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务公司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1501
0 前言
水务公司的经营管理与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决定企业的正常运转。而水务公司的财务管理更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水务公司应根据其财务管理的特点,努力推进改革,创造新的财务管理氛围。
1 水务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
水务公司主要负责水费收缴,基础管网设备的建设,设备的维修等工作。其财务管理主要面向水费收缴、管网建设和经营创收三个方面。首先,水费收缴范围大,难度高,公司要确保水费收缴及时;其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所需资金规模较大,公司要保证资金供给充足及时;最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水务公司需要自负盈亏,在保持一定公益性的前提下,所收回的水费能否与供水成本保持平衡,所投资的经营项目能否盈利等,都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水务公司的财务管理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方向,以新的管理方法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2 水务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大多数的水务公司多为事业编制,因此仍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内容较为薄弱,对于资产管理、收入以及预算等方面的关注重点不够,内部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牵制和制约的机制体系,单纯依靠规章制度难以真正实现对财务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监视作用。
第二,不具有完善的财务环境。受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水务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观念较为落后,缺乏科学性,尚未建立关于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理念,单位也未组织财务人员对新法规和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导致相关人员水平不够,因此对于水务公司开展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环境保证和支持。
第三,费用征收不及时。水务公司对费用征收部门缺乏统一制度管理,对于滞交以及拒交水费的单位及人员没有相应的强迫性措施予以保证,导致催收、劝收等工作能力不够,水费收缴不及时。
3 完善水务公司财务管理的方法
第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水务公司就根据财务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深化剖析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将重点放在资产管理、收入以及预算编制,确保在企业实践财务行为过程中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应有指导作用。尤其对于预算的编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编制预算时,为保证编制出的预算具有科学性,应注意吸收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学历基础的人员,尤其是各个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预算的监视执行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效。
第二,打造良好的单位财务环境,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财务环境建立的持久动力是人才和技术,水务公司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关财务人员对会计法等与工作相关原则的认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增加对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为单位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单位管理人员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努力营造有力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执导,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三,做好水费收缴工作,保证资金充足。一方面水务公司应加强对职工的培训,使其明白其职责和分工,另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强迫性措施,逐渐规范收费体系,促进用户用水认识,保证费用收取工作顺利展开,从而增加公司收入。
4 水务公司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从目前水务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来说,其改革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目前,水务公司的财务管理缺少完善的制度来进行进行约束,尤其是在预算的制定环节。由于对资金使用估计不到位,使得各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缺乏统一的计划,本年度预算的依据往往依靠上一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对于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并不能够进行解决。如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对基础管网设施建设进行改造、维修,对大型机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放,在这个过程中,水务公司经常陷入资金被动的局面。
第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传统上水务公司为增加收益往往采用降低成本的方法,实际上,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增加新型节能减排项目,通过对供应商进行招标优选,从而减少库存成本,以达到优化财务管理的目的。
第三,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性。由于水务公司一方面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正常的运营生产,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盈利性,因此为了取得经营收益,必须考虑到财务管理的风险性,采取一系列措施用以规避风险。例如,水费催缴不及时,管网漏失率增加,遭遇突发性自然灾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降低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5 总结
由于水务公司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较其他普通单位有难度,因此,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管理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水务公司应当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并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进行保证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概述
从监管主体进行分析,监管的实施主要由社会的团体、政府和企业自身构成。前两方面是外部的会计监管,企业内部进展的是内部的监管,政府会计监管主要是将政府作为主体,由政府进行相关法律的制定,对社会上的会计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公用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就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主体和实施限定后的结果,将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可以定义为政府相关机关制定的制度结合约束条件,根据条件对会计监管、政府监管、共同事业监管和公用事业政府会计进行合理的监管。
二、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的状态
(一)从监管的性质上分析,公用事业占据很大程度的垄断性
公共事业政府会计监管在进行的时候,经常处于中立场合,主要利用一些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一定的控制。政府主要是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在企业的内部对实施的决策和相关的资源设备进行管理;外部主要通过具体的规则对企业进行行为的更正。
