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文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文学研究范文第1篇

一、微观中现宏观的演绎法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擅于将宏观研究和微观透视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透视,即把研究对象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大历史背景下进行透视分析,深入挖掘各个小问题,最后进行整体性的宏观把握。施议对以翔实的材料为基础,对词和乐的关系作了较深入分析,从中寻绎出某些规律性。关于词体的产生、发展、演化、蜕变正是这种方法的有力尝试。词体的产生存在多种说法,无论“诗余说”“乐府演绎说”,还是“和声说”“泛声说”,都说明词体的产生与音乐相关。施议对认同这一观点,但对词体的产生时期存有异议。关于词体的成立时期,以往学者只注重词的形式、格律标志,忽视合乐应歌标志。通常,人们以朱熹“逐一添个实字,逐成长短句”及《词谱》“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等格式规定,作为辨别词体的依据,判断词体产生的时代,这是片面的。施议对从词体成立的两个标志推测成立的时期。这两个标志,一个是长短句歌词的出现,另一个是由歌诗向歌词的转变。梁启超以梁武帝《江南弄》为例,证实词起源于六朝;刘大杰认为,梁武帝所作“还不能算严格的词,可看作是由诗入词的过渡形式”,提出词体正式成立及其迅速成长是在中晚唐时期。唐奎璋经过确证《泛龙舟》七曲为隋曲,断定“有乐曲就有歌辞,这是词起源于隋的具体依据”。施议对认为,上述观点虽然有一定依据,但缺乏科学判断。他指出,考察词体产生的时代,不可离开歌词合乐的具体背景。梁武帝《江南弄》七曲,其一曰:“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从格式上看,《江南弄》已成固定句式、韵位,但依然是诗歌形式,没有合乐,且与合乐长短句歌词有区别。《泛龙舟》《穆护子》等七调,皆为隋曲,也可能都带歌词,但仅仅是偶然尝试,由歌词之法代替歌诗之法,隋朝乐坛尚不具备。从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的敦煌遗书记载看,许多民间歌词已经是比较定型的长短句歌词格式。如《云谣集杂曲子》里《破阵子》四首,无论格律形式还是内容,都为中晚唐文人的创作提供重要来源。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被认为是文人词的开山之作。张志和的《渔父》、刘禹锡的《竹枝歌》等都是模仿民间歌词的典型。晚唐时期,温庭筠大力填词,成为第一个专业填词的文人。随后出现欧阳炯、韦庄等一大批花间词人。到南唐,“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施议对通过分析历史材料,结合长短句歌词产生的两个标志进行综合考察,得出“词体兴起于初盛唐,中晚唐时期进一步发展成熟”的结论,并从历史实际出发,既充分肯定民间创作对词体产生的开创之功,又充分估价文人才士创作确定词的历史地位作用,避免了词论的片面性。正是基于对词体形成演变的宏观研究,施议对对词体蜕变这一问题采取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对学术界流行的一种说法,即认为至南宋时,词乐失传,词与音乐关系脱离,词已逐渐衰亡,施议对“大胆假设”这一说法的错误,并列举大量事例,证明词至南宋并非“衰亡”,而是“蜕变”。而且,在广大民间的娱乐场所,唱词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的大量出现,加速了南宋合乐歌词的蜕变。所谓“变”,即一部分逐渐摆脱其对外在音乐的依赖,进一步蜕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南宋作家和作品数量远远超过北宋,内容和艺术领域也有新开拓;或继续与音乐相结合,“变”而与民间“小唱”合流,成为元曲之先声。施议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词至南宋并非“衰亡”而是“蜕变”,有力回击了“宋衰即词衰,宋亡即词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谬论。

