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2、刘晓宇(1985.9-),男,汉族,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审计局,经济学学士,初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审计。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汽车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保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车险经营的过程中,车险理赔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我国汽车保险理赔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保险;理赔;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汽车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汽车保险业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各汽车保险企业不规范的竞争,以及实力的薄弱,使得汽车保险行业形成了虚假繁荣的现状。按照WTO协议,我国需要开放各方面市场以适应国际一体化的要求,外国汽车保险企业的进入将对国内汽车保险行业形成强烈的冲击,国内企业不应该忽视这一现状,应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接受挑战。近年来在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带动下,我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汽车保险业发展最快的市场。即便如此,国内企业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随着国内汽车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车主保险消费意识的成日渐成熟,在日后的激烈竞争当中很难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汽车保险与理赔涵义及作用

(一)汽车保险与理赔涵义

汽车保险是以汽车本身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不定值财产保险。这里的汽车是指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也称为机动车辆保险,是以汽车(机动车辆)本身及其第三者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汽车保险一般包括基本险和附加险两部分。基本险又分为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理赔是指被保险人发生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事故,在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时,保险人履行赔偿保险金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履行过程,通常称之为保险理赔处理,简称为理赔。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赔,必须了解索赔和拒赔。在商业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往往会由于彼此间的权利义务问题而引起争议。争议发生后,因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直接或间接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受损方向违约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赔偿要求,以弥补其所受损失,就是索赔。

(二)汽车保险作用

汽车保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加强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的同时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于能够承担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汽车保险的出现解除了消费者的担心,加强了消费者对于购买汽车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车市场的消费,扩大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同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提高了汽车行业的安全意识。保险公司作为企业,在为消费者承担风险的同时更要盈利,这样就会加强汽车在维修方面的管理,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汽车安全隐患,保险公司会联合厂家以及维修企业对汽车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提供相应的依据,督促汽车生产企业注重汽车的安全性能,生产出更安全的车辆。以减少自己的理赔支出,增加盈利。

3、稳定社会公共秩序。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良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国人来说,汽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越来越重要的代步工具,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汽车消费群体分布广泛,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有个人,汽车数量也不断增多,行车过程中难免出现磕磕碰碰,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消费者愿意支付适当的费用为汽车投保。汽车出险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不至于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而大动干戈。

二、汽车保险理赔存在问题

1、理赔人员不够专业。保险理赔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是一项极其专业的工作,理赔人员应具有估损、定损、审核索赔单证、赔款计算等方面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辨伪能力以及理赔经验。还应了解汽车本身的一些专业知识,例如汽车构造、维修等知识。但此类人才一般不会去做保险理赔员,理赔员往往是做业务出身,缺乏对基本的汽车知识的了解,加之理赔经验的不足,以至于办事效率低下。遇到复杂的案件,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缺乏专业知识,很容易误判,导致错赔,继而产生理赔纠纷,使保险公司和车主都遭受损失。极个别理赔人员素质不够高,工作态度极度不负责任,又缺乏相应的条款去约束其行为,导致双方蒙受损失。

2、保险公司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应该对保险市场的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信息透明度低,很难为保险公司分析投保人信息提供有力保障,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判断。保险公司一方面没有合适的渠道去了解投保人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也没有了解的欲望。这样在理赔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的保险公司为了拓展市场,在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对后续理赔预期没有做出充分调研的时候就盲目的推出新险种,拿了很多保单,以至于在后期理赔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损失,形成理赔危机,情况严重的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恶性竞争使行业混乱。

3、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汽车保险行业的法律环境还不够成熟,法制建设还不健全。良好的法律环境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还没有一部针对于汽车保险业的法律。因此汽车保险行业在进行理赔的时候只能依据通用的《保险法》,然而,毕竟不是专门针对汽车保险行业的法律,因此在理赔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可依的情况,而由此产生的理赔纠纷也应运而生。立法存在一定得滞后性,由于汽车行业以及汽车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旧的法律法规已经很难适应新的情况,这也造成了行业的不规范,理赔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不光行业利益不法保障,投保者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失。

