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观经济新闻

微观经济新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观经济新闻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篇

1制约水管单位发展的因素

1.1管理体制不合理

现有的大多数水管单位的管理体制延续了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于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原有的弊端现楼无疑,如权责不明,机制不灵活,个人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等特点。另外,水管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臃肿,管理技术与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的文化、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导致管理效果日趋下降,严重影响了水管单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约着水管单位的生存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1.2融资渠道不畅

发展水利经济,水管单位需投入较大数额的资金,而在事企分开及强化预算管理的情况下,水利经济项目很难从事业单位融资。而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其高额的利息支出也将是严重影响水管单位经济的效益,经营项目的资本积累速度较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各单位对水利经济的融资研究不,。导致水管单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周转困难,造成经济状况疲软。

1.3机制难以突破,产品服务竞争力差

由于水管单位大多是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多年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和传统,在经营实体的内部管理上,很难按真正意义上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运作。且在承担了大量的公益性责任的前提下,又要为单位的稳定和发展进行水利经济经营活动,同时,单位内部经营性和公益性资产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企业化运作的政策保障不健全,人员向经营岗位分流的阻力较大。实行“内部管养分离”又面临老的人员难以安置,新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加上一些外聘的临时人员缺少相应的培训,由此造成了生产的产品、服务的标准同社会上同类经营行业有一定差距,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1.4经营资质不够

目前,水管单位的经营项目较多,目前国家对企业资质的管理更加严格,除一些主营项目外,兼营项目的资质申报比较困难,影响了水管单位的整体综合经营效益的发挥。另外由于国家对经营资质的标准作了调整,一些单位经营资质的经营范围比以前的有所缩小。这种情况造成水管单位,规模发展过小,难以形成一定的产业群,影响水管总体效益。

2水管单位创收效益建议

2.1切实加强水利工作的领导,树立水利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发展水利经营,是水管单位在抓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推进水管单位经济增长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加快水管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水管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水利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分管负责人大力协助,同时要有得力的相关人员具体落实。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体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树立水利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一是市场经济理念。要立足市场,勇于竞争,通过市场优化配置水利资源,做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加销一体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资本运作理念。要强化经营水利的观念,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科学、良性资本的运作,实现水利单位的增值保值。

2.2多方位扩展水利建设融资渠道

对水管单位来说,虽然上级政府财政每年都拨专款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但其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话虽李建设的需要。当前,大多数灌区与泵站最突出的问题是渠系不配套,防渗率不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灌区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配套和防渗的力度。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搞配套,其投入或记入股份参与管理,或作为贷款记息。总之,改革政策要宽,方法要活,只要有利于搞活搞富灌区的措施都应大胆尝试。

2.3合理制定水价

首先,根据水价改革的基本理论、水价核定的基本原则和水价确定的具体方法,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水价成本测算,使灌溉水价达到成本水价,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其次,用水要实行“以单位面积定量,计划用水”的管理办法,在各级渠道上建立计量设施,水费计量收取,超用加价。

3.4加强横向联系,团结协作,加快经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一是水管单位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积极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助帮助,在税收政策上能够给予最大优惠。同时利用地方的信息、资源渠道,加强合作,实现收入的增长。二是水管单位之间进一步扩大交流。加强水管单位之间的协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互相带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把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象重视水利技术人才一样重视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速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懂经营、善管理的水利经济干部队伍。

3结语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各国经济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目前我国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订单减少、贸易额骤降、库存积压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化解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是每一个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经济管理创新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进行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都陷入了不景气的状态,根据世贸组织统计显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贸易额呈下降趋势,2009年全球贸易额同比下降超过20%,虽然2010之后全球贸易开始回暖,但是中国经济的弊端也暴露出来,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放弃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新技术,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案,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主要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部分产业还依赖于出口补贴,产品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案、组织经验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们的企业大多面临着组织松散、企业认同度低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必须要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1.经济管理走向综合性

