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文化的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古典舞;戏曲舞蹈;历史传承;影响解读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61-01
一、中国古典舞对戏曲舞蹈的情感影响和研究
(一)舞蹈代表了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身体的舞动和舞者心灵情感的释放,来表达舞蹈的丰富内涵。元稹在《曹十九舞绿钿》中写到“急管清弄频,舞衣才揽结。含情独摇手,双袖参差列。[柳牵丝,炫转风回雪。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对舞蹈艺术的情感有了一个形象的表达,说明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都可以通过舞蹈来表达内心的状态。中国古典舞为戏曲舞蹈注入了充分的情感表达。与此同时,戏曲舞蹈表达情感的途径不仅是眼神,更多的是肢体和心灵的一个互动。从戏曲舞蹈中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典舞的意境美,为我们的古典舞提供了生命的力量。
(二)古典舞在后期的戏曲舞蹈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参考作用,后人根据古典舞丰富了现在的戏曲舞蹈,使戏曲舞蹈在古典舞的基础上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中国古典舞也是经历了创始、发展的阶段,在总结了戏曲传统艺术的动作基础上,创造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训练价值,突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以“中和为美”的美学视角效果和艺术价值。
二、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艺术的题材影响和研究
(一)严格意义上讲,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古典舞本身就是介于戏曲和舞蹈之间的一个混合物,褪去了戏曲中最为重要的“唱”和“念”,还保留着戏曲的原生态。
(二)戏曲是在继承前代各种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戏曲涵盖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并把他们巧妙地综合在一起,去表现丰富的内容和丰满的人物性格,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三、发展中的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的走向
(一)我们一直所说的传承就是要在继承中创新。中国古典舞无不体现了它所具有的韵味和它的精神气质,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中国古典舞美的形态。而与中国古典舞相比,戏曲舞蹈更能让人从中品味到它的无穷神韵。
(二)中国古典舞只有和戏曲舞蹈相互传承,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越走越好。我们不仅要好好保留中国古典舞,还要让戏曲舞蹈不断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在不断的传承中去创新,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中让它们大放异彩,这也是我们每位从事戏曲舞蹈工作者的责任。
四、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艺术之间的相互传承和影响
(一)可以说中国古典舞来源于中国戏曲,来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作为一种独立物种,中国古典舞存在的历史才几十年,而它之所以能在近代作为一个独立物种崛起,是因为它融合了很多戏曲的元素在里面,它是借助了戏曲舞蹈的历史而得以传承的。
(二)古典舞里的许多动作其实都与戏曲动作很相似,这是因为古典舞是在容纳了很多戏曲舞蹈的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下返璞归真的一重要蜕变,这也将是中国在民族文化上的一次华丽转身。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传统文化不但能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标志,更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归属感”。
(三)古典舞是民族舞蹈艺术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面,戏曲舞蹈同样如此,所以,它们的价值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任务分工不同而已。如果没有中国古典舞的传统形态,那就没有戏曲舞蹈在现代的建设,也就没有民族的舞蹈文化的传承。戏曲舞蹈从中国古典舞中也吸取了许多精华,使戏曲舞蹈在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戏曲舞蹈也对我们的古典舞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戏曲艺术为中国古典舞艺术上的传承及创新提供了最充足的养料。舞蹈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们之间相互传承和创新。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艺术的融合和传承,可以再一次实现艺术文化上的创新。而且,在目前戏曲舞蹈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在古典舞艺术的基础上,进行舞蹈艺术上的创新,深入研究并减少古典舞艺术上的繁琐化限制,让艺术文化多面开花,让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在传承的基础上多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一、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蹈情感的影响研究
舞蹈主要是情感艺术的表达,并通过身体的律动展现舞者的心灵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因此,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最集中的形式。例如,《毛诗序》中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对舞蹈艺术的情感表达进行了阐述,说明人在内心情感激动的状态下,用歌曲都不能对其情感进行表达,而需要借助舞蹈进行情绪的抒发。因此,戏曲艺术为中国古典舞蹈的情感表达注入了充分的情感元素。与此同时,戏曲中的眼神是艺术表达的精髓,而且舞蹈也是一种以“看”为基础的艺术形式,舞者出神的眼睛可以向观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通过眼神的交流,充分感受到舞蹈的文化背景。而且,眼神不仅可以体现出古典舞中的意境美,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同时也为古典舞提供了生命活力。因此可以发现,古典舞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到戏曲艺术中眼神的影响,并将以眼传情、以情系舞作为基本原则,展露了舞者的内心情感[1]。
二、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蹈题材的影响研究
现阶段很多的古典舞都采用了戏曲的舞蹈题材,如《俏花旦》《牡丹亭》等,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不仅预示了古典舞蹈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戏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充分性的保证。由于戏曲题材所涉及的领域相对广泛,很多戏曲题材蕴含了中国的古老文化,通过与古典舞的结合,可以不断激发舞蹈创作者的欲望,从而为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的表达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三、戏曲艺术对中国古典舞蹈身韵的影响研究
