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IT课程全英语模式 开放性实验室 全英语教学资源

Research on Pedagogy of Inspiring English-Immersed Teaching in Programming Classes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School of Management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huge Tian

Abstract: Pedagogy of inspiring English-Immersed teaching in Programming classes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focuses on the “Inspiring”, which pieces together with English Culture、English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to highly balance input and output of language learning . The pedagogy involves teachers、students、teaching resources and open computer laboratory. A package of methods proposed in the paper consists of six aspects: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teaching in computer lab、online teaching system、case demonstration system and off-campus activities。

Key Words: Pedagogy of English-Immersed teaching in IT Open Laboratories Resource of English-Immersed teaching in IT

1.引言

(1)关于英语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我国英语教学各种形式、国内外英语教学方法及全英语教学研究述评

国内关于英语教学的各种研究很多,综合归纳如图1。其中,马承教授的“三位一体”法、包天仁教授的“四位一体”法主要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学科全英语教学包含本课题IT课程全英语教学。

目前学科全英语教学研究相对于大量的一般英语教学法研究来说较少,总结如图2。由图2可见,学科全英语教学研究基本上是浮于教学组织与形式的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国内外一般英语教学法的对比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是: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侧重点不同。国外英语教学注重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印度、日本、新加坡及德国等。

蔡基刚(2010)通过对复旦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案例分析后指出“以学术技能为导向的学术英语课程,以内容为导向的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不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效率原则,也遵从了在使用中学习语言和提高语言的学习规律。” IT学科知识主要源于英语语言背景,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根据交际理论中交际到位程度(于根元,2002)的概念,在浸入式IT全英语教学中易于实现“用英语做事、用英语思考”的教学模式,语言输出面广、输出途径增加,“习得”的量与“学习”的量同步增长,交际值较高(即可理解性输入与可理解性输出高度统一)。

图1 我国英语教学各种形式及方法研究述评

(注:教学方法还包括全身反应法、认知法、视听法、听说法、直接法及翻译法等)

图 2 我国目前职业或高校学科全英语教学研究重点

2) 国内主要全英语语言培训学校教学方法与模式研究

为了研究外教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访了国内主要全英语语言培训机构如英孚、韦博等,发现这些机构虽突出了输出形式的全外教教学,但因为面向对象大部分是英语初学者或各种应试需求者,不涉及专业知识,所以受制于输入量不够或应试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事实上以输入为主。

2.本科IT课程启发式全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于根元教授在他的“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一文中指出,凡是理论性强的实践是高层次的实践, 实践性强的理论是高层次的理论。因此要建立具有实现高语言交际值(量与质的高度统一)的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研究应用语言学及其相关上级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见图4。

图4说明学科全英语教学的推行是源于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与应用。通过运用各种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理论,使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输出在英语浸入式的学科教学中趋于平衡,其交际值在以疏治堵、以出引入的教学理念中增加,见图5。当前我国不断推广学科全英语教学的范围,根据课题负责人多年IT课程全英语教学经验及研究,在各种适于开展学科全英语教学的课程中,IT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交际值较高,见图6。

图4 建立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

图 5 职业或高校英语教学基本形式交际值变化

图6 我国目前不同学科全英语教学交际值变化

3.本科IT课程启发式全英语教学模式

1)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框架

建立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全方位的,通过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可以明确全英语教学的目标体系,从而建立科学的方法体系,由此研究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启发式IT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实验室体系结构;以前三者为平台研究并利用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平衡的教学资源系统,最后为IT课程全英语教学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系统并将其进行广泛推广,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见图3。

图3 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框架

2) 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

根据数百名学生对课题负责人多年IT课程双语及全英语教学评教结果、问卷调查及多次督导组听课评议结果,运用应用语言学基本理论、较高交际值的教学目标、运筹学中非线性规划模型初步建立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见图7。

为了实现让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达到全浸入式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拟采用运筹学中非线性规划模型对全方位的IT课程启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构成元素进行最优教学效果的模型设计:

其中,表示影响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的各元素,Z代表最优教学效果。

目前,全方位的IT课程启发式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由以下十个元素构成,括弧中的所有权重值是根据经验而定。

