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CDIO;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GZB1212001)

一、 研究背景

2000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四所大学以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 F.Crawley教授为首合作组成跨国研究组,经过四年的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于2004年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同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1]。从2000年开始,CDIO模式在全球以麻省理工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大学中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国内,汕头大学首先结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加入CDIO计划,开创了EIP-CDIO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鼓励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给CDIO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引[3]。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原理的指导下,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并将其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有三种看法:一是专业设置,即由各个专业分别设置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二是专业为学生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切课程,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结构,顺序等。第三是教材体系,即专业内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包括这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的选择、组织及最后的评价。在系统论中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它的目标、内容及过程。可将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应认定为:课程体系目标要素、课程体系内容要素、课程体系过程要素[4]。

1.课程体系目标要素。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中具体应括三方面的目标:一是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即培养目标;二是课程目标即具体一门课程的目标;三是课程体系的结构目标即一般学校制度的培养方案中的目标。

2.课程体系内容要素。课程体系的组成成份也就是一个专业应开设哪些课程;课程的联系方式、课程的组织形式、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等。其中组成成分也就是应该开设什么样课程,这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而课程联系及组织形式、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则是课程体系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体现。组织形式主要涉及所有课程开设的前后顺序。各类课程比例关系主要涉及到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3.课程体系过程要素。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更主要是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来观察课程体系构建好以后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及对不恰当或随社会发展变化需要调整的部分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保证整个课程体系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基于CDIO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时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设置上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实用技能为培养核心;以案例为教学主线,采用贯穿案例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一个案例几乎贯穿整门课程,通过贯穿案例,学生将深刻体会技能点的应用场合,同时积累更多的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解决问题为目的,能力为前提,将分散的、孤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项目带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完善。如下图所示为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本身的资源依据CDIO大纲对课程计划标准进行确立,然后确定课程结构即课程的组合、编排顺序,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项目法和案例法进行教授,同时对结果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课程计划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无论是什么专业,课程都是重中之重的,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术实践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创新、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认知、自我批评、自我提升的能力,良好的职场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等方面的诸多能力。设立以强化应用创新能力的项目课程和现有课程形成互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在强调实践环节,强调课程内容的动态性。

四、总结。基于CDIO 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课题围绕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工作,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CDIO 教育模式的本土化,为促进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肖莉.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云南:云南民族大学,2012.

[2] 张志刚,项莉萍,曹维祥.基于CDIO 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20):32-35.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课程本体; 大学课程编制; 本体创建工具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曾玲(1968—),女,江西九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义Web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e-Learning研究。E-mail:。

一、引 言

本体是“共享的概念化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1]实现了对领域知识的本质概念、概念的特性和概念间关系的明确定义,[2]近年被广泛地应用于知识的组织与共享中,成为语义互联网的支撑技术,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者使用“课程本体”表达一门课程或某一专业领域系列课程内容主要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3]在构建大学课程体系过程中,通过大学课程本体的构建,能够使大学教育的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以及每门课程中培养目标中取得一致,并解决专业内部不同课程在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容重复、交叉、缺漏等问题。

随着本体的广泛应用,研究者提出并研发了大量本体开发工具,其中,TM4L是国外研究者开发的面向教育领域的本体构建工具,本文作者曾探讨将该工具应用于大学课程本体创建的方法与流程,[4]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存在中文支持问题,其独立的图形显示工具完全不支持中文。目前已有的通用本体构建工具,通常面向具有本体相关概念的使用者,对于非计算机信息领域的大学课程编制者,具有较大应用难度,此外,通用本体工具缺乏领域本体框架。[5]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开发一个大学课程本体合作创建工具(UCOCET),该工具面向来自课程研究与编制领域的广大研究者与应用者,提供大学课程领域高层本体框架,使课程编制相关人员能够在一个基于网络的统一平台上,借助工具在客户端人机交互层面使用高等教育领域熟悉的术语,在服务器端数据处理层面提供本体的一致性、相容性检查等支持功能,构建大学课程体系中一系列相关内容,为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功能提供帮助,从而也间接地实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知识、服务社会”的功能。

