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日文化交流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范文第1篇

新井白石(1657-1725)名君美 ,号白石 ,出生于江户时代著名的明历大火后第二天,因此被称为“火之子”。祖父名勘解由,是失去主君的浪人 ,其父新井正济文化不高,但行为恪守武士规范,是一个典型的武士,为上总国(今千叶县)久留里城主 土屋利直的家臣,母亲坂井千代擅长书法、和歌。新井白石自幼聪明,勤奋好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在《折焚柴记 》中记载,他大约三岁时一边看带有插图的小说《上野物语》,一边找来纸蒙在书上描绘其中的图画和文字,包括假名与汉字。十二岁时能为藩主,十七岁跟随藩主周游所属领国。十七岁以后,在久留里藩主土屋氏府邸中一名江马玄牧 的医生,给他讲解了朱子《小学》题词和程颐的《四箴》 。不久,他又日夜诵读《小学》,之后自己又靠《韵会》 、《字汇》 等字书去读四书五经。十八岁时土屋利直去世,其父也因卷入土屋家内部纠纷而辞官。新主土屋赖直不容旧臣,剥夺了他的俸禄,新井白石由此成为浪人。五年后,他投靠堀田正俊 才能重返仕途。新井白石在堀田家九年,在此期间自学中国大量经史方面的书籍。他曾说:“吾昔时家贫,不能得书,就人假借,手自写录,往往卒业焉。”这些为他以后的著述立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贞享三年(1686),新井白石30岁时,他投身到儒学学者木下顺庵门下,师事到木下顺庵去世。1693年,经木下顺庵的推荐,新井白石来到在甲府藩(今山梨县)奉公,成为当时的甲府藩主德川纲丰,也就是后来的将军德川家宣的老师。1709年白石升为幕臣,除继续为将军德川家宣讲书外,还参与政事,多所建白。1711年赐衔从五位下筑后守,次年给俸一千石。1712年德川家宣逝世,幼子德川家继继任,白石仍参与政事。1716年家继夭折,第八代将军吉宗继位,斥退旧日幕臣,白石亦在其中。新井白石位于江户城附近的神田小川町的住宅被没收,幕府后来赏赐一块地供他晚年隐居,退出政治漩涡的新井白石以著书为业。1725年逝世,享年69岁。 在语言学方面著有《东雅》和《东音谱》,历史学方面著有《古史通》、《读史余论》等,在人文地理方面著有《西洋纪闻》、《采览异言》、《南岛志》等,新井白石作为一名广博的学者在日本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二、《东音谱》简介 

新井白石在编写《西洋纪闻》及《采览异言》的过程中,深深感到用汉字表记外语的困难,于是他仿照琴谱对“东音”及写法作了研究。《东音谱凡例》(397页)中论述到:“美(新井白石名君美)昔遇荷兰人,获观其国字,因请以其字写东方音韵,图第一行喉音五字,止是一音一字,其他字皆一合、三合,必取喉音之字,以合其体,即是方密之所谓外国喉音特多者耳,因知五音皆统于宫,亦以见此图之妙。”《东音谱》于享保四年(1719)完成,收于《新井白石全集》(第四)中,可见于福井久藏博士撰写的《国语学大系》(日本东京国书刊行会出版,1940年初版,1981年再版)第三卷“音韵一”中。 据《新井白石全集》(第四)例言中记载:《东音谱》现存有内阁藏本(有和学讲谈所、浅草文库藏印),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国语研究室藏本(有不忍文库、阿波文库及言语取调所藏印),同室藏本(有橘氏藏书印),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藏本,帝国图书馆藏本,文学士新村出氏藏本。 本论文所依据的是东京活版株式会社1906年所刊行的《新井白石全集》(第四)(第395—405页),正文前为用汉字书写的《东音谱序》和《东音谱·凡例》,正文以“五十字母旧图”、“五十字母音释”、“音韵字母新谱”三张谱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图表前有相应的说明。 

2.2.1《东音谱·序》 

《东音谱·序》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回顾了日本和中国的交往历史、吴音及汉音在日本的使用情况以及《东音谱》制作等相关问题。原文本没有标点,今加注标点以便阅读。 

