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记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15-02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中等职业学校组织会计专业学生不仅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活动实践,还有认真组织校内的会计模拟实训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唯一渠道,《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的教学是在完成《企业财务会计》教材全部教学内容后,组织学生在会计专业模拟实训室里进行的。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生在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的过程中,在会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完成任务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专业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实训,培养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熟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提高识别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和编制主要会计报表的操作能力,提高会计上岗技能水平。

因此,如何教好“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给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本人的观点是落实“会做会计”四个字。围绕这四个字,会计专业实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只要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做会计的兴趣,学会做会计,就是好方法。

一、开发应用一些直观教具

《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的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感知资料,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会做会计”的自信心。

在开设《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首先必须为学生代办完整的实习用具用品(其中包括记账凭证、帐簿、报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杨蕊老师编写的《企业财务会计实训》等仿真用具用品),其次是辅导老师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要求,指导学生使用仿真的用具用品规范地进行会计实训操作工作,最后辅导老师把备好标准的模拟实训样本让学生核对修正,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效应。

二、努力培养学生专业动手操作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原则性强、责任重大、枯燥无味的工作,再加上中职学生接受专业知识能力偏低下,大多数学生对动手实践操作缺乏自信心,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动手操作的兴趣?

1.贴近现实,提高求知欲望。在辅导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引入社会实际例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会计模拟实训的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结合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枯燥乏味的内容转化为让学生有成就感的动手操作活动。

例如:当布置学生根据实训资料(一)开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时,与学生上岗后会计的岗位交接表内容结合起来;把岗位交接表中的总分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余额之和核对相等等会计工作内容结合起来。当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这项任务后,就会产生对做会计工作的兴趣,提高求知欲望。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港口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措施

近年来,随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指导思想的普及,为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不断推动财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港口企业内部管理必须积极推进科学化、精细化,逐步实现了从“事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形成了依法理财、科学管理的良好局面。

一、当前港口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不少港口企业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港口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仍未转变理念,没有意识到市场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企业财务部门未能把自己真正投入到市场中,压缩成本、减少不必要开支的观念淡薄;同时,一些财务人员面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变化,未能及时发现财务预算的目标和范围已经产生很大不确定性。

不少港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单一。很多港口企业仍然沿用陈旧的财务分析方法,显得过于简单,并且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不少港口企业仍然没有采取当今主流的一些科学管理方式,全面预算、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未能有效开展。对于港口企业最重要的成本控制方面,如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进一步造成无法从财务角度找到解决方案。

不少港口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港口企业往往规模大,管理幅度长,大量的资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子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中间的管理空缺、财务空缺,是造成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数据偏离实际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虽然引入财务软件,但限于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不高,仅仅将其作为手工帐的替代品,未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软件的增值服务。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核心转变方面,“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其财务意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实现“三个转变”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即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作风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

细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宽财务管理领域方面,通过对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质量。通过对财务管理领域的拓展,在企业内实施“大财务”战略,形成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的工作程序,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各部门围绕企业的效益目标协同作战,提高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和战斗力。

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过渡。

管理的目标方面,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拓展财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挖掘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价值,追求财务活动的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三、加强港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重点之一,制度管理。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只有将“制度管理、纪律约束、目标考核”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纲领,使财务制度管理覆盖集团资源变财富的全过程,才能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就笔者工作的港口集团而言,其财务管理制度覆盖范围应包括:以业务人员货源揽取,到装卸一线提供劳务完毕;从货物的发出及劳务的提供,到应收账款收回;从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到货款支付完毕,从财务核算到内部控制的各环节,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重点之二,管理理念。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只有全集团上下从领导层到全体职工都有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的意识,才能达到集团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如没有企业领导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最终结果只能是财务人员事后核算与事后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家的思维在控制,尤其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集团企业,企业家的管理理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式。

重点之三,财务管理人员。针对企业集团的特点,培养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的优秀财务管理人才,掌握企业增收节支的节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针对经营管理的各环节调整财务管理重点,才能达到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重点之四,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管理。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要将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预控为前提,以挖掘企业最大潜能为目的,从而达到企业管理全面精细化。

四、加强港口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凭证方面。财务报账前,事前审核会计要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继续严格审查报账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业务的真实性、以及各项手续是否齐全。电算化微机凭证录制会计,以经审核后的原始凭证为依据,继续坚持按日及时填制微机会计记账凭证,做到摘要“简明、科学、合理”,月、年差错率均控制在1%。凭证审核方面,稽核会计继续坚持随时对每笔记账凭证进行审核,力争审核差错率为零。对发现的记账凭证差错必须有明确记录,告之录入会计进行记账前及时更正。