二、大学课程编制相关研究

大学课程编制研究者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大学课程理论研究者和学科领域专家。高等教育学领域研究者主要根据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人与社会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并进而形成相应的大学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如大学课程体系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的研究,大学课程体系的个性化要素的研究,大学课程的生成制约因素的研究与建构要素的研究,以及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等。[6][7][8]这些研究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整体上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学科领域专家主要研究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构成成分,并据此确定相应的专业课程。如计算机学科领域,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从1968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便根据计算机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召集包括计算机领域专家、教学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研究小组,进行计算机学科课程编制,大学本科计算机推荐课程。[9][10]而我国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也一直在开展有关教育技术本科培养目标、能力体系、教学规范等方面的研究。[11][12]

来自高等教育领域与专业学科领域有关大学课程构成的研究都不断有新进展。但研究表明,负责具体课程编制与实施的教师,在课程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首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选择,其次是自己已有知识与经验。不是像理论研究者所希望的那样先设定明确的目标,[13]结果导致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偏离专业教学目标,出现同一专业内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课程内容堆砌、一些重要知识点缺漏等问题。

此外,Meyer等针对当前高等教育中课程内容不断增加的问题,提出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存在一些棘手但具有变革性、综合性、有界性、重构性、过渡性、认知不可逆转等特性的概念,称为该领域的阈值概念(Threshold Concept)。[14] 本文作者将阈值概念应用于软件编程课程本体构建中,提出了一个基于计算机领域阈值概念软件编程系列课程高层本体。[15]本研究将应用该研究的部分成果。

上述有关课程体系构成理论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有关大学课程本体框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大学课程本体及大学课程本

体合作创建工具(UCOCET)

基于上述对大学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下面将描述UCOCET的主要需求,提出一个大学课程本体框架,作为UCOCET的领域框架基础,进而给出UCOCET的界面原型与技术实现。

(一)UCOCET需求分析

构建内含大学课程编制相关的高层本体,作为课程体系生成框架,从而使任何新学科或新专业在编制大学课程体系的时候,都可以直接应用学科的课程体系生成框架,避免新学科或新专业在编制课程体系时可能存在的课程堆砌、课程设置目的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模糊、知识点在多门课程中重复讲授或缺漏等问题。[16]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的层次性,UCOCET应具有多级权限管理功能,分别为学校级本体创建者,能够增加、删除与修改框架中的本体类,从而将最新的课程理论研究结果应用到课程体系编制中;学科或专业教学计划本体创建者,能够创建与维护课程体系中学科教育目标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学科任课教师仅能够创建与维护本课程知识点及其之间联系,作为课程本体,所创建的本体在前可以暂存;注册学生能浏览与评价已课程本体;非注册用户仅能浏览已的本体,在论坛提交建议。从而保证所创建与课程本体来源的科学性与广泛性,使学校、学科与课程教师等各级学科课程体系编制人员具有统一的目标指向。

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登录后,能够根据本体框架与向导,创建类、实例以及关系,并能够添加约束。界面上呈现的用语均为高等教育教师能够理解与操作的词汇,用户无需知道自己所创建的是类、实例、关系还是约束。程序能够根据用户输入在框架中的位置进行类、实例、关系和约束的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将用户层逻辑与设计层逻辑区分,避免需要由用户理解本体专业术语导致的工具普及应用难,或者错误应用等问题。

