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产喜剧电影

国产喜剧电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产喜剧电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产喜剧电影范文第1篇

在这些喜剧电影中,创作者仅仅希望通过错位的场景和人物荒诞的处境营造一个喜剧情境,而不是依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先去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再让人物带着这种性格去行动,并在行动中造成各种他始料未及的后果。事实上,“仅仅依靠喜剧情境的营造,喜剧电影会陷人闹剧化的初级阶段,而很难在带来欣悦的同时再给人以感动的瞬间和回味的空间。因此,喜剧情境的营造必须同其他喜剧要素结合起来,同时也不能以小品化的串联去代替电影化的叙事,只有这,才能使这一有效的喜剧营构方式获得长久的生命”④样力因此,在分析国产喜剧电影时,重申“喜剧思维”格外重要,这需要创作者走出强行胳肢观众引人发笑的误区,深人挖掘人和事物身上的矛盾性和局限性,意识到:喜剧性矛盾的墓本特征就在于它的自我背反性,其矛盾的两种构成因素相互背离,南辕北辙,不合逻辑,因而形成一种自我拆解的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以理性的反拨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由此带来的审美张力既可以构成令人捧腹的滑稽、辛辣的讽刺,也可以引发妙趣横生的机智、发人深思的幽默,甚至是颠覆理性的怪诞。⑤从这个角度来看,宁浩的《疯狂的石头》(2006)可谓深得喜剧精髓,影片立足于现实,注目于普通人物,但又在现实和普通人物身上开掘出丰富而蕴藉的矛盾性和喜剧性。影片“喜感”的来源,正是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之间的碰撞与反差,以及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局限性。例如包世宏,作为一个已经破产的工厂的保卫科长,自恃干过刑侦工作,精通犯罪学、心理学、痕迹学等现代化的侦破知识,在保护翡翠的过程中也显得精明能干,布置周密,这是人物良好的自我感觉,也是影片建构的“英雄”假象。随着故事的进展,包世宏身上的矛盾性和局限性体现出来了,因为,小毛贼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只本着最原始最干脆的手段来明抢暗夺,导致包世宏的精心布置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包世宏在对外贼设防时却未料到身边人的暗度陈仓;况且,包世宏看似强势的身份背后却是困窘的现实,“英雄”的外表之下却是一个患有前列腺炎的苦闷中年人的焦虑与难堪。这种矛盾性和局限性,在影片中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体现,如国际大盗麦克因习惯思维和僵化手段导致的尴尬处境,道哥等人精于算计却最终功亏一簧且自食其果。可以说,《疯狂的石头》不是在一个无聊、空洞、牵强的故事中强塞人一些生硬、哗众取宠的笑料,而是基于整体故事的精心设置,人物身份和性格的着力凸显。相比之下,((,决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2013,导演傅华阳)虽然不乏笑料和嚎头,巧合和恶搞,但主要人物的喜剧性大部分来自于乖张的行为,出位的表演,或者耍酷扮帅的造型,而不是来自于这些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和局限性。观众虽然也会在观影过程中捧腹大笑,但这种“笑”更多地停留在生理层面,来自于看到人物出丑、失算、身体失控等情形所产生的条件反射,却很难让观众有更深层次的触动与共鸣。喜剧思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思维,它既不离弃现实,而又能超越于现实矛盾之上,因而能够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游刃有余地看取事物,既揭示出事物的可笑的相对性、局限性,但并不把它绝对化,而旨在暴露事物的自我矛盾、内在矛盾,并通过事物新旧交替的矛盾运动,自然而然地扬弃自我否定、自趋毁灭的旧事物,孕育并催生充满希望的新事物。⑥只有依照这个方向去创作喜剧电影,才能从整体上进行故事构思、人物塑造,并让喜剧性从情节、场景、人物行为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发笑,并在笑过之后还能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一定的反思,进而返身质询,对自我的处境、性格、观念进行一次温和的考问。这才是喜剧电影的生命力所在。

喜剧精神有学者对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特点

对于这类变形的喜剧,也许称之为“嬉具”更为贴切,因为它们仅仅承担了“嬉戏工具”的功能。。其实,喜剧的创作基于幽默的规律,而不是基于笑,喜剧是由整体的幽默构思和局部的幽默构思组成的艺术作品,缺少了幽默,喜剧片便陷人滑稽和讽刺的误区。因此,喜剧电影应该在喜剧情境中融进一定的喜剧精神,在嬉笑怒骂的姿态中,使“笑”具有社会意蕴和审美意蕴。这种社会意蕴和审美意蕴来自于创作者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对历史或生活进行个体性的反思与观照,来自于创作者以一种透彻的洞察力对历史或生活中矛盾性、局限性的敏锐察觉,也来自于创作者以一种温和的姿态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心态的捕捉、挖掘、鞭挞、嘲讽、赞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喜剧电影的喜剧精神就是能够“接地气”。“接地气”不是要求所有喜剧电影都去表现现实题材,而是说喜剧电影中的人物应该具有生活真实感,事件具有现实逻辑性,情感能契合观众的价值立场,并能对观众产生一定的触动、反思、共鸣。正如有论者指出,不接地气非不用流行词语,而是不去表现当下最流行的喜怒哀乐,不接触人们今天的快慰、喜欢、思考、情绪、选择、习惯、纠结、伤感、积怨、痛苦、幽默、自嘲等等。你的题材、故事、人物、情感、价值观都远离这一切,仿佛天外来客,对这一切毫无所闻或者不痛不痒。这就叫远离地气。。这时,笔者不得不再次提及《疯狂的石头》所体现出的“诚意”以及对“地气”的捕捉。影片不仅通过重庆方言理语的使用和本土环境的出彩描写,使影片的喜剧效应具有中国社会真实的底色,并把很多常见的不平现象通过巧合与黑色幽默表现出来,可以说,《愤怒的小孩》和当下的社会心理和心态有很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观众的心声,是一部具有“喜剧精神”的喜剧电影。再以上述观点来分析《泰日》,我们会发现,《泰日》的成功并非如其编剧之一束焕所认为的那样,“喜剧有它的模式和套路,无论如何要将喜剧性放在第一位,如果时长有限,情怀可以不要,讽刺现实可以不要,但喜剧片中笑点不能少。”@因为,《泰日》的成功不完全在于其“喜剧片的模式和套路”,而是它除了讲了一个好故事之外,它的主流价值体现了主流观众的价值观,其主题是与现实生活有呼应的,与观众的潜意识向往是有勾连的。缺乏“喜剧精神”的喜剧电影,只能是一堆“搞笑素材”,或者说“小品碎片”,可能会令观众在某个时刻狂笑、苦笑或冷笑,但不能以一种整体的效果令观众进人戏剧情境,对人物产生认同,并在“笑”过之后留有一定的回味。因此,媚俗和迎合大众趣味不是当下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的发展趋势,更不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只有关注社会现实,把真实地展示当代的社会文化、社会现象,客观地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作为自己影片的主旨的时候,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才能迎来真正的腾飞之日。

