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满意度
0引言
手术室护理为医院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地推动下,手术室设备、技术均在不断改进,因此手术室护理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患者也对护理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能够缓解患者负性心理[1]。本次研究对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患者手术类型主要为普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性别:男25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43.6±3.8)岁,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性别:男24例,女21例;年龄:20~74岁,平均(43.7±2.5)岁,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方式: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咨询患者基本情况,同时简单介绍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流程实施严格的手术室清洁和消毒,同时保证手术室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仔细检查手术所需器械、设备、药品等,保证其准备齐全,且运作状态正常;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前1d访视患者,主动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治疗,最大限度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励。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其隐私进行保护,尽量将患者身体面积减少,及时为患者遮挡部位。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表现、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
1.2.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擦洗干净身上的血迹、污迹,帮助患者进行衣裤整理,及时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为患者整理好床铺。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多于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术后不适感,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和康复训练方案,并给予相应指导。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康复训练,鼓励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应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表格内容主要包含基础护理质量、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等。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应用满意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分值<8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69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2)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作出评估,选取量表中躯体化、抑郁、恐怖与焦虑4项指标,每一个项目都使用5级的评分制,得分愈高此项心理问题愈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应用(—χ—±s)来表示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比较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是一个重要内容,其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同时手术室护理服务也直接体现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2]。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中有效护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患者实施系统、细致的护理服务,将患者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中心,促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优质护理高度强调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指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力求让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4]。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应优质护理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护患纠纷的降低均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丽 单位: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裴文晔,王萍,闫芙军.个案全程追踪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14(12):1120-1124.
[2]刘贵琴.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1(04):46-48.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operatingroom)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场所,其手术过程要求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预防感染[1,2]。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的发展,患者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9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护理组女16例,男3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9.92±10.47)岁;其中,肢体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1例,胃肠手术14例,其他手术6例。对照组女15例,男3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9.97±10.58)岁;其中,肢体手术16例,泌尿外科手术11例,胃肠手术13例,其他手术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身体检查、饮食调整、用药指导等。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术前管理:手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手术流程,减轻其烦躁不安情绪,进而调整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并热情、耐心地解答患者与家属的困惑,解除其顾虑;认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出符合其情况的护理方案;手术前1d探视患者,给予患者术前减压建议,以轻松愉快的聊天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术中管理: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护送过程中尽可能保持速度平缓、有序,避免颠簸、碰撞,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湿度适宜;手术麻醉中保持室内安静,护理人员在一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保证输液管道无打结、无堵塞现象,确保输液通畅;及时备好可能需要的急救药品,默契配合主刀医师传递器械,并严格将手术中所使用的药物、器材、设备等做好记录。③术后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将患者需要的物品放于床前,使患者随手能拿到;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创口情况,护理人员及时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患者创口周围皮肤表面的血迹和消毒液;增加探视、巡回次数,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对疼痛剧烈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止痛药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安抚其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高;满意度使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3]。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救死扶伤的重地,因而对各方面的要求均十分严格,如:要求仪器设备齐全,环境清洁灭菌[4]。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较好地满足患者的各方面护理需求,进而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5,6]。本次研究中,对护理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管理,可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而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严格做好记录,认真填写相关的数据表格,可以减少漏项的发生,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手术事故;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可有效减少创口感染,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春,李梅.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2135-2136.
[2]黎艳娟,林志青,李俭怡,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24(5):158-161.
[3]汤欣,王利,马士肶.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2(13):2047-2049.
[4]薛芳芳.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3412-3413.
[5]王凤仙.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569-57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总发生率、术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正常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伤口感染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优质护理;手术室;以患者为中心
优质护理是2010年1月由卫生部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指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强化基础护理,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完善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部的要求,更是社会和患者的需要,它是未来护理工作的大趋势。手术室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卫生条件要求高、风险性高的特殊科室,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优质护理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满足手术室的需要,有利于手术的成功[1]。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4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7例。其中观察组男52例,女4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9.5±1.2)岁,妇科10例,骨科38例,普外科27例,急诊科12例,其他10例;对照组男50例,女47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8.7±1.5)岁,妇科9例,骨科33例,普外科30例,急诊科14例,其他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术前配合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工作;核对好患者信息,确认手术设备齐全。术中协助医生摆好手术,备好手术用品,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根据医生需要,随时提供术中所需的物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常规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
1.2.2观察组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给予优质护理:(1)术前护理:对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病情、心理状况等信息进行掌握,并进行评估作好记录,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积极与患者做双向的沟通,亲切微笑服务,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进行解答,消除患者的疑虑。对有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积极进行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保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2)术中护理:严格按手术室环境操作标准操作,保证手术室清洁无菌;控制好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保证温、湿度适宜,使患者感觉舒适;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各种器械、用品、急救药品等,检查确认并做好记录;做好患者的心理抚慰,可以通过按摩患者双手,消除患者的术中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摆好最舒适的,避免压迫血管和神经,并注意保暖;术中所需的器械、用品及时提供给医师,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暖,尽量减少肢体暴露,出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采取妥善的急救措施[3]。(3)术后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明亮舒适,无喧闹、无噪音,及时清除病房中的障碍物,以防止患者跌倒,拖地时一定要用干拖布拖干,要做好相应的防滑措施,设立“防止滑跌”警示牌。术后回病房后,嘱患者做好保暖,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知识;每天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切口的清洁消毒,防止感染;患者清醒后,向患者解释术后不适属正常现象,以缓解其焦虑情绪;嘱患者注意口腔的清洁,防止溃疡及因口臭而影响食欲[4];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术后恢复所需的营养均衡供给;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做恢复锻炼,并合理安排休息,训练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术后48h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需求[5]。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焦虑状况、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血压正常数、心率正常数、发生疼痛数、伤口感染数。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比较
对照组焦虑总发生率为32.0%,观察组为8.2%,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各种指标评价情况比较
观察组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血压、心率正常患者数及发生疼痛、伤口感染患者数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压、心率正常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伤口感染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易发生意外的科室,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从患者角度看,患者及家属难免担心手术出现意外,容易产生过激情绪,不配合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容易对治疗方法和效果产生质疑,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产生医疗纠纷。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成为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环节[6]。优质护理模式的提出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优质护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使得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时刻本着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使患者能充分理解和支持医护工作,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强化护理基础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能够细化手术室护理工作业务,使护理操作更加严格和规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7]。(4)可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距离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加快患者适应新环境的速度,大大降低其应激反应,有效避免围术期患者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现象。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焦虑总发生率、术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正常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疼痛、伤口感染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这说明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满足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使患者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燕蓉.优质护理对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估〔J〕.护理研究,2015,9(6):821-822.