六书之作皆象也 ,八卦之画伏羲氏之字而已 ,仓颉因制六书 ,鸟迹 、科斗 、古籀、篆隶之文历世损益变体百出 ,迨乎两汉杂以古文署篆,八分为之 。魏晋以还隶书,遂盛东方文字之兴,由来久矣。唯其为体,列国不同,始传汉隶,即魏晋之际耳。当是之时,古三韩地咸皆内附百济初献经典字书乃诏征博士时,应此选者,其先汉人避乱海外,乃以中原之音为传世声。 至于天朝置史列国以达四方之志,专行今字而古文尽废。盖是不但读书讲学而交邻使命藩国政令各适其用也。若其国中所用则其例有二曰取义,曰借音。取义者不必用其音也,借音者不必用其义也。百济复现佛书,会有一尼自吴地来,乃撮南音诵而传之。于是乎字音时有汉吴之别焉。隋唐以降,两国聘问冠盖相望,东方搢绅从学于中国。唐嗣圣初有续萨两生者而至于斯,最精声音乃诏并拜博士,命大学诸生诵习焉。音韵立学而置博士之员,即始于此。延历间屡下制召,天下之学明经,诸生皆正其读,一依汉音,莫用吴音 。凡明经宏词之科当就试者,必先习《毛诗》及《尔雅》音。嗣是以来,诸儒《切韵》之书,亦从而出焉。东方音韵之学,此其大致也。唐宋之乱,聘问遂绝。而方外之徒西游求法,五代无之。延及明季,吴越闽广人往来相踵,以迄于今。如其方音,皆有异同,学者疑焉。我尝观魏晋以来历世史书记,我东方之言大半与我不合。夫中国之书本于象,以形兼声,故字多而音少;外国之书由于音以声兼形,故音多而字少。如我东方则兼有之矣。凡外国之言与中国异,其字虽多亦非所该,故诸家方言之书,声音转假多在仿佛间,且所用之字,古今方俗各有异,岂能得无传讹哉! 

美昔在前代辱奉,明旨访问殊俗,采览异言,窃自以谓五方之音本非文字之可该,音托于字,不如音托于音之近也,古者乐曲有谱盖尚音也。东方音韵之学旧有母字,今当借之以记,其言其字如琴谱,而五音七声莫不具备,用之之法,凡一音一字,其音难可一字该必合数字。从衡辗转、呼吸、闭合,足以括天下之声,古人创意之妙亦至如此,岂其不奇也哉!美虽不敏亦有取焉,略定其例,固作之谱,以便览我所记之言者,此年实享保已亥冬十二月甲子源君美序。 

从《东音谱·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井白石回顾了汉字的起源及发展,中日两国的交往史和《东音谱》的制作等相关问题。如《东音谱·序》:“夫中国之书本于象,以形兼声,故字多而音少;外国之书由于音以声兼形,故音多而字少。如我东方则兼有之矣。美昔在前代辱奉,明旨访问殊俗,采览异言,窃自以谓五方之音本非文字之可该,音托于字,不如音托于音之近也,古者乐曲有谱盖尚音也。”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新井白石注重声音,而不拘泥于表达声音的文字,就日语而言,他认为与表意的汉字更隔一层,汉字以形兼声,字多音少;西方以声兼形,音多字少;而日语两者兼之。他有意识的把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进行对比,认为音托于字,不如音托于音,更倾向于表音文字的优越性。周一良在《新井白石论》中也论述到:新井白石的这种认识与倾向性,在18世纪的东亚,可谓绝无仅有。即使擅长于音韵之学的清朝大师顾亭林,限于环境条件,其认识也没达到这样的水平。

2.2.2《东音谱·凡例》 

新井白石在《东音谱·凡例》中介绍了日语五十音图的起源,《东音谱》的基本体例、理论和方法。他认识到汉字注音的模糊性,如论述到“东方字母音释,明人所注音,多转假而在仿佛间”,即认识到了汉语标记日语的局限性,于是新井白石有意借鉴荷兰拼音文字的拼读方法,求得准确记音。 

