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第1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86―03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就业难的背后反映的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无一技之长、同质化发展与市场所需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对不同层次高校定位的思考。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多数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以至于其所培养的毕业生也处于高不成、低不成的尴尬境地。为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我国进入了现代职业教育时代。诚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言,现代职业教育非传统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显然,地方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即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上手即用的幼儿教师。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涉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本文重点阐述的是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备的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一)活动课程的地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类型主要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也无外乎此三种课程类型。其中,学科课程分为单学科与综合学科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属于综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分为指定领域课程与非指定领域课程,指定领域的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课程;学生本位课程是指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一体的新型课程。

学生本位课程在融合学科与活动课程对立特质的同时,从客观上也消解了这些特征,即在课堂上既要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活动,促进儿童主动探究。事实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两种课程的优势往往无法充分体现,这意味着原来课程的优势丧失或变得形式化。另外,如何做到对两种课程特质的兼收并蓄,对于教师来说的确是新的挑战。因此,学生本位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其设计在理论上是较为理想的,在教师的实际操作中是有难度的,其实施效果还有待于正在进行的教育实践的检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均为数年来被中外的教育实践检验的课程类型,各具优势与不足,正是这两种课程内涵和形式的对立性,更彰显了两者并存的必要性,进而促成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既要有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需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也许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不必盲目否定某一方以求进步。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历史背景,尽管国家几度进行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然而,活动课程的开展仍不容乐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活动课程的含义及范围

活动课程是根据儿童的经验或团体生活统合起来的课程,其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是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实践,进而获得经验的课程。这里的“活动”有身体的活动,更有思维的活动。

活动课程不以幼儿教师的讲授为主,也不是幼儿教师用繁杂的问题控制儿童思维的走向;它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性,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契合当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现行的课程观,即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在我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当中,活动课程大致源于三个方面。

1.以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形式出现的活动课程。这里的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并不是学科课程之后的课外延伸或补充活动,而是列入课表的正规课程。单元主题活动是指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并与所有幼儿共同探究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呈现的形式为幼儿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子活动,逐步达到主题总目标的过程。在实施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关注的是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与亲身经历,旨在促进幼儿的自我发现。区域活动是指幼儿教师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每一个活动内容所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探索、体验与发现。因此,区域活动并非无目的的区角自由活动。

2.引进国外的活动课程。如蒙氏课程、福禄贝尔课程及方案教学等生成性课程,这类课程属于以幼儿动手操作教具、主动探究发现为主的活动课程。诚如虞永平所言,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

3.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幼儿教师将科学领域、社会领域等五大领域的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即这些领域课程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以幼儿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为主。但这类活动课程的产生需要较高素养的教师、相关的教学设施、社区资源等,以此种方式产生的活动课程在国内并不多见。当然,幼儿园还可以自行创编活动课程,这需要依靠本土化教育资源与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对某些五大领域课程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手段或教学形式,适当加入一些游戏的做法,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诸多问题为主线,以层层递进的缜密教学环节作为轨道的学科课程,充其量贴近“学生本位课程”,但并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质,因为这种课程始终处于教师的高度控制之下,并非以儿童的自主探究、发现为主,因此,这样改造的学科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

(三)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活动课程是当前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种课程类型,且应占据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主导地位。如前所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至于三种课程类型所占的比例,一般应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层次教育目标的要求而有所不同。根据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即第一信号系统占绝对优势,以感知觉、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认知基础。而且,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并非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兴趣、能力、良好的习惯等。因此,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的比例应占课程设置总量的多数更为合理。

幼儿园活动课程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职前的幼儿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设计原则、要点。事实上,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也是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对接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前的幼儿园招聘往往要求应聘者设计一个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或上一节蒙氏课,展示一个音乐活动的设计等,而这些课程同属活动课程的范畴或是以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出发进行设计的。可见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是学生经受就业市场检验的关键能力,是学生人职后设计活动课程、改造活动课程、开发活动课程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将来作为幼儿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因为活动课程的设计牵涉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并且有能力带给孩子们何种课程的大问题。