二、历时与共时的辩证法

在论述“词与乐的关系”时,施议对始终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指出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他不像近代某些论者,只看词受制约的一面。刘尧民在《词与音乐》中说:“音乐是诗歌的灵魂,所以诗歌自然是要追随着音乐,以音乐为标准。”突出词对音乐的依赖;在《词选》序里指出,“重音律,不重内容,词的末运已不可挽救”,过分重视词的独立性,废弃音乐。然而,施议对力排这两种意见,辩证看待词和音乐的关系。施议对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把我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的演进变化归纳为“以乐从诗”“采诗入乐”“倚声填词”三个阶段。特别指出,“倚声填词,言出于声”是诗和乐重新进行更高形式的结合,无论“质”还是“形”都体现燕乐的情调,音律特征。施议对认为,词作为音乐文学,受燕乐的制约,但同时燕乐的格律、音韵又赋予词的特性。只有两者结合,音乐性才能成为词最重要的艺术特性。同时,施议对运用“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方法,从“史”的高度对词与音乐关系的发展流变进行全面考察,帮助读者探寻词的内部规律。从共时角度看,注重同时期作家在一个横断面上对其歌词创作进行平面考察;从历时角度,注重作家对词体的发展演变历史所作的贡献和成就。“历时和共时”研究方法的运用,既扩大了本书理论的覆盖面,又给读者一些新的启示。在《词与音乐关系研究》里,施议对论述词与音乐的关系经历了由民间到“尊前”“花间”,再到“闺阁”,最后走向多极化的过程。同时,以这一变化关系为主线,对词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作用的作家进行分析,从而给予中肯评价。

三、跨学科视角的创新性

黑格尔指出:“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长短句歌词便是宋代艺术家体现“真实的正确的形式”。词表现音乐的情感内容,音乐赋予词艺术形式。施议对从艺术发展规律入手,运用美学思想挖掘文学与艺术的美,总结唐宋词合乐的历史经验,分析词与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同异及其分合的利弊问题。唐宋词合乐,词借助于音乐,增加其艺术表现力及其审美价值;音乐又借助词,使情感表现更明确、具体。但词与音乐毕竟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和独特性。如,以是否入律可歌定优劣,只顾音律,不管言词,使歌坛上出现了许多“下语用字,全不可读”的作品,大大削弱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而有的虽是好文词,却“不协律腔”,把词引向雅化、凝固化的道路,阻碍词的健康发展。从艺术和文学观点看,这些都不利于歌词和乐曲发展。这个认知,对今天的新诗、歌曲创作仍有借鉴价值。施议对对建国以来普遍流行的“音乐束缚论”和“声律无用论”两种观点进行批判辩驳,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苏轼革新词体,转变词风,词史上称为“以诗为词”,论者多认为是“打破诗词界限,冲破音律的束缚”。然而,施议对认为,这是词与音乐的一次调整。苏轼处理词与音乐的关系态度严谨,其作品大部分入律可歌,且对声律及唱法尤为讲究,是“以词为词”的当行作家。辛弃疾全力为词,诸多论者多以“爱国主义”和“豪放”概括辛词成就,以宣扬音乐束缚论,这是有失偏颇的。辛弃疾以词为武器,多抒发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富有现实意义和英雄气概。而艺术风格多样化,仍十分注重歌词合乐的效果,“以用字奇横而不翻音律”和“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声学”行家。另外,对南宋词人姜夔、、张炎,建国以来论者多贬大于褒,而《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对词作的贡献和功绩,指出他们“为词在形式特点上体现其音乐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维护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都是反驳“音乐束缚论”的例证。对“声律无用论”,施议对从诗歌与声音的历史发展演变中,肯定声律的重要性,指出长短句歌词中,决定词性特征和价值的首先是文词,其次是格律声调。着重强调声律不是无关紧要,而是体现词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四、结语

古典文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不仅是对国人的基础要求,同时也是提升自身涵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高校需要对古典文学的教学提高重视,强化古典文学课程设置,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古典文学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与素质全面的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1.1 古典文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不利影响,下至小学上至高校,普遍对文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与比例更偏重于实用学科,加之当前国外敌对势力散布不良信息对国民思想进行冲击,使得“崇洋”成为普遍现象,甚至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陈旧、老套的东西,学习古典文学显得“老”和“厚重”。这种大环境不利于古典文学教育的开展与进行。高校在文学类专业开设与重视的力度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更倾向于将师资力量应用于科研、技术等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上,如此古典文学教学就没有必要的基础支撑。