现金管理和微机记账方面。继续坚持每日由现金会计自行盘点,并填写每日现金盘点表,做到一分不差,发现差错要立即查找,分析原因,月、年差错率均控制在1%以内,且最大差错额在10元以内,出现差错,必须及时向财务处处长报告。有效利用好每一张票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严禁丢失票据。微机记账会计在确认记账前,继续坚持对记账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业务的真实性、手续的完备性、会计科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力争记账差错率为零。

报表编制方面。主管会计继续坚持按月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应上交及应弥补款项情况表”、“成本明细表”、“物耗明细表”、“非物耗明细表”和年度“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每月财务报表编制前,要对各项账务进行认真审核,特别要注意会计核算前后期的一致性、各单位、各项成本费用变动的差异原因分析,确定其是否合理,并在财务报表说明中,对变化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说明,对结转会计业务事项按相关会计制度,及时进行结转完毕,力争结转差错率和报表差错率为零。

纳税业务、银行对账方面。纳税会计继续坚持在收入、成本费用和相关税率确认无误的基础上,及时足额完成税款的计算和上缴任务,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向财务处处长报告,不得自行处理。稽核会计继续坚持按月进行银行账务核对,对发生的末达账项要及时查清原因,并督促相关业务人员和银行给予及时办理,除十年前遗留的个别历史问题外,不应再出现一年以上的未达业务事项。认真管好各种印章,严格控制各种印章的使用,不得随意放置印章,严尽丢失印章。

固定资产管理、监督物资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在继续管好现有固定资产账务记录的基础上,注重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对本年新增和本年退役的固定资产,要做好及时入账和及时清理工作,做到账、卡、物相一致。在监督物资管理方面,积极配合设备计量处,继续搞好日常核算工作,坚持按月对账,做到账、卡、物相符,每季末指派会计人员到库房进行现场抽查10%的库存物资,以合理确认账、卡、物相符的准确性。年底指派会计人员到库房进行现场监盘库存物资,并填写监盘记录。

其他费用方面。继续要求各水厂按月提供有关用电量、耗药量和维修项目发生情况统计表,并对异常现象和发生的重复维修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对营业收费工作的考核方面,重点放在变化因素和新增因素的分析方面,确保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创收奖励的分配原则的落实。

另外,要采取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掌握更多数据,使财务分析更加符合公司实际,从较为详细的数据中,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现代企业

一、会计电算化相关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综合运用到会计领域的一门学科。它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由传统方式下的人工操作转换成为电子计算机操作,同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会计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处理,并完成记账、报账、算账等过程,实现记账工作被会计软件完全替代。财务工作者只需将正确的数据信息录入软件系统,填好记账凭证,利用记账与审核功能,记账工作就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高效、准确、及时地被执行,电子账薄可自动生成。计算机依据数据库里的记账凭证,按会计信息处理的需要,保障了传递、排序、计算、更新、汇总等信息处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实现了账表、账证相符。因此,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是企业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亟待解决。

二、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改变了传统方式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

传统方式下,财务人员几乎全部是人工作业,其工作量较大,每天周而复始地要完成记账、算账、以及报表编制等众多工作,重复劳动较为频繁,同时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不但会耗费财务人员的精力,其工作出错的概率也较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上述众多繁杂的工作可以被替代,财务人员只需将会计凭证输入计算机系统当中,便可一劳永逸,计算机系统能够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模式,自动完成工作,生成常用凭证,供财务人员随时调用。对需结转损益类科目,转账凭证可由系统自动生成。对查询凭证,计算机系统能够提供出多种条件,同时保障其过程的快速与准确,结账、记账等工作都可瞬间完成,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了财务工作的运营效率。

(二)改变了传统方式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传统方式下,财务管理多为手工操作,导致内部控制的形式较为单一,会计电算化将内部控制的形式以计算机的方式体现出来,加强了程序化与制度化的双重建设。原先的内部控制属于单纯的人为控制,这就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存在一定的弊端。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很多问题都可在事前进行控制,例如操作人员口令及权限设定、数据精度的设定、往来单位的档案资料及其分类、银行存款赤字余额控制等。通常情况下,传统方式下的手工会计将明细账设置到三级账户已经相当复杂,在会计电算化中,通常可以将明细账设置到五级账户以上,同时还能够提升数据计算的速度,由于各明细科目都存在一个唯一代码与之呼应,所以,只要能够正确录入凭证,就能保障账表数据的正确性。因此,会计电算化简化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过程,由原先的多项审核转变成为单一控制凭证填制。此外,电算化操作还能对财务人员的权力与责任进行明确,使其照章行事,出现问题时计算机会自动发出警告或提示,相关人员都有各自的工作权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通过报表软件,加强数据综合利用

