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主题
第1课 新环境,新起点
执教
教学目标
1.明确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变化。
2.了解新环境,认识新同学,感受新生活,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感受并理解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需要了解学生在进入中学生活后的心理感受和需要
活
动
过
程
课堂设计
修改案
一、我诉我心
(1)阅读体验。让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主人公的经历。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进入中学后,主人公对自己的认识是怎样的?你怎样看主人公的变化?你在进入中学生活后有哪些感受?有什么困惑?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进入新的环境,我们会面临很多方面的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都是正常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面对新的环境产生各种感受是正常的。
二、心海导航
(1)阅读思考。让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归纳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你采取过哪些方法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对每位同学来说,我们都会经历一段调整自己原有认识和行为的过程。
经历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有些你已经尝试过,有些可能还不完全了解。后面我们进一步通过活动来帮助大家度过中学适应阶段。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明确尽快适应中学生生活的方法。
三、活动在线
活动1 找不同
(1)引导学生思考:进人中学生活,我们都面临一个新的环境。你感受到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有哪些不同?请写在表格中。
(2)分享交流。分小组进行交流:我们认识到中学和小学有哪些共同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适应中学生活,你有哪些建议?
(3)总结归纳。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小学
进人中学,是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对改变,调整
心态、积极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设计意图:认识中学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分享适应新环境的方法。
活动2 我们的校园
(1)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活动要求。
(2)画出校园平面图,并和同学可以让学生分享交流。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并介绍校园,分享平面图中最喜欢的部分,以及对自己三年初中生活的期望。
(3)总结归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进人中学,我
们在新的校园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尽快融入新环境,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并了解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活动在线3 请你记住“我”
(1)教师说明活动目的和活动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2)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是
如果发现什么?记住了多少同学的姓名?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更多地认识新同学?
(3)教师总结:记住新同学的姓名,意味着一段新友谊的开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多结交些新的朋友吧。
设计意图:明白记住同伴姓名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尽可能多地记住同学姓名拉近彼此的距离。
四、小贴士
(1)指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
(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方法,现在更重要的,就是把这些方法落实在行动上。
设计意图:掌握一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方法。
感悟
收获
课后延展
鼓励课后多认识新朋友,尽快想办法记住更多人的名字,一遍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新环境,新起点
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当年朱熹和弟子们读书的那间教室,老师的椅子在讲台一张桌子后边,下边是学生们的书桌和椅子。边上陈列着他们读的书。我看了一下,惊讶地发现,他们读的书中没有同时代人编写的教材,只有古老的四书五经之类。学生在教室静读,读不懂了,就问老师,老师间或有讲解,或外请一些如陆九渊之类的名学者在此授课,这些老师们心心念念的不是创建自己的学科体系,而是引导学生们进入经典,不是口口声声的“我觉得”,而是念兹在兹的“经上如是说”,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
这使我想到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照雅斯贝尔斯的设想,人文教育其实就是读经典、读大书。对孩子们来说,越早开始读越好。雅斯贝尔斯甚至认为孩子们从小读书只读经典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别的教材,所谓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学科教科书,等到十多岁之后再开始教也不迟。教材是普通学者编的,经典却是大师写的。只有早早学会跟大师对话,孩子们才可能学会拒绝精神垃圾,养成良好品味。所以,戒网瘾用电击不是办法,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趣。高尚情趣的培养需从经典入手。
古罗马的贵族家庭会聘请训蒙师傅来带孩子们背诵、阅读和理解经典,像中国古代的西宾。教师们的任务不是兜售自己的知识,而是忠实地教会孩子们读通经典。此乃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滥觞之根源。美国新人文主义巨匠欧文・白璧就盛赞古罗马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甚至以此贬低180年后经由法国启蒙运动而产生的人道主义理念。人道主义重普及,人文主义重提高,其区别可见一斑。
而犹太民族则要求孩子到了12岁就必须会背诵希伯来文《圣经》。《圣经》对他们民族来说,乃书中之书,家长每天都有责任给孩子们讲解。这样一来,晚上最宝贵的时间不是献给电视,而是献给经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熏陶成“律法之子”,不管身处何方,血管中都流淌着经书的血液,使这个民族,哪怕历经近2000年流亡漂泊,仍能凝聚成国。
这也使我想起小学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小学课本,而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固然课本也有名著节选,但大都经过改写,在最能背诵经典的阶段,孩子们背过的不是名著,而是这些拙劣的改写或时文。若非读了莎士比亚著作,以后能否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这也正是我自己动手写作《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经典比教材重要,或者说经典是最好的教材?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古老经典才是“源头活水”。
英国“朝圣山三巨星”之一的迈克尔・博兰尼,特别提到一个人若要有真正创新,必须得有特别沉潜力,这种沉潜力首先是回到经典的能力,在不断、反复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一个人得到某种“支援意识”,这种“支援意识”不同于“集中意识”,是人知识结构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部分。