1.2 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现当代生活

高校的古典文学教学,目前从大多数课堂教学上看,还局限于“说文解字”的程度上,侧重对词、语法、手法等技巧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古典文学本身属于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需要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当前大部分古典文学教学不能有效地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开拓并延伸古典文学丰富的内涵。深究起来,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不胜枚举。例如,《诗经》中的“蒹葭”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坚韧不拔地追求精神的好教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陶渊明的《饮酒》等均是对现当代浮躁心态的一帖清火剂。

1.3古典文学教学忽视了先进手段的应用

古典文学内涵丰富,并且抽象的内容较多,仅仅依靠“一本书,一黑板”与“大面积课堂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远远不能达到古典文学教学的要求与标准,也不能将古典文学的美充分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产生麻木与厌烦心理。就目前来看,古典文学教学忽视了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并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古典文学教学方式的几点创新

古典文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创新需要紧密结合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网络技术等先进理论与手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显性与隐性教育、多模态教学与探究式学习为主,对古典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了详细分析。

2.1创新方式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座谈、讨论学习、开会等有系统教育体系,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表达直观,不拖沓,层次性较强。隐性教育是巧妙地借住文学、科技、语言、艺术等“媒介”将教育目的隐含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领悟,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有所感悟,其最大的特点是“渗透”。古典文学教学中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因此教师需要增加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展现自我,例如,在《鸿门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进行项羽、项庄、刘邦、樊哙等角色的扮演,并且将文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清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鸿门宴中那种紧张的气氛以及该历史事件的经过。对于隐性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即兴以文言对话,或者将生活中的感受写成格律诗等,从而使其在知识的应用中耳濡目染,使古典文学渗透到思想与意识中。

2.2创新方式二:多模态教学

模态指人类借助感觉器官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多模态是心理学与交际学方面的一种理论,强调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综合性运用,如此可以强化信息接收与理解的质量与效率。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多模态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像、音频、录像等模态呈现出来,使学生综合应用视觉、听觉等感官。例如,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一边播放舒缓、空灵夹杂湖水声的音乐,一边播放赤壁的景色,同时播放课文朗诵音频,从而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同时运用并充分发挥想象的方式,深切体会到“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的闲适、空灵的意境,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又由悲转喜的情感变化,如此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学习与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同时进行,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感官,以提高学习效率。

2.3创新方式三:探究式教学

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首先需要遵守三项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与“问题性原则”。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主角让给学生,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激发出来。并且需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可以没有约束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收并内化古典文学知识与技巧。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与相互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所学知识。例如,在《红楼梦》讲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曹雪芹意在用书中的哪位人物映射自己?”如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背景、人物描法等技巧的探索与研究来寻求答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不断学习并巩固了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就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针对具体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一定讲解与指导。

结论:高校需要宣传并强调古典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在古典文学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其认识并体会到古典文学的重要性与内在魅力。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具体的班级与学生,科学、合理地将心理学、现代科技等先进手段融入教学方式中,以提高古典文学教学的整体性水平。

古典文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间古典文学 书籍设计 装帧设计 基本原则 内容设计

书籍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将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结合起来,使之能够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而民间古典文学类的书籍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类书籍的内容具有特殊性。既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又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因此其专业性较强。另一方面,受众属性具有特殊性,除了专门领域的研究人员之外。就是对民间古典文学有兴趣的读者。除此之外很少会有其他人购买这类书籍。这就使得在民间古典文学的书籍设计方面,既要符合特定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又要体现出这类书籍本身的特点。

一、书籍设计基本原则概述

要保证书籍设计的最终效果符合消费者的审美特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

(一)可视性原则

(1)保证文字传递的明快性。书籍内容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核心,其他一切元素的设计都是围绕内容进行的,为了在视觉上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设计文字字体应当简洁明快。