① 启发式课堂互动教学(占权重40%):主要分为主题演讲课、创新实验讨论课、案例演示课等,采用情景教学法、功能教学法、交际法等“应用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启发式互动教学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思维能力与交流能力为主要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

② 启发式实验教学(占权重30%):在开放性全英语教学计算机实验室里,学生把互动教学中所学的关键术语、表达式与操作指令放在具体操作中去理解与掌握,对于英语环境的操作界面及操作流程可以切身体会。

图7 启发式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

③ 网上教学辅助系统(占权重5%):建设各种网上全英语教辅资源,如语料库专家系统、作业信息、即时测试、录像教学、参考书目、在线答疑、在线英语角以及手机在线交流等等。

④ 课外实践活动(占权重5%):开设以专题文化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如全英语教学专题讲座、英语文化周、英语角等。有条件时到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IT企业进行调研或实践。

⑤ 全面考核系统(占权重5%):在启发式全英语教学中,重点考查学生以英语为语言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比如将实验结果评议、创新实验讨论、口试、作业展示、角色模拟与辩论等纳入课程考核范畴。

⑥ 启发式课程设计(占权重5%):综合运用所学全英语专业课程知识进行课程后续补充实践。

⑦ 学生作品演示及互助系统(占权重3%):积极提倡学习互助、优秀作品演示,有计划安排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⑧ 创新实验平台(占权重3%):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创新平台进行创新设计与开发。

⑨ 启发式教学案例演示系统(占权重2%):通过案例演示系统帮助学生了解启发式教学过程、内容与形式。

⑩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占权重2%):就创新等某一主题开展中外教师合作教学。

3) IT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实验室体系结构

开放性实验室体系结构由实体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组成。实体实验室根据分工不同又分为配备各种软件环境的IT操作实验室、具有各种演示系统的音视频实验室以及能够进行全英语专业测试的专门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结合最新开发的网络与手机在线交流介质而设置的各种在线交流平台如在线IT操作实验室、在线测试实验室、在线交流实验室。其中在线交流实验室利用微博、博客、手机短信、手机在线等新介质交流手段扩大开放性实验室资源利用,见图8。

图8 启发式全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实验室体系结构

4)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体系

① 教师(占权重60%):教师作为开展全英语专业教学的轴心,其作用可以辐射到所有相关资源,见图9。按要求,至少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或工作一年以上,或者母语为英语,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可以成为全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

② 学生(占权重10%):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本科生利用开放性实验室提供的语言实践环境,可以逐步克服对英语文化、专业用语的认知偏差。

③ 开放性实验室资源(占权重20%):提供全英语环境的各种实验室、配套设施及辅助软件等。

④ 可持续发展的其它教学资源(占权重10%):原版教材、原版案例及原版网上资料等教学工具、全英语专业教学成果展示、计算机网与手机网络资源的应用、口碑相传等广告效应的无形资源、教学手段与理念体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大众传媒等社会资源的科学利用。

图 9 IT课程启发式全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体系

5) IT课程全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IT课程全英语教学可以从六个角度对预先设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只是每个角度所占权重有所不同,见图10:

图10 启发式全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评价体系

> 专家评价系统(占权重40%)

> 同行评价系统(占权重20%)

> 教师自我评价(占权重15%)

> 学生评价系统(占权重15%)

> 社会评价系统(占权重5%)

> 外籍教师评价(占权重5%)

系统工程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多种元素做出全面评价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具有全面性、激励性和指导性。在本研究中设置六个一级指标,它们在教学环境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六个一级指标下设立必要的分指标:

> 教师: 教学能力,外语能力,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

> 学生: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专业能力,学生外语能力,学习态度等;

> 教学方法体系:针对图7中十个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分;

> 开放性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软件功能及其易用性,网络资源建设,资源利用率等;

> 教学效果:学科目标的实现,外语目标的实现,课程考核手段与结果,综合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总评结果,学生评价教师的总评结果。

> 社会效益:通过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进行环境资源低炭利用,图书馆资源建设,新媒体的利用情况,学生就业的社会反响等进行社会效益评价。