关于国产喜剧电影的再思考

当前国产喜剧电影虽然数量不少,但其样式却较为单一,有学者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装喜剧,以《武林外传》、《十全九美》为代表,此类样式的影片占了喜剧电影的绝大多数。第二类是黑色幽默风格的现代主义小品,以《疯狂的石头》、《夜?店》、《倔强的萝卜》为代表,此类样式多为低成本喜剧,所占比例不大,但持续存在。第三类是浪漫喜剧,以《非诚勿扰》、《爱情呼叫转移》为代表。”⑥在这三类喜剧电影中,虽不乏诚意之作和优秀之作,但也充斥着一些一味恶搞、趣味低俗的无聊之作。这说明,喜剧电影虽然“看上去很美”,却又是最难创作的一种类型。这种困难,首先表现在喜剧的本质和规律难以掌握,其次则在于“喜剧元素”的分寸难以把握。笔者以为,掌握“喜剧的本质和规律”在于对“喜剧思维”的再认识,把握“喜剧元素的分寸感”则在于对“喜剧精神”的准确理解。从喜剧思维和喜剧精神的角度来评判国产喜剧电影,我们会发现成功的作品正在于运用了正确的喜剧思维,融入了一定的喜剧精神;作为“ 嬉戏工具”的喜剧电影则是因为偏离了喜剧思维,缺乏喜剧精神。具体而言,喜剧电影的创作应该明确以下三点:1.喜剧电影的喜剧源泉来自干人或事物身上的矛盾性与局限性。喜剧电影的情节和人物表演虽然多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它并非脱离现实的游戏。相反,喜剧电影与现实的关联性是它极其重要的属性。因此,喜剧电影的创作者应该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批判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性与局限性,通过人物或事物在表象与真实、想象与事实之间的反差来构建喜剧效果,同时又能够在娱乐氛围中折射出社会和人生,使喜剧电影拥有活力和生命力。最近风光无限的《人再日途之泰日》(2012,导演徐峥)正体现了这种喜剧思维。影片中的徐朗和高博作为商业精英以及成功的中产阶级,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中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影片通过一次奇妙的泰国之旅,让徐朗意识到此前的他活得有多狭隘和冷酷,苍白和可悲,进而开始反思生活,调整心态,最终与生活和解。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看到了徐朗身上的局限性(只关注事业成功而忽略了家庭幸福),更看到了王宝身上的局限性(只会一招的功夫,一根筋式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影片塑造的是两个不完美的人物,观众才能看到因为他们的不完美所导致的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处境,并通过他们身上的局限性,返观自己身上的偏执与迷失。这样,观众在《泰日》中感受到了欢乐,得到了共鸣,“比如人们呼唤真情,希望卸下重负,轻松面对生活等心态都有所表现。”2.喜剧电影的题材来源虽然是历史或现实,但需要创作者对历史或现实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或洞察。喜剧电影的创作者应该‘能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幽默意识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挖掘出内在的某些荒诞可笑的东西,并以此作为情节手段来构成喜剧框架和⑧喜剧冲突,作为语言手段来塑造人物、创造气氛”。这些“荒诞可笑的东西”可以极大地增强一部喜剧电影的内容含量,可以让观众在一笑而过之后若有所思,似有所悟,这也将区别一部喜剧电影是在生活搔痒还是在生活内核里思索。例如,《让子弹飞》(2010,导演姜文)虽然不是现实题材,但是,影片并没有将赢得观众廉价的笑声视为全部旨趣。影片看似荒诞,却处处“顿人人间”;看似态意酣畅,但实则辛酸沉重。因为,影片有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指涉,这不仅是国民性中的苟且麻木、自私怯懦,更是中国政治格局中的封建底色,社会现实中的功利虚无。这样,影片似在不经意间参透了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国民性的本质,并在喧闹之后的落寞中渗入了丝丝难言的痛心与无奈。这样的喜剧电影才经得起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解读,并让不同观众得到不同的审美享受乃至思想启不。1喜剧电影和其他电影一样,观众对人物“认同感”非常重要。喜剧片中的人物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弱势群体,会引起观众感同身受的“认同感”.另一类是强势群体,让观众产生居高临下的嘲笑和隔岸观火的放松。但是,即使是在强势群体身上,观众除了嘲笑之外,也应该能在他们身上体悟到更具普遍意义的人性思考,或者更具形而上意义的人生思索。反之,如果观众对于影片中的人物没有“认同感”,那么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是疏离而冷漠的,不会随人物的喜悲而起伏,也不会真切地随人物的大团圆结局而备感欣慰。例如,《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中,某些桥段固然令人发笑,但人物的身份与处境实在令人隔膜:有一点耍酷的驯狗师,富极无聊的千金小姐,一厢情愿的黑心老板,装疯卖傻的“神偷”,都不能让观众“同清”或“蔑视”,因而他们的烦恼、失败或成功都只会令观众无动于衷。这样的电影,即使票房大卖,也不能证明是一部成功或优秀的喜剧电影。总之,喜剧电影能让观众满意的绝不仅是廉价的笑声,能对我们的生存状况作最真诚的揭示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审美品味,能给观众带来审美享受,更应该成为喜剧电影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国产喜剧电影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产喜剧电影;创作;类型特征

