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招贴设计概念的产生虽然源于西方,但其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人文元素紧密相连,招贴设计的核心在于传达特定的理念和文化气息,然而随着中国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这种气息被现代商业属性所掩盖,甚至被大多数设计师忽略。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招贴设计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传承,希望能为招贴设计构建中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延续提供一些意见。 

 

现代招贴设计在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构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多个方面,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这是一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觉。在我国的招贴设计画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民间剪纸和蓝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得到印证。本文中主要介绍对中国画和民间美术两个方面的传承: 

一、现代招贴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 

(一) 笔墨的传承 

说到对水墨的传承,就不得不提到靳埭强,他说:“电脑这一工具,非常简便的被广泛运用,但水墨的渗化,绝不可能有计划的控制它的形状和色调,电脑和喷绘一样不可能造到作,印刷技术也不可能达致,只有通过微妙的毛细管根纤维的接触,才能有奇妙的变化。”他作品中的水墨,极简、单纯、也有用水墨以英文字母形式表现内容的,也有用水墨以山水画的形式表现内容的,也有将水墨和点、线、面结合通过新的图形形式完成作品的,水墨在他的画面里凝重、通透、变化丰富,体现出他对水墨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他的海报作品大片留白、空灵肃静、清雅纯净,似幅幅高洁的中国画。 

日本设计师田光中一:“靳埭强的海报是极富东方色彩的。他每一张作品都流露出中国传统上的风格,静盈而端庄,简洁清亮,毫不纷乱,常见一大片留白,整洁中如清风拂过,成为海报的主题。构图简约。在靳埭强那静悄的画面上,常有墨迹遗痕。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沾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墨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 世人感到是东方心魄的跃动。”这红跃动的东方心魄,就是靳埭强先生对中国画水痕墨韵的传承。 

(二) 意象的传演 

中国的水墨画不讲究“肖神”,而重点在于“通意”。画家把各种要描绘的事物先急在心里,然后才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当一张宣纸铺在眼前,国画的意在笔先,运筹构图,下笔后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气呵成的意境在靳埭强形式的现代设计上尽情展现。在设计中承传水墨这种形式时,他思考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面对水与墨,毛笔和宣纸,我能理解我要做什么。我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只有用这种材料和方式把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毛笔是有生命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我喜欢把自己的创意和这种有灵性的生命融合起来。” 

二、现代招贴对民间美术的传承 

(一) 图案的传承 

中国民间美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图腾等形式在内的图像,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在去年春节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一些户外广告栏中可以看到“金童子与可乐”的招贴。该招贴就是把国人家喻户晓的吉祥图案年年有余的形象,直接与知名饮料品牌可口可乐相结合,使传统中带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现代、时尚中又包含传统元素。这种巧妙的结合,使图形艺术表现出一种跨时代的魅力。 

近几年新兴的房地产业及与其关联产品类招贴,顺应了中国人求祥祈福心理,大做文章,很多宣传海报招贴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样既能给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满足人们求祥心理,同时也展示了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魅力。如年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给某房地产做的系列海报中就分别用到了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剪纸和染织,反映的民俗民风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无不蕴涵着传统文化的情节。 

传统是发展的,古人为我们今人传递传统,今人则为后人创造传统。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和未来,更好地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切实推进我国现代招贴设计的发展。我们要用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吸取西方现代设计意识与方法,创造出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招贴设计文化来,才能构建出中国现代招贴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系。传统民间美术在招贴中应用的范例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叙述。

(二)意蕴的传承 

中国传统民间图形本省就意味深厚,寓意丰富,各中往往蕴藏着多元的吉祥意义。 

中国传统图形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心存向往,因而传统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因吉祥艺术带给人幸福与安宁,驱散着人们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畏惧与猜疑,吉祥艺术的价值意义就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而成为民间群体约定俗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以鱼为例:作为自然形态的鱼,西方的传统,要研究它的生理结构特征,他的固有色和条件色、质感、量感,艺术的标准在于模仿自然的艺术技巧。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鱼,多是“阴阳鱼”“八卦鱼”“鸡头鱼”“虎头鱼尾”“人头鱼尾”“鱼戏莲”等,这种不以自然模拟为造型标准,不以形似为规范,而以鱼自喻,借物寄情,以物言志,表现了双鱼相交而生万物的宇宙观和子孙繁衍万世的生殖崇拜。它并非反映自然生活现象,而是阴阳万物交感、生存繁衍观念的隐语符号。 

