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竹笛;新古典主义;斯特拉尔斯基;谭盾

中图分类号:J64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56-02

一、二十世纪西方新古典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在经历了几个时期之后,在浪漫主义后期出现了德彪西等一些风格特例的作曲家。他们开始运用不协和音,不完全解决等一些方法演奏出一些新的色彩。勋伯格更是打破传统的调式,建立十二音体系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斯特拉文斯基和兴德米特提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他们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素材进行新的创造,提倡回归古典主义,例如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春之祭》便是其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斯特拉文斯基和兴德米特的创作可以分三个时期,他们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采用了古典主义的音乐素材,但他们的音乐作品还是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

萨蒂和六人团是新古典主义的另一组代表人物。萨蒂,法国作曲家,才华横溢可惜晚年才被赏识。萨蒂出生在音乐世家,却不愿接受正规音乐学院的教育,弃学去咖啡馆弹琴。而就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便带有浓郁的新古典主义色彩。他提倡回归古典主义的音乐特点,即简单纯朴,反对德彪西等人的理念。同时他在作品中也使用了很有特点的和弦。六人团则是在萨蒂理念的影响下,提出回归新古典主义。但因后期风格不一,六人团的成员慢慢的分开发展了。

两组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只是表面上提倡回归古典主义,而萨蒂相对来说比较深刻的提出回归新古典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从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看来,不少音乐家也开始慢慢的有回归中国的古典音乐的想法,开始提倡音乐的美感,并慢慢的体现在创作的作品中。

二、中国音乐的“新古典主义”

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最多提出是在中国文学方面。而新古典主义在音乐上是由田青提出的。他认为中国音乐应该着重保护好中国的传统音乐,保留传统音乐的美感和境界。中国音乐方面的“新古典主义”体现在了好多方面,例如田青在青年歌手大赛上最初提出“原生态”唱法。这一观点的提出是“新古典主义”很有力的一例。田青认为原生态唱法是中国音乐的精华,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民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盛行的中国,原生态唱法一枝独秀,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不仅仅丰富了声乐界的演唱形式,更是一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我们近现代的音乐发展既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吸收世纪音乐得精髓,更要保留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的美感。

除了“原生态”唱法的提出之外,其他的音乐家也有各自的想法和观点。比如非常出名的“谭卞之争”,就是两位艺术家对于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争论。谭盾受到约翰凯奇等现代派音乐家的影响,写出了《地图》等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他寻找一些新的发音媒介来创造新的音乐,在一些作品中,他运用了很多现实中的物品发出的声音,比如水声,石头摩擦的声音等。然而他新颖的写作手法引起了很多老一辈音乐家的质疑,卞祖善就是一个例子。作为传统音乐的倡导者,他认为谭盾的做法降低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作用,降低了整个音乐的美感。

除此之外,各个领域的音乐家对新时代的音乐走向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具体以竹笛的作品为例,分析了器乐领域的作曲家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三、竹笛作品《金色的山东》

竹笛作品《金色的山东》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曲的作者是北方笛派的代表,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曲祥。该曲分为《孔子随想》、《泰山放歌》和《黄河入海》三个乐章。在这三个乐章中,作曲者采用了竹笛上各种演奏技法来演绎这三个主题。

(一)作品分析

第一个主题《孔子随想》,作者描写了山东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孔子。这一乐章是采用了单二部曲式,第一段落描绘了在圣人孔子没有出世前,古代大地上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场景。作者用紧张急促的节奏和连续的连音烘托出了战争时紧张的气氛,并用二胡的无旋律演奏表现出了战争中人们无力的呐喊。但是值得分析的是,该乐章的第二段则是与第一段截然不同的两种音乐。第二段之前的间奏,利用中国传统乐器箜篌,旋律立刻体现出了中国古韵的味道,间奏的旋律也是采用中国最基本的五声调式,简单的旋律庄重而典雅。旋律的主要部分,要求演奏时气息平缓,手指交替时非常讲究,整个画面犹如孔夫子出世,世间被孔夫子的光芒普照,战争和贫苦皆无。这一段的旋律采用中国民族七声调式,色彩古朴典雅,作者要求气息平稳,用慢速气震音的演奏方式使得这一乐段的整个感觉类似于古琴演奏,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