(2)保证空间设计的疏密有致。一本书籍无论是在封面设计还是在内容设计上,都需要做到空间的疏密有致,既要有留白的地方,又要利用文字或者图片加以充实,这样才能够提高书籍的可视性。

(3)保证图像精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书籍设计中常常会用到图片这一设计元素。无论是封面图片还是文中插图。都要使用精美且与书籍主题相符合的图片,以起到解释说明或者美化书籍的作用。

(二)愉悦性原则

(1)纸质工艺精良。良好的书籍材料,不但可以改善书籍的整体质量,提高形式上的美感,优化设计,还能够利用“通感”将触感上升到心理层面,增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2)色彩搭配f调。色彩是视觉效果表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绿色能够让人觉得清新、自然,蓝色给人纯净、通透的感觉,而黑白相间则能够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色彩搭配方面要保证其协调性。从书籍的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色彩来强化视觉效果,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3)文化底蕴深厚。书籍本身具备较强的文学价值或者理论价值,而针对文学类的书籍,在设计方面就必须凸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不同的设计要素有效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体现书籍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例如古风图片的插入、传统字体的应用等,都能反映出书籍的文化价值,从而符合读者的内在需求。

(三)整体性原则

上文中提到。书籍设计中的一切设计元素都是围绕书籍内容而应用的,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保证书籍封面、语言风格、体例转化等方面都要与内容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强化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使整体设计风格看起来和谐统一,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

(四)创造性原则

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借鉴传统的设计经验与设计结果,而是要融入设计师自身的创意。因此设计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设计学知识与美学知识。还要充分了解书籍的内容与主题。并针对书籍本身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使书籍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新颖独特,且符合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书籍的装帧设计,即是通过书籍艺术设计与工艺制造这两种手段对书籍的封面、文字、腰封、插图、色彩、版面、材质、装订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设计过程。下面基于视觉语言表现的几个要素(文字、图形、色彩),分析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一)文字要素的应用

文字是承载书籍灵魂的重要载体。是书籍内涵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作为视觉语言表现的要素之一。文字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封面设计中,文字要素包括了书籍名称、作者名称、导语以及其他一些次要信息,如出版社名称等,其目的是为了展现书籍名称、体现书籍主题,并对内容起到一个提示作用。为了使其符合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其标题应当选择楷书、隶书、行书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字体,并利用加粗使之醒目突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作者名称应当位于书籍名称的后方或者下方,字号不必过大,但需要加粗显示。而在导语性质或者出版社名称等次要信息的文字设计上。则可以利用一般的字体如宋体等。其字号不能过大。否则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文字要素主要是针对书籍正文而言的,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正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按照一般书籍的版面进行设计即可。当然,对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来说。在字体的设计方面也可以利用楷体字与繁体字,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符合古典文学的特点。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常常也会用到文字要素。腰封,即围绕在书籍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书籍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要提升书籍的视觉效果,使之显得更加精美;另一方面,则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往往在上面印刷关于书籍内容的介绍、名人的推荐或者其他宣传文字。由于腰封面积不大,其中的文字设计字号偏小,字体一般为宋体、楷体等常见字体。

(二)图形要素的应用

图形是书籍装帧设计中除了文字之外应用得最多的一种要素,既包括了封面图片,也包括了正文中的插图等,除了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之外。其在正文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与说明。因此不同部位的图片设计效果也是不同的。

首先,在封面的设计中,图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可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用以展现籍的主体。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的图片选择上,一般会使用水墨画或者与民间传说相关的图片,以展现书籍的主题,并体现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中,图片往往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的应用不能过于杂乱。选择特定的一张或者几张即可。过多的图片会影响整体的审美效果。且可能遮挡住重要的文字要素。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插图的应用应当在特定的位置,即与需要说明的文字相关,并加以标注。这部分插图需要根据正文的实际内容来选择,例如《红楼梦》的插图,则可以选择《红楼梦插图集》中的图片作为补充。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同样也可以加入图片元素,但要保证其与封面图片在颜色、内容上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提高书籍的整体视觉表现效果。