一、国产喜剧电影主流化成因

近年来国产喜剧电影普遍受到观众较高的关注度,与影院市场结构及观影群体的调整有巨大的联系。这两者的调整与改变使得国产喜剧电影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我国三四线城市荧幕数量扩充迅速,使得我国总体观影人数在大幅度提升,因此促进了票房的不断上升。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占全国总票房比重在2012年到2017年连续保持了六年增长,由20%上升到31%,一二线城市票房占比趋于饱和,三线以下城市观影习惯正在养成。浩荡城市化的大背景,结合影视行业在院线建设和早期票补促销上的主动出击,都为三四线城市的观众观影习惯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三四线城市观众群体相较于一二线拥有更多娱乐休闲时间,让这块市场的潜力被进一步放大。此外,三四线城市中的“小镇青年”对国产喜剧电影关注度较高,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国产喜剧电影票房的增长,同时这一观影人群的审美和消费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2]

二、国产喜剧电影创作新生力量

我国观影群众年轻化为新生代导演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遇。年轻导演和年轻的观众无论是从成长的年代,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着相似之处,同时年轻导演对于当下年轻观众的境遇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已经赢得票房和口碑的佳作,也有引起争议形成话题的作品,更不缺火花四溅的创意之作。[3]新生代导演中,宁浩导演的小成本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以黑马姿态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多个奖项,此后宁浩执导的《疯狂的赛车》等喜剧电影都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这也使得宁浩赢得新生代的“鬼才导演”的称号。此外,跨界人才力量也为国产喜剧电影带来新的活力。徐峥作为演员参演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走红,201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刷新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12亿,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作为演员的徐峥跨界导演《泰囧》,不仅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同时他首创的公路喜剧进一步拓展了国产喜剧电影的市场想象空间。我国喜剧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生代导演和跨界人才,他们对当前电影观众有足够的了解,同时新生代导演和跨界人才具有多样化的风格,使得他们的作品可以良好的适应当今电影市场的需求。跨界人才本身所参与的领域较多,所积累的喜剧经验为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提供新鲜的元素,并且能够以自己本身的知名度为电影的宣传提供热点。[4]

三、国产喜剧电影与各类型电影广泛结合

喜剧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它没有定型化的类型元素,只要能达到“笑”的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不断升级和叠加,喜剧作为一种类型元素,开始全面对接各个类型元素,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复合类型喜剧。复合类型喜剧可以兼顾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同时这样的类型创新也可以看作一线电影人对文化消费升级时代的积极回应。[5]爱情喜剧,“爱情+喜剧”是国产喜剧电影的经典搭配,《前任攻略》、《北京遇上西雅图》、《陆垚知马俐》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爱情喜剧电影每年都有爆款问世,主要是因为爱情喜剧电影聚焦爱情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贴合当下观影人群的审美诉求,紧贴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公路喜剧从2010年的《人在囧途》开始取得票房惊喜和观众热捧后,2012年徐峥创作的《泰囧》取得了年度票房冠军,公路喜剧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逐渐成为主流的创作类型,《心花路放》、《绝地逃亡》等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公路喜剧通过“一智一愚”两个人物之间性格和价值观的差异引发戏剧冲突和制造笑点。喜剧元素与各类型电影深度融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为观众带来喜剧电影的全新体验。

四、国产喜剧电影类型特征

青年群体已经成为观影人群的主力,因此我国的喜剧电影发展受到了青年文化的影响。青年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视为一种抵抗亚文化。[7]国产喜剧电影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使得国产喜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类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人物处于社会边缘国产喜剧中的主角大多是在社会中既无资历与经验,同时表达权和存在感也很微弱的青年人。在国产喜剧中,这些青年人的社会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边缘位置,他们通常都流露出对现有处境和生活的不满与抵抗。例如,《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羞羞的铁拳》中的艾迪生,《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鱼,《心花路放》中的耿浩等,这些角色有的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渴望用一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或者命运,或者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变。这些国产喜剧旨在完成观众对于剧中主角的自我映射,剧中的主角在命运低潮时的反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此外主角们在抵抗过程中的成功也使得观众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8]2.脱离常规的时空国产喜剧电影中的主角们通常对现实生活不满,他们想要远离现有的生活状态,渴望进入一个理想化的空间中。国产喜剧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通常将主角们放置在异国他乡或者是一段旅途,甚至有一部分喜剧电影通过时空穿越,将电影主角放置在过去或者未来,与现实形成的反差和矛盾引起一类列笑料。例如《人在囧途》《心花路放》《唐人街探案》等影片,将公路电影和喜剧元素相结合,通过为主角们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想象空间,让他们以旅途来规避现实。事实上也是为观众在超时空背景下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重压的出口,因为喜剧电影所打造异域的空间里一切皆有可能。喜剧电影里为观众编织了一场美好结局的“白日梦”,来满足观众逃避现实的心理。3.价值观的走向国产喜剧电影受到青年亚文化影响,影片的姿态是反传统的、激进的,但是影片最后主角也必将回归到传统价值观中。国产喜剧大多都秉持着回归家庭的主题,共同的故事模式:对家庭的不满——逃离——回归。《人在囧途》中李成功本来打算过年回家与妻子离婚,但是经过春运回家一系列的感受,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最终回到了妻子和孩子的身边。《港囧》中的徐来,认为内衣设计的工作埋没了他的才华,同时嫌弃妻子配不上自己,心中年年不忘心中的女神杨伊。当他发现自己心中的女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妻子也是极具智慧的时候,最终还是决定与妻子携手共度余生。这些电影将青年的反叛与抵抗演化为成长故事,成长的青年也必将回归到家庭中接受规训。[9]

