业活动的资源需求,通过影响创业活动进而产生巨大经济效应。在这条具体路径中,资源成为重要传导手段。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本研究克服了以往研究只关注会展产业“投入-产出”静态数量对比关系的缺陷,将研究聚焦于揭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动态作用过程;其次以往研究通常从会展消费、促进就业等更为宏观的层面考察经济效应问题,而本研究利用创业这种目前非常活跃的经济活动挖掘出会展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具体传导路径。
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还需要通过未来的实证研究加以检验。同时,创业者最希望利用会展活动获得哪类资源?除了满足资源需求,会展产业对创业活动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其它哪些方面?会展产业通过创业活动产生经济效应的过程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值得未来研究进行更细致深入的探讨。オ
(注:本文得到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创业学习视角下的创业者人力资本与新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研究》(AS1111)和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文科青年项目《协会会议参加者参会动机与决策过程:理论与实证》(NKQ09053)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Archer B.Economic impact:misleading multiplie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4,11(3):517 -518.
[2] Briassoulis H.Methodological issues:tourism input-output analysi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3):485-495.
[3] Brown G.Emerging issues in Olympic sponsorship:implications for host cities[J].Sports Management Review,2000(1):71-92.
[4] Browning J M,Adams R J.Trade shows:An effective promotional tool for the small industrial busines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88(4):31-36.
[5] Burgan B,Mules T.Economic impacts of major sporting even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4):700-710.
[6] Bygrave W D.“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The Portable MBA in Entrepreneurship[M].Hamilton,2004.
[7] Carroll G R.A stochastic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mortality:Review and reanalysis[J].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83(4):303-329.
[8] Carroll G R,Delacroix anizational mortality in the newspaper industries of Argentina and Ireland:An ecological approach[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2(2):169-198.
[9] 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Economic Impact Study[M].Wheat Ridge,CO:Convention Liaison Council,1993.
[10] Crompton J L.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visitors to sports tournaments and special events[R].Ashburn,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1999.
[11] Crompton J L,Lee S,Shuster T.A guide for undertaking economic impact studies:The spring fest examp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1):79 -87.
[12] Crompton J L,McKay S L.Measu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festivals and events:Some myths,misapplications and ethical dilemmas[J].Festival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1994(1):33-43.
[13] Dekimpe M G,Francois P,Gopalakrishna S,et al.Generalizing about trade show effectiveness:A cross-nationalcomparis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7(4):55-64.
[14] Dollinger M J.Entrepreneurship:Strategies and Resources[M].Homewood,IL:Richard D.Irwin.Inc.,1999.
[15] Freeman J,Carroll G R,Hannan M T.The liability of newness: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ath rat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5):692-710.
[16] Humphreys J M,Plummer M K.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State of Georgia of Hosting the 1996 Olympic Games[M].Mimeo,Seig Centre for Economic Growth:Georgia,1995.
[17] Li Ling-yee.Marketing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 of exhibitor firms in trade shows:A contingent resource perspectiv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7(36):360-370.
[18] Margaret J D,William C N,Mark S H.Estimating income effects of a sport tourism ev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1):180-199.
[19] McHone W W,Rungeling B.Practical issues in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a cultural tourist event in a major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299-302.
[20] Mules T,McDonald S.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ecial events:the use of forecasts[J].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4(1):45-53.
[21] Rice G.Using the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underst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how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2(4):32-45.
[22] Rosson P J,Seringhaus F H R.Visitor and exhibitor interaction at industrial trade fai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5(1):81-91.
[23] Shane S,Cable work ties,reputation,and the financing of new ventures[J].Management Science,2002(3):364-381.
[24] Tanner Jr J F.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Factors influencing trade show success for small compan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3):229-239.
[25] Williams J D,Gopalakrishna S,Cox J M.Trade show guidelines for smaller firm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3(4):265-275.
[26] Wouter S.Industry event participation and network brokerage among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625-653.
[27] 德鲁克.创业精神与创新[M].何政,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28] 高建.中国的创业活动更趋活跃――来自2006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的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07(9):66-67.
[29] 韩炜,薛红志.基于新进入缺陷的企业成长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5):14-21.
[30] 黄大勇.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16):11-13.
[31] 马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经济地理,2002(3):293-296.
[32] 王晓文,张玉利,李凯.创业资源整合的战略选择和实现手段分析――基于租金创造机制视角[J].经济管理,2009(1):61-66.
[33] 徐洁,苑炳慧,.参展商对展馆服务的满意度研究――以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为例[J].旅游科学,2008(6):61-69.
