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新课标

初中历史新课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1年12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主题,教育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修订版新课标,这个新课标的出台,是对过去10年新课改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初中历史教学、教材编订的指导。修订审议后的新课标,坚持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反映了审议工作的指导思想,既坚持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又在遵循深化改革的方向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表现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与时具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特点。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还是那样的照本宣科?还是那样的死记硬背?还是那样的唯分数至上?这些只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被时代所淘汰,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失去本应的意义。我认为我们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进而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适应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教书旨在育人,学校便是教书育人的阵地,而课堂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要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具体到我们的历史学科,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分为四各方面,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然而,在我们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

现实已然是这样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能等着让现实来适应我们,我们应该在现实中去提升自我,进而营造出与我们有利的环境。所以,我认为想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就要先从历史教师和历史学科自身入手加以改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本身,以及自己的教学。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不妨来重新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历史课要教给学生些什么?怎样上好历史课?

关于什么是历史的问题?更多的人都简单的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离我们现在是很遥远的。

其实不尽然。我们不妨先从“历史”这两个字说起。“历”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为“”,表示脚趾走过一片田地,引申为经历、经过的事情,历程。“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为“”,表示用手记录所获得的猎物,掌管文书记录的人,引申为史官。由此可见,“历史”指的就是过去的事情。然而,这个“过去”却是相对的。试想,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去看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为历史。那么,我们也穿越一下,站在未来角度来看现在呢?“现在”就不是历史了吗?所以,我们如果把历史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范畴之内,恐怕就要偏离了历史的真谛。真正的“历史”,应该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总和。

既然,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历史课也就不能只停留在历史史实的罗列上。唐太宗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我们也要让学生做到“以古为镜”,我们要通过历史课教给学生以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去处理、该怎么去做,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怎样上好历史课?可能更多的历史教师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我要说的是,既然“历史”不仅仅是过去,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站在“未来”的高度上去讲“历史”;既然“历史课”是为了让学生“以史为鉴”的,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怎么去“鉴”。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历史”。不要把“历史”仅仅停留在很古老、很久远的过去,更不要把“历史课”认为是没有一点时代感、更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的课程。我们要努力改变他们这种片面的认识,要让他们对历史有一个科学公正全面的认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要守护好自己的教学阵地——课堂。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课堂都是他展现自我、体现价值的阵地。别人可以轻视“历史课”,而我们决不能轻视,因为这是我们学科生命之所在,根本之所在,我们要用课堂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历史”的意义。要守住这块阵地,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超强的专业能力、高尚的专业素养。我们要努力掌控好课堂,用自己的教学和魅力来征服学生,占领课堂,进而实现我们教师自身和学科的价值。

第三,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历史虽然是文科科目,但它同样需要学生有相应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能从历史史实、历史现象中提炼出对自己现实生活、学习有用的东西来,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达到教育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去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发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第2篇

一、将授课方式与新功能多媒体设备相结合

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智能手机等高新数码产品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再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的迅速进步,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和网络工具接触到瀚如烟海的驳杂知识。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成长环境,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不再单纯是新课标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这一点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新环境中仍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必将为环境所淘汰。历史教师不能够仅满足于教授历史课程,还需要起到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成长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应考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历史事件以图片、视频、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营造课堂历史氛围,直观生动地使学生自发代入历史,学习历史。例如在讲授“唐朝经济文化发展”这一课题时,本人结合唐三彩图片、唐诗纪录片视频以及“文起八代之衰”的典故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盛唐经济文化风貌。同时,教师对学生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课后任务,指导学生利用智能设备和网络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将课下时间投入到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上。

