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归纳

高中语文归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归纳

高中语文归纳范文第1篇

一、高中语文第一堂课的特点

1.较强的资源性

高中语文第一堂课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以及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探究意识。因此,高中语文第一堂课具有较强的资源性,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来辅助高中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在高中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来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引用一些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英雄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来开展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浓烈的才华性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析能力,一般都会喜欢才华横溢的教师。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第一堂课上应当向学生展现教师应有的谈吐风雅、才华横溢的良好形象,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尊重,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保证思路敏捷,言语谈吐大方得体。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文学语言、诗词歌赋、哲理名言以及轶闻典故,旁征博引,让学生遨游在浩瀚的语文知识海洋之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达到语文第一堂课的预期教学目的。

二、“教师权威”形式

由于学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与周围同学和老师还不熟悉,急于了解新学期的任务、新课标的知识以及新老师的要求,语文第一堂课很多时候便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语文第一堂课上大多数都是介绍学习高中语文的目的,高中语文应当怎样进行学习,本学期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形式和要求等相关语文学习内容,解决学生比较关心的语文学习问题。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未能使教师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根本不知道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教育。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多教师为了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常常在语文第一课堂上使用一些斩钉截铁的语气和结论性的观点,显得过于权威。这种语文第一课的教学方式其实是错误的,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探究过程,教师完全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会严重影响学生以后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的语文第一堂课形式,对那些习惯于跟着教师思路思考的学生来说会觉得不错,然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无疑是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根源。

三、“教师跟着学生走”形式

很多教师在语文第一堂课上除了介绍学习高中语文的目的,高中语文应当怎样进行学习,本学期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形式和要求等相关语文学习内容和措施以外,还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谈谈对语文的看法、学习语文的方法等内容,让他们在发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然后教师再进行语文课堂内涵、语文用途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等内容的具体归纳总结。学生在逐个描述自己对语文的看法时,重复模仿的情况比较多,慢慢地会使学生的发言偏离原来的对语文看法的话题,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这种“教师跟着学生走”的语文第一堂课教学形式,其实并没突出语文第一课堂的指导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仍然是以形式为中心的课堂,只是把教师要在课堂上表达的内容由学生表达出来而已。

四、“师生平等对话”形式

在语文第一堂课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了“教师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具体流程如下:

对学生进行典型引导。教师列举一些身边或者本校毕业生学习语文的成功事例,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语文其实并不难,形象生动地感染学生。

感言熏陶。教师要求学生描述语文的用途、学习方法、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差异等内容中的一点,并要求学生描述的内容应当和其他人不同,且内容中应当出现“语文”字样,并要求有一定语文功底的学生在发言时尽量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此外,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声音洪亮且充满自信。对于性格内向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其成功完成发言,增加其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学习信心。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口头表扬,对学生发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归纳精要。在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应当及时对发言精要进行归纳总结,起到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作用。归纳总结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指导重点来确定。

最后展示。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目标任务、学习方法、作业设置等具体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进行阐述和讲解,要求学生将展示内容作为课堂笔记进行整理,整理完毕便可以下课休息。

在语文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通过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语文用途、内涵、特点以及学习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第一堂课中的指导作用。

高中语文归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人的思维能力是具有极大的潜能和挖掘空间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无可估量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来看,教师们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对高中语文的教学也完全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整个课堂中,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听,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这样极大阻碍了学生们思维发展和锻炼,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依赖老师的讲授,对语文的字词理解上也是参照老师的讲解和教科书资料的解释。在语言理解上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没有向更广的方面延伸。但是随着教育界在教学模式方面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有了质疑的声音。我国目前主要重视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最显著的转变就是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这一方面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开始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又一新目标。

1 高中语文思维的几大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一种反应。通过对思维的理解和探究总结,发现了人脑思维的几大特点,下面就是针对这几大特点进行解析:

1.1 交流性

思维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人的语言是通过人脑思维的运作总结出来的,而人的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因此思维能力是具有交流性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会进行各种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他们之间产生的讨论和交流就是老师和学生各自思维能力作用后形成的结果。教师和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学生会由于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讲述出自己的意见,在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中逐渐达成思维上的一致性。学生也会通过思维上的交流不断的去理解和挖掘书本上的知识,这样会使得思考的范围大面积地扩大,不至于学生在看待一个事物时所思考的角度和方面单一狭隘,逐渐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大大提高思维能力。

1.2 广泛性

思维在人整个大脑中是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人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人的思维能力上的,而对高中生来说想象力是无穷的,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无论是对哪一门学科而言都不是单独学习能够学好的,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就要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结合起来,而不是单单关注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由此可见人的思维是具有广泛性的。

1.3 渗透性

语文这门学科特别讲究字句之间的意境,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如果包含感情及其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书中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在语言意境中感受作者写文章的心境,将更能轻松地接受课本知识。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意义