五、国产喜剧电影的内容表达

国产喜剧电影与各类型电影广泛结合,在内容层次上多采用戏仿与互文拼贴的技巧。戏仿的功能在于利用模仿、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得事物获得一种被扭曲失真的仿像,使得电影产生滑稽和荒诞的效果。[10]戏仿摒除了严肃的反抗姿态,用嘲讽或调侃或者致敬的心态去模仿或解构源文本,在重构文本的过程中,向观众传达着深刻的审美内涵,让观众在放松的状态下,不仅收获了笑的,同时也让他们在过后有着更深刻的审美经验。[11]《疯狂的石头》践行着对黑色幽默的仿拟的同时,也向黑色喜剧《两杆大烟枪》致敬。《夏洛特烦恼》《港囧》和《唐人街探案2》中都有对经典歌曲的戏仿式重构,影片中的场景和对经典歌曲戏仿形成的反差形成了喜剧效果。戏仿、互文、拼贴等技巧使得国产喜剧电影的文本不再是传统的线性表达,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拼贴杂糅的风格。[12]此外,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并且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很多由新媒体视频转型而来的国产喜剧电影受到广泛关注。在内容上,这些喜剧电影的内容形态多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内容形态非常适合中国观众熟悉的小品表演,内容精炼而且笑料充足。但是如果将新媒体视频直接扩展成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其内容的充实性和叙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都不够充分,很难形成一部优秀的独立故事。

国产喜剧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影创作;《泰》;喜剧片;新特点

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滑稽打闹类的影片。在明星影片公司创立之初,摄制了四部以滑稽搞笑为影片主题的短剧,而张石川摄制的《劳工之爱情》更是中国早期滑稽搞笑默片的优秀之作。从早期中国电影对于题材的选择可以看出,滑稽打闹类已经进入创作者的视线,备受青睐。[1]“在《中国人的影视口味》一节中,报告的评论就更详尽了:‘历史影片总是能够吸引大量的观众;而爱情故事,尤其是田园牧歌式的,总能打动观众。不过,总而观之,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是喜剧和次等的讲孩子的影片……’”由此可见,喜剧片早在中国电影的初创阶段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类型。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逐步复苏,中国电影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而近年来的喜剧片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从2006年的8部增长到了2011年的38部,[2] “2012年喜剧片更是连创佳绩,为市场贡献了超过18%的票房。”在2011年8月,关尔导演的小成本喜剧片《像小强一样活着》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同年11月滕华涛的《失恋三十三天》大火,成为票房黑马。待到2012年底,徐铮的处女导演作《泰》更是刷新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票房记录。连续的几部喜剧片都成为了一种“现象”电影,引人关注。

一、喜剧片与爱情片的有机融合

无论是《像小强一样活着》还是《失恋三十三天》,都充斥了爱情元素。在影片《像小强一样活着》里,小强最后收获了爱情,和警队实习生刘颖谈起了恋爱,电影《失恋三十三天》里的黄小仙最后走出失恋的阴霾,收获了和王小贱别样的感情。即使在《泰》里面,徐朗最终也回归家庭,试图修补和妻子的关系,最终和好如初。

其实,喜剧片和爱情片都偏向于大团圆的结局,这种相同的 “完满叙事精神”彼此“暗和”,也让喜剧片和爱情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喜剧片以爱情元素为主导,爱情片又以喜剧的桥段来叙事和塑造人物,也已成为了创作上的常见套路。这就形成了一种亚类型喜剧――爱情喜剧。在罗伯特麦基看来,[3] “爱情喜剧,是将喜剧与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也是中国影人借鉴法国和英国的例子,最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的类型。”就最近,赵薇导演的爱情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不乏喜剧元素。

喜剧片作为一种有很强融合度的类型,[4] “依靠喜剧天生的类型亲和能力,电影创作者迅速与其它类型嫁接,使得近年的国产喜剧片在类型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而[5] “观众从中看到了自己,并从主人公的完美结局中获得想象性的满足”。喜剧电影往往是小成本投入,这也成为了一大优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影工业还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这种依赖工业体系程度不高的喜剧电影有极强的发展空间。

二、喜剧片中接地气的网络文化不断展现

从近年来的喜剧片可以看出,在其台词的设计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大量使用网络用语作为“笑果”。这一缘起于网络的拼贴现象,显然对于喜剧电影的长足发展不是一剂良药。但是,网络用语的日新月异也促使喜剧片的与时俱进,也因为网络用语的存在,喜剧片中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上也变得更接地气,更易让年轻一代网迷产生共鸣,也让和他们有相同生活境遇和心理境况的人,产生极强的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感,因此受到他们的喜爱。