招贴设计设计可以说是由“意”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利用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对“意”的内涵进行了表现或象征,而观者则通过象征图形引发联想机制,得到“意”的内涵。这样一个过程,即为以意生象,以象表“意”。但图形设计绝非对“意”的简单陈述,而是升华和提炼,是一种再创造,可见,由此而生的“有意味的形式”必然包含着设计者的观念与情感,它们与设计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被观者所感知。意念赋予形式以生命,因此形式在展现意义上变得积极主动。 

财神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望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既平安又能财源滚滚。因而财神也被纳入许多设计师的设计元素中。卓越形象品牌传播事业机构为老板牌吸油烟机所作的“财神篇”招贴,就是透过财神这一形象,来表达该品牌的内涵。招贴形式非常简单,但却用这一民俗形式充分反映出中国人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 

中国吉祥艺术是浸透了民众对自身生命的存在和生命质量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不幸的规避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吉祥艺术构成了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观,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观念、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人格培养和传统道德操守模式。优秀的设计,不仅透过形式来表现意义,还可以主导和控制观者的欣赏角度,使作品在意义上得以完整的呈现,使表现意图达到准确的传达,这对于招贴设计设计的信息与情感传达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传统,去探寻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将已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的“意”,延用到现代招贴设计中来,从而延伸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精神理念,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 

现代招贴设计的构建正处于急速发展时代,在全球一体化形式的带动下,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设计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但我们的设计者不应该盲目崇尚西方的设计思想和形式,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淹没在纷繁芜杂的国际气息中。现代招贴设计的构建不在于有这一艺术形式,而在于这一艺术形式是否独具有特的中国文化特色,是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予以传承,这才是中国设计者任重而道远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贝莉.《谈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理念的传承》苏州大学学报,2004 

[2]王序.《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意义和价值;建议

0 引言

文化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能够为民族创建一个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园,促进民族血脉永续流传而不断绝。民族化、区域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的同时促使艺术设计教育领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危机,如何在激烈的文化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培养与市场需求一致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这一时期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建设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系统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高效科学继承,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彩的创新源泉。

1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1.1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真正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始于20世纪初,各大工艺美术学院进行开办招生,引入国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以抽象的视觉符号和几何图形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工艺手艺。在这一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一度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且对技术因素的重视要远远大于艺术因素,盲目追求西方艺术设计技术上的高超而轻视传统文化的本源之力。这也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在长时期内缺乏创新的动力,在教育模式上也一度出现弊端和不足。

1.2 艺术设计教育中崇洋抑本风气的盛行

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仍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引进,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并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艺术设计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能够将现代技术与其本身所根植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将浓厚的东方古典韵味深入到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去,因此一味崇尚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会压抑原有的民族特色和区域性质,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易出现过度模仿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局面。[1]

2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运用的策略

2.1 有重点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内容中

(1)古代文学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发现灵感,从而进行独立的创新创作,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有效吸收。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的珍宝,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之余同时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从而引导学生在四大名著以及诸多民间传说故事等此类文化艺术作品中发掘可以用来进行艺术设计的素材和灵感。除了文学作品,艺术设计教育还可以同时将古代文人、传说故事等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满足人民大众的欣赏力与娱乐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设计作品。[2]

(2)传统图形在教学课程内容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具有代表性的图形。从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商周朝代的青铜器纹络到唐宋元明清的绸缎织物图案等,缤纷多彩、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中是可利用性非常大的素材,因此现阶段艺术设计院校在教学课程内容中可以积极使用传统图形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将中华民族的审美个性以及文化精髓精确地表达出来。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开设相应的传统图形教学课程,将传统图形如民间绘画、丝帛图案等图形样式、构成法则和色彩配置原则等等提取出来作为学生们的临摹材料和学习模板。[3]

2.2 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几千年时光里培育出了异彩缤纷的文化形式,如哲学思想、宗教道义、古代文学、艺术精神、刺绣篆刻、园林艺术、砖石雕塑以及音乐、戏曲等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也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先进设计技术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导致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建设方面出现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从学生到老师以至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所有工作者都需要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不断地将我们国家、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所打造出来的艺术作品送到世界艺术文化圈中。

3 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艺术设计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效地传承与运用,能够保持民族文化常保活力,并通过艺术设计作品使民族精神逐渐具象化、视觉化,向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无限活力和灵感。因此,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运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不断调整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虹.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2] 赵永涛.关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1).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传统文化艺术