(二)乐曲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分析

《孔子随想》这一乐章,首先在选材上就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的采用和推广。作者选择孔子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并且用了古代的乐器箜篌,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来表现这一历史人物。

同时,这一作品的新古典主义不仅是在作者选用的音乐材料上,更是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意图上。作者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在乐曲的处理上采用近似于古琴的音乐特征,不仅在音乐上韵味十足,旋律深沉典雅,在意境上更是古色古香。在这一方面,这部作品回归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根本意义所在。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竹笛作品中,不协和音、超吹音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注重古典音乐美感的作品越来越少。而曲祥的这一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调式美感的作品在现代亮起了一盏明灯。

四、竹笛作品《龙灯高照》

竹笛曲《龙灯高照》也是曲祥老师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与《金色的山东》于2007年在山东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与其他21世纪的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体现了与时代不同的色彩。

(一)作品分析

《龙灯高照》是一部以唢呐为主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乐曲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灯月交辉》、《灯海如潮》、《多彩的秧歌》和《燃气的希望》。第一乐章“灯月交辉”是简单的单一部曲式,用激昂的曲调描绘了正月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正月元宵金龙舞,皓月当空人团圆。元宵之夜,万家灯火与无数彩灯点缀城乡,与银汉明月相辉映,宛若人间仙境。乐曲以古老的编钟玉磐为引奏,祥瑞之声衬出灿灿寒星,皎皎玉轮。乐队以浓郁的民间音乐基调与表演风格,描绘了月圆之夜的美景与温馨:万家灯火醉酒香,一轮明月照亲情。月下都市,繁华似锦,月下社火,人潮欢聚。灯月相映,金银交辉,飞虹落霞,流光溢彩。乐曲在洋溢着喜庆之气的唢呐声中结束,寓意着社会安定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欢乐意境。第二乐章《灯海如潮》同样也是单一部的曲式结构,在乐章的开始用一连串快速的、舞蹈性的吐音表现了龙珠翻滚,龙腾狮舞,焰花飞溅,编织出一幅花灯如海、彩光喷泻的璀璨画卷。之后的乐队采用弦乐和弹拨乐追奏的形式,体现了灯会恢弘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第三乐章《多彩的秧歌》,就是采用了秧歌的形式和曲调,旋律上富有鲜活风土乡韵,描绘出万民闹春、再盼丰年的狂欢场面。 第四乐章《燃气的希望》,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乐队用嗦亮的笙管丝弦与激越的排鼓相结合,表现了新世纪的新希望。

(二)乐曲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分析

与《金色的山东》一样的是,作者在选材和组成整个乐曲的素材上都是选择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素材。比如该曲的第三乐章,采用了山东秧歌作为基本的曲调,利用竹笛的滑音、花舌音的技巧表现了主题。

另一个方面,《龙灯高照》整个曲子在作曲的出发点上就是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元宵节。这些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味道变得越来越淡。在新世纪这一作品的提出,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而它在音乐方面的意义,就是提倡中国的传统音乐,回归传统音乐的美感。

五、总结

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不仅在音乐方面,在中国文学方面也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为时展的一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为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田青.禅与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1).

[2]田青.捡起金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05).

[3]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上)[M].天津社会科学,1998(03).

[4]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下)[M].天津社会科学,1998(03).

[5]高宁.罗四林.论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5).

[6]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M].文艺理论研究,2004(03).

[7]杨经建.新古典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文艺研究,2006(04).

[8]乔建中.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2).

[9]王亚丽.民族音乐概论与传统音乐分类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10]傅晔.竹笛技巧及音乐情感的表现[J].人民音乐,1994.

[11]袁静芳.民族器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赫乃凤.浅析中国竹笛演奏流派及其文化特色[M].黄河之声,2007(2).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引言

英国文学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对于世界文学体系尤其是世界英语文学体系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从18世纪至今,英国当代文学的崛起十分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但代表了文学体系的变迁,也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变化。当代英国文学在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并且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英国文学在14世纪之后就开始繁荣发展,尤其在16世纪之后,英国自身的国力与经济逐渐增强,国家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因此让社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文艺复兴的繁荣局面。从18世纪开始,各界人士纷纷开展了文学活动,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当代英国文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在如今,英国文学已经成为了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将社会变化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且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因此我们需要梳理与归纳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 当代英国文学主要类别发展概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1 发展背景概述