其实,没必要说那么远,我们平时所谓“名师出高徒”、“三代出一个贵族”或“三代出一个厨师”等类说法,不都强调传统积淀和家学渊源的重要吗?这来不得半点虚的。要成为钢琴家,你一定要勤练大师的乐曲,否则打开琴就谈那叫“乱弹琴”。要成为书法家,肯定得临摹碑帖,否则那叫涂鸦。
关键词:儒家;社会教育;价值取向
一、儒家经典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下的普及教育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指教育没有等级划分,所有的人在教育面前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这一教育理念由孔子提出并实行。这一理念下,教育成为了公平的一项衡量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教育公平,让庶民也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有教无类”发展到现代来讲,最能表现其含义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等导致很多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落后,很多孩子读不起书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供他们读书,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公平的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根据经济条件将他们排除到教育体制之外,这项措施在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二)德才兼备
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主张的“仁”与“礼”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儒家经典著作的四书五经更是主张以“礼”服人,以“礼”见德,所以道德教育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到现代,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学校开展的道德教育课程以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看到现代教育对道德的重视,因为无论在任何时代,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道德缺失而空有才华,是不会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孔子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三)“和为贵”下的和谐社会
儒家经典向来提倡“和为贵”、“仁义礼智信”等等做人的基本原则,这种观念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这种和平主义理念以及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一直遵循的基本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爱好和平、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念。发展到现代社会,这种“和为贵”的思想更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核心原则,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推动了儒家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现代教育开始更多地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儒家经典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和谐、和平的教育观,推动教育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二、儒家经典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借鉴意义
(一)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
文明是一个人文化水平及素质的全面表现,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也是通过其文明程度来展现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明是十分重要的。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认为只有“为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实现个人文明水平的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这个人文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存在于人们心中,更重要让整个社会都树立起文明的价值观,只有个人文明才能成就社会文明,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人文明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课题,只有人们的文明程度提升,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只有真正地树立了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
(二)重视平等的价值观
由于儒家思想的创立背景是在春秋战国的战乱环境下,所以不难看出的是儒家经典所崇尚的最高目标就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儒家学派还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同社会”等一系列假想的美好社会环境更是表现出了社会稳定、民众平等的观念,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来表现人人平等的观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地位,其中的“平等”思想更是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儒家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的建立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施行“仁治”与“礼治”,对待贵族与庶民应该采取同样的刑罚制度而不应该区别对待,这种人人平等的理念成为我国历史发展中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在现代社会中,平等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价值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实现社会的平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诚信的价值取向
儒家教育中对于诚信的描述相当多,不论是“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还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都代表了儒家学派对诚信理念的认可,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崇尚诚信的精神风貌,背信弃义与奸诈小人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而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违市场诚信交易原则的情况发生,造成经济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在此种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儒家的诚信观念,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去进行市场交易,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社会树立诚信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结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传统国学的知识学习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儒家经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许多领域当中,不但在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也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儒家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儒家经典的社会作用,更加关注教育的现实意义,确保知识培养与道德培养的同步进行,实现人与社会的高度统一;其次要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后,要进一步巩固国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儒家经典以及其他传统国学知识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推动现代教育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继承和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发扬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敏,论儒家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现代意义[D].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