二、将历史事件与生动故事相结合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性格上活泼好动,生理上注意力较难集中,更易被课堂以外的突发事件,以及人与物所吸引,心理上处于一个懵懂天真的状态,尚不能够理解历史学科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对他们而言,更大程度上代表了学业中的考试和生活中的故事。在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能够局限于课本,只为满足考试要求而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仅仅是使自己谋得一时轻松,却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但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连带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负面作用,甚至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时间最宝贵的初中,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不务正业的事情上,断送大好年华。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课本内容与民俗传说,野史传奇等内容结合,以各个有趣形象且生动的故事来讲述课本上的历史事件,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了解并记忆教学内容,达到掌握历史知识的教学目的。这样既拓展了学生视野与知识面,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例如本人在教学“北宋冗官之害”这一章节内容时,结合岳飞词作《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和通俗小说《水浒传》中梁山泊替天行道之事,从外辱和内乱两个方面讲述冗官对国家与人民的危害,把晦涩艰深的历史知识转变为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能够接触、了解到的通俗文化,不但让平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开始认真听课,努力学习,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国家热爱感,将自己有效代入主人翁的意识里,明白初中学生肩负祖国未来的道理。

三、将指导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新课标对学生培养方案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是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盖因国家的发展进步取决于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则决定于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教育从娃娃抓起,而我国每一个公民的研究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需要从初中学生开始培养。细分到历史学科,则对每一个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思路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多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由固定课堂的被动获取知识转向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来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文化,培养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建立多个学习小组,以互相交流,组间合作,班间讨论,年级竞赛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出相关个性化问题,通过层次渐进的引导性问题来指明学生学习方向,探索方向,及时将学生带出学习误区,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同时也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设计问题,既具有一定的学习挑战性,又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标准,避免陷入问题过精、过难或是问题过易的困境中。总而言之,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课标要求了广大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深入研究课本内容和教学计划,并针对相关教学模式积累一定的宝贵经验和调研经历,通过不断的总结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最高效,最适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教育策略,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入落实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杨迎春 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1 前言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量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以及高质量。高效课堂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对高效课堂的衡量,一是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程度,二是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是看师生之间是否经历了双向激发、愉悦交往的过程。

2 新课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做好课前预习

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以往知识储备的整理和加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储备。课前预习的效果越好,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要知识点,从立足教材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就的性质、影响等,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固定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可以在自我设疑和自我解答中掌握历史知识。

2.2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对学生的知识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各抒己见,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评论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仅如此,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课堂中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以“”为例,可以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的意义和局限性,讨论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

2.3重视课堂训练

无论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得到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更要让学生积极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从教材出发,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保证习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得练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或者大量的重复练习来保证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精讲多练,确保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信息反馈,从全局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该及时矫正,而对于一些本就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尚没有定论的知识,则不能强作结论,而应该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材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将、第二次、以及等集中在一起,设置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及异同点,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

2.4开拓学生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正式上课前,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历史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对历史进行感悟,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其了解历史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跨越时空的形象教学,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性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付英.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2014(12):225.

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第4篇

一、精心选择。确立主题

1 尽量运用教材中的活动课内容。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课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它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与学生学习内容同步,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而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文成公主人藏历史剧、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重走路一导游等。

2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因此选择活动课主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在进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活动课时,我没有让学生给《清明上河图》配文,而是让学生先学习课文有关《清明上河图》配文的方法、形式,同时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对《村童闹学图》进行配文,因为《村童闹学图》的画面比较适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他们对图的发挥就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原意。

3 结合时政热点问题组织活动课教学。“以史为鉴”,历史使人明智,通过历史学习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结合当前,根据教学内容“郑成功”,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掌握过程,优化课堂结构

1 制订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学生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状况,因此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考虑。如“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基础上言之成理,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人物。

2 学生分组。最好让学生自由组合,以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能有效配合。各组成员内部要进行分工,确定搜集资料的内容,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3 正确引导。这一阶段是活动课教学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决定着活动课的成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策略和宏观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识别材料、筛选材料,从而对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并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秦始皇功与过的辩论”中,学生对秦始皇的评价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么教师就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析,改变他们非此即彼的历史观,帮他们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难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历史、学习历史。

三、成果展示和评价总结

活动课成果展示可以多样化,如举行辩论赛、写历史小论文、写随笔、开展知识竞赛等。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我们搞了历史短剧表演、历史画配文以及写随笔等。在成果展示过程中,仍然要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展示、交流。

在评价总结中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总结和反思,学会欣赏他人,并能主动向其他同学学习,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教师应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给予总结,并运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评出优胜者,同时能与班主任配合给学生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使学生通过活动产生学习兴趣,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深刻反思,促进教学改革发展

初中历史新课标范文第5篇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是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是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