三、汽车保险理赔对策

1、提高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社会上存在着“保险就是骗人”的意识,且根深蒂固。这也是有据可循的,无论是汽车保险行业还是其他保险行业,业务人员普遍素质达不到标准,介绍险种时经常无法解释清楚,更有甚者为了业绩甚至不惜故意误导客户,投保人对险种不甚了解,发生理赔时常会产生各种误会。因此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保险公司应该严格进行岗前培训,考核不过关的人员坚决不让其上岗。目前业内资格证的出现对于业务员是个很好的约束。对于理赔人员的培养应该从长远方面考虑,尽可能的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且具有责任心的理赔人员,并注意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保险监管系统建设。建立投保人档案库,各保险公司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投保人的情况,在投保的时候能对客户有个初步的了解,以对理赔风险做出合理的预测。对于监管系统主要从内外两方面的监督着手。内部监管主要是对保险公司内部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建立明确的监管体系,使从业人员自律,努力提高从业水平,积极的了解信息,为理赔预期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对理赔情况做出适当的监督,以防止在财务和流程上出现营私舞弊的情况,促进品牌的建立。外部监管主要是建立行业监督协会,对保险公司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规范最低保价,限制手续费支付上限,督促企业遵守行业道德,进行良性竞争,理性经营,提高行业竞争力,使行业走向正规,发展壮大,以应对国外汽车保险企业的冲击。

3、完善汽车保险业的法律法规,健全行业理赔制度。国家应针对汽车保险行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的利益。针对于由于法律漏洞而出现的纠纷,结合《保险法》的相关条款出台一套能够适应汽车保险行业的专门法律,用以规范行业秩序。同时健全理赔服务制度,敦促各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作者单位:1.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 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林凤. 浅谈汽车保险诈骗及防骗策略[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57-59.

[2]余荣. 汽车保险“无责免赔”条款探究[J]. 时代金融,2012,17:59-62.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院校 保险专业 教学

[作者简介](1978- ),男,山东栖霞人,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上海 2012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23-0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保险人才的需求,其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该目标。但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高校保险人才教育逐渐不适应保险业界的需求。一方面是业界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是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研究型高校相一致,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保险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造成保险专业学生供需失衡。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保险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保险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保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应是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新意识、通晓国际保险市场运作规则的“三型一化”保险专业人才,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同时,我国国内保险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财富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险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其在创新风险管理技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在我国面临“快速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应当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增强全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险人才既要全面、扎实地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承担保险市场开发、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营销、保险核保核赔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

2.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定位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社会人力市场输送新鲜血液的生力军。目前,学历教育是保险教育事业的基础。全日制保险学历教育是各种保险教育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一种,它属于基础性教育,是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教育阶段。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设立了专门的保险学院,成为保险业人才供给的一条重要渠道。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开办保险本科专业的院校共有142所,每年为保险业输出大约1万人,为保险业发展积蓄了大量的后备力量,其中有很多属于应用型高校。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根据保险的社会需求及自身条件,在切实可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机制。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先了解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基本供需情况,以教学计划改革为突破口,使专业培养目标切合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

3.学生自身发展与就业的需要。迅猛发展的我国保险业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全国各高校每年毕业的保险专业人才总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最近很多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走上相关的保险工作岗位,而是被动地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保险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由于保险的口碑和影响力不好,导致社会公众对保险有一定的看法,毕业生不愿意到相关的保险行业就业,尤其是从事保险营销的有关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理想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对自身估计过高,动手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不熟悉现有的保险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综合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大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就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自己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找到理想的保险工作岗位。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部门;养老保险 ;作用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公共部门的养老保险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社会民生,对其的监管也就更为重要,保险监管机构的作用也就越明显,本文从保险机构的优点出发,并从中对公共部门的一些启发。

