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历史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2017年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3-03
2016年全国Ⅱ卷物理高考题题目类型较为常规,考查了很多高中物理的经典模型,如动态平衡问题、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等,较往年的高考题难度降低了不少,考查知识更加基础和细致,要求考生对经典物理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题。
选择题全面考查各部分基础知识,考察内容从教材出发,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的灵活应用。实验题较以往难度降低较多,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研究轻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实验,考察内容为基本的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电学实验则是比较常见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计算题第一题考查金属棒在平行金属导轨上的运动,第二个计算题考查弹簧模型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
总体来说,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物理题较往年难度降低,考查内容全面,更加注重细节和基础问题。以下是具体试题分析及2017年备考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高考物理选择题一般设置8题,共占48分。一般来说,选择题的正确率直接决定整张试卷分数的高低。选择题要求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十分准确,特别是计算部分要求精准。如果考生的选择题正确率很高,那么该考生的物理分数一定不会过低。因此选择题对于考生而言十分重要。
1.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由近四年的高考物理试卷来看,各教材所涉及选择题数目如下表:
必修1 必修2 选修3-1 选修3-2
2016 2 2 3 1
2015 1 3 3 1
2014 3 2 2 1
2013 2 2 2 1
2012 1 3 1 3
从近四年来看,涉及选修3-2中内容的考题相对偏少,而必修二和选修3-1一直是出题热点。
2.考点分析
①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为近年来的必考题目,2013年考查卫星变轨问题,2014年考查中心天体密度问题,2015年选择替考点中虽未涉及万有引力定律,但其题干却描述了卫星变轨,考查在变轨过程中运动合成。虽然2016年的选择题中并没有出现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相关题目,但从近几年考题来看,以航天为主题的选择题热度不减,而且其考题形式越来越新颖,考查的知识也越来越细致。
②图像问题:2016年的选择题中并没有出现考查图像问题的题目,但是阅读图像一直都是高考物理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每年都会出1~2个图像问题,2013、2014、2015年均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是凡涉及物体运动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以图像问题的形式出现。
③动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一直是高中力学模块的典型问题,也是教学的重点,2016年试题第一题即考查了典型的动态平衡问题,而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动态平衡问题考查的比较少,2014、2015年均未出现动态平衡问题。
3.备考方向
选择题覆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而近年来考题考查的越来越细致,因此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图像阅读能力,还要建立起有效的知识网络,多联系多个知识点之间相结合的问题。从2016年的试题来看,选择题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查学生对经典物理模型掌握程度的题,而另一部分部分则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题,因此在复习是要注意强化对经典物理模型的深入理解。此外选修3-2已经连续三年出题较少,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很可能会有所调整,出题数目可能增加。
二、实验题分析
“物理”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实验题是历年高考中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验题作为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题型,则直接体现了新课标下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度以及应变能力的要求。
通过分析2012年至2016年实验题目,对近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的分析如下。
1.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高考实验题一般有两道题,共占15分,就2012年至2016年的全国卷来看实验题的考点分布及占分如下表: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2题 千分尺读数(5分) 弹簧弹性势能
(8分) 伏安法测电阻
(6分) 打点计时器(6分) 打点计时器
(6分)
23题 磁感应强度测定(10分) 电表改装(7分) 胡克定律(9分) 半偏法测电阻
(9分) 测电压表内阻、电表改装(9分)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方式改革 动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1.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促进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进
国家、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的外部动力。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代环境,不仅对传统社会生活得改变巨大,而且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也是深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迎接全球化、网络化浪潮下,既吸收外国优秀文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防止和消除西方精神文化垃圾腐蚀,抵御“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来说,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持续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式改革奠定科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如学科由分散到整合、由弱小到盛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比较合理的学科结构;完成了覆盖面广的学科点布局,建构起了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兼职的学术队伍;同时,学科建设成果又有力地支持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不断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与理论,公开发表或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专著,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材体系。思想政理论课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并促使课程考试不变改革,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发生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动力源不仅来自于外在动力,更是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矛盾运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是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推动考试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主要有:
1.学习主体与管理主体对考试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如何满足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特殊要求的同时,又与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基本动力。