首先,古典舞中身韵的“形”,主要以腰作为发力点,并将腰的律动作为基础,将平圆、立圆等作为运动的路线,并组成了古典舞蹈中较为典型的动作形式,但是,这些动作形式都是将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以圆为美”作为最基本的审美原则。例如,古典舞蹈中的“云手”“燕子穿林”以及“风火轮”等,都运用了这一原则,体现了舞蹈艺术的形象性以及感染性。如果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只是将这些艺术形式作为单一的内容,会导致其艺术缺乏一定的生命活力,从而失去艺术表达最原始的价值[2]。
其次,在中国古典舞蹈身韵形式研究的过程中,较为理想的审美状态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形式,其中的“静中有动”主要是指在舞蹈过程中其体态应该将轻、重、缓、急等作为基础;而“动中有静”则应该将线中有点作为基础,充分展现舞蹈的运动形式。例如,在古典舞剧《木兰》的舞蹈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戏曲中用枪系列的动作,在舞蹈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古典舞身韵的基本特点,从而完美地将两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充分融合,塑造了花木兰精忠报国的形象。
最后,在中国古典舞演绎的过程中,手位也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例如,按掌、托掌等都是固定的手势。而且在手位分析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未知变化,通过这些位置的变化以及手型的展现,充分体现了简单而又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在古典舞蹈中手型主要包括掌、指以及拳这三种类型,而且男女舞者的掌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女舞者的基本掌形是兰花指,也就是四指上翘,中指以及拇指相对,呈现出兰花的状态。而男舞者的基本掌形要求虎口张开,其他的四指微微张开,掌外要用侧力,手腕的位置应该与手背呈现出一定的弧度。因此可以发现,古典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戏曲艺术中身韵的影响[3]。
近日,雪花《中国古典园林》五书在北京正式亮相,不仅向世人展现了物质与精神完美和谐的山水家园理想,同时也以其详实、系统的著述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领域的重磅力作。据了解,该丛书由雪花啤酒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策划编写。在双方就中国古建筑知识普及传承的第二个五年合作伊始,古典园林艺术的回归也势必再度掀起古建筑的文化复古热潮。
本套雪花《中国古典园林》五书通过图文并茂的精美呈现,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园林加以细腻深入的剖析品鉴,既通俗易懂,又详实全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新书现场,雪花啤酒领导、清华大学教授、五书作者、媒体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等,共同见证了“园林五书”的雕琢出世。正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园林》作者之一的贾珺老师所言,“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上主要的几大园林体系之一,依托广袤秀美的山川、丰富的植物种类、复杂的气候条件和繁荣的经济政治制度、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态,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出无数巧夺天工的精美园林。”而这些美好的古老建筑艺术。以普及读本的形式走近大众,也是雪花啤酒对古建筑文化传承的最好敬意。
此次出版的《中国古典园林》五书,是继北京五书、民居五书、装饰五书和古都五书之后,雪花啤酒和清华大学同编撰的第5套丛书。至此,五年来双方合作的“中国古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已出版共计31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建筑各领域的知识,日臻全面系统,成为中国古建筑领域中里程碑级的科普读物。此外,雪花啤酒还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制作《中国古建筑》纪录片,形成了一整套古建筑科普体系,有力推动了中国古建筑的普及与传承。
作为中国成长陕、连续7年销量领先的啤酒品牌,雪花啤酒自2008年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台作以来,在古建筑的文化普及方面成绩斐然。而从实地调研到精神传承上关注并保护这些人类公共遗产,也恰恰显了雪花企业在公益责任的践行之余,所具备的独树一帜的品牌个性。
【关键词】新中式;古典园林;景观设计
1 对传统文化的诉求
随着近十年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景观作为衡量居住区品质优异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好的景观设计就没有好的生活品质,然而当前居住区建设中大量盲目地抄袭国外案例,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扬,同时,在继续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中式的符合高品质环境要求的居住区是当务之急。当“欧陆风”、“西洋风”、吹倦的时候,更多的人们开始怀念起古时的“中国人家”:秦砖汉瓦、抄手游廊、深深庭院,还有居住其中的天伦之乐……,这些正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和生活价值观在中式住宅的每一寸空间的涌现。
2 传承古典园林的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在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些正是造园艺术的精髓,也是现代景观设计所要传承、创新的重要部分。意境方面:传统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园林中的借物寄情,例如厅堂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等,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空间变换从而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使园林在富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多样。“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是对中国园林意境的最好表达,同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精髓所在。植物配置方面:传统园林植物配置追求“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正基于此理念造园者喜好在园林建造中模仿自然山林植被景观,将亭、台、楼、阁等园建与山、石、花、树等自然因素相互协调融合为一体,充分运用植物色彩来渲染园林环境,从而表现所要传达的意境。吴良镛先生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中提出:“无论发达的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均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积极达成进步的世界文明,而同时又延续原有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我们的悖论,如何既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归到自己的源泉;如何既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思想源自古典园林,直接表现在对古典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与造园手法的再现,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本土地域化的景观。“新中式”景观设计则是从古典园林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将古典园林本土化的东西消化、吸收、推敲、重构、传承、创新、融合于当代景观设计中,用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手法来展现,最终达到新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承形、延意、传神。