一、保险监管机构存在的问题

作为养老宝保险的监管部门保监会,在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中起核心和主导作用,其监管的模式可以是多元的模式也可为统一的模式,各国的监管模式各有不同,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美国使用两级多元模式,英国则采用监管权相对于集中政府、中央,并与相应的机构相互结合的统一模式。但在保险监管的运行和实际实践当中,各保险行业之间协作能力受限,将无力承担的风险、保险公司国际竞争力的薄弱,容易造成监管效果不佳,监管质量与效率较低,监管真空;自律性弱;保监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难以统筹兼顾等问题。同时,养老保险风险评估机制的缺乏,养老保险的运营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无法科学评估,统一的核算标准难以形成等问题。

二、保险监管机构的优点

(一)是保险监管机构的偏向性,这种特性在裁决保险公司与当事人的各类纠纷中,法院会均衡的保护保险公司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但是保险机构则是对保险消费的主体的利益捍卫和保护,甚至会对其他利益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抗性。

(二)保险监管机构主动、灵活性。监管是侧重于对危害行为的事前控制和预防,对违法以较低的处罚成本,带有一定的易受性,因此较为容易地主动介入,防止保险公司以及相关主体较大的损失,提高效益。而且,拥有相应的权限,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处理方式灵活多样。

(三)保险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有专门独立的办公室、机构、保险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处理保险公司的相关问题上更专业化。

三、保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对保险业、保险市场、被保险人各主体的利益,相关秩序的维护与构建需要通过创新、精心规划,使保险监管规范标准化、公开透明化。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真实完备的信息,提高保险行业的透明程度,建立财务评估机制,对保险、资产管理运营、财务状况进行动态的追踪,保障投保人的合法知情权以及合法利益。对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因地制宜的选择科学合理有效地指标,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的方式,完善风险评估的模型,建立健康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行业的预警机制,以利于保险监管机构实现动态的风险监控。通过分级分类、行业规划、提供高偿付能力,降低监管监督的成本,利用非现场监管等手段和方法,提高自身不的业务能力,使监管机构保持独立性。

四、对公共部门养老监管的作用启示

公共部门养老保险的监管涉及行政和基金两个方面,公务员养老保险机制健康有序的运行离不开保险机构的监督,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督应集中分散有度,定期与日常有机分配,以中央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全国统筹,实行内外部共同的监督体系,包括新闻媒体,社会大众,以及相关的司法行政部门、人事财务、监察设计等多方主体部门对公共部门养老保险的运行和各个环节监管。在行政方面,公共部门的养老制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中央和地方统筹管理,基本的养老保险实行中央统筹,补充、自愿储蓄、商业类等养老保险实行省级地方职能机构管理。在基金方面,基金的投资运营需公开透明化,培育投资养老保险专业的机构,实施多样化投资战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作者:杨旭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秉文等.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1).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袁恩泽.西方保险监管模式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J]保险研究.2006(6):61-67.

[4]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J]公共管理学报,2009(1):1-10.

[5]邹亚南.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讨[J].企业导报.2011(9).

[6]张倩.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7]胡海春.刘丽霞.黄婷统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8).

[8]李娜.健全完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险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近年来,在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的几率在不断生生,这也恰好增加了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欲望和意识。随着我国人民群众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在我国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整个国内保险行业市场中的佼佼者,不论是所占的市场份额、获得的利润都一直居于首位。在保险业务不断增长的今天,我国保险公司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保险市场的未来趋势,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明确的奋斗目标面前彻底打破保险行业在国内外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促进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投资效益的提升、为促进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和增长奠定基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潜藏于保险公司中的一些财务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保险业务中经过长时间街垒出现的一些关于财务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保险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是目前各保险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保险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筹资环节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中,筹资环节的重要性对于保险公司的发展不言而喻。在保险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如果在筹资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而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一些因素引发的。例如:在保险公司内部存在筹资规模好投资规模不相吻合的状况。这将大大增加保险公司的运行风险。一般而言,公司的筹资规模主要是由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来确定的,但是有时候有的保险公司会出现投资规模与筹资规模比例不协调的状况,从而造成资金来源于运行效率之间的不协调。再如:没有合理的筹资结构安排。有的保险公司自财务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合理的分析过程导致公司的领导在不了解公司运营情况的前提下盲目进性增资、扩资,不仅大大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更为公司的经营带来了风险。

