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已经非常的熟悉,对于人文教育的真正涵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与认识。一般来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
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是探索发现人文教育在科学之中的价值,它是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人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历史等之间的关系,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科学、自然、历史的方法,能够从中得出其价值。人文教育是以教育人为基础,从而传播与发扬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以及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是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种文化蕴涵。
2.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正在普及素质教育,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营造一个富有人性的、充满人情的、体现人道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创造性,这是对于语文这一科目的重视以及对于高中学生的尊重。人文教育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这一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其具有人文性,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要加强激发和鼓励学生们潜藏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深入剖析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内心活动以及人物情感世界,使得人文教育始终贯穿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一要求是高中语文教育者一起奋斗与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内容的优化,教学制度的完善。
1.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老师们大部分都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这就造成了学生们不动脑经、死记硬背,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内容,更不能理解文本所讲述的人文知识。而在人文教育中,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老师能够深入剖析文本的人文文化,讲授对于文本内容的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理解,重点培养学生们的人文个性与人文素养。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所以老师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导角色,学生们就处在了一个被动听课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一个接受外来知识以及外来观点的容器,而绝不会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主动学习者,渐渐地就会磨灭了对于人文精神的探索与灵感。高中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人性的追求,对于文化的渴望,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生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探索。
2.课堂内容的优化与情景创建
要使教育显得富有人文气息,那么就要让教育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就要让老师在堂课上善于将文本内容与实现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课文中的内容,这样学生们更能贴切感受到课文中所讲述的情感,容易激发出学生对人文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们从内心真正感受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境界及情感,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的方法论,从而是学生能够在高中这一重要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3.教学制度的完善
之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考试的范围来定的,这样就局限了课堂内容,使得课堂内容非常的枯燥单调,老师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单一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要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人性化,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要进行教学制度的完善。新的教学制度要充分主张人文精神的发扬,注重学生追求人文个性,是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向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一重要的阶段通过人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中语文中实施人文教育能够提供培养与发扬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平台。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其人文个性的发展和培养,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取向。一个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宽松和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和体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创造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体现出对每个学生的关怀、尊重、理解和信任。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文性,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当下,素质教育下的语文人文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的鼓舞、激励和人文精神的唤醒,人文教育的文本应更具形象性和情感性,深入解析文本的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以及作者的情感操守,整个教育过程中要讲求天性和发展的统一性。目前,人文性的语文教育已经成为素质要求下的课程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构建
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构建人文教育的基础;其次是优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环境;最后是教学制度的完善。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不假思索地生吞活剥,被动接受,而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人文性的教学,注重学生自主的人文个性体验,接受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不同理解。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以讲授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基本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像一个容器一样接收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不能被激发出来,渐渐地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的构建更加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体现,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和人文性,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营造师生平等、互动的和谐的人文环境,也只有在这种课堂气氛中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上的交流沟通。
2.人文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当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时,教育才具有人文气息。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人文教育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例,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更具情感化,创设育人环境,并结合时机和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语文的教学规律,创设人文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人文性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受文本中的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以及作者的情感操守,与此同时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探寻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文化素质。
3.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都是依据考试内容而定的,往往忽略了其他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的讲授,这种教学评估制度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改变或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是构建人文教育的根本保障,同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也使教学评估制度更具人性化。在人文教育下,新的教学制度体现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学主张,注重学生人文个性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因为成绩的不好而减少,为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总结
[关键词] 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味 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风潮[5]。
《语文月刊》主编陈建伟在2011年第1期《语文月刊》卷首语上写了篇《重在语文之道》的文章,谈论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的问题。他写道:“我以为,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当把重心放在学生对语文之道的理解及把握上。”[1]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这个观点,凡事皆有其道,得其道方能解其困,一如庖丁解牛。但对“语文之道”的理解却与他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语文之道”便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之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语文学习要求之道。
语文之道,乃语文之规律,语文之原点,语文之真谛也。领悟和掌握语文之道,对于中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传递语文之道的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便会得以提升。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老师该如何在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呢?