近来,网络上有越来越多的博友用“丝”一词自诩,拿《泰》来说,由王宝强扮演的角色更是一个丝味十足的人物,导演试图用小人物的故事来反应当下浮躁的中国,讽刺意味浓厚。同时,在目前大量影视剧中,不乏众多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失恋三十三天》即可视为其中的代表。《失恋三十三天》最先是在豆瓣网上直播的帖子,后来成为了人气网络小说。而《像小强一样活着》也是改编自网络知名作家不K拉的小说。这种已经过网络用户检验的作品被拍成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气。无论是剧本的选择,还是剧本在台词和人物的设计上,目前的喜剧电影和网络文化的勃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网络具有更新速度快、接地气等特点,这也使得很多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影视作品注定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餐电影。但是如果只关注观众一时的笑声和娱乐,过度献媚迎合受众,这种对于喜剧电影的消费模式显然值得创作者思考。

三、喜剧片中煽情桥段的巧妙铺陈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的喜剧电影中都少不了煽情段落的铺陈。尤其在喜剧电影的亚类型爱情喜剧电影中尤为常见。而煽情段落往往出现在故事的后半部分,成为故事落幅的前奏,试图逆袭前半部分所制造的欢愉。这种把“和痛感”相互融合的方式,阐释了生活中的情感。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喜剧电影,在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里,唐玄奘用《儿歌三百首》降妖除魔、用“拒绝”来建构自己对“大爱”的理解;在《泰》里,编剧安排了家庭和寺庙的戏份,其实这些都是寻求“心灵救赎”的煽情桥段。这样的表现,[6] “不但提供了形而下的情感食粮,还有形而上的心灵救赎。”

在薛晓璐导演的《海洋天堂》中,观众会发现她非常擅长煽情,即使在她的爱情轻喜剧里,煽情段落也是少不了的。在《北京遇上西雅图》里面就交织了“和痛感”,无论是警察局的段落(汤唯扮演的“小三”和吴秀波扮演的落魄大叔在审讯过程中对理想生活和彼此的不谋而合),还是帝国大厦的段落,这种煽情段落的铺陈辅助了叙事,讲述了一个女人在情感世界里成长的故事。这样的表现方式,在《失恋三十三天》中使用得也非常的多。

近年来的一些香港喜剧片缺乏“载道”意识,出现了以颠覆、戏仿、恶搞、拼贴为主的“闹剧”,口碑极差。娱乐与载道[7] “本事一切艺术不可或缺的两种功能属性,电影自不例外。就一般而言,这两种属性在艺术品中各司其职,不分轩轾,而且相互关联。”与此同时,[8] “由于内地文化教育的影响,更认可电影‘文以载道’的功能,即使娱乐片也希望寓教于乐。”[9] “总之,喜剧电影创作不应是简单商业元素的生硬拼接,也不应是天马行空的空虚恶搞。无论是现实主义创作还是非现实主义创作,都应有最真实的情感来打动观众,努力提升国产喜剧电影的叙事品格是关键。”

中国喜剧片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类型融合和多元素表达能让喜剧片更具表现力,喜剧片与社会生活的“互文性”更易得到观众的认同。只有创作出尊重市场运作规律,在电影基础功能和当下中国观众审美品位间找到权衡的优秀喜剧片,才能保障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在去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国产电影论坛:中国喜剧形态电影创作研讨会”。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委托致辞中表示“电影主管部门会积极考虑出台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扩大喜剧电影的生存空间,鼓励成功的喜剧电影形成创作系列,稳定并扩大固有的观众市场,以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喜剧电影的品牌。”所以,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样优质的喜剧电影将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大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刘浩东.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R].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3]黎宛冰.遇见罗伯特麦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4][5]饶曙光,尹鹏飞.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演变及其发展[J].艺术评论,2013(04).

[6]陈旭光,宋法刚.喜剧电影的新美学与新文化――从《泰》《西游降魔篇》看当下喜剧电影的新格局和新态势[J].艺术评论,2013(04).

[7]半夏,秦彤.娱乐与载道――中西方电影观念与文艺传统的关系之比较[J].当代文坛,1993(040.

国产喜剧电影范文第4篇

[关键词]票房 小成本喜剧 娱乐 观众 中国元素

2008年年末,电影《十全九美》票房大卖,超过5000万元,仅DVD就达到了200万张的销量,并被公众投票评选为“最值得鼓励影片”。本片讲述的是由一本被诅咒的秘籍《缺一门》牵扯出的武林纠纷,影片以诙谐幽默的手笔将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制作成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喜剧。

一、《十全九美》成功的主要因素

1、聚集了多种语言元素

从冯氏喜剧开始,方言成为了国产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在平日里并非众所皆知,当它们集中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便给不同地区的观众带去了强烈的新鲜感。

《十全九美》的片词,“淡定、淡定!”、“太暴力了,太暴力了!”、“这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象发生的一个错误的――啵啵!”……搞笑台词以四川话、保定话、东北话、湖南话、云南话等说出,各地最有特色的语言聚集在一起,进行了现代化包装,令人捧腹。

2、在古装戏里融合了当今最时尚的一系列流行元素

作为一部古装片,它实际上对当下的流行文化把握得很精确,以“颠覆”为主旨,对于生活幽默做了巧妙把握与发挥。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样的喜剧桥段有一种解密的和自然而然的认同感。