东方音韵母字盖本于《悉昙》、《金刚文殊问》, 而有数字重出者,犹华严字母两阿藏, 今从旧图。 

东方音韵母字盖仿琴谱而作,但合字之法不具其体耳。琴谱字母一音一字,而一音难可一字,该必合数字之体,以取数字之文,犹梵有半满之字 ,于弦上之音曲尽其妙,故今凡有二合三合之音皆仿琴谱以立合字之例。 

外国字母或取五十,或取四十二,或取三十。即今取二十四至如东方所用之音,则唯有“乌意阿邪牙”数字而已。其它无字皆为二合三合之音,凡东方字母自古所用一音一字,故今一皆依旧不作新字。 

美昔遇荷兰人,获观其国字,因以其字写东方音韵图 ,第一行喉音五字,止是一音一字,其它字并皆二合、三合,必取喉音之字以合其体,即是方密之所谓外国喉音特多者耳!因知五音,皆统于宫,亦以见此图之妙。 

中国之字,其书下行,盖以一音一读故耳!外国之字,有二合、三合、四合之音,亦有其字,故其书不得不横行左之右之,亦从其俗耳!即今所定字例,凡其音二合者,皆从右行以便合呼。 

凡二合音与反切法别,而有开有合,其音亦异,详见于谱。 

凡字各有发送余收之声,亦二合、三合、四合之音所该者多,故今所定字例,凡一定之中,以发声为头,以余收二声为尾,送声有其右榜,而余声亦有初法之余,有送气之余,详见于谱。 

凡收声平上去入则有唇舌喉三音,入声则有唇舌牙三音,其平上去声,喉收者,与乌之余声相混;唇收者,有始终皆合之,合口有合,即开之合口,皆宜辨明。 

凡平上去入,及清浊、轻重并有旧谱,一皆从旧。 

东方字母音释,明人所注音,多转假而在仿佛间,今所附注乃出于长崎市舶务各州都通事 所填者,亦多转假,且平上去入,不甚分晓,姑存一二,以备参考。 

是书本为记异言而作,外国之音与中国异,故今音释取义,亦多与旧说不合,览者恕焉。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江户时代(1603—1867) ,除了“大坂之阵(1614—1615) ”和“岛原之乱(1637—1638) ”,长期处于歌舞升平状态,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西方列强的魔爪首先伸向中国,使日本暂时获得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正因为如此,幕府统治空前稳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但是德川幕府为了加强统治,采取禁教锁国的政策,只留长崎一处通商口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进行国际贸易,吸收外来文化。为了巩固幕府统治,经过严格的抉择和有限的采纳,将外来文化消融于本土文化之中,因而刻意创新取代了生硬模仿。因此,江户文化是糅合汉学、和学、西学而形成的复合体。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多姿多彩的时代,新井白石是江户时代许多著名的,受人重视的人物中最为多姿多彩的一个。 新井白石(1657-1725)是江户时期许多著名的、受人重视的人物之一,与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方以智(1611-1671)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709年,新井白石与被日本拘禁的意大利传教士西多蒂(Giovanni Battista Sidotti) 交谈,他以听取到的有关世界地理和文化知识为基础,编纂了《采览异言》和《西洋纪闻》,这在江户时代是第一次详细地介绍西方知识,开了风气之先。在编写的过程中,新井白石深深感到用汉字表记外语的困难,于是他对“东音”及写法作了研究于享保四年(1719)著成《东音谱》。他的音韵理论在《东音谱》中以《五十字母旧图》、《五十字母音释》、《音韵字母新谱》三张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研究五十音图,把日语五十音、日本汉字音和中国杭州、泉州、漳州、福州四州音进行对比,力图究明他所关注的“东音”正音性质。众所周知,中日交流源远流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吸收了汉语不同的读音,对音和域外译音研究一直被汉语音韵界所重视,对《东音谱》进行校注及相关问题作初步探究,一方面可以为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窥探江户时期日语音韵的基本面貌和汉语音韵在日本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新井白石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对日语五十母字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 