一、重视语文“工具性”,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
叶圣陶曾经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2]。人们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都必须借助于语言符号,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学承载着政治、历史、美术以及其他自然学科等教育内容;语文教学是万物之源,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基本能力才能对其他学科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没有语文素养的积累其他学科的学习必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进行。但是,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德育课,也不是美术课或者其他自然学科,所以,把语文课上成任何一种其他学科都是荒谬的。
在不断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天文地理的介绍,音乐绘画的欣赏,逻辑思维的训练等等本不属于语文教学重点的内容搬到了语文课堂上,再加上多媒体展示,创新设计,语文课堂变得热热闹闹了,语文课堂变成了大杂烩,忽视了新课标对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另外,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现象还有人文性和文学教育强调过头,出现了主次倒置,追求形式的倾向,严重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仍然要呼唤语文工具性的回归,设定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育家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作为高中生的基础学科,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设立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在教学中传递语文之道。
那么,什么是语文的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字词的音、行、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以及其规律、修辞、语言逻辑等等。如何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这一门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语文的表达技巧和书写方法。所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能单独地孤立起来机械进行,而是应该在语文整体语言教学环境中进行。在强调语文人文性和文学性,强调德育功能,审美能力要求以及情感态度、价值教育的过程中,不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文本解读能力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都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当然,在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结合德育、美育,突出语文“工具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标的理念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即语文教学要有德育和美育等各方面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所以在掌握工具性过程中体现人文性是其特殊内涵,即掌握母语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因文悟道,要将鉴赏、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但是语文课必须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审美教育、渗透道德教育,使各项功能教育得到有机协调。必须清楚地明白,语文课是语言课,是工具性学科,不是单纯的政治课和文学课。另外,因为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无限,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学到语文知识,这也是语文工具性最明显的体现,所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的关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知识和能力训练
“以学论教”是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的“学”来评价老师的“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了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这说明了,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知识和能力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不能单纯依靠教师讲,更多的应该是依赖学生的实践训练,在练习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和技巧。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表述,假如他是语文教师,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大量地课外阅读,另一件是养成学生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作为哲学家兼作家的周国平先生一语道出了语文的实践之道:要大量读写练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正体现了多读多写训练的重要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了解语文教育的精髓,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习中掌握技能和技巧。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是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在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的基础上才是审美、文学方面素养的要求。不能把新课程理解为加大人文性,弱化工具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应正确认识教改目的,进一步加强对语文工具性作用的认识和研究,从而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二、倡导语文“人文性”,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语文教育是国人默认的人文教育最强阵地,在人文教育的素材上,语文学科较之于自然科学学科具备天然优越的人文条件,这是人文教育的必须的依据和条件。在具备先天优势的前提条件下,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意义便显得任重而道远。“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高中语文教学在体现“人文性”的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使学生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新课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便是对语文“人文性”的肯定。但是,究竟什么才是人文教育的需求与旨归?语文学科又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才能不从“工具性”的极端走向“人文性”的极端呢?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更好地体现其“人文性”呢?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中学语文教材集国内外古典和现当代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于一身,在彰显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激活它蕴涵的精神、品质、智慧等因子,可以让学生不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人格的塑造。能够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格塑造的高地,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3]。
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一些背景材料、文人故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和下文的方式技巧等。
(二)延伸阅读,构建学生精神家园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语文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教材的学习,课堂的学习,学生必然会“营养不良”。因而,在立足课堂、教材以及基础知识上,还必须向课外延伸、拓展,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读好书,就是与古今高尚的人物交往”。优秀的作品是经历了人类长期考验的经典佳作,其中折射的良知、爱心、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都是上等的精神食粮。在课外吸纳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和阅读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可以丰富知识,锻炼能力,体验生命,感悟生活,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语文,生活的语文,让中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构建健康的精神家园。
(三)进行“人文教育”,引导价值取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语文的“育人”功能明确地提了出来,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当代青年的精神品质的形成与中学阶段的“人文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忽视“人文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便可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新课标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语文课堂上,教材主人公人物身上的正直、善良、坚强、自信、奉献等优秀品质都是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所坚持的价值取向,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等。
(四)“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所以,新课标倡导,高中语文教学应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综上,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设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目标,倡导“人文性”,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教学回归“语文味”,教导过程和方法
到底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少堂先生指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味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4]