在后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企业的经济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变为对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现代化的企业以价值形式为基础,用科学的手段,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经营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经济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联系加强

在过去的企业管理中,各项管理工作偏向于独立的管理过程,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资金的应用和调配将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有机联系了起来,在经济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企业经济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每个员工的自身收入与福利,可以说,经济管理涉及到了企业所有的下属部门和人员。所以只有创造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让全员都积极参与到经济管理中去才能有效推广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3.财务管理机制重要性提升

企业月度、季度、年度的财务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内部要建立专门的财务机制和科学的部门预算制度,实现企业部门预算细化,让企业的财务支出和收入都有章可循。同时,通过对过去一个经济阶段的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济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指标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相关方针的制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建议

1.更新经济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手段

一个企业的经营观念决定着这个企业的整体走向,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要适时引进危机管理策略和新的战略意识,不断更新企业员工与领导阶层的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通过新的战略意识的引进和管理观念的更新,让企业领导能够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目标和方针。同时,在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领导要注重技术的创新和新型管理方法的引进,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特点,从全局把握,抓住知识时代的特征,强化人才的培养。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才与技术就是企业的两大核心,只有重视人才资源的获得,强化知识管理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制定新的经营战略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营战略的创新,企业必须建立全新的经营组织结构,实现企业的弹性管理。企业要改变过去死板的组织结构,采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创新企业的经营联盟和品牌。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将生产、技术、销售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固定的企业间经营联盟,增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中国的企业一向不太注重品牌战略,很多企业都是以代加工等低水平生产模式为主,容易受到其他公司的牵制和冲击。企业要想在经济的长河中走的更久更远必须要创建自己的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3.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制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而财务管理机制的目标就是让企业血流通畅。在企业内部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约束机制,明确企业的每一项收入和支出,建立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专项制度。加强对于电话费、办公费等费单的管理,使得企业的财务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要细化部门的预算,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能力和计划能力,根据每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调整预算的定额标准。建立企业的财务盘存登记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盘存,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进行相应的实地盘存。对于办公用品、材料、存货等实行定额管理制度,或者计划价格制度。最后,要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子科技的广泛应用,网络式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主流,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数字化,还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远程审计、远程报账、远程查账等远程处理工作能够完整。财务管理信息化也极大地减轻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够实现数据集中化,可以用图标等形式将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直观地表现出来,方便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及时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彭龙.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2(05).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报纸微博 新闻生产机制  去中心化 再中心化

一种新型的交流式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客”, 2010年以来在国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国内大众传播进入一个“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而报纸微博即“报纸官方微博”正顺应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报纸新的传播渠道,成为近年传媒领域重要的创新性变革之一。那么,报纸微博如何成长为报纸新的传播平台,如何重构报纸新闻生产机制,打造报纸在数字阅读时代的竞争力,超越同质竞争达到“创异”竞争,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对报纸传播平台的延伸

报纸微博,是传统报纸在互联网上开通的官方微博,是报纸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早在2010年就有报纸推出自已的官方微博,但此类微博真正火爆是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进军微博,开通微博、微博直播、微博访谈、微博调查,这次报道无论参与媒体规模、微博用户数量与报道形式创新都超过以往。据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的“上海市全国两会认知与评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微博、社交网络等关注两会信息的公众比例超17%。①这说明报纸微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以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载体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报纸微博诞生的背后,其实是传统报纸“载体危机”的外在表现。与微博表现出的信息及时快捷、内容短小精炼、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相比,传统报纸的载体缺陷和不足暴露无遗,主要表现在介质差异、成本差异、时效差异、空间差异、核心读者差异上。报纸既消耗大量纸张资源,又实行逆价发行,因而造成介质及成本差异;报纸的出版时滞与微博的即时、动态、滚动相比形成极大的时效差距;报纸的特定区域发行、报摊零购与邮局发送等传统模式与微博的全域化、无疆界的新型传播形态相比,造成读者接受空间上的巨大差距;报纸读者的中老龄化和与微博用户的年轻化、知识化、精英化相比,形成了核心读者群的差异。这些都成为传统报纸进军微博的巨大动力和创新尝试。