电影里几乎囊括了时下所有的流行元素,影片一开始,就模仿电视购物:“998,嘿,只要998哎!”让观众以捧腹开场。从“钱柜”、“夜店”、“断背”、“德云社”、高龄的“女子十二乐坊”,再到外教、变形金刚、海盗船长的Rap、阿里・波特等等,所有这些笑点都来自于我们当今的时尚生活。

3、宣传到位,成功的电影营销

《十全九美》片的宣传,可谓煞费苦心。从李湘本人作为投资者的话题,到拉上人气歌手李宇春演唱主题曲,再带上主创人员到湖南卫视上《快乐大本营》栏目,积极利用地方卫视的影响力,广泛宣传,集聚人气。

4、功力深厚的演员表演

本片的出彩,还得益于本片的一干配角,这些“喧宾夺主”的“绿叶”,为影片增添不少喜剧色彩。

二、《十全九美》给我们的启示

纵观08年中国电影市场,《十全九美》显然是最大的赢家,并成功树立了“小成本也有大票房”的典型案例。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学习的电影,毕竟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这样大投资、大明星、大宣传的大片,更多的是《十全九美》这样以小搏大的电影。百花齐放,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电影市场。

《十全九美》特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1、导演心里始终要装着观众

作为一部喜剧片,导演王岳伦说:“电影导演第一位想到的应该是电影观众。”在拍片时。他有意亲近了80后:“《十全九美》更多还是源自自己对现代年轻人生活的一些理解,特别是对80后、网络一族的年轻群体喜好的跟踪和把握。”

正是有着这种为观众而拍电影的理念,他努力尝试让年轻人喜欢。把更多的年轻观众带回电影院。

曾经,周星驰的喜剧片因为“无厘头”而成为年轻人的最爱。就在几年前,人们说到80后时,还一脸的不屑,更没有谁将他们做为电影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十全九美》,影片最大的笑点都是来源于当今中国社会最为年轻人所乐道的东西,正好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口味,得到80后的崇爱,因为《十全九美》表达了对80后欣赏习惯的最大尊重,从而获得巨大成功,说明这一类型的国产影片还是很有市场的。

2、中国需要喜剧电影

观众永远都需要娱乐。这个世界上更多数的人,他们走进影院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放松心情图开心。

电影诞生至今,最大的公众效果是娱乐大众,这也是电影本身存在的主要意义所在。喜剧作为一种类型片,长久以来一直深受欢迎,因为它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卓别林之所以可以不说一句台词而令全世界记住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给世界带去了欢乐。

国产喜剧电影的辉煌期是冯小刚一手缔造的,《集结号》之前的冯氏贺岁片是国产喜剧片的黄金时期。从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来看,能让观众轻松一笑的片子并不太多。而电影要发展,就要完善它的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商业娱乐片。那这种喜剧电影就必不可少。

电影要满足不同人的欣赏需要,也要满足人不同时候的欣赏需要。作为一部用来放松心情的电影,《十全九美》做得很好。对观众来说,他们能在电影院里开心地大笑,这样的片子起码已经完成了它在这个时代所能完成的任务。

《十全九美》少见地、单纯地将“娱乐观众”的平和心态自始至终贯彻到底,仅仅因为它自身定位准确――够娱乐,就令不少观众买票进影院。它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得到了观众的笑声。观众从来都不傻,不是说,好电影观众认不出,睁着眼去追烂片。

因此,《十全九美》是一面很好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让人看到内地电影观众对娱乐电影疯狂的饥渴程度已远超出很多电影人的想象。

3、《十全九美》的第三个重要启示,便是如何利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推陈出新

好莱坞影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题材都是源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与其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味地被西方人利用,还不如我们自己来挖掘民族文化中可以重新焕发崭新生命的成分。

中华民族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语言种类、多彩的文化积淀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这些中国元素在《十全九美》中被发挥得十分出色。民间文化在影片中始终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于明朝年间,开篇鲁班故事的处理,颇有创意,深具情景剧色彩。剪影、道具、人物表情都很到位,同时引出宝书《缺一门》,给了观众意外的惊喜,喜剧味道越发奠定。传说中的鲁班故事、民间的木文化成为了故事发展的核心,后面的一切事件都由这本叫做《缺一门》的木匠秘籍引出,就连皇太子也是一个痴迷于在木头上雕刻变形金刚的奇人,这应该来自明代一个喜欢木艺的皇太子的故事。

片中不同地域方言的巧妙使用与转换,令人耳目一新:很多建筑及家具也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南宫燕的雕花大床:抛绣球结亲的习俗、皇家的金黄色腰牌……都展示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

另外,与欧美的喜剧电影不同,《十全九美》中的爱情其实是一个悲剧,它并不是欧美 喜剧电影中常见的大团圆的喜剧结局,男女主人公最终并没有像观众所期待的那样走到一起,而是在欢笑过后分道扬镳,恢复了各自原来的生活。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结局。但却是最合理的、也是最适合国人审美取向的结局。

甚至,中华文化对于他国文化的融汇吸收这一点,在片子中也有所体现《哈里・波特》被戏称为“阿里・波特”。

4、小成本电影如何在中国发展

《十全九美》的成功告诉我们,小成本并不是不可取的。只要有好的创意和故事,它同样可以给我们极高的回报率和观感。

当年,《疯狂的石头》__出道便创造了极好的口碑,影片的成功也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国内外商业大片的夹缝中谋得一丝生存的空间。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小成本电影的曙光。于是石头的疯狂过后,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小成本影片。诸如《光荣的愤怒》《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夜店》等。但是,这些影片都没能继承《疯狂的石头》票房上的成功,唯有《十全九美》获得了5300万的票房,超过了《疯狂的石头》,而且票房几乎是后者的一倍。它为小成本电影做出了有益、可资借鉴的尝试。

