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媒公司财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锋传媒;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但是,近几年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为薄弱等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应收账款回收不力、资本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不足等问题。此外,还不断有大型企业、跨国企业也传出破产的消息。通过观察研究可知,这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财务风险管理造成的。由于企业相关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监管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不断积累。一旦财务风险失去控制,就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因此,企业需要在分析自身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来规避风险,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促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黄锦亮,白帆(2004)认为企业需要在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分别实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与控制三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活动。有效地对财务风险实施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利润,形成稳定健康的现金流[1]。周若君(2012)认为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风险意识淡薄,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项目投资分析不科学,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2]。金昌旭(2012)认为开始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是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以最小的财务风险成本实现最大的企业价值是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倪学辉(2009)总结出财务报表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他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

三、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3.1 公司财务指标风险分析

3.1.1从偿债能力方面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3.1.2从营运能力方面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3.1.3 从盈利能力方面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4、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4.1 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管理

当一个正常运营的公司其应收账款过大时,这将会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经营计划及决策等。截止2014年底,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达到4,732.11万元,并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为此,公司应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世家机构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及时改变现有业务收入和项目结构比例,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另外,公司还需建立健全的科学高效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制定相应的《销售与收款制度》和《应收账款管理规定》等。

4.2 注重公司经营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公司领导层、财务部、经营部等部门的财务管理职权,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此外,公司还应明确制定关于财务支出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经营合同管理、预算调整等相关环节的财务制度,并要切实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全面落实。

4.3加强内部管理,注重行业创新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纸媒应积极应对新媒体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公司应从采编工作、经营工作、管理工作三个层面进行改进及提高。在采编工作方面,应加强对内容生产导向的把控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快推进新媒体和采编内容的深度融合。坚持“内容为王”,扩大先锋系列品牌影响力。在经营工作方面,应坚持以利润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转变。规划投融资渠道,实现全营销战略;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全面推进公司依法制企,及时对公司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引导全员严格依照法律、公司章程和公司管理制度的规定履行职责。不断加强成本管控,增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合理平衡经营拓展与成本控制的关系,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范文第2篇

(一)财务管理体制现状

要想了解地市级财务管理现状,首先要了解目前地市级的财务管理体制,目前,广播电视台是事业单位,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全面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收支均通过当地财政局收付;二是,差额拨款或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每年当地财政拨付一定金额的事业经费,当地财政仅对这部分经费进行控制;三是,同属于一家单位(广播电视台),广播实行全额拨款,电视实行差额拨款;四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完全参照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财务收支管理,管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无论全额、差额还是自收自支,均是事业单位,正是由于是事业单位,致多数广播电视台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不精细,重视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视投资、轻视核算。

(二)财务管理粗放,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财务管理,除了东部一些广播电视台做得较好之外,由于台领导多数是搞宣传出身,财务管理比较粗放,财务管理水平滞后。以笔者所在的亳州市广播电视台为例,直至2013年底才把财务从其他部门剥离出来,成立财务部,才真正意义上把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三)财务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单位的会计人员接触多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准则了解的不够或者说不全面,加之学习力不高,已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制剥分离后新的传媒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四)单位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管理观念陈旧,服务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新一届政府提出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场经济体的内生动力。但是,由于广播电视单位由于台领导多数有行政级别,由于主要领导身上的行政色彩浓厚,往往重视形式和文件,轻考核和预算,重宣传、轻经营,过于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不高。

(五)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台作为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不够。对摄像机、非线性编辑机等设备的管理不规范,设备的利用效率不高、维护不够,由于技术人员对财务知识的了解,甚至出现设备管理中“拆东补西”的现象,久而久之出现了账实不符的情况。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广播电视台将广告收款员放在广告部门,由于收款员不是会计人员,不懂财务,由于不能及时将开票信息反馈至财务部门,致使会计报表所反应的“应收账款”项目不实;对应收账款催要不及时,导致呆、坏账的出现,不利于资金的回笼。对“广告时段”这一特殊“存货”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随意赠送广告段位的现象。

(六)预算管理水平不高、滞后,内控制度缺失,事前、事中控制做得不理想,花钱随意性较大

由于受新媒体的冲击,目前广电行业普遍面临着经营压力,多是通过利用自身品牌和栏目的影响力,举办经营性活动来弥补经营收入的下滑,但是活动缺少预算,开支的随意性较大,成本意识淡薄,缺少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对于一些非货币易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财务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新时期财务管理应对办法

(一)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指出,企业经营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虽然广播电视台是事业单位,但是,广播电视自收自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方向,要求广播电视行业也要参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更要加强对于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强化事前监督,避免腐败现象的产生。

(二)重新设立财务管理流程并做好财务人员的分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可以重新制订设立新的财务管理流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五项:A、账务处理工作流程;B、拨款工作流程;C、付款工作流程;D、财务资料整理、归档和借阅流程;E、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工作流程。流程的制订,做到了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财务人员进行重新分工。重新制订出每位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然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明晰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职责,也可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三)引入企业的成本核算,对电视栏目尝试初步的成本核算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电视节目的生产成本,可以尝试以栏目组为单位进行初步的成本核算。以笔者所在的亳州市广播电视为例,虽然,目前的成本核算刚刚起步,也很简单,只不过是把各个栏目的人员工资和所使用的摄像机、非编等设备损耗作为基数,从而计算出各个栏目每分钟的制作成本,并且逐步过度到对专题和大型活动的成本核算。虽然,成本核算并不全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只要本着先易后难、秩序渐进的方式,一如既往地继续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沿着顺应广播电视媒体深化改革需要的路子,多摸索、多学习,相信地市广播电视台的成本核算工作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完善。

以成本核算为基础,每月及时统计各栏目收支情况,并简要进行分析,报送栏目分管领导。如此以来,可以让各栏目分管领导掌握当月的收入、支出情况,每分钟栏目成本,以便领导透过收支来考核栏目,调控成本;透过广告收入这一晴雨表来洞察栏目质量的变化。每月及时写出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对全台的广告创收和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对大额支出项目进行重点分析,让台领导及时掌握资产状况和资金情况,以便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新时期下广播电视财务管理

