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力企业 信息化 人力资源 策略分析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能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对内部员工工资的计算;对员工出勤状况的调查与核实;员工个人资料的统计与管理等。以上这几种因素常常会使得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花费较长的一段时间。随着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例行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从事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可以免于日常事务的困扰。
(二)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化
随着信息系统的被引进,极大改善了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离散、混乱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了各个管理职能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合,做到了管理信息的共享。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这种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便可以很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该系统还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各种分析报告,为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详细、全面、实时的资料,帮助其做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决策。
(三)有效避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盲目化,规避运作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建设在电力企业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者不再只是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零散的资料直接进行决策,而是在该系统提供丰富、详尽、具体的信息基础上,反复考虑,最终做出科学决策。管理系统对工作流程的设定以及对各部分人员职能的划分,明确了工作中各级的关系,工作人员的责任也变得十分明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对于不同的责任人具有不同的职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责任人权力的扩大,降低了由于潜在危险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自助服务
该平台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服务对象,开始向员工和经理转变,服务对象更加广泛,用户可以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的输入也基本可以保证一次完成,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次数,同时在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准确度上也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二)员工招聘与配置
通过网络的渠道将用人单位与求职方建立起自助服务联系,从而将整个招聘流程相互联系起来,使得求职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从而很好地将职位与求职者匹配起来,方便了其他环节的开展。
(三)薪酬管理
安全性电子邮件的处理方式已经在大多数电力企业中投入使用,电子签名也变得越来越流行,员工薪酬的变动逐渐打破传统的审批程序,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岗位员工进行薪酬信息的调整,薪酬的变化可以立即在工资管理系统中得以体现,相关福利的变动也都可以在系统中完成数据的更新。系统还可以对个人的财务情况作出全方位的剖析,为员工的制定科学的财务规划。
(四)绩效管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通过网络等软系统全面的展现出来,信息系统可以根据职工当前阶段掌握的各种技能分配相应的工作。平衡计分卡、绩效工资等观念也逐渐从国外引进至国内,这都极大促进了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支持。
三、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程序
(1)准确判断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构成及期望收益率。在使用信息系统前,应首先对本企业的人力的构成以及可能得到的收益进行一项系统的调查与评估,以明确实施的范畴。
(2)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案。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保持其完整性,可以将企业内部的所有经济业务囊括在内,另一方面还要做到系统操作的简易性,方便、快捷,能够让操作者很容易的使用,体现出其灵活性的特点。
(3)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项完整的实施过程需要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分析与设计流程、系统的使用和调整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四、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注重管理流程。在电力企业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保证,同时也要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把整个系统中存在的不协调的业务流程适当地进行改进,尽可能避免人才浪费的现象发生。在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减少企业内部发生的各项交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完成好流程的整合优化工作,降低企业与外部之间发生的各项信息交易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主要强调的是要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做到充分理解人、尊重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才的信息化。因此,在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不仅在系统的组成结构中,而且也要在具体的操作平台中都要体现出方便、快捷的特点,符合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的特征。操作人员可以很容易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同时也要做到准确和高效。信息化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加精准迅速的掌握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从而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
在当今社会的复杂形势下,经济的发展给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新环境和新的发展要求,就需要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实现技术和手段的突破。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会伴随着各种软件或硬件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也应该做到不断地更新,以便于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而服务,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当前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使普遍的企业意识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必须具备一流的捕捉市场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仍存在不足,多种因素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探讨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阶层的决策中。在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将其核心的业务及管理流程衍化转移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平台之上,以此取得信息资源的共享及综合处理与自动化决策的便捷优势。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在现代社会形势下被认作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其所具备的企业管理作用意义,在发展中要求企业信息化管理构建必须坚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作好统筹安排,使之成为企业战略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应当将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作为前提,将部门职能的调整优化作为基础,做好企业与合作企业间的信息化战略协调发展,保证市场视野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基础及策划技术