那么,报纸微博的出现能否为长期笼罩在“衰退论”中的报纸提供新的生机呢?从报纸微博的技术特性看,它具有其他微博一样强大的即时信息传播能力。这种传播能力能把最新动态信息以短信方式发送给手机用户和个性化网群,在时效上不仅是报纸无法比拟的,也远远超越了连线、视频、博客的速度,这就是微博具有的“零时间优势”,这一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报纸的时效劣势,弥补了报纸的时间短板。更重要的是,当一条新闻以即时的形式通过微博传播后,并不是这条新闻生命的终结,报纸随后可以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跟进。如此一来,更多的微博读者会关注到报纸的新闻进展,相当于提前免费打出了“预告性的导读”和“阅读提示”广告。此外,报纸微博还具有自身的公信力优势。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为例,依托华西都市报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及其官方微博信息时采取的严格的把关流程,与大众草根微博纷繁杂乱、难以求证的信息相比,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的公信力要高得多。这种公信力如果运用得好,无疑会成为报纸传播平台延伸的重要基础,对于报纸进军网络、聚集人气、开拓数字报纸市场有着相当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闻生产机制的创新与变革

报纸进入微博领域后,不但面临媒体微博之间的竞争,还有与众多个人微博、名人微博、草根微博的竞争。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媒体微博与个人微博的地位是平等的、技术特性是相同的、方式与用户使用是一致的,因而报纸微博在新媒体市场并没有特别独到的优势和长项,相对于一些名人博客和精英博客动辄数十上百万的粉丝和流量,报纸微博还处于人气不高、流量不足、粉丝不稳等状态。但尽管如此,处于初级阶段的报纸微博仍然为传统报纸带来了一些新闻生产机制方面的创新性变革:

一是以“话语释放”为特征的新闻生产去中心化。传统报纸在日常报道中面临着不少的话题制,报纸的高成本和版面容量有限,导致报纸必然用严格的新闻价值标准去筛选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这实际是一个中心化的新闻生产模式。而报纸微博的出现,为报纸内容生产带来一定的解放,形成以“话语释放”为特征的去中心化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一些微小琐碎的生活话题、服务信息、娱乐话题能够大量进入报纸微博,而且也表现在采访中记者的零星感受、即时见闻和动态消息也能第一时间进入微博。不仅如此,“去中心化”的特征还表现在由于用户使用微博的门槛较低,微博信息的低成本和易得性,大量用户可以直接加入到报纸微博的话题互动中,进一步推进了新闻信息和扩散速度。比如对“药家鑫杀人”案件的讨论在博客中就多次形成热点而受到读者的关注。而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一个小时后,新浪微博上已经可以搜到网友上传的起火大楼各个角度的图片,这样的全民生产信息和传播新闻的景像,的确消解了传统中心化的新闻供给模式,而报纸微博迅速加入到微博群体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传统报纸严重的时效差距造成的被动局面。

二是以“话题圈”为特征的再中心化和再权威化。前面探讨的是传统报纸利用微博平台,参与社会性话题的讨论,提供多样化话语表达的平台,使话题走向更加细碎和生活化的广阔空间,形成去中心化的内容扩散。而事实上,报纸微博由于自身的媒体属性,编辑记者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报纸微博进行选题的预测和集纳,从而为报纸新闻策划作准备。这样,微博内容和主题可以逆向通过报纸报道出来,实现报纸微博内容的再中心化和再权威化。如《新快报》在2010年7月在新浪在微博中持续发出“问卷调查:‘何为广州文化灵魂’,22日起连续在报纸上推出《广州,等待灵魂跟上来》系列专题,将网络主题搬到报纸版面上来,②让微博主题成为报纸的中心话题。某种程度上,这才是报纸微博对于传统报纸的价值所在。微博因此成为报纸新闻的重要生产来源,如华西都市报开办了“微新闻”版面,专门选取和报道那些微博新闻中有价值和有意思的内容。