新井白石认为日语音韵是可以仿照琴谱的方法写出来的,只是应有所区别。在《东音谱》凡例中论述道:“东方音韵母字盖仿琴谱而作,但合字之法不具其体耳。琴谱字母一音一字,而一音难可一字,该必合数字之体,以取数字之文,犹梵有半满之字,于弦上之音曲尽其妙,故今凡有二合、三合之音皆仿琴谱以立合字之例。美昔遇荷兰人,获观其国字,因请以其字写东方音韵,图第一行喉音五字,止是一音一字,其他字皆一合、三合,必取喉音之字,以合其体,即是方密之所谓外国喉音特多者耳,因知五音皆统于宫,亦以见此图之妙。”在《东音谱》“五十字母旧图”中,新井白石按发音部位把五十音从右至左分为喉音、牙音、舌齿音、舌音、舌音、唇音、唇音、喉音、舌音、喉音15行10列,每个假名下分别注二合音,形成五十音经纬表。新井白石对五十母字的研究,不仅可以看出日语音韵和汉语音韵的区别与联系,而且可以窥探江户时期日语音韵的基本面貌和日语假名的发展变化。 

第二,新井白石注重比较日语语音和汉语方言语音,标注中国南方杭州、福州、泉州、漳州方音,力图究明他所关注的“东音”正音性质。 

在《东音谱》中“五十字母音释”参考《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的用法,辑录了日本汉字和片假名,以及中国南方杭州、福州、泉州、漳州等地的音译字,通过谱表形式显示中国南方音与日语字音间的关系。这对研究我国南方方音和中古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我国方言及音韵学的研究提供材料。

第三,新井白石对方以智音韵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新井白石在《东音谱》“音韵字母新谱”图中区分日语二合音和反切法,并且草拟了二合音、发声、送声、收声、余声、浊音及重音的写法,探寻新井白石的音韵理论,挖掘他对方以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窥探江户时期日语音韵的基本面貌和汉语音韵在日本的继承和发展。 

在几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新井白石的贡献与作用是特殊卓越,难于匹敌的。《东音谱》等语言学著作是新井白石借鉴、吸收中国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对《东音谱》进行校注及相关问题作初步探究,对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新井白石.新井白石全集(第四)[M].东京:东京活版株式会社,1906. 

[2]魏常海.日本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 

[3]源了圆.新井白石与朱子学[J].孔子研究,1993(3):104-109. 

[4]毕晓辉.论日本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思想先驱新井白石[J].日本研究,1988(02). 

[5]张标.论郑樵的《六书略》古汉语研究[J].1997(02):30. 

[6]王勇.日本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2. 

[7]古藤友子.中日实学的交流—新井白石与朱之瑜[J].湖南大学学报,2005(1):13-15. 

[8]周远富.语言学论文集[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68—70. 

[9]王建民.《中日文化交流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0]周远富.《通雅》与明清之际的考据学[J].南通大学学报,2007(6):58-61. 

[11]王建民.《中日文化交流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1—114. 

[12]周一良.周一良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03-506.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范文第2篇

徐跃和小池晴子两位教育工作者,深谙中日两国的旅游业,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景点的面貌、姿容及其历史文化精髓,用生动细腻的日语、照片、示意图,巧妙地编写在这部《日语北京导游》著作中。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著作,恕我多赘,略谈该书的几大特点:

它是一部旅游学教科书

两位作者在旅游学上均有很深造诣。徐跃女士现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业已在该校执教20多年。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骨干教师。她长期致力于实用日语和旅游教学,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讲授日语北京导游课程。她的论文《日本的“新旅游法”及其思考》受到广泛关注。她的日语表达能力,得到日本人高度赞赏。

小池晴子女士是位日籍教师,现为日本观光导游翻译协会会员。她精通英文,对日本国语甚有研究,长年担任日本交通公社的翻译、导游和出境旅游团领队,具有广阔的国际性视野。她因为学识广博。由于其丰富的导游实践经验和对旅游学的深切理解,于20世纪90年代,曾先后5年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日语和旅游学。

两位极为认真并有责任感的教师,多次酝酿,反复切磋,终于达成默契,决定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旅游资料、教材作基础,编纂成书,奉献给读者,以促进中国的旅游事业和中日文化交流。为此,作者进一步采集和分析第一手资料,研读文献,亲临景区,逐一核实,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请教专家,数易文稿,最终提炼成这样一部旅游学教科书。

