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教学案

初中历史教学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教学案

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初中历史教学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课程改革以来,在初中历史等学科教学中为师生共同进步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是十分必要的。

一、导学案运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践行课改理念,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2001年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成了最为核心的理念,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追求高效课堂亦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这其实就是要求初中历史课堂要追求策略,高效教学。而初中历史的现状也强烈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虽然初中历史是中考学科,但地位普遍不如语数外,而且在有的地区历史中考是开卷考试,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出于减负的考虑,初中历史学科的课后作业量也有严格的控制。在这种状况下,高效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由之路。但是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只是靠课堂教学的45分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与预设,即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与预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

2.是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必然要求。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时空跨度大”,且有“大量留白”,这种编写特点决定了其难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偏大了。而在教材中有大量的诸如“议一议”“想一想”“自我评测”“活动建议”等环节存在,仅靠课堂的45分钟,难以有效完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现状要求,在课前必须进行一定的预习,将教学重心前置。而通过导学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教师的授课意图,对每一课的学习都能有备而来,有的放矢。

3.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效果显著。

为了验证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效果,笔者特意做了一次实验。在初一历史教学中,笔者在A班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在B班进行常规的教学。笔者发现在A班的教学十分流畅,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反应很快,对教材十分熟悉,课堂效率很高。而在B班,经常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要花很多时间来翻书,而且对问题的讨论不充分,课堂效率低下。

二、导学案编制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杜威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即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初中的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还处在儿童阶段,而儿童对外界知识的选择更多的是感官上的吸引,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导学案的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是很重要的。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导学案,可以将生动有趣的历史材料带入课堂,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开始他们的学习,以及为此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例如笔者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就是由电影《建国大业》的相关内容构成,要完成导学案必须先观看《建国大业》,学生十分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使得导学案的完成情况非常好,因此那一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反之如果学生对导学案的内容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是当一个任务来完成,这既影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效果,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背离了课程改革强调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的要求。

2.有效性原则。

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将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前置,那就必然要求导学案的相关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导学案的编制要有益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达成。为了使导学案更为有效,教师在编制时应设立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环节,使这个导学案的编制过程本身就成为小型的课堂。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笔者设置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导学提纲、质疑交流、拓展提高、课堂检测等环节,系统而有效。除了导学案格式的设立要系统,要与课堂教学相对应之外,对导学案中问题的提出也要注重有效性。例如在导学案的质疑交流环节,要能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3.多样性原则。

是不是所有的导学案都要编制成讲义的形式?笔者认为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容易对单一的东西产生审美疲劳,而使得相应的兴趣大减,从而变得效率低下。因此,在编制导学案时,不能一味地采用讲义的形式去让学生学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讲述三国这段历史时,导学案就是让学生回去看《易中天品三国》,并设置了相关的几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很有兴趣,回去几乎都看了,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得十分激烈,课堂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讲到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布置了学生回去搜集红歌,并根据每个时期红歌不同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导学案。课堂上学生们热烈地唱红歌,积极地回答问题,学习任务完成得很好。

4.层次性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教学要量力而行,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不同层次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理念。在编制导学案时,教师要将难易不一、要求不同的知识点整理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要使优秀学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导学案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发现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很多教师虽然使用了导学案,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1.以导学案代替教学。

有的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直接将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混为一谈,整节课就仅围绕着导学案,与课本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这样的教学课前预设过度,导致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化,当堂训练的效率降低,使得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即时体验被弱化,课堂教学无限生成的魅力被削减。导学案的教学内容与课本有较多的重复,导致课堂学生讨论少。教师忽略了学法的指导,忽略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充分展开,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导学案变成变相的课前作业。

很多教师使用导学案往往是将其作为课前讲义,甚至是试卷,量大以求面面俱到,其实是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与使用导学案的减负增效的初衷相背离。笔者做过相关的统计,有的导学案发下去,让学生回家完成,学生花的时间往往比原来的作业还多。以初三历史学科的一份导学案为例,一般有15题左右的客观题,2题左右的主观题,这对于以预习为主的导学案来说,作业量是偏大的。

3.导学案在教学中成为摆设。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前也给学生下发了导学案,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但往往出于对课时进度或课时任务的考虑,对导学案进行了淡化处理,教学中几乎不用导学案,即使使用也是作为课后的巩固练习,这与用导学案来引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是不相符合的。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要实现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导学案是一种很好的实现方式。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最终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汤晓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

[2]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徐丽创建高效课堂的好方法――利用导学案[J]网络财富,2009(6).

