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的方式

审计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计的方式

审计的方式范文第1篇

1.企业外部走访。

(1)行政关系单位和人员走访。在审计实施和审前调查时,可以以被审计企业外部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为询证对象,走访被审计企业的主管部门、干部监管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等如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税务、工商、海关、开户银行等,听取各部门、各单位从各自角度所掌握的对被审计企业的情况介绍、评价以及对企业存在问题线索的介绍,了解有关部门对被审计企业的检查和处理报告,以供审计参考,找出切入点和突破口。

(2)业务关联方和人员走访。主要包括经销商、客户、供应商,从这些关联企业或人员的角度加深对企业所处行业的理解;同时,从他们与企业的合作历史来判断企业的运作风格和经营理念,并对企业的销售业绩、采购成本、回款能力等进行综合判断。

2.企业内部走访。审计人员可深入到车间、班组、仓库、职能部门、会计部门等内部部门,了解企业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环境,包括:

(1)业务流程。现场参观可以对企业生产的业务流程、生产装备的先进性、产品生产的复杂性、工艺的科技含量、产品的主要成本构成,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例如,某工程机械企业的核心部件包括发动机、液压件,均为进口;企业自身的生产仅涉及金属板材的加工、焊接部分以及各项部件的组装、喷漆。现场看到有部分产品因为核心部件没到位无法组装出厂,而核心部件要提前数月订购。由此可推断,企业需要大量流动资金作为“预付款”来采购零部件;同时,结合产品销售要给经销商一定账期的现实。由此,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有了清楚的了解,并且对企业产品的“毛利率”受钢材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理解。

(2)控制活动。通过考察“作业现场”是否干净,功能分区是否明晰,零部件、产成品、半成品的摆放是否有规则等,衡量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通过观察车间的“看板”,了解企业生产计划是否饱满(如果只是上几个月的生产计划写在上面,就有问题)、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一般管理到位的企业,看板上会将最近生产上出现的问题点出,包括对相关人员的处罚、整改要求等)、企业着重要解决的难题等;通过深入企业“仓库”,考察企业的存货管理、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等。

审计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报表;作弊方式;审计策略

一、会计报表的几种作弊方式

1.虚构项目,制造虚假交易。这种方式通过改动原始凭证或直接虚列交易支出进行,如会计人员利用企业偷逃个税的做法,在工资虚拟名单中增加名字和金额,以满足个人不正当的利益要求。有些财务人员则通过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然后用转账支票进行商品套购或者提现等。

2.利用往来账户进行会计作弊。一些企业为逃避税款,在款项不足或不愿支付的情况下,授意财务人员通过改动以往已下账的付款存根日期等,作为抵扣付款凭证,从而实现企业套取税款的目的。还有些企业故意不将外单位还款冲销往来账目,而是进行截留并向他处转移,再通过计提坏账损失而进行销账。

3.隐瞒收入和损失。如有些企业在将货物退回取得红字发票时,将红字发票隐瞒不入账,而是寻机转出以贪污此笔款项。还有些企业则利用预收账款项目提前将尚未实现的收入做收入处理,虚报销售收入、调节利润,或是将预收账款长期进行挂账而不处理,,以偷逃税金。

4.进行费用和利润调节。如企业为调整利润,通过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或是采取对在建工程提前报结算、固定资产提前转、折旧提前计提等方式以实现费用或利润调节。还有些企业则通过采取虚列预提费用人为地调节利润,如对早已提足的大额修理费用支出在预提费用中一直列支,营造“真盈假亏”的假象。而有的公司则为了粉饰业绩,人为虚增销售产品及交易,不惜为此多缴纳一些税金。有些企业在某些具有一定销售业绩客户的名下,虚构销售业务,使得该客户名下确认收入远超实际销售收入。

二、会计报表作弊行为的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驱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企业会计报表作弊的案件之所以层出不穷,关键在于存在经济利益驱动。由于现代产权分离的制度设计,导致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在信息上处于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企业管理者的信息优势很容易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演变为会计作弊,进而牟取不正当利益,主要表现在:一是操纵股价,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表作弊的形式,人为修改公司费用、利润等财务指标,以欺骗投资者达到操纵股价从而获益的目的。二是粉饰业绩,由于投资者对管理者的管理效果需要进行业绩考核,一些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善的情况下,出于粉饰业绩的目的而进行财务报表造假。三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就是企业某些大股东、管理者或者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财务造假活动。