二、我国在职幼儿教师开展活动课程的现状

纵观我国的幼教机构,系统地设置并有效实施活动课程的幼儿教师并不多,仅限于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部分优质幼儿园中少数的幼儿教师,如苏州市金家坝幼儿园教师尝试结合本土资源创编饲养活动课程;昆山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尝试将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在一起,即以单元主题活动方案为理论指导,按照单元主题活动的子目标在各区域投放材料,实施有目的的区域活动。事实上,我国多数中小城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明显不足,造成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实施效果也令人担忧。

现列举2014年1月调研的绥化市15所幼儿园的第一手材料,对绥化市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加以阐述。在绥化市15所幼儿园中只有7%的幼儿园开展了单元主题活动,有13%的幼儿园开展了区域活动,且此两种活动只是学科课程的课外延伸活动,而非真正的活动课程。有7%的幼儿园开设了福禄贝尔课程或魔力猴课程;关于蒙氏课程的设置涉及的幼儿园相对较多,也仅占27%;至于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并不存在。

在15所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开设了活动课程,占本次调研幼儿园总数的27%,其余11所幼儿园没有开设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课程。这4所幼儿园的活动课程占每所幼儿园课程设置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1%、15%、15%、8%。可见,此次调研的15所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是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甚至多数幼儿园均没有开设活动课程。即便是开设活动课的幼儿园,其活动课的实施效果也着实令人担忧。

诚然,影响活动课程开设的因素众多,但不能否认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幼儿园开设活动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调研中发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来源一般为当地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多数教师只知道学科课程,不理解活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引进的活动课程仅停留在模仿、照搬的层次上,不能正确领悟引进课程的精髓,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改造,更无法彰显引进课程的本土化和时代性,至于实施真正的区域活动、单元主题活动、蒙氏课程等也显然是勉为其难,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现状

纵观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部分高层次院校的学前学生对活动课程的理解较为深入,其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也较强。如北京师范大学前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幼儿园课程论》,教师采用案例式讲解,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同时充分利用见习实践,让学生对自行设计的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进行汇报,对蒙氏教法、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进行研讨等,使学生将所学理论、技能与就业市场频繁对接,专业能力提升较快。当然,学生对于方案教学等生成性活动课程的涉猎仍然较少。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层次院校,特别是2000年后升本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亟待提高。以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208份。调研结果显示,68%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类型;75%的学生对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2%的学生不会设计单元主题活动;69%的学生区域活动的设计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仅为学科课程的课外自由活动;93%的学生对于现代蒙氏教育理解不够深入,仅停留在传统蒙氏教具的操作上,甚至还有40%的学生连传统的蒙氏教育都不能正确解读;85%的学生不会设计方案教学等生成性活动课程,无法给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至于如何将幼儿园的领域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没有人能够提供恰当的思路,充其量就是将学科课程改造为学生本位课程。

(二)提升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建议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可以系统地开设“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活动课程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活动课程,熟练掌握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设计要点,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与一线幼儿园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频率及时间,突出学以致用,跟踪指导。关注见习后学生设计的活动课程方案,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汇报、研讨,及时提升学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明确授课要求,即以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形式设计并完成每一节课。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98

高中化学各个部分的理论教学内容具有共同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决定了基本理论教学的共同教学规律。因此,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各个部分基本理论的本质内容,采取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逐步推进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为学生的化学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共同来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基本理论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希望为广大化学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一、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特点

(一)基本理论的思想性

高中化学的基本理论在教材内容中突出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例如,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教学中要着重抓住随着原子序数的改变而出现的各化学元素在性质上的变化,培养学生关于自然界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过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元素一般都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两种性质。如果以非金属性为主的则为非金属元素,以金属性为主的则为金属元素。通过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相对性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位置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和“矛盾统一”等观点。同时,又要使学生对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二)严密的逻辑性

