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教育理论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观察学习;幼儿教育;榜样示范;应用

学习的经验方式虽然有多种,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获取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也同样能够以获取各种间接经验的方式进行不断学习。根据心理条件相互作用力的理论,学习成果是在一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力的基础上,经由受到奖励或者受惩罚等外在因素控制而直接产生的,即个体学习成果是通过直接吸取经验而得以获取的。人们通常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语言、行为及其行为的直接后果间接地产生语言学习,幼儿也不例外。班杜拉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让儿童对现实的,或者是象征性的,或者榜样性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从而通过进行各种模仿而最终获得某一行为,班杜拉称这种视觉学习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可以称为替代性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主义学习过程理论的一个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察学习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尤其是幼儿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观察学习的相关研究

在1898年,桑代克曾以利用猫和狗作为一个被试,来考察一只猫是否可以通过观察另一只猫的某种行为而迅速获得这一类的行为,但结果事实是,无论我们观察了猫多长时间,猫都不太有可能在一次观察中学到什么,随后,桑代克用其他野生动物体例如鸡、狗等等作为被试对象进行观察试验,结果都与一只猫的观察实验相似。甚至以一向被人们认为在种系发生上与人类最为相近的非洲猿猴群作为研究对象,也没有明显发现猿猴身上有进行观察学习的特殊现象。于是,桑代克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应放弃用模仿对(动物)任何智慧行为的获得过程进行主观解释的企图”。但是一直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哥伦比亚大学的卡尔沃登教授和他的几位同事对猿猴语言进行了一系列严格控制的语言实验科学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猿猴确实完全可以通过观察而迅速获得语言学习。同时,在40年代初,米勒和多拉德一起提出了各种模仿学习理论,但这一模仿理论的确立实质上就是对各种观察学习行为现象的一种否定,他们对各种模仿学习行为的基本解释观点是:观察者的各种模仿学习行为所可能导致的各种奖赏才是其形成模仿学习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理论后来仍然受到了当时包括班杜拉在内的一些人的猛烈批评和严厉攻击,到60年代前后,一些思想比较开明的儿童心理学家已经开始从这一理论的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种社会化发展过程。1965年,班杜拉做了一个实验,班杜拉来到幼儿园,他让幼儿观看了一个短片,短片的内容是一个成年人攻击一个塑料,成年人在攻击的过程中还大声地喊道:“打你的鼻子,把你打到在地上”。这个短片有三个版本,三个版本的内容相同,但是三个短片的故事结局却不一样。第一个版本中,成年人在攻击了其他人后,得到了奖赏,奖赏的内容是一杯饮料和各种糖果。第二个版本中,成年人在攻击了他人后受到了责骂和惩罚。第三个版本中,成年人在攻击了他人后没有被奖赏,也没有被惩罚。班杜拉将幼儿分成了三个小组,三个小组分别观看一个版本,观看之后,让三组幼儿来到一个房间,房间的设置与短片中的场景很相似,房间里面还放置了一个,同时也放置了一些玩具和书籍。实验结果显示,观看第一和第三版本短片的这两组的幼儿全部模仿了短片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但是观看第二个版本的幼儿没有表现出,也没有模仿攻击性行为。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告诉幼儿,如果能够模仿短片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于是,这三个小组中所有的幼儿都做出了攻击他人的行为。这表明,幼儿能够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进行学习,而学习的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又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制约。

二、观察学习理论概述

班杜拉提出,大部分人的社会性行为都有可能是通过观察其他人、模仿他人而逐渐学会的。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活动情境中,榜样对主体观察者的这种示范行为影响主要通过针对榜样及其行为表现的客观信息揭示价值而得以实现的。这一动作过程是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动机过程组合形成的。

(一)注意过程注意过程一般是指一个观察者将其心理知觉资源如认知感觉心理通道、知觉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加工等因素贯注于一个示范者或事件的一个过程,因此注意是一个直接影响其他观察者从而使其产生注意观察学习的重要入口。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不是简单地想要让模仿观察者只看到被模仿观察者的某种行为就可以了,而必须通过使得被观察者的基本知觉指向焦点集中于他们想要进行模仿的某种行为。其中示范教育活动的主体特征、观察者的主体特征、榜样的主体特征、社会组织结构中的因素等特征都会直接影响注意。