2.内部控制薄弱。内控制度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紧箍咒”,内控得当,则企业生产运营健康合法;内控薄弱,则容易引发财务报表造假、资产流失等不良现象。然而,当前不少企业对内控建设不重视、不关心、不支持,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容易给某些人员以可乘之机,导致会计报表作弊事件频出不断。首先,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会计凭证管理混乱,会计账簿管理、资产核对盘点等制度缺失,内部操作和管理没有科学规范的流程,随意性大,漏洞多。其次,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模糊不清,没有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授权体系,导致一些财务人员可能越权操作,进行复制、篡改、伪造、销毁企业财务数据等行为。最后,考核机制不完善,有些企业领导为在职期间出“成绩”便指使财务人员弄虚作假、粉饰业绩,而部分财务人员为讨好上级领导,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

3.审计监督不力。审计监督是投资者给企业生产运营上的一把“安全锁”,然而,不少企业却对这道安全锁不甚重视,导致审计监督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难以防范和发现企业财务报表作弊行为:一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一些企业由于对审计工作存在轻视,导致内部审计缺组织、缺人员、缺经费,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有的企业将内部审计机构挂在财务部门之下,由财务总监兼任,导致审计缺乏独立性,容易为人操纵。二是审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随着会计报表作弊手段的隐蔽化和“高明化”,审计防范和查出问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然而很多审计人员对财务造假作弊的手法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没有跟上时展,导致会计造假作弊难以被及时察觉和发现。

4.相关法律缺失。应该说,我国的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政策经过多年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会计制度体系。然而,时代在发展,矛盾也在不断演化发展,法律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才能不断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和状况。永远没有毫无漏洞的法律。当前的会计法律体系仍然给了会计作弊行为一些可乘之机:一是法律条款规定过粗,细化内容太少,导致一些人随意解释、胡乱解释;二是法律责任太轻,惩罚力度不够,难以彰显对会计报表作弊行为的惩处决心,导致某些人肆无忌惮、任意妄为;三是法律执行力度不够,给一些人以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

三、会计报表作弊的审计策略

1.找准关注重点。首先,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对企业的财务现状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分析。分析内容应涉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经营效率分析、现金流动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综合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建立相应的风险预判标准和体系。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应建立科学的风险预判标准和管理体系,对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对重点关注企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门加强重点关注,加强对其的财务审计和监督,以突出管理重点。许多案例表明,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其会计造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改善内部管理。首先,应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仔细研究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科学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通过制度堵住管理漏洞。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制度的制定规划,形成一张插翅难飞的制度网。其次,应该加强执行和监督,完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和执行力度,强化执行监督。同时,积极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防范财务作弊风险。最后,科学分工,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应明确责任分工,遵循岗位不相容制度设计,确保人员权责清晰。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务人员的守法意识。

3.加强舞弊审计。首先,确保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企业应该通过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并给予独立经费保障和人员支持维持审计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开展,避免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产生利益纽带。其次,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实施的主体,企业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任职能力和审计技能,同时加强人才储备和对高级优秀审计管理人才的引进。最后,加强专业审计和外部审计,规范审计过程。执行审计前,应制定详细周密的审计计划,抓住企业财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同时,加强专业审计和外部审计,增强审计监督效果。

4.完善法律环境。首先,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细化具体条文措施。立法机关和相关部门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会计需求,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应尽快出台细化的配套实施办法,以增强条文的可执行性。其次,加大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企业会计守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定期会同审计、公安、银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加大法律责任追究力度。最后,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引导建立知法、守法、信法的良好法律氛围。

四、结论

会计报表作弊危害甚大,严重损害了企业的信用和声誉,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使得国家税收白白流失,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企业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应提高警惕意识,加强审计监督,努力修炼出一副“火眼金睛”。同时,相关部门应齐抓共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防范和监管会计报表造假的合力。

参考文献:

审计的方式范文第3篇

为了更好地分析审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来分析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

首先,学术界对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基本达成了共识,专家学者们普遍将职业性看成是专业学位或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属性、本质属性。比如,别敦荣等(2009)认为,专业学位具有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教育的实践依赖性。翟亚军等(2006)认为,“专业学位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其本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刘国瑜(2005)认为,“专业学位中的‘专业’二字就是’职业’,专业学位在国际上的通行叫法是职业学位。”但同时,专家学者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专业硕士教育的“职业性”是建立在“专业性”基础上的,不能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专业学位虽然与职业领域密切相关,但这种职业领域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内涵以及专门的职业素养。换言之,专业学位对应的职业领域的专业化都是非常高的。