就现在我国学生普遍思维能力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学校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观点都具有一种既定的模式,在对待事物看法上没有自己主观的思考,创新意识薄弱,不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提高自身能力的源泉,导致在离开学校后,不能很好有效地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专有知识面对实践操作。

目前,高中学生在对待学习语文态度上缺乏积极的态度,完全只是机械地记忆课本中覆盖的知识点以应对即将面临的高考,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没有一点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要注意转变以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的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思维的提高对学生整个高中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

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需要老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转变自己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氛围中,最主要是要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逐渐达到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

3.1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

善于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但是学生不能一直依赖老师的总结,只有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使知识结构更加印象深刻,自身整个知识条理在脑海中更加清晰明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开始的训练中可以先将课本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形成有连贯性的记忆。例如,语文课本中有摘录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将鲁迅一些作品集按照小说、散文等分类好后,再进行记忆,这样也避免了记忆的重复,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楚。

3.2 培养学生辩证性的思维模式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的异同点,学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异同点比较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思维的一种锻炼方式,可以通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比对来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加清楚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混淆不清。

3.3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要基于无限的想象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课本内容自由地发散,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用完全依赖于老师或者资料书,语文这门学科与数学不同,没有一种十分标准的答案,它可以具有多个分析角度和解释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单一的框框当中,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4 总结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特色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讲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促使学生大脑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的剖析问题,不要太拘泥于某一方面。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归纳范文第3篇

>> 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高中语文对话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实践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浅谈 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关于诵读教学法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探讨 分类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处方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语文比较教学法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情境教学法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数学反思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探讨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探讨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加上高中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互动教学应用到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有效应用

新课程标准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这也是对旧教学方式的一种的挑战。互动教学法在新课程标准下应运而生,备受教师和学生的亲睐。目前,互动教学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

一、互动教学法概念界定

互动教学就是在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下,教学双方平等地交流探讨,使双方不同的观点交流融合,激发教学双方的探索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多种,各有其特点,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主要方法有一下几种:

1、主题探讨式互动

该种互动方法把主题作为互动教学的“导火线”,教学双方围绕主题展开互动,教学方法为抛出主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寻找答案-总结归纳。这种互动方法条理清楚,问题明确,层层深入主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组织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2、归纳问题式互动

归纳问题式互动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这两个方面出发来归纳互动问题,教学之初,教师抛出互动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辩论,进而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为正式学习教学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互动方法同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需要教师课下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

3、精选案例式互动

精选案例式互动方法要求教师能够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经典案例,并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通过呈现案例-尝试解决问题-设置悬念-理论学习-深入剖析这个过程抓住教学重点加以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直观形象,能够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气氛,但是在经典案例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够系统。

4、多维思辨式互动

多维思辨式互动方法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已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指出优劣之处并加以完善,还可以以辩论的形式寻找最优答案,最终优化现有的理论,使其趋于完善系统。这种方法能够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也能深刻的分析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自由,但是要求教师能充分掌握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并能分析把握住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二、互动教学法的优势

互动教学法是一种活生生的过程,要求互动双方均沉浸其中,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僵死的过程,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高中阶段的语文内容更深,难度更大,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往往是“满堂灌”,师生之间很少交流。互动式教学法的出现使得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向互动、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反馈。语文是一种多思维的课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让语文课更加生动有趣。

三、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在针对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

针对性教学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力求使得教学方案适合每一个学生,针对性教学不仅要针对学生,而且还要针对教学内容。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一的语文课本中的“向青春举杯“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将这板块分成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三个部分,有针对性地展开,让学生在互动活动中不断拓展知识经验。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那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同学上台演讲或者表演青春情景剧。

(二)、在综合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

在综合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内容扩展生成,教学时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高中语文要求语文课堂中有文本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在活动体验这一方式中,教师采用综合性教学,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整个过程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学更顺利的进行下去。再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病历表,并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得病的原因,最后得出生病其实既有身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进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文章内容中去,学生也就能够理解别克里夫生病时因为心理原因,这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在启发性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

启发性教学的要旨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将受到的启发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把重点问题当做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比如在《赤壁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针对诗歌的句子进行图画制作,课上教师再依次展示学生的图画,并请学生相互交流探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素质,而且需要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在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中加以有效组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师生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归纳范文第4篇

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满足高中学生具备必需的语文素养要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美学鉴赏能力。在这种要求下,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也要作相应的修改,不但应该继续坚持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础理念,还应该正确把握语言教学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应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的设置,从根本上讲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为目的的。它是以促进激发人的创造力为重要目标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决定了学生才是这一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二、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语文教学理应与时俱进地作相应改变。首先教学的重点要向学生转移,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的状态。而要实现教学重点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转移,从根本上分析,就必须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应该从知识“灌输者”的身份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良好环境的“组织者”转变。