(三)色彩要素的应用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主要是在书籍的封面与腰封中。其正文版面空白处是白色.文字则为黑色。为了体现出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以及文化底蕴,在封面与腰封的设计中其颜色往往是以黑色、白色、灰色、褐色、蓝色等深沉性色调为主,而不会使用过多艳丽的色彩。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其封面设计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字体颜色则选择了黑色,十分醒目,而在蓝色主体中又应用了淡淡的白色,描绘出了书籍中展现的人物、场景,简洁而富有内涵。

三、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正文内容的选择、体例的选择、风格的驾驭这三个方面。

(一)正文内容的选择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中,其正文内容应当属于民间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范畴,如果是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正文内容直接刊载原文即可。如果是民间传说之类的,则需在对这些传说故事加以搜集的基础上,由作者本人进行整理编辑,可以加入适当的评注。如果是关于民间古典文学的论著。其正文内容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具有原创性,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二)体例选择

由于民间古典文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其可能有着一定的体例要求。不同的民间古典文学可能有着不同的编写格式。例如民间文学中包括了民间叙事诗、谜语、谚语、歌谣、传说、神话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具体的设计中应当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编写格式。如果在书籍中涉及不同的体例,则需要做到体例转换流畅,保证书籍的文学价值。

(三)风格驾驭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风格的选择是内容设计的重要组成。不同的作者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是必须保证风格的应用与书籍的主体相契合。具有一致性。这样才能够让读者充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体会书籍的内涵,体现出书籍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因此,在进行书籍内容设计时,作者必须从主题出发,驾驭好写作风格,使之能够与书籍的实际相符。

古典文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乌力格尔 比较 文本 汉族古典文学

一、民族话语的二重转换

从汉族文本到乌力格尔唱词,无数汉族经典古典文本被蒙古族人民以鲜活的本民族形式演绎出来,这里经历了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在语言的转换中,由于思维上差异,必然形成文本句式、修辞、逻辑等的不同,因此从汉族文本到乌力格尔唱词其中必然经历一个翻译、改写、再创造的过程。但是近来年,汉语的普遍推广,大量蒙古语文本被翻译成汉语文本,这就为我们走进乌力格尔文本提供了可能。这种民族话语的二重转换,有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二、乌力格尔文本与汉族原始文本的比较

首先,由于汉蒙两族生活地域的不同,对于某些只有汉族地区才出现的环境和事物,在原来文本的基础上添加补充描写的语句,以使听众更好的理解汉族原始文本。例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段,为迎合蒙古族听众,经由著名胡尔齐(乌力格尔艺人在蒙古语的称呼)琶杰改编和再创造,就在原来文本的基础上,加进了一些的描写的句子,这是原来《水浒传》所没有的。

其次,乌力格尔文本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极力渲染,让听众的情感随演唱文本而动。我们再来看《武松打虎》这一段,改编的文本这样写道:“懒洋洋地站起身来,圆睁两只眼睛,接着伸个懒腰,把尾巴摆动摆动。”这只老虎何等可爱!接着又写:“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锯齿獠牙。圆睁两只眼睛,全身精神焕发”,这只老虎何等可怕!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喝进肚子里的水,已经吸收尽啦。吞食的血肉,已经全部消化。”,这是一只饿虎!经过这样的渲染,就更加突出老虎之饿、之凶,从而也就从反面突出了武松之英雄气概和力大无比。再来看武松和老虎搏斗时候的场景:“山顶上,好像响起了霹雳,震断了桦木和榆树,山岩摇摇欲坠。呼地刮起大风,山峰发出回音,山林刷刷直响,沙石卷上半空。”这虽然没有原始文本中的“一扑,一闪,一剪,一掀,一棒,一跳,一吼,一兜,一按”这么有动作性,但是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在声音的表现上却也是极为生动的,给听众以震撼,更能感受当时场面之激烈。