(二)投资环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保险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依赖于投保人的保费。保险公司将客户的保费收上来后会进行统一管理,当出现保险理赔事项后,保险公公司会适当地根据用户的需要,并按照保险公司相关条例的规定进行赔付。但是,目前有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属于负债经营的模式,这就造成当保险公司的整体财务资金全部返还给投保人后,公司财务状况发生危机。因此,当保险公司在运用这些资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资金的安全性、合理性,同时还必须保证公司自身的安全和收益情况。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必须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投资过程的财务评估,从而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更加合理,以此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在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方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对投资方向进行准确把握、对投资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三)理赔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保险业务也得到了不断扩大,很多保费的覆盖面变得更宽。例如:近年来比较风靡的车险、意外险、人身意外险、农业保险等。这些保险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而合理的资金来源是支撑保险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更是保证保险公司今后业务扩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上述这些增加的保险赔案数量逐渐增加,并且保险客户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之这些保险项目的出现区域比较分散,这就导致在理赔过程中由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的原因产生客户大量流失的情况。例如:有的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发生的风险缺乏专业性勘察,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多支付保险金额问题的发生。

(四)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完善的、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很多保险公司还缺乏完善性。如:近年来保险行业的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不完善逐渐显现出来;有的保险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地方存在着管理上的大漏洞,这也为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保险公司筹资环节的管理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内部的一些筹资活动是首要环节。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对筹资过程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公司的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例如:随着保险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误差,那么必然会使这种误差不断积累、逐渐变大,这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是致命的打击,严重的还会使保险公司资金链断裂。

(二)加强对投资环节的控制

为了保证保险公司投资环节的顺利进行,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合理把控投资的金额,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必须根据自设的财务管理状况、公司的实际情况等确定整体的投资方向,特别是对于投资项目的数量、金额、投资方向等必须做到清晰、透明、合理、科学。保险公司还必须认真分析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投资的收益率等内容,降低正确投资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对承保理赔过程环节的控制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目前的市场运作模式、彻底改变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内部的发展情况开拓一些具有盈利趋势的业务,并以此为契机来赢得更多的优质客户资源,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能实现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业务结构优化,还能为保险公司的盈利奠定基础。关于保险公司在理赔环节中的问题,保险公司应做到:提升理赔核心能力、确定理赔方向,不断完善理赔管理模式、加大对赔付成本的管控力度。

(四)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制度是执行的标准和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保险公司财务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应该不断完善公司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化的过程。我国保险公司在经历了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后,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因此,面对逐渐趋于成熟的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其他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取长补短,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奠定基础。

作者:曹健 单位: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沧州中心支公司

参考文献:

[1]肖陆嘉.我国车险业务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4):72-74.

保险行业财务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企业财产安全保险保障的对象比较广泛,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代保管财产,以及特约的金银、古玩、艺术品等。财产安全保险不仅可以为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一种保障,也可以为企业经营生产免除一定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益。从社会发展的整个趋势而言,财产安全保险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的重要因素,需要重点关注。

二、企业财产安全保险现存的问题

(1)企业投保意识不高。在我国,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对保险需求普遍比较被动,一方面源于国内保险业发展较晚,部分制度和管理结构还未完善;另一方面则因为个人或企业的保守意识,不愿意参与投保。如果个人或企业投保意识加强,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产品的完善。因此,企业投保意识不高,是现阶段企业财产安全保险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企业规避风险的方式主要依靠自我防范,不仅增加了风险成本,而且在风险发生时也面临着沉重的负担;部分企业在保险公司的宣传下被动选择了财产安全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胡乱投保,并且不能做到持续投保,从而不能真正实现财产安全保障。