其次,从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中也可以看出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特征。1996年7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2002年初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专业学位,或称职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

另外,从专业学位设置情况来看,美国是世界上专业学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专业学位学科结构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专业学位主要分布于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的应用类学科,如工商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和临床科学、工学等学科。美国在其所授予的专业学位中,授予量最大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和教育,其次为医疗卫生与临床科学、工程、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专业。在我国,作为纯学术性的哲学、历史学和理学等学科,没有设置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位,而具有明显职业指向的应用性学科如教育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每一个学科下都分别设置了几种专业学位。

从我国和美国的专业学位设置情况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只有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性的专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更加明显,也才更加有必要开展专业学位教育。

二、基于职业性的课程体系的思考

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2012年制定的《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中明确阐述了审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与适应能力、较强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与解决审计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与此相适应,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做了比较具体的说明,指出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公共课、专业核心课、方向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五个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目录中列示了包括3门审计相关课程(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法律研究与案例、审计史)的共6门课程;方向课目录中列示了包括至少7门审计相关课程(如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计算机审计、审计职业道德、舞弊审计、审计管理等)在内的共15门课程。

教指委的课程目录广泛而具体,涉及了审计实务的诸多领域。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审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发现一些培养单位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应具有职业导向性

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决定了其课程体系应当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即更加注重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更加注重社会实践培养环节,使学生在掌握现代审计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审计实务和所需相关技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与解决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绝大多数招生院校设置的与审计实务直接相关的课程都捉襟见肘,甚至专业核心课中基本上只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门课与审计实务直接相关;方向课更是难见“审计”二字,情况稍好一点的院校最多也只是设置“审计专题”、“经济效益审计”、“基建工程审计”等有限的几门课程,而且课程内容大多偏重于审计理论;社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只有毕业前学生自主实习,因此也几乎演变为学生找工作的过程。审计专业硕士培养的职业性仅以“案例教学”来体现,而“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几乎使得专业硕士的“职业性”成为空谈。

另外,培养方案中提倡体现各培养单位的培养特色灵活设置相关课程,这一规定使得各招生院校对审计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无论是专业核心课还是方向课,很多招生院校的审计专业硕士课程与会计专业硕士课程并无本质区别,甚至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来说也是“换汤不换药”。笔者搜索了十几所第一批招收审计专业硕士的著名高校的网站,结果发现没有一所高校公布审计专业硕士的具体课程设置情况;即便是对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有非常详细说明的院校,也是对审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只字未提。从中可以管窥审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课程体系应具有全面性

审计工作按照其主体不同有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分;按照其目的和对象不同,审计至少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经营审计等很多种类型。不同主体、不同目的和对象的审计工作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对审计师有着不同的要求。基于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审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不应当只涉及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应当涉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不仅应当培养学生的“侦查”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沟通、咨询服务的能力。当然,要在两年的学制当中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各个审计体系也并不现实,因此每个招生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分别设置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并开设相应的方向课,但应注意的是对于审计体系中的每一个分支,所设课程都应当有一定的系统性。

但是根据笔者的了解,大多数院校都是以“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为主打课程,而该课程基本上是以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美国和国际相关准则)为蓝本进行展开,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几乎没有涉及;其他课程主要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开设,随意性比较大,尤其是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缺乏系统的课程安排,使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审计实务的全貌,甚至误以为审计专业硕士教育就是培养注册会计师专门人才。这也使得学生无法胜任未来审计职业的不同需求。

三、基于职业性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思考

教指委在审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要求,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情景模拟等方法。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约,现场研究和情景模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较少运用,各招生院校都着重强调案例教学。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之一是要有高质量的审计案例。案例应当是以实例为基础,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案例应当有一定的层次,从案例涉及内容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知识点案例和综合案例。无论审计课程的理论部分还是实务部分,各章节都有若干个知识点,围绕某一知识点编写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是跨章节的案例,其中涉及不同章节的多个知识点,实践性更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案例提高对审计实务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有教学价值的审计实例并不少,但保守商业秘密的限制影响了这些案例应当发挥的作用。本人在多年的审计教学中深感审计教学案例缺乏,已有的案例远远不能满足诸多教学内容的需要,且大多零散而不够具体深入,更难以针对教学内容形成体系。国内鲜有专门的案例教材,一些教材在章节内容之后虽附有相应案例,但多为知识点案例,而鲜有综合案例。一些以实例改编成的案例更多是进行描述性的介绍,缺乏详细的数字和相关资料,也缺乏问题设计,这些案例的作用更多是让学生了解相关实例的基本情况,而不能让学生以主角身份进入案例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受教师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课堂上使用的案例资料大多都是带有标准答案的,而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资料大多不受任课教师的欢迎。这些带有标准答案的案例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完全不能体现出审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另外,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由于受课时、学生人数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让学生真正成为案例分析的主角,教师通常在短暂的启发、分析之后给出标准答案,这样的“案例教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眼球,缓解教学枯燥教条的问题,但不能真正让学生了解、体会审计实务的真实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多大作用。