(二)保持过程保持过程通常是指观察者将活动中所获得的某些示范行为的信息以某种新的方式继续储存于观察记忆之中,并以备后用的一个过程。这种表示方式其实就是使用符号作为表征的一种方式。观察学习主要目的是把一个示范者的经验转换成各种表象或者是言语中的符号等并保持在你的记忆中,这些留在记忆中的代码在以后就一定能正确指导你的操作。

(三)动作再现动作再现实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观察者对外示范注意行为的表现过程,要把行为观察当中学到的很多东西及时付诸行动,在提高行为知识水平上必然存在很多障碍。(四)动机过程动机过程是指主体观察者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下或条件下由于某种主观诱因的动机作用而主动表现出或示范主观行为的一种过程。动机过程通常是从主观动机这个方面来说明观察者是否会对示范者的行为加以实际操作。这主要取决于示范者的行为对一个观察者具有哪些价值,即通过示范某一行为能否为他带来具有奖赏性质的结果。

三、观察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观察学习理论作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给我们展示了观察学习这一种基本的学习形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观察学习的现象,其实我们人类随时都可以进行观察学习,包括我们人类个体的很多方面,比如情感、态度等都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所以说观察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班杜拉着重强调了在观察学习中教育榜样发挥示范作用对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观察强化在教育榜样发挥示范作用过程中却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班杜拉提出我们要不断发现学习过程中的榜样,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利用榜样效应从而进行观察学习。甚至是电影电视、书籍作品中的人物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这些对孩子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注重榜样示范班杜拉的社会主义学习模式理论明确提出,教育榜样不仅具有一种替代强化剂的作用,榜样作为示范在我国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形成与教育发展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都应该知道,父母是我们幼儿的第一任道德老师,父母的道德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孩子,所以好的父母品德应该在我们孩子的道德教育上起到一个榜样性的作用,以身作则,给我们孩子成长创设一个优良的道德家庭环境。

(二)榜样教育坚持知与行的统一我们首先应该清楚知道,之所以要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榜样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少年儿童将对社会榜样的基本认识与自我理解加以转化运用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榜样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的一种认知功能性教育,不是仅仅以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作为教育目的,而是一种要求学生认知与社会行为有机结合的一种知行统一的文化教育。否则的话,只对儿童进行榜样的基本认知技能教育,而如果没有社会实践,也许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对之前的儿童榜样知识失去印象,所以说儿童榜样知识教育不仅仅应该成为一种理论知识教育,而更多地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教育。

(三)合理利用强化在观察学习的情境中,榜样式的执行这种示范性的行为必然也会导致一定的结果,不管这一定的结果究竟是具有奖赏性还是具有惩罚性的。从观察学习过程及其决定因素来看,示范行为结果的特征越显著,就越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并因而促进着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程度。但是幼儿在榜样教育学习中,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榜样的行为,需要有一些强化剂作用于他,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将榜样行为进行教育践行。

四、结语

总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之于我们的教育以及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观察学习理论呼吁重视环境意识教育,我们更需要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充分利用好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让其能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服务,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文博,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黄永娴.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师教学法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研究,2010(6).

[3]林碧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校报,1992(2).

[4]黄吴静,韩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及其在榜样教育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08(11).

[5]黄先梅.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实践与探索,1996(6).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教育主体经验

2 0世纪9 0年代以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这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为深化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探讨这一理论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以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含义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其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关注的是学习者如何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建构主义者主张,知识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也就是说,知识是由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构起来,即知识具有建构性、社会性、相对性、情境性等特点。为此,教育不应该是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观

建构主义反对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学习是“S-R”的过程,反对信息加工论所描述的学习是对信息的输入、存储、提取的过程,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是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教学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即使有些问题他们并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儿童原有的经验,而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简化环境,而是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抛锚到较大的任务中,使学习者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习。为此,建构主义者提出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教学两种设计方法。随机通达教学,即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每次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运用变式使儿童对概念获得新的多角度理解。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过程。情境教学主张教学应使儿童的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相类似。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为反思传统的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尽管这一理论没有直接提及学前教育的问题,但是透过这一理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当今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1.促进幼儿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过程不是教师把知识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传统幼儿教育中以教师为本位,强调以示范-讲解-练习为主线的简单传承的教育模式应彻底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引导-探索-发现为主线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学习环境,创设抛锚式的教学情境,并抛锚给幼儿,制造幼儿的认知冲突,激起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和幼儿合作学习、相互交往的社会情境,通过操作、探索、对话、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学习中的自我建构、合作建构,实现新型的师流呼应的对话式教育关系。在现代幼儿教育实践中,这种强调幼儿教师“引”与“导”作用(即教师引发幼儿的认知矛盾,指导幼儿对新知识的思考和学习,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的观点,是以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非被灌输者为前提的。