5、资源整合,事半功倍――电视台参与电影产业的新模式

电影的宣传对票房影响巨大,而电视台本身作为一个媒体传播平台。对于电影的宣传包装更有优势。

湖南电视台的免费宣传,为《十全九美》的票房立下了大功。《十全九美》上映前2周,湖南卫视《以一抵百》、《快乐大本营》、《背后的故事》以及娱乐资讯节目《娱乐无极限》全部以《十全九美》剧组为主角,李湘更在相关栏目中以电影制片人的身份被隆重推荐。

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广播电视收入为1452亿元,电影票房为42.15亿,相比而言,中国电影的收入就很寒酸。但是。电影产业却连续5年保持了30%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边是成长潜力巨大的电影市场,一边是拥有雄厚资金实力、渴望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电视机构,这种对比和诉求为小荧屏攻占大银幕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电影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特别需要资本的流入。而电视台投资电影也有一大好处,那就是掌握节目内容版权。片库的积累将是电视台未来最有价值的资产。中小投资影片在院线市场生存空间小,但退一步到电视荧屏却海阔天空。这是一种新的模式,双方合作正好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三、结语

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很难模仿和超越。在《十全九美》之后,趁热打铁、如法炮制的《熊猫大侠》。由《十全九美》的原班人马参与、制作,虽然也卖了2000多万的票房,但观众更多是因为《十全九美》的效应去看的。《熊猫大侠》可以说是部完全的失败之作,它延续了《十全九美》夸张、恶搞、拼贴的喜剧路线,但故事薄弱、内容松散、表演做作,生硬地套用网络语言和搞笑桥段,完全没有了《十全九美》的行云流水,为拼贴而拼贴,无进步、无新意,比《十全九美》逊色了许多。

国产喜剧电影范文第5篇

一、中小成本电影高票房的成因分析。

做影片宣传其实也就是做电影的 TIS,TIS 是 TelevisionIdentity System 的缩写,意思是电视形象识别系统。笔者认为,这一概念也可借用到电影的宣传与定位上,并将做电影的 TIS发展成为做 FIS,即 Film Identity System。具体来说,FIS 由主要由下面两部分组成,即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 简称M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 简称 VIS)。

1.理念识别系统(MI S)诱因。电影的理念是为实现电影宣传目标而在整部电影的生产制作、传播、宣传发行活动中坚持的基本信念,是电影发行方对电影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和抽象概括,是影片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是影片宣传发行的指南。(1)形式与内容上的喜剧电影。这三部国产中小成本电影,无一例外,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一部喜剧电影,从而赢得了票房与口碑。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在我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喜剧类型电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部标准的喜剧电影,导演徐峥按照最基本的喜剧工业制作流程,对影片的节奏和笑点把握精准。这种模式最初来自好莱坞,徐峥借他山之石,轻而易举的敲开了中国观众的观影之门。值得一提的是,徐峥所走的这一喜剧片道路并不与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路线相同,而是另一种模式化的可以被复制的喜剧之路。

(2)诙谐和调侃中的中国平民。对于电影《疯狂的石头》,它的理念识别在于这部电影有着新锐视角的导演和紧凑的叙事结构以及浓郁的现实气息。对于平常百姓真实生活状态的体察与关注,是这部商业喜剧片的重要卖点。影片《疯狂的石头》给人一种好像是一个非常具有幽默感和丰富想象力的人在兴奋的调侃现实的感觉,并且始终围绕着他周边的生活,既调侃他人,又调侃自己,这其中又衍生出了很多的温情。

2.视觉识别系统(VI S)诱因。在影片的视觉包装上,常常遵循一条 USP 原则,USP 是英文“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的缩写,中文译为“独特销售主张”或“独特销售卖点”。从影片营销的角度看,USP 原则可释为针对目标观众传递的独有的信息。它通常指的是此电影独有的某种特性,或者说是被放大了的、有价值的差异性。在观众尚未走进影院观看之前,这种特性或者差异性常常通过影片的视觉包装,即海报、宣传画册、宣传片等来体现。《泰囧》充满冒险精神的闹剧式海报,《失恋三十三天》的宣传手册把青春文学做派做到极致,《疯狂的石头》贫民式的狂欢。一部影片是公路片还是爱情轻喜剧,亦或是平民喜剧,我们都能在影片的 VI 上一目了然。

二、中小成本电影高票房的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年产超过六百部电影,能上院线的不足一半,能最终实现盈利的更是屈指可数。在过去的国产电影宣传发行案例中,高投资与高产出是一种固有案例,但这种方式不利于控制成本,它的弊端也在逐步的显现出来。《泰囧》这部投资仅为三千多万元的中小成本电影取胜众多大制作电影的实例无疑将对国内众多的电影投资人带来新的启示。影片的行为识别系统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影片的宣传发行活动,包括由宣传活动体现的媒介姿态和口吻;由演员和其他主创人员在公开场合体现的定位与风貌;在销售过程中针对购买方的推介、路演行为体现的行为和姿态;以及在活动宣传中体现的对于影片的行为包装。在影片的宣传与推广过程中,也演变成了多渠道的营销模式,即网络营销、院线营销、事件营销及传统媒体营销等。

1.网络营销。(1)社交媒体营销。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媒体,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称,截至 2011 年 12 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 2.498 亿(《2012 中国微博蓝皮书》称微博用户总量约为 3.27 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而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的出现,从一开始的害怕、排挤,到现在已经走入新的篇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开通官方微博这一事件也已成为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达到良好互利作用的标志性事件。