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很强,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教材,教师在讲解和分析时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电解质通溶液理论时,为了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结构上的不同,可以从导电性的强弱来分析。溶液导电性的强弱跟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有关。从这一点出发,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由于键型的不同,在水中受水分子的作用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得出强弱电解质的区分是由于键型的不同所引起的结论。典型离子键化合物如强碱、大部分盐类,以及强极性键化合物等,在极性水分子作用下能够完全电离,导电性很强,是强电解质。而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在水中仅部分电离,导电性较弱,是弱电解质。再从离子在相互碰撞时又互相吸引重新结合成分子,导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反应,由此推导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教学过程中用这样的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基本理论的抽象性

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例如,物质结构理论中的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化学键、分子结构等内容都很抽象,常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关的理论模型。根据化学基本理论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或许是有益的。

二、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

(一)分析和处理教材,正确讲清基本理论

对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首先要认真地分析和处理好教材,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最根本的,哪些是由此引申出来的,从而抓住主要矛盾,把握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把教材中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讲清楚。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适宜。例如,电解质溶液的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其汇总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从电离平衡引出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概念,定量地说明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程度。从水的电离平衡引出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再在水的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学习盐类的水解。这一章的内容虽然比较多,但有一个最基本的论点,那就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其他一系列的理论都是从这个基本论点展开的,只要讲清这个关键内容,其他内容就能迎刃而解了。

其次是要抓住化学基本理论的内在联系,使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化。化学基本理论在很多内容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学习某一理论知识时要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作前导,做到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学习到一定阶段时,还要讲有关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和归类,使之系统化。

(二)紧扣教材内容,注意基本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新课改后的化学教材内容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将教材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清楚,不要任意延伸和拔高。同时,还应注意同一个化学理论知识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每个阶段都要把握住基本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例如,物质结构理论,在初中化学中只涉及原子的基本组成和少数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以及核外的电子数的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都是高中阶段要深入讲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紧扣教材,掌握深度和广度,是教材内容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形象的比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双语本科;本科教学

Abstract:Theauthorthroughto"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education’sexperienceandtheexperience,elaboratedtobilingualeducation’sunderstanding,hasdiscussedthebilingualeducationteachers’raiseandteachingmaterial’schoice,theChineseandEnglishteachinglanguageproportion,teacheswithstudyquestionsandsooninteractiveandprominentheuristicteaching,sceneteachingmethod.

keyword: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undergraduatecourse;Undergraduatecourseteaching

前言

构建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是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切入点。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会计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对该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前沿;另一方面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有好处。笔者在两个学期《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遇到不少问题,现将心得和思考阐述如下: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双语教学的英文为BilingualEducation。这一概念来自美国这个拥有150多种语言的移民国家。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直译的含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课堂讲授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教学制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前沿的学术理论的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树立国际观。据此目的,《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双语教学首先应是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首要目标,双语教学的次要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此目标指导下,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绝不能是“汉语”和“英语”两张皮,即先用汉语讲解,然后用外语重复,或者先念一段课本,而后用汉语解释。双语教学要淡化“双”的区别,将母语和英语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英文原版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精髓。

二、《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

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依托,其选择应以是否“有助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规范和根本评价标准。双语教学选用原版英文教材已经成为各高校通行的做法。南京财经大学《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选用的是Atkinson,Banker,Kaplan,Young编写的“ManagementAccounting”,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由于此版教材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管理会计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它的中译本。虽然教师不要求学生中英文对照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自行购买。笔者认为这种“准双教材制”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学生会过分关注和依赖汉语信息,忽略原版英文教材的学习和体会,从而削弱双语教学的作用。

运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对培养学生未来的就业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版教材的另一个特色是其先进性。一些前沿理论或方法,在国内本科教材中见不到,或者一带而过,或者仅仅做抽象介绍,而原版教材中却会有原汁原味的阐述。比如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被誉为是成本会计的里程碑,国内由于应用极少,故教材中多为简略和艰涩的解释,没有可以信服的完整的案例加以说明。国外教材轻松解决了这一尴尬。类似的内容,比如成本企画、平衡计分卡等等。另一方面,原版教材中案例、佐证、背景阐述比较多,洋洋千余页的教材中,知识点比较散乱,对于习惯了国内教材风格的学生,对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还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双语教师既要努力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双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求课后学生对应国内教材进行学习,作为参考。但是,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对照,同样的知识点经常会出现在不同的章节和场合,如在Kaplan等编写《管理会计》的教材中,成本差异分析,不同于国内教材出现在标准成本法的介绍中,而是出现在弹性预算的章节中。笔者建议,使用原版教材可以不必拘泥于原版教材的体系编排,教师可以考虑以国内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为主线,调整穿插原版教材内容,这样容易使学生通过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对照预习复习,把握管理会计的主要知识与脉络。