4. 结束语

通过对应用语言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明确了全英语教学的输入输出在高水平上达到平衡的教学目标,从而建立科学的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其中,开放性实验室体系结构是全英语教学方法体系的重要支柱,而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平衡的教学资源系统及相关的评价系统是探索优化、合理的全英语教学模式的必要内容。

因此,以应用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运筹学中非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工程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创建科学的IT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有利于倡导“学以致用”、“遵从学习规律”,从而改进我国高校英语长期应试教学模式,并为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而树立榜样。

参考文献:

[1] H.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3rd Ed[M].New York: Pearson Inc,2007,5.

[2] 陈欣.现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之我见[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3] 于根元.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2010,1.

[4] 黄强.英美高教评估给我国高校全英语教学评价带来的启示[J]. 科研管理,2007,3.

[5]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

[6] 万大林.探索培养国际一流人才之路――印度英语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4,9.

[7] Peter Medgyes. Native or non-native: who's worth more? ELT Journal.1992,46/4: 340-349.

[8] 薛群颖.国外双语教育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6,8.

[9] Keith S. Folse.The Art of Teaching Speaking: Research and Pedagogy for the ESL/EFL Classroom[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6,4.

[10]邵 洁.国外英语教学法的评述及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PBL教学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孙方晓(1963- ),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及物理教育。(天津300387)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53-02

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与信息爆炸式发展的今天,学习是避免被时代淘汰、贯穿于各年龄阶层的常态需要。因此,成人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成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出于学习目的和自身知识结构的原因,成人教育课程一般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成人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目前的高校成人教育课程的教学,一直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普遍是接受式学习,学生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缺少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教师力求把知识讲清楚,但是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

(二)教学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教学评价上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其价值及优缺点并对教学进行调整的过程。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教学活动效果提供反馈信息,调节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高等院校成人教学的评价多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这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及时反映教学效果,也无法起到对教学过程的调节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过程性评价是成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基于问题的PBL教学及其优势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在PBL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倡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比较系统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是PBL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师生以解决问题作为研究活动的主线。“问题”要能够体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解,抓住问题的主要特点,找出关键因素,规划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所以在PBL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是发现问题和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PBL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获取知识的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的过程。PBL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与体验是PBL教学的突出特点。在PBL教学中,由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又与课程学习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同时学生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具体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交流、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三、PBL教学法在高校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基础

由于所有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开展的,所以“问题设计”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要素。问题的代表性、可操作性、难易程度以及与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关联性,都直接关系到PBL教学的实施效果。

1.问题的代表性。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要综合运用自己认知结构中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来完成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所以PBL教学中的“问题”要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涵盖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要与成人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相适应,要与学生的工作需要或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2.问题的可操作性。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基础知识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在成人PBL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学习和策略的学习,不断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

3.问题的难易程度。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与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所以在PBL教学中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以上对“问题设计”的分析,以“信息技术及应用”的教学为例来进行PBL教学的实践。这门课程不仅有完整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及应用”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成人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在讲到Publisher应用部分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利用Publisher 制作“介绍我的家乡”。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Publisher中进行制作图片、以图形化的组织形式展示数据、版面设计、内容设计与展示等。“问题”本身是开放性的,也包括了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分析与对比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比较大的拓展空间。

(二)科学组织学习小组,是实现PBL教学目标的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是PBL教学的主要学习形式。小组作为学习群体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也改变了班级内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小组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的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最终使每个成员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所以组织小组是进行PBL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成人PBL教学中,划分小组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进行。组内异质是使小组成员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之间存在互补性,组间同质是在总体上保证各个小组水平基本一致。