要搞好案例教学,首先要解决案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拓宽案例建设的渠道,案例不能仅由理论界人士、高校教师来设计,应当集思广益,鼓励更多的实务界人士著书立作,参与案例教材的编写,或者将个人工作经验和体会编辑成册,作为教材的必要补充。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层次性。知识点案例是最基本的形式,内容也比较简单,可以针对单个知识点加以设计,通常有标准的答案,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审计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有一定作用。综合案例则难度较大,通常跨知识点、跨章节内容设计,实践性更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对于专业硕士教学来说,应当更多采用综合案例。

搞好案例教学的另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此将结合下面内容加以分析。

四、基于职业性的师资建设的思考

专业硕士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师资水平,无论是课程体系设置还是案例教学等非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都需要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保障。教师缺乏审计实践经验成为制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和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瓶颈。

审计课程的实践性和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决定了审计任课教师仅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足以胜任审计专业硕士教学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既没有审计实践经验,由于诸多原因也很难进行必要的调研与实习,对于审计工作实践可以说是十足的“门外汉”。师资队伍的短板就决定了招生单位无法开设具有职业导向性的全面、系统的审计课程;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即使有丰富的案例资料,任课教师也很难让学生通过案例真正了解审计实务工作的要求和状况,也就出现了国内教材中常见的审计案例配备标准答案的现象。没有答案的案例很难作教学之用,因为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对案例资料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这也不是教师能够通过查找资料、翻阅文献能够真正解决的,何况现在能够真正全面深入介绍审计实务工作状况、总结实践工作的书籍很少。

让审计课程教师接触审计实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近年来,发表文章、出版专著成为衡量很多高校教师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教师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攻读学位、进行理论研究上面,这固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教师因此也很难有精力和积极性去接触审计实践。高校应当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机构或部门调研或实习,并在各项考核中对到实务部门调研或实习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倾斜。

其次,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制是提高专业硕士培养的职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弥补校内导师实践能力不足的一个好办法。各招生院校也在聘请校外导师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的问题是校外导师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受地域等原因的制约,很多学生很少能得到校外导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甚至认为能为自己联系、提供实习单位的导师就是称职的校外导师了。笔者认为校外导师制应当进一步落实,可以通过一些考核办法促使学生与校外导师之间有更多的联系和接触,使校外导师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审计的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 国家审计 组织方式 内容方法

一、信息化对国家审计的影响

(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风险呈现新特点

1.转型风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这无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转型风险。

2.系统风险。比如电子化会计数据可能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电子化的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原始数据的录入可能存在错漏以及不可预计的突发灾害、软硬件故障等都会给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危害。

3.控制风险。比如权限设置或职责分工导致约束机制失效,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会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审计软件对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等。

4.检查风险。比如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历史数据难以采集汇总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难以全面检查测试。

(二)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发展的制约

1.审计系统的灵活和高度可扩展性面临的挑战。被审计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监管条件的不断变化,审计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审计署信息系统时,需考虑审计系统的灵活性和高度可扩展性。如何将审计业务与IT资源有机的结合,如何利用IT系统促进信息化审计业务的发展,避免因IT系统架构上的缺陷制约信息化审计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建设高性能的审计信息系统的重心。这需要考虑引入系统架构方法论来构建审计系统。需要以审计业务架构为基础,业务架构包括审计所需业务功能、业务流程、业务组织等规划,用于引导信息系统数据架构、应用架构的建立,以数据架构(是指审计所需信息实体如何在信息系统中合理分布,以及数据在审计系统不同应用功能之间如何有效的流转、共享、整合、存储)、应用架构(指支持审计业务发展的所需信息系统应用功能组成,即构建信息系统)为支持,构建完整的信息系统架构,这给审计带来较大挑战。