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范文第3篇

幼儿师范 教学内容 遵守原则

一、幼教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新生中考分数普遍较低,素质能力和以往相比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弱,原因不外以下几点:自幼养成教育不够,学习习惯不好;独生子女多,意志品质差,刻苦精神不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之高分学生有一定差距;有部分学生虽然智力能力不错,但学习适应性差。

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状况

由于生源锐减,幼儿师范学校为了生存,往往不同专业、不同办学层次并存,教学上互相影响。一些学校兼办高中或者办艺术高中班;一些学校大专、中专混办;一些师范、幼儿师范兼办其他中职专业。有部分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导致了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幼师学校师资多来自中学,这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联系实际不够。理论学习多,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学需求。

三、对幼儿师范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1.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理论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幼儿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经验技能型实用人才,理论教育尽管作用巨大,但对于文化基础薄弱、不习惯理论学习的幼师学生来说,要在短短三年扭转其学习理论的习惯,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几乎不可能。在教学上就必须有所舍弃,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如幼儿语言训练方法,幼儿数字思维训练,美术实践能力和音乐舞蹈技能等。

作为职业教育的幼儿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多数学生,不可能以培养幼教专家为目标,培养能够驾驭幼儿园课堂教学,胜任一般日常管理的实用人才,应该是学校的工作重点。

2.面对择业就业、具体工作的实用性

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低,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要求高。与重视知识灌输的基础教育和重视理论探讨的高等教育不同,幼师教育直接面向基层幼儿园,毕业生需要实用的工作技能,所教、所学要实用、有用、管用。目前,举国上下多幼教空前重视,公办、私立幼儿园方兴未艾,过去长期的不重视造成师资短板,各地都急需能独当一面的实用型幼儿教师。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培训为主

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幼儿师范教育相对来说不需要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教学,要求学习训练短平快。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的训练。做到“熟”生“巧”,以“练”求“精”。幼儿师范教育急需的是在美术、音乐、舞蹈、体育、营养学等与幼儿成长密切相关,并且适合在0~7岁幼儿阶段训练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方面有一定能力,并富有组织教学水平的实用人才。

4.新形势下,幼儿教育专业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幼儿教育专业,在抚育幼儿成长,发展幼儿智力,提高幼儿体能和健康水平方面,新的理论不断提出,不断丰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幼儿教育虽然被误解为“小儿科”,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满足不了竞争需要。当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人才竞争,从娃娃阶段就已经开始。这更加需要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四、发展幼儿师范教育的对策

1.宏观对策

概括地说,幼儿师范教育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实用性职业技能的教育;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按市场要求来进行培养,社会需要怎样的幼儿老师,学校就培养怎样的幼儿老师。社会需要怎样的育儿人才,学习就输送怎样的育儿人才;课堂上要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在抓好传统的艺体教育的同时,注重幼儿营养和健康护理技能训练,让学生尽快成为育儿能手;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幼儿师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要让全社会尊重幼儿教育工作,让幼儿教育工作成为无法替代,持证上岗的专门技术性人才。

2.实现宏观对策的微观策略

(1)加强市场调查,研究现实需求

近年来,社会对幼师毕业生需求有上升的趋势,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社会有对各个层次的教育专才现实需求。用大学本科生,甚至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当普通幼儿教师,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续的,未经过专门培训的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未必能搞好学前教育。

(2)幼师学生的年龄段决定她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虽然有部分学生对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对艺体技能完全能达到要求。甚至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实训中,也“如鱼得水”,大展身手。

(3)幼儿师范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育儿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

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使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幼儿园需要熟练的教师乃至教育能手。幼师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幼儿师范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幼儿师范教育应可成为基础、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

幼儿园工作技能乃是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并存发展,不可替代的教育。

3.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体系

(1)近期目标

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所谓“以就业为主”就是要学生能胜任基层幼儿园工作,满足幼儿园工作需要,实现高就业;所谓“兼顾就高”,就是针对部分学生,不仅要求胜任工作,还能成为幼儿教育的专家,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创业者和推动者;所谓“不就理”就是优化改善甚至对某些学生暂时忽略理论学习。