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可以将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成立文化(广告)传媒公司,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新时期下广播电视财务管理,引入利润指标对广播电视的经营成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可以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助推广电经营产业取得大发展。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广电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参与广电行业建设的热情。

(五)强化对资产的管理

可以从财务部抽出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从技术部门或综合部抽出专人负责各项实物资产的管理,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购置、管理和处置,对使用年限到期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清理,提高固定资的使用效率。年底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将单位内部所有的收款员纳入财务管理,做到持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设置应收账款备查账簿,加速资金的回笼。

(六)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取“以考促学”的方式助推财务人员的学习,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此,可以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会计师、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证书的人员单位可以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学习可以大幅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广播电视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新时期广播电视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强化财务分析能力

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必须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财务管理,更加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通过关注财务指标来分析单位的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财务分析揭示财务合规性与效益性,通过财务分析揭示资产质量,通过财务分析揭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总之,要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各项财务指标支撑,并且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助推广电单位取得更为突出的经营成果。

(二)从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用更为精细的企业财务指标取代事业单位粗放的财政收支核算

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广播电视台剥离经营性资产成立传媒公司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必须通过控制成本、核算利润,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考核,来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打破原有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僵化管理模式,相信精细的管理过程必定会取得一个精彩的经营成果。

(三)采取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板 华谊兄弟 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14-03

一、研究背景

2009年10月30日随着创业板大幕的拉开,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也相继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板之路。由于国内创业板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尽管有一部分对创业板进行过研究,但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创业板的利弊或者创业板开启对于现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或者会计准则的挑战。陈秀霞(2002)从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容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内容上探讨创业板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冲击。马建会(2002)在《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风险与对策》一文中计算了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融资成本,并且分析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即将面临的风险,从而提出了要调整企业的股本结构、理顺产权关系、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和保荐机构与及时披露信息等政策建议。本文作者选取了创业板中最具争议性的股票“华谊兄弟”作为财务分析的对象,从该只股票的财务状况来探究华谊股票是否与其股票价格相符合。

二、公司概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英文名称为HUAYI BROTHERS MEDIA CORPORATION,于1996年5月1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法人代表为王忠军。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公开发行4200万人民币普通股,发行价格为28.58元/股。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从华谊的招股说明书里可以看出,华谊的主营业务为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华谊兄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摇身变为拥有众多大牌明星的上市公司。公司规模迅速地扩大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和股权回购的资本运作方式实现的。2000年3月太合集团出资2500万元,对当时的华谊兄弟广告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将公司变更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2001年,王氏兄弟从太合控股手中回购了5%的股权,以55%的比例拥有绝对控股权。2004年底华谊引进了TOM集团1000万美元的投资,并且同时引进了一家风投机构,使得王氏兄弟股权比例降至70%。尔后华谊兄弟又成功游说马云回购了当时业绩大幅下滑的TOM集团所持有的华谊股份。2007年,华谊通过第三论私募。此次分众传媒联合其他投资者向华谊兄弟注资2000万美元。作为华谊老总的王中军引入分众,一方面是看重它在媒体整合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是想借助分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影响,为以后华谊的海外合作和扩张造势。作为文化产业这一比较特殊的行业,相对其他实体经济而言其财务管理制度是应该有所区别的。针对电影电视行业资金回笼周期较长,弹性较大等特点,华谊兄弟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影视娱乐业工业化运作体系”,包括“收益评估+预算控制+资金回笼”为主线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模块,强调专业分工的“事业部+工作室”的弹性运营管理模块以及强调“营销与创作紧密结合”的创作与营销管理模块,也正是运用了这种比较先进的市场化管理方式,使得华谊从2007年开始经营业绩大幅度提高。

三、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变动情况分析

1.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

根据资产负债表,汇总的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汇总如表3-1:

2.资产变动情况分析

从表3-1可以看出,2006年~2009年6月资产各明细项目基本都呈现增长的趋势,资产总数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2007年、2008年资产增长比率分别67.8%和74.9%。从2006年到2009年6月30日,华谊兄弟资产增长了256.6%。这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增长了288.5%所造成的,总体来说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增长较大,这对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满足流动性需要是很有帮助的。根据招股书中的说明,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为“2009年影视剧规模继续扩大,其中:(1)2009年投入资金较大的影视剧项目有电影《风声》《唐山大地震》,电视剧《代号夜来香》《烽火影人》《兵圣》《倚天屠龙记》等,致使存货比年初增加8000.76万元,同比增加34.5%。(2)2009年新增电影《狄仁杰》预付制片款较高,致使预付账款比年初增加7127.58万元,同比增加277.69%。”

3.资产结构分析

从表3-2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组成。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其他流动资产。而从各年货币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来看,2006年至2009年6月分别为20.05%、14.22%、14.56%以及16.34%,货币资金所占份额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资产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4.负债变动情况分析

公司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构成,主要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负债构成中与公司流动资产占比较高的资产结构相适应,公司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较高,是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在2007年和2008年出现了流动负债占有100%的情况。具体如表3-3所示:

结合表3-2可以看出,2008年该公司流动资产比重为85.44%,2008年流动负债比重为100%,可以看出该公司基本属于稳健型的资产结构。虽然2009年流动负债比率有所下降,但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的性质并未改变。

5.利润表变动情况分析

从表3-4可以看出,2006年~2009年6月华谊兄弟营业收入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与其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相匹配的。2008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0934.68万元,比上年同期23477.86万元,增长了74.4%;而净利润由07年的5824.46增加到08年的6806.45,只增加了16.9%,2009年1~9月本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230.16万元,比上年同期23119.96万元,增长了43.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75.6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73%。根据华谊兄弟上市招股书中的说明,导致公司收入增加但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2009年1~9月影视剧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3.73%。(2)公司2009年控股合并华谊视觉,并对合并产生的商誉全额提取了减值准备,增加减值损失915.67万元,同时收购前因华谊视觉亏损而产生部分投资收益损失,从而本年投资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70.11万元。(3)2009年1~9月公司财务费用1047.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6.54万元,同比增长83.47%。为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2009年度新增加银行借款7500万元,当期财务费用因而有所增加。(4)公司2009年1~9月所得税费用为1381.81万元,2008年同期为519.42万元,同比增加166.63%。主要因为子公司时代经纪享受的所得税免税优惠政策已于2008年12月31日到期。2009年7~9月本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64.72万元,比上年同期3257.76万元,增长了119.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2.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8.33万元。收入和利润相比去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是2009年7~9月上映了电影《追影》《风声》,实现了全部或部分票房收入,同时电影《非诚勿扰》也在当期实现了电视版权的销售。而去年同期则没有电影上映,因而电影收入较低。