保存所有用户操作历史记录,用户能够看到自己的操作历史,任何人都能够看到已本体的历史记录。

(二)大学课程本体高层框架构建

在大学课程本体构建过程中,有一些类与关系普遍存在于所有大学课程本体构建中,例如高等教育培养目的、专业培养目标、先修与后继课程关系等,这些类与关系构成了大学课程本体的高层框架,并内置于本研究所探讨的工具中,用于辅助大学课程编制者进行大学课程本体编制。本研究将利用高等教育课程理论研究者对大学课程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及课程本体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大学课程本体高层框架。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按制定来源分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具有依次递进、依次具体化关系,是大学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然而在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过程中,一些高校照抄照搬其他高校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没有具体考虑所属学校层次与人才培养规格,最终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竞争力。因此,本研究将高等教育培养的三个目标作为大学课程高层框架本体构成的关键部分,让每一级的课程编制者在进行具体课程编制过程中首先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的树状模式理论、板块模式理论与球体模式理论研究成果,对单门课程而言,首先需要考虑课程在各级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包括职业定位、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等,并据此确定该门课程在学科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的类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技术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经济管理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研究方法课程、核心课程、拓展性课程、理论课、实践课、必修课、选修课、讲授课、自修课、哲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科学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学科课程、能力课程、个性课程,其中,能力课程类型包括研究类能力课、科技类能力课、竞赛类能力课、礼仪类能力课、艺术类能力课、体育类能力课。其次,与一门课程相联系的有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等。[17]

一门课程通常由若干知识点构成,每个知识点包括明确的教学目的、若干概念、每个概念是否属于阈值概念等、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知识点等。

(三)UCOCET界面原型设计

对于不同权限用户,在创建课程本体过程中,所获得的本体框架支持及其界面原型将有所不同,但课程本体的浏览界面则一致。图1-图3所示是以教育技术专业远程教育方向为例,生成的UCOCET浏览界面,下面对各部分设计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图1 目标体系浏览界面

图1为目标体系界面,通过该目标体系界面,可以完整浏览专业相关的宏观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列表及课程概念列表。不同权限用户进入该界面有不同编辑权限,单门课程本体开发者能够编辑该门课程概念列表,包括增、删、改概念词条;课程模块负责人能够编辑模块下面的课程列表;专业负责人则有权更改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列表所有内容,但不可以编辑具体课程中概念列表项;学院负责人权限可以编辑宏观培养目标相关内容。

图2为课程简介界面,该界面内容根据目标体系界面中所选择的课程不同而改变,本例在目标体系界面课程列表中选择了“远程教育的技术”模块下的“网络教育编程基础”,课程知识点列表列出模块课程及其概念,该部分数据来自目标体系页面,在本页面中,任何权限用户均只能浏览,不能修改,从而保证数据一致性。页面中间部分为浏览者选中课程的先修课程、核心课程以及课程目标的简要介绍,对该部分内容单门课程权限的本体开发者可以编辑。右边部分“课程实现专业目标”内容来自“目标体系”页面,不能编辑,单门课程权限用户能够编辑选择项。

图2 课程简介浏览界面

图3 课程概念知识体系界面

图3为课程概念知识体系界面,其中左半部分内容来自于课程简介中选中课程的概念列表,任何权限用户都只能浏览,不能编辑。右半部分给出选中的具体概念的详细解释及其在本课程中的地位。本例中,选中的“事件驱动”概念在“远程教育编程基础”课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核心概念”,单门课程权限用户能够编辑这两部分内容。相关课程及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来自本专业所有课程简介中相关数据的自动获取,所有权限用户都只能浏览,不能编辑。选中概念的相关概念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由单门课程权限者进行编辑,包括增、删、改,其中概念间关系可以参考给出的概念间关系下拉列表内容,也可以自由添加新的关系内容。

(四)UCOCET实现技术

Adobe Flex、Laszlo和Microsoft Expression等富客户端(RIA)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桌面程序的表现力与浏览器程序的方便、快捷极好地结合在一起,UCOCET客户端将使用RIA技术。

通过制定服务器端与客户端通信协议,将客户端传来的数据转换为本体相关数据,实现用户人机交互界面层的术语与本体处理专业术语分离,用户界面层使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编制相关术语。