(2)财产安全保险制度不完善。企业财产安全保险不是一个零散的、随机的工作内容,而应当是一个有规划的工作重点。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财产安全保险的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部分企业只是在财务部门下设一个简单的单元,来负责保险事宜,而这些负责人员往往并非保险专业员工。公司的基本业务章程也很少对财产安全保险单独强调,并做出具体的规划。现阶段,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扩大,企业对财产安全保险的管理制度如果还只停留在原有的单一制度上,那么可能会造成企业成本和风险的增加。

(3)保险购买量不足。据相关统计,2011年全国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只有329.6亿元,投保率不足7%。企业财产安全保险购买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单一险种购买量不足;二是结构性险种购买量不足。大多数企业一般会根据往年事故发生的概率,购买较为单一的险种。保险具有先支付保费后可能赔付的特性,容易使企业当前期望值下降,由此造成企业选择尽可能少支付的购买量和自认为必要的险种,在再三减少保险支出的情况下,使单一险种购买量不足,且购买的险种种类偏少。保险购买量不足,导致企业得不到充分的财产安全保障,一旦风险发生,将会对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4)保险专业知识薄弱。财产安全保险保障的范围较广,因此相关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非常必要。企业缺乏专业保险知识,在购买保险时以及风险发生后的保险理赔等各环节都比较被动,而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和纠纷。大部分企业在购买财产安全保险时,往往是盲目的,即以前购买了什么保险,后面继续购买;保险公司建议的保险,如在财务规划内,就完全加以采纳。而在风险发生之后,大部分企业也是非常被动或者不及时地进行申报理赔,又或者在理赔环节中不清楚具体流程,与保险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导致理赔不及时、理赔不能达到应有预期等诸多问题。

三、企业加强财产安全保险的对策

(1)提高财产险投保意识。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财产安全保险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应当转变风险管理的观念。自我防范、自我规避、自我弥补长期以来是大部分企业选择的风险处理方式。现阶段,在企业风险更加广泛且复杂,以及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和保险险种更加合理化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转变风险管理观念,充分利用保险这一力量来规避风险。部分企业认为购买保险还不如自己用于风险管理,其实不然。从长期发展来看,保险的购买相对而言是低成本的。如果发生风险,购买了财产安全保险的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且可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日常规划中将保险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加强保险相关制度。企业关于财安全的保险制度应该进行更加系统化、更加合理化的设置。一方面,企业应该重视机构的设置。在有规划的能力范围内,企业应当设置相关的专门负责保险的部门,对企业财产安全保险做出针对性的年度策划,并对相关人员赋予一定的权限。另一方面在人员的设置上,保险公司应当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并给予一定的尊重和重视。除此之外,如激励制度、追责制度、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都可以适当运用于财产安全保险上面,从而能使企业财产安全保险得到更制度化的发展和完善。

(3)增加保险购买量。从整体而言,我国企业财产安全保险购买量是不足的,企业应该一定程度上增加财产安全保险的购买量。首先,企业应该在单一险种上增加购买量。如本来一个单位的财产需要购买100万元的保险金额,而企业选择购买80万元的保险金额,这属于购买不足。因此企业应该参考保险公司的建议,根据财产价值的正确配比,选择足值的保险购买量;其次,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企业风险情况,尽可能地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风险并不能刚好与企业购买的某一个保险险种所对应。企业只有全面考虑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合理财务范围内,购买较为多样的保险险种,才可能将所有风险的损失降为最小。

(4)强化保险专业知识。企业要想在财产安全保险方面转被动为主动,必须强化自身关于保险的专业知识。在购买保险以前,企业应该积极研究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对财务进行合理的规划,计算出能够接受的最大支出;在购买保险时,企业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的交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购买需要的保险险种;在风险发生后,企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及时与保险公司进行洽谈,获得应有的理赔金额,用于损失弥补和恢复再生产。在强化保险专业知识方面,企业首先应当引进专业性人才。在引进之后,企业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并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增强整个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