第三,由于乌力格尔是用来演唱的艺术形式,因此较之原来的文本则更注重语言的对仗、压韵和语言的简练,只要大致描绘即可,不会做十分细致的描绘,且有固定的曲调,可以反复的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记忆原始文本的难度。比如《大龙太子走国》中的【赞小姐调】,其唱词是,“要说小姐啥长相,姿色丰润世无双,要说小姐啥面容,可与明月比光亮”。《后汉演义》中的【征战调】,其唱词是,“微风阵阵,战旗猎猎,遮蔽天空,你看那四色旌旗,如浪滚动,出征之师十万大军人强马壮,今日开跋辞别长安唐朝京城”。不同的小说,同是【征战调】,但其曲调和唱词都不同,比如《封神榜》里的【征战调】,其唱词是,“拾金不昧是贤良的习性,舍身报国是忠良的品行,忽觉六神无主,身不由己,敌阵喷吐烟雾,袭入我口中”,《英雄天宝图》中【征战调】,其唱词是,“你以为天空暗淡无光,你以为太阳云遮雾障,你以为国法没有用场,你快把罪行着实明讲”。

第四,乌力格尔唱词基本简单明了,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只做宏观上的把握,不会刻画的人物的具体相貌和语言,更不会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它只求听众能够把握故事情节,知道故事的大致内容即可,比如,《大西凉》中:“几路大军直指西边关,一代圣主国君唐太宗,稳操胜券,领兵五十万,长驱直入西域大高原,速与西夏江州西凉交了白刃战,闯过了朔阳第一关,平定要塞沐阳第二关,举攻破双龙第三关,所向披靡层层无阻拦”叙事概括而明了,如何攻克、如何交战等都未作细致的描写,因此,在吸收汉族文本的过程中,基本也是选择情节性比较强的小说,如《三国》、《水浒》等,而《红楼梦》这样的文本,虽然也有演唱的,但因其艺术性较强,流传不广。另外,在对于小说中人物的褒贬上,基本上不会因为民族的差异不同而改编,比如,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尊刘贬曹,以汉为正统”的写法,乌力格尔的演唱基本都尊重了原来的文本,这种不因民族的不同,而不损害小说原来思想主题的做法,是十分可贵的。

第五,汉语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化过程,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比如省略主语、倒装、各种词性的转换等等,都是极为丰富的,并且在古典小说中都是使用文言或者半文半白的语言,这对蒙古族人们理解小说故事情节,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迎合蒙古族听众的语言习惯,因此在乌力格尔的文本中对原来的文本进行口语化、民族化的改写,使之更贴近蒙古人民日常语言模式,增加生动性,使语言通俗易懂,这种做法让我们想起晚清的林译小说,蒙古族艺人在吸收汉族文本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配上乐器说唱,这对于汉族文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传和吸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探求蒙古族乌力格尔对汉族古典文学文本改编与再创造的意义

这样一个过程,无疑是蒙汉文化交流史上极具价值的一幕。如今蒙古族乌力格尔融合了现代元素,创造许多现代文本,使之更加鲜活多样生动,出现像“好来宝”这样综合性的曲艺形式,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在蒙古族地区流传更加广泛,也深得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是蒙古族艺术节必有的项目。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乌力格尔显然的成了蒙古族人民的重要民族文化标志,也中华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中璀璨的一朵。在一个以汉族文化占强势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国家里,处理好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吸收汉族说书艺术,和汉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创造出如此具有生命力的曲艺形式——乌力格尔,其过程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以上引用的关于乌力格尔的汉语翻译文本

古典文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 欣赏 时间因素 主体因素

文艺理论家在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探索与实践中,对其散发的动人魅力与感染力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与表达。特别是对于古典文学作品在生活体验与艺术表现上的成就,更深深的折服和感动着读者。可见,加大对古典文学作品魅力构成因素的分析,从审美情趣上来解释古典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建构主义从认识论上得出,文学作品在审美意识活动中所传递的心理效应,是建立在审美客体的美学结构与审美主体的心理认知基础上,也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统一。因此,为了探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将从时间与主体两个因素来着手,探讨古典文学作品的感人力量。