(二)国有垄断性经营
在我国建立时期,公用事业主要应用于政府的直接投资,在当时政府和企业开始进行合并、呈现垄断的发展状态。由于社会背景的制约,我国的社会单位和个人还不能够加入资金的投资建设。政府将资金投入到大量的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1980直到1995年我国的供水量呈现明显上涨趋势,生活用水几乎翻了五倍,供热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以煤气为主的天然气也在1990年呈现增长的速度。
(三)市场化阶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人对政府的监管效果进行怀疑。随着西方各国家的事业进展,我国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国有垄断确实使公共事业效率降低,损害了社会的生产利益。我国在进行监管的时候采取新型的监管模式,把市场竞争引入到了竞争体制中并开始了广泛探索。从1997年水龙头产业以领先的技术和完善的方案进入中国的水市场之后,逐渐开始将水市场进行占据,使投资在中国的水市场广泛的进展起来。
(四)政府监管与市场化并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的发展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在公共事业的市场化道路上,高强度的市场化让政府的职能呈现降低状态。有些观点阻碍了政府的进展速率,认为政府监管就是完全的放弃政府的管理。但是在实际公共事业在监管的过程中,企业完全不履行监管的责任,使公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人们再次提出了政府监管的要求。
三、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需要更为科学的会计监管管理制度对政府监管效果进行提升。
(一)监管的体系设计不合理
由于权力与责任的分工不明确,在进行监管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职能的交叉管理,在人员的配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1.监管机构复杂多样,权责不能明确由于对我国的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体系没有明确的宪法规定、没有正确地进行监管的界线说明,导致我国的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中不能进行协调,监管部门不能合理进行问题的沟通与反映,使监管的资源不能合理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问题公共单位的监管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质,监管人员不仅要对基础的监管知识进行掌握,还要对经济、法律、社会、财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解。但是在很多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会计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对业务的不熟悉或者对于新型的各种软件的应用以及核算方法了解不深,运用中容易出现错误,还不能正确地对管理之外的其他领域知识进行了解,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进一步影响了事业单位监管职能发挥。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公共事业的会计监管中,会经常涉及一些权力、利益分配调整的关系。公共事业在运营和监管的时候应该进行法律设计,利用国家的权威性合理进行关系的界定,积极依靠法律对法规作出政策判断,但是从我国的公共事业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中可以明确的发现:一方面,公共事业的会计监管的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中具有很大的漏洞,例如,监管的法规程度不太强、政策比较广、用于操作的可靠性不足;另一方面,各个不同的监管体系不能进行协调,很多的体系和监管法律存在重叠和缺失。
(三)资金管理制度很少
公共事业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社会的进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定价与具体的服务两个方面。随着原料成本的升高,我国的经营受到了制约,公共事业企业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一方面,由于管理观念的薄弱,很多企业为了使员工的福利不断增加,经常故意的抬高成本,财政的补贴逐渐变得可疑。我国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不进行公开,使资金的利用成为疑点。另一方面,我国在公共事业财政的款项没有符合管理制度,财政的发放不及时,不能准确按量发放,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的违规行为。
(四)效果评价不健全
1.监管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只有合理的运行评价体系才能使公用事业单位监管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我国,由于没有健全的评价体系,还不能对政府的监管机构检修评价。这主要由于我国在监管的方面进展的比较迟,没有具体进行衡量的标准,不能对公共事业进行会计监管;另一方面,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如果评价的监管效果比较差,会影响监管在改革事业单位中的发展,不能促进监管工作的进行。但是不点评就不知道政府监管取得的效果,就会使政府监管的权利滥用,造成不好的现象。
2.监管责任追究不明确我国在监管的时候,经常着重于对被监管者的控制,对被监管者进行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对监管者的行为却没有进行约束,监管的时候经常会存在低效监管、问题监管、重复监管和一些比较腐败的人员问题。
四、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的效果评价
(一)水务行业和上市的水务公司
1.水务行业的概念水务行业主要进行企业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用水产业,主要进行水源的提取与加工过程,将湖泊、江海的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利用一系列的消毒处理手段使水安全的到达用户家中,构成产业循环链。
2.水务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根据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规定,上市公司主要是指经过国务院允许,给予准许的股份公司。《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规定,水务的营业收入比重收入大于或等于50%,水务的收入是所有的业务中最高的,均占据公司总收入的30%以上的,定义为水务上司公司。
(二)经过管理水务公司价格的变化
水价主要由进行供给的水价格、进行供给的价格、处理价格等几部分组成。对于水价的核算主要依据水的基本成本进行核算。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水务上市公司并对产品的费用、价格、供给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营业收入与成本在逐渐增加,在2010年到2012年,分别增加了60.32%和45.7%;毛利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在2010年到2011年增加了87.4%;从价格的分析可以看出,价格的提升比成本要高的多,不利于水务公司的发展。经过公用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会计的监管效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水务的产品服务
1.供水量的分析供水量主要包含有效的供水量和损失的水量。主要由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等组成,根据相关的分析,对2010年到2012年的生湖供水进行详细的展示:根据分析得出,2010年到2012年的供水量在逐渐的增加状态,增长了1%到2%;生活用水也增加了将近总供水量的50%,但是与去年的同比增长相比,下降了2%;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发现2010年到2012年的水供应的质量在逐渐提升,水务更加的生活化。
2.供水和管道建设供水的管道长度和排水的长度在2010到2012都有所增长。供水管的质量和供水能力都有所增强,在2010到2012年,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都呈现增加趋势,对于供水设备进行不断的建设和更新,可以使水务行业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的概述、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的状态、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的效果评价等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维.公用事业政府会计监管及其效果评价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4,(3).