(二)2006年至2009年9月现金流量表变动情况分析

1.现金流量表变动情况分析

根据现金流量表,汇总各年的现金流量表的主要项目,如下表:

从表3-5中可以看出,华谊兄弟2006~2008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为负,直到2009年才变为正数。这主要是由于前几年该公司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由于投资比较大,制作周期较长,比如一些投资过亿的电影,例如《风声》,其制作周期加上前期准备工作需要2~3年,一直到2009年才陆续进入销售环节。

四、风险因素评估

(一)对于冯小刚团队以及个别明星效应的依赖性

众所周知,华谊兄弟如今能够在影视娱乐行业中扎根并且一步步走向行业先锋,与冯小刚工作室以及周迅、黄晓明、李冰冰等人是分不开的。从冯小刚1997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电影由此迈入了商业化的轨迹,也由此引入了贺岁档期这个概念。到2009年《非诚勿扰》刚上映6天就过亿,创造了又一个奇迹。而周迅、黄晓明、李冰冰等人每年的广告代言收入几乎占到了华谊这方面收入的绝大部分,也就是说,华谊实际能赚钱的明星只有这几个。虽然华谊上市前,通过股权激励机制让冯小刚周迅等人持股成为股东,但是演艺圈艺人之间的流动性相当大,即使持股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些艺人会对企业绝对的忠诚。

一旦这些导演艺人传出负面新闻,或者自立门户,对其股票价格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另外,艺人之间的竞争以及更新换代也是十分残酷的,如果华谊无法做到对艺人发展的持续规划和不断推出新鲜血液,那么艺人的演艺生涯也就无法长久。

(二)影视制作资金运作周期长、资金回笼速度慢,导致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影视制作的周期视各个影片一般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但是一直到销售出去之后,才能回收资金,而电影则必须要等到放映结束之后,根据总的票房进行票房分账。因此从财务报表上反映就是应收账款的数目比较大。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5505.50万元,较2008年年末余额减少13.19%,主要原因为本期收到电影《非诚勿扰》票房分账款。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龄多集中在1年以内,欠款客户主要为各大电视台,尽管各大电视台资金实力雄厚,信用记录良好,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较低,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坏账损失风险。

(三)电影市场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票房分账的规定

虽然华谊兄弟不仅拍摄电影,在电视剧制作方面也有不错的成绩,但是电视剧拍摄周期比电影更长,也没有像电影一样的周边产品开发,拍摄电影不仅仅可以取得大量的票房收入,而且可以往其下游开发出一系列周边产品,华谊兄弟一年拍摄3000集的电视剧还不如一部电影票房赚的钱。因此电影市场收入直接影响到华谊整个集团的经营业绩。而电影行业主要为消费者提供电影这一偏中高端的文化消费品。作为非日常必需品,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以中高收入消费者为主,正向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在经济增长时,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用于文化方面的支出相应增加,电影市场繁荣;而在经济衰退时,居民的收入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受消费习惯的影响,电影消费群体用于电影方面的支出并未同步减少,电影市场并不会必然同时陷入低谷甚至还可能出现增长。2008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大明显的影响,但在全球范围而言对许多中小电影制作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而按照目前电影市场的分账比例,投资方基本上可以分到电影票房的40%左右,这意味着影片投资和票房的比例要维持在1:2.5左右。因此决定一部电影是否能够赚到钱,并不能光看其票房是否过亿,还要看其投资成本,例如2010年1月上映的汇集了大制作大明星的《十月围城》,虽然无论票房口碑还是人气都很不错,但是其拍摄成本以及明星片酬过高,其实最后并没有使投资方得到可观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公告书.

[3]宋丽.华谊兄弟的融资梦.世界博览,2009(22).

传媒公司财务分析范文第4篇

自《首席财务官》杂志创刊之日起,编辑部同仁就在策划和思考这个话题。当时频频看到四大或投行出身的CFO带领某某公司上市的新闻,我们就在揣测,当IPO的需求愈演愈烈的时候,是否会出现以专司IPO推手的CFO?

答案在今天开始渐渐地显露出来。

迄今为止,米卢是世界足球史上惟一一位连续4届带领不同国家的国家队打入世界杯16强、并带领两支标准的弱旅冲入世界杯决赛圈的神奇人物。换言之,如果把世界杯决赛圈当作一场21点牌局的话,米卢是最通晓规则、精于计算的玩家,虽然他的牌显然不够好、筹码也显然不够多。

相对于主教练率领一支国家队在世界杯出线,本土企业的CFO如果能成功操盘上市,无疑也到达了职业顶峰。《首席财务官》杂志采访了数位有多家IPO经历的米卢式CFO,力图梳理出开市钟声背后的成功之道。

今年9月8日,电影《窃听风云》里饰演利用内部交易信息牟利的坏警察的吴彦祖与香港本地著名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一同出现在中国利郎的上市推介午餐会上,只不过这次吴彦祖的角色是利郎子品牌L2的代言人。气氛热烈的推介会上,中国利郎不仅成功获得了香港股神――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恒安国际行政主席许连捷等大牌投资人的认购,而且国际配售的反应也十分理想,先后获得中国人寿、瑞士银行及量子基金创办人索罗斯等认购。

9月25日,中国利郎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整个IPO团队一片欢腾。资料显示,中国利郎IPO公开发行3亿股,其中1.5亿股国际配售,1.5亿股公开配售,每股发行价3.9港元。中国利郎上市后总股本将增至12亿股,发行股本占比25%。扣除相关报销费用,中国利郎本次IPO净融资10.67亿港元。按每股发行价3.9港元计算,中国利郎市值高达46.8亿港元。