三是以“聚合与扩散”为特征的内容传播机制。微博产生于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之中,它适应了人们意见多元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微博的兴盛,加剧了这种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趋势。但是,报纸微博与报纸的结合,却可以改变这一碎片化的传播现状:一方面是报纸可以“聚合”微博内容,形成新的报道主题。华西都市报记者在微博上得到“成都地铁站名没有数字编号”的线索,便围绕成都地铁站牌该不该设数字编号做了一组策划报道,并开通读者意见征集热线,结果出乎意料地火爆。③这就是报纸微博为传统报纸提供了信息聚合的来源。当然新闻“扩散”的例子就非常多了,每当报纸把一个个重大的而又和读者密切相关的话题放入微博的时候就会激起读者的极大反响。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报纸和报纸微博之间实现“碎片化信息的聚合和主流信息的扩散”,从而产生一种互动的、双向的新闻生产模式。

转贴于

三、报纸微博对报纸竞争力的提升

报纸微博是报纸进入新媒体领域的桥头堡,也是报纸应对网络竞争的重要手段。虽然报纸微博是否会改变媒体传播格局还无法过早得出结论,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去分析报纸微博对报纸竞争力的影响仍然极具价值,它可以为我们判断报纸进军微博的发展前景提供参考。下面,主要分析报纸与报纸微博实现竞争力相互提升的策略。

(一)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提升竞争力。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议题安排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关注事实和意见的先后顺序。根据这一理论,传统报纸与自已的官方微博实际上可以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来提升各自的竞争力。传统报纸,尤其是一些都市类报纸定位于大众化的市民生活报,其主题和内容大多服务于市民读者,而其微博定位于年轻读者和都市读者,这两者都具有共同关注的题材内容,因而可以找到一些具有交叉主题进行互动报道,从而提升报道的影响力。一方面,报纸的主流议程可以及时地向微博领域的延伸,同时向微博背后的社交圈的延伸。如《羊城晚报》的微博诞生在2010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两会”。当时报社讨论决定利用微博在网络的传播功能,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微博发言,同时每天在《羊城晚报》上开辟“微博”版,把微博上的主要内容加以整合刊登。④这样,主流议程就渗透到了网络空间。另一方面,报纸微博可以利用时效优势“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2011年“两会”期间,不少媒体都进行了微博直播,如齐鲁网开设“两会微博直播”;华西都市报、新浪网、腾讯网联手推出“华西都市报记者微博直播两会”等等,先利用微博快速快捷的特点,抓住传播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信息及时出来,预先形成网络热点话题和议题,再通过第二天的报纸加以深度报道,形成报纸的传播议程。

(二)通过“影响力共享”来提升竞争力。

传统报纸要想在网络世界打开一片新天空,在年轻读者市场中分一杯羹,就不能只让报纸微博穿上高科技的外衣、挤上数字化的舞台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影响力共享”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011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过程中,华西都市报微博直播了“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大型采访活动,推出了“微博接力看四川”活动,发起了“5·12”三周年“微博感恩”。这些活动中,并不完全是报纸微博自身所能完成的,它是通过报纸的策划和启动,将活动的影响力传递到报纸微博上,形成影响力的共享和双赢。报纸的活动就这样通过报纸微博的传递,及其背后几何级数量的微博圈子的关注和发送,让很多没有订报和读报的读者了解到这些信息,进一步放大报纸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著名导演冯小刚曾把自己的微博形容为“我终于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了。对于报纸而言,拥有报纸微博何尝不是如此。

(三)通过“营销互动”来提升竞争力。

在追求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诉求中,如何营销自己是所有传媒面临的重要课题。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微博用户已达1.95亿,在如此众多的微博中要想脱颖而出的确是一件难事。对此,报纸微博不可能通过自生自灭的方式壮大自己,必须依赖外力的推动,借助报纸的提升,将报纸的优质资源配置到微博平台上来。如《华西都市报》每个记者都有个人微博、报社有官方微博、一些品牌栏目和版面也开通微博,这些众多微博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个营销平台,一方面是促进了报纸微博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使传统报纸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