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教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历史知识,进而更好地展望未来。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的效率一直偏低,极大地影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本文通过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含义

导学案主要是指将以下几方面融合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1)教师的教案,(2)学生的学案,(3)分层次的评价练习。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为基础,教师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将其设计为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导练以及导结。老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看书,进行思考以及探究,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前的自习达到对教材的初步了解,进而发现一些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第二次教学;最后,在课堂中进行当堂的测试,以便得到反馈,完成第三次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的思考能力都得到加强。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导学案的设计要点

(1)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的当前知识为基础

由于新授课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点,学生刚刚接触会难以理解。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以基础知识点为主,不能够设置一些较难的问题,否则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借助导学案参与到学习中去。

(2)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个是故事性,另一个是趣味性,这更体现在新授课之中。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能够根据课本内容设置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老师就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这一点,要让学生从以前的“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3)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这种能力是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在导学栏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难度来进行适当的预习检测。所设计的预习检测内容不能过难,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这就会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

《》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在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的开始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是初二学生所学习的第一节历史课。在初一历史教学中,学生就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对之前的中国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的统治中,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通过电影或者电视剧等,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这么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此,初中历史老师要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来进行导学案的设计。

(2)设计自主预习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学生接触中国近代史的第一课,在初一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就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对这课的预习检测进行设计时,就需要让学生对的开始时间以及主要特征进行大致的了解。要建立起本课的框架。例如,学习目标:了解林则徐的,要掌握《》的具体内容,并且要对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大致的了解。学习重点:中国从最初的独立,领土的完整,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学习难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进行理解,对之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变化以及经济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在预习检测栏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例如,让学生回答的起止时间,让学生讲述林则徐的等等。

综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继而提升历史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尽可能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虞彩萍.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及反思[D].苏州大学,2013.

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第3篇

导学案由于在我国基础教学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对于其概念还未能有一个具体统一的结果。当前最为权威的一个概念是说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教研组提出一个方案让教师们加以备课实践再反馈回来重新制定教学案例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反馈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及学习水平来对原有备课进行调节,保证学生通过导学案能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导学案突破了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的禁锢,将教师的课堂任务大部分转移到课前备课中来,让导学案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通过预习—讨论—展示—测试—点评—小结等一系列环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2提高导学案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当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导学案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趋势,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将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更好运用进行了详细独到的分析。

2.1教师要完成心理和能力上的转变:

在思想观念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步的被人们摒弃,导学案教学这一创新理念应运而生。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是一项实属不易的工作,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有了更高程度的标准。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我国近几年的导学案教学几度中断的原因之一便是来自于教师的抵触心理,造成导学案教学效率低下的不利现象。其次,导学案是一种全新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所依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才能应用在教学中。因而教师要对导学案的教学理论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对导学案教学中可能使用到的教学技能做到熟练掌握,如此才能在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中做到得心应手,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2导学案的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好的导学案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良好的上课氛围中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在进行导学案编写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尽可能的全部教给学生来进行自我教学,因而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设计思路尤为关键。如在《》这一章节,教师在导学案中可以提出“鸦片从何而来”、“如果你是林则徐,你要怎么开展禁言措施,如果你是英国人,你怎么看待林则徐的行为”、“没有林则徐的禁烟是否有”等问题,学生在探讨总结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不自觉就会认识到英国推行殖民扩张战争的必然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加深印象。

2.3导学案要有重点和层次性: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初期难免会出现将所有知识点都囊括在内的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高效的完成。因而教师要在设计时要抓住重点内容,做到从易到难。如在进行《美国的诞生》这一章节授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对自由女神像进行描述,让学生们对其产生兴趣,然后顺势提出“为什么被称作自由女神”、“她手中拿着的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和自由女神像的关联性在哪里”,如此学生便会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带着这些重点问题进行学习,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养成明确思路直追中重点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更加使得导学案具有说服力。

