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建议

企业信息化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建议

企业信息化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销售业务

一、引言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把人类发展史化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财富是信息,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信息,也就能掌握更多的财富[1]。信息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企业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使用推动了信息在企业中的高速运转,简化了企业经营业务的流程,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财富。虽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如果信息技术利用不当也会给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广东标致汽车公司投入巨资促进企业信息网的发展,但是主系统中的十几个功能模块中,启用的不到软件内涵的10%,巨资的投入并没有发挥网络效益;河南许继集团由于企业经营结构的重大调整未考虑到对ERP项目的调整,使得企业信息化的宏伟目标夭折。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给企业带来上述问题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信息风险,以及内部控制负担。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两个重要子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为信息系统注入理念和内容,信息系统为内部控制系统提供信息和载体[2]。本文从内部控制角度入手,分析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并为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国内外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

由于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相关机构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目标(COBIT)是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联合会(ISACA)制定的面向过程的信息系统审计和评价的标准,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权威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标准[3]。该标准辅助企业进行IT治理,自1996年问世以来,不断更新升级,2012年已经发行第五个版本。COBIT清除了管理层、IT与审计之间的沟通障碍,并且加强了管理层对控制的认识和支持,依据COBIT出具的审计报告更容易得到管理层的认可[4]。我国内部控制委员会也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中的内部控制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强调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同时也应当防范风险,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的颁布,强调企业应当重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简化流程、方便管理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骆良彬等[4]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指出内部控制的问题主要有控制环境更加复杂、风险评估难度加大、控制活动容易出现漏洞、信息沟通不顺畅以及缺乏适当的监督。本文以销售业务为例,从事物发展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角度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销售业务涉及销售、发货、收款等多个环节,信息技术的使用简化了企业销售业务的流程,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给企业也带来了内部控制的诸多风险。

(一)事前控制更加复杂

1.内部环境的复杂多变销售业务的发生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内部销售环境的复杂性,企业内部销售环境存在安全隐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对于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大,由于网络的无形性以及匿名性,滋生了内部管理人员可能将企业的重要销售政策、策略以及对市场的预测情况等重要销售信息变卖给竞争对手的不正当行为,也可能促使企业信息管理人员收受贿赂,发生篡改客户信息等行为,给企业造成财产损失。由于互联网的大众化以及网络风险的存在,登录者只需一个登录的密码就可以进入企业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易操作性和不留痕迹的特点,为恶意访问者提供了方便,他们可能通过入侵网络系统,窃取企业的重要销售渠道等信息,或者是对企业重要的客户信息等进行修改,干扰企业的信息系统。2.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企业信息化拓宽了销售业务风险评估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销售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和辨认,传统销售业务的风险评估行为主要针对企业的销售政策和策略是否恰当,市场预测是否准确,销售渠道的管理以及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等风险进行评估。但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结合之后,企业风险评估增加了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的问题。从企业信息的初始化问题,信息安全访问的控制等环节,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信息系统对企业资源的协调分配、整理能力等都要进行评估分析,而这些风险评估过程是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才能完成的,这无疑加大了企业风险评估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事中控制风险加大

1.具体业务流程易出漏洞信息技术在简化企业业务处理流程,方便员工进行数据操作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相应的风险。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除了初始信息需要员工进行录入之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自行处理财务报表的生成等多个环节,简化了财务处理流程。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加大了业务处理的风险,如果信息的初始输入存在错误,错误将很难被发现,并且会影响后续业务处理环节的正确性,影响企业的收入及利润,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虚假财务报表的产生。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增加员工的惰性,比如在记账凭证审核时,存在“批审核”功能,这一功能虽然会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但是也可能诱导员工在并未审核凭证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功能。由于在信息化环境下,并不能够反映出员工的操作痕迹,因此诸如此类的错误并不能够被发现。2.信息沟通的不顺畅企业信息化存在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孤岛”的问题。由于ERP系统是采用几个模块进行设计的,各个模块启用时间不同、使用人员不同,同一数据由不同部门录入也可能各不相同,造成信息的混乱。不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关部门人员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工作量比较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数据的不统一、信息的不一致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有效沟通,造成信息沟通不顺畅。