传统方式下,编制报表是财务人员最为复杂的工作之一,首先需要对众多报表的各行、各列数据有足够的了解,掌握其账上科目的各种运算关系,同时还要对报表间的钩稽关系进行充分了解,在做好一系列繁琐的准备工作之后,财务人员才可以进行报表的编制工作。因为每年度的报表都会存在变化,促使财务人员必须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持续更新,努力学习财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学习报表编制的新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编制报表这一项最为复杂的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报表软件功能十分强大,就我国企业的财务实践来看,大部分企业进行报表编制的处理软件有两类:第一是电子会计软件自身配套的表处理软件;第二是为行业或系统特定需求而设计出的专门的表处理软件,企业多采取前一种方式进行报表编制。如果财务工作者能够利用好报表软件,不但能够完成日常报表的编制工作,加强数据的综合利用,还能够自由定义管理与分析数据,加强了财务工作的灵活性。

(四)促使管理会计充分发挥其作用

传统方式下,财务人员负担较重,整天忙碌于工作,有时还要加班加点,但受到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其工作内容也只是处于报账、算账、记账这一层面,只能体现出会计核算的职能,而会计管理职能不能得到应有发挥。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财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负担,使其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财务管理当中。在这一形式下,企业的财务信息都是储存在计算机当中的,这就加大了财务分析的高效性与便利性。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还具有作图与制表的功能,财务人员能够利用其进行更为清晰与直观的财务分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此外,在现代会计领域中,特别是管理会计,逐渐以数学模型的应用作为其标志,展开量化分析,加强决策与预测的准确性。伴随网络系统在会计中的应用,部分计算复杂、难度较大的数学方法能够被广泛引入,通过计算机完成财务分析,从而促使管理会计中的分析方法能够尽可能的得到发挥。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集中管理 解决方案

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是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机融合,通过集中控制和协同处理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一致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的一种新的财务组织和管理模式。

一、财务集中管理的三大模式

1、实时集中管理模式

产业型企业集团一般采用该种模式。实时集中管理模式就是对企业集团整个业务发生“过程”的实时控制。在该模式下,集团与子公司组成一个会计核算的主体,集团与子公司的关系相对紧密。从会计核算上,它们发生业务的核算,相当于对这个主体中一个“部门”的核算。从财务控制的角度看。对一个主体中各“部门”的财务控制。侧重点是对整个业务发生“过程”的控制。集团总部各部门、各子公司都是费用中心,会计核算主要就是对费用核算,财务控制主要是对费用的控制,而对费用控制采取的方法是全面预算控制。当费用发生后。对费用的处理又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会计核算集中处理。由会计人员采集原始数据,计算机自动生成费用记账凭证,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递到集团总部,由集团完成费用原始凭证、原始数据的采集,费用记账凭证的审核、记账均由集团总部对其进行审核,记账,在集团总部统一的经营目标和战略下,由集团统一制定业务处理规范、标准,并进行集中控制、集中审核、集中管理,集中决策;第二种是会计核算分散处理,凭证数据集中存储。当费用发生时,当地会计人员完成费用原始凭证的输入、审核、记账,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据提交集团总部。由集团总部集中存储记账凭证。

2、定期集中管理模式

投资型企业集团一般采用该模式。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就是集团定期通过报表信息、财务分析信息等了解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对子公司进行“结果控制”。在该模式下,每个子公司都是一个自负盈亏的会计核算主体,是一个利润中心,集团和子公司间的关系相对松散。从会计核算角度看,集团编制合并报表,需要各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从集团对各子公司的财务控制角度看。集团依据各子公司提供的报表数据形成反映赢利情况、营运情况等各种财务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对各子公司进行财务控制。这种财务控制与实时集中管理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它不是一种“过程”的控制。而是通过对子公司“报表”的分析,而进行的一种“结果”控制,即定期集中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该模式主要表现为“账簿”的集中管理和“报表”的集中管理两方式。如果采用定期账簿集中,企业集团各成员不需要层层汇总报表。就能定期掌控整个集团的信息。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实时性、正确性;如果采用定期表集中,其信息的一致性、实时性、正确性程度降低于账簿集中。