[2]夏群.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行政法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2011,(3).
工程进入运行管理期,由固原东部农村供水有限公司,简称东饮公司,负责建后运行管理,实行“公司+协会”的模式,东饮公司为专管机构,对输水工程进行整体管理,公司化运作,下设5个管理站分片分段管理。农民用水者协会为群管机构,参与管理,负责各用水户的配水管理。工程采取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分层、分段远程监控和管理。工程水源由固原市六盘山水务公司管理。按批复要求,工程实行有偿供水,同网同价,以不低于工程运行成本的合理水价计量收费。
2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工程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1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部分入户工程不能完建该工程批复总投资1755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99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批复地方配套资金5567万元,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目前只到位3520万元,总计到位资金15510万元,而目前项目建设实际累计完成投资17469万元,缺口的地方配套资金1959万元(包括没有批复的设计变更资金1050万元),造成施工企业尾款不能结算,后续的入户工程建设因缺少资金也无法完建。
2.1.2工程设计变更较大,投资变更资金较大,难落实由于工程建设区为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供水设施点多面广,一些农户居住分散且地形特殊,施工期不可预见的一些特殊复杂地质地形因素影响,加上后来生态移民搬迁等各方原因,造成工程设计变更较大,施工建设变化也大,后经优化设计,设计变更资金约1050万元。
2.1.3工程缺少防洪工程,每年水毁严重,维修经费大批复建设资金时,由于删减了不少防洪工程,造成工程建设期及试运行期雨季不可避免的山洪侵袭,施工企业受损严重,部分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东饮公司的分部分项工程也遭水毁,该公司为此承受累计583万元的维修费。
2.1.4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不可抗力造成东饮公司经济损失较大,财力不足,工程运行管理及维护费难以维持。
2.2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工程运行管理及维修费无法落实,不能保证工程持久良性运行据统计:工程试运行期间维修经费2011年214万元,2012年304万元,2013年65万元,总计583万元,这些维修费用一直由东饮公司负债承担,原州区水务局无力资助,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又拿不出资金来扶持,而收缴的水费远不够工程运行电费、水源费、水质净化处理费、维护养护费等。
2.2.2该工程公益性较突出,且跨县输水,水费收缴难度大,影响工程效益该工程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最大的农村供水工程和固原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一方面由于部分山区农户穷交不起水费,有的想吃水却因为住的太偏远而配不上水吃,而部分群众认为是公益性民生工程,不该交水费,而农民用水者协会由于缺少资金难以组织和维持,不能发挥其作用,造成水费收缴难;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山区农户迁居城镇现象较多,加上后来生态移民搬迁了3.72万人,工程实际供水人口低于原设计供水人口,据初步统计:实际总受益人口10.78万人,未受益人口4.64万人。而跨县地区也不能按时按量上缴水费,因而造成实际收缴的水费比预期的少,工程效益低。
2.2.3东饮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缺少统一协调机构该工程输水线路分散,涉及大部分区域山大沟深,地形复杂、供水设施点多面广,彭阳、西吉、海远等县跨界输水,没有专设统一机构协调,使供水、用水、收费、管理等诸多事宜矛盾突出,东饮公司和原州区水务局无力也无法协调。
3对策建议
3.1建议国家及水利有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水利工程资金落实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以不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不拨付中央财政配套资金为条件,让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全部落实到位,避免造成不完建工程。并对贫穷地区地方配套资金比例适当降低或者全部由国家出资建设,以减少地方财政负担。
3.2建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有关部门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为基础水信息,规划好,审核好全国水利工程项目,把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关,避免在同一区域重复建设或交叉建设,以造成国家财力和人力资源浪费。
3.3建议原州区政府每年对该公益性工程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同时由水务局协作,地方政府出台制定一个运行管理办法,确定水价制度和管理制度,并传达精神给各个乡镇村队的广大用水户,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政府行为和精神力量实现工程管理和水费收缴,确保该工程良性运行并持久发挥效益。
3.4建议以支线为单元试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将支线进行承包或拍卖给私人管理,支线安装有水表等量水设施,东引工程管理公司与该支线承包者或拍卖者签署合同,制定水价及支线设施管理与维修协议,承包或拍卖者与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沟通和交涉支线供水范围事宜;一些集中供水点也可以承包或租赁方式进行管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管理单位负担,同时水费收缴将有保障。试行产权改革办法如果行之有效,可以继续推进和完善。
3.5建议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设立一个专设管理机构,或将该工程现管机构东饮公司合并到固原市六盘山水务公司,实现东饮工程水务一体化管理。
4结语
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县重点县。2016年6月14日,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合同”,标志着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正式落地。此次签约的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设计污水和供水日处理能力18.23万吨。
“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在于实现管理变为一个主体实施,在整个管理的协同上,包括成本的降低上具有很大的好处。”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四川省农村饮水和污水处理单打独斗的问题,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这样表述。