在频频闪耀的镁光灯照不到的角落,倪忠森远远地微笑着看着这场资本盛宴的欢乐秀,眼前的场面是这个曾经身为两家上市公司CFO的福建人再熟悉不过的了,远在11年前的恒安,近在三年前的安踏。

而这一刻,已经蜕变为IPO推手的倪忠森选择了留在幕后独自品味成功。

资本为王时代催生IPO推手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持续了30年年均9.3%以上的高速增长,远远高出世界上平均3%的增长率。以最简单的经济逻辑来推算,如此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已孕育出一大批优质企业,在历经生产为王、营销为王的经济形态后,它们日益渴望参与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提升知名度的意愿愈发强烈。

如果以1990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始的标志,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大致完成了从主板、中小板、三板、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即将登场的创业板和国际板等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初步构建。换言之,外部环境的不断裂变,使得本土企业开始走向全面的资本化过程,上市无疑是这一过程中最响亮的主题曲。

而10年前进入国内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从陌生到滥觞也是驱动企业上市潮起的因素之一。伴随着第一轮互联网泡沫而使国人普遍知晓的VC/PE仍然将IPO视为获利并退出的主要管道:VC/PE所投资企业IPO之后,通过二级市场套现退出,从而获得高额回报率。期间,从携程到盛大网络、无锡尚德、腾迅、分众传媒,再到同洲电子、潍柴动力、阿里巴巴,一个个高达几十倍、上百倍投资回报的造富神话广为流传。快速投入――运作上市――快速退出的模式让VC/PE乐此不疲的同时,也对操盘上市的CFO需求大增。

嗅觉敏锐的海外资本市场看到中国企业的潜力,纷纷开始召唤充满活力的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借此众多海外投资者也渴望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一杯羹。2007年4月3日,纳斯达克首次在中国远程开市,纳市更加亲民的形象让那些走准备上市的中国企业备受鼓舞。

以上种种外部因素都加大了对有成功对接资本市场经验的CFO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那些既了解本国市场,又运作过企业海内外上市的CFO人选在本土非常稀缺。”锐仕方达财务领域高级顾问Nanc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类精通上市的CFO,基本底薪保持在30万美元50万美元左右,猎头要把他们从原来的企业挖走,除了高薪以外,最重要的手法是股权或期权激励,企业上市后CFO身价就高达上千万,如天狮集团CFO焦文军在企业上市后身价高达5000万元以上。”

随着今年4月份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去年因金融危机搁浅上市计划的Pre-IPO公司蠢蠢欲动,曾成功带领企业上市的IPO关键先生再次成了抢手货――除了在最短的时间适应企业、规范财务工作、给出真实健康的报表,CFO还需要与投行、会计师事务所、交易所、律师、投资人等各方打交道,挖掘与推销企业的卖点,所以不但要求业务精通、沟通能力非凡,还要有良好的人脉关系。

朱秉和张立基分别是上海康鹏化学(CPC.NYSE)和中国忠旺控股(01333.HK)的CFO,两人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在以IPO空降兵的身份加入,而后又因金融危机推迟上市计划。

“自去年底正式加入忠旺,我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协助集团部署上市项目。”1972年生于香港的张立基曾任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及安永,有11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工作期间,参与过很多大型国际、国内公司的审计,其中包括在中国A股、香港、美国上市的IPO项目。之后,张立基从四大转型到企业做CFO,先后带领了银河半导体控股(0572.HK)港交所代码)和GayGiano(0686.HK)的IPO,忠旺是张立基带领上市的第三家公司。

相对于这一行最常见的金装CFO(特指拥有四大或投行背景的CFO)张立基,朱秉算是半路出家。1993年,从CEMI(中欧前身)北京班MBA毕业后,朱秉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和加拿大从事金融服务和市场开拓工作。在加拿大皇家银行工作期间,朱秉结识了CSI阿特斯(Nasdaq:CSIQ)的CEO瞿晓铧。朱秉严谨、谨慎的工作作风,让瞿晓铧觉得这个人值得委以重任,于是邀请他来担任CSI的CFO,负责公司财务和上市工作。2005年朱秉回到中国,开始了自己的CFO生涯。

令人称道的是,朱秉在CSI任职三年的时间,成功运作了CSI阿特斯的私募基金投资,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和上市后几次再融资,这些事令他在资本运作领域人气大涨,也在投行领域积累了一些人脉。朱秉认为,这和他过去“杂家”的背景与人脉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不无关系。偶然成为CFO的朱秉,有幸完整地经历一次IPO的过程,至今朱秉仍然对这位改变他职业生涯的伯乐抱有知遇之恩。

去年8月,朱秉空降到康鹏化学,着手筹划如何给投资者“讲故事”。2009年6月24日,康鹏化学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有来自中国的独立企业在美国上市(畅游网实际是从搜狐分拆出来的)。朱秉笑言,其实早在他加入之前,康鹏已经启动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核心资产进行审计等程序事项,他更像是康鹏IPO的催化剂。

另外一位在CFO圈子里被称为“IPO专业户”的加拿大籍人士Palaschuk Derek,先后带领过搜狐、e龙、东南融通等三家知名本土TMT公司完成IPO。搜狐上市后不久,Derek寻求更能发挥价值的空间而离职。搜狐CEO张朝阳曾公开表示:“Derek在过去的三年半里为搜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同我们一起经历了首次公开上市、三次并购、可转换债券发行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实行。我们祝福他未来的事业取得成功。”

与前三位至今仍在CFO职位的IPO推手不同,倪忠森在先后操盘了恒安和安踏这两个福建标杆企业的IPO之后,开始了职业上市操盘手的历程――专业从事企业上市操盘和辅导。倪忠森说,事实上他们通过泉州市恒润财务咨询公司操盘辅导中国利郎这个项目,只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

从1994年进入恒安的12年里,倪忠森最难以忘记的两件事:一件是恒安以10倍市盈率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创造了当年香港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认购倍数;另外一件就是主导了恒安集团对恒安纸业的收购,使得恒安纸业间接取得了在港上市的身份。