3、实时与定期集中管理相结合模式

一般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有二级行业管理部门。并将三级相同行业的成员归属相应二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二级对三级采用实时集中处理方式,一级对二级采用定期处理方式。对于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往往会出现不同子公司管理方式不同的现象,部分子公司需要集中管理、强化控制力度,其他子公司需要分散管理。因此。这类企业集团采用混合集中管理模式,可实现对一些子公司采用实时集中管理,对于另一些子公司采用定期集中管理。

二、财务集中管理的应用与设计

(一)财务集中核算与统一控制

由于数据集中、信息集中、管理集中并且规则统一,各级成员的财务数据和经济信息都从经济业务发生的源头直接采集。而不是层层报表汇总和报送。财务集中核算与控制一方面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使各级管理者能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自己设计的控制准则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控制。

(二)全面预算管理

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预算管理可分为三个部分:制定预算体系、控制与执行预算、分析与考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预算体系搭建、预算的编制、调整、控制和分析等全过程的管理功能,并能与其他业务系统紧密结合,为企业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供有效工具和手段。

在IT环境下,利用预算子系统编制预算体系、各种计划表和预算数并存放在数据库中。当经济业务发生时,该事件实时驱动相应的子系统获取信息,同时驱动预算子系统的控制器,预算控制器将计划数与实际数进行比较,根据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预算考评应建立指标体系与当期业绩直接挂钩,使预算在企业集团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资金动态管理

1、设计资金动态管理框架。计划层制定资金的长期预算,通过预算。管理者可以了解未来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日常经营层通过日常现金收支管理实时动态反映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让管理者实时了解企业日常经营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短期预测层从中央数据库中动态获取销售定单、应收款、存款到期等短期现金流入量信息。通过在数据库中获取采购定单、应付款、贷款到期等短期现金流出量信息,自动生成短期预测表。管理者可以通过预测表动态了解近期的现金流情况,合理安排资金,有效进行经营活动。

2、设立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大型集团一般设立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结算中心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管理部门,负责整个集团公司日常资金结算。代表集团筹措、协调、规划、调控资金。

3、设计内外部结算流程。内外部资金结算流程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网络的优势。例如,当内部结算时由交易的任何一方通过网络向结算中心提出结算要求,财务结算中心确认结算要求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划账结转单,并根据业务收付关系自动调整对应账户增减的单据;同时驱动动态会计平台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由于双方都在结算中心开户。资金可以网上实时结转。减少了企业在途资金占用。当发生外部结算业务时,如果超预算,必须通过网络交财务结算中心审批,财务结算中心依据资金支付计划和预算向分子公司的账户内拨入款项,分子公司对外支付款项。同时。对外付款通过银企联网E-banking实现外部结算,外部结算过程中的相关单据经动态会计平台生成记账凭证传递到总账。

总之,财务集中管理,在公司推行的时间不长,各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真正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的高效运转。并进一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新桥、刘荣英、杨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财务记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企业;财务规范;记账;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203-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良好,传统行业不断细化,新兴行业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他们自筹资金创办小型企业,创业起点较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就业、活跃市场经济和优化经济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小企业涉及商业零售、批发、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多种行业,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1.投资规模和经营场地相对较小。投资一般在10万-50万之间,大多是自筹资金。

2.企业一般拥有十几名或几十名员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有一部分员工属于兼职型。

3.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是家族式经营。

小企业是企业中比例最大的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97%以上的企业属于小型、微型企业。它们虽然数量庞大,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小企业面临着创业难、融资难、生存难、发展难的问题,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任务较为艰巨。目前,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为帮扶小企业发展,在缓解融资困难、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和改进服务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性政策措施,为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小企业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在此,笔者只就目前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目前小企业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经接触和走访了数家有代表性的小企业,并针对其财务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小企业的财务工作普遍存在着一些看似平常却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从业会计人员大多兼职,且职业技能参差不齐

小企业为了节约开支,常常不设专职财会岗位,他们大多通过熟人介绍雇佣一名兼职财会人员负责会计核算、纳税申报以及统计工作。兼职会计一般不了解兼职企业的真实业务情况,这些兼职会计中有的是企业的退休的人员,年龄偏大,虽然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缺乏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精力和机会。还有一部分人只是参加了会计资格考试取得会计证,没有实际财会工作经验。而且一人在多家企业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在多达四五家企业兼职,月末和月初时奔波于多家企业之间,来去匆匆,工作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统计报表等工作脱节