该项目率先在全省水务行业提出城市与乡镇、供水与排水、存量与增量“三个一体化”的操作思路,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成为水务PPP项目的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的首个PPP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四川省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示范项目,今后将逐步在四川全省推开。
项目背景
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 绵竹水厂运营困难
绵竹市有城市供水厂5座,由绵竹市供排水公司运营。目前基本能实现自收自支,每年制水量在3.5万吨~4万吨/日,售水量约在2.2万吨/日,漏损率在43%左右,漏损率偏高。绵竹市居民水价1.2元/吨,为目前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绵竹市乡镇供水厂22座,由绵竹市水务局委托各乡镇运营。目前乡镇供水厂每年制水量在2.3万吨/日,实际售水量在1.1万吨/日,漏损率超过50%,漏损率较高。绵竹市乡镇供水由乡镇人民政府直管的有4处,由村集体管理的有6处,承包或委托经营管理的有11处。各供水厂(站)通过简易听证会,制定区域内供水价格,执行水价从0.8元/吨到2元/吨不等,水价不统一。
据当地水务局统计报表显示,绵竹市各乡镇供水厂(站)运营较为困难,绝大多数乡镇供水厂(站)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乡镇运营困难,部分水厂存在水质不达标的情况,造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乡镇供水厂管网长度约2100公里,管网长期无专人管理,存在私拉乱接现状,也是漏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2015年6月,绵竹市正式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三条红线”目标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制度,公布了绵竹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三条红线”。一是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至2030年,绵竹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3亿立方米以内。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7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第三条“红线”则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同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项目概况
总投资约5.65亿元 3~4年建成
基于此背景,绵竹市政府提出构建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基本思路是整合现有供排水资源体系,统一规划立项,采用PPP模式运营,提高城乡供排水的系统性、协调性、共享性与经济性。
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的实施机构为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营资本方为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川水务”)。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其中:存量资产评估价值3.5亿元,涉及22座乡镇供水厂、5座城区供水厂、5座乡镇已建污水处理厂和1座园区已建污水处理厂,拟采用TOT方式(转让―经营―移交)运作;拟新建项目投资约2.15亿元,涉及新建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园区污水处理厂、1座乡镇供水厂,拟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运作;存量项目中设备老化、管网漏损、管线连接不合理的资产拟由社会资本进行更新改造,采用ROT方式(改建―运营―移交)运作。项目总投资中资本金比例约50%,其中:政府指定机构出资占比10%,社会资本出资占比90%;总投资中另一个50%拟通过融资渠道解决。 绵竹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效果图
绵竹市财政局组织并聘请来自项目管理、行业、财政、金融、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法律领域8位专家形成专家组评价意见。专家组建议应有计划对项目规模进行整合。在融资方面,项目投资总额5.56亿元,其中10%由政府平台公司出资入股,社会资本股本金占比90%;拟贷款比例50%,约2.8亿元。“本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子项目的可融资性差异,进行均衡,让每个PPP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可融资性,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可融资。”中国水环境集团四川公司总经理王东尔建议。
根据专家测算,政府不仅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了3.5亿元存量收益,每年还可通过项目公司实现对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同时,本项目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平均每年支付4763万元,支出峰值出现在2020年,金额为7735.8万元,年度财政支出占比控制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以内,未突破财政部提出的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的要求,并随着绵竹市年公共预算支出基数增长,PPP项目占比会进一步降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通过。
示范项目亮点
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首个PPP项目
目前,绵竹市各乡镇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水体恶化,居民用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务部门亦多次接到群众上访反映,整治呼声日渐强烈。经测算,此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中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部建成和正常运行后,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590.54吨,氨氮374.45吨,能有效改善水体缺氧状态,遏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等问题,起到控制污染扩散,整治黑臭的治理效果。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模式,是未来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率较高的沿海地区已经广泛开展,如博川水务的参股股东――苏伊士中法水务公司,在江苏常熟市实施的全域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就非常成功,获得政府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农业用水;管理;优化
