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工程和工艺

化学工程和工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工程和工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工程和工艺

化学工程和工艺范文第1篇

1教学形式改革—先实践后课堂

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课堂内容灌输,而是先进行工厂实践,实地考察化工企业,对于工艺流程有简单清晰的具体认识,将大大提高课堂讲解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顺序改革—先设计再讲解

将典型的工艺流程放手交给学生设计,考察学生的实践效果以及基本化工原理的掌握情况,然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讲解,使得课堂教学深深植根于实际生产。

3教学手段改革—借鉴MOOCs的优点

大力提倡网络信息化教学,拓展教学的思路和深度,使得学生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结合平日的资料搜索和自我学习,尤其是借鉴和引入国外优秀的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加典型工艺的历史教学

化学工程和工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失败的实验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43-01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尽管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也难免出现失败的例子,而如果对失败实验处理恰当不仅不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反而会印证结论的正确性。一个失败的实验有时比一个成功的实验更具有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失败实验”的功能开发,还可以有目的的设计“失败的”和“成功的”两种实验来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探究“成功”。利用失败的实验强化或纠正学生模糊或错误的知识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才能够把实验教学的功能最大化,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失败原因培养学生各种相应的能力。以下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谈谈如何从失败的实验转为成功的教学。

一 直面失败,培养敢于承认过失的道德品质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无数次的演示实验,有时难免会出现因为教师自身对实验的准备不充分或操作失误造成实验的失败。如在演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过程中,首先会因为软质试管因高温被熔化而变形。其次,生成氢气的检验往往因肥皂液的浓度等原因,造成实验失败。面对这样的实验失误,教师应向学生承认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过失,承担实验失败的责任。并引导学生在自己失误时,要勇于承认过错,只有勇于承认,才能去认真分析,避免再犯同类型错误。

二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或实验条件的不当或药品的变质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的失败。例如:进行氨气或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这个原理和操作都相对简单的实验,却经常会出现失败。实验中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正视失败的事实,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如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还有往往会因为空气中湿度太大而导致实验的失败或现象不明显。在分析失败的原因后,积极引导学生探索改进的方案。

三 从失败中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实验是动手操作的,特别是探究性的实验,由学生本人动手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有不同的操作水平,形成不同的结果,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如在分组实验:利用中和滴定测定未知浓度NaOH浓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因为该实验操作要求较高,所以很多学生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跟正确值相差较远。成功的原因很相似,但失败的原因有许多。这时教师应帮助每一组学生具体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从仪器的检漏、洗涤、取样、滴定、终点的确定乃至数据采集及处理等各个步骤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进,特别是对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失误,教师应先示范,然后鼓励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技巧。

四 开发“失败试验”的探究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用成功的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在教学上难于突出实验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难以掌握实验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比较有探究价值的实验,故意用一个制造出的“失败的实验”,引导学生的探讨。

例如:在讲授乙醛的性质时,本节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乙醛还原性检验的两个相关实验(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在演示该实验时,首先在一支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5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这个实验不能观察到砖红色的沉淀。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种操作的不同,再仔细阅读教材,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提出来的想法进行实验。实验完毕后,教师对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同学分别提问,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他同学通过比较成功和失败同学方案的区别。得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该实验 一定要在碱性的环境中进行。再通过类比,向学生强调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氢氧化铜必须是新制的,反应条件为碱性,需要加热。通过这样一个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完全掌握该实验的重难点,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化学工程和工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工隧洞 混凝土 化学灌浆工程 材料 施工工艺 选择

