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产业发展;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2-0095-0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当我们将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纳入研究视野时,比如考察不同类型国家或同一类型国家的不同产业乃至同一国家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时,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和负面效应便凸显出来。

一、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结构及其政策的影响

1. 借助经济全球化,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平台扩大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力,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迅猛展开。第一,随着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各地区技术输出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扩大了初级产品、传统产品的进口;第二,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在输入高新技术中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其他地区转移;第三,中国及东盟等半工业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其劳动密集型以及传统行业向落后农业国和地区转移。

2. 国际间产业关联成为各国研究与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将国际间产业关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美国将一些“夕阳”产业或“朝阳”产业中的“夕阳”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自己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西方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着走这条道路。

总之,传统的产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期,而没有顾及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互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质变,要求各国政府将国际间产业关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组织及其政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其运行的前提条件乃是各国政府宏观政策上的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对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更加多样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之前,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国内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制定政策目标的视野局限于国内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确立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企业所受威胁更经常的来自海外,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拓宽了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视野,政府不仅要处理好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现本国竞争优势。

2. 政府对待企业兼并行为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竞争的舞台向国际市场转移,企业规模巨大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要扩大企业规模,仅靠企业自身积累远远不够,通过企业兼并和生产集中,既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又能迅速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大跨国公司兼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称为强强联合。微软垄断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现的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麦道与波音等几起公司超级兼并案表明,美国政府在实施反垄断法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1]其他国家也类似。

总之,传统的产业组织政策着眼于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协调与处理,为保护国内消费者自由选择和生产者自由竞争的权利,反垄断成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更加多样,运用产业组织政策的措施更加灵活,对待企业兼并、垄断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国家战略利益成为产业组织政策关注的重点。由此,势必带来国内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深刻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布局及其政策的影响

1. 资本的区位抉择加剧了各国国内地区间产业布局的不平衡性

资本流向和跨国公司区位抉择的趋利性,加剧了东道国国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中国大陆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进而拉大了东部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

2. 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

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不利影响。这促使各国加快了各自国内产业布局规划调整的步伐。例如,美国在加强其东北部经济地带经济实力的同时,产业布局正由东北部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转移;日本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表日本”,即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同时也开始向“里日本”及其他地区扩展;中国大陆在继续加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的同时,已经把相当的注意力投向了其西部和中部地区。

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1. 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世界上绝大部分跨国公司的母国又多属经济发达国家,这就使得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宰,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

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来促进本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促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但毕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加之本国体制和政策上的局限性,在分享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的代价。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挤出效应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

2.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而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这就使得WTO的老成员国有条件利用其在位优势迫使新成员国作出更多的让步,从而为本国企业谋取利润最大化奠定基础;一旦发生经济摩擦,又利用其深谙WTO规则的优势为侵犯新成员国的利益提供方便。

3. 经济全球化对同一类型国家的不同产业及企业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或其正负效应,对于不同的产业(第一、二、三不同层次的产业/竞争性、垄断性与公益性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也是大有不同的。

以发达国家为例。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使垄断资本受益,因为资本可以更自由地流向更有利可图的地方,大型垄断企业也更有能力扩张其市场。

而小企业和本国的工人则受害,特别是本国的低技术、低工资的工人受害。原因是大量资本流出所造成的失业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产业转移给发达国家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从而威胁国内工人的就业机会。如2002年,大量钢铁产品的进口动摇了美国制造业的根基;伴随着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1月1日的取消,美国两个大型家用纺织品制造商已经关闭并申请破产保护程序,其中,已有百年经营历史的“Pillowtex”公司解雇了6500名员工。[3]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既有共性的、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负效应的一面。我们应将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产业运行的实践角度而言,这有助于帮助人们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到产业政策等全方位地去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不同国度的企业、产业、政府等多视角地去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正视其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1]傅彩霞. 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2]程漱兰,徐德徽,金燕红. 中国加入WTO谨防输家假借赢家的反对[J]. 学习与探索,2000,(4).