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暂时还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思想政治发展需求,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一般而言,大学生都有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其要求也具有多样性。正事由于这种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性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管理主体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考试过程中更为关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性,而就大学生从个体而言,则更多关心自己的能力发展,他们虽然也关心政治,但更多是具体的政治现象和事件。由此可见,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政治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以不断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需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管理主体与教育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虽然教育者在考试这一实践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教育者要通过课程考试这一手段去考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学习情况,但是其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需求的领悟,也有一个不断学习、理解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是否能以承担整个考试活动会使考试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教育者是否充分把握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的要求,并在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现阶段“在考核的具体组织和设计过程中偏重于对知识点的强记和对理论体系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状况和品行的考察。”只有当教育者以一种积极地态度不断对考试具体效果进行反思改良与管理主体对课程考试要求达到一致时,才能进一步推动考试方式改革的发展。
3.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对考试不同需求的矛盾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对教学主体在满足管理主体的要求,所实行的具体考试方式的是否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和行为选择来评价的,但根本的检验离不开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主体接受考试的愿望和要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考试产的效果,如果对考试产生反感情绪,则使考试本身相应的激励作用在他们那里难以生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中,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矛盾性质和发展程度,决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基本效果。一般来说,两者同一程度愈高,效果就愈好,考试目标的实现就愈顺利;当两者处于尖锐对立状态时,就必然影响考试效果。但是差异和对立只能在过程中才能逐步淡化或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过程,正是要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通过双向矛盾运动来逐步消除矛盾,以达到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不断地向前发展,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内部的矛盾斗争,外在的推动力就不可能发生作用,当内在矛盾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不断改革的时候,外部推动力又可以加快或者延缓这个过程。而这些最终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方案策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节,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相互关联的若干阶段,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具体工作程序,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可分为策划、实施、评估三个阶段,策划是这一过程的灵魂与核心。
一、确定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完成,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只有确定准确的目标,才能提出实现目标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教育的时机、人员。”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是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与和谐;二是注重教师授课内容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三是注重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元素。“面对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起着榜样的作用,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与行为的楷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始终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在科研工作中,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把握更加准确,思想更加深邃,而深邃的思想更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
二、制定方案
目标明确之后,策划者就要根据既定目标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方案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策划的准备阶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方案策划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策划者必须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开展积极、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过程应分为信息搜集与信息处理两个阶段。
(1)信息搜集。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全面。调查应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的所有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与环境要素。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主体现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介体要素调查(包括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环境要素调查(包括积极因素调查与消极因素调查)。二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各要素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调查者应建立起信息搜集与监测的日常机制,密切关注调查对象实际状况的各种变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信息处理。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策划者应依据科学的程序与方法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得出调查结论,以此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理论研究与实施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关于理论研究现状,培养模式现状,相关各部门、机构、单位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对该问题的认知现状,培养条件现状等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分析中注意对问题的挖掘;二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需求现状的分析,分析中注意从国家发展、高校发展,大学生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加以总结。
2.方案拟定
方案拟定就是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及确认的目标,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意、制定计划的过程。这是整个策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目标的再次确认。这是在具体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在头脑中再次确认与理清的一个问题。策划者对已确定的目标深刻研究,充分领会,严格以目标为导向,才能保证方案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在策划阶段出现偏差,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的最终效果。