倪忠森在恒安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逐渐在福建商人圈子里扩散开来之际,安踏总裁丁志忠正在酝酿上市计划。无论从对民营企业的熟悉程度,还是与资本市场的沟通能力考虑,丁志忠觉得倪忠森是最合适的人选。2006年3月,倪忠森以分管财务和上市操盘副总裁的身份加入安踏。之后倪忠森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再次把安踏送上了IPO。只是这一次,倪忠森事先约定在完成安踏IPO半年之后即离开。

倪忠森如约离开,开始创业。倪忠森表示,离开安踏是在践行自己既定的职业规划的安排,成立财务公司是他为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必走的环节,他想用自己在资本领域积累了将近20年的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IPO的梦想。“每一年,我们都有十多个项目滚动在操盘辅导,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我们去年将有四个项目上市。”

从上述四位CFO的故事可以看出,一次成功的IPO成就了CFO在资本圈的美誉,之后不断有Pre-IPO企业向他们投来橄榄枝。在扮演上市推手的过程中,米卢式CFO也成就了自己“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诉求――成为专业化上市推手的CFO无疑可获得丰厚的股权激励,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

谋划上市路径

米卢在带队杀入世界杯决赛圈这个中国足球40年都没有搞定的事情上造诣极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指挥的球队并不盲目地追求每场争胜,而是算好出线的分数,盘算好对手的牌面,该忍的时候忍,该等的时候等,该赢的时候赢。与其说这是竞技体育,不如说是在拼斗运筹能力。

同样地,IPO空降兵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通过财务的手段进行战略层面的操做,更有价值的是CFO如何像销售一样去“卖”公司。选择在哪里上市,何时上市以及设计详尽缜密的上市路径,这是IPO推手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资本市场或股市,存在投资概念上的区别。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去上市是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倪忠森总结到,“选择资本市场的因素包括企业自身条件(上市目的、上市的融资目标、企业性质、公司治理、股权及历史沿革、财务指标、行业属性及企业地位等);综合市场环境;交易所的性质;成功经验参照;发行与维护成本;文化与沟通的便利性;再融资难易;监管与披露等规则、制度、法律、规范等综合因素。”

谈及过往的两次IPO路径,朱秉认为行业聚集度是选择在哪儿上市的关键之一。朱秉认为具体在哪里上市也讲究“扎堆儿”效应:同一类型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市场,更容易受到投资者关注;如果某个市场只有这种类型的一家企业,会感觉孤零零的,不容易吸引投资者目光。“所以,像IT、新媒体等概念在国外比较流行,海外上市更好;太阳能行业则大都集中在美国上市。”

“除此之外,在哪儿上市其实在设计公司架构时就已经定好了。”朱秉说,“CSI阿特斯和康鹏化学的股权架构更适合美国上市,都属于外向型企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外的公司,国外上市对于树立品牌最有效果。而且CSI阿特斯和康鹏选择去美国上市,原因在于美国的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美国市场愿意为高增长的企业提供相对其他市场更高的估值。”

事实上,自2006年9月商务部“10号文”出台后,国家加强了对境内公司转成海外架构并海外上市的监管。“10号文”限制了那些没来得及设立海外SPV(特殊目的公司,即壳公司)的红筹上市模式。因此,企业一开始的法律架构制约着上市地的选择范围。

擅长美国上市的朱秉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海外投资人都很谨慎,要求的折扣率也高,相对而言,那些受益4万亿元题材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公司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目光。

幽默感十足的张立基表示,忠旺选择香港上市的原因与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身份没有直接关系。在张立基看来,忠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中旺本身的架构特性,忠旺当时需要将国内控股股权转移到海外,将股权安排到香港控股公司中。第二,各交易所的法律要求不同。香港交易所相对于大陆情况来讲更为严格,手续及批复过程也较为严格,也从侧面强化和规范了企业发展。第三,A股上市当时的市盈率较高,而香港H股的市盈率较低,投资总额较少。新加坡市场的批复速度快但融资情况不良。美国市场虽然范围大,但文化差异较大,此外交易时间也会影响上市进度。综合参考海外投资者的意见及当时的经济环境,对忠旺来说增发股权香港市场更为方便。

从第三方财务咨询机构的角度,倪忠森对企业上市路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选择在哪里上市,主要看企业自身的上市诉求和条件,上市诉求主要包括企业未来的品牌定位、市场走向、是否开拓海外市场,是否需要依托香港的大环境走出国门等,上市条件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法律架构、报告期内的业绩水平、成长的历史沿革等基础条件。当然不同资本市场的发行机制、监管机制、面向的投资群体等也是企业选择必须考量的因素。

倪忠森带领过的两次IPO都是在香港市场,他说香港是个很成熟的资本市场,其青睐的企业或行业是有偏向的,对于不同企业的估值水平就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内地企业而言,选择香港上市有其便利性和优势:A股的IPO机会有限;H股与A股发行机制的差别;企业自身的因素可能存在被A股过会否决的风险;香港市场对快速发展中的内地企业的需求;企业利益层面,如税收因素、企业性质、股权因素等。

除了地点,上市时机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康鹏的IPO准备工作从2008年初就开始了,到去年下半年基本准备完毕。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资本市场到今年4月左右才真正有IPO机会。等到公司准备好了2008年年报和2009年一季报,6月上市是恰当的时机。

2009年4月底,港股在15000点附近,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及上市时间表之后,忠旺决定继续推进上市过程。尽管准备充分,但鉴于当时的全球资本市场环境,忠旺融资100亿港币的情况仍然让很多投资者不得不审慎而为,这给包括张立基在内的很多忠旺高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路演过程中发生的点滴至今历历在目。”张立基回忆道,“需要见面的投资者比较多,每次会议最多只有1小时,我们需要在这1小时内让投资者认识到忠旺的亮点,了解到忠旺的发展潜力,解答投资者对铝材加工行业的各种疑问,所以这1个小时显得既紧张又珍贵。路演时,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1个会议之多,在伦敦的第一天,几乎连续20个小时都没有休息。”

今年5月8日,忠旺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大的融资项目――实际集资额高达98亿港元。虽然比预期的少了一点,但考虑到资本市场刚刚复苏,这样的战果已算不错。