(三)事后控制需要加强

销售业务完成后,还要进行相应的事后完善和处理,这主要指的是相关数据信息的整理和保存。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数据的备份和保存应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的数据信息特别繁杂,备份企业数据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与纸质信息有所不同,由于电子信息的存储介质不稳定,一旦操作失误就会丧失企业的重要商业信息,比如在导出企业销售业务信息时,可能由于错点“删除”等按钮,导致企业流失客户档案、应收账款等重要资源。同时由于存储介质比较小巧,特别容易被复制或者窃取,因此容易引起商业机密的泄露,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完善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建议

如前所述,企业信息化会产生许多不同于传统经营环境的内部控制问题,本部分将针对前一部分所提出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加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企业信息化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为支撑,企业应该建立诚信的企业文化氛围、恰当可行的奖惩政策。加强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念、诚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缓解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由于内部环境造成内控缺陷的负面影响。以经典“胡萝卜加大棒”的措施对企业员工进行鼓励和约束,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精简企业流程、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或财务人员以及举报企业舞弊人员等进行相应的激励,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漏洞牟取私利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的人员进行严惩,并且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完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信息化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难度,既要评估传统经营业务的风险,还要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以及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整合风险。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风险评估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配合,因此企业应组建风险评估部门,完善部门人员知识构成,进行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建立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风险评估机制。不仅要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政策,而且要定期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结合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管理和控制,评估企业面临的整体风险。

(三)完善控制活动的环节控制

建立良好的控制系统,确保数据的初始输入准确无误;重视信息技术的控制,加强软件的应用管理。企业应该参与到软件的开发阶段,将信息系统与企业总体战略,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软件开发之初,引入稽核监督机制,对于员工的数据操作记录和痕迹进行后台的记录与备份,防止员工利用信息化环境下无法反映业务痕迹这一特点简化必要的业务流程。同时应在软件开发阶段,进行不同员工的权限设置,建立双重身份审核制度,防止私自利用信息系统的漏洞进行会计处理,篡改财务数据的行为。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促使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总战略协调一致,推进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很多企业仅把信息化作为一种数据处理的工具,追求如何通过技术更快捷地处理业务,忽略了企业的管理思想,使得企业的信息化与管理脱节。信息化应该与企业的管理协调发展,企业各部门的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因此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应该和企业的整体战略一致。企业各部门应该按照业务需要识别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进行数据共享,使得其他部门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使用信息,避免重复录入信息,或者录入信息口径不一致。

(五)规范监督管理机制

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监督管理机制的约束,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不仅需要企业的配合,也需要政府部门及专业审计机构的支持。企业内部应该设有针对企业信息化的监督部门,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企业信息化进程,监督检查企业信息化的成果。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关审计法规,在原有审计规范的基础上,出台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相关规范。目前我国的网站审计比较落后,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网站审计规范,促进网站审计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对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凭证等会计信息的审计。

五、总结

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风险。本文以销售业务为例,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角度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信息化使企业的事前控制更加复杂,事中控制风险加大,事后控制需要更加完善。企业信息化虽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内部控制风险,但是并不能舍弃信息化,舍弃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应该针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使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完美结合,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提出完善建议:企业应当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和控制活动的环节控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规范监督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新华.关于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管理世界,1997(2):113-118,125.

[2]韩晓梅.朱国泓,徐相伟,内控信息化的动态演进——苏州高新1994—2011年纵向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5(1):76-81,97.

[3]陈婉玲,袁若宾.COBIT及其在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研究,2006(S1):93-96,104.

[4]骆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5):69-75.

企业信息化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转型;互联网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45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1

0 引 言

自互联网技术在商业中应用以来,信息技术成为了推动社会转变的重要动力,特别是英特网和电商的全面发展,使全世界都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形成。在信息化时代,传统企业要在全球竞争中取得发展,就必须依靠信息化来进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1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转型中的意义

1.1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而且愈发激烈,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标准均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经济格局,企业必须探索全新的经营模式,包括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生产流程、合理的供应链及全面的企业规划等,这些都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先进的管理、生产和经营模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1.2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夯实坚定的技术基础。信息化同生产制造的结合能够形成各种信息技术,包括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FMS(柔性制造系统)和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实现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以及营销管理上的集成化,提升企业对于市场变幻的敏感性及反应速度。

此外,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信息的实时同步与信息交换,让企业能够更加开放、灵活地获取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这对于打破企业领导层的思维定式,减少决策过程不必要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决策质量。