它是一部旅游学文化知识库

作者甚为注重知识性与实用性、科学性与真实性,所以该书既有纯正练达的文字表述,又有画龙点睛的图片、示意图。有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精辟介绍,又有精心设计的景点小话题和与客人之间的互动话题,也有关于旅游学的日本文化知识以及中日对照年表等信息资料。该著述非常经心地把反映北京特有文化韵昧的内容写入书中,可谓图文并茂。

最受旅游者欢迎的北京六大景点:天安门及其广场、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万里长城、明十三陵、颐和园和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胡同游”、新开发项目“京城水上游”都囊括书中。导游词不仅语言表达规范,并且生动活泼,细致入微,富含故事。

该书既考虑到初次来京游客的诉求,而且也照顾到多次来京旅游者希望深入了解首都的愿望。为了后者,作者详细介绍了文化内涵丰富、趣味性强的七个景点:北海、雍和宫、北京孔庙与北京国子监、周口店猿人遗址、潭柘寺、白云观和圆明园遗址公园。不言而喻,阅读该书后,会提高文化素养。

该书用日语详尽地介绍了北京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它不仅给懂日语的旅客奉献了一部优质的导游著述,而且为日语导游员提供了一部珍贵的参考书籍。它也是报考导游员人群的重要专业参考用书。同时,我相信这部好书也是日本人民了解北京的良师益友。过去只见零散的日语北京导游简介,尚未见到从旅游学视野系统撰写的日语北京导游专门著作,所以它不失为一部北京旅游学的文化知识库。

它是一部旅游学日语字典

《日语北京导游》的两位作者不仅深谙旅游学专业,而且有长期教授日语的阅历。该书用精湛的日语写就,其中有很多名言熟语、警句成语以及妙语生辉之句。为便于阅读和记忆,作者在解说词后面都附有难读词汇表,以帮助读者学习理解。我认为这是了解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的辅助资料。

作者特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著名播音专家郑友惠先生,将该书朗读录制成光盘,附于书后。郑老师播音用的大名是“郑湘”,她生长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工作,后任播音指导,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日本也拥有众多“粉丝”。郑友惠先生不单日语水平高超,而且她的语音语调也属于最高的国家级别。聆听她录制的这枚光盘,不仅可以通过耳朵了解北京,同时也是一种高雅的听力享受。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审美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demand more and more.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order to meet the people living material and spiritual requirements, comprehensive promote design level and aesthetic level, aesthetic in desig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also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 aesthetic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aesthetic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的概述

1、建筑设计的含义

建筑设计的科学范畴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种含义:建筑设计广义上是指一个建筑物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设计工作通常设计到建筑学、结构学、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设计美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第二种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

2、建筑设计的发展史

建筑从古代便已开始,建筑设计也在古代就已开始流传。在古代,由于技术的原因,建筑设计和施工并没有很明显的界限,建筑的施工者往往就是建筑的设计者。那时,建筑主要以木质材料为主,设计和施工都是由木匠来实施。他们往往是根据建筑物主人的要求,再根据师徒相传的技术,同时再添加一些自己的创造性及按照自己的审美角度,便形成了古老的建筑的文化。

二、建设设计的的美学观点

建筑设计的美学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意识形态美。建筑师根据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通过自身的设计,对建筑结构、色彩、材料、装饰等的感情抒发,从而表现出当时社会所具有的风尚、流行风格、政权、宗教等等,能够在视觉和精神上给人以满足,进一步使观赏者达到审美的要求和认同。

第二、技术形态美。建筑师通过自身熟练的设计技术,在建筑上设计完美与缺憾,从而达到均衡性,突出和谐美与内在美,用对立来阐述同意。

三、以迫庆一郎的建筑设计为例谈论审美活动

若论建筑设计从审美角度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当属迫庆一郎,他是日本新生代的建筑师,他曾经负责著名的北京外键SOHO项目,而后又在中国的建筑设计方面开始展开事件。迄今为止,他在中国完成的建筑设计将近50项。他的建筑设计主题均是以“主题”为中心,然后通过色彩、形态、材质、空间等视觉方面展开设计,从而使其建筑设计具有独特的特征――鲜明的形象性、丰富的象征性、以及浓郁的精神性。他的富裕变化的建筑设计从简约到极致,都彰显了独特的美学意蕴。