在19世纪,英国社会从封建专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英国在文化意识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的巨大变化,英国文学艺术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19世纪的英国文学开始不断在发展中汲取养料,作家们也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创作的突破点,而现实主义就是在英国社会剧烈碰撞与矛盾冲击中产生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可以说已经被现实主义所涵盖,人们要求文学作品需要关注社会与人生,对群众个体产生的思想意识要多去关注。

2 当代文学发展概述

可以说英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于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想在全欧洲范围的流行。而当时英国带领王朝复辟的德莱顿就是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德莱顿在自己作品中阐述了对于新古典主义提出的思考,他提倡压抑情感,抒发理性的情绪,并且对文学作品强调了道德教育的职能。他反对僵化的创作思路,这使得英国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潮并不会死板单一,并且也被后人所接受与继承,促进了当代英国文学体系的发展。

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当时的英国散文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以约翰逊为代表的散文家与笛福、菲尔丁等人为代表的小说创作者,同时这一时期的杂志报刊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许多当时的散文名家都曾经给报刊杂志社写过作品,尤其是散文家艾迪生首创的《旁观者》报,对于后期的英国报刊文学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相比其他报刊只是单一地报道新闻事件,《旁观者》更多地是对社会文化艺术进行鉴赏,提倡人们提高个人修养等内容,能够提高英国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报纸中,艾迪生会用华丽优雅的笔法来描写形形的人物关系,加上一些温柔的讽刺,让这份报纸在当时大受欢迎。

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创作的主要潮流趋势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引领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并且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是用真实的视角来还原现实生活,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要认真关注,并且以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

我们从分类上来归纳,这一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三种特征:第一是讲究作品细节的真实性描写,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要求还原真实历史,用具体的人生场景来反映出英国当代社会生活。这些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用真实形象与具体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所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例如,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就贯穿在部分作品中,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出英国妇女的权利,如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就描写了英国中产阶级真实的日常生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将妇女与婚姻的关系表述出来。第二就是作品形象中的具有的典型性特征,能够用生动的人物形象来高度概括生活中现象的本质,并且会对不同人物性格刻画出真善美的人性。这种表达风格与自然主义相比,让人物有了生动的性格,使故事不会再单一空洞,而是真实地记录了生活。第三就是对作品的客观性描写,许多文学作品融合了作者自身对于客观生活的感悟,加上具体的语言文字描写,使得不同读者群体都能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

二 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现状

英国文学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而它最初发展的时候并不是书面的,它是通过人们口头来传述的。当文学中的故事传播实现了发展,才开始被人们创作。当代英国文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自己形成的那刻起,就开始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文学体系。

1 戏剧文学创作的突破

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局面,让长期难以得到发展的戏剧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巧妙地结合了欧洲传统古典戏剧的形式,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了辩驳,给当代英国群众带来较高的艺术审美。而英国戏剧创作是在50年代后期,通过具有新鲜活力元素的剧本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出来,如《愤怒的回顾》、《卖艺人》等。这些戏剧都通过有限的对话来展现英国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况,并且配合英国当代戏剧演员的演出直接描绘出当代戏剧的深刻内涵。

2 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在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战争文学,虽然世界大战之前产生了具有细微动机的当代作家,但是在战争之后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却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乔伊斯撰写的《尤利西斯》就是以深入的角度来描绘英国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用大胆的语言来揭示社会的面貌,将群众的庸俗与猥亵都刻画了出来。这些战后产生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语言攻击力,在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战后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产生了许多青年作家,他们并不是展现人们心理的阴暗之处,而是对人性的丑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以描写,尤其将当代英国各个阶层的人们的争斗描绘出来,如《蝇王》就能够将这些内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愤怒的青年,他们多数出生在工党领导的社会中,接受了高等教育。当时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依然具有明显的阶层观念,因此出现的作家具有新的含义,如西利托写的《长跑运动员的孤独》,就是用隐喻的方式表现出社会底层青年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愤怒。另外,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婚姻、爱情、职业等问题,这也表示了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英国文学的进步,如女作家多丽斯·莱辛创作的《屋顶上的女人》等。