作为一种电影宣传的手段,微博营销也日渐走入观众们的视野。利用公众人物宣传、植入性广告、口碑传播,都能在社交环境里完成,这也是这三部喜剧电影的宣传发行方共同所意识到并且选择的途径。这也使得这几部喜剧电影能够被人知晓而且充满吸引力。没有可以挥霍的投资,不能启动如国内某些大片般灌输式的宣传攻势,《失恋三十三天》的宣传发行方另辟蹊径,转而投向了新进在年轻人中广泛流行的社交媒体。除了在网络营销方面动员明星粉丝转发有关影片的微博,还征集普通观众作为主角的短片“失恋物语”等,点击量更是突破两千万。

这一推广手法一是扩大了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在普通群众当中的知晓程度,二是催发了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的趋势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很好的利用了这种心理现象,使得更多的观众愿意去影院感受这部被人们“交口称赞”的影视作品。另外根据年轻人的特点,片方也选择了时下年轻人最爱使用的社交网站“人人网(renren.com)”,在人人网的大量软文与宣传图片,让很多年轻人都是先闻其名再知其身最后走入影院。制片方也曾透露说,选择网络营销只是在当时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的权宜之策,没想到收到的效果是意料之外的:目标观众(target audience)的接纳程度非常之大,《失恋三十三天》的名字在年轻人当中流传甚广。(2)网络视频营销。电视已经不是广大观众观看节目的唯一渠道,视频网站已经成为观众获取活动影像的另一重要方式。在《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失恋三十三天》上映期间,许多网站都能看到有关于他们的分享链接,链接的均是影片经典段落或花絮,这种轰炸式宣传也把不少观众“推”进了电影院。

2.院线营销。院线作为能接触观影群体的最直接渠道,也被各个影片的宣传发行方尽力利用。作为《泰囧》发行方的光线传媒是一家拥有覆盖 120 个城市电影发行网络的私营公司,它的平台多样,包括线上线下(电视及实体)的活动宣传平台,院线宣传发行平台及网络传播等多种营销网络。这次《泰囧》的宣发工作也作为光线传媒同时期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广,给票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片方采用了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合作方式,即在与万达集团院线合作时,由导演徐峥和主演王宝强共同拍摄了系列的定制短片并在院线播放。这种全新的合作方式,把影片与院线的优势都汇集在一起,在为影片的宣传造势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反响。也同时为业界的影片宣传方式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3.事件营销。在近期上映的电影中,对档期的选择都尤为重视,片方希望能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关注与话题。其中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选择本身有特殊意义的日期,或可能引起话题的娱乐事件发生期间上映。(1)特殊日期。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时间为 2012 年 12 月 12 日,与玛雅历法所记载的“世界末日”

所距无多,因此宣传发行方更是大打末日牌,有“与其等死,不如笑死”、“末日电影”等的宣传口号。而另一部卖座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在“世纪光棍节”———2011 年 11 月 11 号上映,更是在当时赚足了噱头。(2)特殊娱乐事件。新锐导演宁浩第一次将《疯狂的石头》带入观众们的眼界是在 2006 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导演宁浩携主演郭涛、黄渤、刘桦等高调亮相,作为投资人的刘德华也出现为其宣传造势,记者们纷纷重点报导这一影片,为影片赚得了不少吆喝与宣传,使得《疯狂的石头》在观众群中忽然名声大振。

4.传统媒体营销。虽然新媒体不断蓬勃发展,但传统媒体也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在《泰囧》和《失恋三十三天》宣传期间,影片主创及主要演员都不约而同的曾多次参与一些收视率颇高的电视节目,如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栏目,并在这些王牌节目中被反复推荐。这种营销手段显然为影片的上映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且扩大了影片知名度。

三、结论。

被社会经验所认可的一条经济学理论,即只有冒险才能获得巨大利润,小投资只能带来小利润,大家所取得的是市场平均利润。但是不同于这条普通经济学原理的是,电影它在被购买与消费的同时,它也是艺术品。而它作为艺术品的价值,是不能被简单概括的,这其中还包含有其他一些变量。比如说,剧本的艺术质量,导演的艺术积淀与才华,演员的功力与票房号召力,以及制作发行方的技术水准,都将影响这部影片的最终票房价值。电影融资、制片、发行和放映的每个环节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也是所有影片类型所需重视的。因此,在电影这件艺术商品上,投资的多与少绝对不是决定电影票房是否大卖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因素。在最近的票房大战中,上亿元投资的大片却票房冷淡的例子俯拾皆是,而投资甚少的影片也有成为艺术电影的可能。电影的竞争绝不是投资大小的竞争,而是艺术水准的竞争,只有提高艺术水准,才能使国产电影走入良性竞争中,走出高水准的道路。对于中小成本电影来说,许多时候并不是影片不具有艺术价值,而是观众们根本无法知晓这部电影。在院线,在娱乐新闻里,这些电影与广大观众见面的机会就可能已经被掐断了。因此,小成本电影才更应该在宣传与发行上多下功夫,扩大知名度。如若缺乏这种必要的宣传,就很有可能使得那些真正应该被观众拾得的好作品最终蒙上灰尘。对国产中小成本影片给予更多关注和发展空间,似乎不仅仅是宣传发行方的独活,也是独具慧眼的媒体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关注国产电影发展的观众的事。希望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进取得更大的辉煌。

参 考 文 献。

[1][法]玛丽·特蕾莎·茹尔诺著。电影词汇[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杨远婴著。电影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产前诊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

上海信息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