1.3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着来自全世界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企业能够拓宽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之下,企业唯有自主融入到全球化的经济潮流中,积极与世界接轨,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信息化是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参与国际合作,需要信息化。因此,在速度经济取代规模经济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要借助信息化来收集行业信息、产品信息、在网上销售产品、提供售后服务,共享全球化的资源优势,拓宽企业的对外交流渠道,让企业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当中。

2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信息化水平还偏低,信息化开展程度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国外企业甚至国内大型知名企业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以确保企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2.1 信息化建设现状

首先,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前期投入巨大,而且短期内难以见到实效,这就阻碍了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导致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够;其次,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这与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人才结构不相符,企业开展信息化的难度较大,即便有能力大力投入,但没有复合型人才的保驾护航,信息化开展的难度颇大;最后,多数企业的管理基础尤其薄弱,在信息管理层面也缺乏制度保障,而且企业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仍较为落后,硬件设施利用率偏低,这些都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2.2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第一,要统筹信息化建设规划,企业要针对信息化建设制定出专门的战略目标,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正确、有序、科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企业领导要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企业领导是否足够重视,关系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第三,针对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不定性特征,企业要创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让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科学开展,避免因决策的失误而走弯路。第四,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投入,企业要合理资源配置,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工作准备,落实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财力配置。第五,企业要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人才,而且部分关键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还很高,因此,企业要采取灵活的人才策略,一方面要注重企业内部的既有人员培养;另一方面要重视高素质人才引进,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3 结 语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信息技术发展也呈现日新月异的状态,唯有充分运用信息化的各方面优势,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力水平、市场营销等方面充分借助信息化,才能让企业成功转型升级,让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应用不够重视

许多企事业单位都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采购计算机,购买财务管理相关软件,进行ERP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等等,各个单位软硬件的配置基本符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但财务管理信息化并未向广度深度发展,部分单位只是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比如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但未能实现对单位其他各部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接,比如供应链管理,薪酬管理,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管理,这些信息分别来自物资采购,人事,市场营销等各个部门,如何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各个部门,实现企业全局信息集成共享是摆在每个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问题。

2.缺乏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企业需要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操作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万,但会计人员计算机水平总体来说还不高,软件操作能力有限,对人才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复合型会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相关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会计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果和进程,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摆脱财务管理信息化纸上谈兵的局面,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变为企业生产力和创新力,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

由于局部利益驱使,企业单位各部门的财务信息并不透明,形成了许多信息‘洼地’,由于各部门间信息传递不畅,造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导致许多财务信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可信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控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企业管理层不能及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反应,财务管理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二、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1.领导重视,统一规划,全员参与

领导重视且正确认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顺利推进应用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成立信息化协调推进委员会,统一部署信息化的工作流程。首先,管理者要将企业发展战略思想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相结合,依靠ERP,OA等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加强财务管理。其次,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全局看财务管理,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将企业内部不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予以变革改造,让企业管理软环境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接,扩大财务系统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再次,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管理者要带头服从制度控制,员工自觉参与,打造上下一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2.宣贯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进行职工ERP信息系统培训

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最宝贵的资源。这种复合型人才要求既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又要深入了解管理学原理,更要熟练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因此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打好实施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文基础,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岗位,培训和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对财务、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个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ERP等相关软件的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既懂财务又懂信息系统操作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单位员工要积极响应企业号召,以实际行动落实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及体,形成单位内部员工都能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真实快速地传递、交换和利用财务信息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3.建立健全财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体系的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完善的财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做保证,它包含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又是财务信息化内控体系的一部分,内控体系的健全与否关系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败,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相关内控准则和会计事项标准进行信息系统数据参数的设定,只有符合规定的财务信息才能输入信息系统进行传递,从源头上保证对信息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提炼出对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其次,建立一套对信息真实性可监控可追溯的控制体系,任何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都要进行建档备查,防止篡改数据,销毁数据,同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第三,要以财务为核心进行整体集权控制,通过信息化建设固化内部控制,将预算指标渗透到各个部门,形成一套财务管理预警机制,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由事后总结分析向事前管理,过程控制和在线分析的目标飞跃。