三、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的师资一直是制约双语教学实施的“瓶颈”。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下,双语教师首先应是“专家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其次才是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会计发展至今,其学科体系涉及很多领域和方法,双语教学首先从专业上要求教师能够通晓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研究前沿,现代通畅的信息交流,使得这个层面的要求相对容易达到。目前《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语言。

对于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笔者认为,近年来高校本科扩招,各学校会计专业师资均相对匮乏,所以对双语教师的培训不一定就是一步到位送到国外去学习,可以分步骤、分批次进行。第一步,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外教资源,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语音、语调和日常用语训练;第二步是“请进来”,可以从以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国家(如新加坡)或多语地区(如香港)聘请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会计学专业教师或有意从事教学且具备双语能力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或者聘请其他高校在双语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业英语授课的语言交流技巧、授课方法等进行交流和培训,互助教学,观摩指导;第三步是“送出去”,即经过一定程序的挑选和考试,选派双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到国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英语水平,同时也可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大力培养双语教学师资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双语教师备课工作量太大,不仅

要查询和吸收大量的外文资料,还要考虑如何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其工作量往往是非双语授课的数倍。另外,多数财经类院校《管理会计》双语的授课对象是十多个班级,在师资受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多班级授课,而且学生的外语基础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如果没有特别的工作量核算、教学质量考核、教学研究科研立项、职称评审等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励教师坚持做下去。

四、《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中、英文授课语言的比例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 管理学原理是随着管理能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渐受关注而形成的;《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它涵盖两条主要的逻辑路径: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这一致思路径规定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2.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1.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末)和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的日益庞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不同理论的表述,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这些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具体来说,诸如:“效率”与“标准化”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之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层级结构”与“权力”之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性假设”与“非正式组织”之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与“满意原则”之于西蒙的“理性决策理论”,“系统”与“协作”之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竞争”与“战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工作流程”与“企业再造”之于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公司再造理论。等等。

2.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活动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一项实际工作,是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

管理职能一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划分管理的职能,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职能是互不相关、截然不同的。划分管理职能,其意义在于: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学工作。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主要内容: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选择,进度控制与调整等。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内容: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及组织变革等。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内容:指挥引导,激励鼓舞,协调沟通等。

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等。

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依据一定的理论,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对各种教学要素的合理性处置方式,包括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安排、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师生活动程序的设计等。

对于大学本科教育而言,《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使他们形成从管理学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二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使他们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继而为学习其他管理学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三是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主动观察和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培育学生的反思与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遭遇或面对管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运用管理学知识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因此,根据上文所澄清的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和该课程特定的教学目标及“培养未来企业家”的发展性思维,特提出下列基本教学策略以供探讨。

首先,强调兴趣的培育与引导,重视案例讨论与情景结合。“追求卓越,成功便会追上你的脚步”;成功是人人向往的目标,但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自身的卓越,如何使得个人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门,培育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宽度,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知识的深度,是真正的教学首要。

尽管以基本概念为纽带的知识传授占据教学的基础地位,但离开具体情境和对现实问题富有说服力的思考,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是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有着丰富的应用素材,积极搜集、主动探讨、深入思考社会现实中“新、奇、特”的管理案例,既能增加教师自身的实践知识,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强调形成知识体系。概念是特定知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把握方式,是理解和运用管理学原理知识的关键路径和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一方面是“讲”,运用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突出其关键特征。譬如,不同的词性就能反映出同一概念的不同关键属性:“计划”从名词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管理文件”,从动词角度理解是“为实现目标进行的活动安排与谋划”;“组织”从名词的角度理解是“一种权责结构”,从动词的角度看是“一系列组织运行的活动”,等等。另一方面是“解”,呈现概念实例——分析共同属性——揭示概念内涵。