对于迫庆一郎的建筑设计,在这里就其形式和主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形式

1、色彩

迫庆一郎在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视色彩的使用,通过色彩美的表现从而使得整个设计具有独特的设计及视觉风格。因为色彩美是视觉美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给人以最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他的色彩运用体现出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单纯性。单纯是指色彩的单一,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比如成都伊芙丽专卖店的玫红色、长春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常春藤的绿色、北京芬理希梦1号店的白色和2号店的绿色等等,都是运用单一的色彩形成了他的设计中的纯净风格。

2、形态与空间

迫庆一郎的建筑设计运用形态与空间的巧妙构成形成视觉冲击。其视觉形态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几何形态。如北京冲击的那个项目,便是采用了几何中的南北轴线旋转,使得该项目既简洁有极富创意性;另一类是富有象征性的有机形态。迫庆一郎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喜欢用这种有机形态,通常采用特殊材质对空间分隔,使其具有独立性和自由性。例如在深圳蜂巢设计中,他便采用了这种设计原理。

3、材质

建筑设计中的材质使用具有多元化的性质,材质语言犹如建筑的肌肤,使建筑具有明显的表现力。它可以被建筑师赋予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是使得建筑拥有能够开口说话的功能。迫庆一郎在建筑设计中良好的运用材质语言诠释自己设计的不同风格内容和含义;而他常使用的材质只有镜面不锈钢、亚克力、马赛克、钢管等。

(二)主题

1、主题的意蕴

迫庆一郎认为: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中,只要是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它们的设计手法都是不相对应的。所以在进行每一项设计时,都要根据设计的东西提出一个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设计,其余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场所精神

建筑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人类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建筑艺术赋予建筑更多的文化和内容。

在建筑设计中,迫庆一郎运用色彩、形态、材质及结构等视觉符号,以设计主题为中心展开营造了独特的空间场所精神,赋予了建筑空间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北京喜彪展示店,它的设计使建筑场所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空间。

四、建筑设计如何满足审美需求

1、什么是设计审美

要了解设计审美是什么,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审美是对漂亮的评判;审美是艺术的修养;审美是对大自然的感受,如醉如吃之感;审美是内心的触动;审美能使人有种愉悦感。

2、提高建筑设计审美的能力

为了使建筑设计满足审美的需求,便要提高建筑设计审美的能力。美术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础,在建筑设计的审美与创作中发挥着中遥遥的作用。

3、清晰建筑设计审美的角度

建筑设计与审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设计要满足人们的生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审美要求,因此必须清晰建筑设计审美的角度。一般情况下,设计审美的角度包括材质、色彩、结构等视觉角度,它们对建筑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勇志:《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审美的同异性》,艺术与设计学院,2002.12;

[2]何隽:《论迫庆一郎建筑设计的审美意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1年第7期;

[3]李昭君:《建筑主题中国―――迫庆一郎专访》, 建筑技术及设计,2009;

[4]吴平川:《打好美术基础,提高建筑设计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中日文化交流论文范文第4篇

近几年,我们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各级行政领导,基础是教师。要使教育工作者能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离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组织教育工作者认其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各学科教学大钢等。通过学习和讨论,使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组织管理,制订措施,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全面、正常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佛山市教委制定了《佛山市中学实施德育大纲细则》、《佛山市小学实施德育纲要细则几把中小学的德育实施细则中有关学科德育渗透,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行政部门制定了措施,促使学校的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佛山三中在学科德育渗透上做得较好。他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管理:第一,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成立“德育的学科渗透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研究这项工作。第二,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佛山三中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凡是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三,编写《佛山三中“中学德育大纲”分年级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中学阶段各年级的教育要求和任务;做到中学教育的层次化、系列化,使教师明确任务,掌握尺度,做到适度。第四;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课题,组织全校教师研讨,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找出结合点,并把每章节的渗透点列举出来,整理汇编成《佛山三中各学科德育渗透纲要》,作为教学中教育渗透的依据,使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保持经常性。第五;组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讨课”,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上全校性的德育渗透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第六,编辑出版《佛山三中德育渗透教案集》(各学科有1-2集),共十余本。第七,编辑出版了《佛山三中德育渗透论文集人并组织评选优秀教案与论文。佛山三中做到了有领导、机构、制度、要求、计划、目标、总结、科研、检查督促评比,并包含所有学科,全部文化课,使“离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深入了一个层次,迈出了新的一步。