[3]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cacs.省略 2004-02-16.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究重心;转移;全球化;数据挖掘

1 引言

知识管理的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斯威比(sveiby)博士将知识资本分为: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三部分[1],而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地管理企业这三类“结构”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知识是企业的资源,但任何知识只有当它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2]。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支持组织成功运营的重要力量源泉,很多企业已经实施或着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但很多知识管理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gartner公司分析了十大原因,但本文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目前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不能有效支持企业和组织的全球化运作,大量知识管理的研究仍集中在80年代提出的一些理念上,如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等,没有根据时代环境的迅速变化对研究重心及时做出调整。

全球化现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3],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从资源配置、生产流通和消费形成了多层次与多形式的交织与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4]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的必备工具,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 、开放运动及oa 等组织及运动的促进,信息的获取广度、深度、及时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网民数量的剧增,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分享的活动空间。良好的交互性使网络正在成为知识传播、民意表达和商业资讯展示的重要场所。

与知识管理研究初期相比,经济环境、信息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也必然带来知识管理研究重心的变化。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信息资源的特征,从全球化角度审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及挑战,将对我国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企业寻求提高全球化信息利用率的方法和技术,扩大企业的全球化视野,从而提高组织的全球化竞争能力,并促进知识创新。

2 知识管理研究重心的现状分析

为分析目前知识管理的研究重心,我们首先对

3 全球化对知识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3.1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重点,以跨国公司为载体[19] ,其突出的特点可归纳为[19] [20] [21] [22]:

1)高度的流动性。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等在全球涌动、流通和融合。知识、信息、智力资源等无形的“软”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大,资源共享日益迫切。

2)高度的开放性。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日益广泛,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

知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获得(以人的隐性知识分享使之显性化为主),二是从数据或信息资料中通过挖掘获取(从数据中获取隐含的知识并显性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和公开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中隐含着一类介于隐性和显性之间的特殊知识,通过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工具使之显性化就可以成为显性知识。数据挖掘是一种数学模型、人机系统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新的信息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关联规则、分类、聚类、预测、相随模式和时间序列等手段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32],这些新的知识可以用来制定有效的商业战略去吸引新的顾客和维持已有的顾客、开发适销的产品等。近年来,数据挖掘在生物、金融、保险、零售等行业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信息时代决策支持的关键技术之一[33],适合对全球化的海量信息进行挖掘分析。

随着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显性知识的综合集成与信息的挖掘利用成为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bbs、博客为个体隐性知识的自愿显性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博客已经引起知识管理学者的注意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管理工具[18],2002年以来,博客在

[注 释]

①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成立于1966年,是国际科学联合会建立的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委员会,其宗旨是提高科技数据的质量,推动对科技数据的编辑、评价和传播,)。

②oa(open access,即开放存取,是近年来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这一新的模式,使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加趋于人性化、便利化,缩小了贫富之间人为的差距,实现人类信息资源共享的美梦)。

[参考文献]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变迁过程。”[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时代,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和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在这之中,既有各种文化或文明的全球融合,又存在着各种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既有西方强势文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的渗透、颠覆,又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努力和斗争。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自身在这种文化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执行相应的文化政策及策略。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融合与冲突

全球化并不仅仅意味这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扩散与传播,各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必然会带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即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一方面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全球融合,另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基于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尤其是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的民族文化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而不断引起的文化冲突。

造成文化融合与冲突两难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文化是出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的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2]正是由于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各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文化是处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人们所取得的“特殊成就”,所以各种文化又必然具有各自的独特属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当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相互接触时,其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之间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接触与交流,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虽然这种频繁的接触与交流常常引发更多的文化碰撞或冲突,但与此同时文化融合也在相应地加强,它们有效地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是环地中海欧亚非各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日本文化则被称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文化”――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化由其本土文化和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融合而成;近代日本将其中古文化传统和以近现代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所谓文化冲突则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3]。文化冲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融与撞击过程,它既包括不同时期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规范变迁上的纵向冲突,也包括同一时期因两种文化规范对立而产生的横向冲突。当代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二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三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必然产生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使得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的冲突更加明显。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理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4]虽然亨廷顿“文明冲突”实质上是“欧美中心论”的翻版,具有局限性,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冲突在加剧。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新趋势

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的,它并不是全球化的产物,但是,全球化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融合和冲突的加速和加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从文化融合的向度来看,文化融合实现了从“单向文化融合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5]。就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渗透,呈现出单向融合的特点。联合国开发署在1999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写道,“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但这不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与共享。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网络、卫星等信息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所以包括强势文化在内,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异质文化的合理成份,从而使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同它们的不断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文化、维护文化的需要,在极力与西方文化扩张和“侵略”作斗争的同时,也努力向西方国家输出其文化传统,力图避免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当今文化融合呈现出从单向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趋势。