2.1 体系构的建基础:(1)系统工程和管理学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指的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组要素,而管理体系指的是建立管理目标和管理方针并达成这些目标的相关体系。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指的是严格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运作模式,采用文件化的管理方式。要求体系建立目标和方针,强调对体系进行不断改进,并通过管理评审、运行以及策划等一系列活动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目前,管理体系理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2)IT治理是过程与关系有机结合的一种机制,主要被应用于对企业进行控制和指导,通过使过程的风险和信息技术保持平衡来充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2.2、体系的策划技术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策划技术与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相似,均包括了四个方面,即分析管理体系要素、识别管理体系过程、设定管理体系目标以及分析体系控制主体。按照功能进行划分,IT组织的结构可以被划分为基础支持层、系统运作层以及战略指导层[1]。基础支持层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资源和企业IT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系统运作层的主要职责是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等进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变化管理、能力中心、应用系统开发实施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职能;战略指导层的主要职责是规划企业的IT策略,并对IT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定义。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水平大相径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间信息化管理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这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中小企业;具备早期单一职能信息化基础、信息化队伍较强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本土企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例: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与企业生产动作不兼容,目前企业可以选择的用于信息化管理的软件数量众多,价格较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这超出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且部分软件供应商在设软件时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与测试,使得这些软件与企业生产经营完全不兼容,对于企业来说,这样不仅不能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反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外,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暴露了数据安全问题。如果企业使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感染病毒或遭恶意攻击,就会出现企业信息数据丢失、网络服务器崩溃、财务报表无法处理等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要想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做好:(1)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中介团体在交流成功信息化管理案例、推介先进信息化管理软件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能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咨询、指导和评价。要扶持建立一批服务于流程改造、管理诊断、软件实施和项目监理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环节的社会化中介机构。还要制定对相关信息化管理应用软件的供应商、监理商、实施商的评价和认定的规范,从法律和技术两个方面重视公共网络安全认证、网上支付、信用建设等基础性工作。(2)企业自身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认识。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引进,更在于人才与管理、技术的相互结合,人才是第一要素,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一定要足够重视和了解信息化管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应该充分利用当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从深层次促使企业管理改革的实现。企业能够投入到信息建设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绝对不能盲目的购进新技术、新产品,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投资,认真分析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中小企业要遵循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条件与需求,合理利用资金。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应依据实际采取整体规划。(3)必须要依靠软件商提供的专业化软件外包服务。因为外包企业有专业的咨询人员和解决方案,可以保障管理信息化的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而对那些不适于应用复杂的及难度较大的企业,服务商要为其定制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方案和解决办法。同时,服务商要客观的实事求是地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服务,共同合作,实现共赢。企业还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择,坚持结合本企业实际,通过反复比较、关注软件供应商成功案例、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评估软件供应商及其提供的软件,选择经济、适用、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兼容的信息管理软件。在职培训为重点原则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咨询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案,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整合社会资源。
结束语:
跟随当前时代在发展,企业的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观念、强化信息化的专项管理和基础管理、综合企业实际情况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引进人才、创新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等方法,才能使得企业脱离管理上的落后,实现真正的信息全面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建铭.企业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机电技术,
2012(2):102.
[2]黄锋,伍良启.小型医院信息系统实施过程分析与研究[J].柳
州师专学报,2012(1) :87.