为了及时总结和推广佛山三中“依法治校,依织青人”经验,1997年底,佛山市教委在三中召开了““佛山市在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现场会”,佛山三中介绍了“依法治校,依纲育人”的实践与思考,加快了学校“依法治校,依纲育人”工作的进程。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高立意,激情感,深挖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索。

教师除重视把握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专题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外,还注意教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坚持知识、能力、思想认识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唐朝对外关系时,讲述唐代的中国,经济、政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有不少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吕、吉备实备、空海等到唐朝学习,但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学,而是学成回国后,传播、消化中华文化,在创建日本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国鉴真、玄奘两位高僧,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了寻求学问,放弃较为安逸的生活条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忍饥挨饿,担受风险。这种为了求学,为了文化交流,不顾个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才会受人敬仰;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唐朝推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文化交流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学习的好机会,好方法。只有善于学习,才会有所收益和进步。

又如;在讲香港失而复得的历史时,教师讲述自从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科技的高速发展期。与时俱进的则国运兴隆,抱残守缺的则江河日下。中英两国相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功而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而中国则因闭关锁国而停滞不前。在这背景下;两国相遇必以中国失败告终。百多年来,志士仁人,都没有忘记收回香港;以圆振兴中国的理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决定收回香港时,中英的相对国力已倒过来,所以在整个谈判中基本上是中国定调。失而复得,正是这种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它给人们三大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本;历史潮流,不能抗拒,包括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大潮;上一个世纪的较量,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下一个世纪的较量,将是知识力量的较量。

又如,音乐教师在教唱《南泥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时,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讲解: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学员们深受教育;向三五九旅英雄们献上了新编的秧歌舞《桃花篮》。《南泥湾》就是这个秧歌舞的插曲。在教唱时,教师后发学生用学过的表现音乐的手法,用领唱、齐唱的方法,通过优美的旋律;描绘陕北江南美景,礼赞劳动模范的功勋。前半段是两个优美柔婉的柔情性长句,用领唱方法;后半段用齐唱,同时在前奏部分和后半段的节奏跳跃部分,加民族打击乐来烘托歌曲,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由于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内容;再哼上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情上会产生共呜。

四、挑战二十一世纪,随时代前进,努力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书育人,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此,以历史学科为例。佛山市中学历史学科开展了“方法、手段、内容、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教学实验,我市历史教师称之为“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实验”或“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实验”。我们运用整体性观点和综合性方法,紧紧把握住促成“观念内化”的教学方法、手段、环节及其总和,处理实验变量及其各种因素。这包括四个变量(方法——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式教法,或“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启导式教法;”技术手段——多种传播媒体(含多媒体计算机)的综合运用;内容——知识结构、图式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认识的有机结合的教学),四个因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和十个方面或环节(教纲、考纲、教材、教学目标、方法、技术手段、练习考试、评讲、评价、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把握其总和。并加强历史室、电教室的建设。它促使佛山市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四个转变”(即“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为“启发导学式的能力型为主的教学”;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导思想的启发教学;“变传统的讲解、板书、挂图等手段的教学”为“传统媒体手段与现代媒体手段,含多媒体计算机手段优化组合的教学”;“变单一的班级课堂教学”为“班级课堂、历史室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力求达到“二个五要点”(①知识、情感、能力、理论、思想认识有机结合;②在“整体、主体、现代、优化、深层”上体现学科的德育渗透),改变“五点状况”(学科思想教育的随意性、零碎性、局部性、表层性和说教式),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教学方法,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能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理论与思想认识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提高了德育实效性,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若干问题,回答了“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问题。(《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获1997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1997年《德育报》中小学德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中学历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该《实验报告》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佛山三中《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和买践活动》一文,介绍了生物、英语、地理、语文、历史、物理、数学等学科教学,在“构建教育框架,明确目标、内容、步骤,把握住结合点”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的经验。

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