“大学者”是“大人之学”,其要旨在“复其初”,即是要发明本性,恢复人的本来面目,进而可以“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1]3。在《大学》这本讲“古人为学次第”的书中,先贤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6这段话的内容就是传统士人再熟知不过的“三纲领、八条目”。“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3,由《大学》这里陈述的旨趣与次第我们发见,“三纲领八条目”的核心与归结点在“明明德”,也就是说“明明德”是“大学”的根本意旨所在。那么什么是“明明德”?“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1]5在先贤看来,“明德”是人天生的、能“具众理而应万事”的禀赋,这种禀赋就是人根本的德性;“明明德”就是发明这种天生的“具众理而应万事”的德性,就是《中庸》所言的“率性”之“道”[2]21,回归生命实相。
《中庸》是古代“大学”教育的另一本重要书籍,“率性之谓道”是其核心观念。《中庸》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修道”,所谓“修道之谓教”。由上可见,中华传统的大学教育就在“修道”,教人回归生命实相。这种“修道”,从教师而言就是“传道”者,从学子而言就是“学道”者。就教师“传道”者而言,古人有许多绝佳的范本。先秦时期,“万古师表”的孔子是典范的传道者。孔子有“朝闻道,夕死可矣”[3]80、“君子谋道不谋食”[3]19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107。孔子“学以致其道”[3]215,通过“学道”成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对于“传道”,孔子志于兹,思于兹,践于兹。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62、“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3]164孔子为师传道的基本原则便是“知行合一”。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那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是以其高尚的师德,卓绝的师能,由志于道,到悟道而传道的。而“知行合一”是孔子传道为师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也成为了后世为师者乃至古代士人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唐代,“百代文宗”韩愈则是旗帜鲜明地倡导儒家道统。“明先王之道以道之”[4]23,此道统之“道”内涵即关涉宇宙万物人生的真谛、实相。就儒家而言,多从伦理道德入手来领悟、践履人生真谛的“道”。韩愈自觉担当起使儒家道统发扬光大、传之久远的历史使命。在他看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61,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要向老师学习“道”:了解领悟宇宙万物人生的真谛、实相。
从伦理道德的践履来“悟道”而“传道”,儒家师者的这种使命,在南宋大教育家朱熹那里可谓充分发显。朱熹创办过“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在其制订的《白鹿洞教条》中,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确立了孟子提出的“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主张为教育宗旨,认为“学者学此而已”;并将《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书育人的门径,要在知行合一。朱子讲学重在传道明道,强调知行合一,其思考、行为的核心围绕着“道”(宇宙人生实相)展开。如果剔去其在“道”的体认中泛道德化倾向的偏颇,朱子体道、悟道、传道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朱子看来,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明义理,修其身,推及人”,而不只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朱熹的《白鹿洞教条》为明清两代的书院和官学普遍采用,说明其影响之大。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一生“学为圣人”,由他向弟子传播的“心学”思想完全是建立在对生命实相体悟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意趣就是“致良知”。他认为“良知”就是人生真谛、生命实相,而“致良知”就是阳明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至于如何“致良知”,阳明认为首要的就是要教育学生“立志”:“志于道”,由此前提再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学道可期,“良知”可致。传统教育体现出的这种“传道”、学道的教育理念,薪火相传直到清代乃至近代。清代书院林立,围绕着“传道”的教育理念,不同书院授课内容丰富多样,经学、实学、史学无所不有。师生传道、学道,教学相长,呈现出一种更为活跃态势,所谓“同堂共学,朝夕追随,赏奇析疑,互征心得”。清代这种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交流、自由探究学问的教学导向,其围绕的核心还是“志于道”。#p#分页标题#e#
进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继续秉承着传统“传道”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民族双重危难中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119,、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等等大学校长无不具有这种担当。主张大学教育应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由他倡导的思想自由、民主精神已经成为北大绵延不绝的火种、传统,而北大也为现代中国大学教育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楷模,北大因此成为了具有“传道”传统之“大学”的意味,而北大中文系在其中起了特殊作用。由此可见,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通过大学理念的建立,很好地秉承了“传道”教育理念的优良传统。由以上简略的梳理,我们已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以“传道”为核心、培养健全之人的教育旨趣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良苦用心。作为讲授传统文化课程的古代文学教师对此当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应当说在秉承传统“传道”教育旨趣方面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古代文学课程内容面对的是大量的传统文化精品,这些精品中充满围绕着“道”、以实相思维展开的对人生、宇宙真谛的卓越领悟与精彩阐述。当今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还困顿于它的现代转换、现实意义,传统由“传道”建立实相思维、培养“具众理而应万事”之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不是可以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吗?传统“传道”这种教育理念与实践正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大学教育乃至文学教育急需的思想资源。古代文学中那些优秀作家及其作品,历经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其中可为今人汲取、借鉴的东西很多,尤其是优秀思想家、文学家们对实相思维模式的体认与运作,是最具核心价值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文化素质教育