三、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个持续改进发展的过程,需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财务管理只有以信息化为抓手,才能强化管理会计的职能,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要规划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推进财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管理效益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业财一体化;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已经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在开展出版物批发、零售等工作时,应该基于业财一体化的视角来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该举措可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由于财务管理中涉及许多内容,各部门间应增强沟通频率,全面交流当前的财务现状,以此来达到实时共享的效果。每一个人也应该认识到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当全面彰显业财一体化的作用后,在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能使企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

一、基于业财一体化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效率

通过业财一体化的方式,使财务、业务间的信息达到实时共享的效果,还能规范信息流、资金流,使数据呈现集中化、扁平化的特征。以往财务人员运用层层上报的数据汇报方式,浪费许多时间,基于业财一体化的视角,每名员工都能及时看到最新的数据信息,管理者也能高效配置相关资源,使资源处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由此,借助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手段,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使财务管理流程中充满高效性的特征。

(二)降低运营成本

当增强财务、业务间的关联性后,财务人员可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实际成本数据,使各项成本消耗数据全部展现在财务图表中,以此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业财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可科学地进行预算规划,针对可能出现的预算问题,提前制订预见性的解决方案。业财一体化理念还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财务管理过程中充满信息化的特点后,管理人员将构建崭新的财务管理模型,并始终运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处理数据信息。最终,企业花费较少的成本,便能得到较多的经济利润。

(三)控制运营风险

当财务数据呈现信息化的特点后,各项数据均会出现在计算机系统中,在决策者提出决策方案前,计算机系统会自行整合优化相关的数据信息,避免企业产生严重的运营风险。同时,项目中所展现的问题将会体现在财务数据中,避免公司产生信息滞后的现象。运营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当财务人员基于业财一体化视角来开展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后,有助于管理人员科学配置相关的资源,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四)完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技术均可被应用于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优良的技术手段能改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向,避免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严重的问题。管理人员也会形成创新性的思想观念,针对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最终,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性的位置,赢得更多受众的认可。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体系框架

(一)业务应用层面

企业在开展出版物批发、零售等工作时,应该着重提升业务层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由于业务应用层面是构建优良财务体系的基本条件,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将网上报销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性环节,并将数据信息与项目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构建一个崭新的闭环应用平台。基于业财一体化的视角,财务人员需增强业务信息、数据信息间的关联性,当管理人员想要查询相应的数据时,便能在第一时间内查询到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另外,各个接口间也应拥有统一的标准与格式,可成为决策人员制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管理决策层面

管理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认识到预算管理系统、内控管理系统的价值,借助预算指标控制的手段来查询相关的数据信息,还应借助综合查询系统的方式来开展业务信息处理工作。由此,当增强各系统间的关联性后,有助于决策者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管理者还应逐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将绩效管理应用于整个预算管理流程中,当企业进行资金支出时,根据预算管理中的数据结果来提出决策方案,可得到更多的流动资金。管理人员也应创建数据共享方式,当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后,相关的财务信息将会结合在一起,有助于降低财务舞弊风险的发生概率。

(三)应用支撑层面

应用支撑层面指基础数据库层面,其中包括人员数据库、机构数据库等内容,管理人员应将更多注意力投入于应用层面中,科学处理人员分配、权限分配等事务,为信息化系统提供强大的支撑。科学的信息系统是财务人员制定信息决策的重要依据,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资金管理的核心性地位,逐步完善当前的财务核算方式,使财务会计逐步转变成管理会计。此外,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管理人员应该正确处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间的关系,由于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间也存在关联性,财务人员更应形成创新性的思想观念,逐步完善应用层面的财务指标。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孤岛现象过于普遍

信息孤岛现象指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数据重叠的情况,或者两种财务系统间缺乏关联性,无法达到数据共享的效果。当产生信息孤岛现象后,既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又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目前,当企业开展文化、教育产品开发时,没有提前制定目标方案,各部门的财务信息人员也未进行充分的交流,造成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中,无法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该现象加剧了资源整合难度。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时展下的产物,随着信息孤岛现象的逐渐加剧,企业将产生集成风险问题,加之各部门没有及时交流相关的业务信息,将降低业务处理效率,无法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管理决策不符合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当财务人员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后,可高效处理相关的数据,然而在当前的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信息处理流程缺乏透明性,无法达到优良的处理效果。另外,企业没有运用适宜的信息手段来处理数据信息,造成财务数据缺乏真实性,无法成为领导制定决策方案的参考依据。加之各部门所运用的财务软件也存在差异性,导致领导不能进行集中式管理,无法实现信息转换的目标。管理决策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当前管理人员在制定决策时,没有将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全面结合在一起,导致相关决策不吻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业财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目前,财务人员没有全面彰显业财一体化的价值,导致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数据核算失误的情况,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管理决策不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后,企业将产生信息闭塞的现象,各项财务信息仅能在财务科室中进行流通,业务部门无法第一时间了解一系列的财务数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违背企业战略发展要求