(2)中长期目标

逐步实现幼儿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满足和激发社会对“人才战略从娃娃抓起”的认识。让幼儿教育工作更加收到社会尊重;让育儿工作成为技术性专门性工作。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表现 原因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1幼儿教育重视智力教育

从幼儿教学内容来看,幼儿教育以智力教育为主,缺少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为了在今后课程学习中,让自己的孩子能比其他人优秀一点,对理论知识学习扎实一点,不少家长在幼儿教育时就要求自己的孩子理论学科要达到一定水平,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满足家长这一需求,目前幼儿教学内容则多以理论学习、智力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育。这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关注理论知识教育,综合能力不强。

1.2幼儿教育注重知识传授

从教育方式来讲,幼儿教育多注重知识传授,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学生灌输新知识,缺乏游戏活动,使儿童在该玩乐的时候却在学习,严重抑制了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也未建立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很多时候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还给学生增添了学习负担,当下幼儿的思想程度还不足以接受太过复杂的知识,过多的知识传授只会让儿童感觉厌倦,缺少游戏也难以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目前幼儿教育将重心都放在了知识教育上,学生不得不游戏中体会到乐趣,对身心都造成很大影响。

1.3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

从教育评价来说,幼儿教育比较重视结果评价,而轻视过程评价,只管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习成果如何,卷面分数高低,而不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率是否高,是否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只用一纸分数就鉴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对教育过程未能评价,不能判断出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学生正常发展的需要,教育内容是否满足目前幼儿所能承受的范围,只管最后卷面分数如何,这很难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2.1传统教育价值观影响

大多数父母的教育观念模糊,崇尚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过度教育是提升自己孩子能力与水平的最直接途径,知识教育也是孩子需要接受的主要教育内容,忽视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不科学,甚至不合理,从而导致幼儿园等早教中心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以提升学校本身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盲目增加幼儿学习范围,使得幼儿小学化倾向严重。另外,开展幼儿教育中心的相关部门也缺乏一定的教育价值观,为了盲目提升经济而不顾学生的健康成长。

2.2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不健全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是因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不健全所导致,没有建立健全的教育系统,使得对幼儿教育概念模糊,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设定该如何进行幼儿教育,使得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人总是为形式所影响,总是为了迎合顾客即家长的要求而不顾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儿童健康成长的发展规律。

2.3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低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低,未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内容是否合理,相关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执行力度不强,缺乏监督,使得幼儿教育学院这种小学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扩大。很多幼儿教师也都是只要有教师资格证就能开始进行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根本不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水平,这也是幼儿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之一。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措施

3.1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管理

在幼儿教育政府管理这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严禁一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发生,加强教育系统的内部协调管理,创新出既能满足家长需要又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新理念。提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加强如何正确进行幼儿教育的宣传。

3.2遵循幼儿成长规律,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相关幼儿教育基础单位要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制定能符合幼儿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不能一味为了达到升学率或者增加学校经济效益而采取违反幼儿成长规律的教学手段,这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大大影响。幼儿缺少游戏、缺少对正确事物的认知在未来生活工作中很容易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这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3.3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只是单纯的附和学校与家长的要求,不能真正实现一个老师的职责,没有站在自己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精髓,也未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此,要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其专业能力,让老师为自己的学生做主,不去理会其他过分与不正确的要求,为幼儿营造健康成长的教学氛围。

4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目前社会发展表露出的一种病态形式,太多家长急功近利,过多的期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分数更高,而忽略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关键,导致施加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孩子身心俱乏。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大部分学生都处在超出他们年龄所能承受的知识教育范围外,学业承重,缺少课外活动,未能全面发展。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为了让花朵健康成长,未来希望改善幼儿教育现象,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吴绮薇.试论幼儿园健聋合一办园特色的建设[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

[2] 杜晓燕.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幼儿园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

幼儿教育理论学习范文第5篇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文/任?茜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训练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使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效果满足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四条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一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一体化意识;二是实行多种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教学一体化氛围;三是指导学生积累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四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以强化一体化教学实践技能。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一体化实践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更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音乐教育在幼儿的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这也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理论、重技能、轻实践应用等等,教学效果就显得差强人意,甚至不尽如人意,很难满足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重技能轻实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仅关注音乐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把音乐教学视为单纯的音乐学习,教学目标不恰当,导致安排的课程也局限于声乐、钢琴、乐理、舞蹈等音乐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片面地追求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实用性,导致其脱离幼教实际,不以“授人以渔”为目的,而变成了“授人以鱼”。