2.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审计人员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欠缺,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操作的语言需要较长磨合过程。虽然,审计署培养了大量中级计算审计人员,但由于多数属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技能,与被审计单位信息化人员专业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很难完成较大的实质性信息系统及信息安全审计程序的实际运用与评价工作。审计人员的结构在短期内难以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内容方法

(一)国家审计组织方式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进程,在现有的审计组织方式即实行“五个统一”和“六个结合”基础上,一些新的审计组织方式将随着信息化进程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1.打破业务、行业界限,开展项目审计和建立组织机构。目前上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审计署各业务司工作重复交叉,人力也不能满足现有工作需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已不能停留在脚疼医脚、独立作战的阶段。大项目、综合项目逐渐开展,财政审计与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和涉外审计等各行业审计开始结合,在审计组织上,客观要求打破各司局界限。而要真正打破各司局界限,只能靠行政手段,调整原来的机构设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审计数据库的整合和数字化审计方式的推广,为审计组织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而,审计署应建立一支强大而稳定的综合统筹指挥部,在此架构下,建立一支支数据分析非现场审计团队,以及分布在各地以现场审计为主的审计机构,形成“总体指挥――数据分析――延伸核查”的组织模式和方式。这对按行业设置部门、分行业开展审计工作将是一次革命性的颠覆。

在现有组织结构下,可以采取发挥综合协调部门的力量。如在开展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中,可进一步发挥财政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打破司局界限开展工作和成果利用。在组织方式上,改变过去按派出局成立审计组,采取按财政部资金科目成立审计组,如成立教育资金审计组、科技资金审计组、卫生资金审计组、水利资金审计组、农业资金审计组、社保资金审计组、环保资金审计组、国土增值资金审计组等,确保每个审计组从资金源头到使用全过程的审计。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只有打破传统的组织方式,才能实现有效整合,服务于两个大报告的需要。

2.非现场审计成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方式。数据中心的建立、以及金审三期工程规划的5大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都为非现场审计提供了保障,非现场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重要的方式。非现场审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能够弥补现场审计人手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在审计组织模式上,将形成两支审计力量,一支是非现场审计人员,这将成为审计的主要力量和监督力量,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实时、在线审计监督,发现问题线索;另一支是现场审计人员,以非现场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线索为切入点,到现场核实取证和延伸调查。

3.大型审计项目为主的审计模式。一是审计组织管理方式由“松散型”向“集中型”转变,实现了对各审计组审计全过程的统一指挥。二是审计质量控制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控”转变,项目组长和质量控制人员不在现场也可随时查看现场审计工作情况,实时了解和核查审计查出的问题。三是信息资源管理由“单点分散独享”向“全面幅射共享”转变。通过审计专网,时时实现上下左右沟通、及时反映和掌握审计情况、汇总提升审计成果。

(二)国家审计内容方法的发展

信息化发展,使审计内容和方法发生技术性革命,审计由传统的现场审计发展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结合,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非现场审计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由事后审计发展为事后、事中审计。审计方法中的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各种方法得到综合运用,尤其是对有关业务程序或者控制活动独立进行重新操作验证,分析研究数据之间的合理关系,对相关信息作出评价等重新操作和分析方法得以普遍使用。

1.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准确的特点,不仅能提高审计效率,而且能更加系统、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一方面,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查询、筛选,摘取审计疑点,寻找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利用审计软件的数据挖掘技术,高效、准确地收集各种电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抓住审计重点,审计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的管理,便于审计对被审计单位整体进行分析、对照、比较,从宏观上、总体上、系统上去把握审计对象,总揽全局,结合在审计环节上设置疑点控制,实行实时全面审计。

2.跟踪审计成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我国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发生深刻变化,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战略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置等,具有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采取传统的事后审计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跟踪审计能够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进行追踪,通过对资金的监控和对政策执行力度的关注,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跟踪审计常见的难题是资金和项目执行的分散,两者皆呈“扇形辐射”,如何确定重点,来保证审计的时效性、准确性,信息化条件为跟踪审计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数据分析,确定资金、项目、执行政策的审计重点内容。一是利用电子数据,沿着资金的流向、轨迹,对资金的收、支等环节及时跟进,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防范资金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浪费,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利用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项目的规划、论证到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三是通过以资金为主线,以项目为基数,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政策的可行性和连续性。在审计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好金融数据库与各行业数据库的结合,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数据分析和跟踪审计。如结合好财政、投资项目数据和银行账户审计数据的结合,更多的使用计算机分析技术,沿着资金流向的轨迹开展数据分析。