[3]刘建铭.企业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机电技术,
2012(2):10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68-01
1 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事实上,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之重要,可以说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世界500强的企业,全都采取了数据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都在哪几个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有哪些好处?可以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企业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销售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效率,企业高层可以非常方便的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对企业的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其次,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组织结构。传统企业,一般是金字塔结构,上下信息传达比较慢,效率也不高。而网络化之后,就能够使企业变得扁平化,这优化了组织职能,还可以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对优化生产流程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ERP系统的使用,通过该系统,企业能够非常好的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利用此系统,更清晰地了解企业,从而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在各个阶段,降低生产成本。
2 现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在信息化管理,投入了不少的资金,有些企业甚至花巨资购买相应的管理系统,但是没有合理利用好,以至于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目标。其中部分原因是用户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那么到底情况如何,还应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1 在信息采集、整理、使用方面存在不足
企业数据的采集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否准确的进行下去,如果存在信息采集量不足或过于庞杂,则不利于决策制定和执行。一般来说,数据采集、目标样本选择不当,容易造成偏离与失真,因此,数据样本确定上,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够随意以及敷衍,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数据采集总是不够确切,没有发挥信息真正该有的作用。对数据处理不当,导致数据无效。因为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往往都非常庞大,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鉴别与删减,就不能得到数据背后的信息,这样不论数据选取的如何严格,到最后总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数据处理完之后,却不去好好的利用,只把先前的工作当成面子工程,不相信数据,那之前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2.2 相关硬件建设不够完善
很多企业都希望进行信息化管理,但是计算机硬件设施却不够先进。如果采用了复杂存储数据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那么硬件设备一定要跟得上才行,不然“小牛拉大车”,效果仍然不会理想。所以,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应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取硬件软件。
2.3 企业认识不足
因为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些上年龄的员工来说毕竟是新兴产物,还有些企业对使用管理系统兴趣不高。比如有些企业认为数百万元的ERP系统,只会过分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并不能提高企业效益。但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会使成本增加,但是将系统真正运用好,无疑会带来数倍的企业收益,而有的企业因为不够重视,对员工们的培训也不足,造成相当于多的员工不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2.4 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上下不一,导致管理混乱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精确的系统,必须要上下一致,下到员工上到高层领导,都必须把精力放到这系统上面,才能够使数据达成统一,这样的信息才更有意义。所以企业必须要达成共识,不论公司大事小事要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中心进行使用。
2.5 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制度不配合
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是个系统,进行操作的主体还是人,如果有人能力不足,不能正确的使用系统,或者是使用不当,甚至是恶意破坏,这些都会对信息化管理工作造成极大损害,所以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规范,约束员工们的行为,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顺利运作。
3 针对信息化管理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结构,缩短业务流程。但是信息化管理的各种不足也制约着系统的使用。因此,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们都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1)在数据获取、整理和使用上,要改变过去目的不明确的数据收集行为,要科学的确定数据样本,例如根据需要确定选取哪部分的样本,各个样本的形态、数量是多少。对数据的处理要非常严格,保证不会出现数据无效、杂乱的情况,而且,还要把整理好的数据信息加以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下去。
(2)加强相关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因为企业要进行高效管理就离不开运算力强的计算机支持,好比要生产一个产品,没有好的车床是很难达到足够的精度和准确度。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还需结合软件的适配,才能够确保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3)企业上下要达成观点一致,坚持运用信息化管理进行整理、改造,运用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是每个企业应当落实的。上到领导下到员工都应该加强认识,同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4)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精兵简政、优化结构,将企业的金字塔变薄变扁平。把财务、生产、销售等工作都融合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之中,将企业信息变的精确而严密,并实时更新,做到数据不落伍。
(5)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做好配套工作。在人员工作制度、操作规范上,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让信息化系统准确反馈企业信息,同时要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包括数据系统的安全、操作人员的安全、软件的安全。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集中了如此多的企业信息,一旦被盗,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运用信息化技术来管理企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正确地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够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和高效率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雪超.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7).
[2]李理.对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J].云南建材,2002,(3).
