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础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30-01

高中生的语文教育,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更加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注重宽度与厚度的双重要求。所以,对他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会更有难度。语文教师在此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弱势或者常犯的错误以外,还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本身出发,追求溯源,让学生了解到字词的演变意义,继而从根本上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且避免由于意义或者写法相似而导致的理解偏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考虑到个别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忽视,认为其不值一提的现象,继而在真正的解答过程中又出现低分的结果。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们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1.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

个别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往往认为可以凭借语感等方法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却忽视了高中语文的难度和出题人的出题目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之前,要帮助学生们摆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从心理上加强对此类教学的重视,继而才能使他们在今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作用。

1.1 针对此类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态度。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与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也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学生们往往需要更多独立自主和探索发问的精神,才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堂和课外知识。所以,端正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对高中生来说是极度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他们晓之以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不当的学习态度。

1.2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相关题型的练习和训练,让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题型的特点和题目中常见的缺陷和漏洞。进而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能够提高解答基础知识题型的效率和正确率。

2.对基础知识进行划分教学

在学生们端正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基础知识题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学。结合每题的不同特点和常见的考题陷阱,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2.1 针对选择正确的单词读音以及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每次的教学解析中,要重视对每个选项的详细解释。例如,在解析选择单词读音的题型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保持细心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此类选项多会出现现实中的错误读音,教师要帮助学生们认清各类单词的正确读音,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最好是通过及时地翻阅字典,在字义与字形的解释中全面了解单词的音形义。另一方面,在解答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时,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分析单词的基本意义以及延伸意义,而对于出现的错误单词,语文教师要做出具体分析,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从而让学生们在字体上深入了解和记忆,进而逐步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2.2 针对指出选项中的病句和选择合适的搭配词组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教学解析中,要根据此类题型的特点,对高中生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文教学内容中可以有意识地涉及到相关的语法搭配的知识点,让学生们细心体会不同的搭配词组对句子意义的表达的作用。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针对常见病句的专题基础知识的讲演,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经验总结中体会到病句的特点。所以,高中生们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以最少的时间获取对此类基础知识的解疑,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疑惑,在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加深对相关词组搭配和病句的理解,进而提高解答此类问题的效率。

3.总结和教授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

上文提到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各类基础知识题型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需要总结和教授这些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学生们只有在掌握各类基础知识的理论之后,再加以解题技巧的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3.1 针对基础知识的出题特点,语文教师要结合选择题的特点,通过排除法、代入法等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回答的正确率。学生们往往也会倾向于应用此种方法,来提高解题的速度。例如在解答词组搭配的题型时,学生们可以运用代入法将各类选项的词组进行带入,进而通过进一步比较得出最佳的选项。

3.2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错题总结,将他们划分别类,归纳出相关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事实上,语文教师的总结与方法的讲授对高中生来说,一方面是学习和解答基础知识的快捷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总结和经验的交流,学生与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与资源共享创造出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进而又能进一步刺激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总结。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思想教育;价值观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其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就更加突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其他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的课程,对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思想对个人的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中生处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等方面仍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高中生思想方面的教育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认清是非对错,从而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高中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当下虽然课改已经全面推行,但是高中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通过调查发展,高中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落后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和精髓,关乎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容。虽然已经实行了新课改,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应试教育这一本质特点。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主要是考试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因而无法真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思想的目的。另外,教材内容较为落后,没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传播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单向性的讲授来进行教学;课堂上主要通过对知识进行背诵,来相关知识点进行掌握。

(三)师生缺乏交流和沟通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其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给予引导。

(四)不注重社会实践的开展

当前的教育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不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中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没有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只是单纯地进行书本学习,没有机会进入社会进行实践,这样就难以使其在思想上获得更好地提升。

(五)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引导者,对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当前高中学校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很好地监督,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中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中政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1)管理者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当前的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

的,高中对思想政治的教学主要以应试为主,又由于所占分值低,因而对其不重视;(2)教师对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应试为主,无法达到真正的思想教育目的。教师的教学主要以考试为基础来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并通过学生背诵来达到记忆知识点的目的,因此无法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3)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四、完善高中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措施