数据显示,9月份将有11只新股扎堆香港市场IPO,作为一名带领过港交所两次IPO的职业操盘手,倪忠森对“扎堆香港”的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评价,“目前,香港市场依然是内地民营企业谋求上市最好的出路之一,而且今后还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普遍可以预期内地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可持续性,以及为香港联交所自身活跃性和利益的考虑,H股会越来越多的向内地企业开放。但是,我也建议一些质地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要准确定位自身条件,摆正上市的诉求点,具体企业具体分析,不一定要扎堆H股。否则,并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融资需求或目的。”

上述三位CFO在采访中均表示A股上市审批程序复杂而漫长,虽然PE较高但被否决的风险也很大,目前的主流上市途径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国――交易量大,投资者多。从以上的具体案例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企业各自架构不同,上市路径与时机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诉求,应按照自己的特点设计路径。

IPO的三大手筋

日本围棋好手加藤正夫在《一级的手筋》一书中写道:“所谓‘手筋’,就是局部最有效率的好手,也可以理解为局部接触战的紧要所在。”

无独有偶,在米卢式CFO们看来,IPO过程中同样存在所谓“灵感之下的妙手”的手筋。

手筋一:强化合规性

“上市是一个发展的机会,是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已故百度CFO王湛生曾反复向李彦宏等人宣讲这一观点。王湛生加入百度后,他首先部署完成了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工作。上市后,王湛生进一步完善了百度财务及信息披露流程,使百度通过相关“萨班斯法案”标准要求的审核,同时着手构建了本土海外上市公司中最强大的法律事务部。

“IPO空降兵的历史作用,就是从财务、审计、流程、架构等方面把一家个人色彩很强的本土创业公司转化成一个能够进入公众市场、符合其标准的公司。企业上市前,CFO要从审计、财务、税务以及法务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协助专业人士,以免上市或上市后的运作都可能面临各种麻烦。”易凯资本CEO王冉说。

对于一些有问题的企业,特别是在会计、公司治理、与投资人沟通等方面,做得还很欠缺的企业,一个好的CFO的确能帮助企业更快上市。这才是CFO的优势所在――使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企业做得更好。由于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三位CFO上任后面临的挑战各异。

一位曾经帮助过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CFO认为,中国企业上市路途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最为艰难的一点是厘清会计问题。他进一步解释说,“帮助企业在美国上市最好的人选,应该是有深厚会计师背景的CFO,账目不明,会计混乱等是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所特有的问题,一个好的会计师能够帮助企业清理账目,厘清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系统监管能力,乃至很早就在企业内部安装符合US-GAAP相关的会计系统。”

手筋二:财务体系快速再造

倪忠森认为,在安踏上市过程中所承担的压力更多来自完善财务系统和财务管理体系。“当时安踏的整个管理基础较弱,特别是财务管理基础平台不够扎实,财务人员的地位、作用不突出,但企业业绩高速增长,管理层较注重营销、品牌建设、研发投入,对于财务等后台支持服务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之后通过我的介入,财务的职能和作用大大得到提高,财务对经营的支持、服务的功能更加彰显,决策管理也更加注重数据化。”

在安踏成功上市之前,倪忠森帮其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三流落地的财务内控运作平台等专业硬件系统,企业内部从上至下建立起全员预算的管理意识模式,同时通过对“德、技、能、智”各方面的筛选、考评、检验,引进和选拔,提拔了一大批的财务综合素养全面的专业人才梯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人才软件环境。

虽然加入忠旺时间不长,但临危受命的张立基体会颇多。张立基表示,很多人都会认为上市是民企扩大发展的最好途径,也是民企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最难过的阵痛,但他当时加入忠旺的时候,情况并不像大家所想像中的那么糟糕。他介绍,上任之前,忠旺对于内部架构及流程的梳理已经初见成效,经过多年的发展,忠旺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转机制,需要更为有效的流程去控制和促进企业的正常高速运营。客观的说,国内的民企相对于国企来说特点在于架构简单,上市目标明确,股权集中。同时大股东的战略决策也直接影响企业发展。

张立基上任后,开始着手统筹管理财务,完成上市公司最后的重组工作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建设联交所要求的一系列财务法规标准,安排并参与处理股票定价与股权分配等一系列上市前的问题。

而与各类中介的有效对接,也是财务体系再造的一部分。

“会计师、律师和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以及有经验的CFO越早介入上市过程,越早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给公司,越能够真正帮助公司节省时间。”朱秉表示,在其任职的两家公司,早在确定上市目标之前,就开始清晰股权、资产的产权关系。

海外主流市场门槛要求严格,重在前期的操盘辅导、规范落地。“尤其是到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公开、透明都是基本准入法则――审计查阅有关公司历史非常严格,经营者的任何活动和业务往来绝对不能有任何秘密,能顺利通过审计应该是前期准备的重要一步。”朱秉说,“幸好我所在的两家公司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在选择Pre-IPO公司时最看重的,即对方是一家诚信、健康的公司。”

手筋三:持续沟通

利用IPO的契机,建立与海外资本市场的持续沟通管道以及与公司内部团队的持续沟通平台,是IPO推手们必备的也是最擅长的手段。

朱秉坦言,“加入康鹏之后,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康鹏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其中电子类市场受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很大,当时投资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大顾虑,IPO时投资观望气氛很浓。康鹏作为第一家精细化学品行业上市的公司,当时比较吃亏:无论从业务模式到具体产品都没有可比的公司,给投资者讲故事比较难。如果投资者不了解这个行业,上市股价和认购度会受影响。“当时的CSI是国内第二家太阳能上市公司,有一个参照物,所以给投资者讲故事比较容易,因为可以做类比。”

尽管朱秉马不停蹄地与投资者沟通,康鹏上市后股价还是出现了较大波动。不过,考虑到当时全球金融市场糟糕的外部环境及经济危机的未来不确定性,康鹏能在此环境下IPO成功已属不易,股价短期波动并不说明公司基础及业绩有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是,IPO只是打开了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沟通之门。甚至上市后CFO面临的挑战更多,因为你已经不再有任何专业咨询机构――如律师、会计师或者投行人士的帮助。