中图分类号: TV6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根据2010年10月0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第一部关于化学灌浆施工的规范DL/T 5406-2010 《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的定义,化学灌浆是利用钻孔、埋管、贴嘴等设施,将化学浆液注入基岩、覆盖层(砂层)、混凝土裂缝、结构缝等需处理的工程部位,使其充填、扩散、胶凝、固结,达到防渗堵漏、补强加固目的的工程措施。化学灌浆是在水泥等粒状灌浆材料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灌浆材料为真溶液,与颗粒性石灰、粘土和水泥灌浆材料相比,可灌性好、胶凝时间可按工程需要调节、粘结强度高,因此,某些用水泥灌浆不能解决的工程问题,采用化学灌浆材料处理或进行复合灌浆,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满意的解决。目前,运用化学灌浆技术解决工程中防渗堵漏与加固补强两大方面的工程问题取得了卓越成效。今后,随着DL/T 5406-2010 《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JC/T 2037-2010《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及JC/T 2041-2010《聚氨酯灌浆材料》等一系列规范的实施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化学灌浆将会在水利水电、交通、采矿、建筑行业和文物保护方面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四川泸定水电站2#泄洪洞的混凝土裂缝及施工缝渗水等缺陷的试验研究处理,对如何合理选择水工隧洞混凝土化学灌浆工程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缺陷选用了针对性化学灌浆材料及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正确选用化学灌浆材料是保障化学灌浆工程效果和耐久性的关键

成功的化学灌浆处理工程应是能满足设计或使用要求与保证化学灌浆处理工程的耐久性两个方面。水利水电行业是我国应用化学灌浆技术最早的行业,由于工程的重要性,对化灌浆材施灌效果和耐久性的要求十分重视,一般都必须经过现场工艺性试验并进行各项试验检测,以选出性能效果最好的材料进行工程应用,下面结合泸定水电站施工实际进行相关介绍。

四川泸定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十二级水电站,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2#泄洪洞位于大渡河右岸, 长1431m,纵坡约11.23‰,为特大断面水工隧洞。隧洞衬砌厚度140~160cm,衬砌后过水断面为13×19m,该洞室底板迎水面及边墙采用了C40HF抗冲耐磨混凝土衬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应力及基础约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墙拱C40HF抗冲耐磨混凝土衬砌范围内发生了较多裂缝。根据统计,裂缝总长4811m,其中2459m为渗水裂缝,其余为干缝。渗水裂缝宽度均大于0.2mm(大部分集中在0.2~0.4mm之间)、与水平夹角大部分大于45°,且主要集中在局部地段、渗水量较大。此外,在部分施工缝位置,也出现了少量渗漏水流淌的现象。通过分类调查统计显示,本工程出现的裂缝类型为小于0.2mm的浅表裂缝、大于0.2mm的干裂缝、大于0.2mm的渗水裂缝(渗水量小,未出现明显流淌现象)、大于0.2mm的渗水裂缝(渗水量大,出现较大流淌现象)等四种类型。由于裂缝类型的不同,并结合水工隧洞工程耐久性的要求,需要对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化学灌浆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化学灌浆材料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除按照组成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材料的成分进行分类外,也可按灌浆目的分为防渗堵漏、固结补强两类,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能,使用的针对性强,使用时应根据工程处理的要求加以选用。常见的两大类型化学灌浆材料见下表。

常用的两大类型化学灌浆材料

类型 名 称 特性及使用条件 备注

防渗堵漏型 丙烯酰胺

(丙凝) 固化体具有弹性,抗渗性能好,凝固速度快,有失水干缩和再次遇水膨胀性能,适于防渗堵漏,是曾经普遍使用的化学灌浆材料,但由于毒性较大,目前国外已禁止使用,我国已不提倡使用。

聚氨酯 分为水溶性聚氨酯和油溶性聚氨酯:其中水溶性聚氨酯又分为高强度(HW)、低强度(LW)两类,两者能以任意比例互溶,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固结体。其特点是与水反应迅速,并能与水形成凝胶体,呈柔性弹性体,适用于大流量的快速堵水与潮湿裂缝的防渗处理,但由于其强度低,不具备对混凝土的补强作用,且其泡沫易破裂而产生收缩,耐久性较差,主要用于各种防渗堵漏工程;油溶性聚氨酯与水不相容,只能溶于有机溶剂,并与水或其他活性氢基团反应而固化,其反应速度较快,形成的固结体呈刚性,一般强度较高,既可用于防渗堵漏工程,也可用于补强加固工程。