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创新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以传统的学科课程为主。在教学中,学科的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脱节,学科计划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脱节,学科之间缺少沟通和合作,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地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教学评价重分数轻能力

当前,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的评价,大部分仍以学期考查方式为主,“一锤定音”,评价的是学生知识量的掌握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缺少对学习过程、学习阶段性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

二、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共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发展需要。因而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仅采用单纯的理论教学,是很难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起到促进作用的,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不断提升。

而“理实一体化教学”能使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使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为一体,改变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里,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其创造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实施一体化教学实践,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其更好地满足幼儿教学岗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1.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一体化意识

从多年的音乐教学来看,学生由于习惯了以往的纯理论学习方式,很多人在进入中职学校后还不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由此无法提升其职业技能。对此,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一体化意识。

如在音乐模拟课堂中,学生在进行幼儿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教唱时,很多学生只能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歌曲教唱,不能够将钢琴伴奏、舞蹈、律动、图谱等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在此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请一位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对此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引出问题,提出不同的建议,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将哪些学科综合运用,进行帮助教学。然后将自己觉得可行的教学方法讲出来并请同学上台示范教学,对比不同的教学效果。最后,由学生共同讨论、点评,指出优缺点。这样,学生每次在学习音乐课程的时候都会在掌握音乐知识后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在幼儿教学实践中,并积极与其他同学讨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与实践一体化习惯,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一体化意识,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及职业教育。

2.实行多种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一体化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理实教学一体化,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被动状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可以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一体化氛围,使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

如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课程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在完成对学生们的钢琴教学任务后,在多媒体上播放了一段视频,是关于幼儿教师弹钢琴的片段。视频中的教师教唱歌曲时在忘情地弹着钢琴,但下面的幼儿们却是东倒西歪,甚至窃窃私语,显得没精打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教师明明在很用心地弹钢琴,为什么幼儿们的反应是没精打采呢?这时教师向学生发出了提问,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们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也很难得出答案,于是就讨论起来,最后总结出答案为教师没有充分顾及幼儿的感受,钢琴声虽然美妙,但却超越幼儿的欣赏水平,并不能够对幼儿学习兴趣起到激发作用。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提出了采用即兴伴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打节拍或者随机跳舞,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并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又向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在这个视频上,教师在弹奏钢琴,而幼儿们则都在讲台下面快乐地跳舞或者打节奏,每一位幼儿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幼儿教育,应当充分释放其天性,促使幼儿不断的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以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

3.指导学生积累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

在中职学校里,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理论知识,同时适当地掌握实践知识。但在现实中,实践知识的分量要远远重于理论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是将幼儿音乐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却不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不积累教学经验,那势必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应当授之以渔。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多收集幼儿音乐课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并定期请幼教专家进行幼儿课堂教学讲座,同时鼓励学生到幼儿园中进行社会实践,与幼儿教师进行交流,以促进自身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经验的双重增加。

如在学习教授幼儿欣赏音乐的课程中,学生仅能对音乐进行简单的欣赏,但对如何进行教学却有点无从着手。这时,教师可以在向学生传授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后,让学生们组成小组,亲自到幼儿园中去体验幼儿学习欣赏音乐的情况,让学生把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进行记录。回到课堂后,让学生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幼儿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然后让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并在音乐模拟教学进一步演示,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幼儿教学实践活动,很多学生都掌握了大量的幼儿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更好地提高其职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以强化教学一体化实践技能

中职学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对学生实行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竞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对其实行的课堂教学就是为了促使其更好地满足幼儿教学岗位要求。对此,在中职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与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指导学生在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参与到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的实践教学当中,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职业教育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在完成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后,中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其合作的幼儿园中进行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这样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就联系在了一起,对于在幼儿园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中职学校可以推荐其直接就业,这样学生不仅不需要进行再次职业技能学习,同时还能够省去找工作的麻烦,直接参与到职业生涯中,大大降低了中职学校的就业压力。

总之,音乐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在强化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实践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在教授幼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音乐知识及教学经验,促使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的岗位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仕超,赵小军.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心智与计算,2010(3).

[2]李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1(17).

[3]张星瀛.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有效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