2.1 新居住理念
理念(concept)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居住理念(resident concept)也就是指对居住的观点、看法与信念,是人们在选择住所时所遵循的原则、标准,它因时代、文化、信仰等的不同而不同。伴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房屋质量与居住面积、功能与结构、景观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绿色”、“健康”、“运动”、“便利”、“文明”、“生态”、“低碳”等具有时代背景的词语逐渐成为高品质居住产品的代名词。
2.2 新技术、新材料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居住区景观呈现出元素多元化景象,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导致各种新材料的涌现,让设计师拥有了更广阔的造景选择空间。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利用现代的感知来认知自然,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示自然之美,或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为环保的材料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同时为达到景观效果,“新中式”景观设计运用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通过创新方式共同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2.3 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造园中意境的体现过多的注重于“花木寄情、状物比兴”所产生的象征寓意上,然而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所追求的超脱隐逸、虚静、清逸、淡远的审美情趣难以契合现代人简洁、明快、开朗、大方的审美情趣。随着文化艺术表达方式的不断发展,通过在象征型意境以外拓展写实型意境,以更精确的方式表现现代的审美情趣,既注重对物境的精确描绘,又深刻揭示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本质要求。北京庐师山庄公共空间采用简洁明快的造景手法,充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利用简单的几何元素展示形体之美(图1)。
2.4 新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脉”,二是“地脉”,如崇拜自然、君子比德和神仙思想等。正是基于此从而造就了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山水之美的造园思想,这也符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主旨。“新中式”景观设计传承、发扬以自然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倡导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科学的认识包括自然类型、自然元素、自然形式、自然过程在内的全面的自然含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景观,体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3 传统中孕育的新中式
3.1 空间布局
“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了传统造园的诸多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对比、参差交错、互相掩映、曲折迂回、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通过空间的划分形成不同形状、体量、尺度和主题的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彼此之间相互密切联系、互相渗透,最后将各个空间有机地串联组合成整体性的景观空间。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公共区域利用景墙作为界限,在公共区域划分出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同时借助镂空景墙形成交相呼应的景观空间。
3.2 传统意象符号的表现
中国传统意象符号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如图腾、花纹以及一些特定的事物样式等。“新中式”景观设计同样采取了中国传统意象符号表达手法如以谐音寓意、借形寓意以及音、形交互寓意等,诸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龙、凤、双鱼、蝙蝠、玉兔、龟、兰花、荷花、牡丹、石榴、松、竹、梅等丰厚的传统意象符号。正是基于如此深厚的文化符号底蕴“新中式”景观可以在景亭、景墙、大门、廊架、地面铺装、座凳上等具置融入具有传统意义的图案符号,用简化或抽象的手法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广州云山诗意·人家采用古代文字作为景观基底,利用放大镜及钢具模型等现代手法来构景,现代中透出古朴气息(图2)。
3.2 传统设计手法
“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和创新框景、抑景、障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造园手法,在外形上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和景观材料,营造出的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感受,例如运用框景手法用以加大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3设计意境
意境是任何设计的初始。“新中式”景观追求适度的隐喻、恰当的素材、委婉而不张扬、含蓄并非模棱两可的境界。“新中式”景观设计,首先仍应确定设计的主题立意,即项目定位,然后通过分析得出该主题立意的主要特性,以及与哪些要素存在着“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直观生动的实境形态和空间来比喻、暗示、寓托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使景观更具有“叙事性”,传达易于理解的意境。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设计;运用元素;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景观设计方式方法的完善、成熟,奢华的欧洲装饰风格已逐渐不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何提倡将传统景观设计和现代住宅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新中式”的景观设计文化,使我国当代的居住环境有自己的特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 新中式概念