[2]王冬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健康护理,2015,6(6):139-141.
[3]宋焕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美学,2012,21(8下):265-266.
[4]石燕,程云芳.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35-437.
[5]王俊霞,刘瑞玲,张秀国,等.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2390-2391.
[6]胡凌云.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34):115-116.
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现状及班次运行,管理层次采取扁平化配置,护士长下辖总代教护士、办公桌护士、治疗护士及护理组长,明确管理责任及权限,总带教护士协助护士长制定年度及月度带教计划及其他相关管理职能,办公桌护士负责协助护士长完成患者出入科管理,治疗室护士负责药品的配置及相关手术器械准备,护理组长负责日常各班手术的护理人员分配及巡台。通过扁平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护士长对手术室各项工作的全面负责,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管理流程突出标准化
在现有的管理流程基础上,对流程进行优化及再造,突出标准化及可追溯性,相继出台了《手术室护理考勤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带教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巡回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值班班管理制度》、《手术器械领取及回收管理制度》,每一项管理制度的在在可操作性基础上细节标准化,突出精益管理理念。
3管理操作突出可视化
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管理中体现可视化,将管理要求及标准通过展板,贴士,标识、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形式具体化,分别张贴在手术室护理通道、治疗室、操作台、休息区等位置,使每一名处于护理岗位或某一护理流程上的护士了解当前护理工作的要求及要点,使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得以落实。
4管理过程突出闭环化
护士长通过对管理操作的各个环节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解决方案,并彻底解决,解决后查找不足、落实责任,及时修正管理操作中的不足,新的方案通过护理展板公示,不留管理盲点。
5管理记录突出追溯化
针对每一个管理过程的特点,建立《手术室巡回记录》、《手术室器械记录》、《手术室交班记录》、《手术室带教与考试记录》,做到每一个管理过程有记录,每一个管理环节有记录,实现对各个管理过程及其环节实现可追溯化管理。
6小结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作用效果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部分患者在手术前后会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以致于影响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1]。对此,医疗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效果[2]。对此,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选取2014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60例,年龄在1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类型、既往手术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
1.2方法 本研究中,我们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方法
1.2.1.1制定护理方案 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次调查,调查统计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脾气秉性等,并统计患者术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康复计划。
1.2.1.2健康知识宣讲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以及手术方法、禁忌等,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心中疑惑,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麻醉医师等相关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并结合以上成功手术案例给予患者鼓励,从而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提高其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
1.2.1.3进行必要心理疏导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多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同时,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护士要给予其必要的心理辅导或转介专业心理医生对其进行辅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护士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为患者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撑体系。
1.2.1.4术前检查 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患者病情、病因等进行观察评估,从而为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1.2.2术中护理方法 手术时,护理人员要调整好手术室内温度、湿度等,给患者创造最舒适的手术环境。同时,护理人员配合患者取得最舒适的以便于手术的开展。另外,若患者在术中感受到痛苦,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进行麻醉的同时,还要通过抚慰、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其痛苦体验。
1.2.3术后护理方法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回病房休息,确保病房的安静、清洁以及温湿度适宜,从而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在术后恢复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进食以及活动,以确保手术创口的快速愈合。另外,护理人员定期检查,询问观察并记录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应对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和平均数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结果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率正常率(86.7%)、血压正常率(96.7%)均大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3.3%)、疼痛率(1.7%)等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结果分析(n,%)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6.7%;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3讨论
手术治疗时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临床治疗方式,并且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术治疗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一般来说,手术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心理状态、手术室环境、术后生活习惯以及手术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近年因手术治疗护理失误而造成的医疗纠纷频繁发生[4],致使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影响了医院的长远发展。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全方位帮助的综合护理方法[5]。该方法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能够极大的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术后干预护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因此,为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医护人员在手术室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本文通过对10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比研究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正常率(86.7%)、血压正常率(96.7%)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3.3%)、疼痛率(1.7%)等均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6.7%)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优质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症状,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临床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医院长远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淑媛.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3(14):46-47.
[2]许娟.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7):308-309.
[3]唐湘伟.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27(23):31.
[4]马莉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7(2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