第二,从融合的层次来看,实现了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的融合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融合”[5]。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文化融合,最早是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开始的。由于器物形式之类的文化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观赏性,因此对他国,尤其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卡拉OK、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等通俗文化走向普遍化的重要原因。制度文化融合是后于器物文化的第二层次文化融合。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在本国传统文化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划时代的腾飞。

在文化融合的实践中,精神文化是最难实现融合的部分。因为在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价值规范是极其坚韧的内核,它的变化要比文化的其他层次缓慢得多。而且,精神文化具有无形和抽象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所以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进行,精神文化的融合正在水到渠成地悄然进行。一些原本分属于西方或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正在打破文化的界限和“思想专利”而日益为人们所共享。如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信义等理念,正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从融合的意向来看,实现了从“被动文化融合到主动文化融合”[5]的转变。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将非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其价值体系。这相对于以往的强迫同化,被称为“市场同化”。“市场同化”也带有强制成分,它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而这一切往往又都是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武力的保护下进行的。因而从头到尾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抵制,文化融合呈现出被动融合的特点。

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民族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这是文明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100多年来,许多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贫穷落后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都积极、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化融合实现了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转变。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二重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也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文化冲突的表现类型发生了变化。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前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相对受到了制约,异质文明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则成为主要形式。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各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冲突中意识形态的色彩越来越淡化,再加上冷战的结束,在异质文明内冲突仍作为一大类型存在的同时,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得以凸显,比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争斗,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可见,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西方国家虽然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也因各自利益不同,存在文化冲突。

第二,文化冲突的产生方式和解决方式的变化。由文化交流与传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其产生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和平的方式所引起的冲突,如文化移入导致的双方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经济全球化前,以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大大多于和平方式所导致的文化冲突。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由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密切和深入,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冲突开始降低,而更多的是以和平的方式体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未对文化的发展构成大的冲击以前,对于弱势国家来说,文化冲突的发生要么是自在的,要么是被动的,而这些都使经济弱国在文化交流中居于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后果上的变化,使冲突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冲突双方的主动交流,事实上只有主动地拿来,才能有选择地吸纳,才更利于自身的发展。主动吸纳和被动承受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们对待文化冲突在解决方式上的变化。

第三,文化冲突在全球冲突中的地位上升。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在冷战后的新世界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经济因素。人类今后的重大分裂和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因素。全球的主要冲突将会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文明冲突将支配全球的政治。他甚至断言,如果下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将是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多数学者不赞成“文明冲突论”以及文明冲突是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的观点,但在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大这一点上存有共识。事实也是如此,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积极因素和消极成分,不同文化的交汇产生摩擦与碰撞不可避免,文化差异是引发国家间冲突的根源之一。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国与国之间文化交往的增多,使得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如各种国际力量的组合与分化都受其文化制约。美、日、中、俄、欧盟等国家或国家集团为适应形势变化、确保自身利益,在制定和调整对外战略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延伸到国际关系上就会产生摩擦,引发冲突。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对文化发展两难困境的策略选择

全球化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势地位大肆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并制定正确的策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被湮灭于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为了正确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使中华文化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制定正确的文化策略。

第一,固本溯源,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华夏5000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也是留给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曾长期使得周边国家“向风慕化”。今天,中华文化中许多宝贵思想也有着其普遍意义,如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思想等,它们有着充分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是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只有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整理,才能够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有效抵御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侵蚀。

第二,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实施主动进攻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各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流的过程,从表面看,各种文化的全球流动是自由平等的。但从全球化的现实来看,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事实上形成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打击,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采取了被动防御性质的文化发展战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这种文化战略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应该闭关自守,而应该实施积极主动的文化战略,利用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宣传中华文明,努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近年来,海外各个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努力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躯体。文化产业是文化的有效载体,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文化产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西方的所谓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得以推广,西方颓废、奢靡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并对广大青少年形成了吸引力。要有效抵御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在思想观念上努力创新,实现文化的价值转型,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地用文化产品的市场占领文化阵地,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四,虚怀若谷,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值得学习借鉴的一面,中国文化既要迎合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和其他文化融合,又要在融合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不至于被“西方化”或“美国化”,就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化为导向,积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以他之强补己之短。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2]李智,余非凡.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3]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前 世界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分析

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在现代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已经从以前的单独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是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以世界市场形成为标志,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加快了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而且大大的的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然而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消除,日本“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突出等发达国家的的经济政策风险,给世界经济前景带来诸多潜在的风险。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概况