关键词: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开发水平逐年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力求建立一个适用于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笔者所在的企业在近几年也坚持致力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并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先后引进了P3、EAS、Power On等项目管理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通过这几年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实践,笔者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本质与要点
通常我们可以将一个信息化项目定义为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一定的资源,为达成一定的信息化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此不难看出信息化项目的三个关键要素为:时间、资源、目标。因此,可以认为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本质即是对项目计划、组织以及对项目所需资源的有效控制,其目的在于确保信息化项目在规定时间内、规定预算内、达成预定的绩效目标,如果要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笔者认为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融合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管理理念,还包括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管理和经营手段的信息化。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赢利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企业自身技术战略和实施的突破口,使信息化项目管理真正成为推动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及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以前,必须统一企业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思想认识。这不仅涉及到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还涉及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大量实际问题。要制定明确的项目管理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扎实细致的需求分析,才能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目标,并找出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化系统的结合点。
二、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据笔者调查了解,我国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企业多数并未在信息化项目投入应用后达到预定的效果,能有效运行且成功实现利用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案例并不多。结合笔者参与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可将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在认识和操作上的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跟风,在未弄清企业管理需求与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之前,就模仿其它企业搞起了信息化。
二是认识不够,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存在偏见,简单的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就是购置高级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购买高级的企业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而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有效运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不愿意花时间和费用。
三是力度不足,企业高层往往简单地认为信息化是软件服务商和企业IT部门的事情,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协调。此外,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也未形成标准化流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未划分,组织责任不明。
四是急于求成,尚未明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范围与内容,未经需求调研、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就匆匆将项目上马,有些企业甚至直接购买的成型的信息系统,未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修改完善便投入使用。
五是水平落后,企业现有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建设水平和人员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对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知识的了解,未形成信息化项目管理与运行所必须的认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未养成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
不难看出,企业信息化如果没有与之适应的管理,很难取得竞争优势。为解决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信息化项目的顺利、成功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笔者通过对在所在企业参与信息化项目管理实施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以解决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需求出发、抓住关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只要能从实际出发,真正期望通过现代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手段规范企业的各项业务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及业务处理的合理性、规范性,就能迈出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企业领导的决心与认知是关键。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成功实施,60%以上的工作量需要投入在管理流程、管理架构的改进上,参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也是关键,因此,必须在实施之前,建立一个由企业领导为信息化项目总负责人,各业务部门领导为信息化项目各模块负责人,企业业务骨干与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企业领导与各业务部门领导负责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所有重大决策问题,为技术人员与开发人员在进行项目管理与技术集成等工作时指明方向,以便实现企业管理体制与改革的相互融合。
三是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必须同步落实。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虽然是像软件供应商购置的成品,但为保证该系统能符合企业管理需求,从信息化项目启动初期,便由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开发技术人员、决策人员先后配合软件供应商参与了项目的需求调研、系统重构、设计、二次开发、项目实施推广等基础技术工作,这些基础技术工作对参与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系统设计与投入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企业内参与信息化项目的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大家熟悉管理系统的运作。
四是聘请第三方对项目进行监管。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借助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以外的第三方,如项目监理机构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跟踪与风险分析,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的防范与管控措施。
五是建立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与应用标准。随着信息化项目的逐步实施,摆在企业眼前的就是如何提高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要提高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就必须对信息化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流程、系统编码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一系列的标准化文件对信息化项目管理者、使用者的操作予以约束。
三、项目管理成功的必要因素
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包括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这两者必须彼此配合才能成功实现企业预期的信息化目标:
(1)技术因素。首先要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不仅要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有计划、有前瞻性地进行投入,还需要对企业各类数据信息化,如:库存信息、采购凭证、费用单据、物流单、合同、公文等原始数据资料的输入、存储、管理及检索过程要转换为信息化的方式。其次是实现计算机对企业内部系统化管理,一方面将企业制度化管理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健全企业内部档案的管理;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市场信息,如物料单价等信息加以整理、统计,建立一套详尽的行业档案,以便企业及时、有效地分析市场动态,掌握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实现企业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即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通过采用合适的组织结构与体系,低成本地实现提高效率、增强创造性、提高协同工作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当时的技术环境和所能采用的管理工具与手段是密不可分的,而一个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一定要能与当时的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并能充分利用其优良性能。因此,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时,一定要弄清该系统的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2)非技术因素。首先是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否具有现代化管理的意识及这方面的需求;其次是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机构是否稳定与合理,管理数据是否完整科学。管理本身及人员使用要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要有一支专业的实施队伍。实施人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熟悉企业业务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业务模块的功能。另外还要有一套标准的系统实施的调查方法,这是标准化实施的基本要求。通过详细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产、供、销、人、财、物各方面,把握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行规律。
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实质性因素和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信息化是否能成功的实施下去,除了要有财务保障的前提,关键是企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知识更新比学会一种新的技术更为艰难。