服务器处理程序使用Jena工具,实现本体数据的写入、生成等操作,并利用本体推理功能,实现对来自不同课程的多人合作创建本体的包含关系与一致性检查。

四、结论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由大学学院教学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模块负责人以及单门课程负责人合作创建大学课程本体的工具UCOCET,通过本体推理功能,能够发现专业课程内容构成方面存在的知识点重复与缺漏、课程先后修学关系混乱等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一致的大学专业课程视图,为本专业师生以及感兴趣的人群提供了该专业全面而详细的介绍,是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开发优质教材、开展基于网络的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

本研究后续研究工作包括大学课程本体的高层框架的细化、工具的实现、工具在教育技术专业远程教育方向本科课程编制中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 宋炜,张铭. 语义网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 Studer R, Benjamins V R, Fensel D. Knowledge Engineering,Principles and Methods[J].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1998,25(1-2):161~197.

[3] [4] Ling Zeng,Tonglin Zhu, Xin Ding.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ourse Ontology-Content, Method and Process[C].Proceedings -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iSE 2009.

[5] [17] 李景. 主要本体构建工具比较研究(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222~226.

[6] 胡弼成.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135.

[7]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11.

[8]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

[9] The Joint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a: IEEE Computer Society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puting Curricula 2001: Computer Science [EB/OL].

[13]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3,(5):38~41

[14] J. H. F. Meyer and R. Land, Threshold Concepts and Troublesome Knowledge: Linkages to Ways of Thinking and Practicing Within the Disciplines[DB/OL].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Brussels, 2002. ww2.dkit.ie/content/download/14622/88534/file/Threshold%20Concepts%20%20and%20Troublesome%20Knowledge%20by%20Professor%20Ray%20Land.pdf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第3篇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检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艺术素养是衡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内容中,不应当只体现艺术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涉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否根据所学获得艺术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等纬度。本课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感性认知贯穿教学始终,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给与更多的关注。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CDIO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65-03

工程训练是学生第一次在工程化环境中接受的工程基础教育,对其终身工程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在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下文简称“卓越计划”),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面向“卓越计划”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工程教育和毕业后成长为卓越工程师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工程训练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对工程技术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表达了出来,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有助于工程教育课程的设置及教育方法的研究[1-2],对面向“卓越计划”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在认知与方法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教学实践,对构建面向“卓越计划”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方法和教学新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讨。

一、CDIO的内涵与特点

(一)CD IO的内涵

CDIO 的核心理念是以工程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以教育学生在团队协作环境中,理解对复杂产品、流程或系统如何进行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为诉求,有效开展工程教育活动,培养现代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3-4]。为将这一理念付诸教学实践,CDIO联合高校、产业界和校友共同协商确定出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把这些要求以工程学的原理表达出来,分解成“技术知识与推理”、“个人与职业技能”、“人际交往技能”、“CDIO能力”等四个一级目标。为提高可操作性,CDIO对一级目标又进行了二级和三级分解,制定了12条准则,形成了详细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体系,同时对工程教育过程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队伍、考核评估等基本要素及其特征作了规范和要求,为该模式的实施指明了方法和途径。

(二)CD IO的特点

CDIO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联合高校、产业界和校友共同确定现代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培养目标分解转化成多层次、可操作的教学大纲,再通过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估机制等教学基本要素的规范和要求,把教学大纲的内容落实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做法,之所以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推广,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其在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具体教学活动之间设计了明确的对应支撑关系,把培养目标细化分解到操作层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培养目标统领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在学生工程教育中的启蒙作用,可在认知和方法上借鉴CDIO的成功经验,从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分析、大纲内容的形成,到具体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一体化的思考,构建面向“卓越计划”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

二、构建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一)构建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

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大工程观是卓越工程师所必备的关键素养,树立大工程观则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和关键问题之一[5]。因此,构建面向“卓越计划”的工程训练新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应从工程教育的本质出发,既要体现出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又要能反映“卓越计划”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6]。