洪江古商城属于江南民居,古建筑历史悠久,堪称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洪江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古建筑,建筑基本上还延续了明末清初建筑的普遍特点。建筑多为斗拱造型,“井”字形排列,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石雕、牌匾等随处可见,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效融合,堪称建筑上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的延伸,风俗习惯则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习惯的积累,洪江古商城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建筑艺术和设计方面注重本民族文化对提高建筑艺术独特性有着重要意义。

1 传统文化艺术在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实施中的意义与价值

1.1 提高建筑设计创意,增添民族魅力

风俗习惯则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习惯的积累,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建筑艺术将会成为一种独具的特色,建筑装饰本土风俗文化的融合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弘扬。在全球多元化的体制下,当地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一种特色,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洪江古商城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洪江商城空间再造上,重点审视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洪江古商城建筑中,传统文化艺术在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中的利用与融合,有效提高了建筑创意,增添了民族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对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提升精神文化空间

魍车暮榻古商城建筑秉承了因山就势、顺应水脉的建筑理念,充分做到了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传统的洪江古商城文化在礼节与习俗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邻里和睦,人与人交际友善,可以说,传统文化影响了洪江古商城建筑艺术特点,也可以说洪江古商城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是精神空间的一种塑造。针对洪江古商城内在人员的信息与人际关系,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品质与文化素养在这里得到了有效传承,因此,在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上,必须具备鲜明的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在满足建筑艺术与物质上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精神空间的构建,传统文化艺术在洪江古商城中的应用与重视是提升精神文化空间的重要举措。

2 基于传统文化艺术在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中的启示

洪江古商城是我国江南建筑的经典,在全国上下都极为珍贵,洪江古商城具有“活的清明上河图”之称,同时,也是世界佛教的文化之窗。传统艺术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在洪江古商城的空间再造上,重视传统艺术文化的融合,对提高精神文化空间,保护世界历史遗产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注重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洪江古商城在国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有效实现生活、社会文明与古建筑的协调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为方式与价值观的改变,洪江古商城在空间再造上也面临着遗产保护问题,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洪江古商城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是精神空间的一种塑造。因此,面对洪江古商城空间再造遗产保护问题上,政府一定要做到保护规划的完善与有效实施,全面保护其文化、艺术、历史、文明等,在空间再造上注重洪江古商城整体面貌的保护,绝对不要改变古商城原有的文化艺术特色,将发展新区与保护旧区做到同步并行。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市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优势与成绩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1-0004-03天津是具有6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渤海之滨,为古代燕赵之地,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天津又为近代武林宗师霍元甲的故乡,民风淳朴、行侠好义,群众性练武活动蔚然成风,名家辈出。众多的武术拳种在天津发展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众多的津门武术流派和武术社团组织,成为津味十足的民族传统体育标志性文化。解放后传统体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曾于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天津有许多著名拳师参加比赛并获得名次,为天津争得了荣誉。近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在市委领导下,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取得进展。天津市在2005年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精神下,进行了非遗保护的实质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目前保护传承的状况如何?有哪些优势和成绩是文章将要阐述和分析的,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天津市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对天津市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 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天津市委、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天津市文化局直接领导下,做了较为大量的工作: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19日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领导天津市非遗具体保护工作之机构,正式担负起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掘、整理、保护、申报等工作;成立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联席会}义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拥有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非遗保护队伍,标志着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有了自己的指挥部。近年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有效地保护了天津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了文化传承。

2 初步形成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我市逐步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类项目中的第6项。而在第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中“传统武术”是其重要内容。为使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持续性进行,除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同时向国家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各区、县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我市是直辖市,相当于省级,因此,初步形成了国家+直辖市+各区县的三级保护体系。