2.4从课后的反思来巩固导学案的有效性:

导学案在课堂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很多收获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建议教师可以采取下节课前首先对上节课进行回顾的复习模式,方法主要就是老师通过提问或者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上节课所学。如在学习有关原始居民的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现在让你回到原始生活,你觉得自己生存的概率有多大”或是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选出哪些是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品,一来可以让学生明确原始生活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二来教师也可以认识到导学案的不足之处不断进行调整,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第4篇

1 趣味教学暗示着愉快心情的激发

数学是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给学生的往往是严肃而冷冰冰的面孔,对一些学生而言,严谨的推理、精确的计算、多变的想象会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为了扭转学生的消极心态,笔者采用趣味教学,试图暗示学生要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

笔者经常采用趣味教学,原来以为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经多年的实践发现,趣味教学还具有暗示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的功效。不少学生曾经对笔者说:“李老师,不知怎么回事,我一想到要上数学课,心情就兴奋起来。因为我一上数学课,就期待数学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记得有一次,一个初一的学生早读还红着眼圈,可上第一节数学课时,他就非常积极,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等下课后,却又趴在桌子上。笔者向他询问,原来这个学生上课来校之前,被家长骂过。笔者问:“数学课你很高兴,可现在为什么又蔫了?”学生说:“不知怎么回事,我一上数学课就把什么都忘了,因为数学老师总会弄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又想起被爸爸骂的情景,又有点难过了。”笔者不由地想起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因为一个学生犯错误,导致自己心情一直不好,在家里随便浏览电视节目,可一看到赵本山,就不再调电视了,等看完小品后,自我感觉心情好多了。其实,如果数学课经常笑声不断,那么上数学课之前,学生的愉快心情自然由于暗示而被激发,他们往往在期待着老师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数学的学科特点恰恰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记得我的中学数学教学法老师讲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一节课至少争取让学生笑三次。”现在的实践使笔者体会尤深。不过笔者有几点体会,需要我们注意,一是创设的有趣情景应该和谐,与教学活动自然衔接,不要牵强附会,这需要教师动脑筋设计;二是要健康向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是教师要随机应变,适度运用幽默的语言;四要围绕教学重点上课,不能因为要创造幽默有趣的情景而喧宾夺主,使学生分心,营造愉悦的情境主要是以辅助数学教学为目的。

2 含蓄语言暗示着教师希望的期待

心理暗示是人类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心理现象。恰当运用心理暗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信息往往具有准确、直接的特点,更加需要其它信息的辅助暗示。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教师都可以为其提供,进而增进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笔者这里的含蓄语言不仅指口头语言,而且是指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以弥补数学学科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缺陷。在课堂提问时,笔者就采用了充满期待的眼神来暗示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是在提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气氛非常热烈。当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时,笔者往往会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期待和自己面临的挑战,更加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当问题比较简单时,笔者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他们,当他们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笔者往往用赞许的目光并配予适度的表扬,使他们获得自信,克服自卑心理。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做小动作,笔者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走到他旁边,用手轻轻地碰了他的肩膀,结果这个学生接着都很认真地听讲。事后这个学生告诉笔者:“老师轻碰肩膀有三个意思:一是给自己一个面子;二是叫我不要开小差;三是期待我能够把问题解决。”真想不到笔者的轻轻一碰,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笔者感觉到教师要采用含蓄的语言暗示学生,应该注意以下的几点: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些对其采用口头语言暗示效果不佳的学生采用其它暗示的方法往往能够奏效;二是适度控制暗示的信息量,以学生能够感受到为准;三是传递的信息和方法要多样、多变,例如我们不能老将难题暗示给优秀学生解决,否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会得到“另一暗示”:“难题与我无关!”四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暗示是积极的和善意的,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

3 迂回手段来暗示不良行为的改变

初中历史教学案范文第5篇

1新课引入

问题1:你是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的?

学生:物体运动则有动能;被举高就有重力势能;有弹性形变就具有弹性势能.(学生举手回答的,说明该学生的知识扎实,表述简洁明了)

教师活动:出示一杯开水.

