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三语文新课标

高三语文新课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三语文新课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三语文新课标

高三语文新课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模式;新课程;改革措施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照搬原题,缺少原创

老师手里有很多资源,以往各届的高考题以及考过的周考、月考各种小检测的试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这些试卷反复讲解,并没有根据原题作出任何的改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会的学生产生了厌倦,使原本不会的学生也只是加深了记忆,并没有学会变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手里的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课程改革之后老师应该怎么做呢?老师可以把试卷整合,在原来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改进或加深,再让学生去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这种方法的教学效率要比照搬原题高得多。

2.机械性教学,湮没了语文的个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机械性的语文训练,缺少语文个性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一堂课学生一直在做题,或者老师一直在讲解,枯燥乏味。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高三不同于高一和高二,高三需要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但是,语文毕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老师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道题到底是选A还是选B上,新课改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拿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渗透、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比机械性教学更加有效。

3.训练无序,缺乏效率

在传统的高三语文复习训练中,随意和散漫的现象很严重,老师只关注高考和考题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反复地将各类试题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反复地做,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并不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不是多做几道题就能立竿见影的。老师不要总是强迫学生做题,可以将同一类型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专项性训练,不要一会儿跳到这个知识点上,一会儿又跳回来。

二、新课程标准下实现语文良好发展的策略

1.要研究考纲,真正吃透考纲的精神

每个高三教师的手里都应该有一本考试的大纲,老师应该认真地阅读并吃透考纲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适应国家新课程的形式,对国家新课程的标准予以理解,再将大纲上所涉及的知识点分类总结,然后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分门别类地理解参透这些考纲的内容,而不是老师一味地出试卷,讲试卷,忽视了知识点的渗透。

2.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上有一个漂亮的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追求的是活力和创造力,如果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考试的机器,那么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我们不要求学生都能成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但是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了解语文的魅力。

3.改革训练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对于素质的衡量偏重于智力,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不够,任何教学如果少了学生的兴趣和意志,结果都是老师空忙。所以,老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对于疑难问题不是直接灌输,而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在小组给出的结果中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也能融入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讲授也起到了帮助作用。

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学的好处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也获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首先,教师在讲课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了,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很注意学生有没有听懂,有没有参与其中,课堂效率提高了;其次,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之前语文课上总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课或者学生在不停地做试卷,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疲惫,而课程改革之后,老师将考纲总结出来,择其优而教学,并且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课堂和谐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再是只会应试的机器,老师将学生自身的发展融入课堂中,充分注重学生将来的发展,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基础教育的改革始终面临着传统教育观念的严峻挑战和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而新课程改革的出现缓解了传统应试教育对于语文的压迫感,新的课程改革并不是反对考试,而是将考试换一种形式,讲知识分类汇总选择优而精的考试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要比之前做十份试卷的效果好得多;新课程改革也不是不让老师讲课,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消化总结,老师起辅助补充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一定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至于在这个大环境下究竟要怎么做,这也需要老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一套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新课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高中语文教学;自主探究;社会实践;德育教育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既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语文学科知识,又要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促使学生个人修养及行为道德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完善。通过对新课标先进理念的认真学习与仔细研读,我认为其带给高中语文教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及束缚,高中语文教师多倾向于“满堂灌”“一言堂”的落后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单纯视作储存知识的容器,然后将教辅资料上罗列好的知识点直接生硬而古板地灌输给学生。此种教育模式一来未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迸发与发展;二来更是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能力遭受到极大打击与限制。总之,弊端重重。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普及,对这一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发起了较强的冲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教师则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与指导者。教师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树立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了新课标的这一精神之后,我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采莲赋》不管是对采莲人的描写还是对采莲生活的描写都是自由快乐的,而整篇文章的基调却是‘不宁静’‘淡淡的哀愁’,如此一来两者就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与冲突,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可以将文章中关于《采莲赋》的内容全部删掉呢?”之后便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有的小组赞同我的观点,更多的学生却不赞同。有的小组说:“作者对‘荷塘’‘月色’等景物的描述中都充分体现了他的一种祥和与喜悦之情,而《采莲赋》的主基调也是自由而欢乐的,因此两者是相互吻合的,不应该删去;”有的小组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驳我的观点:“作者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是有变化的,刚开始他‘心里颇不宁静’,为了寻找宁静才来到了荷塘,也正因为来到了荷塘,欣赏到了美妙的景致,心里才暂时获得了一种愉悦之感;而《采莲赋》也是作者获得短暂心理愉悦之后才联想到的,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交相辉映,因此不应该删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着思想与观点上的激烈交锋。如此一来,不但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了学生手中,极大地尊重了他们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又促使他们真正深入到文章之中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内涵,在发展其团队合作意识、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同时,帮助他们实现了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主旨的深刻认识与更好理解,真正收获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顺应语文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多将语文课程单纯视作一门独立的学习科目,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同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是一门以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而汉语又是我们的母语,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的广泛性与普及性。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应当充分顺应语文实践性较强的这一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以此为契机,着重发展自身的语文运用水平及实践应用能力。”

新课标的这一指示给我的日常教学带来了较大的转变,促使我摒弃以往孤立语文学科、死板教授知识点的做法,改为多渠道、多策略的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活动的机遇与可能,力求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实现对于所学语文知识点的更好吸收与掌握。如:在课堂“修辞格的综合运用”的学习活动中,我向学生讲解了语文主要修辞(如:拟人、对偶、夸张、顶真等)的用法,并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修辞现象进行认真的调查与研究,并以实例的形式列举语文修辞手法在日常社会、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下即为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结果:

顶真: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云转,云不转风转,风不转心转;(歌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拟人:

熄灯一小时,让地球好好睡个觉;(公益广告)

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公益广告)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的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

对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城乡熄灭一盏盏耗能的明灯,地球点亮一点点环保的希望;(公益广告)

……

通过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就将语文知识同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一来促使学生感悟到了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在感悟语文学科独特魅力的同时积极端正自身的语文学习态度及观念;二来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及体验,又切实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复习与巩固了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当节知识点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与完善;三来更是借助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契机,着重对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及水平进行培养与发展,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完善。同时收获了一举三得的良好教学效果,影响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三、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教育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给学生基础的学科基础知识,更应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渗透及教育,以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平衡、协调发展。

与此相适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相同的教育观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的优势,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以此作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自身均衡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基础、必备的语文学科知识之外,更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优秀文化、中华文明、高尚精神品格等细节的德育教育,以此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最高价值追求。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把德育工作摆在了语文教育的突出位置。例如,在教学《华罗庚》这篇文章时,很多老师都是将生字词、修辞手法、写作特色、传记文体特点等梳理完之后就草草了事;与此相反,除了这些基础的知识点之外,我更侧重于引导学生透过华罗庚的生平简历体会与感悟其行为举止背后蕴含的精神与高尚道德品质。而这无疑将新课标所提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勇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精神与高尚品格。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都要进行一个彻底且积极的改革与转变。如此方能在推动高中语文教学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的同时,切实促使高中阶段学生语文修养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钱华.新课标新理念新教学:谈高中语文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改变.中学语文,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