学生一旦建立起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借此把握管理学原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理论,进而为学生分析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构筑坚实的基础。

再次,注意学习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别人”,从某些角度来看,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社会学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不能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科学性强的学科一样,在掌握基本公理和定律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解答问题;所以,管理学原理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文字进行表达,这就意味着学习的内容复杂,信息量庞大,这些学科特点给学生学习、理解、记忆和表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推己及人,笔者主张师生在一定程度上互换角色,由学生扮演“老师”,把知识“教”给其他学生。这一策略不仅能寓教于乐,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进行教学准备、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的过程中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自我管理过程。

另外,管理学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这种属性就强调管理学原理中的应用工具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及可执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在这一部分主动参与和实践,甚至创造机会或安排具体项目让学生干中学,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最后,合理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教材往往受编写者个人兴趣、认识和篇幅、出版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个人偏好,如果只选用一种教材,就难免会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反过来,选用多种教材既不太现实,又太复杂。最好的策略是教师根据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或知识模块,用讲座形式覆盖主要教学内容,将教材的有关章节纳入讲座体系作为精读材料;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则另外指定有关阅读材料。这样安排的益处,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做到合理、全面,还可以做到“专修”与“选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沈鸿生.《管理学原理》的对象、体系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5,(4).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71-02

1 引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微电子集成电路也在不断开辟着新的领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在这样的专业发展背景之下,也应进行基于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作为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应用等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基于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人才市场的具体需求,本文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对《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新模式进行阐述。

2 生本教育的内涵

2.1 生本教育价值观的核心

生本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生视为教育的本体。学生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认知和体验对其自身有着鲜明的塑造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进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尤其应该注重对学生本身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在品质的构建。在教学行为中,应聚焦于学生与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过程,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

2.2 生本教育伦理观的重心

生本教育伦理观的重心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需求的正视,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该充分体现在师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潜力、专业禀赋、个体特征的关注和支持。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是一个具备自我激励功能的完整系统,在学习的进程中假如得到教师的鼓励,则会继续发挥潜能,直至走向更高的学习境界。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诱导学生自身的激励力量,将学习的外部动力逐步转换为学生的内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完善。

例如,在“组合逻辑电路”这章节上,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组合电路的用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自己设计出作品。上课时我提问学生从生活中说一说自己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同学们纷纷展示了他们在前一天晚上自学的发现,在一轮积极的发言过后,课堂暂时平静了,我就习惯性地顺口问道:“还有发现吗?”这时一位几乎是从不主动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我有些兴奋地点起他,没想到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昨晚想了一下,想设计一个密码门”。我一愣,随机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例子。我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以后该生在学习上更加的主动和积极了,期末考该生成绩也得到大大的提高),随后引入更深层的课题,如果设计一个密码门,怎样设计?大家都进入了积极的讨论中……

在生本教育伦理观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在生本教育伦理观的指导下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和讨论,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2.3 生本教育行为观的中心

生本教育行为观的中心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过程。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通过依靠学生自身的行为,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之下顺利地完成内化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在生本教育的模式下,学习者居于机体活动与意识活动同步的状态中,起到更好的效果。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笔者发现,如今的学生普遍拥有独立的意识,而其知识面与从前的学生相比也更加宽泛和丰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突飞猛进。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构建有利于其专业素质和知识素养提升的环境与条件。将学生视为教学行为中的重要角色,激发起他们的能力与动力,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完“组合逻辑电路”章节内容后,进行实验设计学习时,我不是先由教师提出教学内容,而是作了全新的设计,我愁眉苦脸走入课室,学生一见就非常好奇,互相交头接耳。我见到已引起学生注意,马上说:“我们学校要进行电子知识问答竞赛,我负责这个项目的竞赛,我在想怎样才能保证竞赛过程中,抢答这环节中谁按铃最快的准确性。”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并提出用机器最准确。我立即接上:“这提议不错,但是用什么机器呢?”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提出了抢答器。我再引导:“人数多怎么办?抢答器能实现这个功能吗?”“老师,多路智力抢答器吧!”我继续问,那么同学们能帮我设计一个方案吗?学生显得很兴奋,进行讨论如何设计等……整节课的内容完成得非常顺利,教学效果很显著。学生也非常积极和主动,因为结论,都是他们自己得出的!