[34] 杨勇.关于会展经济效应若干基本问题的辨析[J].旅游学刊,2009(10):73-82.
[35] 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6] 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7] 张红.会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8] 周爱国.会展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MICE Economic Effects:
An Entrepreneurial-Activities-As-Pathway View
WANG Xiaowen1, ZHANG Yuli2,WANG Jingna1
(1.Teda College,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2.Business School,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ICE researches,RBV and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es,this paper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MICE economic effect through literatures and theories analysis.It proposed a process model of MICE economic effect based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It was found that the features of resources convergence and fluxion of MICE industry meet the resources demand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which helps new ventures to overcome the liability of newness to improve the their survival and performance.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MICE may have great economic effect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with resources as transforming means in the process.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影响;促进;加强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概述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它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五个方面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内部控制是促进单位合理、有效经营,保证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它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各个环节,采取号召、整理、制约和管理等措施,从而使单位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而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内容实施再次审计监督的。内部审计能够审核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人员是否遵守各项制度、分工是否恰当、实施结果是否有效。同时还能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帮助单位以最低的成本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达到内部经营管理良好的最大化①。所以,内部审计过程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结果的督促性渠道,且对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管理和监督。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督是比较全面的,它不仅注重对财务系统管理的流程控制,而且重视在科技经济信息时代对管理者的精神观念、思想状态进行制约,如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②综合因素进行审阅。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有着互相牵连、互相督促的紧密关系。
二、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内部控制制度能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
(三)内部控制制度影响内部审计的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再控制与监督,减少弊端的发生。
三、促进内部控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一)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价,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经营环境
根据单位出现的各类风险,内部审计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审核与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首先要检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情况,只有在制度上规范单位的所有经营活动,才可以有效的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评估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二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率。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处于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有序的发展环境之中③。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
1.建立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库。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及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健全内部审计的信息库,把单位所有部门的工作纳入内部审计工作的视野和范围,及时监督、及时处理。
2.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划。按照重点工作的目标层层下达,让单位的每个员工对内部审计规划心中有数、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实现共赢。
3.建立内部审计效果上报制度。每个项目审计结束后,形成审计结论,由各管理人员介绍审计效果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避免重复发生,有利于部门之间及时交流沟通、及时调整④。
(三)形成规范的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通过单位提供的财务电子数据,形成审计工作信息库的主要内容。
2.研究内部审计信息库,提出审计工作的规范要求。
3.提出内部审计书面说明公布于单位。
(1)听取单位情况说明。(2)确定存在的问题。(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4)审查财务、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5)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
4.总结意见,和单位领导交换建议。
5.向集团公司上报审计报告或结论。
(四)培养高素质的内部控制管理与内部审计人才
在如今的单位制度下,内部审计人员组成最好是多形式的,不单单有财会人员,还应该具备律师、电脑专员、单位管理人才、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等多层次人才;知识层次也应该多样性,不仅仅具有财会知识,还应该清楚经营管理、技术管理等全方位的知识,成为全面的人才机构。培养多知识领域、多技能的内部审计人才,同样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建立规范的人才竞争、任职、培训、轮岗等制度,只有达到高标准的人才技能,才可以全面地评估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
三分说主要是可以将经济法体系划分为市场、干预机制、法律法规,然而这种理论的内在逻辑合理性却不尽完善,这主要是由于单纯的市场经济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也收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针对政府的经济干预也要辩证的看,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经济干预措施本身也是存在弊端的,假如不能在经济的调节中适度的应用,就会对市场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正确的理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有这样政府的经济干预措施才能够更加有效。
二、二分说理论
在二分说理论中,普遍的是认为经济法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和政府的经济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的法律,并且在国家通过有关的调控措施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形成基于宏观调控的法律和基于市场规范的法律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就形成了二分学说理论。在二分说和四分说理论中,我们的普遍观点是试图将所有的经济法包含在其中。市场经济一旦出现监管缺失,就会导致个别经济参与者收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做出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冲突的行为,因此,就有必要在市场经济中加强对于经济参与者的行为规范,这其中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更好的发挥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其中以税收法为例,该法律属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国家在制定税收法时需要考虑税收对于行业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调控作用,通过经济法律的形式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行为产生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市场活动参与者行为的效果。
三、经济法体系的重构
(一)理论基础