丙烯酸盐 性能与丙凝类似,目前研制出的第二代丙烯酸盐灌浆材料已达到实际无毒级别,是取代丙凝的理想材料,多使用在地基处理和防渗堵漏上,成本较水溶性聚氨酯高。

水玻璃 最早使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具有无毒、价廉、黏度小等特点,是多数防渗堵漏材料的首选,特别是水泥-水玻璃体系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强度低、耐久性差,一般只在临时性工程中使用。

固结补强型 环氧树脂 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能与活性基团反应,生成稳定的高分子结构。具有强度高、收缩小、粘结力强、耐老化性能好的特点,常用于混凝土结构和地基基础的补强、加固与防渗处理,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材料之一。但由于其属于固化时间比较长的灌浆材料,因此对于有流动水的场合,不宜采用。

油溶性

聚氨酯 与水不相容,只能溶于有机溶剂,并与水或其他活性氢基团反应而固化,其反应速度较快,形成的固结体呈刚性,一般强度较高,可用于补强加固工程,但不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裂缝。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凝) 黏度低(低于水),可灌性好,但固化过程中体积有收缩。比重低于水,不能灌注有水裂缝,适于灌注δ=0.05~0.1mm的发丝裂缝,常用于混凝土干细裂缝和文物修复处理。

然而以上两种类型的化灌浆材的功能并非绝然分开。第一种类型中的水玻璃,亦可单独或与水泥混合用于强度要求较低的土基的半永久性补强材料,聚氨酯中强度较高的油溶性聚氨酯也可用于非结构性混凝土裂缝补强。而少数亲水性较好且固化较快的改性环氧浆材对渗流量小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具有排水补强功能,但出水量较大的工程不能用作堵水材料。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选用浆材。对于混凝土裂缝化灌处理的合理选择原则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根据工程使用要求选择浆材

首先应考虑工程要求是防渗堵漏还是补强加固,亦或是既要防渗堵漏又要求进行加固补强;要根据渗漏量大小和补强的要求在上述两类材料中进行选择,补强要求不高,可选择聚氨酯;对渗漏量小而补强要求高的可选择亲水性的改性环氧浆材;对伸缩缝、变形缝、活动性裂缝及出水量大、有流动水的化灌应选择聚氨酯材料。

化学工程和工艺范文第4篇

1?郾关注新课改,科学分析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

1.1新课改在初中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新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是: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方式改进了,化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提升了。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教师讲得少,讲得不精,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减少,学习能力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给高中阶段的教学造成不小的障碍,从初中转入高中学习的台阶增高了。

1.2初、高中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对比分析。

将初中使用的化学教材及新课程标准和现在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新大纲及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对比分析,发现初、高中化学知识内容要求不同,运用教学知识处理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不同,理解推理的能力要求不同,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不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求不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不同。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研究,尽快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2?郾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

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知识的动机和持续的动力,常规的外部激励只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才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关键。同时,生动的化学教学情境还有利于学生感知化学的美,感知化学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原动力,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运用过程中,学生又会发现化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潜力。

3?郾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比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发现高一化学无论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各种能力要求上都比初中高得多。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进行相应的指导,否则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初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是:“上课随便听听,考前背背,考试就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这种方法在中考中还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到了高中仍习惯于这种浅层次的学习方法就会“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傻”。针对高一学生,应鼓励、督促学生做好新课的预习工作,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勤思善问”,主动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养成积极的、有效的思维习惯;应指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又鼓励学生之间争论、讨论,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4?郾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殊性规律,认真做好“两极”学生的辅导工作;对于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开设化学提高班,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使他们更加优秀;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随时进行辅导,多给他们尊重、关怀和帮助,善于捕捉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鼓励他们克服每一个困难,最终完成预定任务。