一、发展智慧,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底立本
儒家教育把发展人的全面智慧作为根本追求,以培育和造就通才为鹄的。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即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用中国传统语言表述,就是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群己之分,合内外之道”,正确认识天、人、物、我,把握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者、人与己的关系,开发自我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自由。
为发展智慧,实现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儒家一是强调修身立志。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把立志追求高远的道,提升心灵境界作为修身立学的第一要务。这本身符合“动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重要内驱力”的心理学规律。潘光旦先生认为,“志是心之所在,心之所止,是一个人生命比较清楚的目的,也是要打定一个健全的立身处世的主意。”[2]儒家“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为养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教,成为自宋以降历代知识分子的内在价值追求。二是突出道器并重。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绘事后素”[3],即要造就优秀人才,先要发展人的素质。儒家以六艺教人,六艺首先是“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典,同时又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这种重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的教育实践,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体现了儒家道器并重的素质教育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三是强调道通为一。人类知识在纵向上,用中国传统概念可以表述为道、学、术三个层次。“道”与价值追求相关,是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为人提供安身立命基地和精神家园。“学”与专业理论相关,为人提供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术”与现实应用相关,强调用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为人提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方法。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强调用以“道”贯穿思想、认知和行为的全程。有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贯通道、学、术,做到从知识到技能再到心灵境界的全面关照。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立志为先,以体道为本”,把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将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的教育思想,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融合,提出了“塑造高峰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教育理念。[4]一是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接触大师、接触优秀的文化成果、产生心灵的震撼,启迪智慧发展,从他人身上间接获得高峰体验,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二是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和科技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体验美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痛苦中动心忍性,增益能力,树立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信心。
为塑造学生的高峰体验,学校着力建设了“三高两进”为主要特点的高峰体验教育平台。所谓“三高”即以“高水平讲座和课程”、“高层次大型活动”、“高层次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层学术活动,强调活动的高端性,以开阔眼界和提升境界为主。所谓“两进”即通过开展“学术大师文化名人进校园”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强调活动的吸引力,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精彩人生,树立高远志向,通过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追求美。自1999年以来,学校延请和组织科学大师、文化名人和人文名家数百名来校讲学,举办高水平讲座2000余场,合计听众40万人次,举办高雅艺术精品活动以及高品位大型活动数百场。充分发挥了重大学术活动、科技比赛的创业创新淬炼作用,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发挥了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作用,有力提升了广大同学的审美视野、精神品格和创新能力。
二、研经习典,增强学生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素质教育兼具文化和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传承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天然使命。经典是民族心灵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经典教育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认为,“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5]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指出,“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但使国性长存,则虽被他种之制服,其国其天下尚未真亡。”[6]强调一个民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异化,不复存在。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美国芝加哥大学原校长哈钦斯强调“大学并非仅仅是创新之所,而首先是文明传承之所,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收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7]。