去年忠旺营业额及净利润均获新高,营业额达到113亿元人民币,而净利润则达到19.1亿元人民币。高成长的业务战略使CFO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和决策职能,公司的各种决策也越来越多地依赖财务部门的支持,这种职能转变也给主导财务战略的CFO张立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善于与海外投资人沟通的张立基更多地选择站在投资者的视角观察公司,以化解立场差异所带来的沟通障碍。“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通过与投资者的接触与沟通为公司资产增值,让投资者对你公司股票价值的认同是CFO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此,张立基的做法是设定专门的投资者维护流程,每天通过邮件、电话、手机解答投资者的问题,每周定期与投资者进行电话会议答疑,每季度定期组织投资者到公司生产基地参观,拉近彼此的距离,中期及年度业绩报告都会组织全球路演,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接触企业的良好机会。

当然,对于上述的三大手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米卢式CFO们有着不同的侧重:以倪忠森为代表的那些来自外部的专业化、短平快的职业上市操盘手,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能否保证每一项IPO案例都顺利成功且不留后患;而专注于在公司内部担任CFO的上市推手们,不仅仅满足于推动公司上市,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在上市后仍然能发挥很大作用。

IPO推手必备素质

尽管上市的道路布满荆棘,IPO空降兵却总能过五关闯六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与通常的空降兵不同的是,当带着IPO任务空降到企业的CFO,往往在股东、管理层(有一部分股份)的合力支持下,得到相对宽松与配合的内部工作环境。但箭在弦上的IPO进程,以及内部多年堆砌起来的问题冰山,都要求CFO只能在“一边打仗、一边训练”的状态下完成对公司的再造,这对CFO的素质要求是极高的。

素质一:绝对过硬的专业能力

“忠旺当时选择我,专业知识为我加了不少分。忠旺看重的是我的专业背景,而我自己则凭借之前的民企工作经验和对上市工作的了解赢得了信任。”张立基表示。

在张立基看来,米卢式CFO首先需要坚实的专业背景:CFO除了为公司提供财务支持之外,对内应该提供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公司财务战略,这点对于任何企业的CFO都适用,财务战略已经逐渐开始影响到企业的重大决策,一份审慎的财务战略报告不仅能够提升财务在企业中的地位,更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战略支持;提供及时系统的财务分析和市场分析,深化对公司战略的理解,为董事会提供不同的营运建议并加强与非独立董事的及时沟通;具备完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能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企业上市的过程很可能就是树立其内部结构优化流程的过程,米卢式CFO由于其到任的特殊性应该灵活地结合其专业背景知识,向企业灌输内部控制体系经验,与高管团队充分沟通,不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素质二:强大的文化适应能力

在多年的采访中,我们曾多次听闻财富500强中国区CFO面对民企老板伸出的橄榄枝微笑婉拒的轶事,个中原因无外乎“民企太不规范,老板随意性强,不容易适应”等。

“CFO在不同企业的角色转化过程中,要面临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老板的经营管理风格、老板的信任度、不同行业的跨度、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差、不同企业职业团队的做事心态、企业不诚实表现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至于专业技术层面,是很轻而易举的事。”倪忠森并不完全认同上述看法。

对本土民营企业有了更深刻认识的朱秉认为,现阶段成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都是第一代创业成功的企业。由于教育及环境的原因,中国第一代创业家大多没有或少有国际背景,因此靠自身很难与国际市场接轨。而第一代创业家由于其本身出色的企业家特点又对有国际背景的专业管理者有着几乎不可调和的不信任,这就需要CFO创造性地来化解矛盾。“在我看来,与海外资本对接不是大问题,参与国际市场对接,在蓝海竞争中取胜才是最难。”

素质三:广泛的人脉关系

移民加拿大后,朱秉一直在加拿大皇家银行工作,期间结识了不少投资圈的朋友。“在海外的工作经历让我很容易理解海外客户的真实想法,以及语言中的微妙含义。更重要的是,广泛的人脉关系始终使我和海外资本市场保持着热络畅通的联系。”

朱秉感慨地表示,国内上市企业在结构上和国外上市企业不太一样。国内上市企业有专门董秘一职负责与投资人沟通,而CFO就负责财务,从业人员也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出身。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会计师主要是做账,沟通能力与参与企业的战略经营能力不强,外部结交的投资领域的人脉更是少之又少。国外上市公司CFO没有法律规定一定要注册会计师,但负责和投资人的沟通,因此CFO背景比较杂,有注册会计师,律师,投资银行家等出身,不仅可以有效地参与企业的战略和经营,而且广泛的人脉关系可以帮助CFO在处理外部问题时游刃有余,因此最后成为CEO的也不少。“其实目前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许多CFO,也是公司受传统中国观念影响,IPO前招人时强调财务和内控,忽略了沟通和战略能力。不过这一点正在慢慢改变。”

素质四:持续学习的能力

相比较,倪忠森更强调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自1990年担任恒安集团财务总经理以来,倪忠森已经在集团经营管理、集团财务管理、整体财务问题解决、企业上市辅导领域具有近20年的实战经验,尽管如此,倪忠森仍然不断自我提高。他认为上市操盘辅导是一项“榨脑汁运动”,作为“职业上市操盘手”最需具备的是系统性的逻辑思维模式、综合抗压能力、快速解构和综合概括提炼能力、系统组织协调推进能力,以及如何建立一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操盘辅导团队,而这些都要求他拥有综合的学习能力。

“一个优秀的CFO应该是CEO型CFO,即除了是出色的财务专家外,更是优秀的管理者,他们需要了解市场、生产,应该是站在公司发展全局思考和评估每一个重大决策。”之前从事过销售、市场、管理、金融等不同岗位的朱秉深知持续学习对CFO的重要性。

素质五:值得信任的职业操守

相比上面这些“硬件素质”,受访的CFO们更强调在上市推手角色中“软素质”的重要性,即值得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信任的职业操守是他们扮演IPO推手角色的终极底线。

朱秉在CSI阿特斯期间很快就深入到业务里面,但他处处从公司角度考虑,曾主动提出,如果私募基金觉得他不能胜任,可以随时让贤。即便IPO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有离开的打算,但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公司成熟起来后,让投资者觉得我离开,只是失去一位很有潜力的CFO,而不会对公司股价有大的影响。