“把语文还给语文”,让教学回归“语文味”是如今语文教学惨杂着许多“非语文”因素,语文公开课走在“语文味”边缘所迫切需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合理、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坚持“有情、有趣、有序、有效”的“四有”原则,将语文课堂变成真正、有趣、有价值的语文课。教学回归“语文味”,教师才能教导学生掌握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具备充分语文素养的人才。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之道就是语文教学之道、语文学习之道。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传递语文之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高中语文教师通过“重视语文工具性”、“倡导语文人文性”、“教学回归语文味”三个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从而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伟.重在语文之道[J] .语文月刊,2011(1)
[2]何伟华.呼唤语文工具性的回归[J] .语文月刊,2010(7):14~15
[3]许易杨.沐浴着书籍的阳光[J] .语文月刊,2010(7):31~32
关键词:高中语文;成效;问题;原因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高中语文教学难见成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在教学工作中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程度不够;其次,是因为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力度不够;再次,是过于急功近利,带着过于浓重的应试色彩;最后,是因为教学工作者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精髓。
一、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一)“填鸭式”教学
“填鸭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中,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做笔记。学生只要将教师的授课内容记录并记忆下来,课程的学习就算完成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难以自己体会课文的精神内涵,而且会使学生丧失主动理解课文的意愿,只依靠教师的讲授,将教师的理解作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法教出的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意识,思考能力受限。在考场上,经常见到相似的答案和相似的文体,这就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所造成的结果。
(二)“互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平等,在课堂上对一些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出现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由于高中的课程有着较为严格的进度要求和课时限制,学生的学习带有更多的应试色彩,所以在高中教学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难以实行。
二、高中语文教学难见成效的原因
(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抛弃
新课程改革无疑给了教学工作者以创新的动力。很多教学工作者有着彻底变革的决心,而且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不屑一顾,认为其一无可取。在很多课堂上,教师过度重视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于是出现了所谓“探究法”的滥用。这种“探究法”被滥用的后果是,很多的语文教学过程被科学化了。整个过程变成了一种技术和程序,从而使语文的语言表达功能和审美功能弱化。正是因为教师滥用“探究法”,主张对学生进行启发,而不是直接的教授,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度强调,很多教师对“填鸭式”教育方法退避三舍,从而不敢在课堂上讲授观点。更有甚者,将教师课堂讲课的多少作为新课改成效的衡量标准,讲得越少,就代表新课程改革的力度越大。这种形势下,教师很少讲课,而是将课堂改造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登台讲课,甚至成了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的标准模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至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会错过课文背景的讲解,学生的错误看法也会得到有效的修正。仅仅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有意识地避免对学生看法的否定,但是这就使得课堂没有了讨论的氛围,而只剩了学生的个性展示。
(二)忽视背诵
传统的语文课堂,重视背诵,将背诵作为一种法宝。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有着较强的记忆力,所以很多教师重视对学生背诵能力的训练,选择大量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背诵材料。背诵既可以起到增加知识、积累材料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新课改的深入带来了教师的恐惧。很多教师不敢安排背诵任务,怕被人批评“死记硬背”。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只要是背诵就是“死记硬背”,而全面否定了背诵这一教学手段。但是,背诵也可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理解记忆课文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不应该遭到排斥,反而应该受到鼓励。值得注意的是,平时的课文背诵能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语言文字基础,从而通过模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语文教学承受的社会压力过大
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教人识字、教人说话作为自己的职责,还要对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人的审美、人格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高。但是,对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应该仅仅作为语文教学的任务,而应该是所有人文学科的任务。很多时候,一旦有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出现,语文教学的质量便会受到质疑。诚然,通过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质甚至整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但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并不单单是由语文教学决定的,而且,语文并不是唯一的人文学科,将所有与人文素养有关的问题都归咎到语文教学上,是不公平的;同时,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不仅仅形成于语文课堂上,还与其日常生活交际有关。虽然,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担子放在语文教学上,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视,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文素质问题不是凭语文一科之力就能解决的,提高人文素质,需要的是人文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
(四)其他人文学科的干扰
有的教学工作者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其他人文学科对语文的教学有着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虽然现在的教学工作讲究学科间的合作,但是过多引入其他学科反而会使语文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如果讲述《史记》的篇目就大量引入历史材料,语文课就会变成历史课,随着对历史事件的研究,文学的美感也丧失了大半。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却使得语文知识的学习收效甚微。虽然语文课堂需要有形式上的变革,需要多样化的因素,但是所有的变化应该围绕着语文教学这一重点,所有的教学形式和其他学科的内容都应该服务于语文,而不应该使语文教学的主旨淹没在花样迭出的形式中。
(五)过度依赖多媒体工具
过多的形式,会使语文课堂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工具,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本末倒置”。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工具成了必需品。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语文课堂上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就是对新的教学形式的有效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语文教学的成功。而如果语文教学中没有用足够多的多媒体手段,语文课的教学水平就会受到质疑。这种现象无疑造成了语文教学对多媒体工具的过度依赖。诚然,多媒体工具应用到教学有很多的优势。首先,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能够将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同时,还能以多媒体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语文不仅要对硬知识进行积累,还要对文字的思想感情进行体会,而这些思想感情是图片和动画等形式所无法传达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旨在说明文字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是无穷的,而在语文教学中,过多使用动画和图片,会限制学生的想像力。过多使用多媒体材料,还会妨碍学生的积极思考,不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表达能力缺陷。只有通过阅读和思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将所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所以,在追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同时,我们因该摆正语文课堂中的主次关系,充分认识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无论是其他学科知识的加入还是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其目的都是为了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所有的手段和工具都是为语文服务的。
综上,高中语文教学难见成效,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原因是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程度不够,教学工作中存在重点不清,“本末倒置”的情况。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才能使高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魏平平.浅探高中语文教学难见成效之因[J].快乐作文,2011,(07).
[2]游冬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2012,(02).
[3]宋亚科.高中语文常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J].中学语文:下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