总体来看,与鱼龙混乱、良莠不齐的其他各类微博相比,报纸微博的出现,将是微博世界中的幸事,它将有可能对那些滥用微博资源进行无聊炒作、无端发泄、无中生有的乱象进行拨正和引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高科技途径和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报纸微博将极有可能改变未来报纸的基本面貌,更加方便快捷地把新闻现场呈现在我们眼前、把声音传送到我们耳旁、把新闻带到我们身边。当然,报纸微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对传统报纸带来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注释

①陈怡:《两会报道之新媒体关键词点击》,《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4期。

②任晓敏:《报纸与微博融合现状分析:碎片化丰富新闻报道》,《传媒》,2011年3期。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传媒;文化产业;传媒;电信

城市传媒是中国近年来新媒体市场难得的好方向,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迅速活泛发展。文化产业,顾名思义,与文化密切相关,是现代网络世界的新宠,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生存发展的事业,结合先进的技术和长盛不衰的文化,推进城市传媒产业突破试点实施阶段,进入普及阶段。“城市传媒”的小苗正在我们身边渐渐发芽。

一、城市传媒的新产业形态定位

城市传媒新产业形态的形成主要是对原产业技术的融合、业务( 市场) 融合和企业组织融合等各个方面。

(一)城市传媒的技术形态

现在与过去相比,不会再过分依赖固定的传送网络线路和终端技术,不再把各种媒体设施与技术业务割裂开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巨大飞跃促成了现代媒体的简便化、生活化,将文档、相片、声音、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这就完成了传统电信、广播电视、计算业务的联合发展,同时淘汰了一部分过去的功能单一的信息产品,促进新的产业产品的火热发展,融合了各个产业原本独立的通信链。

可以把城市传媒简单的解释为各种网络形式在继续发展优势特点的基础上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从网络的各个层面来说,首先走向传送技术的统一巅峰,其次把网络连接起来便于共同进步,最后在功能和实用方面,交叉运行,同步起来,达到一软件多网络形式的目标。技术融合最重要的两方面是传输通信层和中间网络层。

(二)城市传媒的业务形态

如何在业务上达到融合,应该从技术融合得到的成果出发,把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进行拓展,推陈出新,取旧精华,去旧糟粕,延长产业链,铺开产业网络。计算机网络借助音频信号的发送接收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轻用户付费压力的效果,朝着这个目标发展也能够有效率的推进IP网络走向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在电信业的发展中,保存了过去低速数据和语音传输的优点,并扩展到视频通信等宽带业务发展。广播电视网已经进入新领域,主要方向是数字电视、数据传输、电话业务、高清晰度电视以及点播电视,与此同时还要扩大其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通过扩展这些业务使他们之前产生交叉。

(三)城市传媒的企业形态

三大产业从之前激烈的竞争关系转为队友关系,并行发展、通力合作,业务和市场的融合交叉促进了其相似产品的研发与出售,具有相互替代的特点,技术上的飞跃使他们之间又发生了竞争关系,三个产业即合作又竞争,形成良好的企业融合状态。新的融合关系的出现可以淘汰掉原来单独发展、竞争激烈的模式,在并行中互相竞争,在交叉中优势互补,有利于市场环境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促进了企业的高速发展。诸如华数传媒这种优质企业,产业之前交叉融合,无法清楚判断其产业归属。

二、城市传媒集团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创新

在未来城市传媒发展趋向平稳之际,会产生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叫做“大文化产业”,凯文・曼尼(Kevin Maney)曾经提出“大媒体产业”,用来概括包揽多个信息传播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组成的产业体系,而“大文化产业”表达的是数字融合、媒介融合和城市传媒,通过跨越传统的产业界限,由信息传播技术形态升级转变带动产业形态的改变。进入新的阶段,产生新的产业管制并严格遵守,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的信息传递。这就是对于新兴的文化产业的展望与目标。