东南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秉持“与经典同在”的理念,推进经典教育。一是开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经典阅读书目》,定期与院系和图书馆举办各种阅读经典和名著活动,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学生接触经典,欣赏经典,研读经典。二是在人文选修课中设立了涉及文、史、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经典导读”课程,延聘和组织著名校内外学者授开设了《论语》、《老子》、《庄子》、《坛经》,黑格尔《美学》、《精神现象学》等等精品人文选修课程,深度解读中西文化原典。通过“原典、老师、学生”三者互动的教学模式,经典研读活动和课程开展,促使学生养成了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契入高深学问,有力培育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六理统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要构建完备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沿着正确的修学路径,突破学科藩篱,融合文理教育,均衡人文与科学,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儒家经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要”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八条目”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健全人格,提供了完整的修学路径指导。“明明德”,强调开发人的灵性慧根,发挥人的创造潜能。“亲民”,强调不断培养爱心,超越自我,提升心灵境界。“止于至善”,强调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地追求至善的终极价值。“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侧重于提高人的智商(IQ)。“诚意正心”强调涵养心性,合理调节情志,侧重于提高人的情商(EQ)。“修身齐家”强调在调节好内心情志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人伦和人际关系,侧重于提高人的“德商”(MQ)。“治国平天下”强调积极地为社会和谐、国家太平、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侧重于提高人的“政商”(LQ)。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认为,“每个学生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无论是学生的强项还是弱项。大学应该培养的人不是有缺陷的专家,而是有全面智慧、广泛的同情心和自主判断的人。”[8]就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中国式的心灵攀登路径和获得完备知识能力的指南。
为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结构,学校借鉴和改造朱熹的“理一分殊”哲学概念,合理设计课程结构。以“六理统合”即物理、法理、心理、伦理、艺理、哲理等的统一和谐来概括和划分整个知识和能力结构。物理指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伦理、法理指社会科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求仁务善的人文精神。心理、艺理教育指心育和美育,侧重提升学生诚心正意、求美务达的内在修养,提升其审美和人生境界。哲理侧重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顶端统摄,使真、善、美合一,使人格日臻完善。学校充分整合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类课程,人文专业学生修读自然科学概论课程。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建设了“文科物理”“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美术与技术鉴赏”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延聘著名学者开设一批精品课程,构成了结构合理、品质优越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为学生提升能力,发展素质,构建了完善的知识结构。
四、五教并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场域
文化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这种养成应当基于人性的潜能和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孔子在论述人性时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熏陶对成人成才的影响。墨子见染丝而感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9]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甚至起到决定性影响。孟子的成长得益于“孟母三迁”,荀子强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先贤大哲均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启迪我们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和文化素质教育场域的建设。
大学的文化育人,重在大学校园场域性作用的发挥。育人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着“上大学”与“读大学”的差别[10]。近代著名教育家潘菽用“言教”、“身教”、“物教”来概括综合教育因素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认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形容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台湾通识教育专家黄坤锦教授认为,“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景观和建筑其潜移默化‘境教’功能不容忽视”。[11]“言教”“身教”“物教”或“境教”综合发挥作用,将形成一种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生态场域。
学校借鉴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育人实际,形成了“言教、身教、乐教、礼教、境教”“五教并施”的文化素质教育思路,通过文化场域营造,对学生进行熏陶化育。一谓言教,即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语言文字教会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和技能。二谓身教,即施教过程中,教师“修己安人”,通过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与学生的崇敬之情互相感染,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实现教师文化素养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三谓乐教,即艺术教育,通过开展校内大型文艺汇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坚持“以乐导和”,使广大学生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升心灵境界的同时,增强集体合作和团队意识,实现德育与美育贯通。四谓礼教,坚持“以礼导志”,精心设计讲座礼仪和各种学术仪式和典礼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感。五谓境教,即通过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天地大美,培育学生“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沉静”的精神特质。通过将重大活动安排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精心布置讲座报告厅,悬挂学术大师和文化名人的肖像,和设置校园文化雕塑等手段,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积淀。
“阐旧邦以辅新命”,我们坚信,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沃土,在融汇中西,深化实践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行之有效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3] 四书五经(上卷)[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杨东平. 大学精神(上)[M].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 易红. 塑造高峰体验,用优秀文化育人[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5] 朱自清. 经典常谈[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严复. 严复学术文化随笔[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 甘阳. 通三统[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86:69.
[9] 墨子间诂(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