四、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发展策略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根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标准流程,可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物流、信息流与管理策略形成最佳组合。企业实施信息化应与信息技术建设和经营管理改善等同步进行,同时要具备准确的基础数据和高效的技术设备,系统只有运行在准确完整的数据和高效的技术平台之上才能发挥实际效用。具体来说,信息化项目管理发展策略应表现在:
(1)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
(2)增强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
(3)健全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机构,建立行之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传输体系;
(4)加快企业信息管理整合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5)不断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及时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
(6)建立管理信用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7)统一规划和标准,完善与企业信息化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与标准;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内容;管理意义及作用;管理策略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全球经济趋向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日益普及,摒弃滞后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而信息化管理,将对企业管理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各种信息系统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其有效融合,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科学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得到持续发展,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生产经营信息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现生产经营过程全生命周期监管。通过数据采集,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进度、程序、质量效率、库存物资等生产经营环节,达到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功能。协助管理者制定与实施生产经营策略、生产经营计划,运营质量分析、过程控制等工作。2.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是利用企业全部人、财、物、供、产、销等资源全面整合,含盖项目管理、资产管理、客户管理和采购供应管理、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财务业务一体化得到有效管控,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管理的平台。3.办公信息化管理。办公信息化管理(OA)是企业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集成了企业内部各类管理人员日常事务处理、资源分配等工作提供支持,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使办公活动流程化、自动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信息化管理,能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提高决策科学性、降低企业风险,改善经营管理结构等方面得到了更大突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深度融合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手段。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改善企业内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的内控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管理的效果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不断完善内控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确保企业生产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绩效考核指标依据的合理性,同时促进企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的能力,为企业资源统筹、数据分析提供保障。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2.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今的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了一种生产要素,企业如何利用好内、外部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分析,规避经营风险。一方面要依靠管理者的经验和才干,另一方面就是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管理者依据信息系统数据,能够分析了解企业自身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便于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并加以处理。通过向市场提供有需求的产品和针对性的服务,以便使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3.有利于优化经营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创效能力。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取代繁琐重复的人工操作,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有效降低各种经营成本,快速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方位实时监控服务全过程,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执行力,而且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服务过程中不规范行为,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青睐与支持,从而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结构不断深化,促使企业的管理和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向创新管理的方式转变,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摒弃墨守陈规的传统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实行科学化管理,就要依靠信息化。信息化的管理不仅是企业解决管理问题的措施,而且是管理创新的手段。如果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忽视信息化管理的起到的重要作用,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的战略资源、无形资产,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推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2.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信息化管理可以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安全等各个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经营过程中难以监控、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冗余等问题。同时,信息化管理可促进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打通沟通屏障,提高企业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来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管理成本。通过集成化的数据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撑作用,达到在市场中快速应变的目的,为企业经营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3.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手段。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把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等优势资源全面整合,将企业运营管理多维度的有效集成,增强企业运作效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分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价值,以提高企业的决策力和核心竞争力,便于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能力的作用,达到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的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手段。以管理创新为途径,向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多方面延伸,由单项向综合、个人向群体发展,从而推动企业提升效能的全面创新。可见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从外部,企业希望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有更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而在内部则需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因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覆盖了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所以要利用好这把“利刃”,加速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具体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保持重视程度,持续深化应用。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和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深化应用需要领导的主持与参与,更需要企业内部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采用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方法,以业务需求为主导,规范数据的标准化,持续优化信息化的深入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助力加油。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组织落实。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与企业战略发展和重大决策紧密相联。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明确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完善绩效监督,确保绩效过程控制,以便有效地控制、管理、开发各种信息资源,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使各项工作有序、可控制地开展。坚持统一部署、分层管理、优化配置、分工负责,强化组织落实,逐渐推行新举措,为经营管理提供保障。3.完善信息基础建设,确保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中涉及物理、网络、数据、信息内容、信息基础设施等多层次多方面因素,坚持“网络安全是基础,系统安全是关键,信息安全是核心,制度安全是保障”的原则。切实做好信息基础建设及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企业内控管理、增加规范意识,强化数字加密、防入侵检测、身份识别、数据备份、定期检测、应急演练、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结语综上所述,简而言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空前广泛,前所未有,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也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作用显著。我们要抓住现代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机遇,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有效利用,发挥信息技术独特的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不断发展深入。
参考文献
[1]左美云.企业信息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