化学工程和工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更是成为了一个引发社会各界重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更是使用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等标题强调其难度和关注度。但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目前人均大学生比例仍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7亿多庞大的就业人员中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仅占5%左右,远未达到供过于求的状态;另大学生从劳动者素质来看也绝不是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因此,目前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应是在高校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清时代特征,理性的自我定位,树立符合具有时代特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就业观念。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宏观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不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统一地分配工作,这样每年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走上就业市场化的道路,但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建立,地方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的时间尚短, 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供需信息服务网获得的信息数量少, 时效性差。而且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地方和高校建立的就业信息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有些高校对外严格保密供需信息,信息服务网对外人为地设置障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造成供需渠道不畅通,影响毕业生就业。

(1)能够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渠道数量减少。

由于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大学生选择就业的主渠道。但是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精简分流,以及实行“凡进必考”和面向全社会招新的人事制度,使大学毕业生的进入机会大大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组改造,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锐减。

(2)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被社会劳动大军挤压。

从1999年到2011年高校招生数平均每年以数十万的数量递增,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必然导致录取分数的下降, 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受应试教育影响, 不少高校学生重书本知识,轻实践锻炼, 综合能力素质欠佳,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劳动者,非常看重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部分高校毕业生达不到社会需求的能力要求,造成就业困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而引发了社会劳动大军的结构变化,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成为社会劳动大军的主要构成。并且不断挤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才全球化,全球就业的趋势越发显著,外籍专业人士、“海归”不断涌入我国就业市场,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和挑战。

(3)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用人单位在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学校、学历层次关注的同时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成绩好的基础之上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同时还应踏实肯干,诚实可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当代职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数量,而是高水平、高素养。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结构、思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4)就业市场机制尚健全。

我国的就业市场形式尚未多元化仍显单一,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综合、统一平台的信息渠道,没有形成全面规范的就业信息机制,信息化管理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远没有发挥。

2.学校因素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当今我国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而高校专业调整由于受学制固定时间的限制,很难与其同步,势必造成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的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学生毕业等方面缺乏办学自和灵活性,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仍在高校内部诸多管理领域沿用,未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运行机制,专业结构与整合力度不够,传统专业比重过大。不少高校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部分高校追求学科齐全,或仅凭校内专家学者的意愿设置专业。这些背离市场要求的办学最终导致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人才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不适应性。

(2)教学环节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

多数高校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实习,不重视技能操作。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应用能力培养,基础课程多,新兴学科与应用学科课程少;教学活动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很少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对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素质结构和标准知之甚少,甚至不去关注,关起门办学,与用人单位缺乏必要的联系,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3)重视科研轻人才培养。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滞后,现有评价机制不利于高校教师专注于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校教师晋升的首要条件,也成为了评价高校教师价值的标志,高校二级学院(系科)的负责人也一般由学科带头人担任,从上到下出于个人发展或集体声誉,均十分重视开展科研撰写论文,对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无暇顾及,普遍漠视,增加专业设置和追求招生数量是基于办学的经济利益,而不是贴近社会需求,导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适应性。

(4)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薄弱。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制度要求高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已开始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普通存在缺少就业指导工作整体规划,缺乏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大学生就业必需的市场信息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轴、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形成,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3.学生自身因素

(1)对大学生就业大众化趋势认识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大众化,少量的精英岗位将被少数有经验、有能力的社会精英和大学生精英所占有,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到大众化的岗位就业,从底层做起,从普通岗位做起,通过经验积累,能力提升而获得精英岗位。而大学生仍普遍抱着精英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自我定位,寻找岗位,没有清醒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大众化的趋势,“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严重,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2)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居高不下仍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已经从过去的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变成了普通的青年群体。但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仍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左右, 追求到国有单位而不愿到个人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追求就业就定终身的固定工作岗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较为急功近利,求大慕名,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追求收入高的工作岗位和职位,追求到中心城市去工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精英人才意识比较浓,从而造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3)自身素质与社会期望存在差距。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育内容也存在与社会需要一定程度的脱节,学生也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塑造的能力,大学毕业生普遍知识面不够宽广,功能单一,社会适应性不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与社会期望存在差距。