(一)发达国家及组织的经济特点分析

(1)美国的经济特点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形势,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下面就美国经济的当前形势进行分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一张,使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由于美国的金融风波在全球迅速发展,使得英国、德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纷纷向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挽救本国的金融银行系统,使其受到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到最低。为了减少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正在制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构框架,主要内容有:让金融机构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相关证券自然到期,并脱离其资产负债表;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充分运用其他金融手段,例如允许银行将存款长时间放置美联储;对超额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通过逆回购协议来稳定利率。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政策可以使经济复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大众失业率有所降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2)欧洲的经济特点分析。世界上可以与美国经济体系抗衡的经济体系并不多,欧盟就是其中一个。在欧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一共有17个,但是这1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太大,这就使得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2009年爆发的欧元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去年,欧元区的低收入国家希腊为了减少和高收入国家的收入差距,不惜向欧盟总部借债,不受约束的大量支出,为本国民众争取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发展机遇。在这期间,虽然希腊民众的工资上涨速度飞快,但是其消费入不敷出,使得国家经济经常处于赤字状态,从而令全国陷入债务危机,由于无法按时还清向欧盟的贷款,希腊也就无法继续借贷,使得国内银行没有资金可供民众消费,国内一度民怨沸腾。欧元区统一货币的本意是使得各个国家平等发展,逐步减小收入差距,但是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不仅没有减小这种差距,反而使得差距进一步扩大。

(3)日本的经济特点分析。当前,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经济也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有了缓和的迹象。但尽管在短期内,安倍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但从宏观方向看,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额的公共债务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绊脚石;从微观方向来看,民众消费税上调、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安倍政府提出的经济学主要是指预先创造通货膨胀现象,当消费者预期察觉日本物价要上涨时,对于一些本来要买的商品,就会尽快的去购买,因而积极的带动消费及投资,进而扭转日本长年消费与投资极度低迷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安倍经济学”正在制造更大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消费税上调将使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日元汇率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而且,“安倍经济学”从实施以来,日本国内的国民储蓄率不断下降,企业固定投资增速出现疲软态势,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特点

虽然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是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呈现负增长的同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增长势头稳定,实现了稳步发展,这些国家和组织就被称为新兴经济体系。世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系包括中国、印度和东盟等。

(1)中国的经济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无论是从经济,人口,还是从科技,军事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也肯定了中国经济在全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着,从过去的贫穷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中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这几年,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的宏观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逐渐由中高速增长转变。关于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所以,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事;成本要素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大加强,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市场需求不足。国内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现象在某些方面已经凸显出来,消费市场停滞不前,出口需求也有所减少,所以消费市场的萎缩也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2)印度的经济特点。虽然印度的经济形势目前呈现一种疲软的态势,但是由于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向世界发出维持巩固宏观经济的决心。并且积极的设立内阁投资委员会、对一些拖延已久的项目进行重新协商、通过网上拍卖应收款项为中小企业提供自由资本和低利率的贷款,这些措施会大大提升印度的投资潜力,继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高回报的金融产品有可能阻止印度储蓄水平下滑,从而尽可能降低这一轮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影响。

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贸易

虽然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美国的强国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中的话语权仍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黄金、粮食等交易仍然以美元为单位。这次的金融危机虽然使得美元贬值,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但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经济对策可以有效的阻止经济增速的负增长。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有能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到那时候,世界经济就有可能走出低迷的态势。

(二)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交流

当今的世界经济贸易呈现多元一体化的趋势,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中稳定发展,就要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中,除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外, 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加强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协定,强化南南合作、南北合作间的交流等,对建立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人民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提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都极大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而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就是欧元,但是欧元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而自顾不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扩大实行人民币互换的范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with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model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econo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lanaguage and economy, in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first useful languag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nthusiasm" begins to emerge around the whole globe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during the 30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英汉双语制;发展研究

Key words: econolinguistics;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system;development study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17-02

1双语现象,双语教学与双语制

1.1 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指人类社会的某一社会群体中的社会成员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各种信息、思想、情感等交流的社会现象。某一社会人使用双语与其他社会人或团体、机构进行语言交流只是社会双语现象的一种具体表现。一个人能用双语或多种语言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就可以极大拓展自身的社会活动空间,展示更大的自我社会价值。因此,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中,一个人需要具有两种以上语言的交流能力,才能适应处处、时时不断变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信息社会。