问题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是否说明它有能量?

学生稍作考虑集体回答:可以.

问题3:开水的能量能否用肉眼判断?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即机械能又能否用肉眼判断呢?

学生举手回答:开水的能量不能用肉眼判断,而机械能能用肉眼判断.

点评:笔者发现开课教师,利用这三个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温故知新,让学生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更便于学生理解内能的知识;另一方面,采用了类比法这种思维方法,将内能与机械能类比,让该方法成为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有通过问题3,不着痕迹地引入到下一个环节,并引入了新课内容,真是一箭双雕啊.

2新课教学――内能

问题4:像开水具有的能量我们称为内能,你知道什么叫内能吗?小组交流讨论并完成课堂巩固1.

课堂巩固1内容:(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类比:那么处于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如果有,我们可以称它为

.

(2)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如果被举高,储存了

能,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

.

类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于上述的作用,由此可推知分子之间也存在

.

类比:叫做物体的内能.

练习校对时,内能的定义强调“所有”,校对完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信息快递: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问题5:课本插图12-17(a)(b)(c)中物质的分子在运动吗?说明什么问题?

(补充:课本插图(a)小女孩看到自己骑的自行车后轮胎变瘪了;图下文字:车胎内的气体.(b)铁水(c)冰山)

学生:三图中物质的分子在运动,说明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问题6:谁能归纳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似点与区别?

通过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不能为零.

问题7:内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陷入了思考中,教室里面此时鸦雀无声,笔者都感觉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经过4分钟的样子,还没有学生举手.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讲到开水具有内能表现为能烫伤人,如果开水再烫些,会不会烫伤的更厉害呢?

教师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有五六个学生大声说出了内能的第一个影响因素:温度.

教师:你再仔细揣摩一下内能的定义,猜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内能?

不到三十秒,已经有学生举手了.

学生回答:我觉得还有分子间距和质量.

教师:你猜想的依据是?

学生: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质量大,所以分子数就多,内能就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同样分子间距越大,我想分子势能也越大.

教师引导:怎样使分子势能不同?

学生:状态不同.

教师:猜想依据是什么?

学生:由分子那块知识我们得知:固体分子间距最小,液体次之,气体分子间距最大.所以分子间距不同说明物质的状态不同.

点评:《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让提的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要适中,不能过难,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无法保持学习物理的热情,从而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但在物理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比较抽象与思维难度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该开课教师,将难度大的问题7,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都围绕着内能的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纵向发展,从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向质量相等的热水与冷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教师引导得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水的质量与状态相同.

得出实验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教师: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扩撒越快,分子势能越大,它的内能一定越大.

问题8:能否说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温度一定上升吗?

学生1:不能,物体质量增加,温度不变,内能也增大.

学生2:不能,物质的状态改变,内能也改变.内能增大可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如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这条是教师引导得到这么完整的答案的)

3新课教学――热传递

问题9:给你一杯水,如何改变其内能?

学生1:喝掉一些;学生2:太阳晒;学生3:加热 ……

对于学生3:加热,教师顺势引入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热传递.

教师:温度不光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比如把水放在冰箱内.

播放视频:体验热传递.

问题10:结合视频、课本信息快递,你能发现热传递的哪些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40页信息快递:热传递:当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温度高处转移到温度低处,直到温度达到热平衡.

学生学习、交流和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热传递的产生条件:有温差;传递方向:温度高到温度低;终止标志:温度相等;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问题11:能否再举一些生活中热传递的实例?

学生1:捂手;学生2:烧开水;学生3:烤火;学生4:晒太阳……

教师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点评:这一块内容,教师把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给你一杯水,如何改变其内能)作为火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个开放型问题刚好是上一个新课教学内容的总结,而且它还巧妙地引入到下一个新课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过度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4新课教学――热量

问题1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还是能量?――引入热量的概念.

问题13:你能从热量的概念中读取哪些信息?

问题14: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吗?

问题15:温度、热量、内能三者有何关系?

点评:问题15让学生异中求同,异中求同之妙,在于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知识自然联系起来,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