3 诗歌与戏剧创作为文学奠定了基础

当代英国诗歌主要通过特殊的形象与变化的韵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对比来展现西方当代文明,这一时期的诗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艾略特的《荒原》等,都是当代文学的典型作品,对历史与生命都有着深深的思考。在二战之后,英国诗人们的创作开始变得质朴,用一些比较强烈的语句来刻画出群众内心渴望和平的情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二战结束之后,诗人们创作的诗句都呈现出朴素的特点,用较为敏感的语言来刻画当时社会群众的内心。

三 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思考

当代英国文学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意识的冲击,以独特的面貌走进了新的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体现出一种坚强勇敢的态度,体现出自身的英伦特色与创作者的特征,尤其是新时期的英国文学,不只是历史的传承者,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发展规律与文学艺术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英国文学依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英国戏剧与小说方面,都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而不同时期的作家也会不断创新,保持着创作的特色。创新也增强了当代英国文学的内涵,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个文学传统。它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独领。

随着当代世界文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学体系内容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动,而文学不只是对于语言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具有承载历史的内涵。对于当代英国文学来说,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与格局,而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手法与语言形式是符合现代社会旋律的,更加适应当代英国国情与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形式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不断移动,并且建立起的新的秩序是符合历史与时展的。创作者的意识形态与美学价值的提高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传统的各阶段的英国文学效应已经被打破,所有的文学特征也不只是作用在自身时代的范围,而是聚合在一起,共同为世人呈现出当代英国的国情与社会现实。

英国当代文学蕴含的前卫性质就本质来说,是一种精英文学,不能排斥以现代派为主的其他派别,更不能拒绝现实主义文学的结论,而是应当更具有文学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艺术形式。如果一直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而忽略了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性,那么英国当代文学就会呈现出许多缺陷。我们要对所有文学形式与派别都一视同仁,才能让英国当代文学长久地发展下去。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对比

(一)《鲁宾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日记式小说,故事主要讲述英国人鲁滨逊因为一次海难流落荒岛,但他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收留了一个野人星期五,最后他跟他的朋友兼仆人回到英国。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鲁滨逊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 28 年,与世隔绝的 28 年。没有任何文明的 28 年,这让当时的资产阶级人士深深向往。尽管这部小说并不现实,但却让人觉得它具有真实性,这与当时人们既向往冒险却又不敢冒险的心理符合。

(二)《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由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创作的,主要讲述老渔夫多次捕鱼不成,却遇上了一条凶猛的大马林鱼,再与马林鱼搏斗之后并战胜了它,之后老人又勇敢地与鲨鱼搏斗的故事。这部小说同样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获得文学界最高的两个奖项美国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主角是一位迟暮老人,在人们看来,他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向人们展示出了他的铮铮铁骨。小说里,波涛汹涌的大海,破坏力极大的暴风雨,无一不给人带来生存绝境般的感受。而渔夫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向海洋深处进发,这部小说就是描写以渔夫为代表的勇者们抵抗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及追求自由的精神。

(三)两部小说的文化背景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不但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本体,还与文学之外的政治、历史、宗教等体系相融合。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等几个发展阶段。《鲁宾逊漂流记》正是写于由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其主题自然是围绕当时的社会焦点资产阶级展开。细读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作者鲜明的价值取向,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书中对鲁滨逊的个性作了详细的刻画,丰富地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这种创作观念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文学创作者。美国文学起步较晚,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学之一。

总的来说,美国文学可以分为 50 代新旧交替时期、60 年代实验主义时期、70 年代多元化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在这短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国文学作品一开始带有强烈的英国文学气息,但在之后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正诞生于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它以美国人为中心,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

二、《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文化意向对比

(一)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对比《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都讲了硬汉的故事,但这两个硬汉却完全不同。《鲁滨逊漂流记》描写的是当时资产阶级面临的矛盾。鲁滨逊作为资产阶级的形象代表,其碰到的难题十分艰难,但为了生存,他不得不逐一解决其衣食住行等各项问题。这里,主人公表现出了他最本质的特点,资本主义遗留的消极、懒散的情绪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人的坚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而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则有意将本身孱弱的老渔夫置于绝境中。尽管老人已经 84 天没有捕到鱼,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向着更大的困难迈进,并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与不屈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海明威的描写,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二)英美海洋文学的意蕴对比《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都以海洋为主题,描述主人公与大海的抗争,但其中的文学底蕴却不相同。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流落孤岛,但他不畏艰难,在 28 年的生活中,通过开始的恐惧到后来勇敢地与大自然搏斗,鲜明地表现了人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的精神。鲁滨逊最终取得胜利,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完全处于劣势。他处于暮年,又孤身一人,且没有多余的工具,只能依靠手中的那支鱼枪与大自然一次次地搏斗。尽管他战胜了强大的马林鱼,却又遭到更强大的鲨鱼的攻击,并将他的战斗成果瓜分一空。虽然老人失败了,但在人格上,他还是那位坚强、有毅力的硬汉。