农业历来是用水大户,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实施了节水战略,而尤以美国、以色列等国,在有效利用水资源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比较成功的经验。我国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左右,因此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水平是实现节水目标的重要措施。
1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发展农业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战略现代农业的需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是可持续农业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需水规律所实施的用水管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具体而言,农业用水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工程、农艺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这将对我国农业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明确农业用水管理的总体思路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建管并重”的基本思想,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目标,明确农业用水管理的总体思路。具体而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着力加强和完善现有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管理体制;推进灌区高效农业节水管理深入发展;提升灌区水利信息现代化配置和管理水平;研究实践水利管理单位公益与市场经营服务有效结合。以此为基础,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管理节水型社会、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管理制度等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和探索,敢于实践,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管理现代化之路。
2.2 完善用水管理制度
在新《水法》框架下,制定一系列农业水资源需求配套管理办法,出台相关地方管理办法和地方性法规,同时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一方面,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下的取水、排污许可制度,逐步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管理水量和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城乡水务、取水许可证发放、水资源费征收等。另一方面,结合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推行和村务公开制度的建设,以村和灌区为单位,采用用水户直接选举的办法,逐级选举产生用水者协会。并在水管单位的指导下,建立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的水资源民主管理机制,使群众在促进用水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3 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
利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节,是现阶段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灌溉管理改革、提高用水管理水平、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针对不同形式和特点的灌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灌溉水量计量和水费改革的试点工作。一是井灌区计量方式改革。安装传统机械式水表的同时,将水费征收方式由原来的按用电量收取改为按用水量收取的方式,并实行一费制,农民缴费更直接、更明了,有效地提高灌溉交费和节水意识。二是地表水灌区计量方式改革。可以在地表水灌区研制安装灌溉泵点超声波流量计,实现超声波自动记录用水量,实现了地表水灌区防渗明渠输水模式的精准测量。
2.4 实施农业供水社会化
当前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仅仅着眼于水管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只能解决末级渠系以下水费的征收和工程的管养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完成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性的基础上,“要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逐步实行社会化和市场化”。具体实施层面,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模式:①将从事农业供水的经营性水管单位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吸纳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提高资产运行效率;②允许、鼓励资产规模较大、集约化程度较高、管理规范的供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组建企业集团,形成有效竞争机制,实现规模经营;③农业供水公司作为公用事业型企业,可以采取“相关利益人治理模式”,即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确保农业供水公司在以供定需的前提下,农业抗旱、排涝、农村人畜饮水等关系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方面优先考虑。
综上所述,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要求,我国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与严重浪费、低效率配置的矛盾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势必影响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战略。而农业用水管理必须依托整个社会改革环境,设计水权激励机制,完善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各项制度,继续完善当前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