“扶上马、送一程、走稳了。”倪忠森用九个字简单概括了IPO推手功成身退的最好时机,这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应有的专业精神和责任良知。凭借即便离任也能让老板赞不绝口的职业素养使得倪忠森在福建商圈里不断延揽着IPO第三方职业推手的业务。

选择企业的三个标准

当然,所谓米卢式CFO的概念并不是说不管他们到哪儿都有能力将一家公司运作上市。米卢本人也并不会执教毫无希望获得世界杯出线权的球队。

“首先必须是一家好的企业,很有潜质的企业,没有哪个CFO能够把一家没有好的商业模式的企业带上市的,没有什么所谓的magictouch(点金术)。”受访的CFO们普遍表示,选择一家合适的公司,是“米卢式CFO”成功运作上市的前提。

对于“爱惜羽毛”的米卢式CFO而言,选择一家合适的公司至关重要。

“中国有些CEO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可能要做假账,作为专业财务人员,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名誉给毁掉。如果造成什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方面的影响和误区,我肯定不会选这家公司。”朱秉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主要看老板、团队和行业三方面。

标准一:看老板是否以诚信的理念做生意

一个明智的CEO上市是为了做好事业,而不是圈钱。朱秉举例说,近几年中国的PE投在中国很多钱,然后被不诚信的CEO关联交易把钱转出去,原因在于PE在投企业的时候相对短视。与赌性太强的老板合作,风险太大。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CFO坦言,在企业上市问题上一个好的CEO比CFO要重要得多。“相比较扎扎实实做企业、找到真正独特的商业模式,与华尔街的沟通要容易得多。好的CFO应该是能够帮助优秀的CEO分担提升内部流程管理,加强外部沟通的职责,让他能够更为专注地做好企业。我看到许多公司的CEO,英文一句不会,照样得到华尔街投资人的追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扎扎实实做企业。”

“企业未上市,管理应先上市,老板的思维模式应先上市,管理层的做事心态应先上市,这样操盘起来,才有一个强健的基础底座和结构化的框架,才有成功上市的可能。”倪忠森对此观点也表示认可,他说当年安踏大刀阔斧的财务规范动作离不开CEO的支持和强烈的规范意识。

“假设继续以IPO推手的身份物色企业,在选择企业时,我会关注老板的上市动机、决心和恒心,企业管理层的整体规范化意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等方面。”倪忠森说。

标准二:看团队是否有凝聚力

“我倾向于股权结构比较干净的团队,CEO占的比例比较大,PE占的比列相对小,因为作为一个CFO进去,需要在CEO和PE之间沟通,如果股东结构复杂,CFO夹在中间很难沟通。此外,老板对团队成员的态度以及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如何,也是我关注的。”阅历丰富的朱秉表示。

团队也是张立基在选择企业的时候考察的关键因素,“个人感觉不同的企业文化风格会影响沟通方式及员工的工作士气。米卢式CFO往往要在短时间内与企业中多个部门展开协作,便宜的沟通方式有助于顺利开展工作。因此CFO要选择能够接受的企业文化,没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人士最好不要轻易选择文化差异较大的工作环境,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虽然不能完美,也要尽善尽美。”

标准三:看行业的潜力和个人的喜好

从朱秉的背景来看,他比较偏爱美国上市,这和CSI阿特斯、康鹏化学两头在外的特点不谋而合。朱秉认为,CSI是完全外向型的企业,100%出口,工作用语是英语,选择康鹏也是基于同样的想法。他愿意做的企业就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虽然暂时的规模不大,个人回报不高,但长远机会更大,目前康鹏化学在含氟的精细化学品领域中国市场份额占25%,名列第一。“有些投机取巧的行业即使很受欢迎我也不会去,进去很可能被拖下水,造成什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方面的影响和误区。”

张立基认为,专业人士在选择企业时首先要关注其所在行业的总体水平、市场情况、以及公司发展,这是对大环境的掌握。忠旺是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铝型材制造商,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专注于向交通运输、机器设备及基础设施领域提供优质工业铝型材,这是忠旺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战略。在国外,铝型材在交通运输、机器设备以及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铝材可以使交通运输轻量化,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节约原油消耗,而且工业铝型材产品设计复杂,精密度要比建筑铝型材高。因此工业铝型材的加工费及毛利率也比较高。而中国的交通运输工具则还是以钢铁制造为主,所以国内工业铝型材市场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此外,个人的喜好及经验也是张立基选择的一个因素。张立基认为,尽量选择有经验的行业或属性相似的企业,米卢式CFO接手的工作量大,责任重。如果对行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与分析就能够更快地投入工作,节约时间成本。就国内环境这里需要强调国企与民企的区别。国企规模庞大,历史悠久,内部结构也较为混乱。上市也往往带有政治因素,不会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给空降兵,而是将一部分工作交出来,如审计。因此希望能够大展拳脚,积累企业实战经验的人士要谨慎选择。而民企结构较为简单,上市目标明确,企业发展也往往与领导者性格较为接近。其优势是环境相对国企来说更为开放,便于专业人士开展工作。我本人也较倾向于选择民企。

悄悄离去?

众所周知,米卢在带领球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后往往会急流勇退(自身原因和雇主原因均有),另寻目标再等四年。

那么,IPO推手在上市之后是否也会离开?事实上,在公司上市以后,临门一脚先生就和公司的财务运作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曾分别参与盛大、九城上市的功臣,CFO张勇和李巧恩都在两家公司上市后不久相继退出。受访的多位CFO均表示,一个CFO是否愿意离开现在的公司而选择另外一家期望上市的公司,主要是看企业的前景和上市的成功概率。如果这个平台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那么就会去选择更好的机会,做更有激情的事情。

“纯粹的IPO推手在上市之后,老板就不再需要了,我不是频繁跳槽的人,希望长期与一个志气相投的CEO合作,把公司做大,体现自我价值。”谈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朱秉笑言,从目前看他和康鹏是互相适合的,现在还处在蜜月期,他非常希望一直在这里待下去,只要自己对公司有价值,团队融洽,工作有挑战、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