政治教育关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关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基于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的教育现状,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完善高中政治工作。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当前高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因此,学校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对相关的教材进行更新,提高知识内容的先进性,从而使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其思想的先进性。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传达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对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缺乏新颖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追求教学模式融入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单一,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的新颖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进行单纯的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这样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掌握,从而无法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生活中,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

(四)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教育的现状就是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高中学校以应试为目的,不太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书本,不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因此,高中学校应该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者活动、社区帮扶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

(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质量进行评估,从而对教师形成一种激励。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都不完善,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组织学生在学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并以标准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从而增强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为目的,对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大量问题,这些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高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

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平.高中政治课改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德育,2007(6).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字: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组合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本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组合的必要性,以此引起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重视,进而合理安排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合理配置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重大影响,而当前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是各高职院校的薄弱之处,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课程组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阐述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因基础会计教材的编写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基础上编写的,与后期的《会计电算化》内容脱节,没有把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对会计内容的影响考虑进去,与住处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另外,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赞成新会计科目和要求,不能在教材 中体现,导致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突破。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是以教科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虽然多年来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长期的思维定势 ,冲破不了禁锢多年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以课程为依据,要用“灌输”的方式将书本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也只能机械性的将书本中的“要点”、“难点”记录下来,以应付考试,脱离了真正的职业教育轨道。更重要的是很多传票的填制、传输入过程无法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对于没有会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纯理论的讲授无法给学生带来立体感,更难产生兴趣

(三)缺乏真实的经典案例。例案教学法是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的经济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互动,自己动手,主动分析,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目前众多基础会计教材中,都缺乏经典的案例。

事实上,基础会计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以后的专业素质,因此,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已势在必行。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合

1、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质

基础会计课程组合实质上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基础会计课程有关内容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的互动性双向组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组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基础会计课程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在课程研制视野里,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育活动方式,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组织和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以确认和推进基础会计课程的立体教学模式。

2、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施

首先是基础会计教材的建设。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教材过于注重形式上的连贯性,却将会计工作过程割裂开,所以各高校应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编写教材,其内容更应注重高职学生教学特点,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为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还应准备一系列完整的实训资料,通过这些实验教材的使用,提高了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加大手工及电算化的力度,优化基础会计教学内容。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教学素材,结合教学策略,方便而灵活地调用或制作出适应各种情境的有效课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网络式教学,建立学习单元库、题库和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学习单元库是把多媒体化的课程教学材料按照一定技术进行设计的适用于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程序集,包括微教学单元、学习游戏、程序等。题库包括例题库和试题库。 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是将网络上可调用的远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库。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学信息网络资源都可以在教授、学习和教学中利用一台个人电脑作为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检索、下载与重组,也可以将本地课程材料以HTML格式上传到WEB服务器上,供师生们下载使用,在增加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使课程资源处于时时更新的状态。我国教育部现在正大力建设一些学习网站,并准备把网址向全社会公布,这些网站就是典型的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了视觉的冲击,满足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例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手、眼、脑的有机结合。

三、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施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在根据教育部十六号文的规定,努力的探索并实施教学改革,而在基础会计教学上,大多数院校都开始注重基础会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基础会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基础会计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组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组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组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教学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单调的说教,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体系, 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基础》之后, 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 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已成为当前基础会计教学的新趋势,组合后的基础会计为会计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后面的会计专业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可能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浅谈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陈芳《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年07期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初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衔接的重要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审视语文课程,我们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虽是分开制定,其实是一个整体。整个目标系统呈现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的特点,也呈现出层级性、结构性,每个子目标都与同级或不同级的系统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我们必须拾级而上,才能取得顺利的进展,收到明显的效果。所以,衔接非常重要。

初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一直是个重大的课题,长期以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跨入高中后,原本靠教师“提携”式的依赖性逐步放手,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原来在初中阶段语文成绩名列前茅的,能够达到优级的,到了高中阶段,相当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产生滑坡现象,可能只有八、九十分。巨大的心里落差,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假若教师在这一“特殊现象”出现的过程中,能冷静地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 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初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初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上,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单向性。高中、初中各自为阵,很少考虑彼此学段的教材与教学特点。从事初中的语文教学多年,我强烈感受的一点是语法知识的断接。这几年,中考语文科淡化语法知识,甚至不考语法知识。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初中语文老师没上语法课,或不重视语法知识,这恐怕是一种普遍现象。到了高中语文课上,老师吃力的讲解语法,学生听得是满头雾水。而今年中考又考查了语法知识,语文老师教语法知识“不亦乐乎”,这是一种好苗头吧!