(2)构思轮廓。方案策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构思轮廓是这一过程的起点。策划者在经过前期调查与目标确认、细化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设计出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至少应完成两项工作。首先,设计主题。主题是策划的灵魂、核心,是对整个培养活动的高度概括,主题要独特新颖,但必须服务于目标,并准确反映需求。其次,确定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应体现出以下特色:一是情感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活动不能是一种冷冰冰的、无视客体需要、甚至会使客体产生消极情感的培养模式,而应该是一种关注人性、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充满情感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要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注重以情感人。二是开放性。一方面,策划者应该思路开放,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培养工作应通过广泛的人际交往、人际互动来展开。素质培养应走出灌输。灌输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克服灌输的弊端,素质培养应寻求人际互动。同时,素质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讲座等教育途径,要放开思路,寻求和探索更为灵活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起全面、立体的培养格局。
(3)设计细节。当方案的基本框架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确定方案的所有细节,并估计方案的实施结果。在这一阶段,应将所有细节工作确定并落实,包括培养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基本步骤、经费预算与落实,这些问题在细节设计阶段都需要周全考虑,并认真落实,确保方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方案确定
在方案拟定阶段,策划者已经设计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方案,但方案可能不只一个。基于开放的视角,策划过程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让思路相近的策划人员组成一个创意团队。所有策划人员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尽其所能把一切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为最终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广阔的思考与选择的空间。进入方案确定阶段后,方案的最终策划与决策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根据培养目标拟定出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反复论证,选择出最优方案;如果各种方案均不理想,就应重新拟定,力争制定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目标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试题分析
一、历史试题之分析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沿袭了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风格,强调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其主要特点如下:
1.试题稳中有变,坚持能力立意
历史试题在结构形式、试题内容、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坚持能力立意。
在结构形式上,与去年一样,历史试题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85分,包括12个选择题共48分,两道材料题,其中40题25分,41题评述题12分;选修仍为四选一,15分。选择题仍以政治经济史内容为主,但今年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去年的求答词有很多类型,比如“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明了什么”,而今年的求答词多以“该材料反映”“这一论述反映了”“表明当时”等类似词语出现,也就是材料表明型选择题,从而增加了试题难度。
在试题内容上,注重对书本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重农抑商政策、宋明理学、中国近代化、工业革命等都是历史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在难易度方面,笔者认为所给材料比较常见,但阅读量比去年更少,难易度下降,考生相对去年会做得更快。其中,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全面解读信息的能力,其目的毫无疑问是要回归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2.渗透多元史观,突显学科素养
综观各地高考,笔者认为,新课标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在关注史学理念、学科素养方面走在课改的前沿。
试题贯穿着唯物史观,但更多的是渗透了当前盛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这些史学研究新理念其实就其内容来并不新颖,但它们使我们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新的角度和侧重点,更加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更加关注时代主题,从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等多角度、多层面的历史思考中以史为鉴,学以致用。25题从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中折射出新史学中社会史观;而40题从表面上考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很常见的红绿灯发展历程,但实际上考查的却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新史学中的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3.体现课改方向,重视探究学习
历史试题依据考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命制,体现新课改方向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今年的历史试题全都使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命题,没有一道题目是完全来自书本的。这种试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正确解读和评价历史。可能有些试题学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28题关于清朝的内阁制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把它与关于军机处的题目混淆,因为它所描述的现象“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很像是对军机处的作用的描述,但如果学生真的这样认为的话,答案毫无疑问是错的!之所以采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命题,不仅是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一种教材多个版本,更是因为高考现在考察的并非单纯考查知识记忆,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获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继续强调在命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化,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41题,要求考生对“冲击—反应”模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通史能力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又考查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方法,还考查了学生对新史观史学理论的了解,可谓一箭三雕。
二、历史试题之启示
1. 高考备考,须从高一开始抓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可以从网上搜索史料,包括史书、视频、回忆录;也可以组织学生看历史专著或其片段,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教师要将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综合起来有选择地讲述。
2.复习过程中强调主干知识,对历史概念要尽可能阐释清楚并加以相应的习题训练,但不要让学生记忆过细的知识。
3.强化训练的试题要对接高考,不要等到高三再进行。因为现在基础年级的很多教辅资料的练习和强化训练的练习的题目都是比较陈旧,跟不上新课程理念,不利于学生转变学习历史的观念,从而造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而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