(三)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对比《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除在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英美海洋文学的意蕴方面存在不同外,在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上也不同。首先,阶级不同。鲁滨逊在流落荒岛之前,是身处中上层社会的商人阶层,家境殷实,他出海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冒险,另一方面是为了贩卖奴隶,牟取暴利。而老渔夫则完全不同,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他出海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其次,表达的思想不同。鲁滨逊流落荒岛后,依靠文明社会的东西,例如:衣服、食品、枪支弹药,等等,说明资产阶级虽然向往冒险,但骨子里还是抛不开对文明社会的依赖。而老渔夫则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大海、暴风雨、及大马林鱼搏斗,依靠的是最原始的力量,是强大的精神。因此,可以看出,《鲁滨逊漂流记》表达的是资产阶级对冒险的向往,是面对向往自由而又割舍不下物质生活的两难选择。《老人与海》则明确表达了底层人物对不公命运的愤慨,对暴力强权压迫的反抗及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2006年,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火爆荧屏。它的巨大成功不仅在于此后几年各大卫视持续轮番重播,创造了中国情景喜剧史上的收视率奇迹;而且还表现在剧中人物的经典台词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很多年轻人最为新潮的口头禅,比如,“额的神啊”“低调低调”。虽然在《武林外传》之前,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情景喜剧已经有过一个成功的先例—《我爱我家》,但非常明显的是,无论在内容还是在风格上,它们都是截然不同的。在我看来,这种差异就在于《武林外传》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美学特征。

“后现代”是一个新潮的概念,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在我们常见的“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哲学”、“后现代文化”等不同表述中,它的意义都各有不同的侧重。但是,概而言之,“后现代”是对西方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全方位变化的概括和描述,如果说古典主义时期把“和谐”作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现代主义时期以审丑为突出的美学特征,那么,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典型形态则是荒诞。荒诞是一种无意义感,它既不像古典美学那样一本正经地去建构意义,也不像现代美学那样去痛苦地质疑意义,而是调侃、戏谑意义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武林外传》与“无厘头文化”、“大话文化”、“恶搞文化”一样,都具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1、“碎片化”的结构

情景喜剧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全剧的情节不再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是由许许多多小故事串联而成,也可以理解为“冰糖葫芦式”。这些小故事彼此相对独立,不存在对之前情节的依赖关系,打破了古典主义创作在美学上的“整体性”特征,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美学的“碎片化”特征。

这种“碎片化”的结构是符合电视剧受众的观看需要的,因为,人们观看电视剧的特点和习惯是与观看电影不同的。看电影时,观众放下一切别的活动,带着特定的心理期待主动走进电影院,在10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投入影片之中以期获得审美期待的满足。观看电视剧却不是这样的,电视剧与观众之间可以称之为一种“遭遇”,在众多的观众里,只有很少一部分观众是从第一集一直看完全剧,而多数人则是不定从哪儿开始观看,又不定在哪儿漏下若干情节。情景喜剧的广受欢迎除了语言上的诙谐化、主题上的娱乐化之外,同这种结构上的碎片化也不无关系。

《武林外传》就典型地体现出这种碎片化的特点,它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结构安排,但其实它的上下集之间的联系要远为松散,除了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一以贯之外,每一集的情节都是完全独立的。无论我们从哪一集开始观看,都能很快地进入剧情。

2、“杂糅”的语体风格

《武林外传》的娱乐效果大多本文由收集整理来自人物的语言,而人物语言的设计也充满了后现代色彩,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杂糅。杂糅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的突出特征,在《武林外传》中,人物的古装造型与现代语言、观念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杂糅,但更加突出的却是人物语言方面的杂糅。