我们知道,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统计报表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一些在小企业中兼职的会计人员只是集中在月末一两天到企业去进行会计核算,有的甚至只负责会计核算工作,而不管企业的纳税申报和统计报表工作,企业只好找内勤人员临时代办;还有的会计人员退休后在小微企业兼职,不具备计算机操作知识,往往对于“网上申报”、“远程申报”、“软盘申报”、“抄税”、“清盘”等专业术语不知所云,甚至不能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相关工作,迟报、漏报现象严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给税收征管工作和统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成本及费用核算混乱,财务核算不规范,偷漏税情况严重

比较典型的是商品流通和制造业企业,很多小企业没有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缺乏对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约束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循,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管理费用核算混乱。一些企业老板将个人和家庭消费和企业日常支出混为一谈,特别是电话费、汽车修理费、汽油费、餐饮费、差旅费以及日用杂品费等方面的支出。老板将大量的与本企业经营无关的票据交给会计人员做账务处理,以此加大管理费用,造成企业当期管理费用不实、利润虚减,以达到逃避所得税的目的。

2.通过发“空饷”的方式虚增工资费用。企业通过伪造员工资料或者利用虚假返聘离退休人员的方式在工资表上搞假名册虚列员工人数,不但逃避个人所得税,而且虚增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虚减利润。

3.成本核算不真实。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选择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小企业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有些企业甚至通过变更计价方法来调节生产成本和营业成本,导致成本核算不真实。还有的企业在月末虚估(少计)期末存货成本,采用“倒挤法”计算当期营业成本。

4.一些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上违规操作,在月末结账前进行税务“筹划”,预先由会计人员计算出本月应交增值税,然后用非法手段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加大增值税进项税额,来控制应交税金,而会计人员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板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使得国家税收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5.会计交接工作不规范,导致基础核算工作衔接不上,连续性较差。大多数小企业自成立之初就没有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其工作职责均不明确,而且会计人员的流动性都很大,因此,会计工作的交接明显不规范,甚至没有交接程序,新来的会计人员在科目设置、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前后不能衔接,也给日后的审计工作留下隐患。

6.财务档案管理混乱。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这些企业在财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财务档案管理上就会很不到位。财务档案管理在很多企业不被重视,在被调查的几家企业中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会计凭证不装订或装订不规范;原始凭证粘贴混乱、记账凭证汇总表残缺不全;增值税抵扣联不按规定装订;企业留档的纳税申报资料不齐全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企业进行年终决算,同时也给企业自查、企业年检和税务检查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解决小企业财务工作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小企业财务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引导。

(一)加强对会计兼职人员的管理

会计兼职是普遍现象,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关键是如何管理和引导。笔者认为,地方财政部门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方法上应有所改进和加强。首先,应建立会计人员执业档案。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参照我国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模式,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诚信方面的档案管理,并在企业年检工作中增加对会计人员情况的检查。其次,对于兼职的会计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对遵守职业道德、坚守诚信的会计人员予以表彰;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做假账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罚或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

(二)鼓励小企业委托会计中介机构记账

记账改变了一个会计为一个企业服务的“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将企业的财务需求拆分成若干步骤,以流程化的作业方式完成。而且记账公司有专业的会计团队,除了企业账务,还可以负责工商年检、税务、社保等相关事务。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大多数没有能力聘用多个财务人员,因此,委托会计中介机构记账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成本。记账是今后会计尤其是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记账还没有国外那么普及,这方面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出台一些具体措施和政策,鼓励企业委托会计中介机构记账等等。另外,会计中介机构应该在财务咨询、财务策划、税收筹划等方面拓展业务范围,并积极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真正当好企业的“管家”和“助手”。

(三)试行税务申报员资格制度,将纳税申报职业化

纳税申报是一项涵盖会计知识、税收法律法规、计算机技能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建议将税务申报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范围内,达到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特别是初涉会计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并试行税务申报员资格管理制度,使纳税申报职业化,凭证上岗,以此来提升纳税申报工作质量。

(四)适当加大对小企业进行财税检查的范围和力度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往往忽视对小企业的监管,目前相关部门对小企业进行财税检查的范围和力度远远不够。今后应该逐步扩大抽查比例,应侧重于审查企业的存货管理、成本核算、期间费用和应交税费等方面,特别注意企业企业是否违反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任意扩大费用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等。处罚不是监管的目的,目的是要引导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于2011年10月18日制定并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开始在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但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而且使小企业能够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融资优惠政策,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是国家为小企业发展实施的切实举措。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因此,小企业应该充分珍惜和利用当前良好的外部环境,认真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工作,做好新旧账目的衔接工作,加强财务基础核算工作的管理,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