(二)构建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的方法

在认知和方法上借鉴CDIO的成功经验,建立既能体现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又能反映“卓越计划”时代要求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首先应结合工程训练课程的性质,分析其在专业培养体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地位和作用,确定出其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相符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在准确理解工程训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分析转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的每一项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之间有明确的对应支撑关系;最后再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大纲中的每一项内容与训练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活动对应起来,这样就可就把工程训练较为宏观的教学目标,落实在工程训练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大纲,再到具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对应支撑的一体化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以教学目标统领具体的教学活动,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建立既能体现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又能反映“卓越计划”时代要求的工程训练教学新模式,就要把大工程观的理念和“卓越计划”的时代要求体现在工程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活动等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上。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素短缺;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55?02

一、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内在不足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1998年周远清作了如下表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四个方面的集合体[1],它包含四个构成要素――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方式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对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内在不足的研究是适时和必要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不足,就是着眼于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各要素性能是否良好,各要素是否协调发展。基于此,我们调研了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宿州学院等6所“首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

二、安徽6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安徽工业大学基本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机制保障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了就业指导、职业辅导和创业引导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形成了以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和创业实践为平台的创业指导模式;合肥工业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注重教师科研引领和示范作用;安徽大学则组成了创业教育团队,聘请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组织“大学生创业特训营”;投入150万元建设了4个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与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共建平台等。安徽科技学院构建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构建包含6个隐变量、21个观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借助AMOS7.0和SPSS15.0软件,探索人才培养的效果及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结构路径。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果还未凸显,其主要原因在于潜变量课堂教学、应用型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之间缺乏明确的路径[2]。安徽师范大学建立的师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出台了素质拓展学分实施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宿州学院的创业园则集教学、模拟、实践、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设有创业管理办公室、创业俱乐部、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创业教育电视台等,引进了CEFE、KAB、SYB三大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开辟了大学生创业网、创业文化长廊,创办了创业报、《青春创业》杂志等,形式鲜活,构建了以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创业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3]。

上述6所高校利用多种平台包括大学生科研立项、挑战杯大赛、创业园建设、创业培训等,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究其深层次原因:上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要素“短”“缺”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沿袭旧制,创新创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不清晰;或培养过程出现各种问题,或管理和评估制度不完善甚至缺乏;或方式方法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其创新创业教育局限性表现为:仅依靠少量创业方面的讲座,依托创业计划大赛,或是开设数量极为有限的创业类公选课程,没有系统构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

三、改进的措施

1. 成立创新创业领导机构,统筹优化创业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创新创业领导机构统筹高校各部门分工。招生就业处、团委等部门通过创业就业大赛、各类讲座、创业就业沙龙、创新创业就业典型评选、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等形式创造良好的氛围;教务部门出台创新创业学分鼓励政策及激励各院系参与创业课程改革政策;发展规划部门、校友办应争取校内外经费、建立创业校友质量跟踪评价和反馈机制,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改进的依据等。学校组建成立创业学院,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

2. 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从培养创业者向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本源回归

确立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虽然以培养企业家为目标与创业型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但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对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4]。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规格的定位上应该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创造的精神、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

3. 人才培养方式从偏重第二课堂向融入课堂教学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最先从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入手,而这恰是当前国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应及早确立“课程体系建设从偏重第二课堂向以课程教学为主转变”改革思路,依此进行改革与实践。建立从新生100%创业普及教育到甄选10%毕业生参加创业带头人培训,再到“试创业”孵化到最后创业的培养体系,并相应地提供从创业原理、创业资源、发现商机、把握商机到企业经营逐级深入的课程内容。

4. 人才培养路径从游离于专业到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路径之一是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模块,创新创业课程突出本专业培养特色。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工科(汽车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它高校在法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统计学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包括创业课程在内的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尝试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5]。

5. 依托区域特色,建设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一方面,可以积极优化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企业资源优势,优化产学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坚持实践教学平台跨学科发展思路,充分调动专业资源,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各界配合,学校积极探索,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纳入产业发展规划,走出校内自循环的封闭状态。

参考文献:

[1] 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12):69-70.

[2] 胡春阳.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4-97.

[3] 许海峰,贾彦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宿州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2(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