(三)交流与反思,是提升PBL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1.在交流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成人PBL教学中,确定了问题,组成了小组以后,在解决问题的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把“权力”下放给学生。首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将问题细化,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然后学生进行组内分工,并以组为单位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设计规划版面、素材的收集与制作、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来完成任务。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引导。比如在“介绍我的家乡”中,声音的处理是个难点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利用Windows已有的声音文件;从CD中导入音乐;利用录制旁白功能添加声音文件的方法。作为教学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利用Soundforge软件来进行专业的声音处理,例如运用Soundforge录制与编辑一段声音,并进行声音的复制、移动、混合等音响效果的处理。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过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通过交流与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普遍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在反思中不断提升PBL教学的效果。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展示环节中,每个小组都要讲述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展示小组的制作成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努力发现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反思。首先是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组织过程、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的不足,以利于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其次是学生要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小组活动的程度,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通过反思过程不断改进PBL教学中的不足,提高PBL的教学效果。

四、成人教育中运用PBL教学法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教师实施PBL教学的经验不足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从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从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从PBL教学的实施方面,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更具有学习意义的“问题”。教师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增加对教师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实施PBL教学占用教学时间比较长

在PBL教学中,小组讨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自学能力不同,对问题的关注度不同,每个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同,所以小组讨论就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因此,在PBL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实施方式,比如将查找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交流等环节分为课上和课外分头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8).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徐美娟.论基于问题学习中问题的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07(7).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3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平台的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如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交易活动、以实现企业业务网络化为中心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领域,为迎合社会发展对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需求以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电子商务课程教育进入了大学课堂,并迅速发展。其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管理、营销策划、网络推广,网络客服、网络销售及运营等内容,其侧重于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应用实战,也是基于社会化商务需求的实操性课程。

1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特点与F状

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源于商务活动发展的社会化需求,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受限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电子商务课程的发展历程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尚不成熟。

(1)电子商务课程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课程。电子商务本身也涵盖了电子和商务两大方面。与电子相关的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商务则指的是企业或组织的商业化活动及业务,重点是企业或组织的业务过程,因此,电子商务课程的组成和内容必然包括多个领域和多个学科。跨领域、跨学科的课程对教学师资、教学材料资源、教学形式和手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子商务课程跨领域、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如,陈宪宇关注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性。而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性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电子商务课程必须组织涵盖各学科和领域的专家教师团队。教师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一位教师能精通多个领域或者单一领域的专家教师都难以完成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活动。现阶段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团队的组建已经开始进行,且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涵盖多个学科的电子商务二级学院进行针对性的教师团队建设。

其次,跨领域、跨学科为教学材料资源的建设带来了难题。教育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教材的组织,不同电子商务研究的重点不同,如,信息领域重点关注电子商务过程中信息的组织、管理与维护;管理领域则重点关注业务活动的电子化过程应用,因此教学材料难以综合。目前,电子商务课程教材在针对性、广泛性和教材深度上都存在问题。

最后,基于跨领域、跨学科的特性,不同领域或学科对电子商务的学习目标不同。电子商务课程包含多个方面,如计算机网设计、网络营销、网络产品规划、组织以及企业信息化等。不同方向教育的课程重点不尽相同,如,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关注于电子商务网络支撑平台的设计、开发与维护;而健康管理领域则可能更关注于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如HIS的运用等。

(2)电子商务课程是基于社会化商务需求的实操性课程。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企业电子营销技能,服务于企业销售;掌握企业网络化电子商务的策划与组织技能;精通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的相关技能;掌握网络推广技能;高效利用SEM、EDM等付费推广手段;掌握跨时空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及电子商务网络团队建设组织技能等。其教学目标在于复合型、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适合应用于短时间学习、方法见效快、操作简便和全面面向实战的教育教学形式。

目前,电子商务课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紧密度不高。现今,电子商务的教学活动绝大部分在各高校开展。高校一般沿用其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模式,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以服务于理论教材为主,而非商务的社会化需求,导致其缺乏实践技能培养的意义。

(3)电子商务课程是基于发展的时效性课程。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整个商务过程。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出现,致使电子商务也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如,移动4G及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使视频化商务过程成为主流,这必然要求电子商务课程要不断变换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高校的教学需要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相应的成熟度,这是导致目前电子商务教学难以与社会发展同步、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与发展同步性不足的原因,也是电子商务课程面对的主要问题。