3.国家审计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信息化一方面给犯罪分子带来了更为诡秘的犯罪方式,同时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也给监管提供更为广泛、系统而全面的信息资料。长期的审计实践表明,几乎所有的犯罪需要借助银行账户,尤其是一些高端犯罪离不开账户的运作。经济领域中的违纪违法犯罪活动一般都能从资金往来中查出蛛丝马迹。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运用独有的技术方法,能及时发现一些犯罪线索。在审计内容上,一是可以整合金融、财政、企业有效的数据,全面分析项目资金摆布,突出重点项目和资金的分析,注意发现可疑问题;二是整合银行间的数据,以资金异常流动为线索,分析账户的网络关系,重点查处违规资本运作的高端犯罪线索;三是可以结合审计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围绕单位账户开展审计,设定一个金额界限,对账户之间的流转查深查透。在审计方法上,主要是运用数学算法对指标进行采集和分析评价,运用数据模型分析资金流动。

审计的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计算机审计;内容;组织方式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的特点

    (一)信息化给计算机审计带来了较大挑战。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资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的资产和宝贵的社会财富,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传播力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超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计算机仿真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全面提升了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国家电子政务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努力适应、快速跟进;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信息系统日趋复杂,数据量急剧增长,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所使用的工具手段必须处于同一个量级,才能相互适应,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关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审计监督的信息化成为把握住信息化的先机,抢占审计发展的突破点和制高点。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审计风险。

    1.系统风险。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审计不再是常规的简单的数据式审计,更加关注信息系统本本身,信息系统的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等给审计人员带来较大挑战,需要审计人员除了具备常规的数据分析技能外,还要掌握的系统设计架构、系统布局、网络布局、软硬件环境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通常情况下,能掌握上述一方面专业知识就已经很不容易,要系统全面地将上述知识全面掌握,难度非常大。由此可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系统风险非常大。

    2.控制风险。信息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审计更加关注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控制风险的把控。数据分析的模式更倾向于“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分析”。对于总体分析和系统分析来说,对新消息系统和业务数据的控制测试尤为重要,也是一大难点。

    3.组织风险。信息化条件下的大项目更多,为了整合资源,需要搭建大项目的组织模式,特别是数据分析平台的模式,需要将业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有机整合,整合多部门、跨专业数据,进行数据关联挖掘和分析,在组织方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审计机关内部风险。一是人才匮乏。信息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审计需要既懂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核型人才。国家审计机关虽然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培养了大量计算机人才,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还是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二是软硬件环境相还有待加强。审计机关经过金审工程一期和二期建设,基本搭建了适应我国审计机关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但审计机关的电子政务建设还是与财政、税务等部门有一定差距。如审计机关未布置主流的ORACLE环境,对流行的空间地理技术等新技术不掌握,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弱化了审计机关的监督能力。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的组织方式和主要内容

    (一)组织方式。

    近年来,审计机关开展的财政大格局审计、社保资金审计和省长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打破业务和行业界限,将审计机关内部有机整合,“全国一盘旗”,尝试搭建数据分析平台,组建数据分析团队,提出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分析”计算机审计思路,取得了较好效果。如有的特派办创新计算机审计模式,探索构建“特派办级分析平台、项目审计组级分析平台、审计人员级分析平台”的三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多部门、跨专业数据,搭建特派办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数据关联挖掘和分析;根据审计组的业务需求,组建审计组级数据分析平台,开展针对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根据具体需求,针对特定数据,构建审计人员级数据分析平台,迅速完成个性化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信息与业务经验的紧密结合,人力资源与设备资源的科学组合,业务骨干和计算机骨干的有效整合,以及审计延伸与数据分析时间的合理安排,增强了计算机技术对审计工作支撑能力,强化了数据分析审计成果的转化率,大大提高了信息化审计能力。

    (二)主要内容。

    1.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探索信息系统审计的方式方法。围绕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这三个着力点,研究建立信息技术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逐步探索开展对电子政务项目和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绩效审计。

    2. 拓展计算机审计的宽度和深度。计算机审计要向被审计单位管理领域和业务的核心技术环节渗透,关注数据产生的关键控制节点,在常规的数据式审计外,更加关注数据产生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研究和评估信息系统能否有效满足管理需要,以促进完善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预防性的 “免疫系统”功能。

    3. 占领信息技术高地,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学习和研究被审计单位及行业广泛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自动监测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并探索运用于审计,不断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