3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

3.1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

3.1.1 生本教育的原则

生本教育的原则是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原则之下,学生才能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导者。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引入生本教育模式,就是要一改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教师不将过多的干预性指令强加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尽可能的自主学习。在生本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意识给予充分的尊重,确保学生拥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与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情景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3.1.2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的实施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应该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重,重点开设设计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本教育的最优化模式。在整体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课始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第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技能预习新课;第二步,教师根据新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自学教材,探索方法,尝试生疑,比如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显示电路等。学生通过验证性的实验过程,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理论知识以及它们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自行体验对所学知识的独特理解;第三步,搜索和本节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或已了解的相关知识;第四步,试着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本课新知,并整理出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便在下一步骤中交流。

以“组合逻辑电路”章节为例,在该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设计过程和应用,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始引导过程。

表1

教学过程问题线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中说一说你对组合逻辑电路的认识用已有知识数字电路基础和逻辑门电路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各个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功能和设计过程等了解学生对逻辑电路知多少,以此作为“以学定教的依据。

(2)课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在这个环节突出”少教多学“,注重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强烈的参与与欲望,运用启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策略让其主动探求。这时教师担任辅助的角色,要促使学生主动把学到的知识融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体。如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通过自行采购元器件、亲自安装调试,最终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模式也要有所改进,应该引入新的技术与器件,进行开放式教学,此外,要充分利用当前一些功能强大的软件,完成仿真类实验教学,从而从多个不同角度和侧面,运用生本教育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例如,以”组合逻辑电路“章节为例,可设计如下课中教学过程:

表2

教学过程问题线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

(1)加法器设计与应用观察他们的组成以及输入输出信号让学生掌握加法器的设计过程

(2)编码器设计与应用观察他们的组成以及输入输出信号让学生掌握编码器的设计过程

(3)译码器设计应用观察他们的组成以及输入输出信号让学生掌握译码器的设计过程

学生演示通过上述实验,在小组中说一说你对组合逻辑电路的理解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和应用原理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进行设计其他电路。

学生通过了以上三个实验的探究,学会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发现它们的设计过程都是大同小异。

通过上述的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内容变为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3)课末引导学生积极迁移知识。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延伸练习,能培养学生自觉地巩固、深化和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力和习惯,学会巩固、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重点放在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学习材料上。在这一环节中,要紧扣学习目标,设计能够巩固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组织讲座和讲评,重点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譬如,拆开的电动机、变压器、示波器、电视机、电流表、电压表以及电子电路中的晶体管、双连电容器、中周、集成块等。这些元器件让学生随时参观,甚至可自己动手拆卸以看清其内部结构,以节省学时提高效率。实验室可研制一套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介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应用及最新发展,以便学生了解电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开发电子元器件数据库,方便学生查询使用,该系统可加载到校园网上,方便学生学习使用。实验室可以每年组织一些电子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和竞赛,并把所选取的优秀作品作为陈列内容,以增加电子类学科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3.2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意义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了解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本学期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的生本教育实践,全班同学总体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在几次的考核过程中,学生的及格率均达到了90%以上,较以往没有开始生本教育之前提高了13%。这说明了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使强者更强,弱者也逐渐变强。

4 结语

在电子专业课程中开展生本教育,笔者在不断地深入学习、积累与研究。通过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生本教育,笔者发现生本唤醒了学生也唤醒了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犹如鱼儿得水,自由畅游;教师在课堂上精神是愉悦的,教师在生本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收获幸福。电子专业作为工科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开展生本教育、全面铺开生本教育模式,仍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生本教育”专辑[P].人民教育.200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