其二,片面性。存在明显的重知识的倾向,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语文重知识的倾向更严重。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提高成绩的法宝,然而几张试卷,几份考场作文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扎实其基础知识,又怎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从初中开始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阅读名著,注重积累,勤于思考,勤于练笔,在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几年的坚持,一定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三,狭隘性。只关注知识能力等工具性方面,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等人文性方面的关注。初中阶段我们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扎扎实实地抓基础知识,却忽视语文的人文性,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等人文性方面的关注。高中语文应重视课标,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如上《荷塘月色》时,教师不要把重点放在背景的介绍,而是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他们领略荷塘月色之美、那片难得的宁静之美。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上,主要是:

1、教材的对接,加快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和教材改革的步伐,让初高中教材更好地接轨。

初中语文教材上内容较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难度、深度和广度降低了,在教学课时上也相对充足,因此,老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与吸收. 但是高中语文,在教材上,知识性内容比初中内容多得多,没有了初中的直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的是理解、分析。因此,在学习知识的难度上,较之初中明显加大。而且高中的教学课时少了,这也加重了学生学好语文的难度。所以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很有必要。

2、教法的对接,在严格训练、讲究效益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阅读面。通过课外阅读、看报纸、听广播、查阅资料等活动,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初高中阶段能持之以恒。教法的对接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初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衔接工作是很重要的。高一这一衔接的关键时期不仅是奠定学生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的时段,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时期。学生只有利用好了这一阶段,才能不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不偏科,更好地在语文高考中发挥出水平来。

二、初高中语文课程存在的差异

1.教育目标的差异

我们判断学生学习是否达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也是我们教学时的依据。初高中语文课堂教育目标的差异非常明显,如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初中语文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而高中语文就提升了一个档次,需要考查学生除“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外,还要考查“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能力。再如文言文教学目标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到的要求就更多了,要求从“读懂基本内容”上升到了“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并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单从这两方面,我们就不难看出,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难度明显上升了一大截。从初中的基本理解上升到了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与现实结合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这就体现了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

2.教学理念的差异

我们知道,初中语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起步阶段。而到了高中阶段,我们需要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3.语法教学的差异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育要淡化语法,所以很多学生的语法功底不够深厚。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有新的语法要求,比如学生需要读懂简单的文言文,读懂内容,并且掌握一定的实词和虚词,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法功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4.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的差异

初中语文更多地还是倾向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考的语文试题也大多数是由背诵和基础知识组成的,都是以课本为主,能力的考察相对较少。而升入高中之后,如果学生还是过度地依赖对课本的死记硬背,是不能顺利通过高考的,因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不但需要平时的积累,还需要学生对语文有一个综合的运用能力。

三、初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衔接策略

1.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环境改变了,很多学生不适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一定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针对高中新生,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引导学生不断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引用一些初中时候的语文知识,连接上高中的语文教学,让学生不但对旧知识有一个巩固,还能对新知识更快地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可以提前让学生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以此为铺垫,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来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复习,从这个过程中引出高中的新知识点。这样的衔接过程,不会让学生感到生硬,可以培养学生对新学作品的兴趣。

2.创设情境,优化教学

从初中升入高中,教师更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语文的环境,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教学,在讲授《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沁园春•雪》的诗歌朗读音频,回忆一下当时描写了什么样的一种情境,了解的诗词风格,给学生营造出一个优化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既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也可以很快地接受新知识。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把所有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改变教学思想,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之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以及语文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通俗点说,高中学习更多地应该培养学生多听、多读、多写、多说的能力。

4.合作学习,促进衔接

学无定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支笔,一本书,教师在讲台上一讲一节课,而学生听懂了多少,我们都无从知道。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现代的课堂教学,把教师的单面授课改为合作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把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可以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对每个组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成绩好的学生每周为大家介绍一下学习方法,然后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都从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