作为教师,需要深度了解和理解学生,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把语文从冰冷冷的枯燥教材变成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活生生的语言实例。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对象,不同的人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方面,这个时候老师应该不再以简单的标准去评判谁说得对或错,而应该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探索去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三、新课标条件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背景下,要准确掌握语文教学的特点,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提高教学效率。而要实现有效的教学,首要的还是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实现目标式的教学。其次,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学还应该和实际结合起来。

要实现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从细节的策略上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设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知识掌握程度及过程的预先设计,并为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参照系。设置教学目标,可以避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计划性。

2.提倡启发式教学

实践证明,以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效率是很低下的,对老师和学生的体力脑力都是很大的浪费。而启发式教学是以问题设置为先导,让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提问中逐渐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问题的设置也很有技巧性。因此,要深入推广启发式教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3.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众所周知,教和学是一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共生体,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同时,老师也从施教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教育者的主动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创造课堂情境,使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4.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自从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面世以来,它们在教育教学领域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声、光、电等技术可以将某些语言文字不便于表达的意境用生动的方法演示出来。

高中语文归纳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境创新 高中语文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100-01

常规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多数还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没有真正用于研讨教学方式及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像“情境创设”的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一套可行的研讨与交流方式。虽然平时也围绕课程改革开展一些评优课及说课等比赛活动,但大多数还是一个人的舞台,没有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年底工作总结时有内容可写。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缺乏提升课改实施水平的真正平台,急需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校本教研路径[1]。

1 情景创设模式教学的内涵

情景创设简言之,就是寻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规律(事理)的研究行为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这样一个行为过程:针对高中专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典型的现实问题,分步选择其一,并且先在一次课上有目的地尝试实践解决方案,再通过课后集体反思、综合评价,总结得失利弊,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再在下一堂课或相关的课上进行深入的实践解决,课后集体进行再反思、情景创设。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从而总结出符合本土特点的、具有高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初步架构出具有高色的“情境创设”课堂教学理论,进而达到发展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因此,从根本目的上来说,情境创设是发展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操作策略和有效途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式。情景创设的操作方式可以假设为:上课创设再上课创设……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其中的“评价”,不是简单的下结论,而是对课改理念、课改思路和课改原则在教学层面的拓展和深化,具有演绎性质和功能。

“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特点:“情境创设”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情境创设”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

2 高中语文课程情景创设模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在学习语言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一定的阶段,尤其是对原始来说,这些都是表面的高中意义理解文本更深层意义的转换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将不可避免的文本文字变形和误解[2]。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理解的状态,选择正确的回应方式能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他们的独立的正确的中存在的问题。和深化我们理解文本知识和思想的掌握和理解,情境创设实际就是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施以改造加工,产生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它是人脑所特有的,哪怕没有已有事物或符号呈现于眼前,人类也一样可以不受约束地构造出新的符号、事物和关系,极大地阻碍了高中语文课的发展。思维必须以人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基础的“直观因子”,引发契机,促进实践从低级的感观直觉上升到高级的理性直觉,对解决高中语文课程问题或进行创造性探索具有积极作用。

情境教学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中分成四个步骤:教学流程是指课中“四步”,即情景问题导入、互动释疑探究、归纳总结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情景问题导入。该步骤明确“学什么”的问题。教师设置契合教学内容的鲜活情景,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极大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该步骤大约需要5分钟[3]。

(2)互动释疑探究。该步骤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解决“怎么学”的问题。首先班内每个小组进行组内合作学习,对大家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问互相进行解答。接着,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既可以把小组学习成果展现给全班同学,也可以将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到全班进行更广泛的讨论交流。通过全体同学的互相释疑和点评,相互借鉴启发,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该步骤大约需要20分钟。

(3)归纳总结拓展。该步骤主要解决“怎么用”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刚刚学会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知识网络结构;阅读导学案上的“认知拓展”、“经典史料”,开拓思维、扩大视野。该步骤大约需要10分钟。

(4)练习巩固提高。该步骤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解决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可以选择课堂习题反馈,课后作业反馈或者章节、单元达标测试,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最后分层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该步骤大约需要5分钟。

学生们总结进步时说:“以前大家都是‘独行侠’,学习上自己管自己或破罐子破摔,即使遇到问题也很少相互探究甚至没兴趣探究;现在分组学习,大家成了‘利益’共同体,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帮助其他组员共同进步。团队意识促使我们谁也不想拉小组的后腿。而且现在课堂上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我们由被动接收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我们心里很明白:只有学好了、消化了我们就可以像优秀学生一样在组内、在班级自信地展示自己!坚持到现在,我们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们的小组很优秀,我们全班都很优秀!”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程情景创设模式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才能使课堂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祝浩.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