大文化产业的进展可以由产业融合的不同范畴和发展状况进行划分。大文化产业,首先是本文重点解释的城市传媒问题,也可以简单的阐述为技术融合的进展,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依托,多项技术合理利用,极大的促进城市传媒的发展;其次是产业之间的融合,不同产业之间打破原有的严格的界限,实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互联网行业、广播电视行业以及电信行业的融合,通过企业组织、市场、业务和监管的融合统一,跨越更远一步的障碍。最后是大文化新产业逐渐成型的阶段,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一个以互联网为生存基本,一个以广电业为核心业务,两相并行协调发展,从而能够覆盖全方位的信息产业文化。由此我们推出,这场产业的大变革将不止步于简单的在微观范围内的融合和改变,它会放眼于更广阔的大文化产业群的发展。当然,这是一次新的质变,是一个不断的融合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进行组合和叠加,不同的技术形态、不同的产业形态充分结合,利用相互的优势作用形成最佳的效果,以达到最终的改革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的出现及运行是由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构建出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亮,罗霆. 城市传媒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定位与经营管理创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1:18-20.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经济把对人才的要求推向新高度。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课程,在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的背景下,也应当不断革新,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本文对在当下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浅谈几点优化改进的策略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当下,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偏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其教学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用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实践活动,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然而,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觉得微观经济学太过抽象,本身有种畏惧心理,而且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选材的局限性,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实际案例,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由于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就很难提高。

(二)课堂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解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和接收,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的授课方式,而且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单一,缺乏趣味性,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参与的主动性也差。依据金字塔学习理论,主动性学习的方式知识保持率最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探究出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借助实验教学资源及其他辅助手段,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目前,我国大部分财经院校的微观经济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层次不鲜明,没有像国外的教学目标那么清晰,国外的学科设置主要有基础课程、高级课程、研讨班等级别,学习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别化。相对国外的课程设置,我国多数财经院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层次模糊,多数都将经济学课程设置成专业基础课,造成学习阶段分化不明显,教学目标不清晰,而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就造成学习分化越来越大的现象。其次,我国学科之间的划分界限比较严格,就造成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性学科,缺乏与其他学科交叉,也就会造成对学科前沿的发展关注度低下,不利于学科的教学成果。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更新与优化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各种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及分析能力,对于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的设定上,应以经济直觉为首要目标,展开数理工具的辅助教学,重点突出实践教学部分。“经济直觉”是学习者对经济能力的一种自我感觉,是经济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直觉。对于初涉经济学的学生,更要注重锻炼他们的经济思维直觉,对他们以后的知识构建大有帮助。“数理工具是帮助学生掌握数理分析的一种辅助学习工具,教师教授学生使用数理工具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经济能力。“突出实践”体现得是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理念,要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全面更新和优化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实际运用能力。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微观经济学课程需要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经济实用能力。

(一)还原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还原情境法,选取典型性案例,借助环境和情景进行设计,把交易过程尽量还原,使之贴近现实生活,增加学生对现实交易的认知和理解。目前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很多都是国外事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让学生难理解。因此,教师在选取案例上应结合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得实际情况,可以从网络、报刊上选取新闻热点做案例,不仅让学生感觉亲切,也能激发学习热情。例如:教师以春节购买车票为例,帮助学生加强对供给弹性和需求规律的理解;以明星演出设定不同价位门票为例,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消费者剩余及价格歧视的理论知识。以还原情境法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情境的体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经济敏感度。

(二)循环体验法进行实验教学

国内很多高校都在经济学课堂中引入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研究潜能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循环体验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应用能力。例如在我校设计得实验课上,学生就可以运用软件模拟企业运营流程,学生通过模拟采购原材料、研发和销售产品环节,增加对企业运营的认知。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练习方式,完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