2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解析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其摒弃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将二者合为一体,没有严格的理论与实践的划分界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首先在于教学主体的转变。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没有固定的理论讲解,教师不在是教学主体,学生通过教师布置、自选实践问题或项目构建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辅导者,并参与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其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更加直接面对社会问题,以社会应用为根本,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同时也符合于构建主义的学习理念。再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基于学生实践,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毋庸置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实操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其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体现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教学考核的各个方面。

(1)电子商务课程一体化教学目标的建设。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现今电子商务课程更加倾向于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应立足于现今的主流电子商务需求,构建服务于电子商务社会需求的目标,区别于传统以知识点为主的教学目标形式,进一步提升专业领域需求的针对性和黏合性。

(2)选取合适的一体化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本身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出了电子商务课程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理念的实施需要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辅助和完成。项目制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项目制的核心是服务于社会需求的构建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非常适合于电子商务自身的特质需求。

(3)构建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电子商务一体化实施与开展的基础,一体化教学环境首先要实现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室的一w化,构建一种开放式的电子商务教学空间,如可以借鉴美国HTH中学的一体化教室方案。电子商务一体化教学环境的第二个关键点是,教学环境的网络化和真实体验的仿真和虚拟化。电子商务本身是基于网络应用的商务形式,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使教学与电子商务实现了开放式对接。虚拟和仿真是构建实践技能培养的体验与实践环境,提供教学情景。

(4)合理组织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教学材料资源。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构建主义的学习,基于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和项目资源是教材资源的重要形式。因此,针对电子商务需求,组织合理的、完备的、可实施的问题课程和项目课程材料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点。

(5)丰富考核评价模式。传统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往往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两种形式,对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忽视或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没有理论,能看到的是学生完成每个问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的过程和成果应用,因此,应对考核评价进行形式上的丰富,如加入过程考核、成果的社会评价考核和成长档案等多种评价形式。

3 结 语

现代社会是高新技术推动下的高速发展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时代,电子商务正是在这种高速发展中新兴的科技应用与发展领域。电子商务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与社会作用毋庸置疑,也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领域。本文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电子商务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对其一体化发展的多个教学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迎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2011(11).

[2]胡桃,尧舜.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美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审美能力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美术课堂更加受到重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也更加喜欢美术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课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对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研究。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特点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论。

1.初中美术课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要求美术课体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并使学生在绘画中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美术教育还应当重视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参与,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

2.美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

初中美术新课标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首先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于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其次,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使学生情感得到抒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验证教学理论

1.渗透美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美术欣赏方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发现教材中美术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以此提高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如,在讲授《色彩的感染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朝阳、夕阳的色彩,春天的树叶和秋天的树叶颜色的差别,蓝天白云和雾霾中的天空,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最直观的色彩的鲜明对比感受并说出哪种颜色对自己的感染力最大。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学习美术不但能让学生感受美,产生愉快的审美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如,在学习读书、爱书的情节这一单元时,学生能够感受到书香,还能在书林漫步中欣赏到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色,学生看到了古人用的竹简也产生了在上面写毛笔字的欲望,甚至喜欢上了写毛笔字,从而陶冶了情操,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单纯美好的精神境界中自由畅游。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具有形象性,但也具有抽象性,当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画一幅“自己印象中的世界”时,美术便是抽象的。学生要先在头脑中构思要画哪几方面的内容来反映世界,然后思考用怎样的色彩、线条等表现事物的特点,还要设计怎样构图。对于这个主题,有的学生画的是繁华的街市,有的学生画的是宁静的田园,有的学生画的是晴天绿水,有的学生画的是雾霾、浓烟、干涸的河流。学生都带着独特的眼光看世界,并在建立对世界的印象时掺杂了自身的情感态度和生活体验,因此每个学生绘制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学习不单单是欣赏和创造,还是对文化的传承。当学习诗书画印时,学生能够了解画印是什么,为什么要为诗书配上画印,哪些诗书才会有画印。通过学习美术,学生还认识了什么是藏书票、藏书印。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如《太行丰碑》《寒江独钓图》《柳牛图》等,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国画作品的文化背景,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可塑性强,教师要通过美术课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明确教学目标,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娜.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体验式探究