首先,最明显的是各地方言的“拼盘式”呈现。方言在影视剧,甚至在文学作品里都并不鲜见,但以往创作中大都只出现一种方言,目的在于追求一种“逼真性”,突出创作的“写实性”特点。而《武林外传》更像是各地方言的大展览,剧中人物操持着全国各地的方言,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方言的同时共现,目的已不再是追求一种“逼真性”,而是在语言层面上形成一种诙谐的效果。

其次,现代语言和古代语言的杂糅。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拼贴,与今天十分流行的穿越剧有相似的美学效果。在《武林外传》中,最明显的就是“秀才”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子曾经曰过”。此外,剧中的其他人物也常常说出现代人才有的词汇.

最后是不同语体风格的杂糅,比如,文学语言与日常口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武林外传》中有很多台词都将他们“强行”组合到一起,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秀才做的一首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说声拜拜。”

3、“消解”性的主题

后现代主义在思想上的特点是颠覆和消解,它总是在已经被人们习惯接受的观念中发现权力运作的痕迹,并致力于拆解这些权力关系。比如,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因而,整体上说,后现代主义文化总是立足于弱势者和边缘者的立场,颠覆和消解一切高高在上的权威和中心。

武侠小说和由此改编的武侠影视本属于大众通俗文化的范畴,其本身在刚出现时就充满了颠覆性和消解性,它所消解的对象是经典文学和经典文化。但是,随着武侠文学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其肯定的声音越来越多,武侠文学俨然也具有了“经典”的地位.后现代主义文化不容许一切权威的存在,所以它的消解性是“一往无前”的,因而,“武林外传”也可以看作是“武林歪传”,比如,在经典武侠小说中叱咤风云的“衡山派”,在剧中的形象却是十分狼狈的:掌门人是一个只知道吃冰糖葫芦的小丫头,莫掌门的“比武”更是滑稽:她“意外”地赢了,而对手却在赌场上赢得了大把的银子。武林世界里不再是刀光剑影,而是充满了插科打诨。相反,在经典的武林世界中为人所不齿的“江洋大盗”却是充满了“道”,以至于“盗圣”白展堂被人人敬仰。可以说,《武林外传》把经典武林世界的价值结构来了个彻底的颠倒。

4、“荒诞”的人物语言

如前所述,荒诞是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典型特征。在《武林外传》中,这种荒诞感不仅产生自情节的不合常理,而且也常常来自于人物语言的机械和重复。剧中的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的经典语言,它们在不同场合多次重复出现,形成了荒诞的美学效果。如燕小六的“照顾好我三舅老爷”,佟掌柜的“我好悔啊”等等。值得分析的是,如果这些语言只出现一次,那么它所传递的就是其自身固有意义,不会产生荒诞的艺术效果,但是,当他们多次重复出现时,就会让观众忘记了这些语言实际所表达的意义,而只是将其作为夸张的、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来理解,从而形成了荒诞的效果。

5、“随意”的表演风格

因为传统的叙事艺术以逼真性为追求,所以,传统的表演要求演员要“入戏”,也就是进入人物角色,不让观众看出任何表演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营造一种真实感。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对逼真性的执着,所以我们看到,《武林外传》里的表演是随意性的,演员与角色的关系是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自不必说,“出乎其外”表现在,演员不是完全沉浸在角色里面,而是不时从角色里跳出来,以演员身份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比如,里面的刑捕头和老白就经常把手放在嘴巴上对着镜头说话、直接与观众交流。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一个特点,就是放弃对“逼真性”的追求,不怕观众看出我是在表演,或者明确告诉观众——我就是在表演。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意义、课堂教学内容和文学教师的素质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互动教学原理,从而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教学大纲还分别在四级、六级和八级的考试中对文学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学课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现阶段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分配不合理

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按照编年史的体例编排,从14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虽脉络清楚,有利于学生认识文学的源流关系,却存在时间跨度过长、厚古薄今的弊病。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大多侧重传统的经典作家,对当代作家很少问津。由于英语诗歌语言和现代英语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教师和学生的畏难心理,诗歌教学并未与小说、戏剧教学并重。此外,文学史与文选教学脱节,并没有将文选融入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而是孤立地学习文学史或选读作品。