3 进行武术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确定工作。

在天津市文化局和非遗中心直接领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取得进展。2007年经专家评审、天津市市政府批准、公布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0项,在非遗第6项“杂技与竞技”中传统武术有5项:他们分别是回族重刀武术(红桥区)、拦手门武术(河东区)、霍氏练手拳(西青区)、北仓少练老会(北辰区)、北少林武术(蓟县)。其中回族重刀武术(传承人曹仕杰)和拦手门武术经申报,文化部分别于2006和201 1年批准并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经专家评审,天津市市政府批准公布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0项,在非遗第六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9项中,传统武术占4项,分别是无极拳(东丽区)、鲍式八极拳(北辰区)、李式太极拳(武清区)、独流通背拳(静海县)。2013年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9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中传统武术共7项,他们分别是功力门武术(红桥区)、傅式形意拳(宁河县)、太祖长拳(天津体育学院)、王秦庄少林功力拳(北辰区)、五行通臂拳(南开区、武清区)、赵堡太极拳(北辰区)、银炭导引养生功(红桥区)。迄今为止,列入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武术项目共计11项。列入同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项。天津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武术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和天津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武术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详细信息见(见表l、表2)。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其他保护工作在天津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除了进行了武术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确定工作外,还进行了较为大量的其他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如非遗专家讲课、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信息登录工作、非遗专题片的录制工作、媒体的宣传工作,如天津日报非遗板块、还建立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等等,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天津传统武术的内容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5 天津非遗博物馆成立,天津传统武术涵盖其中坐落在天津庄王府内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经过精心筹备正式建成,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天津市“非遗”普查与保护成果的基地。展馆共7个展厅,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的10个项目类别设立。包含了当时公布的本市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众漫步展厅,看着那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像、一件件实物,“京剧大码头”“评剧发祥地之一”“北方曲艺之乡”等天津的文化标志清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魏记风筝、刻砖、木雕、剪纸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天津非遗内容涵盖其中、天津传统武术的悠久历史、丰富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唤醒渐趋沉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增强人们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提高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6 霍元甲纪念馆建立,国际精武体育会寻根天津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家乡,霍元甲1910年创办精武体育会于上海、后分会遍布世界,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倡导和发扬爱同,修身,正义和助人的精武精神是一宗巨大的精神财富。作为天津市非遗保护和2010年天津市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2亿元的天津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中华武林园――霍元甲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霍元甲纪念馆的建成对迷踪艺的继承和津门武术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纪念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同武术家霍元甲逝世100周年及霍元甲创建的“精武体育会”成立100周年,2010年11月13日,来自12个国家39个精武体育会的代表,聚会霍元甲的故乡一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中华武林同,寻根溯源,弘扬中华武术。

7 北少林寺得以复建,利于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天津蓟县北少林寺是禅宗主庭少林寺的主要寺院,北少林武术是少林武术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寺地处蓟县盘山,始建于魏晋。寺院僧人习少林武术,后经演变发展为北少林武术,距今有700年的历史,后商仕芝将所学少林武术发扬光大,至今200余年,商门武术为北少林武术之代表,目前已传至7代。为推动北少林寺重修工作,天津宗教局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复建之中。北少林寺的复建既可以扩大北少林寺的影响,无疑有利于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

8 天津市传统武术团体组织、习武站点和馆、校、社的建立。

天津市武术运动协会成立于1984年。在体育局领导下负责本市群众武术工作。绝大部分区、县也都先后成立了武术运动协会分会,并领导本区、县的武术工作。调研显示,2006年至2013年间,天津市市级单项拳种研究会经申报由市武术协会批准成立的有:陈氏太极拳研究会、杨氏太极拳研究会、孙氏太极拳研究会、吴氏太极拳研究会、武氏太极拳研究会、八极拳研究会、拦手拳研究会、五行通臂拳研究会、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无极武术研究会、形意拳研究会、迷踪拳研究会等12个市级单项拳种研究会。之后在区、县也成立了部分基层单项拳种研究会,如:天津市北辰区八极拳武术协会、西青邓店开门八极拳研究会等武术组织。单项拳种研究会的成立,对于保护、传承、研究某一拳种,并进行各门派之间的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我市还有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天津文山拳社、武当研究会天津分会等组织。在基层武协或单项拳种研究会组织下,武术、太极拳辅导站、点纷纷建立,他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习武锻炼的组织形式。新千年前后,主要以通过教学、培训、参加表演、比赛等活动指导群众参与武术健身等为目的武术馆、武术学校、武术社、武术培训中心、武术俱乐部相继成立,分布在天津市市区及各区、县。这些传统武术团体组织和武术馆、校、社的建立,无疑对天津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活态的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