1.体验式探究:享受美丽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体验中度过的。体验是我们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感受,没有体验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生命的成长。通过体验,我们释放心情,体会成长的快乐和心理历程;通过体验,我们对生活有了最真切的感受和印象。有真切的体验,再加上深入的探究,使我们在知识﹑技能、情感等诸方面都有所收获。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亲身体验的事物会越来越多,这些所体验到的事情和留下的印象一起构成了我们一生的经历。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学习需要体验式探究;教学需要构建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

2.什么是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从尝蚯蚓说起

著名语文教师陈钟梁先生在美国听了一节小学的自然常识课,题目“蚯蚓”,按照我们国内的教法,一般是老师先板书“蚯蚓”然后出示“蚯蚓”的图力或投影,再介绍身体的特征,最后讲讲它对人类的益处。

美国的老师怎样上这切课呢?

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纷纷上讲台取蚯蚓。比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边冷眼旁观。课后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课后,假如学生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抓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问学生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牲征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

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师:对。

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师:不错。

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太好了。我很佩服你。

生: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教师的神情变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整堂课结束了。如果就这堂课把我国和美国老师的教法作一个比较,哪种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对蚯蚓的体验更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有了上述教学案例,相信我们不难理解什么是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了。

“体验式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去深入体验、探究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体验、探究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体验、探究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主动体验、主动探究、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3.体验式探究: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体验式探究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切问题都是人们在活动中发现并解决的。体验式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要求人体内部活动积极参与,而且人体主要器官的处显活动呈活跃进状态,使口、眼、耳、手有机配合,产生动作的综合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各类活动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种种学习感官都有动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班状态,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问题,比如实行差异教学。

为了使所有的学生能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群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施教,学生则根据自身的基础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做出不同的反映。这样,学生都参与了。由于他们体验的深度不同,因而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质量水平也不一样,然而,他们都在体验中得到愉悦,在探究中得到提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体验式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在知识增长日新月异,试图拥有知识已经完全没有可能的,今天,怎样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无疑比拥有具体知识更为重要。要求学生具有学习的创造性,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运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以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去体验,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分析和探究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创新折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过程。一切都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远比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知识实惠得多,这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验式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装勇于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和探险究就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既是具有学习特征的思维活动,也是具有学特征的动手操作的活动。课堂教学法中,教师设计种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装动手动脑,使学生内部和外部感官有机结合,而且在体验和探究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教育理论基础

卢梭的感觉论。卢梭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这是明确地告诉我们:儿童应从经验中学习事物,而经验主要来源于“体验”。

斐斯泰洛齐提出:教学必须依从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展开,强调多官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追究一个事物的性或外表所用的感官愈多,你对事物知道的也愈正确。

杜威同样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目的,中心,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参与活动的的过程中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去“体验和探究”。因为经验都是由“做”(体验和探究)得来的。

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论断。

5.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

下面是我校青年教师唐正老师采用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片断)。

课题:力的分解。

体验活动一:学生端两张椅子放在水平地面上,中间用轻绳连起来,每把椅子上各坐一名又高又胖的男生,然后请一名小个子女生在绳子中间用力拉绳,这名女生好像没有多大的力就把坐有大质量男生椅子拉动了。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发现这些学生感到很惊讶,认为这名女生没怎么用力,竟然把两名大男生都拉动了。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体验活动二:不给学生任何限制,同学间可以自由组合,把手中的橡皮绳子一端固定,要求把橡皮绳的另一端拉到某一固定点。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学生自已容易就得出了“力的合成是唯一的,力的分解却不是唯一”的结论。

探究活动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向上的拉力作用。学用实验探究斜向上的拉力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探究活动二:物体放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探究物体的重力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三个同学一组,学用木块,泡沫,书本等材料,亲自动手操作探究。

课题探究一:从桥梁,建筑工地的塔吊中抽象出力学中模型

课题探究二:石拱桥,拱形城门坚固性探究。

6.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策略是活动。从活动的层次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策略。

尝试活动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出来,而尝试教学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装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依靠自已怕努力,自已去初步解决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体验活动策略。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学习,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方式,认知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