(4)就业准备不充分,缺乏科学定位。

大学生离开学校求职时,对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个人择业目标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普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从求学到工作的角色转变,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等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求职中常常处于焦虑、失落、困惑之中,择业过程中出现盲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分关注自己的兴趣受好,过分看重地域、行业和报酬,忽视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实际状况,自我定位不准确,结果出现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又有很多工作岗位没有人愿意去的不正常现象。

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抓住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贴近学校和学生实际,深入研究,整体规划,打破内部条块分割、管理脱节的影响,才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方向

1.以市场化理念为指导

就业市场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的唯一标准。要树立市场化的理念,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广泛了解和研究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结构和标准的要求,分析和预测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以人才市场的要求为标杆衡量人才培养的得失,指导和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以全程化就业指导为标志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指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新生进校到大学毕业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发展性职业理论指出,职业发展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程度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不是仅仅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学期开展的临时性和应急性的工作,而是从新生进校开始,按年级甚至学期划分为不同阶段,并设定相适应的指导内容,有效引导大学生职前成熟的系统性工程。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指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适应于每一阶段学生发展需要,包括职场现状、学科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个性评价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结构构建、学业指导、择业指导、综合能力培养等等,由就业指导部门独立开展或者与学校其它部门联合,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均可为之,建立以就业为抓手的全方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体系。

3.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

归根结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是实施理想就业的关键。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体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三要素,就业指导体系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规划和开展,有效促进人才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4.以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支撑

实践证明,要想使就业指导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一支在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心理调适、就业市场预测、人才素质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指导队伍,高校要通过加强培训、向社会聘请等途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支撑。

5.以健全的系统化运作为保障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只有建立一套通过周密规划,具有严密管理,能够高效运作的系统组织,才能保障就业指导工作各环节的有效开展。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力量,优化组合,周密组织,建立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运作机制。

完善和促进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

1.高校毕业生及家长要清醒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冲破传统的旧的精英化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倘若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作茧自缚。

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有恰当的自我定位, 适度调整自我期望值和就业目标。要树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 从被动的就业观转向主动的就业观,要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就业观、择业观,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应该以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工作岗位上有长远发展空间为原则,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着眼于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树立起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必须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意志,严谨治学,基础知识要扎实厚重,要积极投入实践中去,锻炼动手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只有把自己塑造成具有真才实学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有能力和技术且积极主动的人就会有工作。

2.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

古人云:不患才不济,而患志不立,高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始终,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系统的教育。自入学起就要使他们清楚地了解所学专业社会要求的标准, 认清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要积极帮助和指导他们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培养他们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在组织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注重引入就业竞争意识;试技巧等系列指导课程,开展模拟招聘活动,锻炼毕业生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的各种能力;要加强对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3.高校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准确定位,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因地制宜,实现与社会、与市场、与企业的双向沟通,扩大大学生的实践范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专业设置上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重点发展原则,坚持学科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注重规模兼顾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加大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变化的特点, 根据毕业生就业回馈的信息,做好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以适应社会需求; 要积极开发适应现代科技、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专业, 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与市场的接轨。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模式多元化, 加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建设, 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市场中真正具有明显优势。

4.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使之快速地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高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制度, 明确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实行逐级的目标责任制。高校必须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独立的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就业工作,更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就业工作队伍必须保持稳定性,因为就业工作需要经验和人脉。人员素质和工作队伍有了保障,才能使就业工作质量有新的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才能上一个新台阶。高校必须强化就业工作的服务职能,建立就业工作网站,及时需求信息和国家、地方政府颁布的就业工作各项政策,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要随时与用人单位保持畅通的信息网络,要主动出击,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类别,及早地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有关信息发过去,争取主动。每年要派出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外出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以往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要求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调整和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提供依据。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有关用人单位构建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