9 天津市传统武术竞赛活动的开展在群众性练武活动的基础上举行的传统武术竞赛活动,是民间群众性传统武术练武活动的延深和提高,也是非遗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乃至于汇报和展示的平台,是对群众性练武活动成果的检阅。因此,传统武术竞赛活动是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开展得如何,往往从传统武术竞赛活动中折射出来。白2008年以来至目前举办了三次,即2008天津市首届传统武术大赛(在南开大学举行)、2009年天津市“双街镇”杯传统武术大赛,以及2011天津市“双街镇”杯传统武术大赛(在北辰区举行)。参赛队员主要来自本市各区、县武术协会、各单项研究会、武术馆、社、俱乐部、部分高校学生等。天津市传统武术大赛对天津市传统武术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天津市传统武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改观。

10天津市部分传统武术进学校进社区我市部分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进学校,进社区。结合中小学健康、快乐、运动、发展的办学理念,进入部分小学和中学发挥其教育功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鲍氏八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拦手门武术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如鲍氏八极拳成为双街模范小学校本课程,并作为体育必修课的一项内容进入天津市92中学。并为适应中小学生和初学者演练,编排简化套路以利普及推广,并注重教练武术技能的同时注重武德教育。拦手门武术首次进入春华街长康里社区活动站,对青少年传授武术。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推进了非遗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学生们在参与了有意义的健身活动的同时了解体悟了传统武术文化,提升了自身素质。

11 结语

综上所述,天津市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天津民风淳朴、行侠好义,素有习武之风,名家辈出。加之天津非遗博物馆的建成并对外开放,以及霍元甲纪念馆建立,北少林寺复建,有历史悠久的北少林武术,拦手门武术,少练老会等诸多武术流派、社团组织是天津地区优秀文化遗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保护工作成果明显,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机构市非遗中心成立和非遗专家委员会、初步形成市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了武术国家级、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确定工作,对于津门传统武术文化抢救保护传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005 )18号.

[2]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C].天津市人民政府文件津政发[2007]38号.

[3]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项目名录的通知[C].天津市人民政府文件津政发[2009]47号.

[4]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N].渤海早报,2009-01-22.[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Achievements of Traditional Wushuls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ianjin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数字化技术 图像数据库

引言

蓝印花布已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研究探讨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技术以及相关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开发与运用,在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技术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面实现突破,更加有效地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效果及保真效果,并为安全和长久地保护与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出探索的一步。

一、应用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强,受众群体小,传播范围小、受众面窄等特点,且多以传统传播方式为主,多数是望“数字化”兴叹![1]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主要传承人吴元新教授通过多年的努力,整理收藏明清以来的上万件实物及图片资料以及纹样纸版,并以此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但是数量巨大的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纹样繁复,内容丰富,利用文本很难准确描述其内容;同时,蓝印花布分布广泛,很多纹样经过长时间保存后破损严重,传统的保护方式给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以及传承造成极大地损失。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整理、收集、记录及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并利用先进的模式识别、数据库等技术为其建立图像数据库,即是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以及图像处理等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使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图像变得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图像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 针对图像数据的描述不能方便的随意扩展,使其不能满足基于图像数据的科学研究对图像数据描述特征属性多样性的需求;2、 影像图像数据的存储以及编号不能反映图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比如不同时间点或者不同图像采集模式所得到的图像数据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的得到体现;3、图像数据在服务器上的上传和下载过程都在服务器端完成,这种设计增加了服务器端的负担,影响了针对数据仓库的上传、检索和下载速度。

通过对大量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的分析、研究,针对其特点以及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设计需求,提出利用数据库等先进管理理念及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开发,实现一种新的基于内容的、可扩展、高效存储、可检索的、以颜色信息为主形状信息为辅的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综合检索数据库系统,从而实现对蓝印花布纹样的保护与传承。该系统不但可以真实地再现蓝印花布的制作及其工艺流程;而且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后的蓝印花布纹样进行虚拟重组、修改,实现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让蓝印花布及其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二、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

2.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即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可以进入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的技术。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基础。[2]

2.1.1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采集

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相机采集其数字化图像,采集后的效果完全能满足实验要求。

2.1.2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预处理

蓝印花布只有蓝白两色,因此,针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这个显著特点,对其数字化图像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例如灰度化处理,就是采用加权值法与最大值法结合的特点,并经大量试验后确定采用如下公式进行灰度化处理:

鉴于不同蓝印花布藏品其成色、磨损及其它原因,在对其颜色进行数字化时,确定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颜色标准为:蓝色RGB值{29,33,70}、白色RGB值{251,255,255}。