1.2 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使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加拿大的双语教学指在英语地区使用法语进行授课活动。在美国,双语教学通常指用西班牙语进行教学活动。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英语语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欧洲,双语教学是指欧洲各国使用英语进行学科知识教育。我国及许多亚洲国家正在开展主要以使用英语为教学语言而进行的学科教学的双语教学活动。在学识教育中,使用双语教学进行学科知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提高自身的双语使用能力,更好地吸收自己所掌握的双语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思想,从而使该受教育者得到更为均衡的、更加全面的人类文化大成的教育。

1.3 双语制双语制不同于双语现象,双语制通常指用法律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双语制是人们在跨越母语语言区域进行经济交流、社会交往等活动中所呈现的语言信息交流平台。双语交流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地球村”时代。英语和汉语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中的使用国家和地区最多、使用人口最多的两种语言。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当今社会,英语和汉语正在成为双语交流的首选语言平台。

在国外,1989年加拿大经济学教授Francois Vaillancourt 在“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口语言趋向和加拿大的双语制”一文中较系统地概述了语言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理念。1990年,澳大利亚的Stanley等提出了“国际贸易与语言能力的关系”。1993年,新加坡的Kuo和Jermuded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探讨“从宏观和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调控看语言管理”。瑞士政治经济学教授Francis Grin 在“欧洲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新近成果及其与加拿大的关系”一文中指出,欧洲的语言经济学研究不只局限于语言促进经济发展,更强调语言和经济的互惠互补作用。他认为语言环境也是经济力量影响所造成的。

2英语语言国际地位现状

英语在全世界近现代经济中的第一使用语言地位已毋庸置疑。二战以后,全世界各国的报刊图书和各种文献的出版语言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文献资料是采用英语语言作为其文献信息语言载体的。

在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中,把英语作为母语使用的联合国成员国数量最多。除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使用外,许多亚洲、欧洲、非洲和拉美国家将英语作为双语教育的首选外语。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双语国家。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是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经济崛起,极大地增强了英语的第一使用语言的国际语言地位。有人预言,在二十一世纪,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际影响力会逐步超过中国,其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英语是其官方语言。因此,有人认为,印度的经济发展会比中国更快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印度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会比中国更便捷。

3汉语语言国际地位现状

汉语是世界上以母语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在进入21世纪的短短十年中,中国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学堂)。国内有一百多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国外教授汉语的教师和招募汉语教育志愿者。针对外国人的汉语考试规模越来越大,考生数量逐年倍增。这些客观条件为汉语的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平台。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正在加速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具有巨大影响的世界的国际组织、国际公司、国际媒体和世界知名大学中,有上百家拥有中文网站和网页。美国国务院也设有中文网页。美国最权威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英国的《财经时报》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都开设了中文网页。《财富》杂志所评选的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大约三分之二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并大部分开设了中文网站。“汉办”相关负责人说,“汉语热”已经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欧美国家学习汉语的增幅更是保持在每年百分之四十左右。在法国,汉语的发展趋势加快,法国人学习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人数的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而学习汉语的人数的年增长率则高达百分之三十八。

4英汉双语制的国际地位前景瞻望

英语和汉语既然已被联合国规定为其两种工作语言,这两种语言的法律地位则也毋庸置疑。近十年来正在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特别是在2008年,中国通过在北京举办第二奥运会,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使得世界各国的民众更想通过学习汉语直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当代中国。2008年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欧美各国许多企业裁员或倒闭,导致失业率激增,西方各国纷纷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中。中国经济在2008年保持了一枝独秀的良好局面,中国人对未来经济健康发展充满信心,这使得更多外国人想到中国来工作,想和中国有生意往来,这些客观因素促使世界各国对通晓汉语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增。

在上述国际背景下,英汉双语语言经济信息交流模式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十几年来,中国、印度两个人口大国的经济崛起,进一步确立了英汉双语制在全球经济活动的第一双语制的绝对地位。英汉双语制语言交流模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社会所面临的崭新的课题。在信息化时代,英汉双语制信息交流模式正在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基本要素。英汉双语语言在教育、人力资源、旅游、服务业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及创新等方面已经凸显出其不可或缺的经济价值、社会消费需求因素和愈来愈重要的信息生产及消费要素的社会地位。笔者用经济学的理论、观念,从语言的经济价值视角探索英汉双语制之语言环境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供需要素关系,希冀能抛砖引玉,吸引国内外学者对语言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互惠互补效用开展研究,对英汉双语制的国际信息交流模式及其对未来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的影响力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

[2]刘绍忠.御用的经济价值与语言学习[J].山东外语教学,1996,(01).

[3]汪丁丁.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06).

[4]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1999,(04).

[5]袁俏玲.再议语言经济学[J].外语教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