2.教学方法单一

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 对学生参与度要求不高。教师一味地单方面灌输,甚至照本宣读, 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不能及时吸收、消化教学内容,从而不能将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等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就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相对的不合理

目前,担任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存在着专业局限性,比如专功文学专业的教师,对于语言学、翻译、哲学与历史等相关人文类学科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发挥出来。文学是社会的镜子,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所有问题,都与人文类学科相关。因此,英美文学课教师在相关人文知识领域的欠缺,导致英美文学课教学在深度、准确度与广度方面存在不足。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文学史应与文学作品选读并重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美文学存在着语言障碍。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写作风格迥异,语言特色更是千差万别。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原著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起来。

其一,联系历史背景来深刻理解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作家对社会境况的一种深沉反思。文学史教材一般按照时间顺序编写,不仅具有文学学科的特点,还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只有把作品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社会意义。以英国文学为例,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其文学流派分别为人本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复兴时期,Shakespeare塑造了Portia、Bassanio、 Antonio、 Hamlet等一系列人本主义代表;新古典主义时期,Fielding刻画了Tom Jones等道德说教的典型形象;浪漫主义时期,Byron塑造了Don Juan等Byron式的英雄人物;维多利亚时期,Dickens笔下的David Copperfield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受害者,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现代主义时期,Lawrence塑造了Paul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分裂的、扭曲了的人物性格。文学教师应该搜集相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资料,力求把最能说明问题的贴切而又生动的材料介绍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学习文学史的过程中了解一定的英美两国历史。

其二,导入文化语境,辅助文学史与作品教学。文化语境“三源泉”,即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和亚瑟王传奇故事,是贯穿整个英美文学的脉络。因此,阐明文化语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纵观英美文学历史,像Shakespeare、Milton、Melville、Faulkner等作家的作品,大部分都有直接引用或间接借用这些文化语境源泉。文学教师本身应该熟悉并研读这些文化语境源泉故事,并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否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吃透原文的内涵,特别是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例如,Milton在《Paradise Lost》中直接引用了《圣经》故事:撒旦造反、伊甸园、偷食禁果等。如果没有文化语境知识,学生在阅读时很难跨越文化鸿沟。  其三,结合作家生平,把握作品的思想精神。分析文学作品,把握它的思想精神必须联系、考察作家的生平,尤其是他一生当中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以及他的创作思想。例如在学习D.H.Lawrence的《Sons and Lovers》时,学生需要了解他的生平,父亲是一位粗俗的煤矿工人,母亲是一位有教养的教师,对婚姻不满,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她的两个儿子身上——D.H.Lawrence和他的哥哥。哥哥不幸夭折,母亲的爱全部给了D.H.Lawrence。母亲的爱超过了母亲对儿子正常的爱,以至于D.H.Lawrence不能与异性发展正常的关系。他后来与一位已婚女子结了婚,但他的一生都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中,可以说《Sons and Lovers》是他的生平写照。

2.采取互动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所谓的“百科全书”,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权威。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程度的焦虑感和被动感。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表现在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语言认知方面的问题,而且也表现在包括师生情感、人格在内的精神整体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相信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学习的潜力和能力。这对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消除焦虑感、解决被动学习尤为重要。英美文学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生不免会产生畏惧感和枯燥感。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和信息进行陈述和发表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思路,或对学生的陈述进行评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思维的独特之处和欠缺之处。另外,研究表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教学模式,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查询某一作家或某一文学时期的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堂上,将所掌握信息讲述出来,并加以自己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可解决语言问题并进行思想沟通。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精神。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之间具有信息差。不同的学生会对某一作家或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价。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虽然一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但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丰富和拓宽自己的视野。

3.教师完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高校英美文学教师,首先不仅要熟悉英美两国文学,还要了解和精通中国文学及熟悉其他国别的文学,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满足学生学习文学专业知识的需求;其次,除文学专业知识外,教师应具有渊博的人文学科知识,要做到精通一门、熟悉几门、涉猎多门。对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与文学紧密相关的学科具有广博的知识;再次,教师须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且熟悉现代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如何查阅文献,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最后,英美文学教师须掌握丰富的本国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和作品的同时,提高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并能进行中西对比,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

三、结论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英美文学教学需要改革,其中教学过程的改革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文学史与文选的互动,才能使整个教学系统顺利地运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第一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