中国人自古认为造园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一种文化,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抹去的莺彩。新中式景观是中国现代园林在探讨和实践中国当代园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道路中产生,其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
新中式景观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
融人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将中国古典园林揉进现代景观的的一种趋势。它结合了现代的功能需求,以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摒弃程式化的东西,在中国古典园林精髓中寻找寓意、内涵与元素。赋予现代景观审美的形式和手法,删繁就简、摒弃琐碎,在设计语言上进行创新,在具体造景手法上追求意境。这种现代景观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园林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
2 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运用元素
2.1中式传统饰面运用
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对道路、平台的铺设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从选择铺设材料到材料组合方法、色彩选取、搭配以及工艺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各要素之间和谐且具有韵律感,使景观更加具有观赏性。
新中式景观中传承传统的铺装手法和纹理,又结合新材料有所创新,使景观更具现代感。如传统的青瓦白墙到新中式的灰洞镂空墙;传统的壁雕照壁到新中式结合水景的照壁,不但饰面材料上更具丰富,形式上也化繁为简,更具亲和力。
2.2 中式传统符号运用
运用多种中国传统符号,将其以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或镶刻于景墙、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例如将古典园林中的冰裂纹图案运用于景墙中,后植竹子,形成虚实结合的景观;又例如在广场中选择各种不同中国字体、高低起伏的书法字块组合成得字块阵布置于一块几何与自然型水池相结合的空间中。类似这样的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结合的手法能够很好的体现现代中国人对古典文化的追忆与传承。
2.3 中式传统植物的配置
新中式的植物配置讲求中国传统空间感受和文化意境。根据不同的造园手法搭配不同的植物配置,有虚有实,高低错落。在主景处则选用特点鲜明的造型植物作为视觉焦点。新中式的植物造景既传承了中式园林传统的意境,又彰显了简洁的时代特征。
多品种多层次是古典园林植物种植的手法,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在秉承了古典造景原则的前提下把修剪整齐和自然型的植物进行混搭配置,一般只有2~3层,品种选择比较少,形式穿插简单。多选用中式韵味鲜明的荷花、垂柳、梅、兰、竹、菊、迎春等植物来营造出具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景观空间感。
2.4 色彩的选择
传统中式景观设计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颜色受到了使用限制,如黄色为皇家园林中方可使用的色彩;常见的古典中式景观设计色彩选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粉墙黛瓦,达到幽远空灵的视觉效果。
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木原色黑色等,来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构件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高雅、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以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
2.5 地域人文风情元素的运用
中国自古就是个地缘广阔的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风貌各有不同。新中式景观设计中也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不同的风俗、风情,配合不同的地域风景、建筑样式进行景观配置。
3 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的应用
新中式景观设计保留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以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等手法为主,添加现代的构景元素,以达到景观在不同视角的多变效果,体现小中见大的设计理念。如花园主入口结合地库出入口,采用障景与漏景结合的造园手法,设计上以影壁为母题,材料上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小青瓦为元素展开,流水瓦墙体现中国传统风格,可谓古材新作。景墙将美景置于其后,达到欲扬先抑的景观空间效果。同时,半透的景墙和摇曳的竹影形成了通而不透的漏景视觉效果,水墙折射出“檐下听雨声”的诗意境界;漏墙虚实结合,漏景的造园手法丰富了景观层次,现代简洁的漏墙虚实结合,竹子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地下车库人行出入口建筑体量较大,又正好位于中轴线上,流水景墙有效的进行视线上的遮挡,使主入口有景深感。
4 对新中式景观设计的体会
4.1传承优秀的古典园林设计理念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优秀的传统古典园林作品比比皆是,其设计理念有许多都值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学习与借鉴,这种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合理、科学的理念进行创新与升华,并有效运用到“新中式”景观设计中,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以及生活模式,促进其生活环境的整体和谐。
4.2充分融合各种设计元素并使其合理
景观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设计元素,比如山、水以及各种花草,甚至会运用到一些可以促进景点更为灵动富有生机的动物元素,比如水域内养殖的观赏性锦鲤、水禽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并确保各种元素选用以及搭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比如植物的选择上可以多运用功能性植物以防止区域内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结束语
新中式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在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发展与创新,确保中国优秀文化得以弘扬,并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改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尤 婧,黄巍.“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体会探讨[J].中华民居,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