一、时间因素在古典文学作品欣赏中的作用

从文学欣赏活动来看,心理学家闵斯特堡提出“如果你想知道事物本身,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把那件事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分开,使你的意识完全为这一个单独的感觉所占住,不留丝毫余地让其他事物可以同时站在它的旁边。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结果是无可怀疑的,就事物来说,那是完全的孤立,就自我来说,那是完全安息在该事物上面,这就是对于该事物完全心满意足。总之,就是美的欣赏”。可见,艺术欣赏与自身灵魂在艺术的熏陶与对美的情感升华中,竭力从形象和意境中摆脱狭隘的、庸俗的功利主义,以满足审美主体的超然状态。审美实践与审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从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入凝神关照的思维境界,从而使得欣赏者获得某种特定的审美陶醉就是对美的追求。时间能够产生审美态度的变化,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中,将不可重现的历史事实进行有序的插入,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读者的功利观,也为读者更好的陶醉于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创造了条件。爱之所爱、恨之所恨,乐之所乐、哀之所哀,进而从时间距离中来增强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的理解。与之相对的是,当代文学作品更侧重于对情感的抒发与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多为读者呈现更多的现实生活性。由于当代文学对实际问题的凸显,与我们对社会现实的逻辑理解进行了混淆,往往从艺术世界中将自我的思想集中在文学作品中,以自己的悲欢离合来关照艺术作品,进而带来更多的现实性困扰。如我们在读《红楼梦》时,对于该作品中所反映的现实世界,往往与自身的身心情感进行联系,看着人物角色的命运变迁,感动的不由得泪流满面。相对来说,古典文学作品在现实性干扰上要少于当代文学作品,其时间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难怪朱光潜曾说“艺术是有时间和空间性的”。对于某一时代的作品,看起了距离很近,而作品所反映的距离有时却很远,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变的更富浪漫色彩。

二、主体因素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影响

美学家在对文艺作品的品鉴中,多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地位与价值上进行判断,文艺作品所反映的所创作者的艺术审美活动,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读者能够从阅读中来感受文艺作品的情感与艺术魅力。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实践,也是通过对欣赏主体的能动作用来展现其无穷魅力的。首先,从审美主体的参与性上,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所潜藏的意蕴与魅力,更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思想与精神内涵。由于欣赏者自身历史文化知识的差异性,同样的古典文学作品,其所幻化的艺术感染力也不一致,但其创作手段与艺术形象的构建更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物角色所赋予的开放的性格特征,也为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是提供了富有弹性的思维空间。不同历史时代对审美主体的认知方式与诠释手法也是不同的,审美理解源自审美主体的历史境遇,在不同的欣赏者来说,不同时代所获得的思想与认知也存在差异,所以,同样的古典文学作品,在不同读者的挖掘与思考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及意义,也为不同读者呈现了富有想象的无穷魅力,进而得出文艺作品的意境是无止境的。

相比之下,对于不同时代下的同一古典文学作品,其阐释的思想内涵也是差异的,由于审美主体在对作者的历史境遇的理解差异,其所受的时代性、现实性等观念的制约,以及不同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规范与标准的差异,都给文学作品的欣赏带来不同的观感特征。对于个体的差异性,审美主体是复杂多变的,不同欣赏者因其自身禀赋、修养、观念的差异,在欣赏活动中所调动的情感与心理认知也是差异的,进而古典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图景、作品所反映的情感与思想逻辑也形成了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部古典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读者面前所呈现的艺术世界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有个体的差异性而带来的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差异,使得艺术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同样也从艺术作品的深刻意义上实现对作者所要领会的意义综合。

三、结语

审美活动是奔流不息的长河,对于每一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也是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作品在审美欣赏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也需要从历史的变化与不同时代欣赏者的认知中来构建博大的艺术形象,从而创造出一个个丰富的、奇异的感人形象。当它以这样一个崭新面目出现在后一代古典文学欣赏者面前时就显得熠熠生辉、楚楚动人了。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周全田.论文本意义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