企业在开展数据核算工作时,应该运用优良的财务管理系统,否则随着数据信息的逐渐增多,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如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未如实展现企业的基本发展状况,还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因此,企业在创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应该知晓其他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乏集成化的特点,没有增强各系统间的关联性,当决策人员在进行决策时,无法根据最终的业财融合结果来提出合理的决策,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优良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管理人员在创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没有运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制订财务目标,造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乏科学性;也没有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前预测公司可能产生的风险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许多漏洞。

(四)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人员

现今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人员,即使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员引进的重要性,着重培养综合性技术人才,然而许多人员没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未将一些信息化思想应用于财务管理过程中,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利润水平。企业在开展教育、文化产品开发等工作时,需要较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许多人员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价值,造成信息化建设处于形式化的状态中,业务、财务模块也无法达到深度融合的效果。当前在信息化建设的所有环节中,业财整合模式产生形式大于实质的情况,由于许多财务人员始终运用传统的财务处理思想,如将手工做账的理念应用于财务管理流程中,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

四、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整合业务模块

信息孤岛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最主要问题,管理人员为改变当前的财务管理现状,应该整合业务模块,制定优良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如确定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保证系统平台吻合公司的实际发展现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人员也应该完善信息化体系,营造优良的管理氛围,使每名人员都拥有优良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并充分整合各个部门中的财务信息,通过数据库集成的方式,信息平台才能处于稳定运行的趋势中,以此来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管理者也需认识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在具体任务目标的引领下来开展资源共享工作,该举措可增强各工作平台间的关联性,彰显协同效应的价值。由此,整合业务模块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借助统一的数据传输平台,工作人员能高效传递数据信息,避免企业产生严重的风险投资问题。在整合业务模块时,财务人员应该将预算思想融入核算体系中,并不断发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作用,尽量避免产生人为调整预算指标的情况,管理人员也应将各种内控要素融入信息系统中,以此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标。在整合财务模块时,管理人员应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大与各部门的沟通力度,在审核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内容时,提前了解预算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并改变事后管理的思想观念,认识到事前控制的地位。最终,各项业务均能得到稳步推进,避免财务数据处理中产生严重的问题。

(二)制定符合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的管理决策

当前财务管理决策不符合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企业在开展出版物批发、零售等工作时,应该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可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扶持。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中,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资金输入方式,开发更多的财务软件,否则计算机系统可能会被病毒侵袭。领导在制订财务决策前,应该对核心流程实施信息化再造,并运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妥善处理财务、业务间的关系。财务人员需开展财务流程重组工作,全面彰显各种信息手段的地位,加大与各部门的沟通力度,有助于顺利完成项目规划工作。管理人员应全面调查当前的市场环境,借助信息化再造的手段,理清核心业务、管理流程间的关联性,确保信息流、资产流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企业还应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财务数据核算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最终,在提升信息处理水平的同时,还能使财务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

(三)制定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系统

业务预算是制定经营预算的前提条件,财务预算为处理其他业务的重要基础。因此,财务人员应制定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系统,增强各个系统间的关联性,管理人员也应形成内部风险防控的思想观念,避免企业产生严重的风险问题。基于业财一体化的视角,企业应该创设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领导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彰显财务数据中心的价值,并将更多资金应用于软件、硬件的安全投入中,以此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管理人员需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优良的数据操作程序,实时记录财务系统的运行数据,落实数据备份工作,使各个平台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中。管理人员应增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确保经济业务、信息记录处于同步运行的模式中,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可及时了解相关的财务数据,避免企业产生严重的内控风险问题。管理人员还应该逐步降低人工工作量,在建立信息系统时,应将报销业务、资金计划等融入线上流转中,在此过程中,财务人员会形成正确的业财融合思想,借助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手段来记录数据。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财务人员需认识到数据分析的价值,借助生产成本核算体系的方式,全面剖析相关的成本数据。由此,在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下,显著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人员将更多注意力投入于财务分析工作中。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财务人员应该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从本质上而言,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与培训力度,使人才掌握众多的财务管理知识,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当面对烦琐的财务问题时,财务人员能运用财务知识来全面处理一系列复杂的难题。此外,当企业运用外部招聘的方式后,可吸纳许多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且能使企业处于积极的运营趋势中。