在经济法体系重建中,其调整的目标和范围决定了经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在我国,经济法体系理论研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众多的理论中,有学者认为对于经济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经济利益调整的法律总和。这种经济利益指的是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产出大于投入而出现的利益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也曾经有国外的经济学家针对调控对象的不同提出了宏观和微观经济法理论,其中针对企业的法律归为微观经济法,而以全部经济活动为调控对象的法律归为宏观经济法。更进一步的说,微观经济法主要针对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经济法则是对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分配进行调节,在实际的应用中,只有将这两种经济法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够保证对于国家经济的有效调节,更好的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微观经济法
根据对微观经济法的定义,其主要的调整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组织关系,其对于经济活动的调整属于较为初级的利益调整。在企业中出现利益分配冲突的主要是生产者、投资者以及管理者。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体现了资本家对于生产者裸的剥削,而且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管理者的现象,以更多的增加自己在利益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几个不同的经济参与群体,微观经济法的制定有利于更好的调整企业内部不同的参与群体之间的经济利益,有利于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宏观经济法
宏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它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中的利益进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其实现形式是从经济总体发展的角度对不同经济参与者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以保证国民经济能够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强的竞争力,加快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宏观经济法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角色。在我国,国家不仅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国民经济调控的主角,即国家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并且对国民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在实际的利益分配中,国家也参与其中,并且通过增大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保证公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国家需要对其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因此也可以说,经济法就是有国家参与其中的法律。在宏观经济法的构建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国家社会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形式,将其参与形式法治化,以保证更好的分享整个国家总体经济的利益,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经济社会中总体经济的运行,一国经济运行主要包括三大类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波动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指社会中劳动力的收入增加,创造就业机会。经济的波动问题主要是指存在的工人失业问题和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政策问题主要是指政府能否对经济出现的波动进行干预,通过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熨平经济的波动,从而改善经济的运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以微观的个体活动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个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研究个体的所采取的行为,根据经济活动的后果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社会中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层面在社会中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情况下研究经济中各相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采取的经济行及其造成的后果,主要对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基于价格理论,通关观察商品价格的波动,利用个量分析的方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研究。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依靠的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三类经济模型,其中分析经济增长的模型,以及反映经济波动的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和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中资本的历史性积累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各国增长率差异造成的原因,以及分析要素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提高生活水平产生的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主要研究经济社会中物价的波动对产出造成的影响,总供给水平是指经济社会在资源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经济能偶生产的商品产出量。总需求水平是经济社会对商品消费、政府进行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商品出口的需求水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与社会中价格水平无关,取决于生产能力提高,其中价格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就业机会充裕,不存在失业,经济社会提供商品的数量保持不变。
二、宏观经济周期与理论经济
周期是指国民收入波动获经济总量波动,总体经济活动存在交替型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周期的波从主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而不是经济总量的上下起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在繁荣阶段经济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发展到达顶峰。衰退阶段主要是指当经济社会达到繁荣阶段的顶峰时,经济社会趋于平衡的状态,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才是正是处于经济的衰退阶段。在周期中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经济活动很快从最高点下滑到最低点。
在复苏阶段,经济活动开始由低估逐渐上升,经济中的活动量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进步经济周期慢慢趋向繁荣。经济增长理论一国国民收入增长的理论,代表国家总产量的增加,战后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主要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第二个时期是20时期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定量分析研究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需求经济增长的途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极限。
三、宏观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和膨胀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社会中流动的货币供给量小于社会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从本质上而言,通货紧缩属于货币现象,通货紧缩在实体经济中主要反映在总需求相对于总供给的偏离,即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实际增长率持续小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时,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经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货紧缩往往与经济衰退相伴随,主要表现在投资的机会减少和投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降低,属于实体经济的现象。
因为投资收益降低造成银行信用的紧缩,信贷增长缺乏动力,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下降,消费者的需求和投资积极性降低,企业生产能力降低,非自愿失业增加,社会中消费者的收入继续放慢,经济市场发展较缓慢,因此通货紧缩也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主要是指社会中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提高,因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超过为支付商品流动所需要实际货币量,进一步引起货币的贬值现象。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就会出现货币的贬值进而引起货币价值降低,物价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金银流动的经济社会中不会发生,只有在纸币流动的社会中才会可能出现。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储藏价值的功能,由于本身具有使用的价值,因此可以自发地调节流动中的货币量,从而使得金银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动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因为纸币不具备储藏价值,自身也不具备价值,当纸币发行量过多,从而超过市场中金银货币量,从而出现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参考文献
[1]钟春平,田敏.预期、有偏性预期及其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学的进展和争议[J].经济研究.2015(05).
[2]陈雨露.重建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J].国际金融研究.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