2.1.3 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化纹样的提取

图像分割是提取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化纹样的基础。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阈值分割、基于变形模型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分割、聚类法分割等等。[1]不同图像对象,其图像分割的分类依据也不同,与之对应的分割算法也完全不同。针对蓝印花布具有明显蓝色颜色优势的特点,通过大量实验,并综合比较上述几个分割算法后,确定了通过加权值将基于阈值的分割算法及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算法相结合来分割蓝印花布纹样的最终解决方案。其效果如图1所示:

三、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

基于内容的数据库不仅能对数据库内容提供增、删、改、查等功能,而且还能实现数据库内容整理、整合等操作。而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不但内容复杂多样,而且数量众多。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图像数据库对这些海量纹样进行整理、收集,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而如何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识别,则是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关键。通过分析,确定颜色特征和形状特征能有效区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高效提取这两种特征对于实现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至关重要。

本文在JAVA EE 框架上,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与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

3.1 JAVA EE框架下OpenCV环境的搭建

实现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将JAVA EE框架结构与OpenCV结合,不仅能对数据库的图像数据进行管理,而且还满足处理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的要求。另外,JAVA EE的MVC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3.2 蓝印花布纹样的特征提取

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表达是CBIR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技术。最客观的图像信息模型主要是以图像低级特征为主,如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关系等。基于内容的图像视觉信息主要有图像信息的低级特征以及图像内容的语义描述两部分。[3] 本文主要以颜色特征的提取与匹配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图像特征的提取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基础,如何构建反映适当图像内容的特征是进行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之一。[4]其中颜色特征因为和图像中所包含的物体或场景十分相关,对图像本身的大小、方向的不敏感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等特征在图像检索中应用成为最为广泛的图像特征之一。[5]大量实验表明,南通蓝印花布图像纹样的数字化研究中采用HSV颜色空间非均匀量化后提取直方图,不但具有效率上的明显优势,还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对颜色的影响。[6]

3.3 图像数据库的检索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是一种利用近似匹配技术实现利用图像可视特征对图像进行检索的技术,其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图像理解、人工智能、数据库等多领域的技术成果。[3]其最主要特点是直接以媒体内容为检索信息线索,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实现对图像内容的分析、特征提取以及索引,并采取某种相似性度量方法对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查询结果。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描述的主观性,并且大题减少人力物力。[7] 图像特征的有效提取以及高效匹配是CBIR的的实现主要关键技术点。 [7]

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的相关技术,对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图像在四种不同的相似距离下计算出相似度距离并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后确定采用correlation相似距离作为南通蓝印花布颜色直方图相似度计算的标准来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特征的有效匹配。[8]

3.4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结构图

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是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及相关技术,对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图像在四种不同的相似距离下计算出相似度距离并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后确定采用correlation相似距离作为南通蓝印花布颜色直方图相似度计算的标准来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特征的有效匹配。该检索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系统运行实际效果图如图3所示。

3.5 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系统架构图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不但复杂多样,而且数量众多。有效地对这些海量纹样进行鉴别、整理、管理,是项目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数据库不仅能对数据库内容提供增、删、改、查等功能,而且还能实现数据库内容整理、整合等操作。因此,基于内容的数据库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利用专利《南通蓝印花布识别方法》,并在JAVA EE 框架上,通过Opencv机器视觉库与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该数据库系统架构图如图4所示:

3.6 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实现

搭建好JAVA EE环境后,将Opencv的java库导入其中,实现JAVA EE与OpenCv的结合,并在系统中完成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其效果图如图5所示:

四、结论

在JAVA EE的编程环境下,利用机器视觉库OpenCV及Mysql数据库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分别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分割、相似度计算等一系列实验,并最终确定采用一系列实验结果,成功地开发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内容的、可扩展、高效存储、检索的,以颜色信息为主以形状信息为辅的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综合检索系统及数据库存储系统,实现了从数字化角度对蓝印花布纹样进行保护与传承。

参 考 文 献

[1]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http:///gd/gd_rwhn/gd_gdxc/201508/t20150820_2127996.shtml

[3] 李明俐. 基于颜色与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研究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 西北大学.2010:8-32.

[4] 袁杰.基于内容的综合多特征图像检索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17-33.

[5]翟剑锋.基于多特征的图像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7-11.

[6]于翔.沈美 颜色相似度在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型):2014.8 48-52

[7] Yoo H.W.,Jang D.S.,Juang S.H.,etal.Vis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via content-based approach [J]. Pattern Recognition,2002,35:749-769