企业信息化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管理策略意义

引言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程,它是指通过专设信息机构、主管、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技术的部署,配备适应于现代化企业管理运营的软件和硬件,创新业务工作模式,增强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近几年来中国正加快步伐进入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化成为必然的趋势,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信息化引领着全世界的重大变革,推动着新旧动能的转换,引领着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技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既是全社会的需求,顺应知识时代和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经济市场,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1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信息化建设集中在大型央企国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很不乐观

经过多年以来的摸索,信息化的理念和方式已经逐渐的进入到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但是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主要还是大型的央企和国企,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全国范围内7000多万中小企业中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占据的比例不足百分之十,即使有些应用较好的企业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其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主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准备,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配置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辅助操作,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二,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例如企业领导层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资金投入不足;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缺乏专门人才等这些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要想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抓紧时间克服这些问题[1-2]。

1.2各个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技术创新和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近五年以来国内各个行业领域发展指数在稳步上升,排名全球第25名,第一次超过了G20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内各个省份来看,山东、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发展水平位居前列,但甘肃、内蒙古、贵州、云南、海南、宁夏等省的信息化发展缓慢,而其他一些省份的发展水平在国内则处于中等水平。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2.1具备信息化建设的内部要素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在引入设备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信息系统能否集成,关键点就在于资源的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系统分散,即可以实现将关键的数据准备快速地传到决策人手中,为内部运作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些企业出现生产-供应-销售脱节、财务帐本与实际账面不符等管理问题,就是因为在供应链中生产、销售、采购、物流和财务各个流程之间系统单独运作,没有形成信息的集成化,管理的信息化,所以说信息技术的集成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

2.2有自己的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队伍

信息化建设需要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性人才队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项目立项,程序开发,到平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每一步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技术在变化,程序在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要随之升级和更新。因此,每个企业必须有一支自己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3稳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与投入

信息化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要求企业高层具有信息化知识和意识,重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和划拨经费,而且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需要不断摸索思路和模式,投资费用多,但收效甚微,需要企业管理者们增强信心,摆正认识。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加大投资与人才的投入[3]。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1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系统化的管理,办公系统自动化,业务管理科学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化这些对企业来说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从前期调研、项目立项、合同签约、履行合约到后期的维护,都可以科学有效地管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宣传商品,与客户互动,减少企业宣传的成本,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

3.2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建设了信息门户,有些企业开设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这些门户让企业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市场的趋势,抓住市场的先机,成为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应用的结合,有利于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3.3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

确性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引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流程中,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完整的和最新的市场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让企业通过与客户和供应商多方面沟通,能够及时把握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善经营决策,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

4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面对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企业应当进行反思,如何正确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1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与投入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要把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融入到计算机网络中去。只靠技术部门的人员是无法有效推动的,需要本企业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那就需要企业最高决策者的亲自领导,从企业全局上来协调和组织实施,所以只有企业领导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思想的解放,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为企业信息化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才能认真抓好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5]。

4.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企业的信息化运行平台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配备适用本企业的管理软件,建设适用本企业的信息化运行平台,同时建设好企业内部的网络基础设施,配置相应的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摄像机及照相机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网络是信息的巨大来源,做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安全认证体系,防止一些外来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入侵,确保本企业数据和运行平台不受外界的攻击,维护本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

4.3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团队

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晚,对口专业的人才储备不足,所以缺少这一类复合型人才队伍,只有建设信息化系统后,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才能逐渐地造就这样一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队伍。企业可以通过人才的专业技术培训、同行业间技术的交流、对外合作等,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积累人才,逐渐充实企业的信息技术队伍,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5结语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给企业的长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加大信息化队伍的培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才能更稳定的推进信息化,更好的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搜狐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谷彦章.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111-113.

[3]贾婷.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及深远意义[J].科技信息,2009,(09):347+358.

[4]杜昊.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